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犯了什么错误?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犯了什么错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在不断变化当中。
卫青早年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个马夫,他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以后,卫青也就飞黄腾达了,逐渐成为了汉武帝的心腹。
那个时候窦老太后的外戚、王太后的外戚都在争夺大汉朝的权柄,窦婴、田蚡互相撕扯,忙得不亦乐乎,汉武帝就搬个小板凳,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热闹。
为啥?因为他实在是插不上手,两位太后都是厉害角色,一个是奶奶,一个是老妈,他能得罪谁呢?但是汉武帝也有一颗夺权的心,所以他想到了扶植属于自己的外戚力量,因此卫青就这么发迹了。
卫青逐渐担任了侍中、太中大夫、大司马大将军等重要职务。伴随着他在讨伐匈奴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卫青家族逐渐成为了大汉朝第一外戚,直接把老窦家和老王家给气晕了。可是你觉得这样一来汉武帝就会高兴了吗?
一、一家独大,是汉武帝所不能容忍的。
当时卫青家族有多强大呢?卫青本人是大司马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分别被封为长平侯、阴安侯、发干侯。
此外卫青的外甥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的儿子霍嬗也被封为侯爵。连同卫青在内,一门六侯。事情还没结束,卫青的姐姐们也不简单。
卫青的三姐卫子夫是皇后,另一个外甥是太子刘据。
卫青的二姐卫少儿,原本和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后来又嫁给了开国丞相陈平的曾孙陈掌做媳妇儿。
卫青的大姐卫君孺也很厉害,她嫁给了当时的丞相、葛绎侯公孙贺做媳妇儿,他俩的儿子公孙敬声也是九卿之一,被汉武帝提拔为太仆。
丞相、骠骑将军、大将军全部都是他们家的人,此外还有那么多侯爵,甚至跟汉朝元勋的后裔都攀上了关系。
这老卫家是要做大做强,成为大汉朝第一大贵族啊!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卫青家族如此壮大下去,显然这是要威胁到皇权了。
二、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遏制卫家。
第一个措施,提拔霍去病。
很多人有疑问,霍去病不是卫青的外甥嘛!提拔霍去病岂不就是助长卫青集团的力量?其实你需要换个思路看这个问题。
当初卫青是这个集团的领袖,大司马大将军,一言九鼎,霍去病只好跟在后面打转。可是汉武帝把霍去病加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地位和卫青相当,这就很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汉武帝在卫青集团中,选拔出了两位领袖人物。这事儿对卫青集团的打击是很大的,因为这会直接导致卫青集团分裂成两派。
不得不说汉武帝手段太辣了,从外部进攻,只会让他们家族更加团结。从内部攻陷,才能让他们逐渐分裂。
霍去病也成了大司马以后,显然就不怎么听话了。即使他的心还是向着卫青,可地位已经不允许了。因为那帮跟着他的兄弟们,不会允许霍去病再做卫青的马仔,他们希望自己的领导独树一帜。这么一来这帮人也会沾光。
第二个措施,废除卫青三子的侯爵。
霍去病死了以后,汉武帝辛苦栽培多年的心血也就这么没了。朝堂之中再次一边倒,全都倒向了卫青,这是汉武帝所料想不到的。
为此进一步打击卫青集团,成为了汉武帝的重要工作。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随后公元前116年,卫青的大儿子卫伉就因为“矫制不害”而被免除了侯爵。
这事儿关联性太强了,所谓“矫制不害”其实就是善意地假传圣旨,没有造成什么伤害,甚至还有功劳。因此往日犯此罪者,不仅不会被责罚,甚至会受到嘉奖。
可是卫伉就这么被免除了侯爵。又过了5年时间,公元前112年,卫伉的俩弟弟卫不疑、卫登,都因为进贡的黄金成色不好,从而被汉武帝免去了侯爵。
一眨眼功夫,卫氏家族就失去了4位侯爵,要不是在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的话,卫伉也不可能承袭长平侯爵位了。
第三个措施,斩草除根。
汉武帝狠啊,狠起来连自己的三族都要诛灭。巫蛊之祸爆发以后,汉武帝逼死了自己的皇后卫子夫、自己的儿子刘据,还在混乱之中,诛灭了刘据全家,只留下了刘据的小孙子刘询。
此外丞相公孙贺和太仆公孙敬声,作为卫氏集团的成员,也没能幸免。早在巫蛊之祸爆发之前,就被汉武帝逮捕下狱逼死了。
不久之后老卫家为数不多的侯爵卫伉,也在巫蛊之祸中被杀。而卫不疑和卫登都消失在了史料之中。
真够狠的,汉武帝花了数十年功夫,悉心培养起来的外戚力量,最后却被自己一手给毁了。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还要卫氏外戚干嘛?
总结:没了卫氏外戚,汉武帝该咋办?
说实话,卫氏外戚对汉武帝还是相当忠心的,而且他们在汉武帝时期,一直都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
无论军事上的卫青、霍去病,还是政务上的公孙贺、公孙敬声,都是比较负责任的。此外后宫之中的卫子夫也能做到一国之母的表率,太子刘据更是仁厚忠义之辈。
所以说这集团的覆灭,对汉武帝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不过我们不用为汉武帝担心,人家小手段多着呢!
既然能够扶植起卫氏外戚,为什么就不能再扶持另外一个外戚集团呢?于是乎,李氏集团再次走到台前。
李夫人深得汉武帝宠幸,她的儿子刘髆也是汉武帝比较聪明的儿子。此外汉武帝还特地重用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将其封为贰师将军,率军攻打匈奴、大宛等国。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延年,更是汉武帝十分钟爱的音乐家,他被封为协律都尉。
老李家看样子要走上汉朝前台了,可惜的是他们家跟卫家完全没法比。李广利比不上卫青和霍去病,打匈奴不给力,反而投降了匈奴。李延年就更别想跟公孙贺相提并论了,一个唱歌的,咋能治理国家呢?
至于李夫人,也比不上卫子夫。昌邑王刘髆,也无法取代刘据的位置。所以李广利死后,老李家又被汉武帝给灭了。昌邑王刘髆也是郁郁而终,和汉武帝同一年去世。
这怎么说呢?两次灭掉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外戚集团,也就汉武帝做得到了。人狠起来,真的是六亲不认。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犯了什么错误?
历史的叙述若不严谨,那丝毫之差,便会造成千古谬误。
卫家之毁,和卫青之死没有直接关联。
作为汉初首位压着匈奴打的狠人,卫青本身的历史地位,不能仅限于汉朝的,而应该是站在幽幽向前的历史长河中遥望,这条关于汉族抗战和斗争的河流,卫青这个巨人在上方。
这一切,汉武帝是知晓的,也是认可的。
跟卫青这个小舅子,汉武帝有没有什么矛盾?
只能说从来没有矛盾,卫青人生的转折,来自于汉武帝的“恩宠”,虽然司马迁写《史记》,带着情绪说卫青、霍去病就是两个关系户,不过人家司马迁的确没说错,卫青就是十足十的关系户,本是平阳公主马奴,一个奴仆,竟成为了大将军。
卫子夫是卫家的根本,没有卫子夫,一切故事都不会开始。
当年十几岁的汉武帝深受家族后宫长辈的压制,他祖母窦太皇太后在他登基不久就给了下马威,硬是要打压儒家,他母亲王太后又非要和他祖母在朝堂上安排人手掰手腕,汉武帝对这一淌浑水,深感无奈。
可以想象的是,十几岁的汉武帝,内心肯定发过誓,不允许这种后宫长辈插手干政的事情再发生,而眼前,他只能忍受着,毕竟他还是一个孝顺的人。
而机缘巧合下,他所宠幸的卫子夫,给了他新的启发。
卫子夫是个贤妻良母,汉武帝很满意,不过卫子夫还有一个看起来出身很不堪的家族,里面就有跟卫子夫同母异父,其母亲和人私通所生下的卫青、还有一个与人私通生下霍去病的姐妹卫少儿。
人家皇帝自古以来联姻讲究“能当户对”,汉武帝倒好,喜欢找上不了台面的。
为什么汉武帝要这样做呢?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支没有基础的外戚,实现朝廷的权力制衡。
卫青的能耐是一个惊喜,或者说,汉武帝并没有想着自己的手下能出一个军神,按照他爷爷汉文帝、父亲汉景帝的安排,大汉的军事水平即便平均只有李广的实力,也能通过经济和资源耗死匈奴。
但是卫青却一战成名,把匈奴打得狼狈不堪。
龙城之战,也是汉武帝“大权独揽”的开始,如果把汉武帝一生的“权力收集”看作一个历程,那么当他“宠幸”卫子夫,抬高卫家地位的时候,这是整个历程的第一步,他试图以新的外戚来打击朝堂旧势力。
而第二步,就是卫青击败匈奴建立功劳,汉武帝扶持的外戚开始“起效”,证明汉武帝的眼光和能力强大,所以卫青的胜利,就是汉武帝在朝堂中话语权的胜利,只有当一个皇帝拥有强大的文治武功时,反对他的声音才会减少。
有了第二步,汉武帝已经利用卫青的强大来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新的秩序,培养新的核心政治群体,当这个改造完成,汉武帝将获得自秦始皇以来最至高无上的皇权,让别人不能反抗的皇权。
所以出于这个逻辑,对于卫青,汉武帝没有必要猜忌。
卫青是他从底层捞出来的,是他培养的,这注定了卫青及其后代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被贵族心理所腐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忠臣就是卫家的第一原则。
除此之外,卫青的外甥刘据是储君,他的外甥是未来的皇帝,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汉武帝驾崩之后,卫家依旧能通过这种良好的外戚关系延续、强大,所以能爬到这个位置,即便卫青感应到了帝王心术,也会自觉百分百忠诚于汉武帝,这便是命运带给人的魅力。
这种好处同样也是相对的,所以从汉武帝的角度来说,他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反而使他更依赖卫青,在汉匈的对决中,汉武帝不断突出卫青的主要位置,替换掉一系列将领,卫青也投桃报李,每一次出征都能凯旋而归,成为了镇压匈奴的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要知道,自汉高祖以来,大汉已经没有这样的人才了。
有了卫青,汉朝的历史被改写,汉武帝的大名注定流传千古,可仅是还不够,因为在一开始,卫家的势力还是太单薄了,当年汉武帝的姑母刘嫖就差点派人杀了卫青,所以为了避免卫家忽然发生“高楼倾塌”的事情,汉武帝又等同于养儿子一般,培养了霍去病。
霍去病也是个传奇人物,前面说到他也是一个“私生子”(卫家在男女关系上的风评确实很差),若不是他的姨母卫子夫改变了命运,那么霍去病未来会不会被人戳着脊梁骨过活,都是两说,而汉武帝,却很喜欢这类出身的人。
霍去病年少入宫,跟着汉武帝生活,汉武帝把自己能教的东西,都教给了霍去病,而霍去病十八岁被封冠军侯,潜力比舅舅卫青更高,舅甥二人主导了“漠北大决战”,打得匈奴二十年无法回归漠南,让汉武帝成为千古一帝。
不管是霍去病还是卫青,汉武帝都当成“宝贝”,他们舅甥二人的能力和成就与大汉朝的发展牢牢绑在了一起,大汉朝未来能够安定发展的空间到底有多广,这全看这对舅甥能做到什么地步。
漠北大决战后,汉武帝显然没有停歇的打算,他深知匈奴的恢复力和难缠强度,于是不久之后他又安排霍去病对匈奴的战略性出击,但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还有妒才之难,年轻的霍去病忽然“暴毙”,仅是二十多岁就离世了。
霍去病的离去造成了汉武帝一朝“大面积”的失语,沉默是由汉武帝开始的,一方面,霍去病是汉武帝未来数十年计划的重要部分,霍去病离世,这让汉武帝的计划思绪全部被打乱,另一方面,霍去病自幼跟随着汉武帝长大,在汉武帝心中,霍去病就是半个儿子,这种至亲的早逝,让他难以接受。
所以霍去病英年早逝,这是汉武帝大半生的苦痛,从感情的角度来讲,也从政治的角度来讲,霍去病的早薨,对汉武帝的打击都是很大的。
祸不单行的是,在霍去病去世之后,卫青走向了衰老,衰老后的他,也开始吃到败仗了,不过还是将汉匈的平衡维持在一个适合的尺度,公元前106年,卫青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汉武帝再失去一个亲人。
关于这对给予他奇迹、希望的舅甥,汉武帝对他们的身后事“风光大办”,从朝廷的层面出发,汉武帝给予他们二人极高的规格:
汉武帝对于霍去病的墓,让人仿照祁连山的形状来修筑,对于卫青的墓,让人仿照阴山的形状来修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世人能够永远记得这两个人,可见汉武帝,未曾想过扼杀两人的功绩。
厚待这两个人,按道理说,汉武帝更应该给予卫家千秋万代的富贵才是,怎么后来却制造出了毁掉卫家的血案呢?
常言道,王朝都难过三百年,皇帝更难过五十年岁月,汉武帝又怎么可能保证卫家的富贵,而且,他自己也开始老了。
在自然界中,只要成年动物仍然存在,那么就能保持整个生态圈的平衡和安全,但一旦成年动物离去,那么弱小的一方就会被立即吞噬。
这个道理,放到冰冷的朝堂上,也是一样的。
所以强大的霍去病、卫青不在了,这个才是卫家的被害的根本原因,没有他们两个,镇压不住一些“有心人”了,卫家强大多年,虽然他们不像老牌贵族一样飞扬跋扈,可汉武帝却总拿卫家来作为取缔老贵族利益的工具,这种“借力”,也让卫家被朝廷的多方势力所记恨。
这就导致年老色衰的卫子夫,当了储君多年的刘据,已经开始被人尝试着动摇地位了,在不久的将来,还有一件庞大的阴谋,针对着卫家最后的两个核心人物而爆发。
在汉武帝的晚年,他开始相信很多玄学理论,开始跟秦始皇一样,对自己的寿命十分计较,如果修仙能长寿,那他就修仙,同样的,如果汉武帝听说有人“诅咒”他,试图想要汉武帝“龙驭宾天”,那么他宁可杀错也不放过,这种多疑的心理,让汉武帝变得十分扭曲。
而卫家之毁灭,就是从这种变化开始的。
随着卫霍的离去,卫家在军权上的掌控变得很不稳定,而汉武帝在后期渐渐多了很多“外戚”,他不可避免地分管一些军权给这些外戚。
有了军权,汉武帝另外几个有儿子的妃嫔想要借汉武帝给予她们家族的力量,开始和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掰手腕,在明面上来看,卫家势力是不可抗衡的,但一切不是没有转机,这个转机就是,汉武帝对所有事情都保持的一种高度质疑。
因为卫青、卫子夫的积累,卫家确确实实扩大了,汉武帝不是没有担忧过以后卫家外戚实力太强反而会掌控刘据的可能,就汉武帝本人,就经历过这样的命运,被祖母压得喘不过气,但刘据已经年长懂事,甚至还会自己组成自己的“政治班底”,汉武帝久而久之,也卸下了担心。
可当他听到江充说有人“诅咒”他的时候,他立马就坐不住了,单单拿一件事来污蔑太子,效果几近于无,但如果把几件事情都关联起来,且刻意地缔造巧妙的联系,汉武帝就会深信不疑,汉武帝晚年的混乱,造成了一切的混乱。
这便是“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汉武帝既有理由、也没理由地杀害数以万计的人,而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先后自杀,除此之外,此前和卫家有过联姻的贵族也被一一清算,卫家等同于毁灭,因为卫家再也没有中坚人物支撑,只剩下了霍光算半个,可霍光终究是霍家人,跟外戚还是差了很多。
制造这场灾难的,是汉武帝本人,历史都说卫家受伤最重,可实际上,大汉皇室受伤更重,汉武帝的疯狂其实更超乎史书记载的想象,因为汉武帝连自己家的女儿、女婿都一并杀掉,当时已经接近了不分敌我的状态了,对他能造成威胁的一切,都被铲除。
事后,汉武帝才表现出忏悔的姿态。
他知道他的敏感被人利用了,为了长生,汉武帝不是没有吃过亏的,他的晚年甚至被江湖骗子栾大骗得道歉,一代大帝刘彻竟有这样的一面,任谁能想得到,而汉武帝变成这个样子,正是因为少了卫霍的存在。
卫霍存在,汉武帝做事还会有几分思索,不至于肆无忌惮,这并不是说卫霍就是威胁汉武帝的存在,而是因为他们有份量,有地位,才得以让汉武帝谨慎行事,这本质是一种尊重。
而且汉武帝也是被被骗得大开杀戒的,刘据和汉武帝父子根本没有沟通的机会,却互相派兵厮杀,这里面,必定是有心人主导的,可能是汉武帝的后宫,也可能是一些看卫家不顺眼的朝臣,如果大将军还在,又安敢如此?
所以历史上把晚年的汉武帝称之为“昏庸”,这个昏庸,汉武帝自己也是承认的,他所颁布的《轮台罪己诏》,就是一个说明。
对于毁掉卫家,汉武帝从未推卸过责任,结合吕后吕家的经历来看,大家会以为这是汉武帝顺水推舟灭掉外戚的一个好方法,不排除汉武帝有这种想法,但汉武帝的最初的动机,肯定不是针对着卫青去的。
历史上关于皇帝清算功臣的常见方式,不外乎撤掉给功臣的追封,严重的还有劈棺戮碑,可是汉武帝没有这样做,卫青还是那个静静躺在茂陵的卫青,对于这个小舅子,汉武帝从未没有说过一句不是。
汉武帝也不仅没有怪卫青,晚年因为对匈奴战争的失败,还常常回忆霍去病、卫青当常胜将军,挫败匈奴的日子,也许只有那些让人热血沸腾、扬眉吐气的年月,才让汉武帝找到最真实的自我吧。
结语:
卫青和霍去病是幸运的,他们幸运在有生之年,遇到了汉武帝,并且被汉武帝改变了命运,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和汉武帝的关系也还在“蜜月期”,对外一致的坚定精神让他们不会产生内部矛盾,所以他们不曾看过汉武帝狰狞的一面。
至于之后的巫蛊之祸,那是一个直接针对了汉武帝“人性弱点”的阴谋,更应该说,这是一个专属于汉武帝的“阳谋”,汉武帝如果不过这关,他心中所执念“长生”就会成为虚设,所以即便知道是个坑,汉武帝也还是要去试探,去跳。
这种猜忌最终成为一股毁灭卫家的力量,看着这个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新贵族”又毁灭掉,或许汉武帝的心中也有不忍吧,但可惜他也已经身处晚年,四面危机了,他除却偶尔的忏悔和怀念,再多的事情,他已经做不到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犯了什么错误?
这问题问的?
卫青死于前106年。巫蛊之乱发生在前91年,差距15年呢,阁下这个卫青死后汉武帝立刻灭了卫家的立刻二字,是不是拖延得太长了一些?
所以,卫青无错。是卫青嫡长继承人长平侯卫伉,因牵涉巫蛊案被杀。
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升贪污北军军费1900万钱被逮捕,公孙贺请求立功赎罪,汉武帝同意了。当时游侠朱安世在逃,公孙贺利用丞相权力大索后顺利抓住朱安世。
玩脱线的阳石公主
朱安世是大游侠,纵横黑白两道,知道很多秘密,自然报复公孙家,直接上书汉武帝揭发:公孙敬升与阳石公主私通,还共同诅咒汉武帝。
两个公主都是死刑,当然就不能说汉武帝这是故意针对卫伉。
经查证,汉武帝确认揭发内容,愤怒将公孙贺父子族灭,阳石公主处决。卫子夫嫡幼女诸邑公主因知情不报处死(没有所谓腰斩)。因卫伉是太子姑表兄弟,也是公孙敬升两姨表弟,被牵连处死。
但是这也仅仅只涉及卫伉。他的两个弟弟卫不疑、卫登并没有被牵连。比如汉宣帝在位的前62年,卫登儿子得到赏赐60万铜钱复家。汉成帝在前16年任命卫登孙子卫玄以侍郎。王莽则在公元4年赐卫登曾孙卫赏以关内侯。
▮ッ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犯了什么错误?
卫青和汉武帝的关系很特殊,既是君臣,又是亲戚。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后来卫青又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如果单攀亲戚,二人就尴尬了,都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对方。不过,从古皇权面前寡谈亲情,汉武帝尤其冷漠薄情。
(卫青与汉武帝剧照)
但是关于题目提到的“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是不准确的。道理很简单,只拿平阳公主足矣说明情况。因为她既然嫁给了卫青,那就属于卫家人,可是史书上并没汉武帝杀平阳公主的记载,相反到是平阳公主在临终前主动要求与卫青和葬。卫青是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二人感情可见一斑。
卫青去世于公元前106年,平阳公主的生卒年月不详,但肯定不是在卫青死后就“立刻被杀”的。另外,巫蛊之祸时卫青家族确实受到牵连,但那是他去世十几年后的事情了,所以与“立刻”也相差甚远,也不是举家被灭。至于说卫青犯错,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蛛丝马迹。
汉武帝对卫青有知遇之恩,卫青也处处给汉武帝长脸
卫青随母亲姓卫,他父亲姓郑,名季。他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曹寿(曹参曾孙)家的女奴,父亲郑季是一名县吏。郑季经常到平阳侯家处理公务,于是便与卫媪产生情愫,后生下卫青。在生卫青之前,卫媪已经有了卫长君、卫君孺、卫少儿及卫子夫几个子女,在卫青之后,又生下卫步、卫广两个子。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卫子夫。後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
起初卫青随父亲生活,后不堪兄弟姐妹的欺凌又改随母亲,稍大些即做了平阳侯家的骑奴。
公元前139年,卫子夫被汉武帝一见钟情。一年之后,卫子夫开始受宠,于是,卫青也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当差。
(卫子夫剧照)
汉武帝宠幸卫子夫,自然就冷落了皇后陈阿娇。陈阿娇喝下卫子夫酿的一坛子醋,心情烦躁,于是将卫青关入监狱,准备加害。后多亏好友公孙敖及时出手相救,卫青才幸免于难。汉武帝知道情况后勃然大怒,立即将卫青升为建章监,并予以保护。之后,随着卫子夫身份的提高,卫青又晋升为太中大夫。不过,真正让卫青走上人生巅峰的是战争。
公元前129年,卫青在龙城之战中牛刀小试,战绩卓著。龙城之战是汉武帝继马邑之谋之后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当时汉武帝派出了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卫青将各率一万人马,杀奔匈奴。结果是前三路损兵折将、灰头土脸,只有卫青奇袭龙城,斩首俘虏匈奴700余人。
卫青的胜利让汉武帝看到了战胜匈奴的希望,兴奋之余,赐封卫青为关内侯。此后,卫青逢战必胜,遇攻必取,仿佛韩信附体一般。在卫青的率领下,汉军与匈奴先后进行了漠南、河西、两出定襄、漠北等大小数次战斗。汉军鲜有败绩。
(卫青与平阳公主剧照)
最终卫青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长平侯爵位。漠北之战结束的四年后(公元前115年),在汉武帝的牵线搭桥下,卫青与平阳公主喜结良缘。值得一提的是,在娶平阳公主之前,卫青已有卫伉、卫不疑、卫登三子。
然而就在漠北之战结束后,再无卫青率兵征战的记载。而卫青本人处事又极其低调,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没有豢养一位门客。因此,如果说卫青因生前触忌汉武帝而死后家族遭报复是不大可能的,况且史记上也没有相关记载。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陪葬茂陵,谥号“忠”。
卫青死后,家族的受损情况
卫青的哥哥卫长平死于卫青之前,也曾随军出征匈奴;弟弟卫步卒年不详,但与卫青之死没有关系;另一个弟弟卫广曾率兵平定南越,立有功勋,卒年同样不详。
卫青的大姐卫君孺嫁公孙贺为妻。公孙贺最终官居宰相。公元前92年,公孙敬声因挪用军资获罪,公孙贺为子赎罪,奏请捉拿游侠朱安世。朱安世被抓入狱后上书汉武帝,揭发了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用巫蛊诅咒武帝的罪证。最终公孙贺被灭族,卫君孺不能幸免。
卫少儿同在平阳公主为奴婢,先与霍中孺发生关系,后被抛弃,二人生有儿子霍去病。之后,卫少儿又与陈掌(陈平的曾孙)建立感情,并成立家庭。卒年不详。
公孙贺被灭族后,诸邑、阳石两位公主、及卫青长子卫亢受株连。巫蛊之祸发生时,卫太子刘据及其三子一女遇害。卫子夫被逼自尽。当时,卫青其他两子平安无事,他们的后代还在汉宣帝、汉成帝及汉平帝时期受到优待。
综上所述,卫青家族成员获罪被处置是他去世十四后的事情,所以题目提出的“立刻被灭”,还有待商榷。最重要的是,也不是被汉武帝杀的一个不剩。在一些史籍中确实有“卫氏悉灭”的表述,但实际上所指卫家势力,而不是家人。
结语:
西汉是从外戚专政走出来的。开国皇帝刘邦去世,吕后把持朝政15年。当时外戚碾压宗室,刘邦子孙处境艰难。吕后去世后,汉朝又经历一番腥风血雨,外戚集团被军功集团及刘姓宗室杀的人头滚滚。
经历文帝、景帝之后,汉朝又落入外戚擅权的圈套,致使汉武帝即位的前六年间沦为一个挂名皇帝,而军政大事均由窦老太后决断。另外,当时汉武帝母亲王太后、舅舅田蚡、岳母刘嫖等人也追权夺利,不亦乐乎。
(窦老太后剧照)
窦老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才逐步掌控皇权,并一步步驱离外戚势力的干扰。因此,汉武帝对于外戚势力始终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警惕。而卫青身上“准外戚”的标签是撕不掉的,所以汉武帝对卫青家族持打压姿态也是一种必要手段。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此在卫青去世后就立刻灭了整个卫家。
不可否认,卫青去世后,卫家势力呈现衰退。恰逢汉武帝晚年的汉朝危机四伏,本人陷入暴戾多疑,不能自清,于是被江充等人蛊惑利用,致使太子刘据及卫子夫等人含冤而终。毋庸置疑,如果卫青健在,肯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即便照常受汉武帝打压,但整个家族也不会落到惨不忍睹的下场。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他犯了什么错误?
这么说吧,也就是卫青死得早,不然卫青得让汉武帝亲手给弄死,怎么说呢,刘邦这一家子,有一说一都是天性凉薄之人,前有刘邦不管戚夫人,后有汉武帝宠妾灭妻!汉武帝当年为了当太子弄了个金屋藏娇,可是过后当了皇帝立马卸磨杀驴立了卫子夫,然后晚年又因为钩弋夫人杀了卫青满门。
老刘家可以说第一爱自己,第二爱江山,剩下的都不值得去爱,这期间谁要是给他捣乱他就弄死谁!卫青和霍去病,大家都知道封狼居胥的人物,汉武帝能够作为名传青史的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卫青和霍去病能够驱逐匈奴的原因。可是不幸的也是卫青功劳太大了,他有个姐姐叫卫子夫!
当年,卫子夫就是个小侍女,因为长的漂亮被送给汉武帝,原本卫子夫娘家没什么人,可是后来卫青和霍去病的崛起,让汉朝满朝尚下都是他们的门下客卿。汉武帝活着的时候这些人还能老实,可是汉武帝一旦死了会不会重蹈覆辙变成老刘家最不想提及的吕后干政呢!
虽然,吕后最后也没有篡权自己称帝,可是吕后干政那些年,一直是老刘家这些人一块心病,汉武帝绝对不允许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情况,后宫必须的解决掉,不能出现母强子弱的情况,更何况他还打算另立太子,他可不想自己死后自己喜欢的儿子重蹈刘邦覆辙,所以必须除去卫子夫朝中最大的臂膀。
要知道,汉武帝为了自己天下能够顺利传承下去,另立了太子,然后把自己亲儿子的妈给宰了,虽然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最喜欢的女人,可是在自己老刘家江山面前说杀就杀一点不带犹豫的!所以卫青一族被汉武帝除去一点都不奇怪!
要知道,卫青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动过废太子的念头,可是卫青为太子求情的时候,结果是整个朝廷的人都站在卫青一边,就是那时候汉武帝就动了杀心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