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读chú。刍狗就是祭天地时草扎的狗,比喻无用的东西,不值得留恋。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这个话常被人误解,也常被人批评。无非是说老子的天地观不仁嘛!其实老子只是说这个天地无所谓仁不仁。天地这里指的就是本无言的虚无大道。老子认为这个道贯通一切,又是虚无的,所以这个道没有什么善恶是非、仁不仁这些概念。这个虚无之道永恒存在,天地万物在它那里就跟草扎的狗一样,都是自在自为的,与这个大道本体扯不上什么关系,因此也谈不上仁不仁这些东西。道虽贯通一切,但这个道是虚无之道,它自身是没有实体的。所以道不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仁不仁。道没有这些概念。所谓仁不仁,都是人类用来判断是非的概念。对于本来无言的虚无大道来说,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不是说圣人心狠,把老百姓看成草狗一样不值一提。不是这个意思。老子说的圣人是指悟道的觉者。在悟道的圣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所谓仁与不仁这种二元相对的概念认知,在悟道的圣人看来是不够圆满的。悟道觉者看百姓和草狗都是一样的,都是自为自在的,自生自灭的。就像天地看万物如草狗,圣人看百姓也如草狗。天地不对万物负责,圣人也不为百姓负责。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反复强调这个道是虚无之道,所以要大家守虚静。“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辩论仁与不仁这些东西在老子看来都属于“多言数穷”,这里的“数”通“速”,意思就是道理讲得越多,气数衰竭的越快。守于中就是守虚静。中指的是虚无之道。老子这个说法其实就是要消除二元相对的认知,而不是说天地、圣人缺乏仁爱之心,否则他就不会说:“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意思是天道是没有私心的,它只是永远在照顾善人。老子也是讲善有善报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读chu,刍狗,意思是祭祀用的纸扎的或者草扎的狗。这句话道家的意思是,天地没有所谓仁或者不仁,万物均平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一、音:刍狗,刍读(chu)。刍狗,就是草做的用作祭祀的狗形祭物。
二、意:刍狗在祭祀时置于尊位,享受众人膜拜。但祭祀之后,就当作普通柴草处理了。
三、喻:表示道这个万物主宰,对任何事物都不偏不倚。
Ⓛ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也说说自己的观点,可能很正统哦。
所谓仁,那就是你不只能考虑你自己一个人,还要考虑别人。所以二人为仁。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那就是不仁。
天地不仁,是相较于天地仁而说的。所以先得搞清楚天地仁是什么意思。天地仁的话,那就是天地会照顾好万物。而天地不仁,则会视万物为祭祀用的刍狗。但这并不是指天地就不照顾万物了,而是说,天地脾气好的时候会照成万物,风调雨顺,万物生长。但如果脾气不好的时候呢,就不把万物当回事了。洪水涛天,山火雷击,地震狂风。天地到底仁还是不仁呢?天地是不仁的,它有时照顾万物,有时根本不把万物当回事。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圣人也是不仁的,圣人在某一方面可能会很照顾百姓,但在另外一方面则根本不拿百姓当回事。老子认为并不存在什么真正仁义的圣人,只存在不仁的圣人。
老子说此话的真正落脚点,就在“不若守于中”!天地,不必对万物太好,但也不要对万物太坏,如果公一下母一下的,让万物受不了。圣人,也不必对百姓太好,但也不要对百姓太坏。走个中间路线,百姓反而受得了。
我看过一个电影桥段,不知道片名,一个军阀断普通民事纠纷案,有理的,奖大洋当场放了,无理的,拉出去直接枪毙!有理的得奖,看上去是青天大老爷,但无理的直接枪毙,这也太霸道了吧?这一惊一乍的,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百姓真受得了?如果按这个桥段,老子的意思是,对有理的,不必奖励,放了就行。对无理的,不能枪毙,批评批评,或最多仗责20,也一同放了。不能走极端,一会左一会右,形左而实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读chú
------------------
推荐阅读:
我想找一个房价在5-6万一套的小城市生活,请问大家有什么好推荐的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