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原因很简单,韩信手中三十万大军有大半听令于刘邦。
韩信统兵以来,手中唯一一次手握三十万大军,还是在垓下之战围攻项羽时,是刘邦临时任命韩信为军队的作战指挥官,刘邦让韩信指挥大军,并不等于这支军队会帮韩信打刘邦。
韩信能够跟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原由,是韩信攻下齐国以后,已具有一方诸侯的实力,蒯通游说韩信借着刘邦与项羽对持之间发动叛乱,是最好的时机。这时韩信在名义上还是刘邦的部将,韩信却认为刘邦已经承认自己是齐王,就等于承认诸侯的身份,就这足够了。
可实际上,韩信即便想要发动叛乱,可行性也不是很高。
回过头来,重新分析一下韩信军队的成份。
韩信的兵权最开始就是由刘邦所授,负责统兵进攻魏国。刘邦又派曹参辅佐韩信领兵北上进攻代国和赵国,这就是韩信军团建立之初。刘邦是中央军的主将,韩信是被刘邦派出的军长。
韩信灭了赵国以后,刘邦曾亲身渡黄河闯入韩信军营,夺走韩信兵符,把原来授予韩信的部队夺走,让韩信、张耳自己去招揽赵国的新兵。韩信能够招到赵兵就有张耳的功劳,但张耳并不完全是韩信一方的人。
不久,刘邦又把麾下最精锐的骑兵调给了韩信,这支骑兵由大将灌婴所统领,士兵都是原来秦军中擅长骑兵战术的精英。最后正是这支部队把项羽逼上了绝路,灌婴这支部队先斩杀了龙且,又一直追击项羽到乌江,把项羽分尸,接着又平定了江东。
灌婴以贩卖丝缯为营生,后作为刘邦的内侍逐渐被提拔为将军。他被派到韩信麾下时,作战可谓所向无前,是韩信手中一把利剑。当韩信背叛刘邦时,这把利剑应该会刺向谁呢?
韩信一路替刘邦平定赵、齐,军功卓越,俨然已成为一路诸侯,那么这时韩信的二把手是谁呢?刘邦特地派了左丞相曹参辅佐韩信,一方面协助韩信征战,也替韩信管理领地内的政务。也就是说韩信麾下第一大将是灌婴,韩信麾下第一大臣是曹参。这曹参与刘邦、萧何、夏侯婴皆是生死之交,韩信就算要密谋发动叛乱,如何瞒得过他的二把手?
韩信手下的部将一览
傅宽,魏国人,以魏五大夫骑将投入刘邦麾下,统领骑兵骁勇善战,韩信加入汉军时,傅宽已是知名的将军。被刘邦派去助韩信平定齐国。与曹参关系紧密,防备着韩信,担任齐国左丞相,如果曹参是韩信左手,傅宽就是韩信右手。
赵将夜,以赵将的身份投降刘邦,被刘邦派到韩信麾下,参与过平定赵、齐、楚的战役。他算是韩信最嫡系的部将,却也是先降刘邦再到韩信那边。
卢罢师,齐将出身,随韩信平定代国有功。刘邦第一次夺韩信兵权时,应该已回到刘邦麾下。
吕马童、季必、骆甲、王翳、杨喜、吕胜、杨武,这帮人估计都是秦人,在刘邦平定关中后加入汉军,被编入灌婴的精锐骑兵部队中。原本刘邦想让秦人季必、骆甲统领这支部队,他们怕汉军将领不服,请灌婴出任指挥官,这帮人对刘邦的忠诚可想而知。
卫无择,刘邦最初的班底,从小卒被提拔上来,曾被派到韩信麾下。
徐厉,沛县人,以舍人身份随刘邦起兵,曾被派到韩信麾下。
孔藂、陈贺二人都是刘邦的班底成员,垓下之战时受韩信指挥。
韩信在赵国和齐国确实可以招揽自己的部队,但他的士兵终究要分派给下面的将军统领,恰好韩信麾下的将军几乎都是刘邦的班底。韩信如果要造反,只有一次性召集刘邦所有的将军,把这些人全都杀光,再安排亲信统领。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钟会,他手中拥有魏国十几万大军和蜀国数万降军,他和姜维密谋杀掉所有魏军的将军,以为可以控制所有兵权。结果下面的士兵发动突击,把钟会、姜维都杀了。
韩信并不像英布、彭越那样都是自己组建起的部队,英布和彭越能够被视作为真正的诸侯。韩信却是因为军功去跟刘邦讨价还价,才得来的齐王,刘邦想要对付韩信远远比对付英布、彭越还简单。
刘邦领兵作战确实不如韩信,但是御将之才真是当世无敌。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这话本就出自韩信之口,后人多以为韩信拍刘邦马屁,事实是否如此,请自行去看《史记》。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韩信在临死前说过一句话:悔不用剻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信非常后悔没有背叛刘邦而自立。所谓“剻通之计”,就是指三分天下。
韩信这句临终遗言,给了后人许多遐想空间,三分天下,呼之欲出。其实细细品啧,这本就是一句逞能的话,又似咒语一般,与诸如“做鬼也不放过你”之类没什么区别。
想必韩信自忖,如果当初自立,怎么可能被小人(萧何)诓骗,受女人(吕后)之辱,尔等不过我脚下蝼蚁!
其实人在危难关头,或生无希望之时,都会幡然醒悟一些东西,即便是实现的几率并不大,但那时会觉得有无限可能,因此,才会后悔当初没有如何云云。
诚然,韩信与刘邦、项羽一起三分天,就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何况他也明白与君王“可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道理。
就算他这方面愚钝,经剻通苦口婆心地点拨之后,也不可能起不到丝毫作用吧?既然明白,为什么还要抱着侥幸,把一条道走到黑呢?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不到。
剻通为什么要劝韩信三分天下?
剻通本名剻彻,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为避汉武帝的刘彻的讳,改为剻通。就像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改称唐玄宗为“唐明皇”是一个缘由。
剻通是一个辩士,类似于苏秦、张仪一样的纵横家。纵观历史,纵横家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就是为王侯出谋划策。剻通是继武涉之后,第二个游说韩信自立而三分天下的人。
武涉是项羽派来使者,韩信就是有自立的打算,也得在外人面前装一下矜持,要不然显得太没操守了。剻通是韩信帐下谋士,算是实实在在的自己人了,可是他掏心窝子的话说了一大堆,依旧没有起什么实质作用。
剻通为什么要劝韩信自立呢?有两点原因,一是看到了机会;二是纵横家急功近利的冒险精神使然。
一、机会
韩信占领齐国时,刘邦正与项羽在广武涧(鸿沟)对峙,当时双方兵力差不多。很快,项羽分出一多半人马去打韩信,结果潍水一战全军覆灭,还折损掉了大将龙且。
这样一来,项羽的处境就艰难起来,将陷入三线作战的困境。前方有刘邦在虎视,后面有彭越骚扰,侧翼还得防韩信突袭,项羽明显处于劣势,进退维谷。
但是项羽的军事才能谁都不敢小觑,如果刘邦与他列阵冲杀,十个都白给,彭越不过“非洲二哥”的角色,韩信也没有绝胜的把握。因此,想要灭掉项羽,必须围攻。
所以韩信就如一只砝码,放在刘邦的托盘里,项羽败,放在项羽的托盘里,刘邦败。如果韩信中立,楚汉双方也不会“鹬蚌相争”下去,以免被韩信这个“渔翁”趁机得利,届时三足鼎立之势就逐渐明朗。
接下来,韩信只需吞并燕赵两国,促成楚汉鸿沟划界,三分天下既成事实。这就是剻通认为的机会。
剻通的这个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因为刘邦与项羽的软肋都暴露给了韩信,如果韩信是个成大事的人,这个机会想必也不放过。
二、纵横家的冒险精神
纵横家都比较厚黑,且富有冒险精神,向来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就拿战国时期的张仪来说,他不仅诡诈,而且喜欢冒险。秦惠文王时期,他曾主张以攻韩为起点,直接向东方六国开战。
司马错的主张则是趁巴蜀相互攻伐之际,将它们统统占领,变为秦国的物资供应站。有了巴蜀这大粮仓,秦军东出后的粮草就有了充足的保障。另外,还可以从巴蜀开辟一条进攻楚国的路线,可谓一举多得。最终,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
事实证明,司马错的决定非常正确。反观张仪就显然急功近利,缺乏远见。其实这是纵横家的一个通病。通过张仪再看剻通,会发现他俩存在共同之处,那就是冒险,功利。显然,剻通撺掇韩信自立成功,他最起码也能混个相国当,更不用说被历史记下重重的那一笔了。
那么,韩信为什么没有选择三分天下呢?
一、身份限制了发挥
首先,韩信的身份常被人们忽略,他是刘邦的大将军,如果自立就意味着背叛。
其次,当初在汉中拜将时,刘邦为韩信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事先他还斋戒沐浴,估计七天之内女人都不没碰。
显然刘邦这个仪式就等于“昭告”了天下,在韩信的身上烙上一枚印记,无形中用“职责”限制了韩信野心的滋长。
所以,韩信与当年陈胜手下的那些部将又不一样,韩信是有“身份”的人,而那些人不过是临时跑到陈胜那里,跟着陈胜去打劫。当遇到好东西时,韩信首先要想着上交刘邦,而那些人则会拼手速去抢。这就是,武臣、韩广、李良等人纷纷自立为王的原因,连招呼都不用跟陈胜打一下。反观韩信,他在做每一件重大事情之前,必须要请示刘邦。
因此,虽然秦末汉初是一个群雄逐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但是韩信不能随心所欲,信马由缰,从刘邦拜他为大将军之日起,他就在道义上肩负了比别人多许多的顾虑与责任。
二、刘邦不给他机会
纵观韩信的戎马生涯,刘邦从来没有放下对他的提防,当他“满血”之后,必会被刘邦速迅抽干。举几个例子:
韩信攻取魏国与代国之后,刘邦便派人来收走他的精锐部队;韩信占领赵国不久,夏侯婴载着刘邦闯入他的军营,带走了大部分人马;在攻打齐国之前,刘邦担心韩信趁机壮大势力,于是派了郦食其去游说齐王田广归附;韩信攻下齐国后,刘邦派张良去送齐王印绶,张良返回时,又将韩信的全部精锐带走;灭掉项羽之后,刘邦又出奇不易闯入韩信军营,夺了他的军符印绶。韩信待封。
综上可见,韩信就像是一口猪,长肥之后,立刻被刘邦杀掉吃肉。韩信刚恢复了“体能”,刘邦就来抽血,根本不给他有非分之想的机会。
三、孤立无援
有人也许好奇,为什么刘邦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带走韩信的军队,甚至是在韩信毫无知情的情况之下,为什么韩信的军营对刘邦一点防范的作用都没有?再看看人家周亚夫,一声令下,让汉文帝连营门都进不了。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因为韩信身边全是刘邦的亲信,这些人一方面是配合他作战,另一方面就是监督他,关键时刻还要充当刘邦的内应。这就是刘邦屡屡得手的原因。
而韩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光杆司令”,怎么可能不被惊骇、震慑。
假使刘邦没有一套防范、制衡韩信的周密措施,怎么可能将那么多军队交在他的手里。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在他征战天下的七年里,没有一个手下能拥兵自立。反观陈胜,手下纷纷自立,按下葫芦起了瓢,把他搞的焦头烂额,最后还被车夫庄贾取首邀功。而刘邦穷途末路的时候,车夫夏侯婴则拉着去偷韩信的兵马。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韩信攻魏的时候,刘邦就将亲家公张耳安排在了他的身边。再如曹参、灌婴、陈豨等等这些沛县老班底,早都被刘邦派到了韩信身边。
试问,这一帮人对刘邦的忠诚度要高呢?还是对韩信的忠诚度高呢?答案不言而喻。因此,如果韩信想拥兵自立,手下那些骨干成员也不见得会支持,甚至还会被他们杀掉,以向刘邦尽忠。
结语:
综上所述,韩信在齐国虽握有重兵,但这些人马是刘邦的,只是刘邦让他代为掌管。归根结底,韩信是刘邦的大将军,法礼及道义上都要受刘邦的操控与左右。如果韩信背叛刘邦,他就要付出超乎常人的代价与风险。事实上,刘邦也一直没有放松对韩信的控制。因此,韩信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乖乖追随刘邦。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回到公元前203年,那个时候刘邦撕毁停战协议,突然进击项羽,双方在固陵对峙。同时,韩信及彭越暂时按兵不动。这个时候,天下的形式确实在于韩信。
那么韩信为什么不脱离汉王自立呢?
很多人认为韩信军事天才、政治弱智,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还有一些人进一步推测,韩信当时的齐国民心未定、部下又多来自汉军,所以不具备自立的实力。这些说法可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着事后诸葛亮的问题。
其实回答很简单,史书上说得也很明白:就是韩信觉得没有必要。
(图片来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0595706)
为什么韩信觉得没有必要呢?这不是说他谋略值低,而是因为基于当时一般的观念,确实没有必要。
首先,我们翻开历史书,秦统一以后,分封制度没有戏了,改行郡县了,之后两千年没有什么大变化。但处在前203年韩信的时候,他又没有看过我们的历史书。当时人的认识是分封制有相当的合理性,完全放弃分封建诸侯的做法,才是倒行逆施。因此韩信的第一个信念是,未来的天下,一定还是诸侯王的时代。
我们觉得诸侯并立的时代是乱世,韩信也不这么觉得。韩信回顾历史的时候,文武周公的时代是最昌明的,这个时候就是封建诸侯的。姜太公帮文王武王打下了天下,成为了齐的太公。韩信一想,啊呀,我不就是汉朝的姜太公嘛,而且我也是齐王。汉朝会成为一个延续八百年的伟大王朝,我的齐国也会繁荣昌盛啊!这是韩信的第二个信念。
那么凭什么韩信能做齐王,能开创姜太公的功业呢?因为他为刘邦打下了大半的天下。我们今天觉得,功高盖主、鸟尽弓藏,这是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知道呢?因为韩信以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但韩信又不知道。在韩信以前,人们不是这么想的。大家想的是自己建立功业,然后天子封自己一块地盘,自己可以世世代代传给子孙。当年齐国、秦国、晋国、郑国都是这样兴起的。建立功业,就能够成为诸侯,这是韩信的第三个信念。
如果我们回到秦末汉初,韩信的三个信念其实也是大家的普遍观念。打个比方,九十年代的时候,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房子会分的,自己不用买——他们的想法甚至有一定道理,因为80年代国家是还在分房子。但是到了90年代,再有这种观念就有点落伍了,00年代大概就很糟糕了,但在80年代,这在正常不过了。
韩信生活在夏商周分封制的末尾——他能看到的,是夏商周依靠分封制度,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他不知道的是,未来一个自上而下的郡县制帝国竟然可以成功;在他的时代,没有人能想到会有这样一天——因为唯一尝试的政权是秦帝国,它失败了。
很少有人能完全超越自己时代的普遍观念。
韩信的选择,是他的时代的观念的体现——就像80年代很少有人买房一样,这不是他们买不起,也不是他们缺少投资眼光。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谢谢邀请回答,在本人看见,韩信拥有三十万大军,却没有三分天下的实力。原因很简单,天子就有天子的福,将帅只有将帅的才。在楚汉相争的几年岁月里,刚开始韩信只不过受人胯下之辱的丧家之犬,为生存投奔项羽,然在霸王帐下得不到重用,受气出走朝奔汉王麾下,在汉王麾下也是混日子,再次卷铺盖走人,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一节。经萧何力荐之下,才被刘邦逐渐赏识,重用。
在楚汉对决,垓下之战间,韩信确实拥有三十万强兵猛将,如他扯旗造反,也不是没有那种可能。他的谋士蒯通也一再劝他,但他必竟不愿担负背信弄义的骂名,手下大将也都是汉王的旧部,如真的反水也不一定成功,反会落得身败名裂,性命不保的地步,在此他也是权衡再三,不敢冒失。
再就是性格问题,你既不敢自立,就应该老老实实做个忠臣孝子,学学张良,萧何的明哲保身之术,他偏不,在功名利诱下冲昏头脑,要汉王封他齐王,他太不了解帝王之术了。这不是讹诈汉王吗?要知道作为君王他可以忍一时,但决不可忍一世。最后韩信得不到好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浅见!
ღ➡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一、部队的组成和质量
我们不能只看数字,我们得看看韩信这三十万大军是怎么来的。韩信拿下赵国之后,刘邦在荥阳主战场败给项羽。于是,刘邦收了韩信的兵支援一线战场,让韩信自己从赵地重新募兵,攻打齐国。
韩信率领一只新募之军攻打齐国,按理说是胜少败多。但是,此时的齐王却被刘邦派来的使者郦食其成功劝降,解除了军备。此时的韩信一心封王,顾不上什么道义了。趁齐军解除了军备,韩信帅军长驱直入,拿下了齐国。可怜年过七十的郦食其被齐王烹杀。之后,项羽派人来救,也被韩信打败。人们说韩信有三十万军队,就是指这一时期。
我们可以分析出,韩信手下的军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攻打齐国之前,从赵国新募之兵;攻打齐国时,招降之兵;楚国救齐时,败降之兵。三国联军,而且组建时间不长。就算韩信带兵有方,这只部队也不能算是精兵。而且忠诚度必然不高。这只部队的主要兵员应该是齐国人,可是韩信攻打齐国是很不光彩的,齐国的士兵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随他,所以部队的战斗力有限。韩信也确实厉害,带着这样的部队,用计谋居然打败了楚国大将龙且。当然,龙且的自大轻敌也成全了韩信。二、没有根据地
此时的韩信身在齐国,名为齐王,但时间很短。即无威望于官吏豪强,也无恩惠于普通百姓,不可能依靠着齐国的税收和兵源支撑他三足鼎立的野心。打仗打的是后勤补给,所以刘邦总是被项羽打败,但就是不倒。为什么?后勤补给到位(萧何的功劳)。反观项羽,总打胜仗,最后却败了。为什么?后勤补给线被彭越破坏、骚扰,供应不上。韩信懂得这个道理,离开刘邦,他的后勤补给也是不灵的。
所以,韩信拥兵自立,将会改写历史,但他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韩信这样做了,项羽将会再延续一段时间,但也很难取得成功,性格使然。至于刘邦,基础不错,但是年纪大了,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消灭项羽、韩信就未可知了。如果不能,刘邦的后代无人能打天下,那这天下姓什么就不好说了。最大的可能性是刘邦集团中经过内部斗争,站出一位新的领军人物,完成统一大业。能是谁呢?
------------------
推荐阅读:
抛开决赛争议,为什么98年世界杯,被一些人认为是最经典的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