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驾驶员是怎么看路的?
♦◃坦克驾驶员是怎么看路的?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坦克驾驶员怎么看路?就两字——憋屈。
说到底坦克驾驶员他其实就是坦克的司机,就这司机开坦克的时候,您坐在外边瞅,哇,太牛了,啥沟沟坎坎都能爬过去。
但坦克真要开动起来,那是一点都不容易。
咱别的不说,就说开汽车,您想弄一个驾照,不仅要往驾校交钱,还要考试,那考试,又是科目一,又是科目二的,直接折腾你四次。
当然折腾完了,那就舒爽了,开着车腿也长了,兜风的感觉确实不错。
而开坦克呢?您就算是过关了,在以后的驾驶中还得磨砺才成。还兜风,那个地方不好走,他就走那个地方,坐在里面被摔的七荤八素那是常有的事。
别的不说,就说驾驶员的视线,他只能通过三具潜望镜来观察地形,视野只能涉及到正前方一百二十度的范围。
而人本身双眼水平视野可以达到一百八十八度,瞅见没坐到坦克里头直接就给你砍掉六十八度。
别说大脑不适应了,就连咱眼珠子都瞅着憋屈,而且人可以通过脑袋的旋转达到三百十六度的观察,在坦克里头,您给咱旋转一下脑袋试试,不是战友的脸就是铁壳子了,啥也瞅不见。
而且你这还是通过潜望镜进行观察的,还是三具,您感觉这眼睛能受得了?不舒服那是肯定了。
在加上,坦克其实就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不流通,坐在里头时间长了,这肺也不好受,。
这也是为什么,坦克的驾驶员在没有特别情况的时候,他们总喜欢开窗驾驶坦克,就算是一路上尘土飞扬,他们依然乐驰不比。尤其是夏天开坦克,头搁到外边,那小风一吹,太惬意了。
顺道说一句,坦克驾驶员恐怕是整个坦克乘员中个头最矮的一个了。
说道这里,说一个小知识,有人感觉开坦克其实没啥技术含量,和开小车一个样,重在一个熟练,所以就认为对于坦克驾驶员本身来说,他就没太大的要求。
您要是这么想,还真就错了,对于坦克驾驶员来说,您要是没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别想了,操作杆那绝对不会让你摸一下的,说到底这也是技术兵种。
在坦克所有乘员中,驾驶员其实是最辛苦的一位,在平时没有射击训练的时候,他还要忙乎,检查发动机的油和水,冬天到了,还要用加温锅把那发动机给加热一下。
就算是训练完毕了,驾驶员回到场地之后,还要对坦克进行检查。您瞅瞅累不累,所以坦克驾驶员那是个小扛千斤的岗位。
当然了,如今新式坦克开发出来之后,坦克驾驶员要比以前要轻松了,所以女坦克手也开始出现在军队里头了。
咱别的不说,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坦克驾驶员可是有职业病的,他们在转业之后通常会得腰肌劳损的,如今新式坦克列装之后,这种情况才彻底消除了。
题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咱就来看看坦克乘员的挑选,和各个乘员的工作,在重新解读一下坦克驾驶员如何观察行径路线的。
坦克乘员的挑选。
首先坦克乘员第一关要过政审,接着是身体条件,然后是学业情况。
政审大家伙都知道,那身体条件你除了要满足一般征兵条件之外,还有一些个特殊的要求。
您比方说坦克乘员要求的个头,是一米六二到一米七八之间,再高就不要你了,毕竟坦克本身的空间就狭小,塞进去一个大个子之后,其他人连个活动空间都要受到限制,他自己也憋屈的厉害。
别的不说,当年咱们国家生产的第一款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首先这款坦克是按照苏联图纸制造的,本身就不符合咱中国人的体型。
再要是赶上坦克要走夜路,这就得加上红外夜视仪,如果一个一米七的个头,要凑到这夜视仪上进行观察,这就得低头缩脖子才成,您可以想象一下画面。
就这姿势,保持个三两分钟还成,您要是坚持几个小时,不舒服就算了,整个能把人都累趴下。
所以个头有限制,在就是视力要好,视力要正常,毕竟你戴个眼睛上去,再扣上一顶坦克帽这可不是别扭不别扭的问题了,影响战斗力的。
再有一条,坦克兵必须是男的,主要是体力消耗太大。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解放初期,我们不仅有开歼击机的女飞行员,还有开运输机的女飞行员,您不知道的是,当年我们还培养了一批女坦克兵。
但时间走了半个世纪了,培养的女坦克兵也仅仅是解放初期而已,没有培养第二批,是她们不够优秀吗?绝对不是的,主要是体力上跟不上去,所以第一批女坦克兵后来大多都转到了坦克院校当了教员。
而与之相反的女飞行员,却是人才辈出啊,技术比男性驾驶员高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当然了,随着新型坦克的列装,如今这条禁令算是被突破了,女坦克兵又开始出现了。
从这里,您就能知道坦克兵尤其是驾驶员,是很苦的。
别的不说,当年第一款坦克问世之后,您知道里头的乘员有多少吗?足足八个人。
当然这个数据您还体会不到啥,可里头的驾驶员您知道有几个吗?有四个开车的,热闹不?当时坦克上还没有无线电,指挥起来蹲在坦克里头你吼都不好使,那噪音能把耳朵给震破了,只能靠打手势交流。
这说的有点多了,接着咱来看看坦克里头最大的官——车长。
车长属于一车之长,他的军衔最高,但类别却有很多,可以是中士,也可以是上士,没准还是一个准尉或者少尉。
当然想要当车长,这学历还得上去,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他的位置是整个坦克乘员中最高的,方便大家伙一抬头就能瞅见他。
再有一个就是,车长身边还有一架周视潜望镜(有的是周视瞄准镜)。
一听这个,您就知道了车长是一个可以进行三百六十度观察的人物,就这一点是其他乘员做不到的,就连驾驶员有需要的时候,他也得询问车长。
车长基本上就是一个脑力劳动者,坐在哪里盘算,如何作战,考虑发动机里头的油料还有多少,哪门炮的炮弹还有多少?车里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声音?车里有没有什么故障发生?等等这些车长要做到了然于胸才成。
不过如今的车长在这方面比较轻松,因为新式战车会在车长这里安排一块显示屏,上边都会详细记录一些个信息,而车长就要利用这些信息,放开自己的思路考虑,战斗如何进行。
您以为这就完事了吗?不,在有一些主战坦克中,车长这里还有一个独立的武器站。
您比方说M1A2,车长就能直接控制炮塔顶部的一挺12.7毫米的机枪进行射击。
当然这款机枪,车长可以躲在坦克里头,通过六个潜望镜进行遥控射击,如果感觉费劲,也开始爬出来,亲手控制机枪。
而车长想要和自己的乘员进行联系,就要通过车内的通话器进行联系,至于想要吼,别想了,坦克里头的声音大的足够把你的声音给忽略掉了。
所以,您也可以认为坦克驾驶员的一只眼睛,其实是在车长这里,毕竟只有他观察的最为周全。
接下来是炮长。
这家伙算是整个坦克车里头的二把手,当车长不在的时候,他是可以直接顶替车长的,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职务后边加了一个长的原因。
那么炮长的任务,您通过职务的名称也能知道是干什么的?
坦克的操作,火控系统的控制,以及对目标的瞄准和射击,都是在他的手上完成的。
如果说车长是大脑,那么炮长就是挥舞刀子的手,具体作战的执行者就是他了。
这个炮长要是当不好,在面对敌人坦克或者什么反坦克武器的话,一发解决不了对手,估计炮长和整个坦克车里头的乘员都得被炸上了天。
炮长的职责您感觉看起来很轻松,瞄准目标,提前放炮就完了。
但您要记住,如今的主战坦克火炮打击距离已经扩展到了两千米以上,优秀一点这都能逼近四千米的距离。
就这个距离,您看到对方坦克的时候,在视野里头仅仅是一个小圆点。好吧,您要用一发炮弹去攻击几千米外的一个小圆点,您感觉难度如何?
而且在这个距离上,这炮口稍稍的哪怕移动那不到一度的距离,发出去的炮弹也许就擦着对手坦克的边就飞了。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二战那会坦克是陆军中绝对的主力,当时坦克炮应用的时候,交战距离是在五百米到一千米的。
他们就要求三发炮弹解决对手,第一发叫近弹,通常打在对手坦克的前边,第二发叫远弹,到在对手坦克的后边,到了第三发的时候,就必须直接命中对手的坦克了。
至于电影里头一发命中对手坦克,不是没有,但绝对是坦克中的拔尖人物了。
在第二发能够命中对手,那绝对是优良中的优良,第三发命中也就是及格。
所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车长和炮长的配合是最重要的,至于驾驶员还的靠后才成。
而炮长的位置,也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才成。
这也是目前为止,坦克想要将乘员缩减到两个人最大一个坎,炮长和车长没法和到一块,让同一个人执行。
接着最为重要的就是驾驶员了,这个之前咱说过,这里就不说了。
坦克中最后一位乘员——炮弹装填手。
好吧这是整个乘员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个,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
这绝对是一个体力活,您要知道一发炮弹大概有二十多公斤,长度在八十厘米。
抱着炮弹往炮膛里头塞炮弹,您以为简单的塞进去就完事了吗?不,他还要用一只手保护好弹头别被磕碰了,还要用另一只手将炮弹推到炮膛里头。
至于为什么要保护好弹头?因为里面装着引信,而坦克通常在剧烈抖动中行径,如果一个不小心引信被触发了,啊,那绝对是一场灾难,后果就不用小编说道了吧!
除此之外,装填手要在一分钟之内完成装填达到五到六枚炮弹,而且在这个作战过程中,装填手自始至终都得站着,这体力消耗您可以想象得到。
在装填的过程中,他还要进行以下操作,开启防暴舱,选择炮弹,抱起炮弹,打开炮闩,推弹入膛。
看着似乎没啥,但您要记住了一名训练有素的装填手,他要七秒内完成这一套动作,最差也得在十秒内完成。
当然了,您别以为装填手就是一个干体力活的,不需要什么文凭,其实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因为他要了解每一种炮弹的功能,和如何去区分他们。
您别看装填手在坦克乘员中地位算是最低的那个,但他的活动空间要占据炮塔内一半的空间,所以他还要协助车长和炮长通过观察窗去观察自己这一边的情况。
至于平时车辆保养的时候,抡大锤的体力活,基本上都是装填手干的,比如拆履带什么的。
如今坦克里头的乘员只有四个。
早期坦克可以达到八个乘员,后来坦克在二战进行了一个蓬勃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怪胎,您比方说苏联造的T35坦克,他有五个炮塔,三门火炮,五挺机枪,里头能够坐进去十一个人。
显然事实证明,这么做是一个极端错误的选择。
您以为这就够疯狂了吗?不,德国人更加的疯狂,他造了一个A7V坦克全重三十吨,里头塞进去了二十三个人,光机枪手就有十二名,还捎带两个机械师。
那么经过战场的检验,最终在二战确定坦克车里头有五个人是最好的标准,那么多出来的那个人是干嘛的呢?
他是无线电员,也叫机电员,同时肩负着机枪手的职责。
如今这个位置被车长给替代了,所以如今坦克的乘员变成了四个。
当然了,如今有些坦克如果装了自动装弹机的话,四个人就会变成三个,装填手就会被省掉。
当年看《士兵突击》的时候,老团长就说过,他一开始天天盼着新坦克来,但新坦克来了,他又怕了,因为一个车组四个人就要走一个。
原因就在这里,老团长接受的新坦克采用了自动装弹机。
如今军工们又在动脑筋,想让坦克变成两人坦克,将炮长和车长进行兼容,或者将驾驶员和车长进行兼容。
哎!以后就不知道咋发展了,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兴许一个人就能操控了。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坦克驾驶员是怎么看路的?
两个办法,一是坦克观察窗,二是指挥员口令。
坦克观察窗很好理解,坦克虽然身披厚厚的主装甲,且表面开口、开孔很少,却也为了确保坦克的正常行驶而布置了很多观察窗。诸如坐在炮塔上左右两侧的车长与炮长就有车长周视镜(用于观察坦克周围情况)、炮长观察镜(用于观察坦克航向情况)、车长瞄准镜(用于火炮瞄准),而坐在车体前部的驾驶员也有三个比较小的观察镜,呈长条状,用于观察坦克航向上180度的环境情况。
▲《军事纪实》 20180316 开训了——全军各军兵种2018春训纪实②
尽管如此,由于坦克驾驶员位置低,观察镜视野小,只能勉强看到前方有没有高大障碍物,因此坦克驾驶员还需要车长通过车内通话频道进行驾驶协调,一般在敌情不严重的情况下,车长可以通过开舱行驶露出上半身,通过车内电话直接指挥驾驶员前进、后退或转弯,在战区内部则可以通过视野较好的车长周视镜指挥驾驶员实施驾驶动作。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可以由伴随坦克发起冲击的步兵班组使用车载手机同坦克内部保持联系,指挥坦克避让障碍物。协调行驶是坦克驾驶的主要方式,部分苏联坦克甚至还取消了驾驶员的速度表,改为车长速度表,就是用于车长指挥坦克前进的考虑。
当然,以现在的技术手段来看,车长协调驾驶的手段依然有观察范围小、安全性差的缺陷,因此部分现代坦克已经开始安装视频影像辅助驾驶,进一步的AR实景增强驾驶模式也在开发中。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坦克驾驶员是怎么看路的?
坦克和汽车驾驶室比起来差别很大,坐在里面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一般新兵很难接受,需要适应。坦克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驾驶员的驾驶位基本都在炮管下面, 头顶有一个小舱盖可以打开的,视野很窄,大概只有60度左右的角度,而且没有后视镜,现代坦克驾驶员一般不会观察到车体两边,因为即使两遍装甲上不开观察窗,观察车体两边需要车长用车长周视仪,可以360º观测,这种装置二战就有了、二战的时候的坦克也能全向观察,德国坦克上的那个桶装凸起就是装潜望镜的地方,那里装了一圈固定潜望镜,只需要车长来回扭头就可观察车体四周的情况了。
话说回来现代坦克很多信息化高的都有全息电子屏幕,夜间开夜视仪驾驶。另外老式坦克用得是操纵杆的 就和链式推土机一样,现代坦克大部分使用方向盘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上手降低操作难度以及操作舒适度。
下面关于现代坦克驾驶情况的一些介绍:
1.坦克驾驶员的座舱在坦克的左前方或右前方。他的驾驶位置是半躺着的。
2.在非战斗条件下,坦克驾驶员一般是开舱盖行驶,他可以把头伸到驾驶舱外面,象开敞棚汽车那样驾驶。
3.在战斗条件下,坦克驾驶员关闭舱盖,在他前方的装甲上有几条大约10厘米宽的小缝,他就通过这个缝来观察前方。现在这个观察缝外面一般都装上防弹玻璃。
4.现代坦克驾驶舱一般都有潜望镜,潜望镜暴露在坦克外面的开口也比较小,多是一条缝,以减小被弹片击中的可能。
5.同时,坦克的前大灯也采用了这种设计。这是二战中总结出来的,坦克的前大灯容易暴露目标,后来就用装甲把前大灯包裹起来,留下10厘米宽的缝,能让驾驶员在夜间看清道路就可以了。
在成员视野的观察方式方面有以下几种:
1、直接观察;一般是乘员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手持望远镜从坦克舱口探身出来,优点是观察范围大,缺点是人员防护降低。在4乘员车组里,有3个乘员可实现肉眼直接观察,驾驶员、 车长、 二炮手。
2、间接观察(闭舱战斗状态);通过车内配备器材观察外界环境,驾驶员通过驾驶潜望镜(可实现夜视),水平观察角度一般前方120度~180度,无倍率放大。车长通过车长观察镜对外观察,小倍率,大视角,利于快速捕捉目标;炮长镜,大倍率,小视角,利于精确瞄准射击。二炮手观察镜,附属地位,主要观察坦克一侧半球区,是车长镜在炮塔上另外一边观察的补充;无倍率或小倍率,大视角。
3、外置观察;利用外部的观察器材将观察景象通过多种手段传入车内乘员显示器上,有线或无线传输,例如德国的豹2式坦克就装备有倒车后视摄像机,通过信号线传递图像。也可以利用前方无人侦察机,其他等各类装备将观察到的景象通过卫星等无线电信号传回来。
现代有一种最新的技术是可以轻松解决成员视野问题的,国外有一家公司打破视野限制的方法是采用了装甲透视技术。所谓装甲透视技术就是通过感应器和软件将坦克内、外在的动态影像传输到指挥官和驾驶员的头盔护目镜上,以此营造具有真实感的视野,让指挥官和驾驶员“透过”厚厚的装甲看到外面的世界。IronVision 技术提供的图像是高清实时无延迟的,坦克乘员能看到 车外360° 无缝的环境。作为显示器的护目镜轻量而紧凑,内置软件应用了先进的失真校正算法来消除视觉畸变和晕车。这套系统还具有夜视功能,指挥官和成员不用担心天黑时失去外界动态。
✾╍坦克驾驶员是怎么看路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094条回答。
要看时代。
二战期间前后的坦克,驾驶都非常原始。
平时没有战斗时,驾驶员可以将头伸出来观察(驾驶位上方有个舱盖,可以由驾驶员打开),类似于开敞篷车,解放军叫做开窗驾驶。
这样驾驶的视角最好,基本可以看到坦克正面的180度视角,也是驾驶员比较喜欢的方式。
但是,如果是暴晒的夏天、冷风嗖嗖的冬天、小雨飘飘的雨天,这种驾驶就惨了。
如果进入战场随时可能作战,驾驶员自然不可能开窗驾驶,不然被敌人一发子弹就干掉了。
此时需要利用坦克内部的观察窗(潜望镜),进行认路和驾驶。
这种驾驶的关键在于,观察窗通常非常狭窄,而且观察角度很小。
不同的坦克有区别,但观察窗都是比较烂的,充其量只能勉强看到坦克正面道路(还只能看到几米外)以及侧面一定角度的(大部分角度是看不见的)。
所以驾驶这种坦克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战中有很多坦克自行翻倒或者坠入路边沟中、河中甚至悬崖的事故。
这不是说驾驶员的技术差劲,实在是驾驶坦克的难度较大。
解决的方法自然也有,就是车长来帮忙。
电影《坦克大决战》中,那个美军老坦克中士墨菲,就是指挥驾驶员将坦克暂时开到路边,为军官让路。墨菲是车长,他需要360度观察战场情况,所以视线比驾驶员好得多,可以协助指挥。
二战以后坦克技术进步很快,驾驶员也配有各种电子观测装置。
一般来说,目前的一流坦克都有类似于民用车辆那种无死角驾驶辅助设备(其实还是有观察死角的,只有车长周视仪才可以360º观测)。驾驶员依靠这些辅助设备,可以有效驾驶坦克。
自然,这套设备也有一定问题,就是一旦坦克被击中,即便没有受伤,脆弱的电子设备可能会被毁坏。如果驾驶员高度依赖这套设备,那么就立即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 。
Ⓛ☣坦克驾驶员是怎么看路的?
这要从驾驶习惯上说起,坦克在历史上是有单人驾驶和操纵武器的。
意大利的一种型号,名字叫做“Ansaldo Motomitragliatrice blindata d’assalto”翻译过来叫做安塞尔多突击装甲机枪。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履带的移动盾牌,配备220cc单缸水冷发动机,能以时速每小时5公里前进。驾驶和武器操纵1人完成,通过观察窗观测前方和开火(实际上观察窗有机械瞄准装置),至于题主说的两边和后方。。。。。视野开阔。
固定射击时的状态
前进状态
榴弹发射器型
看到上述例子后,就会明白装甲防护为主的战斗机械由于对人员安全的重视会极大的限制操纵驾驶的视野。况且战场上,战斗机械只要把握住大致的方向(冲锋方向)不出错就可以了。因此,战斗机械的驾驶操作和我们想像中的汽车驾驶有天差地别,视野极差!
1924年出现的莫里斯-马泰尔坦克就已经将驾驶和武器操作分开,冲锋时“缩头”就行,驾驶基本是盲开。。。。
到后期的各国主战坦克秉承防护为主的理念,驾驶和内部成员的视野很狭窄。想要获取全场的状态基本是车长直接在舱外指挥。
二战时的坦克驾驶员开动坦克时只有一个极小的观察窗,而且在战斗时基本是关闭状态!行驶状态和指挥方向是通过车长指令完成的,因此精神高度集中。
这里有个小插曲,多年前W君在包头的某坦克装配厂试驾坦克时,厂方告诉W君。一个坦克驾驶员开坦克合格就是从A点开到B点而已。
后期的坦克车长、炮手一般是通过潜望镜观察外界目标的,这样虽然狭窄,但是至少可以“环视”周围了。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侦察设备可以做到在不降低防护的程度下,最大限度的获得周边感知,弱点则是这个“设备”一旦被毁。又回到“盲开”状态。
早期电子观察装置(车内)
我国某型坦克的炮长位全屏观察装置(车内)
此外非战状态时,现代坦克的驾驶员通过升降座椅,可以将头部探出坦克外部。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方向和距离。
比如最新型俄罗斯坦克T-14阿卡玛坦克。
行进时是这样的
而战时全部的3名乘员可以并排在大屏幕上像看电视一样的开坦克。
但是不管怎样,目前的坦克驾驶存在的“死角”大的吓人,像下边的这种汽车开法根本不现实。
但是未来,开坦克可能是这样的: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有什么平台可以用私家车跑腿送货?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