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乘”即“道路”,大乘佛教兴起后,将原始佛教贬为“小乘”,自称“大乘”。大乘佛教认为大小乘的主要区别在于“自利还是利他”。因为小乘佛教主修“戒,定,慧”,均是和自身悟道修行有关。而大乘佛教则还要同时兼修“普度众生”。通俗的说,在传播教义的方式和主动性上讲,小乘佛教信奉“佛度有缘人,万事莫强求”,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天下无不可度之人”。 开个玩笑说,法海一定是大乘佛教的信奉者,而在小乘佛教者眼中,许仙娶个蛇妖管我屁事。(以上纯属玩笑)
上面只是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小乘的区别。但实际在历史上,大小乘佛教教义的演变是很复杂的。
本人并不信仰佛教,因此无法从佛教教义的角度详细阐述大小乘的区别和演变。这里仅从历史角度阐述我理解的佛教演变过程。主要认知来源于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以及基于一些其他的历史知识所做的个人判断。
最初的佛教根本上就是一门哲学。
而且是一门无神论非唯心主义哲学。因为释迦摩尼从一开始就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承认意识的存在),并且这个世界始终遵循一个客观不变的规律在运转。而他的使命是洞察这一规律并使之理论化。
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佛教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回答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而是发现世界的规律。在梵语中,“佛”是“觉悟者”的意思,等同于“哲学家”。“佛”并不是“神”。
举个例子说明这个概念,在印度有个传说,阿育王杀了99个兄弟,并在与羯陵伽的战争中屠杀了15万百姓,但他后来忏悔自己的恶行并将佛教定为国教,大力弘扬佛法希望赎罪。但死后他还是下了地狱。他问佛陀,我这么尊崇你和佛法,并且后半生做了那么多的善行,为什么还不能免去前半生的罪孽。佛陀回答说(大意),你别问我,这个世界规律就是这样的,你现在的恶果是源自你过去的恶行,同样的,你过往的善行也会在将来为你带来善果。这个过程既和我无关,我也帮不了你。你整天拜牛顿也不可能让你脱离万有引力飞起来。后来阿育王在地狱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赎完罪后,终于往生极乐。
这个故事真实性存疑,但很通俗的阐述了原始佛教的理念,“佛”只是世界规律的洞察者,不是操纵者。所以从根本上,原始佛教最初就是一门无神论非唯心主义哲学。
但哲学必定曲高和寡,难以传播。
光靠高深复杂的教义,很难吸引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大众。因此,在释迦摩尼死后,佛教开始分裂。一部分高僧任然坚持最初的教义,这部分教派在后来被称为“上座部”,而另一部分教派后来被称为“大众部”则倾向于通俗化,因此逐渐将历任的“佛”神格化。
“上座部”典型的标志是,承认佛陀存在“不了义”,几乎在所有最早的佛教经典中,都提到,佛陀生前亲口承认自己也有很多事没想通。所以佛陀死前留下了三法印,即: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我用现代话翻译一下就是:1.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2.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3.品牌口号slogan。佛陀说,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即是佛说,否则,则是魔说”,相当于留下了一个开源规则和防伪标记。可以说,即使站在2600年后的现代人的角度,释迦摩尼依旧是有大智慧的哲学家。他不仅创造了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而且还将至提升到了一个开源系统的高度,使得这个理论体系还可以自我迭代和完善。这也是为什么在浩瀚历史长河里可以留下“佛经十万卷”的诸多经典教义,大多数经典都是在佛陀死后千余年间才逐渐形成的。这和其他几乎所有宗教经典的封闭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大众部”则更“接地气”,缺乏文化教育的普通人,很难彻底理解复杂的哲学思想,而“只有你自己想通了才能成佛”的这种完全自立根生的努力模式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普通大众希望有一个神格化的偶像存在。大众部对于佛陀“不了义”的解释是,世人愚昧,理解不了高深的理论,因此佛陀只传授了一部分,佛陀本人是全能的,理解所有世界的根本规律。后来的大乘佛教也延续了这种说法,把小乘佛教贬为“不了义经”,其修成的果只是罗汉果,而大乘佛教为“了义经”,可以真正修成菩萨果。
总结来说,上座部和大众部的核心分歧,也是对后来佛教演变最关键的分歧,在于佛陀到底是“师”还是“神”。
佛陀死后三百年的孔雀王朝时期,由于“大天五事”(见《印度佛教史》),上座部和大众部彻底分裂。历史上把佛陀死后一百年内称为原始佛教时期。之后到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这段时期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其实部派佛教时期,各教派的教义分歧是非常复杂的。我这里只单单挑出对“佛的神格化”的分歧这一点来说,是因为我认为这一点是导致大乘佛教出现最关键的原因。
大乘佛教确切的出现时间已不得考,后来大乘佛教自己标榜是直接源自佛陀教义,只是因为世人愚昧,佛陀只摘出大乘教义中的一部分传授给世人(即小乘教义)。这一说法目前存疑。根据历史考证,比较可信的证据显示大乘佛教兴起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间。
而要探索大乘佛教兴起的原因,我认为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约公元前三世纪),佛教被定为国教。既然是国教了,那自然需要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广。但原始佛教的教义在对底层民众推广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其门槛太高,高深的教义直接劝退大量底层民众。因此可以想见,在这一时期,如何“普度众生”自然成为了教团的一个重要课题。
2、亚历山大的入侵,给北印度带来了犍陀罗文化。具象化的希腊神给佛教文化带来了冲击。“佛像”适时的应运而生。由于最初佛陀本人,以及后来的上座部教派均极力反对个人崇拜,因此在佛陀死后的三百多年间,印度是没有“佛像”这个玩意的。实在不得已需要在图画或雕刻中提到佛祖,也是以莲花或脚印代指。但希腊化艺术传入后,人们发现,一个在精神上神格化但在肉体上具象化的“世俗神”,更容易得到普通人的认同。
3、和大众部与上座部分裂的根本原因一样,如果想吸引广大民众,“佛”必须具有神格,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于那些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哲学家的底层民众,只能通过宗教化手段进行教化。
4、佛陀在创立佛教这门哲学的同时,创立了僧团并制定了戒律。这就使得原本纯粹的哲学在一开始就带有了宗教的性质。人类的集体,必然会体现出个体的一些共性本能,如生存的本能,发展的本能……僧团的存在,使得其必然有维护这个集体存续的本能。
5、孔雀王朝之后佛教地位迅速衰落,其后的巽伽王朝和伽罗维拉(公元前2世纪),都是婆罗门教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公元一世纪,经过改革的耆那教也突然兴起,这些外道都给同时期的佛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自身的延续和发展,佛教必然要降低“入教门槛”,吸引更多受众。以我国传播最广的“净土宗”为例,其提出,只要你张口闭口都念“南无阿弥陀佛”,每天准时诵经念佛,就可以修成罗汉果。反而像禅宗,或者玄奘创立的法相宗(又名唯识宗),由于曲高和寡很快消亡。
于是大乘佛教很快取代小乘佛教成为了主流。
一方面,由于释迦摩尼留下的是一个开源系统,大乘佛教不仅保留了最初的哲学本质和思想精神,还不断的深入探索,形成了越来越庞大完善的哲学系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世俗化的宗教手段,以无脑式的修道方式吸引了广大的教众。
如果说小乘佛教更接近于哲学,那么大乘佛教则是在比小乘佛教更深刻的哲学思想外,又披了一件很厚的名叫宗教的外衣。而现代的大多数人,可能只看到了这层外衣。
▕┣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大乘和小乘实际上是印度佛教发展过程当中所逐步分化出来的。对当代世界佛教的分布也有影响,所以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印度佛教是如何发展出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第2个部分是当代世界佛教为什么也会延续这样一种分类,并且在各国有很显著的差异。
先看印度佛教的发展史。
佛教最早的起源说法是不确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佛祖释迦摩尼的出生时间是不确定的。不同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相互之间的落差很大,有数百年之久。现在比较主流的学术界的观点是,释迦摩尼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按照他在29岁出家修行,5年后修成正果开始收徒作为佛教最早的起源,结合比较主流的观点,就认为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早期。
从释迦牟尼开创佛教一直到他去世后200年,这个阶段被称为原始佛教阶段。在这一阶段,佛教本身是印度文化区域层面上中印度地区的一个小范围传播的宗教。僧团的规模不大,数量也比较小。整体的传承模式和释迦摩尼开创佛教的时候差异不大。不过差不多也就是在原始佛教的末期阶段,印度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帝王,也就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他因为机缘的巧合,感受到了佛教的佛法,从而开始大规模的扶持佛教的发展。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佛教,最早期的历史遗迹,都要归功于这位帝王。比如阿育王柱,就是阿育王专门用来歌颂佛陀功德的一种高大的石柱。阿育王对于佛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在他的推动下,佛教从一个中印度地区的小型宗教一跃成为扩展到整个印度帝国乃至周边地区的具有国际性色彩的大型宗教。
佛教的快速发展就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应对这样一个过程?这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是坚持传统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另一种是积极改革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这两种思想在一次结集的过程当中发生了碰撞,从而导致了佛教的分裂。
结集是佛教专门的一个名词。佛教早期文献主要通过背诵的方式传承。由于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传承过程当中的偏差,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将各地的僧人们集中起来共同背诵经典,相互校对。这个过程就叫做结集。这个过程一般数十年进行一次。
根据史料记载的不同,有说是在第2次结集,也有说在第4次和或者第3次结集,在这次活动当中,老年僧人坚持传统,形成了上座部,青年僧人主张改革因人数较多,所以形成了大众部。上座部的本意指的是,能够在发言的时候,坐在尊贵的位置上的人,其实也就是指老年僧人。
从这次结集开始,一直到公元元年前后,印度佛教发展进入了部派佛教阶段。所谓部派指的就是开始形成多个佛教派别。上座部和大众部在分道扬镳之后,内部继续分化。上座部后来又分化出了诸如说一切有部,赤铜牒部等等。说一切有部是部派佛教历史阶段实力最强的一支,也是最为保守的一支。这一只其实和现在东南亚以及斯里兰卡地区的南传佛教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其历史上的先祖。大众部也持续分化,但是内部资料传承的不如上座部体系完善,所以现在对其知之甚少。
那么两派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呢?主要还是在于大众部提出的一些改革的观念。大众部认为佛陀是神而不是人。这和佛教早期历史阶段,将佛陀单纯视为精神导师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受到了上座部的反对。大众部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偶像崇拜。而偶像崇拜在佛陀生前的时候就受到了明令的禁止。大众不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了空的概念,这为后续大乘佛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很熟悉的万法皆空的最早思想来源。而这种空的概念实际上挑战了传统,因此自然受到上座部的抵制。说一切有部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实际上也就是在这个理念上与大众部相对。
公元前后,统治印度,现在北方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在历史上可称为北印度地区的一个大帝国,贵霜帝国,出现了一位可以和阿育王在佛教史上地位相媲美的另外一位著名帝王,那就是伽腻色迦王。他也和阿育王一样积极的扶持佛教的发展,并推动佛教向外传播。注意就是在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所以佛教的东传和此人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以大众部佛教思想为基础,吸收少量上座部佛教思想,再融汇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教思想,同时又吸收了古代波斯和希腊地区的宗教文化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佛教教派,那就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很显然是依托于贵霜王朝这样一个既具有相对强大的国力,同时又能够沟通多地的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交融背景之下所形成的。
大乘佛教的本意指的是能够普渡众生的佛教。大乘实际上指的是能够承纳多人的马车。从这个名字就反映了这个教派本身的特点。因此就将之前所形成的部派佛教,通通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指的是只能容纳一个人乘坐的马车。当然在梵文的原文当中还有破落的贬义。
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大乘佛教开始兴起并成为印度佛教的主体,所以历史上将这一时期一直到公元13世纪,印度佛教彻底灭绝这一阶段称为大乘佛教时期。
那么大乘佛教和之前的部派佛教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强调渡人渡己,改变了传统佛教以自我修行解脱为主要修行模式的套路。第二,大乘佛教有非常完备的偶像崇拜体系。在大乘佛教当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佛的数量难以尽数。在传统部派佛教当中,佛是一个专门的称呼,仅限于针对释迦牟尼。在大乘佛教当中,佛不再是一个特定的专称而变成了一种修行水平的体现。第三,大乘佛教的思想文化经典数量比部派佛教要多得多。这是因为大乘佛教在创立之后就不停的在编写经典文献,而传统的部派佛教一直固守着早期传承下来的经典,不进行新经典的编写。第四,大乘佛教,无论是中观学派还是唯识学派,都是在大众部佛教空的思想上面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观念上和部派佛教尤其是上座部佛教的矛盾很深。
传到这里,基本上就把大乘和小乘的由来介绍清楚了。下面谈三大佛教体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大乘与小乘的关系。
汉传佛教除了分布在中国的汉族居住地区,在日本,韩国,朝鲜和越南大部分地区也有很强的影响力。从历史上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都曾经在中原汉地传播,但是唐代以后就形成了以大乘佛教为主的这样一种局面。唐代以前小乘佛教的部分宗派曾经在中原传播过,比如毗昙宗,俱舍宗。但这些宗派不能适应中原汉地的需求,被历史淘汰掉了。回顾印度佛教发展史就不难发现,相对来说小乘佛教更为保守,坚持传统。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深厚历史绵长的文明古国,以这样一种姿态是无法长期在中国存活下去的。而大乘佛教因为有一种方便思想,也就是指针对现实进行调整的这样一种思想,所以反而在中国通过不断改造自身适应了中国社会的要求而发展壮大起来。
藏传佛教的发展要晚于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唐代晚期的时候,由于和西藏本土的苯教发生矛盾,所以佛教曾经在西藏地区一度中止传承。到了宋代的时候才开始重新传承,这就是所谓藏传佛教的前弘期和后弘期的来由。而第2次传入的主要是密教。密教实际上也就是佛教当中的密宗。也是大乘佛教在印度晚期的代表性宗派。密教的特点是,在传承的过程当中,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修行方法秘密的传承下来。这个宗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吸收了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仪轨。时至今日,藏传佛教呈现出了以密教为主的特点,显宗的势力相对来说是很衰弱的。所谓显宗指的就是不采用秘密传承手段,公开传法的宗派。因此藏传佛教虽然也是大乘佛教,但是由于以密宗为主,所以和汉传佛教以显宗为主的形态就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分布来看,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藏区以及东北和内蒙古,国际上的影响主要是蒙古国,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的小部分地区。
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因为都是主要通过中国西域地区传入的,因此又可以合称为北传佛教。除了这条线路以外,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另外一条线路是金海路向外传承这一条线路在上面这条线路的南部,因此又称南传线路,形成的佛教就是所谓的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在历史上既有大乘佛教也有小乘佛教,或者叫部派佛教。现在印尼巴厘岛还可以见到当年大乘佛教的历史文化遗迹。南川佛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斯里兰卡和中南半岛上的一些国家。包括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以及越南南方的小部分地区。在中国云南的小部分地区也有传播。
南传佛教现在呈现出了典型的以上座部佛教为主的这样一个特点。这是历史斗争的结果。南传佛教的传播中心,实际上是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历史上形成了以大寺和无畏山寺为代表的两大势力。前者是上座部佛教的中心,后者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到了12世纪的时候,大寺派通过非常血腥的军事手段,镇压了无畏山寺。此后斯里兰卡地区的大乘佛教就一蹶不振。作为南传佛教的中心,斯里兰卡地区大乘佛教的失势,也引起了中南半岛上其他国家大乘佛教的衰落。此后伊斯兰的宗教势力也开始进入东南亚地区,大乘佛教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原来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广泛传播的大乘佛教,很快就衰落了下去。现在只能看到一些历史遗迹了。
除了历史上这些事件的影响之外,也必须承认相对而言小乘佛教的体系确实比较适合斯里兰卡和这些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较弱,社会等级体制森严,这实际上有利于小乘佛教僧团的发育。相对来说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高,平等意识强烈,这和主张众生平等的大乘佛教有更好的呼应。
最后做一点简单的总结。佛教之所以分化为大乘和小乘,实际上是历史发展所导致的。现在网络上有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比如谁更能体现佛陀思想的原貌。由于佛陀本人没有留下著作,现在的佛教经典都经过了后人的多次编撰,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自己能够找到一些材料,完整的传承佛陀思想的原貌。小乘在历史上具有贬称含义。本文在引述的时候只是遵循习惯,但并没有刻意贬称。所以现在一般称为南传佛教。也有些学者根据其传承的语言称为巴利语佛教。争论谁高谁低,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毕竟不过是一个宗教的流派而已。愿意信什么就去信什么,没有必要对别人信什么指手画脚。
╃⇩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小乘渡己,大乘渡人。所以小乘没油水,因为他们一味苦修,不懂得包装自己,不主动发展信徒,所以就缺人供养。而大乘却是很有商业头脑,宣传人人都可成佛且不需参研佛理,只要礼佛就能成佛,就能得佛庇佑。所以大乘信徒众多,香油钱赚的盆满钵满,众僧都很滋润。
ˇ♆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个人认为,小乘教法与大乘教法是释尊创立佛教过程中的两个过程,也是禅定中能体会到的两个过程。
原始佛教继承于婆罗门教,又是对婆罗门教的一次革命。改变了婆罗门教根深蒂固的等级宿命论,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吠舍和首陀罗等级也可以通过修行寂静涅槃,脱离轮回的宿命,达到圆满。
简单地说就是印度宗教版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地位低下的凡人也可以通过放弃我执(欲望),成为永远不受轮回痛苦和苦难不惑的佛。
小乘到大乘的转变过程
佛祖在发现经过痛苦的婆罗门教义的苦行修练后不能使自我得到解脱,他接受了牧羊女的施舍和供养,最终在菩提树下进入了禅定,达到了独觉和缘觉。
缘觉指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而观外缘而无师自悟者为独觉。
佛祖将修行的教义和心得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们,这批弟子被称为sa^vaka(舍罗婆迦),因闻佛祖教化之声而得道,也被称为声闻乘。
缘觉和声闻两乘就形成佛教最初的小乘教观,既完成个人破除“我执”(教义很泛泛)的修行。
由于释尊的法门,使得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修行得到正果,所以佛教无神论违背了婆罗门三神一体的主张,让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成了摆设,遭到了等级森严的婆罗门贵族的强烈抵制,原始佛教的传播受到了压制。
释尊为了让佛教被更多人理解和参悟,改变了弘法的方式,逐渐由原来声闻为主传播方式改为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讲究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的传播方式。
由“自觉”发展到“觉他”,以自我修行圆满为目的,转变为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本怀。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
释迦摩尼将密法的高深的教义和戒律改变为显法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实际修行的法门,强调不分出身、贵贱、种族、国家的众生性智平等,乃至众生均可往生极乐国土,既“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只因妄念执着不能证得”。
对于自身“破除妄念执着”又能觉他者,可直上菩萨果位,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大愿,以佛教愿、行、智、悲四大法门化身四大菩萨(地藏、普贤、文殊、观世音)来“亲身”宣法,大大加快了原始佛教的传播速度。
实现菩萨道修行和果位,“觉他”而普度众生这一过程,可以视为佛教大乘教义的创建过程,创立大乘三藏后,佛祖在生命(本体)的后期完成多次大乘法会的集结,大乘佛法使佛教教义更加圆满和包容。
小乘大乘的分化
佛祖涅槃之前,小乘论(缘觉、声闻)和大乘论(菩萨)并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弘法过程的两步。但婆罗门教等级概念对佛法的影响使小乘论的接受度比大乘论要好得多。
佛祖涅槃后,小乘声闻(听过佛祖讲经)的弟子和长老地位提高,被称为上座部。而广大受众群体被称为大众部。代表佛祖衣钵的小乘论地位高于大乘的大众部。原始佛教两大派系开始分裂,这一事件称为佛教的“根本分裂”,也被称为“大天五事”(古印度五国)。
以长老为主的上座部主张维持原始佛教的传统教义,以青年和广大信徒为主的大众部主张改革创新。这两派都在古印度五国(五天竺国)传播。直到阿育王时代印度佛教进入全盛时期,才开始向外传播。
此时上座部已经分化成八九个派别,其中最大的一派名为“说一切有部”,“说一切有部”又有信仰大乘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的“大寺上座部”。
大小乘佛教的传播
原始佛教无论是上座部还是大众部都是大小乘兼修,既度自我也度有缘人,信仰大乘的“无畏山寺上座部” 以向南斯里兰卡为中心。大寺上座部则南传进入东南亚,即行程今天东南亚信仰(越南除外)的小乘巴利语佛教。
佛灭400多年后, 马鸣,龙树等大乘高僧(菩萨地)出世,撰写了大量经典的大乘论著,从此大乘佛教盛极一时。大乘佛法超过小乘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
其中一支如来藏学派,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规,神秘法器,瑜伽训练等方法,创造了一套极富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成为密宗派的前身,也被称为菩萨(莲花生)密乘,传入西藏,又与藏地苯教融合,结合性力派“以欲止欲”观,形成今天的大乘藏传佛教。
以大乘唯识论为代表的显乘则东传入汉地,被称为汉传佛教(过程太复杂,不赘述),进而分化为汉地八宗法门。
总结
总而言之,原始佛教创立脱胎于婆罗门教,树立于小乘理论,弘扬于大乘教法,这是佛法由小到大,由单独到普及的一个过程,但是无论是最初的“根本分裂”,还是今天大家信仰的佛教,大乘与小乘教义都无法分割,他们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没有像伊教一样,逊尼派和什叶派那样水火不容。
所以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他作为大乘法师,不仅要到天竺去寻求大乘佛法奥义,而更是寻求上座部(大乘无畏山寺上座部)佛教的声闻乘(小乘佛法,佛祖口传)宝藏。
经过艰难跋涉和刻苦学习,终于得到了瑜伽行唯识学派(原始大乘)的真经:《瑜伽师地论》。
今天的汉地佛教经过大量的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加入(掺杂过多的势利),早已形成了自身的佛学观,佛教纯洁的原始信仰的精髓反而在东南亚巴利语小乘。
来去是梦,成败皆空
祝各位吉祥康健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佛教为什么会分成大乘和小乘两种?
两者都是渡人,但有所不同,一个是渡今生,另一个渡来世。小乘教法以渡个人的今生,善恶终有果,即有报,今生必报!大乘教法以渡来世,自我修行,赎今生的罪过,等来世有好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