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ℎ╆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这个问题我想我有最专业的回答,因为这个方面我曾经和国内多位冷战学者进行过探讨,最后总结出的答案只有1个,也是得到美苏很多官方文件确定的答案,那就是确保获取核作战的主动权,也就是核突击的主动权。
首先纠正一个观点:核武器很难用于实战,核武器只能威慑。这个观点在冷战是大错特错的,核武器不是一个威慑品,他已经应用于实战,而且不是1次,是两次!对于冷战时期的大国来说,再用一次又何妨?
作为两个超级大国,而且是在全球拥有霸权地位的超级大国,是一定不愿意在全球的战略上处于劣势的。冷战的对抗涉及的可不是什么技术的对抗和军事的对抗那么简单,而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较量,你落后不仅仅是说你技术落后,还会被渲染成你的道路,你的制度不能代表世界前进的方向,意味着全球霸权地位的此消彼长。
核平衡是世界战略平衡,也是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取得基本和平局面的基础,如果单独一个国家的核力量过分强大,那么世界的核平衡也就不复存在,也就意味着弱势一方的阵营要处于强势一方的核讹诈和威慑之下。核武器在冷战时期可不是威慑那么简单,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投入作战的武器,要知道当时连炮弹、地雷、火箭弹、防空导弹、反舰导弹都是有些带核弹头的,在苏联的军事战役法则中,核武器不仅是用的,而且是从一开始就要用的。
那个时候,核弹发射的景象并不是不可能的梦境。
对美国执行核突击的能力,这是苏联孜孜以求的能力,何谓核突击,意味着要对对方实现核缴械。何谓第一波次的核突击,着第一波次影响大了,他要准确的命中对手的行政机构、通信中枢、空军基地、核弹基地、核武器阵地、海军基地以及核弹发射井,把能看见的,与对方核能力挂钩的东西,都要确保在第一波次就摧毁掉,这样才能确保敌人的二次反击规模不会很大,甚至是零星的,即便是二次反击能力最强的核潜艇,也需要用本方的核潜艇予以日常性的跟踪,冷战中美苏双方都把攻击核潜艇部署在对方海军基地附近,时刻等候出港的对方战略核潜艇,以完成跟踪任务,一旦战争忽然爆发,就要第一时间摧毁敌人的战略核潜艇。
你只知道二次核反击能力很重要,但是你可知道争取第一次核打击权力的能力多么重要吗?没有一定的核缴械能力,你敢与发动第一次核打击吗?如果你不敢,而对手敢,你能接受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的扩大核武库成为了最廉价,也是最容易的获取核突击能力以及核优势的办法,你多生产一枚核导弹,对方就必须对等生产多枚导弹,确保战时将其摧毁在发射井内,为了争取这第一波次突击的能力,双方极为卖力,毕竟都是超级大国,谁愿意丧失核突击的主动权呢?丧失了核突击主动权,不就等于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不就使得本方阵营处于战略劣势吗?这是双方的超级大国都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只能扩充核武库。
不过随着冷战的进展,扩充核武库不再有效,于是双方又进入了对等裁剪核武器的时期,这才进入了新的阶段。
冷战早已远去,但愿不会重现,核阴影永远不要出现。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美苏两国从来都没认为几十颗核弹就能摧毁对方,喊出这种概念的主要都是民间反核团体,他们甚至得出了“50-100颗核弹即可摧毁地球”的说法。
美国也从未将苏联当做核打击的唯一目标,如果冷战变热战,他们希望的是能摧毁整个不同于己的意识形态区域。
美国军方得出的结论是——3500枚核弹才能摧毁敌人,其中苏联需要2260颗。
实际上,二战刚刚结束后的1945年9月,美国和英国就已经拿出了最早的核储备计划,以及对苏联的核作战军事计划,旨在用大规模核打击摧毁苏联城市。
按照计划,盟军将于攻入苏联占领的欧洲,随后入侵并占领苏联。丘吉尔甚至对杜鲁门鼓吹:“如果一枚原子弹能够投到克里姆林宫,将其核平,那么处理苏联问题将非常简单”。
美国文件显示,他们参谋设想了对苏联66座城市发动核攻击,“对苏联主要城市地区进行协调一致的战略核攻击。”
莫斯科、列宁格勒、塔什干、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这些大城市每个平均分到了6枚。
当然,此时的原子弹威力是以轰炸广岛和长崎的核弹参数拟定的,都在2万吨TNT左右,比不得后来动辄上千万吨TNT的大型氢弹。
五角大楼得出的参数是——“将苏联主要城市从地图上抹去总共需要204枚原子弹”。
到1949年,美国刷新了对苏核战的方案,他们设想对苏联100个城市投下300枚核弹和2万吨常规炸弹,这样才能消灭苏联的反击能力,确保苏军丧失有生力量。
根据美国档案研究者米奇奥·卡库博士(Dr. Michio Kaku)和丹尼尔·阿克塞尔罗德(Daniel Axelrod)的调查,五角大楼在1945—1949年间,至少制定了9个针对苏联的核战争计划。
美国人给这些计划都取了名字,称为:丛林杀手、肉鸡、嘶嘶声、安定、断球、投球、特洛伊、钳形和嬉戏。
美国高层的意思很明确——彻底消灭苏联,但又不能被苏联伤害到。
当时美国最大的不足因素是没有足够的原子弹和轰炸机,截止1947年底,美国拥有广岛级别的原子弹50枚,以及32架能携带核弹的改装B-29,到1949年以后,美国也仅有250枚原子弹,还是不够干掉苏联,显然这没办法完成预定核平计划。
更令美国人遗憾的是,苏联在1949年成功试爆了原子弹,美国不得不停止策划,转而研究更高性能的核弹,以图不被苏联压制并在有可能发生的核战争中打赢苏联。
因此,美苏开始了疯狂的核竞争,美国在1951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昭示着热核武器时代的来临。苏联也不甘示弱,在美国还没来得及将氢弹实用化之前,于1953年8月12日引爆了自己的氢弹。
1956年,冷战如火如荼剑拔弩张,因此,美国人的核战氢弹又进行了调整,除了苏联以外,包括“铁幕”以内的东德、东欧地区和种花家都被纳入了“灭世清单”,美国人丧心病狂地将1200多座城市和军事目标纳入了进去。
因为核弹威力的增大,美国人按平方英里进行了粗略的城市面积划分,如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样的城市被划为10平方英里,所以分得3枚核弹。明斯克4.2平方英里,只需要1枚核弹照顾;斯大林格勒有20.3平方英里,因此有幸得到5枚核弹整治。
所以,即便每个目标分一颗核弹,那美国也至少需要1200颗才能完事儿,而美国认为自己必须“确保消灭对手”。
还有很多核弹被用于其它用途,它们被运用在战术活动中。比如“防空核弹”和“核鱼雷”,它们将被用于对抗航空目标以及海上战术目标。后来美苏还相继开发了微缩化的核武器,如美军的M388核无后坐力炮,以及发射W19核弹的核子大炮。这些武器是怎么也不嫌少的,关键在于它们能不能与对方的军队打核战。
于是,双方的核竞赛再次迈向新台阶,比着赛堆核武器的数量。苏联认为美国亡我之心不死,核弹少了无法镇邪;美国则一心想着要在核战争中“打赢”,因此美苏在50年代到60年代末开始了集中的、没完没了的核试验。
1960年,美国的核战争计划在艾森豪威尔的“统一作战行动计划”(SIOP)中被正式化,按照SIOP的战略设计,在对苏全面作战的背景下,美国的战略部队将使用3500枚核弹轰炸苏联和苏联的盟国,这会造成2.85-4.25亿人的死亡,一些欧洲的红色国家注定要被“彻底消灭”,但欧洲和美国将打赢战争。
2017年美国显示的1000枚“低当量核弹头假设瞄准点”
当年的阿尔巴尼亚就受到过核平威胁,美国将军托马斯·鲍尔在1960年的SIOP规划会议上表示:“我们只能把它(阿尔巴尼亚)消灭掉。”
显然,美国从未认为几十颗核弹就能消灭对手,他们的定义是3500颗。
在这种丧心病狂的核战压迫下,苏联又有什么好客气的呢?即便是如今的俄罗斯,也从没相信靠几十颗核弹就能毁灭美国,他们的作战策略是用200-500枚核弹头瞄准美国的48个本土州,以达成战略威慑。主要攻击目标为美国的人口密集地、东部沿海地区,西部沿海地区,以及从俄勒冈州的塞勒姆到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还有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大都会区。
只有这样,才能干掉美国的经济、人口、工业能力,破坏掉其继续战争的能力。而实际上,这点核弹数字还不够,现代核战争如果不能将对方彻底抹平,那就毫无开战的价值。
Ⓘ┱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首先,没有任何数据,文献表明只需要五十枚或者是九十九颗核弹就可以摧毁美苏这样领土排名世界前列的国家。以美苏核武库内比较常见的一百万吨当量级核弹为例,其能直接摧毁的范围也就只有360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两颗以上的一百万吨级当量核弹才能将华盛顿,莫斯科这样的城市夷为平地。而且,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1500多个城市和军事设施都需要用这种当量一百万吨级的核弹才能毁灭,更别说是城市和军事设施更多的其他北约成员国。
并且,当时美苏核弹都有核地雷、背包、火箭筒等武器用来凑数。所以说,即使是两大阵营核弹总数量超过四万枚的八十年代,从核弹的平均爆炸当量和总爆炸当量来看,美苏也是并不具备让对方重新从猴子进化的能力的。以至于斧头镰刀倒下的最后一天,苏联和美国仍在计划如何在不增加新编制的情况下部署更多的核弹。据计算,想用战略武器彻底摧毁美国起码需要五千颗当量五千万吨的超级氢弹,想摧毁领土两倍于美国的苏联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甚至是该数据的两到三倍。
然而,在当时美苏高当量核武库中平均三颗中才有一颗百万当量级,平均二十颗才有一颗千万吨当量级,也就是说美苏的千数级核武库实际离真正意义的互相摧毁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不仅是问题描述的非常不恰当,且后续的解释也十分模糊。无论是柏林剑拔弩张的街头还是风云突变的加勒比海,还是八十年代的巅峰对抗和今日的缓慢增升,美苏(俄)两个大国在核弹的生产和单核弹头威力与大小的平衡实际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将来也将是一样如此。
❅m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美苏造出几千颗核弹,是一种无奈的疯狂,也是一种理性的疯狂。这要从核武器的诞生讲起,所以本回答废话较多,深表歉意。
从宇宙的尺度来看,人类是脆弱的尘埃,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能将其毁灭。太阳燃烧的力道变大、贸然闯入的小行星、突然冒出的超级病毒,都能轻易地抹去这个物种。
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在人类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没有能力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毁灭的。也就是说,假如有位狂人以毁灭人类为己任,即使他拥有近乎无限的资源,也几乎不可能达成愿望——战争总有活着的一方,生化危机病毒并不存在,不管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人类的个体可以被干掉,但这个物种依旧坚挺。
至少在1945年7月15日之前,这种情况基本属实。
1945年7月15日,美国新墨西哥州大漠深处的一声炮响,为人类带来了自我毁灭的希望。这个大炮仗,被我们称为原子弹。
原子弹和之后出现的氢弹都属于核武器。这种武器依靠原子核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其它武器难以匹敌的杀伤。美国拥有原子弹后发生的事情我们耳熟能详,广岛和长崎成为了第一和第二个被核武器攻击的城市。万幸,也是仅有的两个。在1945年之后的四年里,美国是地球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即使从人类短短的文明史的尺度来看,四年也是个短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人类仅仅算是看到了自我毁灭的曙光。第一颗原子弹的当量约为2.2万吨梯恩梯,它的出现在数字上也就相当于地球多了2.2万吨的TNT炸药,用来修几条山路可能都不够。四年里,美国也就制造了约230颗原子弹,而且在二战结束后从来没用它们攻击过任何一个国家。但是,量变带来质变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多的刀剑也无法灭绝人类,但核武器完成这一使命的质变是完全可期且一目了然的。问题是,人类期待这种质变吗?
未来的高中生看完了历史书上的“核武器发展史”一章,一定会产生一个疑惑:那个时代的人类为什么要造出他们远远无法承受的数量的核武器?想要解答这个问题,他还得学“国际关系史”这一章。
命运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它给了演员道具之后,也不忘悄悄搭好了舞台,这里要上演一种前所未有的戏剧化的危险的偶然。几乎在人类点亮核武器这支科技树的同时,历史的进度恰巧转换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美苏冷战。
相信你也能猜到,打破美国核武器垄断的第一个国家就是苏联。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美苏的核竞赛正式开赛。在核武器数量上,苏联奋起直追,美国毫不懈怠。在60年代中期,美国的核弹头数量达到了顶峰,大约为32000颗。苏联则在70年代末期从数量上超越了美国,并在80年代达到了顶峰的近40000颗。(注:数据来自互联网,可能存在误差)
“多少颗核弹能够毁灭人类”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但我相信,美苏的核弹加在一起,足矣。
围绕这些核弹制定的“使用计划”的疯狂程度更令人瞠目结舌。天空中24小时飞着载有核弹头的轰炸机,大洋深处四处游弋着具有发射能力的潜艇,山中布满了隐秘的导弹发射井。两国都用尽一切手段保证自己在经历过对方的一轮核打击之后仍具有报复能力。“核公文包”、“石碑系统”、“周长系统”等计划层出不穷。极致的疯狂出现在苏联计划的“死亡之手”还击系统上。简单来说,这个系统把人类的命运交给了计算机,如果计算机检测到苏联本土受到攻击,能够自动发出还击指令,无需人工控制。幸好,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现,因为连苏联军方也承认,“这实在是太疯狂了。”
可以肯定,美国和苏联都没有用核武器毁灭人类的打算,甚至没有打算毁灭对方。但现实却出现了足以毁灭人类的疯狂。想要理解这种疯狂,就要理解冷战。
在人类历史上,分歧与对抗是家常便饭,誓不两立的分歧与你死我活的对抗也时常出现。美苏冷战无非也就是意识形态分歧和两大阵营的对抗。但是,冷战的特殊在于,人类第一次被近乎完整的分成了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领导者拥有碾压性的强大实力。换句话说,冷战中出现了极为规整的阵营划分和极为突出的两极对抗。在这种情况下,美苏彼此的否定是绝对的,猜疑是无休的,恐惧是无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苏核竞赛的疯狂是一种“理性的疯狂”。
毫无疑问,美苏核竞赛首先源于不安全感。它们为了维护自身安全而发展核武器,但这又同时增添了对方的不安全感,从而使核竞赛加剧,最终导致自己的处境更加不安全。有一个术语可以形容这种情况,叫做“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看似疯狂,实则是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导致的平衡。
我们来设想这么几种情形:
美国和苏联都不发展核武器,那么它们都是安全的,假定这时候两国安全值都是10。美国发展核武器,苏联不发展,那这时候美国安全值为15,苏联安全值是-5。反过来也一样。
美国和苏联都发展核武器,两国的安全值都是5。
如果你是其中一方,你不知道对方会不会选择发展核武器,你会怎么选?
你一定选发展核武器。因为不论对方怎么选,你选发展的安全值都比不发展要高。对方选发展,你选发展(5)>不发展(-5);对方选不发展,你选发展(15)>不发展(10)。
理性吧?也疯狂吧?
理性导致了疯狂,疯狂导致什么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疯狂导致了和平。
美苏为什么只是“冷战”而没有“热战”?因为不敢。核打击的代价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的。这就叫“威慑”。上面提到的“两国都用尽一切手段保证自己在经历过对方的一轮核打击之后仍具有报复能力”就是最大的威慑,也叫“相互保证摧毁”。同归于尽的后果让美苏维持了恐怖的平衡。两国也正是为了保持这种能与对方同归于尽的能力,陷入了无休止的核竞赛。
我这么努力,不是为了毁灭你,而是让自己有能力和你一起毁灭。
1991年,这一切随着苏联的解体烟消云散。疯狂褪去,只留下成千上万的核弹头和一卷卷秘密档案。冷静后的人类们开始试图控制悬在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这又是下一个故事了。
但疯狂是偶然还是注定?我不知道。为了维护安全而丧失了安全,因为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而维持了和平,现实就是这么荒诞。
但我知道,力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类的尊严所在。获得有意识的自我毁灭的能力实质上赋予了人类尊严。但只有为避免毁灭做出的努力才使人类的尊严高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今日头条号“国际小侃”!讲国际,我们更专业。
Ⓗ☮冷战时期,几十颗核弹就可以毁灭对方,为什么美苏还要造几千颗核弹?
我是军事妹子,冷战时期美苏狂造核武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平衡、确保相互摧毁。
很多人奇怪,用核弹攻击一个国家,只需要几十枚上百枚核弹覆盖目标全部城市就行了,为何美苏要耗费巨资制造上万枚核武器呢?像中国这样,制造数百枚核弹,省时省力多好。其实美苏也是不得已为之。
图为俄罗斯核导弹
核武器威力强大这点不假,但前提是能够在目标上空爆炸,如果核武器在飞行过程中甚至在陆地上就被摧毁了,那还有什么用?当时美苏就是处于这种考虑才不断扩大核武库,两国都是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权利的,如果其中一方先发制人,用全部核武器瞬间将另一国军事基地、核武库毁灭,那么怎么办?
中国核武库比较小,有效、可靠才是真理
所以,要不断扩大核武库,让核打击手段多样化,空中带着核弹的轰炸机、地上发射井里的洲际导弹、海里的导弹核潜艇,三位一体核打击,你就算上万枚核弹打过来,总不能百分百把我遍布全球的核武器一网打尽吧?只要能确保我的漏网之鱼,可能是一艘导弹核潜艇、可能是一架满载核弹的远程轰炸机还能发动致命打击,这就是上万枚核武器的存在意义了。
图为美苏签订缩减核武库协议,双双喜笑颜开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现象,美苏一方不断增加核武器,另一方为了确保幸存核武器仍能形成核反击,只好扩大自己核武库,接着另一方由于相同考虑也增加……就是这么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导致美苏核竞赛。其实双方也都明白,这场耗费巨大国力的竞赛是没有啥意义的,甚至说是一种浪费,到形势所逼没办法。所以到了冷战末期,美苏就缩减核武器数量一拍即合,愉快的坐到谈判桌前扯皮。
我是军事妹子,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吧
------------------
推荐阅读:
家里小卧有台老式电视,有WIFI无网线布置,不想办有线电视,怎么看网络电视?
乌鲁木齐的经济适用房是怎么申请的,都需要什么条件,经济适用房有90平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