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吴三桂拒绝李自成,选择向清朝投降,实际上是大概率事件。
早在崇祯十六年时,吴三桂就派人给已投降清廷的舅父祖大寿写信,间接试探皇太极对自己的态度。
皇太极亲笔回信:“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
从吴三桂写信这事,以及皇太极对他的赤裸裸的招降之词来看,吴三桂至少在明朝灭亡的前一年就已经跟清廷那边搭上线了。
当然,明朝家大业大,给关宁军的待遇一向优厚,大半国力供养着,但凡能坚持,吴三桂都不会轻易跳槽。
但明朝大厦将倾,覆灭是大概率事件,这不是吴三桂凭一己之力能逆转的。所以纵然给的筹码再高,吴三桂也不会把自己以及关宁军的前途与明朝这艘破船捆绑在一起。
此时的吴三桂可以说是一种待价而沽心态。
明朝不亡,他就继续为明朝效力。投降清朝是他的第二就业选择。
至于投降李自成,那就算了。让辽西世代将门出身的吴三桂向农民军磕头,他吴三桂丢不起那人。
除非,李自成给他的筹码足够高。
那么,李自成给吴三桂的筹码是什么呢?
封侯,比崇祯给吴三桂的伯爵高一级。但封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吴三桂和关宁军不能留在山海关。必须整体进京。
如果此时崇祯还在,是大明朝廷给吴三桂封侯爵,并且允许吴三桂留在辽西。吴三桂可能还会感激涕零。但封侯出自李自成,而且还得让他进京,那吴三桂就不能满足了。
在吴三桂看来,大明灭亡前,自己家族就已经在辽西盘根错节。侵占屯田、奴隶当地的民众和士兵,并对上垄断官职,早就形成常态。这实际上是封王爵才能享受的待遇。
李自成只给个侯爵,而且还要求进京。这等于是让吴三桂放弃既有财产和根据地,让他如何能接受这种“苛刻协定”?
如果不是吴襄和家眷没逃出北京,被顺军俘虏了,吴三桂压根不会跟李自成谈。
所以面对李自成开出的筹码,吴三桂不仅不心动,心里反而有点想笑。这种没诚意的筹码就想打发自己?李自成想什么呢?
实事求是的说,李自成给吴三桂封侯,其实属于正常操作。是一家正规公司给员工发放待遇的正确态度。
因为刘宗敏的爵位也不过是侯爵,吴三桂还没正式投降,无尺寸之功,他的爵位不可能比刘宗敏高。让他与刘宗敏平起平坐,就已经有不少人在李自成背后嚼舌头了。嫌李自成给吴三桂开的工资太高。
况且吴三桂对上,一向三心二意,当年松锦大战,就数他吴三桂跑得最快,把老上级洪承畴卖了个干干净净。
李自成不信任吴三桂,让他进京,也属于正常操作。换任何人是李自成都会这么干。
插一句。李自成从西安称帝到退出北京,只封了两个王。一是封张献忠为秦王(张献忠不稀罕),二是封明太子朱慈烺为宋王。这不是李自成小气,而是新兴王朝必须要从一开始就严控封官许愿。一旦爵位滥封,承诺许得不切实际,必然会给后人带来隐患。
这种隐患单从后来的三藩之乱就可以看得很明显。
李自成只能开出封侯筹码,清廷方面呢?
清廷厉害了,开发出了先瞎许愿,然后再翻脸不认账的奇葩操作。
承诺能不能履行,先不管。反正空投支票先开来再说。
比如对蓟镇中协总兵唐通,多尔衮招揽他的时候,承诺的是定西侯,可世袭十四次,入汉军正黄旗。这可比李自成册封他的伯爵要有诱惑的多。
对待吴三桂,多尔衮的承诺是吴三桂封平西王爵,可以“封以故土”。
一个只是封侯,一个竟然是封王。而且还不限制吴三桂的去留。李自成这种正儿八经明码标价的老实人,碰上多尔衮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搅局者,根本毫无价格优势可言。吴三桂可不是就会倾向于投降清朝了。
不过众所周知,清朝开的都是空头支票,很多承诺后来都赖账了。
比如对唐通的承诺,清廷仅履行了四年就翻脸不认账了,唐通的侯爵先是被多尔衮降为一等子爵。后来康熙在位时期,康熙更是下令唐通的曾孙不许袭爵。原先许诺的世袭十四次待遇取消。
对吴三桂也是如此。打败李自成后,多尔衮立马翻脸,不提封以故土承诺。直到顺治十五年时,因为需要吴三桂与李定国决战,顺治帝才允许吴三桂分藩开府。
其实打败李自成后,多尔衮就已经对吴三桂有卸磨杀驴的打算。当时吴三桂不仅被调回到锦州,闲置了两年之久,而且周围全是监视他的八旗军。他如果稍有异动,八旗军就会围上来把他撕碎。
如果不是顺治五年,山西、西北的各路反清义军大起,八旗军实在镇压不下去了,需要吴三桂卖命,吴三桂根本不会有后来割据云南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对三顺王,清朝也是一开始根本没打算给他们封地。只是由于两广福建的反清武装和清军死磕到底,清廷认识到对付汉人,还得靠汉人才行,这才把三顺王封到了南方。等到南明覆灭,三顺王和吴三桂再无利用价值,康熙彻底撕破脸,这才有了三藩之乱。
除了清朝开出的筹码够高外,以当时三方的实力对比来看,要吴三桂相信他李自成能打败八旗军,也是很困难的。毕竟也就是两年前,洪承畴的十几万明军精锐都被皇太极打得全军覆没了。李自成何德何能?凭何能打赢八旗军?
可能有人信,但反正他吴三桂不相信。
所以总的来说。吴三桂降清,而不是投降同为汉人的李自成,虽然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是大概率事件。
一方面,清朝给的筹码高。虽然我们知道这些筹码都是空头支票,后来大多反悔了。但当时吴三桂并不知道。封侯和封王相比,待遇差距太大了。吴三桂对多尔衮给他的封王加裂土的承诺,不可能不心动。
另一方面,八旗权贵和吴三桂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但大家是同一阶级,也就是所谓的统治阶级。在吴三桂看来,多尔衮比李自成这种原本的被统治阶级要顺眼的多。
况且李自成能不能打得过多尔衮,还两说。
吴三桂可不想先投降李自成,受一次辱。等李自成被多尔衮打败了,再投降清朝,又受一次羞辱。
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事实上,吴三桂从没一怒为红颜,只有偏私成军阀。
所谓陈圆圆被刘宗敏抢了,导致吴三桂愤而降清,不过是吴三桂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借口罢了。
纵观吴三桂一生,在他身上我看不到忠,有的只是“利”字。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吴三桂这种军阀眼里哪有家族利益重要。
不过吴三桂也是够狠,从后面的情况看,他的确谋取到了最大利益,先是平西王当了几乎半辈子,后来还当了段时间的皇帝,好好过了把皇帝瘾。最终也是善终。能如此了结一生,让崇祯、李自成、多尔衮、顺治和康熙都拿他没辙,也算他有本事了。
➲Ⓩ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吴三桂被称作三姓家奴,原因是准备投降李自成的,已经协调好投降李自成农民军,但由于李自成约束不了部下的打砸抢烧,甚至于吴三桂的家人都不放过,看到了李自成也不会治国安邦没有定数,所以投靠清军把李自成赶出京城,落慌而逃不知死在何处。后来又反清复明最终失败!
Ⓣ╠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作者这问题把概念弄错了,吴三桂是明朝总兵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说是汉奸。
另一方面清朝滿族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份。滿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如果说吴三桂降清是汉奸,那么清王朝历史就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清王朝疆土就是外国疆士!
问题的提岀者应对什么叫汉奸下准确的定义。我认为所谓的汉奸就是岀卖祖国的利益,为敌国当走狗。如抗战时期的汪精卫之流。
清朝与明朝同是中华民族两个不同的历史朝代,降清最多只能定为叛徒,而不能以汉奸论处。
这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之处,可供探讨。
➧┧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吴三桂最初是想过要投降李自成的,但后来却投降了满清,传说是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继而引出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从种种迹象来推断,做为具有一代枭雄之姿的吴三桂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做出这么冲动的事情,即使有,也只能是一个借口罢了。
吴三桂影视图片
李自成兵临居庸关时,明军守将唐通献城投降,北京的大门就此打开。崇祯皇帝得讯后,急忙下旨给吴三桂,命其速率“关宁铁骑”进京勤王。吴三桂接旨后,不敢怠慢,亲率前军向京城进发。兵至半途遇到了李自成派来的招降使,告诉吴三桂,李自成已经进北京了,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死了。吴三桂立即命令军队停止前进,以等待后军为由就地安营。这个时候的吴三桂是犹豫的,做为将门世家出身的吴三桂,如果投降李自成这样的反贼,是有辱清名,也是屈辱的,但是他所效忠的大明皇帝没了,他应该怎么办?
李自成画片
正在这个时候,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给吴三桂的家书到了。家书中对京城中的形势,以及吴襄自己的分析都对吴三桂做了充分的表述,并对李自成多有溢美之词。信中还提及,李自成决定继续由吴三桂率兵驻守宁锦一线,随后还有军饷解入吴三桂军中,吴三桂这个时候的想法已经倾向于李自成了。在与手下众人商量了之后,决定向李自成投降,可李自成接下来的招法把吴三桂整懵了。李自成所出的奇招就是在北京城进行“拷饷”运动,这也是李自成的军队的一贯作风,每攻陷一地,都是以掳掠为主,享受为辅,安民为最次之。
再后来,事情就比较明了了。当吴三桂的家人逃来之后,向他禀告,其父也被“拷饷”,并且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掳走,及至其部属也知道自己的家人和亲眷也被“拷饷”,在众属下的发声中,吴三桂也怒了。但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心里是彷徨的,怎么办?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没有人主之象,剩下只能投靠满清,但投靠后金,后金能接受他吗?这些年与后金打打杀杀,仇怨已深。这时,吴三桂采用了墙头草的策略,他派人去后金找他的舅父祖大寿,让其与多尔衮联系,谈谈条件,如果条件能够接受,吴三桂可以投靠后金。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信息后,简直是欣喜若狂,收服了吴三桂,就等于大明的门户彻底开放了,也等于给满人打开了一条马踏中原的金光大道。
崇祯皇帝影视图片
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多尔衮的接盘,吴三桂无论怎么委屈,也只能投降李自成,但李自成无论从眼光,谋略,还是本身素质,只适合做个造反分子而已。吴三桂最后的决定,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要平衡各种利害得失,政治因素等等。我相信,如果李自成和吴三桂调换的位置的话,吴三桂要比李自成做的好的多。
实际上,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大公司的业务经理,在出差途中,被告知自己服务的公司,在不可知的原因下,被以前敌对的公司收购了。这个经理怎么办???????
╃❥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吴三桂宁愿当汉奸,也不和李自成合作,这是吴三桂真实的心理状态。那么,为什么吴三桂宁愿当汉奸?都不愿意投奔李自成呢?
(吴三桂剧照)
有人可能会说,并不是吴三桂不愿意投奔李自成,而是李自成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因为首先是李自成在北京没有控制好局势,没有认识到吴三桂的重要性,因此才造成了没脑子的刘宗敏查抄了吴三桂的家,又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这些事情,都让吴三桂没法忍受,因此,吴三桂才一怒之下,投降了清军。
不过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太正确的。因为吴三桂自己应该非常明白,李自成本身就是农民起义军,作为农民起义军,他们发家的过程,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就是开仓赈粮。所以,李自成查抄吴三桂的家,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再说了,任何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次社会各阶层的重新洗牌。以前的地主贵族有的那种特权,肯定就不会再有了。新的地主贵族又会产生,又会重新获得土地和财富,成为统治阶级。
对于吴三桂来说,他根本就用不着担心这个问题。只要他投奔了李自成,他就是一位功臣,他就可以获得爵位,可以重新分到田地和财富,那样的话,在新的朝廷里,他依然可以再次成为统治阶级。失去的那一切,又可以重新找回来。至于陈圆圆,不过是一个歌伎而已。对于吴三桂这个级别的人来说,找到一个漂亮的歌伎,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犯不着在这件事上大动干戈。
如果吴三桂投奔了清军,那么吴三桂就是汉奸。汉奸自古就是千古罪人,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因此,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当汉奸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吴三桂敢于承受这么大的骂名,要当一个汉奸呢?
(李自成剧照)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吴三桂担心被李自成杀掉。
吴三桂投奔李自成后,虽然可以当一个功臣,但是“绞兔死,走狗烹”,李自成将来一定不放心吴三桂,所以他在李自成的手下,一定不会呆太长时间。
但就算有这个道理,他投降清军后,难道就能躲过这一劫吗?事实上,清政府最后削藩,逼得吴三桂不得不造反而身败名裂。由此可见,无论如何,吴三桂是躲不过这一劫的。
所以说,这个道理是说不过去的。那么,吴三桂之所以选择投奔清军,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吴三桂是从双方的军事实力来进行估判,然后做出的一个选择。
在吴三桂看来,李自成的闯军,肯定不会是满清的对手。虽然李自成的闯军打进了北京城,但是这多多少少有些侥幸。为什么说多多少少有些侥幸呢?
闯军是曾经被明军打得只剩下了18骑的,而且是闯军处在最巅峰的时期被明军打败的。由此可见,明军如果真正和闯军打,是能够把闯军打败的。只不过当明军基本消灭闯军后,他们就把主要精力对准了清军,而李自成也就抓住这个机会发展壮大。
(强大的满清军队)
李自成在发展壮大以后,就打了明军一个时间差。等到明军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就算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其实他要想直接把北京城攻下来,也是很难的。不过在这时候,北京城里面的那些太监和官员,主动投降,把城门打开,放李自成进去。所以说,李自成虽然打下了北京城,但是赢得非常侥幸。
满清的军队却不一样,满清的军队相当厉害,吴三桂常年和满清军队作战,知道满清军队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把明朝打败,还是因为军队人数太少。也没有完全用力。一旦他们完全用力,打起来肯定是更加厉害的。
吴三桂肯定在心里盘算,将来就算他投奔了李自成,李自成的闯军和清军作战,他肯定不是清军的对手。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依然会被打败。与其后来被打败,还不如提早投奔清军。那样的话,吴三桂做大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吴三桂知道清军虽然打起来非常强悍,但是他们对南方的事务并不熟悉,他们和南方的军队作战,没有什么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要仰仗吴三桂。一旦他们仰仗吴三桂,吴三桂将大有作为。如此一来,吴三桂在南方将会如鱼得水,那时候他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乃至于图谋一方,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吴三桂作为一个机会主义者,经过比对,最终选择了清军。至于汉奸的问题。一旦清军获得了天下,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等)
------------------
推荐阅读:
你给父母办寿宴,千万别收礼金,因为别人赴宴已给你面子。怎么看?
诈骗、广告、骚扰都被标记几百上千次,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不给停机?
上一篇:中药调理脾虚多久见效?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