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国史,哪个朝代的国史真实性最低?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国史,哪个朝代的国史真实性最低?
说什么正史被官方有意篡改,那么,至少我们还有篡改的资料。而且,任何一本官方正史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官方意识形态影响,这就不好比较了。
但是,二十四史里前四史都是个人编纂的,后面二十本是官修史料,我们着重看看后面二十本哪一本最不靠谱。
我个人觉得是《辽史》,别的还可以商榷,《辽史》成书本身就非常曲折。公元1261年,就有官员建议修辽史了,元至正三年六月才开始编修,第二年第二年三月份编成。大约是1343年到1344年样子。而辽代灭亡在1125年(不算西辽政权),两百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1261到1343年之间,元代人一直争论宋、辽、金的正朔问题,就这样争论了那么久。最后定论是三国各为正统,要不然恐怕《辽史》要么继续耽误,要么直接胎死腹中。
仅仅花了一年时间,这部《辽史》怎么样呢?我们先看看史料来源,辽代本身修史制度不健全,这一点在于,辽代有一定汉化程度,但有些具体内容还是简单模仿。
元代人主要依靠的史料是但是辽代有一部书《皇朝实录》和后来又有金朝人陈大任《辽史》。这两部书就成为元代《辽史》的主要史料来源。
那么,《辽史》质量如何呢?清代人钱大昕、赵翼、顾炎武等人对此书多有批评。
这部书缺陷在哪呢?
1.存在疏漏和错误。
比如说对于国号更改的错误,再比如耶律阿保机早年由契丹部落到称帝的历史,记载不够详细。这似乎不能怪元代人,毕竟他们本身修史也就缺乏史料支撑。
2.篇幅简略,内容重复。
《金史》(将近120年历史)136卷,文字几乎是《辽史》一倍。《宋史》(两宋也是三百年左右的历史)496卷,文字近乎《辽史》十倍。《辽史》仅有116卷,每卷文字少的可怜。而辽代记载的是近300年历史(因为算上了西辽政权),辽代地域也是极为广阔。(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这么少的文字真是可怜,更何况里面还有很多,很多重复的文字。(百官制和食货制内容基本上从其他部分就能找到。)
3.既然不好,我们换一本当史料如何?
记录辽代一个朝代史料的仅有《辽史》和《契丹国志》(这是二手史料,价值次一点,而且很多都是宋人听的传闻,价值不高)。系统的研究和学习辽代历史还是必须依靠《辽史》,也就是这部书有不可替代性。
反观,看看也被诟病的《元史》,虽然也是速成,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朱元璋手下修史的人参考的是元代宫廷官方资料,史料丰富准确。修的快,也不大会有篡改。反而有一定价值。
所以,这样看《辽史》跟其他史料没法比,修史开始的太晚,修的太快(主要是没资料,所以写的快吧),辽代自身史料保存也不好。被辽代灭亡,而认真给他修史的却是元代。宋代投降的元朝,官方档案和资料都被继承了,所以,《宋史》是24史里面资料最丰富的,字数最多的。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国史,哪个朝代的国史真实性最低?
《明史》真实性最低。
毛主席说,读《明史》最生气。因为这部史书记载的明朝,从开国皇帝到末代皇帝,竟读不出历代史书中所蕴籍的酣畅淋漓的英雄气概、家国情怀和雄韬伟略,而对历代帝王残酷、暴虐、昏庸的总体感受更强烈。
但是,这些年来从国外传回国内的《天工开物》、《永乐大典》残卷以及郑和下西洋等史料,让国人越来越清楚当时明朝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了解当时清朝愚民防汉政策,才让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明史》的真实性。
如在思想上打破对中国治史传统认识的限制再读《明史》,则不需要专业知识,仅依靠常识就能发现不少自相矛盾的问题。这不是简单的春秋笔法,为圣人讳的问题,根夲是主次颠倒、淆乱是非的大问题。
《明史》是高级黑的典范。因为满清少数人统治中国的特殊性,所以著《明史》的目的背离了中国著史传统,不是记叙先祖功业,反而是让国人、特别是读书人忘记明史,抛弃明史,所以可信度低。比如《明史》不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成就、资料,反而称下西洋是为寻建文帝下落和夸耀国力,借《明史》中立传的大臣之口,斥下西洋“劳民伤财”,下西洋的珍贵资料视为祸害“当付之一炬”。这多么荒唐。这样的例子很多。
就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真事隐,假事存”。凡是明朝真正激励人心的英雄事迹,总是轻略带过甚至直接隐没,而屠杀功臣、残杀靖难名臣以及反抗宦官的文人事迹、儒家文臣言行却记得格外详细、生动、传神,以致主次颠倒、是非不分。
为了麻痹人民,《明史》偏在帝夲纪总结中谈太祖、成祖等“聪明神武、远迈汉唐”等等光彩门面话,却在书中找不到有力支撑此门面话的史实内容,反倒在列、志中夹各种黑料,让人读来气短。
《明史》是仅见的突破中国著史传统的史书。整整编了97年,在中国三代人的国家记忆基夲消失后,于乾隆年才刊定出版,而书成后最宝贵的明史原始档案《明实录》被付之一炬,这是历朝修史从没干过的背祖欺祖之事。
至今《明实录》仅有不完全的抄夲,且主要在台湾遗存。毛主席没有读到真正的明史,怎不生气!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国史,哪个朝代的国史真实性最低?
如果要问哪本官修史书最不可信,也许很多人会马上跳出“明史”两个字。这个争议也是在清粉与明粉之间争执的焦点,比地图争议吵得还凶。《明史》相比其他国史更不可信的地方在于,其他国史大多是篡改细节但不会改较大事件的基本事实,而《明史》则是一些较大的事件都可以篡改,而且背后修史还有很复杂的情况。
《明史》抹黑、颠覆为哪般
《明史》记载一,郑成功是杀死鲁王朱以海的凶手,过程还描绘得有板有眼,说是沉入大海淹死。但实际情况是,鲁王朱以海死于公元1662年12月23日,郑成功死于公元1662年6月23日——试问郑成功是怎么复活的,然后去溺死鲁王朱以海,再然后又重新返回目的躺下的?这太科幻了,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是修史的人故意抹黑郑功成,分化反清复明势力的。
《明史》记载二,张献忠屠川,数目有六万万之多。六万万,即六亿,终其一明巅峰人口二亿多,终其一清人口也才四亿多,公元2020年四川人口还远远没达到九千万——试问一个小小的四川是怎么在明末能生出这么百姓?很显然,这也是在故意夸大的数字,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抹黑张献忠(虽然他可能真的杀了不少人)。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明史》作为清人修的官史,不可避免地站在当权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极尽可能地污蔑反对者。本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这么夸张地留下漏洞,就有点可笑了。真不知道是史官为了巴结清朝统治者特地犯糊涂,还是正直的史官为了让后人能分辨出真伪以超出常理的记载故意为之。
当然了,对明世宗朱厚熜“中材之主”的高评价,对明光宗朱常洛仅在位一个月就“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莫名其妙地颠覆事实,也着实令人费解。不过还有比这个更费解的,接着往下看。
《明史》中最无语且无奈的争议
真实历史中的明太祖朱元璋确实为了巩固皇权杀了很多开国功臣,当中也确实有不少冤假错案,牵连着众多。但是,到了清人修史的时候,很多小九九就埋下了。
“洪武四大案”分别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据说被诛杀的人数有十几万。“胡惟庸案”据说是贡献了三万人头,其出处据说是《明史·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即《奸臣传》,里面是这么描述来着:
“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
别小看这短短几个字的句子,却蕴藏着乾坤。如果你断句是“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那就是现在大部分史学家认为的被杀头的有三万多人;但如果你断句是“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那就意味着被杀头、被流放、贬为奴隶、被判监禁的一共有三万多人——换言之被杀头的没有三万多,你细品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如果你一再坚持全部涉案的三万人都被杀了,那你可以再翻开《太祖本纪》读一读: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赦胡惟庸、蓝玉余党。”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是三万人杀头,后来又怎么出个赦免的?
其实无数的史料都可以佐证,朱元璋虽然狠心,但还没到株连九族那种滥杀无辜的地步。而事实上,整个封建历史,严格意义上的株连九族的例子都很少。很多史料包括明初的许许多多名人的墓志铭,都有讲到一般情况下大案杀的都是涉案的主犯的直系男性亲属,但不包括未成年的男性亲属;而女眷跟唐朝类似基本都是罚作奴隶或者流放,并不在诛杀范围内,这些都极大限制了杀头人数。
未成年男性跟女眷不在诛杀范围内,如果要硬凑三万人,那必须是从跟胡惟庸有关联的各级官员中抓捕——可是明初之前是元末天下大乱,人口锐减,朱元璋的朝廷班底有那么多官员可供杀头吗?
所以我说,就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描述,导致后世史学家坚定地站在黑朱元璋这一派边上。即便你再无语,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因为一来朱元璋确实杀了很多人,二来这断句就是有争议,三来很多关键数字的史料经历战火、修《四库全书》毁籍以及文字狱的缘故,统统不见了,最终留给大家的只有无奈。
《明史》背后隐匿的战争
不过尽管存在以上谬误与争议,我还是得告诉你《明史》是一部优秀的史书,除了这些有问题的部分,其他还是值得一读的,是有价值的。但是之所以有价值,也是背后一批有名字的“无名”英雄努力的结果。
《明史》修史的时间很长,清初顺治时期就开始了,但一直拖到康熙解决了三藩问题才真正大规模动工。汉臣张廷玉就是其中的主持者,里面很多史官都是他选取的。这里面既有清朝一建立就马上参加科举的文人,也有一部分反清复明或者有这种思想倾向的学者。前者想必是会极力讨好清朝统治者,后者则会尽力维护明朝的形象,或者尽可能还原事实真相。比如黄宗羲的弟子万斯同、儿子黄百家,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等等都有参与进去,我认为他们是代表着这一类人群的意志。
同时我也认为这类学者并不得势,他们的意见肯定不能在史官队伍中占主导地位。当想讨好清朝统治者的文人要抹黑明朝的时候,他们会据理力争,但意见往往会驳回,或者发到主持者张廷玉那里审议。如果你是张廷玉,你会怎么做呢?我认为他如果既想保住乌纱帽,又不想失了汉人的心,一定会采取曲笔来描述这些历史——至于后人能不能领悟出来,就靠后人自己的悟性了。
所以我认为《明史》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大部分可信,但也存在部分抹黑、篡改的地方,这些改动要比其他国史离谱得多。但话又说回来,这其实又是这两拨史官暗自较劲,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
我是东海寻人,喜欢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国史,哪个朝代的国史真实性最低?
无从考究。统治者想让庶民知道的,千百年后就是历史,国之正史!
成者为王败者寇,胜利者总是正义的一方,至少史书总是这样写的。修故史,书今史,不外乎贬低旧朝,美化今朝,粉饰自己,摸黑敌人,谁胜利了,谁就有这个书写的机会。所以,在读历史的时候,要把自己融入当时的大环境,才能够得出接近真实的史实。当然,那些不能影响到统治阶级利益的记载,多半是真实的。因此很多时候,一些野史更符合历史的事实,所以深研史者多喜欢与野史对比来观正书。一般人,只看正史足矣,它就是国之历史,不变的历史,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统治者修史的目的不外乎给自己的统治正名,凸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为的是万民归心,这是历朝历代惯用的手段,不足为怪。至于哪个朝代的真实性最低,实难考证,只能脑补。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国史,哪个朝代的国史真实性最低?
我猜很多人会说《明史》。
很多明粉言之凿凿的说《明史》抹黑明朝皇帝。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第一,《明史》修了九十多年,肯定在是编造明朝的黑历史。
第二,满清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肯定要抹黑前朝。
第三,明朝那么多奇葩皇帝,肯定是《明史》抹黑的结果。
但是,如果问他们《明史》到底抹黑了什么,他们就说不上来了。因为《明史》恰恰没有丑化明朝皇帝,反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下面就以事实说话:
明成祖朱棣,想黑他根本不用费心思编什么黑材料,他有一个最大的黑点——篡位谋反,皇位来路不正。在封建时代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明史》把朱棣批倒了,等于把后面十几位皇帝的执政合法性都抹杀了,因为他们的皇位本该属于朱允炆一系。
然而《明史》是怎么评价朱棣的呢?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乖乖不得了,“远迈汉唐”,这种评价难道是抹黑吗?而对于朱棣篡位,《明史》只用了“革除之际,倒行逆施”八个字来评价,可谓一笔带过。
朱棣还有一个黑点,那就是暴虐滥杀,这是明朝人自己都承认的。比如明朝一些笔记中说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然而《明史》并没有采信这一说法,可以说很公正了。
明英宗朱祁镇,也是一位黑点很多的皇帝。他亲征蒙古,胡乱指挥,导致土木堡之变,自己做了蒙古人的俘虏,明朝差点变成北宋,这在历史上也就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俩遭遇过。
对于这件事,《明史》是如何评价的呢?
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
都是王振公公擅权的错,皇帝是没有错的。
在《明史·郭登传》中,还记载了朱祁镇的一件事迹:
英宗过大同,遣人谓登曰:“朕与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登奏曰:“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英宗衔之。
相信不知道来龙去脉的人看了这段一定是一头雾水,这郭登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止皇帝通过大同?
事实上,朱祁镇此时已经是蒙古人的俘虏了,他是带领着蒙古人来打开大同的城门,也就是现在说的带路党。幸好郭登以国家社稷为重,拒绝了朱祁镇的无耻要求。朱祁镇因此恨上了郭登,复辟后贬谪了他。
这件事太过奇葩,如果真想抹黑明朝皇帝,一定会大书特书。然而到了《明史》中变成了语焉不详的几句话,试问这是抹黑的态度吗?
《明史》当然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在涉及满清的时候多有避讳,但是说它抹黑明朝皇帝就太冤枉了。现代的历史学家基本认可《明史》是二十四史中质量上乘的一部史书。
事实上满清自认为自己的政权是从李自成那里夺来的,替崇祯报了仇,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抹黑明朝,反而要美化明朝皇帝来博得汉人的好感。
当然《明史》中也批评了一些皇帝,但这种批评代表的不是满清皇帝的态度,而是士大夫读书人的态度,是传统儒家的态度。比如“明亡于万历”的说法,实际上是明末知识分子的共识。
我知道很多明粉对于明朝的奇葩皇帝们很不满,所以把锅推给满清,非要说这是满清抹黑的结果。其实明朝皇帝不重视对皇子的教育,比如有的皇子做了太子却不受皇帝喜欢,整日生活在恐惧中;有的皇子自小被太监们包围;有的皇子成长与奶妈之手,指望他们继位后做一个好皇帝,这可能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三忍加在一起能打得过佩恩吗?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