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国产车几年就烂,懂车的朋友们给科普一下,国产车开得住吗?
♁❉都说国产车几年就烂,懂车的朋友们给科普一下,国产车开得住吗?
我是奇瑞汽车用户,09年买的奇瑞A3,花了8万左右,开了8年,在路上坏了两次,一次是发电机坏了,停下来打不着火,一次是点火器出问题,共开了9万公里,花了修理费2000左右,其他的就是正常保养,因为车是低端车,一般保养200-300,这8年中,大概所有汽车花费10万左右(8万+2万),汽车油费,停车费,保险费等消费在外,所有汽车都有这样的消费。因为我使用了8年,花于汽车用了10万,觉得值得,汽车就是代步工具,我一个老头坐奔驰也好,坐奇瑞车也好,是一样的,我花10万,用了8年,值得了,所以我换车照样买的奇瑞艾瑞泽五顶配,办完花了8.5万,此车3年了,跑了4万公里,一切正常,而且跑起来很舒服,值得,计划再跑10年报废,我也跑不动了,艾瑞泽五感觉不比10几万的车差,跑四川到海南三次,感觉使用起来很不错的。最后,要说性价比,国产车值得购买,经济实惠。
▊♦都说国产车几年就烂,懂车的朋友们给科普一下,国产车开得住吗?
支持国产国标车,建议买奇瑞品牌
汽车都容易坏,豪车还更容易坏。
豪车功能多,电子元件更多寿命又短。
如果你代表车跟豪车一样小心翼翼保养。
我可以100%告诉你,国产车比豪车耐用。
我买是瑞虎代步车,送的保养用完就脱保。
瑞虎SUV耐操,不看公里数,1年保养1次。
什么5000公里保养,10000公里保养扯蛋。
要不要换机油,看机油尺机油够不够,
别看机油,什么混浊不混浊,瞎扯的,
看驾驶体验,看油耗变化的情况。
新车随便糙,三年内都不会坏的。
会坏的易耗品,也不在保修的范围,
开车三年多,只保养了三次而已。
坏了2灯泡,暖风水箱坏了,电池坏了
150暖风水箱,260免维护电池,2灯泡40,
换了防冻液,2桶80元,更换过三次机油。
自己在淘宝买的机油和空气滤清等配件,
三年保养费用大概2000含修理厂工时费,
车子跑了5万公里,出差都是自驾的..
1.5发动机,提速还行,跑140无压力..
140以后,再提速就费劲了,需要时间.
想要跑到185,5千转,地板油要踩30秒。
这就是极限速度了,这速度足够用的....
SUV底盘高,通过性强,坐姿舒服,
唯一问题是,高速转向性差,离心力大
超跑底盘低,转向好,开长途要命。
轿车底盘中,转向中,开长途也累。
SUV底盘高,转向差,开长途不累。
油耗方面,超跑,SUV,轿车...
自动挡比手动耗油,后驱比前驱耗油。
飙车,玩车,修车,是男人的乐趣...
车是代步工具,不能成为负担...
从不担心划痕,所有也没发生剐蹭
就算剐蹭,代步车喷一面漆才200,
所以说,不是说进口车不容易坏。
许多进口车很贵,功能少配置底。
而国产车价格便宜,配置还很高。
豪车的配置就更高了,更容易坏。
我说的配置是指汽车的电子元件。
你别看豪车爽,全都是成排故障码。
要全修复更换,随随便便要十几万。
养不起豪车,就指保养不起豪车。
说国产车不行的人,不是真懂车。
二十几万进口车的配置,很差劲。
真的还不如十万国标车的配置好。
在说说车辆安全性方面,是达标。
车辆安全标准符合国家制定标准。
安全是依靠驾驶,不是依靠车防护。
跟大货车怼一起,啥小车都抗不住。
新车框架都没问题,事故车就难说。
开豪车好谈生意,也很容易泡到妞。
开国标车的车主,不装逼也不泡妞。
因为没逼可装,也是没有妞可以泡。
你要清楚,买车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记住,十万块也能买到N手豪车的
修修补补下,改装下内饰,仿新车
十万块买国标车,能买到高配置车
懂了吧,应该怎么去买适合自己车
➶┤都说国产车几年就烂,懂车的朋友们给科普一下,国产车开得住吗?
我开了长安CS75PLUS,又开了本田CR-V,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感慨万端,终于明白了国产车的真实水平,虽然表面的差距在缩小,但核心技术之间的差距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奉劝徘徊在国产车与合资车之间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10年前谈起国产车,可能绝大多数人会难以启齿,质量不稳定、小毛病多,没有核心技术,唯一能值得夸耀的除了价格便宜,空间稍大一些,不少人对于国产车几乎没有多少期待,就连修车的老师傅也认为“最好的国产车比不过一辆廉价的进口车”,国产车开个3、4年,就能学会修车,也逐渐成为了大家口头禅。
不过,好在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飞速崛起,愈发成熟的技术,与10年前相比,不论是设计还是工艺都有大幅提升,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份,我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47.2%,几乎占到累计零售量2054.3万辆的一半,即便是拉出全球顶尖车企本田,2022年销量也不敌长安汽车234万辆。
至此,也导致不少人对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印象产生两极化,有的认为合资车皮实耐造,经济省油,平时爱护点开个四五十万公里都没问题;有认为国产车性价比高,在品控上甚至比起同级别合资车都有着过之而不及的优势,毕竟销量摆在眼前;也有的提起国产车就滔滔不绝,认为三大件工艺还没吃透,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他们意识里,国产车普遍差,合资就可靠的多。
当然,对于他们这种茶余饭后的论调,不管是崇洋媚外还是以讹传讹,我认为并无道理,合资凭借着早期先入为主俘获大众心理,上百年的技术积累,惯性思维已经决定了好坏之分,而国产车正式发展也只不过30年光景,起步晚、缺乏工业体系支撑,不是断轴就是油耗高,异响不断,在加上当时争夺市场份额,大量车企为赚块钱浑水摸鱼,撇开技术将整个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因此,质疑国产车开几年就烂也是有根源的。
所以对于国产汽车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发展工业讲究的是脚踏实地,销量提升并不代表技术超越,只能说明有进步,切实了国人用车需求,如今的国产车与合资车相比,虽不说像10年前那样开几年就抛锚扔路上,但从核心技术上依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国产车和合资车我都接触过不少,从最早接触长安志翔算起有近15年左右了,对近几年的国产品牌的质量深有感触,下面将结合长安CS75PLUS和本田CR-V为代表进行具体分析,告诉大家被视为“短命鬼”的国产车到底开得住吗?希望能给想买车的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曾经的国产车开不开得住——分解一
对于汽车来说,耐不耐开,三大件决定了本质上的好坏,稍微懂车的人买车都会对其再三衡量,毕竟发动机如同心脏,关乎着动力够不够用,省不省油,后期维修频率高不高,而变速箱与底盘作为神经元和骨架更是缺一不可,相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有经验的老司机更在意这实质性的东西。
然而起初的国产车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匮乏技术下,在这方面并没有拿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始终停留在如何造车的局面,1997年大众在华销量突破百万时,我国不少车企还在以“汽车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两套沙发”的理念造车,虽然和1958年长安下线第一辆吉普车,用皮尺量、锤子敲,拆开发动机来1:0.5还原相比,国产车有能力生产,但打开发动机舱,发动机乃至变速箱贴着几乎都是三菱标识。
当然,对于当时基础薄弱的汽车产业来说,一没有足够资金,二没有太多时间试错,三是没有过多人才,相从韩系与日系的崛起之路,“借鉴”外购比起没有核心要好得多,但要知道,出于企业利益保护,这个占到整车利润20-30%的发动机总成的最新技术基本不会出售,例如三菱4G6X系列发动机虽然和4G63T为同系列,但在核心技术上则有本质区别。
不过好在的是,虽然技术老旧,结构简单、油耗高、噪音大,但终究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该时期车企造车需求,较为稳定的核心还不至于让中国品牌口碑崩塌,据2010年《产品可靠性报告》显示,例如比亚迪F3、奇瑞旗云、吉利熊猫等车型,在当时自主品牌里面,三大件质量排名第一,也正是三菱发动机的蓄力,让不少早期购买了国产车的人认为开着还不错,并没有出现开几年就烂的情况,至今仍有部分车型在服役。
也就是说,10年前国产车的发动机从客观角度来讲,虽然不是自主研发,没有自身技术,但终究还是靠得住的,并没有相传的那样一无是处。唯一不足的地方大多体现在整车整合上,小故障多,质量不稳定带来长期痛点,以比亚迪F3为例,车身异响,底盘不稳开起来像开船,其次,怠速不稳定,变速箱哗啦哗啦异响并伴随降档困难等,再次车身零配件锈蚀几乎也成为国产车诟病。
众所周知,任何技术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验积累,发动机可以采买,外观、内饰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机械结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即便一辆最廉价的汽车,也有10000个独立的零部件构成,任何1个零件不匹配或寿命不达标,都会产生故障,因此整合与研发能力也是考验车企的重中之重。
加上早期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制造能力,例如生产汽车绕不开的热冲压技术,一直受限海外厂商技术封锁,导致生产出来的整体车架强度不够,在应对多非铺装路面的时候,让本强度不太够的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相互冲击下产生异响,严重情况下让结构性部件遭受较大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国产车几年就烂的原因之一。
同样如此的还有涂装工艺不足,一部分是因为国产车一直凭借着廉价视人,抛开采买的三大件根本利润并不可观,因此从能够找补的工艺上填补空缺也成为了国产车获利的手段,这也导致这把双刃剑蒙害了不少车主,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涂装工艺落后。
就拿当年比较热销的江淮同悦来说,就是因为利润薄,想在车身上做文章以此节约成本,把原本防锈的镀锌钢板换成了普通钢板,再加上国内车企普遍采用整体车架电泳工艺,与国外车企预先喷涂和二次电泳相比工艺大打折扣,导致防锈涂层不耐用,在使用几年后出现生锈迹象,甚至钢板锈穿也是不可枚举。
尤其是早期国产车既没有实地技术支撑,面对各式各样的质量问题还爱踢皮球,实在不行就直接没问题,娘胎里自带的无法解决敷衍了事,浪费车主精力和时间,导致从根本上伤透国人心,后期在评定国产车时,不仅自身不再支持国产车了,也不会劝身边的人买国产车了,小毛病多,售后还保障性不高。换句话来说,早些年国产车几年就烂,一方面是产品整体质量确实有缺陷,另一方面来源于售后。
现在的国产车开不开得住——分解二
从客观角度来说,经过数十年的大浪淘沙,要说国产车靠不住,那肯定是脱离了客观事实,毕竟随着市场开拓,强大的供应商体系使得如今造车并不难,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各家车企基础制造能力都增进不少,几乎都能拿出自主研发发动机来,不管是长安、哈弗还是奇瑞、吉利,如今的发动机技术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是与老道的精工本田相比也不相上下。
就拿悉知的地球梦发动机和蓝鲸发动机为例,懂车的朋友可能很清楚,发动机参数再优秀并不能评定实际表现有多出色,而在于内核硬技术,喷油设定比例、做工行程、压缩比等,更充分的混合气燃烧会使得动力响应更快,功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本田发动机在技术上会用到缸内直喷+i-vtec,可变进气歧管技术、11.1:1高压缩比、双凸轮轴等,可以说不把发动机压榨到极致不罢休。
而这些技术对10年前国产车企来说门槛都够不到,但随着长安历时6年蓝鲸落地,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发动机,同时也具备了近乎的工艺,在平顺性及热效率上还有反超同排量的优势。譬如1.5T发动机采用350Mpa高压直喷、集成式排气歧管、可变量机油泵等,并着重对发动机NVH、耐用性及减摩擦等方面进行颠覆性设计,一改曾经车辆在低速蠕动时高油耗的进程,热效率高达40%以上。
同时为了抵消国人国产发动机不耐用的顾虑,长安还以直播的方式,对其用连续不间断的200小时运转验证,对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严苛考量,虽然有人认为国产车就爱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测试蛊惑国人,但从实质性角度出发,也是一种侧面印证国产发动机耐久性、耐用性、可靠性的表现。
再比如奇瑞2.0T鲲鹏动力,吉利发布的1.5TD混动发动机,比亚迪骁云1.5Ti专用发动机,不管是从参数上还是热效率几乎全面超越大多数合资发动机,从质量角度出发,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国产发动机与合资发动机之间的差距其实越来越难感知到了。
根据2019年中国汽车质量网针对国内发动机的风险评估上分析指出,日韩系发动机发生故障投诉风险较低,欧美车发动机风险等级较高,而国产车处于两者之间,虽不及日韩系车型,但不会比欧美车差,也就是说如今的国产发动机,随便找一个出来都很难开坏。
而关于变速箱部分,要说它好吧,也有部分车企连自己也不太敢用,要说它不好吧,也并非一无是处,相比于发动机,变速箱一直是我国汽车产业的短板,这主要还是因为国产工艺不够,加上外企技术封锁导致,想要自主研发比较困难。
虽然目前通过收购、自研还是有不少车企能够生产,例如长安有青山,吉利有DSI,奇瑞有万里扬,长城也有蜂巢传动,但翻翻装配史,故障率不仅高,而且有的车企宁愿外购也不批量使用,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国内机床精度不足,例如变速箱同步环,国外允许±2毫米,而我国公差允许范围达到±8毫米左右,这就导致在耐久性上表现糟糕。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了好的发动机国产车企也正意识到这一点,在自家变速箱上先是拉拢外国供应商找补技术差距,例如奇瑞CVT变速箱钢带来自于博世,长城离合器模块来自博格华纳,长安直接采购爱信AT变速箱,奇瑞高端车型也多由格特拉克提供,对于消费者来说,原材料品质与合资是一样的,国产有顿挫,换挡异响合资同样在不同车型上都有爆发,只是说相比完全自主,买来的变速箱从质量角度出发都还不错,挑不出太多质量毛病。
但唯一值得斟酌的是在于发动机配套上整合能力还有所欠缺,以至于发动机能效虽然强劲,但实际落地表现整体较差,消费者感知比较明显的可能就是油耗和功率下降,就拿长安CS75PLUS的1.5T高功率发动机来说,188马力比起本田CR-V的193马力仅相差5匹,而且本田CR-V采用的还是CVT变速箱,但在起步加速上感觉CR-V处理的更淋漓尽致,并且油耗还更低。
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要说,国产车差距在缩小,但在核心技术上依然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尽管发动机整备的不错,面对全球化趋势下,精良的变速箱及零配件也能搞到,但调校不行,马力达成率不足,导致动力和油耗难以取得一个较为均衡的点,有部分朋友调侃长安发动机“虚鲸”,部分原因就在其中。
国产车开不开得住——分解三、故障率体现整体质量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提出国产车开不开得住,真的会开几年就烂的疑问时,这说明国人已经在只偏向合资方面开始动摇了,买车无非图的就是省心,销量好不能代表整车质量就好,但销量差一定决定了有缺陷,拿出市面上同等产品进行比较,也许才能真正反映出国产车质量到底好不好,不好的地方在那些方面,尽可能保证心理预期与质量对等,从而不后悔。
首先从故障率上来看,近一年长安CS75PLUS投诉量为266起,与销量不相上下的哈弗H6相比质量控制的很不错,其主要涉及到的问题多来自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例如影音系统故障,电瓶故障,车身异响、中控花屏死机、倒车影像模糊卡顿等,当然概率性发动机渗油也有发生。
而从3年前的老款车型来看,其大多问题也比较集中与车身附件故障,虽然智能配置提升带来科技便捷性,但在整合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是目前国产车面临的集中问题,想要以高配置,性价比与合资一较高下,但似乎还没有独到的能力进行融洽,并且还存在车身生锈,车漆掉落等问题,从如今的工艺上来说,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好,而是在于车企还不够重视。
较为走量的车型长安逸动PLUS,在CS75PLUS的基础上,显露的更多的还是变速箱诟病,低速顿挫、变速箱漏油等,当然这并不能一味的怪长安不够好,而是双离合变速箱本身存在这一系列弊病,尽管大众可以说是双离合的鼻祖,但在其车型中不论是中高端车型还是低端紧凑车型,其变速箱依然无法解决,只能说没有重大质量问题,也算是没有问题。
当然在国产车中并非可以挑出长安进行赘述,吉利也依然逃脱不了,例如星瑞,尽管来自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CMA平台,但投诉量还是居高不下,影音系统故障及服务流程不完善成为了主要问题。而哈弗H6等车型,尽管累计连续占据60个月的销量榜首,但它在后续服务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而本田CR-V虽然相比国产走量车型在投诉上要少的多,但在发动机的投诉量上,机油乳化增多恰是从爆发质量危机时还未曾完全性改善,包括轮胎吃胎异常磨损、变速箱漏油也不乏出现,不过值得尤为关注的是,车身生锈再本田车型上也有发生,这从中也反映出,尽管合资做的再好也有不可避免的故事发生,何况国产发展才多少年,不是国产不够好,而是有的人持偏见。
其实,从故障现象出发,销量对等投诉量,国产车整体质量还是比较不错,在过去意识中,传统的合资车质量更好的观念其实已经被全部推翻,我们能够看出,自主品牌质量和合资早已不分高低,尤其是从2022年J.D.Power发布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显示,自主品牌的变化有较大提升,在225的PP100平均线上,长安汽车每100台故障数量为209,已经接近广汽本田的205,甚至超过广汽丰田和马自达等日系车品牌。
如今国产车面临的投诉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一个问题,电气设备整合不精进,随着如今国产三大件提升,纵然智能化是全球趋势,但国内车企其实没必要在以高配置对合资降维打击,一味的堆砌智能配置,给消费者带来期待之时在实际运用中又达不到愿景,很容易产生靠不住的抵触心理,拉低整车品质感。
写在最后
其实如今10万以内的国产车,我们很难在挑出毛病了,翻开投诉平台上,投诉率其实非常低,纵史有或多或少的投诉弊病,也大多是一些吹毛求疵,选择了低端车又想要高端车品质的消费者而已,10万以内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1.5T,且空间大、油耗还能接受的车型,本身车企就没太大利润,大多数消费者秉承着包容心态也就这样了。
另外,从造车角度出发,低端国产车本质上的生产流程,尽数十年的蹉跎已经非常成熟了,无论是技术、供应商还是总装能力都还不错,例如长安逸动,历经三代改款,上百万的销量也让供应商和车企能力有了不错水平,足够保证产品质量与稳定性。
总归一句话,国产车开得住。要明白价格即价值,差距也就在比较狭小的地方,普通人除了油耗高低,几乎难以感知。稳定的质量,成熟的技术,加上适宜的配置,如今10万以内的车型,可能要比同价位的桑塔纳、捷达VA3、本田XR-V好不少,想要如同10年前开几年就烂,其实还真不容易找出一款产品来。
¡╉都说国产车几年就烂,懂车的朋友们给科普一下,国产车开得住吗?
我2009年买吉利远景,一个干司机的邻居说,这车开不了三年就得散架。十一年过去了,车子只是比以往多费一升油,底盘少许锈迹不影响强度。黑漆不太亮了。邻居买了雪铁龙爱丽舍二手车,不到一万,外观成色比我的老车略好,功能还不如我的老车,听别人说也没少花钱修,可我的远景十一年只换过刹车总泵分泵各一,刹车灯泡,档线,不到八百元。今年用远景置换了奇瑞的虎八,邻居又说,要自动刹车没用,360环视没用。我说给媳妇开就有用。一笑了之。
◅ℎ都说国产车几年就烂,懂车的朋友们给科普一下,国产车开得住吗?
进口车或合资车,车体喷漆以前,都要先做镀锌防锈层,有了这个防锈层,既是没上漆也不生锈,但是国产车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们就省掉了这层工序,真接在车壳和底盘部件上喷漆了,在南方雨水多的地区,国产车很容易生锈,三年漆皮鼓锈包,四年车门底部锈烂,八年的华晨汽车前保险杜锈的找不见了,两端螺丝固定处还能找到保险杠的痕迹。底盘锈穿了。江淮车擦破一块漆,一星期掉漆处就生红铁锈。而渡了防锈层的车,掉块油漆两个月也没见锈迹,上层防锈层不是技术问题,可厂家就是不做,就为了省钱,因为镀不镀防锈层你买车的人又看不见,所以他们就省掉这个工序,每年的315日,没少投诉车壳和底盘的生锈问题。国产车最大的弊端是,只讲究外观上的高大上和各种花里胡稍的电子配置,真正的三大硬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材质、制造加工精度和安装工艺上还得十来年赶上进口车。中国车企要实实在在的做人,扎扎实实的做车。
在造车上应该向日本学习精于求精,在价格上向德国学习,德国造车,你造了辆十万元的车,我就造一辆十二万元物有所值的车,他又会造一辆新技术的十五万的车。只有这样做才能不断创新,打造世界名牌车。
中国造车,再不能走DVD和摩托车的老路子了。看看现在越南泰国谁还用中国的摩托车了,以前出口到哈萨克斯和吉尔吉斯的DVD,竟相降价但质量越来越差,只能放新蝶,旧一点的蝶片就卡蝶放不出影像来,哈方全部退货了。
现在的国产车只能说能用,开个五年还是可以的。在经久耐用和可靠性方面来说,比日德的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好在国产车便宜。但是不能只图便宜急于挣钱,各造车厂就一味的降价便宜偷工省料,恶性降价竟争不是好事。眼光要放长远,真心的希望,中国造出好车,普及中国,出口世界强我中华!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