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十大冷门人物都有哪些人?
❏┻三国时期,十大冷门人物都有哪些人?
十大冷门人物分别是:王必、戏志才、孙邵、费观、麴义、陈到、杜预、牵招、田豫、徐荣。如果知道3个以上,你就是资深三国迷。
三国在民间的知名度非常高,一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到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热门人物,然而除了这些热门人物,三国其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冷门人物,他们在正史中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但却鲜为人知!
一、王必
王必是曹操手下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官至丞相长史,虽然看起来王必的官职不是很高,为人也很低调,但他却非常有能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把汉献帝安置在了许都,原本曹操对汉献帝非常恭敬,结果在一次参拜中,汉献帝竟然让刀斧手押着曹操参拜,把曹操吓了个半死,之后曹操就很少去许都参拜汉献帝了,并渐渐将自己的政治中心独立了出来,放到了邺城,远离许都的汉室朝廷。但为了掌控汉献帝,曹操还是留下了王必,让他替代自己控制汉献帝!
王必能够得到曹操的信任与青睐,成功掌控汉献帝多年,可见他是多么厉害,这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只不过由于他是替曹操干“脏活”的,所以史书中对他的记载并不多,没有多少人了解他!
二、戏志才
一说起曹操手下的谋士,大家自然会想到郭嘉,然而事实上,曹操一开始器重的谋士并非郭嘉,而是戏志才!戏志才死后,没人再懂曹操的心思,所以曹操才让荀彧帮他招人,最终找到了郭嘉。也就说说,郭嘉其实是戏志才的替代品,戏志才不死,郭嘉是得不到重用的!
三、孙邵
孙邵是东吴的首位丞相,能做到如此高位,受到孙权的重视,可见孙邵并非凡人,然而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对于孙邵的记载都非常稀缺,可见他是多么的冷门!
四、费观
费观之名,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大家听过最多的乃是费祎。事实上,费观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原本是刘璋的妹夫,但最终却抛弃了刘璋,投靠了刘备,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并被刘备任命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不过此人去世得太早了,所以并没有留下多大的名声!
五、麴义
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估计都没怎么注意到麴义这个人,因为在界桥之战中,他被赵云轻松秒杀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小喽啰。然而在正史中,麴义非常厉害,界桥之战中他不仅没有被秒杀,还将公孙瓒给击败了,非常厉害。不过最终他因为居功自傲,遭到了袁绍的诛杀,没能再大显身手。
六、陈到
一提起刘备的侍卫统领,众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赵云,因为赵云多次护卫在刘备身边,并曾于长坂坡之战中救出了阿斗,然而正史中,刘备的侍卫统领并非赵云,而是陈到!刘备帐下的精锐白毦兵,便是由陈到统领!
七、杜预
很多人看三国,看到诸葛亮去世,便没有再看下去的勇气了,然而三国后期其实也出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人物,比如杜预。杜预乃是灭亡东吴的统帅之一,战功赫赫,不过在大众的眼中,似乎他并不怎么出名,事实上,杜预可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非常厉害!
八、牵昭
牵招和刘备有刎颈之交,后来他投靠了袁绍,袁绍死后,他又投靠了曹操,并受到曹魏重用,后期一直在为曹魏镇守北部边界,遏制了鲜卑的发展壮大!
九、田豫
田豫原本是刘备的手下,深得刘备的器重,不过后来田豫觉得刘备没啥发展前途,他就投靠了曹操,并受到曹操的重用,成为了曹魏威震北部边境的牛人。可以说,正是因为牵招和田豫的全力付出,曹魏的北部边疆才会保持相对的和平。
十、徐荣
三国演义中的徐荣,虽然号称是董卓手下大将,但其实力非常差,被夏侯惇轻松秒杀,被人所忽视。但是正史中的徐荣,其实是董卓手下一等一的猛将!曹操的军事能力有多强大家是知道的吧?孙坚在正史中有多厉害大家也是知道的吧?然而就是这么厉害的两人,却被徐荣轻松击败,可见徐荣是多么的厉害!这位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结语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不被众人所熟知的10个冷门人物,主要是这些人:王必、戏志才、孙邵、费观、麴义、陈到、杜预、牵招、田豫、徐荣。如果知道3个以上,你就是资深三国迷。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十大冷门人物都有哪些人?
袁涣、枣祗、李通、刘馥、张范、朱灵、胡昭、王修、严畯、孙乾。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三国演义》中也只是挑选出部分人物作为代表。
我这里有10位人物,大家能知道一半,就算是资深的三国迷。
1、忠直干吏——袁涣
袁涣,字曜卿,出身陈郡袁氏,是东汉司徒袁滂之子。
这个人与刘备颇有渊源,当初刘备做豫州牧时,举荐他为茂才。
衣带诏事件爆发,刘备奔袭徐州,很快又被曹操击败,豫州战乱频繁,袁涣前往江淮避难,投靠了袁术。
之后,袁术被吕布击破,随行的袁涣又转到了吕布麾下。
待到吕布被曹操擒杀,袁涣做了曹魏的官,最后病逝在郎中令任上。
袁涣这个人德行和官声很好,简朴勤政,谦和有度,治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他外在温和但内心坚韧,正直而又有气节,袁术、吕布、曹操都是很有个性的君主,但都十分敬重袁涣。
刘备早年错过的英才,除了太史慈、田豫等武将,还要算上袁涣这个内政人才。
不过想想也是没办法,刘备被曹操击溃得太快,仓促北上投奔袁绍。这种情况下,豫州的人才大多不可能追随刘备。
2、屯田功臣——枣祗(zhī)
这个人,别看他的名字有点怪,其实此人在东汉末年颇有名望,是个抢手的人才。
枣祗先祖本姓棘,先祖为了避难才改为姓枣。
早先,曹操组建义军讨伐董卓,枣祗拒绝了袁绍的招揽,选择加入了曹操。
所以说,枣祗是早年便追随曹操的老人,只是去世较早,后期没有再出场。
曹操做兖州牧的时候,任命枣祗为东阿令,镇守东阿。
枣祗善于治理地方,他劝农屯粮,勤修武备,成为日后曹操反攻吕布的重要据点。
不止如此,枣祗的最大功绩是屯田,为曹魏政权早期的粮食储备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农事荒废,曹魏军中极度缺粮,枣祗和韩浩首倡屯田,曹操准许。
枣祗被任命为首任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在枣祗的辛苦部署下,曹魏屯田事业蒸蒸日上,为曹魏后面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可惜天妒英才,枣祗去世较早,作为才能和忠诚都让曹操放心的老部下,曹操常常想念提及他。
我想,枣祗这种才干与忠诚俱佳的从龙功臣,进入朝廷中枢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史书肯定要为他重重添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多数人都不知道他。
3、曹操死忠——李通
一说曹操手下的大将,最容易想到许褚、典韦、张辽、徐晃、诸曹、诸夏侯。
其实,曹操手下的大将远不止于此,李通就是其中比较有分量的一位。
李通,字文达,小字万亿,江夏平春(河南信阳西北)人。他早年是个游侠,在汝南、江夏一带挺有名气。
趁着汉末战乱,他也在郡中起兵,拉了一支队伍,后来投靠了曹操。
李通最大的特点是性格坚定,而且对曹操十分服气,忠心不二。
官渡之战时,袁绍一直压着曹操打,曹军的形势十分危急。
就在这样的时刻,袁绍拉拢李通,许以高官厚禄,但是李通丝毫不犹豫,杀了使者,并声称曹操比袁绍高明一万倍,曹操早晚会赢。
别说李通的眼光真准,后面袁绍一败涂地,曹操则是势不可挡。
经此一事,李通的忠诚算是入了曹操的心坎,曹操十分器重李通,命他镇守汝南郡。
后来,孙刘联军反攻荆州的时候,曹仁被围,李通领兵救援时奋勇拼杀,病死在了途中。
李通死后,曹操重赏了李通,以奖励他的忠勇。
到了魏文帝曹丕在位时,曹丕对李通的后人依然恩宠不绝,多有封赏。
这就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六大刺史——刘馥(fù)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人。早年到扬州躲避战乱,后来投奔了“最优君主”曹操。
他最大的政绩是在出任扬州刺史时,营造州治合肥,强化边防守备,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君主信重。
刘馥因为他突出的政绩,而名列曹魏“六大刺史”,其他五人分别是扬州刺史温恢(继任)、兖州刺史司马朗、并州刺史梁习、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
5、淡泊名利——张范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今河南获嘉)人,乃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
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张范为人淡泊名利,恬静乐道,起初看到董卓无道,便弃官而走,回乡隐居。
后来袁术招揽,张范对官场有些厌倦,坚辞不受。
不要以为张范是因为袁术没水平才不出仕的,因为后来平定了冀州的曹操相招,张范依然不愿意进入官场,只是派了二弟张承(与东吴张承同名)去投奔了曹操。
直到曹操打完荆州,北还的途中,亲自去拜访张范,张范这才不得已出仕。
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张范有才有德,又不求名利,所以曹操十分器重他。
每当出征时,都让张范辅助曹丕镇守邺城,并且叮嘱曹丕,如果有事情必须与张范商量。
张范病逝后,家无余财,早先都拿去周济穷人,因而名声极好,这也印证了他淡泊浮华的一生。
6、公私分明——朱灵
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起初是袁绍的部将,后来袁绍败亡,朱灵归顺曹操。
要说朱灵此人颇有原则,公私分明,以致一家老小都死于敌手。
当时,袁绍和公孙瓒开战,袁绍派朱灵攻打叛变的鄃(shū)城,可是城中还住着自己的家人。
鄃城守将自然绑了朱灵的家人,在城头威胁朱灵投降,否则家人性命不保,
生死关头,朱灵痛哭着说道:“大丈夫为君主效力,又岂能再顾全自己的家人!”于是拒绝投降,奋力攻城,虽然城池拿下了,但家人却难逃被害的命运。
这种事确实很难选择,在当时那种乱世,忠孝常常无法两全。
袁绍败亡后,朱灵一直随曹操南征北战,多有功绩。直到后来不知是何原因,朱灵多次惹恼曹操,气得曹操夺了朱灵的兵权。
虽然没了兵权,但是朱灵的富贵却是不少,被封为侯,衣锦还乡。
7、隐士孔明——胡昭
胡昭很有特点,他字孔明,和诸葛亮一样。
他的书法造诣很深,擅长隶书,与当时的大书法家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
胡昭是真正的隐士,袁绍和曹操都曾征召过他,但是他都婉拒了。
他告诉曹操说,自己只想躬耕于山野,研读经籍自娱,希望曹操能成全他。
即使隐居在山野,胡昭的在民间的名声也是极好,百姓都称他为贤者。
8、忠贞无双——王修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他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最终在曹魏官至大司农郎中令。
王修早年因侍母极孝而闻名,出入仕追随孔融,时逢乱世,每当孔融有难,王修不论有何事,总是果断地挺身而出,为人极为忠义。
后来袁绍长子袁谭主政青州时,又征召王修为官,王修感念提拔之恩,依然做事全力以赴。后来袁谭被曹操攻灭,兵败身死,没人敢收敛袁谭的尸首,只有王修念及旧情,向曹操请求收葬袁谭。
此事过后,曹操很欣赏王修的忠义,又在一次家产清查中得知,王修家中只有一些口粮和书籍,不禁对王修另眼相看,从此对王修委以重任。
我觉得王修这样的下属实在难得,有才干又忠义可靠,曹魏为何强盛,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能臣干吏啊!
9、敦厚学者——严畯(jùn)
严畯,字曼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吴名臣。
早年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zhì)是好友,三人曾同游吴地,后来一同效力于孙权。
东吴第二代都督鲁肃去世后,原本孙权想让严畯接班,但是严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擅长学问和内政,对军事没有才能,于是坚决不接受任命,最后变成了吕蒙接班。
10、名儒力荐——孙乾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起初被名儒郑玄举荐给州里,后来刘备领徐州牧,任孙乾为从事,从此归于刘备麾下。
刘备多次重要的外交任务,都是交给孙乾处理,比如结盟袁绍、刘表,孙乾每次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把事情安排妥当,深得刘备信任。
刘备成功占领益州后,孙乾被拜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与简雍相同,可见其在刘备心中的分量。可惜不久,孙乾便病逝了。
蜀汉集团的元老人物本就相对较少,又多病逝凋零,可能是因为长年奔波,积劳成疾,令人叹惜!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ℑ┰三国时期,十大冷门人物都有哪些人?
相对于《三国演义》而言,我认为三国时期的十大冷门人物在公知度方面虽然颇有名望,但影响力并不广泛。
不过若从专业角度看,那无疑他们都是无与伦比的天花板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
上一篇:穿什么衣服显得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