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明朝为什么不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
⇢⇨明末明朝为什么不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
辽东早在天启二年就沦陷了,仅有为数不多的东江军在沿海打游击。后来明军实际上守的是辽西走廊,不是辽东。
关于要不要守辽西走廊,明朝内部其实是有争论的。并非没想过放弃。
因为广宁之战后,努尔哈赤要花时间巩固新占领的辽东地区,他没精力打山海关。他只是把明军主动弃守的辽西洗劫一空后,就主动退回了沈阳。所以辽西走廊当时是空设无防,明朝内部对于是否收复这块空地进行了一番争论。
以王在晋为代表的官员主张收缩防线,放弃辽西走廊。他的理由很简单,努尔哈赤一直窥视辽西,现在去建城,风险太大了。因而他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另建一座新城,巩固山海关。然后只守山海关一点即可。
一些主和派官员的主张与他类似,主张放弃辽守关。不过他与主和派的观点也不同。他是主战的,守山海关只是权宜之计,未来仍然会出关收复失地。但主和派不这么想,这帮人主张议和,关外沦陷区直接就不要了。
以孙承宗、袁崇焕为代表的官员主张收复辽西走廊,重建辽西走廊上的一系列堡垒,加强纵深防御,把防线推得越远越好。以碉堡战的方式与后金军周旋。
主战派官员的主张与他们类似,不过二者也有区别。孙承宗主张先守后战,而主战派则是主张主动出击。不仅辽西走廊和辽东要收复,大明还要灭了后金。
这四派方案如果按实现计划的难度划分,可以这样归纳:
简单,省钱,但遭骂;
最简单,且最省钱,但最遭骂;
有难度,且需要较大开支,但不遭骂;
非常有难度,且花钱最多,但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走极端当然是不行的。所以主和派和主战派的方案直接就淘汰了。最后的讨论就只在第一条方案,即守山海关;和第三条方案,即守辽西走廊之间进行。
关于这两个方案孰优孰劣,不讨论。这里只解释孙承宗的主张为什么能胜出。
道理很简单。
首先,收复辽西走廊虽然不如主动出击给人的感觉爽,但毕竟也是收复失地。王在晋就算把大天说破,仅凭放弃领土这一条,他在孙承宗面前就理亏了。
第二,辽西走廊是空的,努尔哈赤短期内不会染指这一地区。这种赤裸裸的诱惑,正常人都无法抵挡。
第三,防线推得越远,大家心理上感觉就越安全。而王在晋只守山海关的方案,给不了大伙这种感觉。
基于这三点。守卫辽西走廊因为更符合朝野各方的利益,所以孙承宗的方案最终胜出。
不过虽说这个方案得到了普遍支持,但后来真的要拿钱砸,经营辽西走廊后,明朝上下却是一片争议之声。
比如天启四年,关宁锦防线初见规模,明朝的东北防线整体向北推移了四百余里。然而就在这时候,兵部和工部官员却屡次上奏弹劾,说孙承宗手握重兵,且花钱太多。希望明熹宗下旨,控制关宁军规模,控制开支。
之后,孙承宗与魏忠贤矛盾激化。在魏忠贤的运作下,孙承宗下台,回老家养老。关宁防线的重担就落到了袁崇焕这个晚辈身上。
而袁接手不久后,朝内反对坚守辽西走廊的呼声更大了。在这个大背景下,魏忠贤派一个叫高第的人来监军。这货一上任,直接就把锦州到右屯的据点全部废弃,把十几万守军全部撤入关内。他本打算是连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城也废弃的,只是袁坚决反对,说自己要死就死在这里,决不离开宁远一步!高拿袁没办法,宁远才没被废弃。
所以说,明朝内部对弃守辽西走廊,不是没有争议。真实情况是,争议很大。早在天启五年就几乎要被弃守了。只不过后来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吃了大亏,这才改变了朝野对关宁锦防线的看法。
宁远之战不久后,努尔哈赤病死。
转过年,皇太极又来了。这一战被称为“宁锦之战”。后金军猛攻宁远、锦州半个月,最终又是无功而返。
有了宁远、宁锦两次大捷,关宁锦防线可以说是再无争议。大部分人都闭了嘴,不再对修这个防线是否值当而议伦纷纷。于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开始砸进了辽西走廊。辽饷开支几乎成为明朝财政的无底洞。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讽刺。
当年关宁锦防线有用时,大家伙都觉得它没什么用,拆了修,修了拆,来回瞎折腾。等大把大把的银子砸进去后,这条防线的意义却大打折扣了。
因为自崇祯继位开始,后金方面就打通了绕开关宁锦防线进入关内的新通道。
▼崇祯元年,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左翼。后金军自此可以绕开辽西走廊进入关内。
崇祯元年,皇太极西征察哈尔,漠南蒙古大汗林丹汗西迁,宣府关外的蒙古部落悉数归顺后金。由东北到察哈尔的通道,就此被皇太极打通了。
崇祯二年,皇太极借道蒙古,从长城喜烽口杀入关内。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阿巴泰等人,后来又先后四次绕开关宁锦防线,进入关内袭扰。
因此可以说,自崇祯二年始,关宁锦防线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尽管如此,对于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关宁锦防线,明朝却放不下了。
原因嘛,很简单。
一方面,明朝砸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砸进去了。说放弃就放弃,此前砸进去的银子岂不是都打水漂了?这个锅谁敢背?
另一方面。辽西驻军在崇祯时期实际上已经都军阀化了。比如松锦大战后的吴三桂,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军阀。朝廷如果裁撤关外据点,这些人无处安置。善后工作如果处理的不好,是会引发兵变的。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判明降清,就是现实案例。
再就是,辽西的据点只要还在,大伙心理上总会觉得更安全些。这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理。
可以说,当时的崇祯是骑虎难下。想放弃辽西走廊,但又不敢放弃。想议和,但群臣又不准他提议和。
总的来讲。对于是否弃守辽西走廊,明朝内部早期一直有争议。孙承宗的方案因为符合各方利益,所以胜出。后来又有宁远、宁锦两次大捷,这才使得争议不再。明朝坚定了坚守关宁锦防线的信念,往里面大把砸钱。
而崇祯二年后,辽西方向的纵深防御虽然意义不大了,但由于此前军费投入巨大,明朝没人敢挥泪割肉,关宁锦防线的关外部分也就一直坚持到松锦大战惨败之后才被废弃。
↢┣明末明朝为什么不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
熊廷弼的办法是最好的 退守山海关 把辽东变成千里赤地 辽民内迁 坚壁清野 搞成几百公里无人区 你看努尔哈赤能撑几年 一个自然灾害就能要了他的族群的命 只会打猎不会耕种的民族 拖就是最好的办法 胡虏三代首领更替下来必乱 何必跟他硬碰硬
┼↤明末明朝为什么不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
提问者言下之意就是说要放弃关宁锦防线,专守山海关是吗?那么我先来说说这条防线的建设作用。首先建设关宁锦防线的财政压力是肯定有的,毕竟建设防线哪有不花钱的,这点自不用说。对它的实际作用,我的看法有二:一、这条防线在天启、泰昌期间的作用确实特别大,后金(清)从正面很难啃下来,的确起到了阻遏后金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二、崇祯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其设立不能完全阻止后金(清)入关劫掠,作用下降,但是也绝不能放弃。
所谓关宁锦防线,顾名思义是从山海关到锦州,南北纵向,约四百里,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前矛,其间筑有多个堡台的联防据点。是为天启年间帝师孙承宗所建立,这些城池、据点分布在辽西走廊上,其作用就很明显,就是要将辽西走廊锁死,使后金(清)不能正面进攻山海关。所以关宁锦防线的设立本意就是希望在守卫山海关的时候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这个目标在天启、泰昌年间确实达到了,就比如皇太极攻打宁远、锦州不克,最后不得已撤兵败战。
《满文老档》天聪元年六月初四条:是役也,士卒阵亡甚众。于初五日,大军自锦州还。十二日申刻,汗至沈阳城。
但是,在崇祯年间要命的地方就来了,要想守卫华北京畿地区不失,光是关宁锦防线坚挺是没有用的。至少还得做到其他两点:一、必须确保漠南蒙古不倒向后金(清)一边,不让后金(清)有做战略迂回的能力。二、关宁锦身后的蓟镇防御必须充足。而这两点很遗憾,明朝都没做到。
就在崇祯初年,由于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攻杀,漠南蒙古科尔沁、内喀尔喀、喀喇沁、土默特部开始倒向后金,而崇祯朝此时在在对待漠南蒙古的问题上,也出了岔子,过分在外交上偏袒察哈尔,再加上全部革除了漠南蒙古,尤其是朵颜三十六部的抚赏,无疑加速了漠南蒙古倒向后金(清)的进程,而漠南蒙古的转向让后金有了绕开关宁锦攻打京畿地区的能力。附图。
后金收服漠南蒙古前。
后金收伏漠南蒙古后。
而明廷拱卫京师的蓟州镇防守由于兵弱和用人不当的关系,让后金(清)一旦绕道深入,在京师周边如入无人之境,防守直如纸糊一般。
《山中闻见录》:四王子(皇太极)以二万骑入大安口,束不的为向导,三十六家并从之。守兵尽窜,烽火不举,寂无知者,杀参将周镇,兵不能战,咸剃发降。
这两个条件不具备,关宁锦防线就比较尴尬了,关宁锦防线的作用确实受到了削弱。
但是这不意味着这条防线就应该像很多人说的一样撤销,直接去守山海关,关宁锦防线一旦放弃,就意味着辽西走廊拱手相让,会让后金(清)直接推进到山海关,将北京之安危直接寄托在一座关防上并不明智,山海关形势上并不利于防守,无论如何守山海关必须战于关外,明朝凡是稍懂军事的大臣都是这么想的。
《三朝辽事实录·卷九》:左山右海之间,中辟为欢喜岭,蜿蜒绵邈,紧抱关门,岭高于城,张弧决拾,矢达城楼,登岭下瞷,一城尽在目中。若架火炮,楼堞何能遮蔽?高岭有乘墉之势,斗城如锅底之形,昔武侯云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奴有战地而我无守地,山海一关不过通贡夷之道,严逃戍之防,何夷虏之足忧,而今且以为冲边绝塞者,岂真谓峙有形之天堑,成不拔之金汤者哉!
写这篇奏疏的人是是兵部尚书王在晋,就是主张收缩防线要修八里铺城的那位,我把重点段落划出来,他说山海关周边山势高于关城,如果占据欢喜岭山头,就连弓箭都可以射入城中,如果架上大炮轰击城中,妥妥的就是挨打完蛋的份,这里请大家发挥一下想象力,皇太极手里的100余门红衣大炮往欢喜岭上一架,大吼一声开炮,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至于孙承宗,那就不用说了,也是反对守山海关,就是反对态度,他在《榆关一无所恃疏》中说道:“而榆关(山海关)一带又非有陡绝插天,巉岩连障、不可飞渡之险也。如关臣所称形势之孤危若彼,城守之疏虞若此,而徒忽忽悠悠以几幸于无事之万一,臣不知其可也。”
而在后金(清)眼里,山海关的防御是这样的。
《清太宗实录·卷六十四》:破山海更易于破宁远,皆四方乌合之众,不谙战阵,撤其藩篱,海上运粮之道,自不必通,长城自不能固守,即欲保全燕京,亦无策矣。
所以,无论是孙承宗还是王在晋都认为山海关绝不可守,而清廷方面觉得山海关易攻,那些让明朝退到山海关的人也不知道是想匡扶大明,还是想诓大明,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而一旦坚守关宁锦防线后金就意味着山海关不会两面受敌,至少在后金决策层内部,尤其是皇太极认为不打通辽西走廊,占领锦州、宁远等城池台堡,攻打山海关之策风险太大,绝不可行,“上以大军屡入塞,不得明尺寸地,皆由山海关阻隔。而欲取关,非先取关外四城不可”。
甚至在松锦会战胜利后,祖可法、张存仁要求直接攻击北京,占领山海关,都被皇太极否决,皇太极执意先打通辽西走廊再说。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尔等建议直取背景,朕意以为不可,取北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打球自仆。今我不取山海关四成,岂能即克山海关?
克不了关宁锦防线,就只能绕道,而一绕道路就没有那么好走,崇祯十一年,清军第六次由墙子岭绕道入关的时候,就整整爬了三天的山,搞得疲惫不堪,“墙子岭险峻,敌蚁附而上,三日夜始入内地,困甚”,而且这么险峻的道路,重型火器如红衣炮都带不过来,攻坚能力匮乏,所以绕道攻击只能削弱明朝的军事潜力,而无法对实质性的占据明朝的土地。
而放弃关宁锦防线给明朝带来的是什么?就是山海关腹背受敌,如图。
还记得永平、迁安、遵化、滦州在己已之变中被后金占领吗?想想看如果辽西走廊落在后金(清)手里会如何。山海关都被包圆了,谁能保证它不破?
更何况关内的明军是什么成色,还敢让这帮人守山海关?怕是天启、崇祯等人想着赶着投胎烧头七去吧?
这是王在晋孙承宗在做出建立关宁锦防线决策前巡视山海关的情况,孙承宗直言山海关军不能战斗,全是吃喝嫖赌之徒。
《孙承宗集·录呈同行代拟之辞疏》:兵塡于街衢,哗于酒肆,绝不习技击,而将复以嫖赌身先之,被参之将,潜伏关门,明开赌场,犹谓有法乎?将以剥军而不操练,军以习将而乐逸游,奴如抵关,谁应之者?且有“吃酒吃肉,预备走路”之谣,诸臣熟闻之尔不介意,情可知矣。
就这帮酒肉之徒守山海关,到时候别剃个发效忠皇太极揍自己人就已经不错了。
还有关内明军在己巳之变中的表现,逃的逃,降的降,求生欲望特别高,连崇祯都忙着召唤关宁辽军来救场。附图。
还有崇祯十一年,后金通过墙子岭绕道入关,这山险峻,爬了三天三夜,密云明军居然啥都不知道,最后还是辽东明军前来救场才稳住局面。附图。
关内明军表现这么稳定,居然有人认为这帮人能守住山海关。
还有最后一点,哪怕撤去关宁锦防线的一切据点和防线,那么问题来了,你能不能保证有序撤退?撤回来的关宁军是不是要花钱养?那么随着辽人守辽土的战略破产,关外几十万辽民(据孙承宗所言关宁锦吸收了40万辽民耕种,吴三桂从宁远撤出的时候,就有辽民50万人)是否入关需要给他们分配土地耕种?土地由谁出?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安置,这些撤入关内的辽民就会变成流民,这是想让李自成在拥有西北边军的前提下,还想让他多一支关宁军是吗?明廷还要协调关内军和辽军的关系,又得砸钱?如果关宁军哗变,明廷能拿出几支关宁军有着同样战斗力的部队?
崇祯皇帝曰:“某些同志莫不是嫌我上吊煤山的时间太晚了”。
所以,现实中的军事决策不是打《三国志》游戏,守住某个关口爆个兵,敌人就进不来了,不能想的这么简单,宁锦防线在崇祯时期的作用确实削弱了,但是一旦放弃也会带来灭顶的。
引用文献:《满文老档》、《清太宗实录》、《圣武记》、《国榷》、《明季北略》、《三朝辽事实录》、《孙承宗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山中闻见录》
❑┇明末明朝为什么不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
我们先把题目梳理一下,第一点明朝在明末已经放弃了辽东。第二点是明朝坚守的是宁锦防线,在宁锦防线后面就是山海关。
明朝在明末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辽东。虽然崇祯刚继位的时候,还曾经听信了袁崇焕的五年复辽的话。可没有到五年,清兵就打到了北京城下。这个时候,他就清楚知道,袁崇焕的计划是无法实现的了。明朝已经无望夺回辽东,只是在嘴上喊着口号,实际上采取战略防御。
在当时,明清在宁锦一带拉锯,是因为当地的地理因素决定的。清朝是为了夺取入关的道路,明朝是为了保护最后的防线。这对于明朝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所以说,明朝只能守住宁锦防线,这才能保住北京的安全。
明朝建立的宁锦防线,也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在刚开始与清朝的战争中,明朝还看不起清朝。但是接连遭受惨败后,明朝丧失了大片的土地。在无奈之下,明朝采取了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在宁锦一带阻止了清朝前进的脚步。
不过,在这个时期,明朝因为内外交困,已经放弃了进攻的战略,采取了战略防守战略。崇祯甚至派手下去跟清朝谈判,准备停战议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议未成,明清之间的战争状态一直没有解除。
明朝之所以要死守宁锦防线,是因为这条防线保护着从辽东到北京的咽喉要道辽西走廊。这条走廊起自锦州,终于山海关,长185公里,宽8至15公里。这条咽喉要道,是清朝入关的必经之路。清朝想要入关夺取政权,就必须要先控制这条通道。因为不走这条通道,清朝就要进行大迂回,从北方长城一线入关。那一带崇山峻岭,清朝军队是不可能携带重型装备,大批辎重入关的。
在清朝的数次入关中,虽然清朝攻破长城防线,可是由于没有重型装备,对于北京的高厚的城墙也无可奈何。而且,由于辎重有限,与后方联络不畅,在抢掠的物资耗尽后,清朝军队只得撤回。
在入侵的过程中,清朝也想在关内立足。他们占领了永平四城,在主力撤回后,还留有一部分军队,想要长期占领。可是,在明军的围攻下,这部分军队损失惨重,只得弃城逃窜。因此,清朝的皇帝皇太极清楚的看到,不控制辽西走廊,就不能进入关内。所以,皇太极开始集中兵力,开始了对宁锦防线的攻击。
同样,明朝君臣也不是笨伯。他们也一样看出了宁锦防线的战略价值。在明清最后的决战松锦之战时,明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依然得出宁锦防线的得失,关系到明朝存亡的结论。明朝调集最后的十万主力,由洪承畴率领投入宁锦前线。在松锦之战失败后,由于明朝依然死守宁远四城,清朝依然不能到达山海关下,实现入关的企图。
直到李自成进占北京,吴三桂放弃关外之地,清朝才控制了辽西走廊。在随后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战败,退出了北京,从此,华北重地落入清朝之手。清朝将后方兵力从辽西走廊源源不断的调入关内,终于统一了全国。
因此,明朝在放弃辽东后,死守宁锦防线是不得已的。而宁锦防线直接屏蔽着山海关。如果宁锦防线失守,关外的辽西走廊落入清朝手中,仅仅凭借一个山海关是守不住的。山海关有失的话,清朝的大军就直接打到北京城下,明朝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因此,明朝只能拼尽最后的实力,死死守卫辽西走廊。
明朝也曾经有放弃辽西走廊的动议,在那次将关外军民迁入关内的行动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那次行动中,袁崇焕抗命死守宁远,取得了宁远大捷。这说明,以清朝的实力,明朝还是能够守住辽西走廊的。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只要辽西走廊不失,山海关就无恙,清朝就是五次绕道北方长城入边,打到北京城下,也对北京无可奈何。最终是吴三桂献出了山海关,清朝才得以入关,统一了全国。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ℴ≚明末明朝为什么不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
按当时国力,收复辽东是不可能的,理智的做法就是守住辽西走廊配合山海关,这就是利益最大化,如果天启能多活几年,或者有个儿子传下去,明朝多延续几代根本不是问题。
------------------
推荐阅读:
美国国鸟是鹰,日本国鸟是绿雉,印度国鸟是孔雀,那中国国鸟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