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蹬不就是个铁环吗?为什么汉朝那么发达的冶铁技术就是造不出来?
↜✎马蹬不就是个铁环吗?为什么汉朝那么发达的冶铁技术就是造不出来?
马镫虽然很小,却是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和火药的发明等量齐观。
为什么我这么讲?
人类自从驯服了马这种动物以来,马的特点,速度快,力气大,在军事上的用途马上就体现出来。
所以你看春秋时候的作战样式,那时候是车战模式。当时的国家实力,就是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来形容。这个千乘,万乘,就是表示战车。
当年这样的木制战车,地位就如同今天的坦克
打仗的时候,一个人驾车,一个人持戈,一个人持弓箭,双方战车在战场上互相冲撞,还有跟随战车前进的步卒。当时的作战就是这样的模式。
中原地区什么时候开始骑马作战了呢?这个要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才有了骑兵。
然而此时的骑兵,没有马镫。但是有鞍具。胡服骑射,就是学习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射箭的本领,同时穿着短小精干的胡服。
胡服骑射,注意没有马镫
所以此时的骑兵,是轻骑兵,主要依靠弓箭杀敌,同时通过骑乘马匹获得高机动性。
这个高机动性在古代那就很厉害,一天时间就能机动几百里地方,如果有几万这样的精兵,那么可以守卫打击的范围极大。
有人要问,没有马镫他们怎么骑马?怎么保证不掉下来?这个,听说过骑术高的人吧?高手可以骑无鞍马,仅仅依靠腿力夹住马腹部,同时还可以用胳膊夹住马脖子或者用手抓住马鬃毛,都掉不下来!
驯烈马
没有马镫,有马鞍,那么骑在马鞍上,依靠双腿夹住马腹,手抓马鞍,马鬃,马缰都可以,只要加以训练,时间长了,都可以做到骑乘自如。
然而,这样子骑马,上马是个麻烦。年轻人可以做到一跃而上,年龄大点的就没这个能耐了。就要找个垫脚的方才可以上马。
至于达官贵人要骑马,那就找个下人或者小兵蹲下,然后踩着这个人脊背上马。
人多的时候,互相帮助,总能把上马不便的给弄上去。然而假如人少呢?假如正好是个年龄大的,那么怎么上马总是个问题。
发明总是需求产生的。这种情况下,有人就灵机一动,在马具上搞点发明,往马鞍那里挂个铁环,然后人先用脚踩住,不就可以上去了?
踩着马镫上马
所以马镫就是这么发明的。准确年代不知,发明者不知,但是就有了这么个玩意儿。
那么,最早的马镫就这么登场了,是个单马镫。意思就是,马具中只有一个马镫,用途就是用来上马方便。
然后,这个单马镫发明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又是在某一天,可能一个比较爱幻想的家伙,偶然之间,又找了个马镫,挂在马的另一边,一边一个马镫!
就此,双马镫形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个用上双马镫的人发现,他踩着双马镫,可以很方便站起来,屁股离开马鞍一段距离了。如果说,以前的骑马,是老老实实屁股不能离鞍,那么现在有了许多新的选择,踩住马镫两侧依靠腿力很容易平衡,那么,双手就可以解放出来了,控马非常方便,不像以前必须用手抓着马鞍马鬃怕摔了。
所以,出现了双马镫,重装骑兵才可以诞生。他们可以穿着重铠甲,端着马槊,进行冲刺!深刻改变了骑兵装备和战术!
双马镫的形式一出现,就是完美的程度,到现在已经一直沿用了将近两千年!
那么,为什么要说,汉朝没有马镫呢?
这个,考古学家们有详细的记录。因为他们在汉朝出土的文物中,就没发现过马镫的踪迹。不要说实体马镫,就连画像石,帛画这些里都没有马镫,更何况还有为数众多的陶俑,殉马坑,车马坑,青铜器,就没发现过马镫的一点踪影。
可以说,只要在汉墓的画像石上,马匹的图画上找出一个小圈圈的笔画,都可以宣告,汉代有马镫!然而,这个真没有!
汉代画像石上的马
建国以后考古学家们在对长沙金盆岭晋朝古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带有单马镫的陶俑。这是我国单马镫的开始。
这就是金盆岭晋墓出土的陶俑,在它上面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单马镫
在对辽宁北票喇嘛洞的前燕时期古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双马镫。
考古发现的双马镫
所以,你看电视剧,秦朝汉朝如果出现马镫,那绝对是不靠谱的。前燕时期,才出现双马镫。前燕时期是公元多少年呢?公元337年---公元370年之间。
就这,我们的双马镫发明年代,比欧洲还早了好几百年。欧洲到了8世纪,才出现双马镫。
随着双马镫的出现,重装骑兵登上历史舞台。随之才有了用狼牙棒,鞭,锏,锤,大棒等重兵器用来破甲,深刻影响了以后的战争形式。
所以,有时候,一样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的发明,是需要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发明出来的。
就比如红烧肉,东坡肉,那是宋朝苏东坡发明的,假如你穿越到唐朝,那时候还没红烧肉呢。
又比如天花,弄点牛痘给人接种就免疫天花了。然而直到清朝康熙时候,人们对于天花还是束手无策。
所以啊,马镫在汉朝没出现,和汉朝冶铁技术发达不发达没关系,真的想用马镫,青铜的也可以,用皮革编个环也可以。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战国末期以来的骑兵战术和骑兵装备,骑兵使用还没有更深的认识,只是因循沿袭,没有开创发展。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马蹬不就是个铁环吗?为什么汉朝那么发达的冶铁技术就是造不出来?
公元3世纪以前,世界各地都没有真正的金属马镫,汉朝也不例外,这和冶炼金属技术发达不发达毫无关系,事实上,马镫的发明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它最早出现只是为了人们方便上马。
1
由于没有马镫,骑乘的难度很大。汉朝贵族穿着宽大累赘的褒衣,戴着华丽繁复的头冠,脚上是高底鞋,不用说骑马出门,就是上马都不容易———与乘车相比更显得寒碜狼狈。而且骑马的姿势又很类似当时被世俗认为极不礼貌的踞坐,因而汉代除军事行动外,官员都乘车而不骑马。
汉宣帝时,韦玄成以列侯身份侍祠惠帝庙,早晨入庙,因大雨泥泞道路狭窄,不驾驷马车而骑马至庙下,结果被掌管礼仪的部门告状,相关的数人皆受牵连被削去爵位……
直到南北朝,我国上层社会的男子出行时还讲究乘车而不提倡骑马。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舍车骑马,依然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举止。
2
那么马镫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
长沙金盆岭出土的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釉陶骑俑的镫,表现了中国最早期镫的样子。在这个墓里出土的陶骑俑中,有的在马鞍左侧前缘系有三角形小镫,而马的右侧却没有装镫。镫在足部的前上方,并且镫革很短,只有人腿部的一半长。
由以上现象推测,这是供上马时踏足用的,上马后就不再踏镫了,可以叫做“上马脚扣”。这种单边小镫,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的马镫。
为什么会出现“上马脚扣”呢?因为到了西晋,马匹开始配高桥鞍,这是为了防止骑者坠马,可是鞍桥的升高,又反过来加大了上马的难度。并且这时的高桥鞍,后鞍桥还略高于前鞍桥,所以上马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上马脚扣”,就非常自然了………
3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马镫是鲜卑人而不是汉人发明的,迄今最早的马镫是辽宁省北票房村北沟墓地8号鲜卑墓出土的木芯包铜片马镫,该墓年代为公元3世纪中叶至4世纪初。
北沟墓地8号鲜卑墓出土的马镫不但形制完备,而且时代最早,但应该也是受了汉人为了方便上马而发明的“上马脚扣”的启发,一步一步演化来的。
稍晚一点,朝阳袁台子东晋墓出土的马镫就是汉人的马镫了,也是木芯外包铜片,很可能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过来的。
成熟的马镫的使用,骑马用具的完备,使得骑兵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骑兵可以和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复杂的战术动作和训练变得容易。
有了马镫,双脚有了支点,武士们不但可以穿笨重的铠甲而不坠马,更可以把马的冲力转化到兵器上,中国骑兵的巅峰也随之来临——十六国到南北朝“甲骑具装”就是有力的例证。
°Ⓦ马蹬不就是个铁环吗?为什么汉朝那么发达的冶铁技术就是造不出来?
马镫大约在公元4-5世纪才产生,发明来自是北朝,的确不是汉朝人。马镫虽小,但对骑兵的发展却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汉朝的冶铁发达,也并不是没有制造马镫的技术,发明有时候不单纯只是一项技术,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想象力。
马镫的发明并不是一下子成形的,也是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发展与改进,最终才成为符合骑兵要求的必备装备之一。
马镫的东西方之争
关于马镫的发明,东西方的学者们曾有过争议,但最终确定中国为发明马镫最早的国家。西方学者认为马镫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最初是套在裸脚 上的绳套。后来这种文化传随着佛教文化一并传入中国,到公元5世纪时,中国人已经使用上了整只脚踩踏的马镫。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仅仅只是西方学者的推测,因为他们没有有力的实物证据来证明。但马镫在中国的出现则有着充分的证据。
1950年,长沙西晋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马和人骑马造型的陶俑(如下图),其中四尊马身的左侧都塑有一个三角形的马镫,但奇怪的是,骑马人的脚却没有踩在马镫上。所以,当时的考古学者认为,这种单侧的三角形马镫只是用于上马时用的,上马之后就不镫了。
1954年,西安草厂坡1号墓出土了一组披着铠甲的战马陶俑,上面也塑有马镫造型。早期的文物工作者认为其时代为北朝,后来改为十六国时期。到1970年,我国已有多座墓葬相继发现马镫实物、陶俑与壁画。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马镫最早在中国产生并普及,这个结论基本没有疑义。由此,有学者认为,马镫的发明过程,最初由供上马用的单马镫,到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双马镫,直至普及。
那么,马镫为什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其他地方呢?汉朝虽然没发明马镫,但的确参与了马镫发明的过程。
骑兵冲击战催生了马镫的出现
与马镫关系最紧密的马具是马鞍,因为马镫是系在马鞍两侧,骑马人脚踩马镫的力量由马鞍来承受,最终传递到马背上。
东汉和三国时期骑兵冲击步兵军阵的战术已经很成熟,也已相当普遍。冲击战术需要骑士将自己尽可能的固定在马背上,以抵抗刺杀敌人时反冲力。
早期的骑手所采用的手段就是加高马鞍,高耸起来的前后鞍桥为骑手提供了前后两个方向的依托,从而起到了稳定效果。
汉代在汉武帝时期与匈奴作战频繁,著名的大将卫青、霍去病都以闪击战闻名。汉代骑兵采用冲击战术后,加高马鞍保证了骑者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戟或矛的杀敌效力。
自汉代开始,骑兵马鞍的前后鞍桥越来越高。但同时,由于马鞍增高,又引发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增加了上马困难。于是便催生出了,如长沙西晋墓葬中的三角形单马镫,以此作为上马的辅助工具。
从三国后期到西晋时,正是高桥马鞍与单马镫组合的盛行时期。当骑者意识到在纵马驰骋时,将一只脚放在单马镫上时,也可以获得一些支撑力。于是,双马镫的出现便顺理成章了。
到十六国时期逐步进化为双马镫,使骑兵拥有了比高马鞍更能保障其稳定性的新方法。至隋唐时,因为双马镫的普及,马鞍的造型因此而变得较浅。至此,骑兵冲击战术也定型了,骑兵正式成为压倒步兵的陆战主力军。
但是有一个问题,马镫究竟最早产生于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地点?这个问题无法回答。有外国学者认为,马镫有起源于骑马民族,因为他们想要骑马时不那么疲劳,但也有可能起源于非骑马民族,因为他们想要快速的掌握骑马战斗的技能。
不过笔者认为,马镫产生于骑马相对成熟,且对骑术有更高要求的民族可能性较大,这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镫发明对骑兵的影响
从制造工艺的层面来看,马镫本身并没有什么深邃的技术含量,但它的确经历了数百年的孕育过程。
西方学者认为,马镫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骑士在武器上的使用。在没有马镫之前,骑士是一个运动迅速的射手或投枪手,但有了马镫之后,骑士就可以使用长矛或长剑。
比如长矛,在马镫发明前,它只能在臂膀末端挥动,打击力量来自肩膀和肩肌。而有了马镫,骑士的打击力度不仅来自他的肌肉,而且来自他本身和他疾速前进时骑乘的联合重量,从而加大了骑士对敌人的打击力度。
马镫的出现,有效地把马和骑士溶合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单独的战斗单位,特别是提高了马力的运用,从而增强了马背上骑士的战斗力。
在我国两汉时期,骑兵的近战冲击武器主要是长戟,到三国文献中,骑兵使用长矛的记载就比较多见了。
汉魏时习惯将长一丈八尺的长矛称为“矟”或“槊”,长度约4米左右。实际上,“槊”与矛的一种,但只有长的矛才能被称为“槊”。“槊”和戟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取消了前部橫向的戈刃,从而专用于刺杀。
长戟之所以被长矛所取代,从技术层面讲,由于戟横向的枝妨碍了穿透效果,造成对穿铠甲敌人的杀伤力不如矛槊。
但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骑兵刺杀武器除了在保证穿透力的同时,还要满足两个因素:
其一,避免对骑者形成太强大的反冲力。长戟的横刃在顶撞到敌方时,显然会增加骑者落马的危险。
其二,避免兵器的长杆完全贯穿敌军身体而造成难以拔出的局面。对于高速驰骋的骑者来说,如果刺穿或刺得过深,都很容易带来跌落马背的危险,也加大了丧失手中武器的可能性。
而如果马镫骑兵用长矛冲击时,长矛的形状则有利于避免发生以上状况的发生。长矛的刺杀力比长戟要强,同时在长矛的矛锋后,一般会绑上一段布或马尾毛,还有用金属丝,这样有利于兵器在刺杀敌方的同时,又保证了兵器的拔出。
除了在兵器运用上的影响之外,装备有马镫和马槊的骑兵,由于脚踩马镫使得他们在马背上更加稳定,因此对步兵的威胁也就大增加了。
综上所述,马镫虽然不是发明于汉朝,但汉朝也参与了其发明的过程。马镫虽小,但这个小小的装备其影响力又是巨大的。
▤◅马蹬不就是个铁环吗?为什么汉朝那么发达的冶铁技术就是造不出来?
这么说,就是对冶铁的巨大侮辱。
造个马镫还用得着冶铁吗?
有青铜就够了。甚至古印度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用上了绳套马镫(缺乏明确的考古学证据,但可以成立)。所以,能编绳子、能驯马匹,就能造出马镫。
从制造工艺的角度说,发明马镫就不是难事,因为马镫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单从马镫本身来讨论,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看到的只是两个铁环,甚至两个绳套。所以,得从马具,特别是马鞍,以及从骑兵作战这些角度讨论,才能说明问题。
最初的时候,就没有马镫。
那骑兵还有什么用?速度,骑兵提供速度就够了。到了指定地点,骑兵甚至都会下马作战,骑兵当步兵用。
此外,骑射也可以,游牧民族擅长马上射箭。这要求骑手操控战马的水平够高。秦人的秦弩,也可以在战马上操作。然后,就是一些短兵器,如剑,也可以发挥作用。
有资料说,项羽这个猛人训练出了骑兵冲击部队,就是在战马上用长杆武器,直接冲杀。彭城之战,项羽三万骑兵干趴下刘邦五十六万联军,基本上就用了一天时间。所以,推测项羽就是采用了骑兵加长杆武器的冲击战术,否则效率不可能那么高。
到了汉代,汉武帝横扫匈奴,就开始大量使用冲击战术了,骑兵也就必须配备长杆武器了,如戟和矛。所以,霍去病干匈奴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你别让我找到,找到你就能干死你。汉军骑兵冲击、匈奴胡服骑射,这已经是战术上的代差了。
但是,这时候就需要马鞍来配合了。操作战马的本领再高,也不能一直用两条腿夹着马肚子,这个稳定性太差。而马鞍则能够提供一定的稳定性。
从后期出土的陶俑可以发现,马鞍有一个从“坐垫”到“高马鞍”的演变过程。而这个演变的目的,就是为冲击战术的骑手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加高马鞍,就能加高前后鞍桥,而高耸出来的前后鞍桥就会为骑手提供前后两个方向的依托。依托够强,稳定性就够高,冲击战术才越容易施展。
否则,跨着战马、拿着长矛去捅人,人还没捅死,自己就被反冲击力给干下马了。
从长沙西晋墓的陶俑中可以发现,马鞍的鞍桥特别高,前后鞍桥之间也非常狭窄。目的就是要提供稳定性。
但,这时候又出现问题了,马鞍越来越高,那骑手怎么上马啊?当然有牛人,直接蹦就能蹦上去,多高的马鞍也无所谓。
又知上马辄自超乘,不由跨蹑,如此足下过廉颇也。
年过八十的东吴老将吕岱,就是这种狠角色,“不由跨蹑”、直接上马,就是要告诉周围人,我老当益壮、我就是牛。但是,这时候也出现了上马的辅助工具,牛人不用但怂人肯定用,就是“跨蹑”。
但,还不是后来认为的马镫。这就是一个上马的辅助工具,算是单侧马镫。因为一般都是从左侧上马,所以就在一边的马鞍下装个马镫就行了。
所以,可以推断的是:从三国后期到西晋,就是高桥马鞍和单马镫的配合时期。
为了追求稳定性,所以发明了马鞍;为了加强稳定性,所以加高了马鞍;为了方便骑手上马,所以发明了单侧马镫。
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演化的过程。但学无止境、演化狂飙。聪明的骑手很快就能发现,这个辅助上马的单侧马镫也能提供稳定性。于是,双侧马镫在十六国到东晋这个时期,就自然而然地孕育而生了。
马镫,或者说双侧马镫,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而且,这个稳定性比马鞍强多了。于是,高桥马鞍就没啥必要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马鞍可以变低了。所以,隋唐时期的马鞍就不再像之前那么高了。
于是,马镫的演化脉络就出现了:
之前就没有马镫,所以骑兵战步兵就没有碾压优势。有碾压优势的是什么?当然是战车啊。
但是,战车的成本太高,战国时代的战争又太残酷,所以步兵和弓兵开始称雄。不是比车兵更能打,步兵足够便宜,五个步兵对三个车兵,造价简直太低了;步兵适应性也强,什么山地、平原全都能用。
中原民族在与草原民族较量的过程中,发明了冲击战术。骑射的杀伤力和恐怖指数太低,要较量咱们就面对面死磕。为什么草原骑兵不能最先发明冲击战术?因为有战马所以不玩步兵,步兵与骑兵的结合才能搞出冲击战术。冲击骑兵的长杆武器就是从步兵手中嫁接过来的。
施展冲击战术的最大问题,就是骑手的稳定性,简单说就是不能打着打着从马上掉下来。于是,马鞍出现了。前后鞍桥提供了前后两个方向的依托,于是拿着长杆武器的骑兵才能发挥威力。中原骑兵干草原骑兵,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过你,而是找不找的到你。
接下来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稳定性的过程。稳定性越高,骑手的冲击威力越强。于是,马鞍就越来越高,就是把骑手夹在前后鞍桥之间以实现稳定性。但,这时候,又出问题了。就是怎么上马?于是单侧马镫出现了,目的就是辅助骑手上马。
演化永无止境,当骑手们发现马镫也能提供稳定性的时候,双侧马镫想不出现都不可能了。有了双侧马镫,就不需要又高又笨的马鞍了,于是马鞍开始变矮。
自从出现了双侧马镫,那骑兵对步兵就可以形成碾压优势。马镫肯定是中原民族的发明。但是,这个发明却让草原民族更强了。拥有马镫、战马以及优秀骑手的草原骑兵,就成为了传统时代的最强军事存在。
在十六国时期,双侧马镫开始普及。自此开始,草原胡人也就可以称雄了。东晋搞北伐,就是搞不过。为什么?因为汉民族的步兵已经完全没了优势,根本打不过草原骑兵。而内迁中原的五胡,又学到了中原文明的制度文明,靠自己也能组建纪律严明的骑兵冲击部队。中原与草原的博弈,草原始终握着军事优势,中原也就难以招架了
ツ✧马蹬不就是个铁环吗?为什么汉朝那么发达的冶铁技术就是造不出来?
汉代冶铁发达,却造不出马镫,原因里有华夏永远的痛!
马镫的作用就是让骑在马上的人能够和马匹更好的结合,身体不会左右晃动。
因为人骑在马上支撑点只有一个,两脚踏在马镫上以后,支撑点就变成了三个。
这个原理古人很早就知道,在金属马镫出来之前,类似于马镫,骑在马上可以固定腿的东西已经出现了。
●这是一个现代的金属马镫,和古代的金属马镫没有区别。
老实说马镫没有什么制造难度,但是对材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因为它是一个异形的,有孔的金属结构。而且还必须承受脚蹬踏力,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绝对可靠,一旦在使用的过程中突然断裂的话,那么会对使用的人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意外伤害。
因为马镫的形状,必须要用纯钢打造才会结实,如果用铸铁很容易断裂,用熟铁会很容易变形。
这里就要涉及到古代的冶炼技术的问题,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冶铁技术、打铁的技术都是差不多的,唯一的区别是原料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态的存在,有三种主要形式:一种就是硫化铁,一种是三氧化二铁,还有一种就是四氧化三铁。
硫化铁就是假黄金,看起来闪闪发亮的那种金黄色的,三氧化二铁是最重要的铁矿石,也就是所谓的赤铁矿、褐铁矿,四氧化三铁是磁铁矿。
对于钢铁的冶炼来说,硫、磷都是有害成分,必须从钢铁中去除才会得到比较好品质的铁和钢。
我们看一下现代冶炼过程中是怎样去除硫和磷这些有害元素的,马上就会搞明白为什么古人这些东西是搞不定的。
硫的沸点只有440度,但是硫和铁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就会高达1800度,这还是在一个大气压下。而且不仅铁矿石里面会含有硫,炼铁的焦炭里面也会含有硫。
即使在现代工艺条件下,彻底去硫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优质的钢材会把硫的含量限定0.05‰以下。
在钢铁中除去硫的常规做法,就是用更加活跃的元素去置换铁元素。在现代工艺里面,会往融化的铁水里面添加粉末状的镁,或者是镁金属颗粒,通过还原条件下的渣液金属反应去除硫,然后硫被分离到矿渣中。
除磷就更加麻烦了,在单独的一个冶炼过程中,根本就没办法完成。首先要制备出过可滤掉钢铁中磷的炉渣,然后再把钢水放到钢包里面,钢水浇到这些炉渣上,通过炉渣的过滤除去磷。这些设备需要转炉或者是电渣重熔炉。
镁是一种非常活跃的金属元素,现代工艺制备镁金属需要用电解法或者是高温硅还原法,第1个方法需要大电流和高温熔炉,第2个方法需要高温熔炉和抽真空。
从这些现代化的工艺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古人绝对是搞不定磷和硫这样的杂质的。
而且对于这些杂质的存在,他们也没办法认识的。
古人炼铁唯一能够控制钢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就是碳。
古人可以打出优秀的中碳钢,甚至可以采用折叠锻打的技术让钢铁的金相结构形成极薄的纳米层,具有极高的韧性和延展性。
汉代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冶炼钢铁了,而且用于冶炼钢铁的高炉是椭圆型的,这种先进高炉西方一千年以后才使用。但是由于原料的原因,汉代铁产量很高,但是钢产量很少。有限的好钢都用来做兵器了。
这一点上中国和外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能通过优质铁矿石的品质来保证钢铁的品质。
古人很早就知道马镫这样的结构,但是在汉朝以前,舍不得用优质的钢铁来打造。
●河南省挖掘的汉代高炉遗址。
正因为缺乏优质的铁矿石,没有足够的优质钢材,中国古代很少有防护优良的铠甲(与西方相比,文物出土的都很少),中原的战马也没有办法着甲。
大部分的优质铁矿都在北方,那里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带。
中国古代的人马具甲是在隋唐时期达到高潮。后来,因为失去对北方的统治,金国的铁浮屠才会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
《水浒传》里面,鲁智深去打造兵器,铁匠有点好钢,还要特别炫耀说明一下。
优质铁矿石缺乏的问题是中国永远的痛,直到今天都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我们不得不买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以前有那么多坟,最后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