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退休金与工龄当然是有关系的,特别是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对退休金的高低关系非常大的,但是在以缴费年限代替工龄后,工龄和养老金几乎没有了关系。
第一,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
退休金,是指退休人员退休所领取的工资性收入,也叫退休工资。主要是指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按照原来的退休政策办理退休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和按照国家规定享受退休待遇的其他人员,他们退休后所领取的工资叫退休金;1992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后,实行了新的养老政策,即如果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法定年龄,二是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这两个条件后,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退休金和养老金是两种不同制度下的称呼,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退休后领取的固定收入。
第二,退休金的高低和工龄有关系。
在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工龄越长的人员,其工资水平越高。而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根据退休前本人工资的比例来确定的,工龄越长的人员,退休金所占本人工资的比例就越高,比如一般退休人员只能达到本人实际工资的90%左右,但如果是1949年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他们不叫退休叫离休,享受离休待遇的人员,离休金占本人实际工资的100%。由此可见,退休金和工龄的关系是非常重大的,工龄和退休金的高低是成正比的。
第三,工龄和养老金的关系体现在视同缴费年限。
全面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后,在实施养老保险缴费之前国家承认的工作年限或是工龄,对养老金的高低是由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是可以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的,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在计算养老金时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有过渡性老金,而且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是按照140%来计算,比平常我们缴纳60%的人都要高出2倍多。在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时,是按照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和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每缴纳满一年发给1%的基础工资,缴费年限越长,包含视同缴费年限越长,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年限就越多,基础养老金的总额就会越多,所以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对退休金、养老金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第四,国家不承认的工龄对退休金、养老金没有影响。
我们平时的工龄也好,连续工作年限也好,都是国家认可的才有用,国家不认可的工作年限或是连续工龄,对退休金、养老金的增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比如说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但是是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工作,这部分工龄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因此不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后,主要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计算退休工龄,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是不能计算为退休工龄的,所以民营企业的工龄、外资企业的工龄对退休金、养老金的高低是没有作用的,只能作为企业的工龄,在职时享受所在企业的工龄工资和年休假待遇,与退休金、养老金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退休金和工龄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但必须是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国家不认可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和退休金、养老金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和缴费年限有着很大的关系。
✡♠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工龄是指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形成一年工龄。工龄是用于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被确认为几年工龄,视同缴纳几年社保,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都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具体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x1/3%或者1.4%。
从计算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缴费年限或者说是工龄,在我们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中起着很大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保待遇的基本原则,即:.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一般来说,我们的退休金与工龄是成正比的。要想领取养老金,除了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外,养老保险最低缴费要缴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最是个门槛线,否则就没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但缴费15年所领取的养老金,只能拿到缴费30年的一半左右。当然了,如果你是企业职工,有1992年~1996年企业养老保险改革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你退休时可以增加一份过渡性养老金;如果你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那你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以前的工龄,在退休时也可以增加一份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呢,工龄直接影响城镇职工最后领取的退休金。
另外,工龄缴费时间)的长短,不仅直接关系到退休时养老金的高低,还会影响城镇职工退休后养老金上调的多少。在近几年的养老金上调中,都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种方式来进行调整的。其中的挂钩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缴费年限挂钩,本人每缴费(多工作)一年,每个月上调2~3元的养老金; 二是与本上上年度的养老金绝对数挂钩,按养老金的绝对数每个月上调3%左右的养老金。两个方面的养老金上调都是与退休时工龄的长短密切相关的。
综上所述,工龄(缴费年限)与退休金的关系很大。缴费(工作)年限越长,退休时的退休金越高,而且还关系到退休后养老金的上调。
╃✷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工龄”?
“工龄”实际上指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经当地市以上社保局(原先称劳动局)认定的,职工档案里的“工龄确认表”。
“视同缴费年限”称之为“工龄”。
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实行实际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后,实际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年限为“实际缴费年限”。
下面就按所谓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来展开话题。
单存考虑所谓“工龄”,通俗所谓“工龄”中。即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能够体现所谓“工龄”核算项,有以下几个养老金计算包含所谓“工龄”。
一、过渡性养老金中,单独核算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退休金。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R×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
其中:R为计发系数,其值在1%到1.4%之间,由当地社保局测算确定。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某中人退休时,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
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二、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1%。
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实际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余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从三个构成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
所谓“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越高。
退休工资与“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成正比递增关系。
✦✘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工龄与退休金的确存在一定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工龄越长退休金越高,具体情况如下:
一、退休金的简单含义
我们所谓的退休金其实指的是员工退休后,单位给予的退休补助,但这都是曾经的概念了,随着退休金和养老金并轨,这个概念就已经消失。目前广义的退休金包括社会养老金、企业年金、企业退休补助等等科目。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的是企业年金(也叫职业年金)是在职时单位组织的补充养老保险金,必须要所在单位组织参缴,退休后才能够按比例领取;企业补助各企业执行标准不同,有的有,有的没有具体也是看企业是否有此项规定,并非普遍性规定。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退休金当中包含养老金。
二、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在职员工退休后,每月所领取到的养老金具体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基础养老金,第二是个人账户计发金额,第三是过渡性养老金。简单说一下各部分与工龄的关系。
基础养老金主要以退休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缴费系数进行计算。
个人账户计发金额以实际缴费划入个人账户金额和常见计发月数进行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以视同缴费年限进行计算
上面三部分中个人账户计发金额是按照实际缴费情况进行计算的和工龄无关,而另外两部分都与工龄有所关系,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不难理解就是缴了多少年社保,年限就是多少;而视同缴费年限则需要核定工龄,计算参加工作至实际缴费区间段的时间。
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工龄越长养老金则越高。
三、工龄越长年金、补助等待遇越高
企业年金、企业补助这些都是各单位规定的,一般常见情况是按照工龄和职级进行划分,工龄长、职级高就领的多,反之则领的较少。因此可能与工龄有所关系(具体以本单位相关规定为准)。
总结一下:工龄长短影响退休金多少,二者成正比例,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工龄可能影响企业年金和企业补助,具体参照企业规定。
☸☀退休金与工龄是什么关系?
退休金,也是养老金的一种别称,是退休后国家养老保险基金发放的待遇。
工龄,是指劳动者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
退休金和工龄有关系吗?
工龄和缴费年限
工龄这个称呼,源自于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主要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后来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又延伸为连续工龄,是退休前一直从事工作的时间。即使工作调动,也是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调动的。
1986年我国在国营企业试点养老保险基金,1992年全面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险法》规定,国有企业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年限视同缴费,养老保险费由国家负责缴纳。同时,国家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时,政府予以补贴,起兜底作用。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计算养老待遇都开始使用缴费年限了。现在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
退休金(养老金)计算
目前,养老金的计算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2005年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统一起来的计算方式。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方式以前,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缴费或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待遇计算的一种过渡性方式。全国各地普遍在1992~1997年。
(1)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实际上基础养老金就是相当于跟本人的缴费档次挂钩。如果我们按照100%的缴费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15年就是15%,缴费20年就是20%。如果按照60%档次缴费,可以领取0.8%,如果按照300%档次缴费可以领取2% 。基础养老金适当缩小了人们的收入差距。
(2)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我们每缴费成功一个月的基本养老保险,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个人账户一部分钱。每年个人账户的这部分钱还会根据国家公布的记账利率,计发记账利息。
计发月数跟退休年龄有关,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的过渡性养老金并不相同,一般都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过渡系数从1%~1.4%。
由于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个人缴费年限并没有缴费档次,绝大多数省市都是按照个人实际缴费年限的档次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
山东省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是这样的: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养老金增加
退休以后,国家每年也会对养老金进行调整。在进行调整的时候,国家会综合考虑公平原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倾斜照顾原则对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
比如上海市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60元;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两元;按本人12月份基本养老金的2.2%进行增加。女同志满60岁、男同志满65岁,每人每月再额外增加20元。缴费年限越长,自然增加的养老金越多了。
综上所述,工龄如果是缴费年限,将是影响我们养老金待遇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当年没有缴费,就不会产生养老金,只能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权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1980年的两角纸币还值钱吗?
下一篇: 世界上最美的一句话,你觉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