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多厚?
﹀▷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多厚?
其实,现代化海战跟之前特别是二战时期的海战存在重大区别。二战时期,巡洋舰和驱逐舰防空能力非常弱,对炮弹和战机轰炸机完全依靠本身钢甲来抵御造成的威胁,这也就决定驱逐舰和巡洋舰的装甲建造厚一些和采用的钢板硬度强一些,来提供生存能力,例如二战的战列舰的装甲厚度达到达220~580mm,这也很难抵御被导弹打击。其实,现在驱逐舰和巡洋舰只是依靠装甲获得生存能力绝对不现实。
毕竟,世界各国的军舰都朝着防空型和电子对抗型发展,而且在雷达和指挥系统的预警下提供三层的防御,来抵御导弹的袭击和战机轰炸。因此,再也无须想二战时期建造皮糙肉厚的重装装甲,现在普遍采用的驱逐舰装甲厚度在20~30mm。除非在一些关键部位采用的特殊装甲,在增加装甲厚度。
我国055型驱逐舰装甲厚度也是采用3厘米下的钢板厚度,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减轻船体的重量。随着,现代化驱逐舰的先进程度越来越高,加装的设备更加多样化,这也就决定装甲厚度需要减少。现在美国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厚度只有50毫米左右,而核心装甲带厚达330mm,航母吃水线下装甲厚度100~200mm。
其实,在大多数军迷眼中,军舰的制造标准高于民船,在钢板厚度上面也应该比民船更加的结实,抗打击能力也更强。但是,这种相反原本就是错误的,前两年美国驱逐舰跟相撞,直接被撞出大窟窿。因此,其实万吨军舰的钢板厚度普遍在1厘米多一点,而大型海轮的外壳钢板普遍在2到5厘米。而超级游轮钢板厚度普遍达到5厘米,有的甚至超过7厘米。
放眼在今天,其实军舰的钢板厚度再厚也根本抵挡不住导弹的攻击。而俄罗斯的重型导弹直接一枚可击沉一艘驱逐舰。所以,现代的军舰都在往往依靠防空来抵御装甲的弱势。毕竟,这种导弹的袭击想要防住也是很难,而针对导弹的攻击,都会配备大型的探测雷达,提前预支导弹的来袭路线进行三层阶段的拦截,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减少被击中的几率。
因此,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厚度也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厚,可以抵御导弹的打击。现代的战争环境变化,也催生着驱逐舰的变化,更加先进的探测和预警能力,配合防空做到精准的摧毁来袭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军舰生存之道。
↡l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多厚?
驱逐舰的船体钢板真的不厚,普遍就是在30毫米以下,也就是在重要的位置重点敷设防护装甲,但是这些防护装甲的等效厚度也就是75毫米以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厚。还有个问题大家要明确:驱逐舰这个舰种一直都是“皮薄馅大”的情况,不要被“大舰巨炮”迷惑。下图为美国“科尔”号驱逐舰2000年事故,左舷被炸开一个大洞,
先说下这个“大舰巨炮”的误区吧,很多朋友认为二战时期的战舰都是防护能力超强的,都带着几百毫米厚的装甲,所以会得出现代驱逐舰的防护能力降低的结论。但是我们要搞清楚,那些拥有超级厚装甲的军舰至少是重型巡洋舰级别的,重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战列舰,他们的吨位都是1万吨以上的。而我们所谓的“大舰巨炮”的战列舰虽然拥有至少300毫米的装甲厚度,然而战列舰的吨位都是3万吨起步,最大的7万吨。驱逐舰这个舰种不管是二战还是现代都没有吨位优势,根本没有能力与战巡、战列舰去比防护,更不可能上几百毫米厚的装甲。下图为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使用的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650毫米,然而“大和”的吨位是72000吨,根本不是驱逐舰能比的。
驱逐舰这个舰种不管是什么时期都没有像样的装甲防护,从二战到现在一直是这样。二战时期美国的“弗莱彻”级驱逐舰、“基林”级驱逐舰都是3000吨级的驱逐舰,只是在重点部位敷设0.5-2英寸装甲,大概不超过50毫米,整体还是在靠“结构抗”的局面,根本没法像战列舰那样靠几百毫米的装甲去硬抗。虽然现代驱逐舰成为了舰队的主力,但是从二战到冷战到现在一直是按照“皮薄”的思路在走,在厚度上没有什么大的改观,驱逐舰的吨位根本没有什么能大规模安装厚重装甲的余地。所以驱逐舰横向比较其实各个时期都是一个厚度水平,根本没有什么下降。而且你不能拿现代这些几千吨的驱逐舰跟二战的战列舰去比防护能力,这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现代驱逐舰的吨位虽然从二战时的两三千吨提升至现在八九千吨甚至上万吨,然而现代驱逐舰整体的吨位增加并不是因为装甲,增加的这部分重量都在电子设备、武器上,跟防护没有什么大的关系。现代驱逐舰跟二战时期相比已经是天翻地覆,雷达导弹这些装备已经成为现代驱逐舰的标准配备,比如下图的052C/D的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和64单元垂直发射装置,舰尾还设有机库和直升机飞行甲板,显然3000吨左右的吨位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些新装备的空间需求。而且现代驱逐舰都是能够跟随航空母舰战斗群作战,续航力和自持力也远远高于二战驱逐舰。所以现代驱逐舰的吨位一直在随着武器、电子系统、自持能力不断地增大,052D型驱逐舰的吨位已经达到7500吨,美国“阿利伯克”级超过9000吨,而055型则达到12000吨,这才是现代驱逐舰吨位增大的原因,跟防护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现代驱逐舰不像二战战列舰那样把自己用装甲全部包裹呢?事实上,现代武器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靠装甲就能抗住,反而是装甲越多负担越大,所以干脆走出靠装甲硬抗的思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现代材料水平提高:随着现代冶金技术的提高,现代舰用钢材的质量远远高于二战时期,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现代舰用钢材强度是二战时期的2.5-3倍。所以即便现代驱逐舰和二战驱逐舰的钢板都厚都在20-30米毫米左右,然而实际防护能力已经是以前的2倍。如果想要达到同样的舰体强度也不需要以前那么厚。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厚度只有50毫米左右,照样能抵御20吨以上的舰载机长年累月的频繁冲击。而针对某些重点舱室只要单独敷设装甲进行选择性加强,比如:战情中心(CIC)、舰桥、弹药库等等,而且现代装甲都是类似“凯夫拉”这种新型材料,比以前的那种纯装甲要好的多,厚度一般75毫米以下(可以抵御中型亚音速反舰导弹,对重型反舰导弹有作用削弱)。所以现代驱逐舰的防护水平比二战时期其实已经好很多了,虽然依旧是那么“皮薄”。下图为“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事故中飞行甲板的大洞。
2.现代防御思路的转变:随着现代导弹和一些新的攻击型武器的的发展,想要跟以前那样靠装甲硬抗根本没有什么可能。比如法国“飞鱼”反舰导弹,这只是一种中型的亚音速导弹,飞行速度只有0.9马赫左右,但是如果使用穿甲战斗部配合160公斤装药却可以击穿75毫米厚的装甲。而苏联的P-500、P-700、P-1000这类3倍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在750公斤穿甲战斗部作用下可以击穿超过900毫米厚的装甲,1枚重创1艘万吨级战舰绝对不是问题,杀伤效果远远超过二战其实那些406毫米甚至457毫米炮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驱逐舰想要纯粹的增加装甲的厚度去抵御这些导弹根本不现实,除非全身敷设上百毫米后的装甲,但是这样对吨位和动力的负担会直线上升,又回到二战战列舰的思路了。所以现代军舰的防御思路已经由“被动挨打”转变为“主动防御”,利用各层次的防空导弹、舰炮和近防系统将对我的威胁主动摧毁。
▌⇊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多厚?
这是长兴-江南造船厂的新型“三维数控弯板机”,属6000吨级别,也就是使用6000吨的液压冲击力将钢板一次弯曲成所需要的弧度…“弯板机”上面那块钢板就是某新些驱逐舰所用的钢板…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块钢板并不厚,大概在20~30㎜之间。
现代海军进入到“导弹化”、“感知雷达化”以来,驱逐舰的排水量也大幅度增加,因为导弹和雷达的体积都比较大,排水量小不但导弹装备的数量太少,也安装不下大型雷达。
所以,1970年代中后期之后建造的驱逐舰排水量扶摇直上,达到了7000吨排水量这样的等级, 到了21世纪随着更大型的相控阵雷达和数量更多的垂直发射器的普遍安装,驱逐舰的排水量已经超过了10000吨这样的级别!不论是7000吨还是10000吨,根据《华盛顿限制海军条约》已经是轻巡洋舰(平均钢板厚度70~90毫米之间)和重巡洋舰(平均钢板厚度70~110毫米之间)的水平了,已经非1940年代的那种排水量在2000吨级别的驱逐舰可以比较的。
皇家海军的45型大型防空驱逐舰与俄罗斯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对峙。
那么,现代的驱逐舰的钢板厚度为何要比二战期间的相等排水量的巡洋舰薄呢?这是由于现代舰船用钢板和型材在冶炼和轧制的技术水平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钢材的化学成分也更加精确,这使得现代舰船钢板/型材的各种力学强度也大大的提高,远远的超过了二战期间的水平(现代舰艇用钢材二战期间的钢铁水平也生产不出来),更直观的说:现代舰船用钢的性能上二战期间钢材的2.5~3倍!现在的30毫米厚钢板已经等同于那个年代的75~90毫米厚度的钢板了。
图片上这种钢材叫做“球扁钢”,是舰船的型材,也就是舰船的“龙骨”起到支撑钢板的作用,现代舰船除了使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建造外,舰船的型材使用量也很大,支撑点很密集,同时舰船舱室之间的隔断、水密门强度也很高…军舰在建造过程中整艘舰的力学强度是整体性的提高,而非刻意的强化某一个位置。
每一个分段各种支撑立柱也很密集,所以现代舰船别看钢板厚度薄,但是
整体强度要比二战期间的战舰强了很多。
现代驱逐舰钢板厚度降低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电气化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导弹发射器、雷达、声呐、操控台…等等都是用电大户,现代舰船都采取封闭式设计目的是防止“生化核”,在封闭的空间照明、空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舰船的人性化设计,生活区的各种电器设备也不少 …现代舰船的用电量要比以前高出5~10倍!这就需要增加“辅机”的数量用于发电,甚至必要的情况下“主机”也要带动发电机…这使得战舰的燃油消耗急剧增加,在航程/航速燃油用量和用电消耗燃油的问题是矛盾的!折中的办法就是减轻舰体的重量,舰船所使用的材料厚重就会成为“死重量”,主机输出的功率没有用在航速和航程上,反而被“死重量”白白的消耗了 这是设计上的失败。
还有就是海战以导弹为主要武器之后,过厚的装甲没有任何意义了,重型反舰导弹战斗部装药200公斤,可以击穿500毫米厚度的钢板…。
所以,从现代海军的“导弹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来说,驱逐舰乃至其它战舰的钢板都不宜过厚。
↣⇛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多厚?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舰船从诞生之日一步步走来,到一战至二战时期,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主力战舰都曾经是身披厚重的装甲,对于装甲的厚度还是非常重视。这个阶段的军舰钢板厚度依然是抗击炮弹打击的重要手段,例如,二战中的战列舰的舰体装甲厚达400多毫米,这也导致了当时的舰船的排水量很大。仅管舰体采用了厚钢板,并不能避免被击沉的窘境,这是因为舰体钢板厚了军舰本深的重量也增加,吃水加深,储备浮力降低低。吃水深也意味着舰体受到的水的压力也大,一旦舰体出现破裂进水的流量压强也会大。更重要的是军舰钢板厚度大制造和破损时堵漏也困难,厚重的钢板难于修平焊接。虽然军舰的钢板厚了能够抵挡小口径舰炮的打击,但在反舰导弹盛行的今天,这个厚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反舰导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军舰使用厚钢板来强化被击穿的手段,反舰导弹的装药量大的多,厚重的船体钢板一旦被击中,给舰体带来的连带冲击要大于薄钢板,钢板厚也会使爆炸能量扩散消弱困难,进而会使整片舰体产生结构性变形。现代舰船都采用了中薄板,和民用货船比,军舰的钢板要薄很多,通常是2~4厘米左右总厚度,而主体总厚度都不高于2厘米,一艘数千吨级别的驱逐舰舰体80%以上的厚度只有1厘米左右,多数都不超过1厘米。主要部位也是通过加层设计,或是布设装甲进行重点防护,总厚度不超过2~4厘米,单层厚度不超过1~2厘米多点,即便是万吨级别的驱逐舰钢板厚度也不超过2厘米,厚了也没用,还会造成制造加工困难,而且受损后难以修复,抗沉性低。军舰钢板厚度都不厚,2厘米对于驱逐舰来说已经太厚了,到不了这个厚度。现在使用中厚板的民船5~10万吨级别也就是2厘米左右的厚度。
军舰钢板不同于民用货船,民用货船钢板屈服强度要求在250MPa,军舰钢板屈服强度300MPa以上,当然480MPa更好,太高了反而不好,为什么呢?厚度,你的钢板屈服强度再好,厚度就摆这了,能有多强,钢板屈服强度和厚度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军舰已经不把舰体钢板屈服强度做为抵抗打击的一个手段了,思想变了。现在主要要求是便于制造,价格要低,强度适中,够用就行了。因为军舰钢板从利用厚度防止打击变成了允许击破,利于吸能,减少对舰体连带冲击,多层防御的结构。目前的军舰都采用了多层设计,其抗打击能力并不比过去的厚重钢板低,而且中薄板的加工,焊接,成型要比厚钢板容易的多。驱逐舰的船体钢板厚度主要部位采用多层吸能设计,弹药库、机舱等重点部位在内层铺设装甲防护。舰船钢板已经从二战时的用于防御变成了现在的结构型整体防御措施,舰体钢板已经不再做为防御目的,防御交给了舰载武器系统来完成,这是现代舰船和二战时的舰船的防御观念的改变。
既然再加厚舰体钢板也无法抵抗打击,干脆就让你打好了,军舰钢板也不用搞多厚,符合结构强度就可以了,把舰体的防御功能交给了舰载武器,舰体主要做为结构强度来使用,舰体并不能抵挡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的打击,没这个能力。但通过一定强度的钢板加上隔舱式的设计同样能够起到抗打击能力。还有一点就是储备浮力,这是舰船抗沉性能重要的一点,现在驱逐舰的储备浮力高达100%以上,这也是保障驱逐舰中弹后不容易沉没的重要因素。驱逐舰的钢板厚度虽然薄了,但通过结构组合设计,抗打击能力更强了,特别是被导弹击中后,不会因为钢板太厚而导致吸能力下降,会连带损伤大面积的舰体结构。同时隔舱设计也把反舰导弹的损伤最小化,同时也方便抢修堵漏。。⬇️美国军舰被货船撞伤
正是由于防御思想的改变才使驱逐舰的钢板不但没有继续厚下去。反而是越来越薄了。现代的舰船所面对的武器是以导弹,鱼雷等为主力的兵器,这些武器都具备很高的速度,很强的穿甲能力,靠舰体硬抗是没有用的,而是需要利用舰载武器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编队联合防御系统,利用体系作战系统进行防御。舰体也是依靠薄皮多层式的隔舱设计进行防御,这也是驱逐舰钢板厚度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厚的原因。⬇️美军舰被炸弹袭击受损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大家各抒己见!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驱逐舰的钢板多厚?
现代驱逐舰的船体也就10几~30毫米厚,由高强度合金钢板制成。
大舰巨炮把装甲的审美标准提得太高,觉得200、300毫米钢装甲不算什么,只有“大和”、“依阿华”战列舰那样400~600毫米的装甲才过瘾。再一看“皮薄馅大”的现代军舰,顿时觉得好像退回原始时代一样。
船体钢板跟装甲是两个概念。现代驱逐舰船体钢板非常薄,根本称不上装甲,只是提高船体强度而已。
2013年8月30日,加拿大海军5000吨的“阿尔冈金人”号驱逐舰,在太平洋训练时发生碰撞事故。机库部位被切开,薄钢板如木材般开裂,内部的隔热材料外翻,看起来颇为恐怖。
从下图能看出来,钢板真是很薄啊。
现代海战与炮战时代不一样了,面对反舰导弹动辄几百公斤的半穿甲战斗部,装甲再厚也毫无用处。比如苏联的"花岗岩"反舰导弹,战斗部重750公斤,飞行速度2.5马赫。
现代战舰从被动防御转向隐身、防空、反潜等主动防御。通过密布全舰的水密隔舱、凯夫拉衬层及高效的损管措施增加抗沉性。有安装装甲的吨位,不如多装一些预警雷达、中近程防御系统靠谱些。
▲水密隔舰
其实不光军舰这样,就连现代坦克装甲在与穿甲弹、破甲弹的竞争中也力不从心。
二战驱逐舰追求高航速,基本没什么装甲。现代驱逐舰4000~7000吨,比二战驱逐舰大的多,相当于轻巡洋舰。但二战轻巡的装甲也不厚,水线装甲只有50-80毫米,能抵挡127~152毫米舰炮攻击。
只有航母这种大型核心作战单位,才会在指挥中心、动力舱、轮机舱等部位使用装甲。美国“尼米兹”航母指挥中心装甲厚330毫米,水线以下装甲200毫米左右。
但其船体钢板也不厚,飞行甲板50毫米,双层船壳第一层38毫米,第二层50毫米,中间有127毫米钢装甲,还有63毫米凯夫拉装甲。双层船体之间有"X"形构件,通过变形吸收能量。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船体平均厚度30毫米。弹药舱、机舱、电子设备舱使用凯夫拉装甲。但凯夫拉维护困难,高温下容易失效,只能局部使用。
综上,巨型装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火力、防护、速度”三要素中,装甲硬怼已退居二线,让位给主动防御了。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