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军队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
┴❦为何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军队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
权力关系的基础永远是实力。
周天子当然深知这一点,他们曾建立了完善的军事体系,既确保王室的统治力,又能发挥诸侯们的力量。
为了维持优势,历代周天子都尽了全力,做出了各种尝试。
只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落到实处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周初时,周天子既拥有足以压制任何诸侯的绝对优势军力,也拥有对诸侯国军队的控制权。
周天子直辖军队为“西六师”、“成周八师”(或称“东八师”)。
对于诸侯国的军力,也做了明确配额。
周刚建立时,为发挥诸侯作用,压制殷遗民,定额为“大国三师,次国二师,小国一师”。
周稳定后,做出调整:“方伯二师,诸侯一师”。
周天子直辖力量合计14师,而大诸侯的力量最多只有2师,一般诸侯更只有1师。
可以说,周天子的直辖军力,对任何诸侯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且,即便是诸侯的军队,也不是诸侯国君能完全说了算的。
“师”是由是“卿”统领的,而各诸侯国的“卿”也全部是由周天子直接任命的。
因此,在这套体系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天子牢牢掌握着一切。
不惜代价维系军事优势
然而,维系王室的优势,仅靠一套体系是不够的,还需要历代统治者的不懈努力。
事实上,历代周天子对维系军事优势都是极为重视的。
周昭王时,发生了一场意外。
当时,周军南征楚时,在渡汉水时,发生沉船事件,“六师尽没”。
周昭王本人,连同“西六师”一起沉入汉水。
“西六师”是周天子两大直辖力量之一,全军覆灭,对周国力的损耗是前所未有的。
西周的军队是以战车为主力的。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西周的战车制作成本极高,而且战车甲士的训练、配合作战步兵的训练,所需要的时间也极为漫长。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要迅速重建六师,绝非易事,势必要透支国力。
不过,周穆王即位后,励精图治,不惜代价,还是重建了“西六师”,并取得了一系列作战的胜利,重振了声威。
然而,仅仅重建军队,打几场胜仗,并不能改变国力逐渐衰落的走向。
由于国力损耗,周天子用兵时,往往在取胜后,无法进一步巩固胜利,而当周天子的大军离开后,对方又开始作乱,因此,各个方向的作战都久拖不决。
战事越是久拖不决,周国力越是损耗,王室越是衰微。
因此,到周夷王时,一些诸侯已经开始不朝贡,甚至相互攻伐,南方的楚国熊渠甚至公开称王!
失败的改革
仅仅像周穆王一样重建军队,不可能长期维系优势,改变不了王室衰微的走向。
要真正重振王室,还需要扩充王室财力!有了经济基础,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重振王室!
因此,周厉王即位后,开始改革,将王畿附近的山川收归国有,以扩充王室财力。
这一举措的震慑力是非常的。
原本称王的楚国熊渠见此,知道周厉王是个狠角色,不敢再称王了,取消王号。
然而,所有的改革,都是动蛋糕。
周厉王的改革,动了京畿附近周人的蛋糕。
终于,周人奋起反抗,发起“国人暴动”,轰走了周厉王。
国人暴动,能直接把天子轰走,背后隐藏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西六师也集体背叛了周厉王!至少在这场暴动中冷眼旁观!
这也难怪。
西六师是以周人组成的,本身就是国人。而且,尽管他们是周王的直辖力量,但他们的领军将领是世袭的,因此,他们虽名义上为周天子直辖,但其实分属于各怀利益的世袭军事贵族!
因此,国人暴动,不但意味着周厉王的改革嘎然而止,也意味着“西六师”军事贵族对周王已非绝对忠诚!
因此,此后,“西六师”不再出现在周王征战的史料中。(或许后来被郑国等贵族势力所吸收。)
最后的努力
周厉王被赶走后,经过“共和执政”,即贵族联合执政,直到周厉王去世,周宣王才即位。
吸取父亲的教训,周宣王已不敢再动王畿贵族们的蛋糕。
为了重新确立王室的优势地位,周宣王做出调整。
首先,西面防御,不再倚重“西六师”,而是依仗近支贵族,扶植新势力。
他分封异母弟为郑公,建立郑国,以为西面屏障,又扶植尚为建国的秦人族群抗击犬戎,甚至送了7000兵马,以加强秦人的实力。
其次,他将重心放在东面,利用“成周八师”及忠诚于周王的“南国之师”为主要军事力量。
“成周八师”与“南国之师”东征西站,一度取得了许多胜利,打出了一个“宣王中兴”。
然而,宣王晚年的几次惨败,却损耗了周王最后的力量。
前797年,败于太原之戎,前793年,败于条戎、奔戎,前790年,千亩之战,败于姜戎,南国之师全军覆灭。
其实,从最后千亩之战中,周宣王居然率南国之师讨伐游牧姜戎来看,连番征战下,宣王真的已经拼到没有几乎无兵可用了!
随即,周宣王做出了最后一次挣扎:太原料民。
通过在太原地区清查户口,整顿人口,增加赋税收入,征调物资,扩充兵源。
太原,当时是边陲之地。
然而,或许正因如此,这里受到贵族利益、周礼束缚较少,天下虽大,但富有天下的周宣王却只能在此进行充实国力的改革。
看来,周王朝的衰落,并非周天子缺乏见识!
无力的挣扎
周幽王即位后,表现确实令人绝望。
郑桓公出于发展需要,请求迁国,迁离了西陲。
这个信号表明:周王的近支贵族也不再愿意屏障周王,而与一般诸侯一样,将发展自身实力作为主要目标。
失去了郑、虢等屏障,“西六师”已早不是周天子的忠诚护卫者,而本已离心的诸侯国也因“烽火戏诸侯”而不援,申侯等带路党带犬戎攻入镐京,灭掉了西周。
由此,周王失去了关中根本之地,只有洛邑附近的数百里之地,与一个中等诸侯实力相当。
到周桓王时,他进行了最后努力,率军与郑国进行了一次交战。
结果,一败涂地,最后的一点军力灰飞烟灭。
此时的周天子,地盘狭小、威望丧尽,已经没有经济基础、政治资本来重建军队了。
周天子,由此变成了名义上的共主,沦为大国争霸的看客。
实力是一切权力关系的基础。
周天子自然深知这一点。
因此,整个西周时期,除了周幽王等人之外,历代周王都尽心尽力,想尽各种办法,试图确保周王的军事优势。
周王最后丧失优势,只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人精密严谨的社会体系变成了束缚手脚的无形之绳。
精密的井田制,使周天子的经济实力,无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强。
随着战争的损耗,周天子维系军事优势缺乏经济基础。
以宗法关系为中心的世官制,又使周军的指挥能力不可避免的一代不如一代。
战败的频率越来越高,战争的损耗越来越大。
无孔不入的礼法,又束缚了周天子改革的手脚。
任何改革都变成了违背“先王圣道”的暴虐之举。
如此,周天子再是不情愿,也不可能改变王朝衰落的命运了。
∱Ⓓ为何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军队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
周天子有军队。我们在史书和各类西周出土文物上看到的「西六师」,「殷八师」就是周天子掌握的军队。
这其中的西六师,是武王伐纣之前,武王在关中组建的。
这支部队对于周天子的意义,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清朝的满八旗。是周王室发家的本钱。
殷八师也叫成周八师,是周武王去世后,后来的周成王、周康王为了监视关东诸侯和殷商遗民,在洛阳又筹建的部队。(分布于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八个据点)
这支部队对于周天子的意义,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清朝的汉八旗。是周王室收编的武装。
另外周王室还组建有虎贲军,就是专门保卫天子的近卫军。将士由周王畿贵族子弟中的精选勇士所组成。
由于虎贲军的规模不大,就不提它了。
西六师和成周八师成立之初,战斗力很强。
周武王靠着西六师灭了商朝,周穆王靠着成周八师东征西讨。不过这两支部队和几千年后的八旗军一样,战斗力逐渐下滑,到了后来,变得不堪大用。
大致的转折点出现在周昭王在位后期。
周昭王早年,屡次远征,虽斩获颇丰,铸器铭功,维护了自己身为天下共主的权威和周王朝的秩序。但他晚年阴沟里翻船,南征荆楚,中了楚人诡计,被淹死在了汉水。
西六师随昭王一起南征,死伤惨重。后来虽有重建,但战斗力已大不如前。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史记·周本纪》
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竹书纪年》
成周八师是何时衰落的,史料记载不详。
不过根据出土文物“禹鼎”上的记载看,最晚在周厉王在位时,西六师和成周八师的战斗力就已经很稀烂了。
王廼命西六、殷八,曰:“扑伐噩鄂侯驭方,勿遗寿幼。”肆师弥匌怵会恇,弗克伐鄂。肆武公廼遣禹率公戎车百乘、厮驭二百、徒千,曰:“于匡朕肃慕,唯西六、殷八伐噩鄂侯驭方,勿遗寿幼。”雩禹以武公徒驭至于鄂,敦伐鄂,休,获厥君驭方。肆禹有成。敢对扬武公不显耿光。用作大宝鼎。禹其万年子子孙宝用——禹鼎
这段记载大致意思就是说,噩侯驭方纠结蛮夷侵犯周王朝的东部疆土,周厉王大怒,命西六师、殷八师前往征讨,但打不赢。最终不得不依赖执政卿士武公的私人军队才打败来犯者。
插一句。从这段金文资料以及其他史料的相互佐证来看。西周后期,国家的正规部队战斗力严重退化,对外战争经常要依靠诸侯军队和卿大夫的私人武装。这与后来清朝后期八旗军和绿营难堪大任,淮军、湘军、北洋新军崛起并最终掀翻清王朝的情况是有点相似的。
扯远了,回归正题。
西六师和成周八师战斗力稀烂,周厉王对此感到很不满。
为了重新振作战力,他决定改革。
但是改革,这个利益牵扯就大了。周厉王也因此而下台。
具体一点说。
西周时期的西六师、成周八师,不是纯粹的战斗单位,也不是简单的“军事屯田”。
而是归周王直属,具有军事组织和一般乡邑组织双重特征,耕战结合、兵农合一的“军事功能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当时的六师和八师就相当于现在“生产建设兵团”。
所以也就是说,周厉王要想整军,那他就得先把土地分封情况搞清楚,要搞清楚自己还有多少土地。
而西周是分封制,从开国到厉王时代,大部分土地都赏赐给了卿大夫,以换取他们对天子的忠心(这种赏赐只对受赏的第一代有意义,对于受赏者子孙来说,分封的土地是自己的。所以周王要不断赏赐才能维持臣子的忠诚)。周厉王手上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可封了。
据当年出土文物上的资料记载,周厉王曾把一块土地分给几个人,这在之前是没有的。这说明在搞了一百多年的分封制后,周厉王已经没有多少家当了。
所以他才需要改革,对有土地的大臣和国人共有资源(比如森林、湖泊)下手,重新进行资源分配。而周厉王这么干,就必然会得罪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不满厉王的作所,便鼓动国人暴动,把周厉王赶下了台。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周厉王不是暴君,是个有为之君,只不过因为改革过于激进被国人赶下了台的理论根据就基于此。
周厉王被赶走后,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时代”。
后世儒家典籍对这个时期大加吹捧。
然而实际上,根据一些出土文物来看。周朝在没有天子的这十几年,形势不是转好,而是越来越颓废了。
因为周厉王被赶到山里去了后,原本归属王室的财产,比如西六师,没主人了(西六师应该也参与了国人暴动),然后它们就被贵族们偷偷瓜分了。
贵族们就像搬仓鼠一样,疯狂攫取周天子的私财。等到周宣王继位时,王畿财产被贵族们瓜分完毕,身为天子的宣王,不得不把政治重心移到洛阳。
在洛阳,周宣王一度重新振作天子权威,东征西讨。但他晚年,连吃败仗,成周八师损失惨重。
宣王不脩籍於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王弗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史记·周本纪》
有一段时间,周宣王曾想收回王畿之地的控制权和部分王产。但遭到贵族抵制,宣王害怕重蹈厉王的覆辙,便不了了之。
之后继位的周幽王,已经可以说就是光杆司令了。但贵族们仍然疯狂攫取王产。这其中有个佼佼者叫姬友,这人就是后来导致西周灭亡的大祸害郑桓公。
这里插一句。以郑桓公为代表的诸侯之所以能把王室财产往自家搬,是因为他们是周王室的卿士。也就是说,他们有双重身份,既是一方诸侯,同时还是中央大员。只要皇帝不管事,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把公家财产往自家般搬。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平王东迁,郑国也跟着周王室一起东迁。当时的二代郑侯郑武公也是个搬仓鼠,即便是流落到洛阳了,他也没忘了继续薅王室的羊毛。
王畿之地本来就被瓜分完了,周幽王有天子之名,无天子之实。况且周幽王又昏庸。
所以原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西周,随着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就再也没有复兴。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继位。周平王一度想振兴王室。但一方面,他无力抵御犬戎入侵。另一方面,因常年的战争,关中平原从富饶之地,变成了残山剩水。
最重要的一点,当时关中实质上已经被贵族们瓜分完了,周平王丧失了对王畿之地的控制。他在关中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因此周平王继位后没多久,他就东迁了。
注意,不是周平王想迁都,而是现实情况逼得他不得不迁都。这就好比鸠占鹊巢,自己的家被别人占了,除了搬家,别无选择。
而平王东迁,也标志着西周灭亡,东周时代的正式开启。
迁都之后,周平王起初还有点进取心,希望重塑王室的威望。
但两个客观因素制约他的发展,导致他振兴计划最终破产了。
其一是周平王靠坑死周幽王才上位的,得位不正,诸侯们都不怎么尊重他。
其二是周平王的能力不够,他这个人,是文也不行,武也不行,庸人一个。
所以,周平王只是空有抱负。
周平王死后,继位的周桓王更无能,诸侯对王室的蚕食更厉害。比如周王室在洛阳的机动部队,也就是东八师,就在周平王死后被诸侯瓜分了。
东迁之前,姬姓诸侯在关中薅天子羊毛。东迁之后,姬姓诸侯在河南薅天子羊毛。模式一点变化没有,只不过地点变了。
周天子又不可能像诸侯一样,兼并扩张,那样会让周天子的法统荡然无存。(这也是周天子坐视诸侯扩张,而周天子却毫无作为的原因)
所以当周王室的直辖地盘仅限于洛阳周围六百里后,周天子也就没军队了。
⇦☇为何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军队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
最早周天子手里的兵马,那是相当强大的,要不也不可能有马仔愿意跟着你赴汤蹈火啊!武王伐纣的时候,大家之所以跟着周武王,不是说商纣王一定昏庸,主要是周武王手握重兵,实力强劲,跟着他有肉吃。
但是我们要记得,人家马仔们跟着你打天下,将来是不是要分一块肉吃?那个时候可不搞什么郡县制,只有分封制,大家的脑筋还没有转过弯来。因此大家觉得,给周武王打工,其实就是给自己打工。这么一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首先,一些地方小诸侯,跟着你周武王伐纣,最后功成名就了,你是不是要给他们一块封地?让他们做自己地盘上的土霸王?其次,一些跟着周武王出生入死的功臣们,在建功立业以后,周武王是不是也不能小气,该给他们封地的,也是要给的?比如说姜子牙。最后,一些周文王、周武王的子孙后代、宗室宗亲,他们冒着被灭族的风险跟着周武王混,将来是不是也要一块封地给他们享受享受?据统计,周朝刚建立的时候,分封了71个大小诸侯国。这其中有53个都是姓姬的,也就是周武王他们家的宗亲。其中周文王的儿子分了16个,周武王的儿子分了4个,周公旦的儿子分了6个。
兼制天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 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
因此,周武王在打下商朝建立周朝以后,其实也挺无奈的。这块大蛋糕,压根不可能自己一个人给吃了,必须要分成若干份,让大家一起来品尝。
一、专治各种不服,结果周天子的军事实力一落千丈。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礼记,王制》
由此可见,周天子在西周时期的地位和实力,都是相当高的。一般的公侯,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更别说伯子男等爵位了。所以说当时的周天子,的确是手握兵权,指点江山的。
一代传一代,时间长了以后,莫说功臣和小诸侯们跟周王室不亲密了,就连姬姓诸侯国,跟周王室之间的血缘关系也远了,周天子的地位自然会受到影响,但实力依旧尚存,所以诸侯国们也不敢怠慢。
到了西周中期,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地方势力和少数民族的势力逐渐发展了起来,逐渐跟周天子之间,产生了摩擦,小规模的战争,基本上没停过。
尤其是是以蛮族为代表的楚,没事儿就跟周天子闹一闹。周昭王实在是受不了被这种小地方的人欺负,因此曾经三次伐楚。
不过很可惜的是,周昭王伐楚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不仅周王室的军队被打残了,他自己也在汉水殒命。从此以后,周王室的军事实力就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地位自然也在不断接受挑战。
周穆王时期,西北地区的犬戎部落们,也蠢蠢欲动了起来,逐渐前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周穆王大怒,立刻带兵前去征讨。他没有吸取父亲周昭王战败的教训,因此犬戎也给他上了一课。
正当周穆王和犬戎大战的时候,东边的淮水、泗水一带,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叛乱。尽管这些战争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周王室的实力也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打击。
所以说到了周懿王时期,一直被西戎欺负,甚至只能靠迁都犬丘来避难。到了周宣王时期,这哥们又去讨伐姜戎,结果被人家打得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周王室差点在这个时候就崩盘了。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这才有了周幽王被自己的老丈人申侯欺负的现象。所以说不是周王室手里没有军权,而是在历次征讨各地方势力的时候,把自己的军队给折损得差不多了。
二、周天子对诸侯国的限制,其实还是有一套东西的。
别以为周天子把土地分封出去了,这些诸侯国们,就可以完全不听从周天子的话。如果是这样的话,傻子才搞分封制。那么周天子靠什么来管理这些诸侯国呢?
1、历代诸侯国的君主,必须要得到周天子的册封。这是周武王搞分封制时特地留的一手,没有西周周天子的任命,就算你武力夺权,也会遭受天下人的讨伐。也就是说,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名义上是国君,实际上还是周天子的大臣。
2、诸侯国的建制规模,都要受到周天子的限制。这就是从实际入手了,诸侯国具备一套和周朝几乎类似的组织机构,但是规模必须要受到周天子的限制。按照《礼记王制》中的记载:
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这就是说诸侯国的高级官吏,也是周天子给派去的。即使不是派去的,至少也必须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才行。
此外,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也必须要受到限制,而且是有明文规定的:
凡制军,万有两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由此可见,周天子手里的军权,按照规定,始终是必须要超过诸侯国若干的。要不是后来周天子自己瞎折腾,诸侯国们可不敢小看了周天子。
3、周天子可以管辖诸侯国内政。你以为分封了你,你就可以完全独立自主了吗?当然不是,大家都要按照周礼来办事,如果你这个诸侯王违反规定的话,那么对不起,我会带着一票马仔来收拾你。
哀公时,纪侯谱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史记》
纪侯在周天子那儿说了齐哀公几句坏话,周天子二话不说,就把齐哀公给烹了,改立他的弟弟做齐国国君。由此可见周天子的实力地位都是不可小觑的。
4、诸侯王们要定期前来朝拜周天子。朝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要来汇报自己的工作,还要缴纳贡税。而且有非常严格的规矩,超越礼仪的朝拜,也会受到责罚。
总结:周天子自己不争气,不怪人家诸侯国发展起来。
按道理说,有这么多限制,再加上军事实力强大,周天子应该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可是周幽王被老丈人搞死以后,周平王上台,周天子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西周的周天子,想要用武力征服那些不听话的部族,结果由于常年征战,导致自己的军事实力下降。西周向东周过渡时期,周天子的权威性再次遭受打击,不光军事实力不济,而且连王城都丢了,因此颜面扫尽。
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地盘越来越小,军事实力越来越弱。而当初那些被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们,靠着自己辛勤的努力和发展,逐渐做大做强,灭了周王室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参考资料:《礼记》、《史记》、《荀子》
✼↕为何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军队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
周天子不掌握军队?那他们天下共主的地位是怎么来的?靠所谓“人格魅力”吗?别扯了!自古以来,君临天下者哪个靠的是“人格魅力”?手里没有硬家伙,谁会把你当道菜?!当初周武王、周成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共主——周天子,靠的就是手中足以碾压一众诸侯的军队。西六师、东八师、直属虎贲……哪一个都不是吃素的!在整个西周时期,诸侯们之所以不敢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就是因为周天子这种绝对军事威慑的存在。
坑爹的儿子——周平王
因为拥有足以碾压一众诸侯的绝对军事威慑,西周时期的周天子虽然“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但诸侯们始终没有谁敢公然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即便经历过“国人暴动”之后也依然如此,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未必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但起码能够说明一点,周幽王还是实权周天子,早年间他的“烽火”还是管点用的,不是吗?
可架不住周幽王遇上个坑爹的儿子呀!废长立幼、废嫡立庶,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并不罕见,周幽王便是其中之一。因为宠爱褒姒,周幽王废黜了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并将她的儿子伯服立为了太子。可太子宜臼不干了,他索性逃到了自己外祖父申侯那里,与申侯及几个跟申侯关系密切的诸侯联手,“里通外国”、勾结异族犬戎进攻镐京!一战下来,犬戎不仅攻陷了镐京,而且还把周幽王给杀了、把镐京也抢了个一干二净!虽然事后太子宜臼被几个亲申的诸侯一起拥立为了新的周天子,即后来的周平王。但彼时镐京已经被犬戎祸害得一塌糊涂,周平王无奈只能把都城迁往了雒邑,史称“平王东迁”。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周平王东迁前后,与周平王、申侯原本就不对付的权臣石虢父父子索性把周幽王的弟弟余臣推向了前台、也拥立了一位周天子,史称“周携王”。这两件事在今人看来不过就是权力斗争而已、见怪不怪,但在彼时却是天大的事情,甚至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犬戎轻而易举便攻破了镐京、而且还杀掉了周幽王,周天子赖以维系天下共主地位的军事威慑力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诸侯们忽然发现,周天子的西六师、东八师和直属虎贲也不过如此嘛!自此,诸侯们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当道菜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一时间“君权神授”的周天子居然出现了两个!周天子的神权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在已经有周天子存在的情况下,权臣依然可以我行我素、再拥立一位周天子,周天子还能算是天之子吗?自此,周天子俨然已经跌落神坛了……多年之后,周郑交质,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威严荡然无存,郑庄公的一箭更是将周天子彻彻底底拉下了神坛!臣下都可以用箭射伤周天子了,周天子还算个什么东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自古丘八当兵吃粮,没有银子,谁会给你卖命!更何况,春秋时期的军人大多都是有些背景的,奴隶通常情况下是没有资格从军的!这些人可不是区区几两银子就能打发的。当然,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流行使用白银作为硬通货,但大概其是这么个意思吧。
自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对原本在镐京附近的领地已经失去了控制,只剩下了雒邑周边的一些地盘。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可为了装点门面,周天子的分封还在继续!生个儿子总得封块地吧?添个孙子又得封块地吧?久而久之,周天子的直属地盘也变得越来越小。没有了直属领地,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没有钱,拿什么维持庞大的军队开销?周天子原本就已经被打残的军队也变得越来越少……随着春秋时期诸侯大混战、大吞并的开始,不少诸侯的实力却变得越来越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强大的诸侯们自然也就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当道菜了。
综上所述,不是周天子不掌握军队,西周初年周天子的军队还是非常强悍的,足以碾压一众诸侯!只可惜,犬戎入侵之后,周天子的老底不仅被打残了,而且曝露在了阳光之下,神权地位也遭受了严重的挑战。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的直属地盘变小了,而且分封还在继续。久而久之,周天子的地盘也变得越来越小,没有了地盘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没有钱,拿什么养兵?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诸侯们的实力超过了周天子,自然越来越不把周天子当道菜!
春秋时期,因为诸侯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或数强并列的局面,周天子还有存在的意义,接着这点儿“利用价值”,周天子勉强还可以靠向诸侯们打秋风维持天下共主的体面。历史的车轮进入战国之后,七雄并列,哪一家都足以碾压周天子,周天子也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战国后期,秦国渐成一家独大之势,就更加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因为周天子拒绝秦武王举鼎的非分要求,秦武王的叔叔樗里疾索性带着兵把周天子赶出了王宫!周天子最后的一丝颜面也彻底扫地了。不久之后,秦灭西周公国,末代周天子周赧王在被秦国羞辱之后郁郁而终。周赧王死后,秦取周天子象征正统、权力的九鼎归秦,周天子也彻底成为了史籍之中的一个符号……
℃➜为何周天子自己不掌握军队而导致诸侯做强做大?
谢谢邀请!周天子是掌握军队的。西周建立的时候,就有西六师,这个军队为周武王消灭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周武王得到天下,有功之臣得到了封赏,而后,受封之臣就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了,必然要带走一些人马。其实,这时的周天子也不需要多少军队了。到了成王的时候,周公帮助成王组建东八师,这是一支御林军,主要是保护周王室,是为了周王室的安全而组建的。要凭这个军队的力量,消灭一两个诸侯国,还是不成问题的。
为了巩固王权,周王室规定,得到封地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若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周王室可以去收回封地。若京中有事,各国诸侯的军队应当听候调遣。看到烽火台上燃起烽火,就应当赶快来保卫京城。最有名的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说明这时的西周王室的王权还是很实在的。可是当诸侯前来救应,发现京中无事,原来是博得美女一笑,自己被戏弄了,以后就不灵了。后来犬戎入侵,点燃烽火,诸侯的军队就不来了,西周就是这样被灭亡的。
周幽王被犬戎人杀死后,宜臼继位,宜臼就是周平王。关中之地,被犬戎人抢劫一空,周平王无力抵抗犬戎的入侵,只得把王室从镐京迁往洛邑,东周开始。
周平王是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也没有什么巩固王权的有效措施,春秋初期,还有一些诸侯前来朝拜,以后就慢慢地没有朝拜的了,一些诸侯阳奉阴违,不把周王室看在眼里,到了春秋末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
周朝的灭亡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巩固好王权,由于实行的是分封制,诸侯做大做强,也是必然,并不是周王室能控制得了的。周王朝800年,时间还是最长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