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绪身上,难道李鸿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为什么有人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绪身上,难道李鸿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这种观点完全是把李鸿章的责任推给一位不相干的人翁同龢。光绪主要是宏观错误,也即决定打不打,但是打仗不是靠宏观,而是靠你的这个战争的指挥者、统帅。
慈禧的错误很大,慈禧是整个中国衰落的第一责任人,但在甲午战败(并非海军呀)中她是第二责任人。晚清政府给你李鸿章的“北洋战区”投入那么大,整个北洋战区十几年的总投入够一年半的财政收入,你给打成这样?你没责任谁有责任。
我只简要地说说翁同龢。
(1)散布瓮李有恩怨,将北洋海军不能发展的原因归咎于翁同龢给李漂白
散布翁同龢因为私仇与李鸿章作对的人,犯了三个基本错误,第一,凡是不和的政治人物都有个人恩怨,那么,你等于说政治人物都不应该有分歧争论,否则,那就是个人恩怨了。第二,弄翁同书的人主要是曾国藩,也就是曾国藩和慈禧的权力斗争,翁家人搞政治这么多年了,能不知道?
翁同书也确实因1862年2月8日的参劾被抓,慈禧发动政变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一日,也就是1861年12月2日。被杀的肃顺是汉族官员的大后台,肃顺在咸丰时期是非常支持启用汉臣的,左宗棠因为骂总兵差点被杀。肃顺就在后面给左说了好话的。
慈禧杀了肃顺势必影响汉臣的情绪,曾国藩借着翁同书试探慈禧。慈禧为了保住局势不要变乱,因为中国已经够乱了。其后,翁同书被抓发配新疆,在陕甘地区被重新启用。安徽被湘军掌控。一年多点儿,重新被慈禧夺了回来。安徽巡抚由非湘军控制。
可见,翁家是知道不会因为这件事儿而有什么危险的。发配新疆不算什么的,林则徐、邓廷桢都发配新疆了,哪个不是到了新疆、陕甘后立刻提拔。这只是官场的一种手段。
(2)翁同龢不给北洋钱,户部有钱吗?挪用钱给慈禧办生日
第三个错误。翁同龢户部尚书他真的有钱吗?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光绪年前的财政收入每年大概是七八千万两银子儿。但是,甲午战前户部的银子儿是亏空!李鸿章的裤兜里面的钱都比翁同龢的户部的藏银多。户部尚书要管的不仅仅是你北洋海军,还有其他海军。还有陆军。还有各种建设、灾荒,还有宗室、八旗的钱,还有官员工资、还有其他军费。
户部尚书能做的只是把“七分钱”分给全国要“七毛钱”的官员。
最无耻的要数挪用钱给慈禧办生日。我要问,当时全中国哪个部门、哪位官员敢不给慈禧办生日?哪个官员没有给慈禧的生日送过钱?
(3)朝鲜战争必须打,李鸿章的错误最主要
有些人说朝鲜战争根本不用打,花点儿钱就算了。清廷“和平苟且”“花钱买太平”“割土地换苟安”还不够多吗?国家的强大、安全不是用钱给侵略者就能买来的。
李鸿章是想放弃朝鲜,因为当时朝鲜的政坛已经被亲日派占据,朝鲜国王李熙对袁世凯等清军已经出现“敌视”。日本已经控制了朝鲜的经济、政治、外交大权,我们只剩下控制朝鲜半岛的军事。因此,这场战争是中日对朝鲜半岛主导权的必然战争。朝鲜半岛不保,威胁东北、威胁京畿、威胁山东,也就是将整个“北洋地区”放在日军之下。
而且,以当时中国的国力以及在朝鲜的军事力量,这场战争胜算较大。那么,最后为什么打败了?主要是慈禧和李鸿章的责任,李鸿章整个负直接责任。
因为,甲午战争陆军和海军主要都是你的“北洋战区”。叶志超逃跑将军、整个治军不严。李鸿章一味的妥协,战争都打起来了还是盼着列强调停。
⇐▥为什么有人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绪身上,难道李鸿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整个领导层的问题
更是方式问题
封建统治模式
已被时代抛弃
清庭抱残守缺
毫无改革之意愿
当政者
再大的能耐
再多的本领
跑错了道
南辕北辙
不败天理难容
故,方式落后
不改革
回天无力
#凌远长著#
☂↠为什么有人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绪身上,难道李鸿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腐败的朝庭!看一看当年的百姓生活!帝国己工业当首选,枪炮打破了沉氓国民!你怪罪谁?中华民国也沒能改变百姓的水深火热!清朝有智之士还少吗?能够打败反抗的太平天国运动!你怎么着曾国藩在中华大地是什么角色?沒看清就是你的错误了!别把清朝看得一无是处,当年疆土也是万里河山!现在发达了,但距离强大的美国有多么遥远!什么叫民族自力?你不会看不到小小部落犹太人!所以除了工业科技,还有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冲破世俗,优化五千年文化的民族!和没有阶级矛盾!那才是不可战胜的。
ℝ⇪为什么有人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绪身上,难道李鸿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我来回答这一问题。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李鸿章才是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
别看李鸿章被称为“中兴名臣”,又是洋务运动领导人,外国又给他戴高帽,说他是“东方俾斯麦”,“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甚至有人称他是当时四大伟人之首。
然而,这些话再好听也没个鸟用,你李鸿章干的那些事在那摆着呢,想赖是赖不掉的。
说到这,咱们就说说李鸿章。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
李鸿章师从曾国藩,曾称他才可大用。不过他是靠镇压农民起义发家致富,之后便是高官厚禄。
李鸿章曾说过,海防重于塞防,那么他又是怎么注重海防的?
1885年,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拥有舰艇25艘,官兵4000多人,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
然而仅仅十年,就全军覆没。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请中国出兵,但李鸿章认为日本不会有想法。便只派了1500人赴朝。
岂料日本突然增兵8000多人,李鸿章为避免战争,想通过英俄出面斡旋,但被日本拒绝。
看到这,只能说李鸿章废物一个。
打农民起义军有能耐,看到日本人就腿软。您是政治家,看问题就这水平?
怎么您李鸿章所说的注重海防,就是不打仗?
您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就是依靠外国解决问题?
我们接着说甲午海战。
同年7月15日,日本军舰在丰岛发动突袭,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爆发。
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
中国军舰沉没4艘,日本舰队亦遭重创。
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水师覆灭。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北洋舰队的覆灭是因为满清提防李鸿章作大,是因为翁同龢克扣军费,导致北洋舰队多数舰艇老化等等。
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是为李鸿章洗白。
李鸿章有钱没?相当有,要不怎么说“宰相合肥天下瘦”。
甲午海战失败后,李鸿章一看事大,才把筹备的巨款上奏。那么有多少钱呢?
汇丰银行存银107.29万两,德华银行存银44万两,怡和洋行存银55.96万两,开平矿务局领存52.75万两,总计260万两。
看到这,大家都想问您李鸿章存这些钱想干什么?多得利息钱吗?还是清朝给您的俸禄不够?
北洋战舰上的配置,您知道不如日舰,还不更换?设备老化,您不更新?这么多钱,您留着想干嘛?
接着我们比较一下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技术。
一是北洋水师缺乏带有反后座装置的速射炮。
这是李鸿章扔下的锅,早在海战很早之前,丁汝昌就报告给李鸿章说这方面日舰比咱们先进,咱海军也要加紧更换速射炮,结果到李鸿章那没了下文。
二是北洋水师缺乏快速巡洋舰,难以协同作战。
那我就想问了,您李鸿章既然重视海防,对外海军尤其是日舰应该有相当的了解,而且您李鸿章还存了好多的银子,您想看着北洋水师覆灭吗?
说白了,技术上的差距是可以弥补的,钱不是问题,那么就是人的问题,就是您李鸿章的问题了。
再说就是北洋水师备战不足,诸如弹药不足,炮弹不响、炮弹不合适等情况。
看到这,谁都想问李鸿章,您这是怎么了?北洋水师出现这么多问题,您作为北洋水师的头,一点都不知道吗?
还有,外国海军变化,日新月异,您李鸿章就守着这点家底,也不更新也不换代,更不研究如何适应海战的新情况,只想当个享受荣华富贵的中堂,对不对?
您是堂堂军事家,指挥这场海战就这水平。您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我们再从铁甲舰数量对比。
北洋水师与日舰铁甲舰对比是6:1,北洋水师遥遥领先。另外,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各装305毫米的口径大炮四门,装甲厚度达304毫米,在当时世界也处于领先水平。
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两艘战舰,是主力舰。定远艘排水量7335吨,长191米,宽19.5米,吃水5.9米,航速14.5节。
而我国排水量7000吨的首艘052D型驱逐舰2012年8月28日才下水。
北洋水师舰船总吨位34325吨,日舰总吨位40840吨,北洋水师比日舰少了6000多吨。
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我国实力最接近日本时,却让日本打得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责任,李鸿章是推缷不了的。
至于说外国那些赞誉之语,不足为据。
像英国、日本、沙俄等列强巴不得多出几个李鸿章呢?
正如左宗棠给李鸿章的赠语: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l♘为什么有人把甲午战败的责任全算在慈禧、翁同龢和光绪身上,难道李鸿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非但有,甲午战争的战败与李鸿章有着密切关系
中日甲午战争,是两个亚洲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次角力,多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中国的战败。
最高权力的“二元化”
作为军事指挥改革,清政府的改革形式大于内容,最高权力的二元化,导致清朝最高首脑光绪被架空,大权掌握在慈禧手中。决策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多是文人,且人员不定,缺乏顶级军事设计。交战期间,主和派李鸿章,主战派翁同龢之间的对立很相当激烈,而慈禧为平衡朝局,不得不左右逢源,导致决策不定,时战时和,错失战场良机。
军事改革的不彻底
李鸿章等人兴办的洋务运动实质上是军事改革,兴办军工,外购武器弹药,建立新式军队。但受困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清政府无法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军队,仅局限于船坚炮利。并且各开办洋务运动的大员,互不合作,军事工业俨然成为了官员的私产。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中的领头羊,没能统一洋务集团,在后来战争中,各集团各自为战就能看出。
战斗思想的落后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清军作战还是沿袭以往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战术,对付叛军,农民起义固然有效,但对待现代化的日本军队,显然这种战术是相当落后的,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干部大都淮军旧部,立足于消极防守,缺乏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