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回顾三国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怪现象:
蜀汉面积小、人口少、军队规模小,但是却频频挑战曹魏,前后发动过15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曹魏面积大、人口多、兵力占绝对优势,但是却长期处于守势,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好比侏儒多次找巨无霸决斗,后者却不敢应战。
为什么会如此反常?
特殊的地理环境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只要一万军队防守,曹魏进攻就需要十五万兵力,而且还不能取胜。
历史上还没有几个王朝从蜀道进兵,占领四川。
四川政权丢失,有以下原因。
内部不统一
比如战国时期,那里有巴国、蜀国还有众诸侯,这才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对这些政权各个击破。
唐朝时期,那里也是群龙无首,个别军阀自愿归顺李唐,结果被李世民统一。
可是三国时的形势不同,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内部统一、国富民强、形势稳定,曹魏大军从陆路进攻没有胜算。
即使在蜀国已经衰落的情况下,钟会进攻蜀国,邓艾突发奇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区偷袭得逞灭亡蜀国,也是走了一招险棋,途中多次遇险,取胜纯属偶然,是一场豪赌,并没有十足把握。
一千多年之后,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明朝末期,四川已经乱成一锅粥,山头林立、“军阀”混战,张献忠入川滥杀无辜,所作所为不得人心。
顺治三年,张献忠部将刘进忠叛投清朝,带领清军入蜀(由于遭遇抵抗,清兵不久退出)。
直到顺治八年,清军主力部队仍旧无法进驻四川。
直到顺治十五年,清兵才控制四川。
这足以说明,在蜀中政权稳定的情况下,陆路进攻四川根本没有胜算。
因此曹魏统治者不去冒险,是非常明智的。
如果兴师动众,最后失败,国力下降,会给孙吴等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后果严重。
进攻四川,把握最大的方式是水路进攻
陆路没有胜算,只有水路。
赵匡胤平定四川,消灭后蜀政权,兵分两路,一路沿嘉陵江南下;一路从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
但是当时孙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曹魏军队没有制海权,如何能灭亡蜀国?
曹魏丢了汉中,失去了前进基地
汉中盆地位于今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它南临巴山,北依秦岭、居于川、陕、甘肃、鄂四省的中心地带。
同时汉中地区是盆地,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鱼米之乡”美称。
而其外部都是山地,易守难攻,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对蜀汉来说更是生死攸关,占领了这里,就等于扼住了蜀汉咽喉。
曹操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对此岂能不知?当时他雄心勃勃,打算一举拿下汉中,进而南下,消灭立足未稳的刘备。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战胜马超、韩遂军,控制了关中陇右。
形势一片大好,曹军挥师南下,向汉中进发。
于七月抵达阳平关,逼降张鲁,控制汉中,新生的蜀汉政权岌岌可危。
即使曹操占据汉中之后,不主动进攻,而是复制屯田模式,在这里养精蓄锐几年,把汉中变成了巩固的曹魏军事基地,刘备也非常危险。
因为那样,曹操就具备了与刘备打持久战的资本;那样的话,刘备政权即使不灭亡,也没有发展空间,无法站稳脚跟。
但是曹操是军事家,刘备也不是省油的灯,军事上也不是菜鸟;更何况刘备身边还有三国第一智囊诸葛亮在那里出谋划策?
得知曹操占领汉中之后,刘备的第一反应是大惊失色:这是要将蜀汉政权扼杀在襁褓中啊,曹阿瞒这一招何其毒也,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肯定不能让曹操集团的阴谋得逞。
这时候,因为刘备当老赖毁约,不归还之前借孙权的南郡,孙吴大军想强制执行,攻打镇守荆州的关羽。
曹操占领汉中之后,刘备一咬牙,把吃到肚里的肉吐出一半,交出半个荆州,与孙权签订了停战协议。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行总动员,倾举国之力打响了对他来说生死攸关的战役——汉中战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从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和曹军进行了一场生死决战,战斗中老将黄忠将曹操爱将夏侯渊斩落马下。
同年五月,曹操从汉中撤军。
刘备在和曹操经过两年对垒之后,终于取得汉中。
表面上看,曹操是主动让出汉中,其实是迫不得已,作出决定时非常痛苦。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在之前的较量中,曹操痛失爱将夏侯渊,士气低落。
二是双方陷入持久战,曹操十几万大军、数万马匹,粮食消耗巨大,后勤承受不来这样的压力。
在没有公路,没有汽车的三国时代,八百里秦川运粮太难了。
从关中筹措粮草,之后再运输到汉中是需要时间的。
当时,古汉水因为地震中断,这就排除了像西汉韩信那样通过水路运粮的可能。
只能通过陆运,从陕西运粮草,运粮大车队必须从蜿蜒起伏的秦岭主脊经过,全部是崎岖山路,运输的效率奇低。
虽然刘备军队的后勤补给也不是那么到位,但是从川蜀通往汉中的道路,相对来说比从关中到汉中的道路好走得多,效率相对较高。
军不可一日无粮,更不能没有武器,后勤保障是进行战争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粮草供应,便不具备持续作战的条件。
当然,曹操也可以选择以汉中为前进基地,以关中为腹地,继续南征,与刚刚夺下川蜀的刘备集团打长久战。
一旦如此,东吴如果乘虚而入,曹魏就要陷入两线作战境地,国力难以承受。
如果西部、北部分裂势力兴风作浪,那局面就更加难以收拾。
还不说汉献帝身边还有敌对势力 ,梦想着让皇帝掌权,发动宫廷政变。
而刘备则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能全力以赴和曹操熬下去。
经过反复掂量,曹操下达了撤军命令。
曹操痛失汉中,失去了进军川蜀的跳板,让刘备在这里打下根基,曹魏想进攻蜀汉难度大大增加,不得不知难而退。
曹魏认为最大的威胁来自孙吴
既然曹魏消灭蜀汉难度很高,蜀汉想要北伐中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要面临后勤保障不力的困难。
事实上,蜀汉发动了十几场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不是因为遇到大雨,道路难行;就是因为后勤保障不到位,军队断粮。
在此情况下,曹魏大军只要采取以逸待劳的战术,蜀汉军队就能不战自乱,主动撤军。
换言之,无论蜀汉如何好战,无法对曹魏构成什么威胁。
相比之下,东吴的威胁更大。
东吴控制的荆门,距离曹魏首都洛阳只有500多公里,距离曹魏只要根据地只有400多公里,距离曹魏控制的襄阳,只有100多公里。
因此,东吴对曹魏的威胁大得多,是心腹之患;所以曹魏要首先防范和收拾东吴。
因此,在曹丕、曹睿时代,曹魏政权所曾经发起四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是针对东吴的。
即使跟蜀汉交战,也是防御性质的(曹真主打的一次除外)。
曹魏政权不稳
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他面临的内部外部局势非常严峻。
外部蜀汉和孙吴“忘我之心不死”,对曹魏虎视眈眈。
内部曹丕是战败了曹植之后才获得接班资格,即使登基了,面临的权力斗争也非常激烈。
所以曹丕登基之后,首先要巩固政权,稳定局势;既要笼络人心,还要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又要打击排除异己势力,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心思考虑那么多。
而且曹丕非常短命,40岁就去世,只当了6年皇帝,属于壮志未酬。
司马懿不愿意冒险
司马懿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对司马懿来说更是如此。
曹丕等当接班人,司马懿居功至伟,曹丕对司马懿言听计从。
曹丕和曹叡临死的时候,司马懿又是托孤大臣。
因此,曹操之后司马懿对曹魏的大政方针起着决定性影响,他的思路决定着曹魏的军事战略。
在司马懿看来,攻打蜀国成功了当然可以增加自己的威望,为日取代曹魏创造条件。
但是失败了,威望就一落千丈,说不定还会被问罪,满盘皆输。
曹真正是因为攻打蜀国失败,让自己威信扫地,也让自己在和司马懿的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司马懿就采取了防守战略,以挡住蜀汉侵略为底线。
而只要能抵挡住诸葛亮,就能将兵权抓在手里,树立自己的威望,何必要冒险?
司马懿是个谨慎的人,他为曹魏制定了防守战略,从军事上说是无可厚非的,从政治上说对司马家族百里无一害。
只要将曹魏建设好,就能静观其变。
当时的情况,不怕蜀汉北伐,就怕他不北伐。
持续北伐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完蛋。
只需等其衰落了,趁其病要其命就行。
反之,如果曹魏持续攻打蜀汉,那也是自取灭亡。
事实证明,曹魏(其实是司马懿)的战略是正确的。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三国时期,魏强蜀弱。与传统的以强凌弱不同,两国的战争主动性与实力却脱钩,魏国守多攻少,蜀国则是主动攻击不断。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魏国的人口、军队、土地是蜀国的三倍以上,国力、军力、人才上的优势相当明显的,但是由于吴国的牵制,曹魏政权还没有形成碾压性的力量来摧毁孙刘势力。
不过,时间是完全站在魏国这一边的,由于它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GDP的基数大,社会制度较为完善,因此它的发展也更快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实力将越来越强,拉开蜀国和吴国的距离会越来越大。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益州疲弊也是反应了这一情况。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千斤重担压在诸葛亮身上。尽管与魏国实力悬殊,主动进攻的胜率不大,但是博一把或许还有机会,时间越拖越被动。
蜀国后继无人,诸葛亮心如明镜,实在不能指望刘禅他们能够逆天改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站在蜀国的角度,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站在魏国的角度,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我们看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蜀国国小民少,却多次主动攻打强大的魏国。在诸葛亮的时期,蜀国就发动了五次北伐。而到了姜维时期,对曹魏的攻击达到了八次之多。相反,曹魏对蜀汉的攻击却屈指可数。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少年去挑衅成年人一样,而那成年人还光挨打不还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
一、汉中争夺战的胜利,奠定了蜀汉的立国基础。
我们如果单纯的从地理上来看,就会发现,在中国的气候带上,南北的分界线是以秦岭为界的。在中国古代,最初的时候关中与汉中是不同的行政区。汉中在秦岭以南,自古与四川合称为巴蜀之国。但是,曾几何时,汉中被中央政府从四川割裂开来,归入了陕西。陕西的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有山险阻隔,实际上交通并不方便。可是,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为何要这样划分行政区呢?
这就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集权制度下,中央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割据这样做的。四川正是因为失去了汉中,才大大减低了割据的可能性。如果四川出现割据情况,中央政府可以派兵从汉中、长江入川,平定叛乱。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知道汉中对蜀汉的重要性了。
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刘备经过长期的征战,终于占领了成都。而与此同时,曹操占领了陇右。第二年,曹操率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同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曹操占领了汉中。在曹操占领汉中后,他的手下劝他趁势攻打西川。曹操心里担忧关东的局势,没有采纳这些人的建议。他留下夏侯渊镇守关中,自己率领主力返回关东。
刘备的手下中,有很多人都看出曹操占领汉中,对西川十分不利。他们多次劝说刘备夺取汉中,其中法正的建议最为直截了当,被刘备采纳。刘备先是派部将攻打汉中,遭到了挫折。于是,刘备亲自率领主力发动了汉中之战。
刘备在汉中之战里,也是艰难万分。他给诸葛亮写信,向诸葛亮求援发兵。诸葛亮当时对此十分犹豫,因为大战之后,西川的百姓也十分疲敝。他向杨洪征求意见,杨洪直截了当的回答他说,“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诸葛亮采纳了杨洪的意见,全力支援刘备,这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从杨洪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正是刘备夺取了汉中,才使得蜀汉有了立国的基础。正是蜀汉占领了汉中,才将曹操的势力驱逐至秦岭以北,使得蜀汉拥有了必须的战略纵深。
二、曹魏对蜀汉的两次进攻。
如果说曹魏对蜀汉没有发动过攻击,那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曹魏发动最后一次的灭蜀之战前,曹魏向蜀汉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进攻。不过,这两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进攻是在诸葛亮发动对曹魏的第二次北伐后,曹魏对蜀汉发动了报复性进攻。这一次进攻的发起者是曹真。当时曹真因为前两次抵抗诸葛亮的功劳,被曹睿封为大司马。曹真在此后,便向曹睿建议讨伐蜀汉,得到了曹睿的应允。
曹真将魏军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己率领,从长安入子午谷,另外以偏将率军一部入斜谷。第二路由司马懿率领,从南阳溯汉水西上。第三路由张郃率领,自陇西南向建威以攻白马关。这三路的主要目标都是汉中。
诸葛亮得知魏军的攻势,便自己率领军队在城固、赤坂当子午谷来防御魏军。他又让李严率领两万人马增援汉中,魏延率领一支军队西入羌中,牵制张郃等部。在诸葛亮的防御下,魏军进展缓慢。在进军途中,魏军遭遇了连续三十多天的大霖雨,山洪暴发,道路阻绝,进退两难。魏军在遭遇巨大损失后,被曹睿召回,这一次进攻宣告失败。
曹魏第二次对蜀汉的进攻,是在曹爽专权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曹爽与夏侯玄一起,征发关陇的兵力,向蜀汉发动了进攻。这一次进攻与上一次一样,被王平率领的蜀军阻击在兴势山下。曹魏的军队在蜀军严密防守的山险前,进退两难。在加上道路险阻,后勤无法保障。最后,遭受了巨大损失的魏军只得撤退。这一仗,史书上记载,曹爽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
三、汉中争夺战的后遗症。
我们从历史上的记载可以看到,曹魏对蜀汉的进攻,都在汉中北部的山区遭受了挫折。蜀军利用秦岭天险,将魏军阻截在山险之间。魏军辗转于蜀军的堡垒要塞之间,进不可攻,退不可守,最终只能撤军了事。
蜀汉的这种防御体系,来源于当年的魏延。魏延在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的时候,就豪迈的对刘备说,如果曹操亲自率领全军前来,就阻止他的进攻。如果是其他偏将率领十万人马前来,就全部消灭他。在曹魏的两次进攻的过程中,验证了魏延的决策。兴势之战中,曹爽的十几万魏军,险些全军覆没在魏延构筑的防御体系前。
魏军之所以不轻易发动对蜀汉的进攻,最大的原因就是秦岭天险。而对秦岭天险的畏惧,则主要来源自汉中争夺战。当年曹操在夏侯渊战死后,亲自率领魏军主力驰援汉中。可是在汉中争夺战中,面对凭险固守的刘备,曹操也一筹莫展。最后,曹操只是救出了汉中的败兵,撤回了关中。
曹操的这一次失利,给曹魏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曹魏阵营中,曹操被公认为最能用兵的人。连曹操都不能夺取汉中,那么其他人夺取汉中的希望更是渺茫。因此,在对蜀汉用兵的时候,汉中北部的天险,就成为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可以看做是曹操汉中争夺战的后遗症。
在曹睿制订曹魏的战略方针时,他采纳了孙资反对向蜀汉用兵的意见。孙资的主要理由是汉中地势险要,当年曹操攻打汉中,是先遭遇危险才获得了胜利。在汉中争夺战中,曹操救出汉中的军队后,经常说南郑是一个天狱,中斜谷是五百里的石穴。曹操认为那里的地势过于险要,能够救出夏侯渊的军队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因此,孙资建议,对蜀汉采取防御战略。曹魏对内则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曹魏对蜀汉的总体优势会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曹魏再发动讨伐蜀汉的战争,会水到渠成。
曹睿在听取了孙资的意见后,决定采取他的建议,分兵守险坚壁不出,以待国力强大,再寻衅灭蜀。由于曹魏制订了这样的国策,就出现了强大的曹魏坚守不战,而弱小的蜀汉屡次攻伐曹魏的情况。不过,由于双方实力悬殊,蜀汉一直不能对曹魏的核心区域予以打击。经过休养生息后,曹魏的国力越来越强,最终奠定了灭蜀的基础。
四、蜀汉成也汉中,败也汉中。
曹魏对蜀汉发动的两次进攻都惨遭失败,这印证了孙资的判断。因此,曹魏一直忠实的将防御的国策坚持下去,终于等来了灭蜀的那一天。公元263年,在司马昭的主持下,曹魏发动了对蜀汉的讨伐。
在这一次讨伐前,曹魏内部很多人依然对这一次讨伐持有反对意见。司马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军队主力交给他不信任,但是坚信伐蜀必将成功的钟会。曹魏兵分三路,西路由邓艾率领,中路由诸葛绪率领,负责绊住在沓中屯田的姜维,东路主力由钟会率领,兵分三道,分别由斜谷、骆谷和子午谷三道并进,进攻汉中。
在过去蜀汉的防御体系中,汉中北部山区是防御的重中之重。自魏延时起,蜀汉在那里依托山险,构建了一系列的堡垒要塞,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当魏军进攻的时候,这个防御体系能够将魏军阻击在山险之间,让他们进退两难,只能撤退。
可是当姜维掌握兵权后,他放弃了这个防御体系,采取了开门揖盗的方针。他放魏军进入汉中,自己的军队则坚壁清野,防守各个要点。这样,魏军进无所据,野无所掠,最后只能撤退。在这个时候,蜀军再进行追击,就能获得巨大的战果。
但是,姜维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出于他的一厢情愿。他根本就无视蜀魏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而且,在曹魏进攻之前,姜维还将蜀军的主力拉往沓中屯田,使得汉中实力空虚。结果,钟会的魏军轻易的就夺取了汉中,并占领了阳安关,打破了姜维的战略。
虽然姜维抢占剑阁,暂时稳定了局势。可是西线又露出破绽,被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江油,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的蜀军,直逼成都城下。刘禅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投降,蜀汉因此灭亡。这个时候,姜维和他的部下虽然不甘心,可也无可奈何了。
结语:
三国时期,蜀汉对曹魏进行了十几次进攻,而曹魏则只回击了三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蜀汉拥有的汉中北部的山险,已经蜀汉构筑的防御体系造成的。从曹操争夺汉中的失败,使得曹魏汲取了教训,制订了符合自己国情的战略。
曹魏决定对蜀汉采取防御策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恢复生产,休养生息。这样,双方的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越来越大。最终,曹魏凭借强大的实力,发动了灭蜀之战,一举灭亡了蜀汉政权。
在这一次灭蜀之战中,姜维一厢情愿的制订自己的防御策略,轻易的放弃汉中天险。这是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双方实力相距巨大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优势,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事实证明,蜀汉占有汉中,就能够生存。如果失去了汉中,蜀汉就必然灭亡。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三国时期,弱小的蜀国数次北伐,热热闹闹。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又“九伐中原”。
相比之下,强大的魏国则“客气”许多。
自魏建立到灭亡后,在长达46年的时间里,总共也只有三次较大规模的伐蜀作战。
魏国为何对弱小的蜀国如此“客气”呢?
曹丕时期:伐交之策
曹魏初一建立,曹丕就曾考虑过伐蜀之事。
当时的形势,对曹丕极为有利:吴蜀闹翻。
吴蜀联合,“两弱抗一强”,是三足鼎立格局稳固的基础。吴蜀翻脸,对曹魏来说显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有利于曹丕各个击破。
由于孙权主动向曹丕称臣,因此,曹丕考虑对蜀用兵。
然而,这一计划尚未实施,就被刘晔等谋臣劝阻了。
刘晔等人劝阻的逻辑如下:
1、吴蜀翻脸,是因为孙权偷袭了刘备,占了刘备的便宜。现在,是刘备铁了心要和吴国为敌,而已经好处占尽的吴国是不想打的。
2、如果魏国伐蜀,刘备在压力之下,很可能暂时放弃与东吴为敌,重新与东吴结盟。而东吴也很可能会接受刘备和平的请求。如此,“两弱抗一强”的局面又会恢复。
3、如果魏国伐吴,盛怒之下的刘备很可能不会轻易放过东吴,很可能继续对东吴用兵,有利于魏国。
在刘晔等人的劝阻下,曹丕改变决定,决心伐吴。
当然,由于曹丕动作迟缓,直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才对吴用兵,错过了机遇。
尽管没有抓住夷陵之战的历史机遇,但曹丕的外交思路依然明确:尽可能破坏吴蜀复好。
此时破坏吴蜀复好的基本操作思路仍然是一致的:不给蜀太强压力,避免其放下对吴“仇恨”,将施压重点放在吴国身上。
因此,曹丕一方面三次伐吴,施加巨大的军事压力,一方面在孙权提出吴魏修好的请求时,对吴使冯熙指出,吴王想恢复旧好,必须“历兵江关,县矜巴蜀”,企图怂恿吴国进攻蜀国。
同时,对蜀国,曹丕则令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等人书信给诸葛亮,陈说天命。
事实上,曹丕当然知道诸葛亮不可能举国称藩,书信相交,无非是想安蜀之心。蜀国感受到的北部压力越小,就越没有与吴国复好的急迫性。
当然,孙权、诸葛亮,都并非等闲之辈。
孙权扛住了魏国的压力,击退了魏国的进攻,而且导致吴蜀关系进一步恶化。
诸葛亮则克服了国内浓厚反吴情绪的干扰,派邓芝使吴,与吴国重新复好。
吴蜀复好,曹丕的策略鸡飞蛋打了。
曹睿时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与其父曹丕一样,曹睿一即位,就萌发了伐蜀的想法。
当时,曹睿得知,诸葛亮进驻汉中,遂企图先发制人,主动发起攻蜀作战。
然而,群臣再次提出反对意见。
其中,以孙资的意见最“高屋建瓴”:魏蜀边境地势险峻,进攻与防御所需兵力为3:1。如果进攻,同时又要确保对吴防御的话,所需兵力为15、6万人,必须再大举征兵,会引起天下骚动。不如选派大将据险而守。魏国基础好,地盘大,数年之后,魏国一日日强盛,吴蜀自行疲敝,时间对魏国有利!
曹睿采纳了孙资等人的意见,采取了战略守势。
当然,在坚持守势战略之余,曹睿也组织过试探性进攻。
比如,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取武都、阴平后,由于防御面积扩大,诸葛亮对汉中防务进行了调整,将丞相府后移到汉中南山下的平原,在其前方筑汉、乐二城,以成犄角之势。
曹真决心趁蜀军调整之机发起进攻,但受大雨影响,未能通道,被迫撤军。
这次进攻,前后只持续了一个多月,在遇到不利情况后即撤军,是一次试探性进攻。
总体上,曹睿时期,蜀国没有给魏国可趁之机,曹睿虽采取过试探性进攻,但总体上以“守”为基本战略。
曹爽时期:头破血流的尝试
曹爽执政期间,组织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伐蜀作战。
当时,蒋琬、费祎为减轻补给压力,做出调整,将蜀军主力撤离汉中,驻到距离汉中千里之外的涪城,只留王平率不足三万之兵在汉中。
而曹魏方面,曹爽逐渐排挤司马懿,执掌了曹魏大权,但是,由于缺乏军功,威望不足,遂试图以伐蜀建功获名。
然而,由于王平的坚决抵抗,曹爽势力,“时人讥之”。
此次伐蜀,使曹爽威望大减,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这次头破血流的尝试,更使此后的魏人不再敢轻易尝试伐蜀。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统治前期:未遑外事
司马懿夺权后,很长时间停止了对蜀大举用兵。
其中原因,夏侯霸已经道明。
夏侯霸是曹爽、夏侯玄一系的人物,司马懿夺权后,他逃入蜀中,投奔蜀国。
在姜维问他司马懿会不会伐蜀时,夏侯霸一语道明:司马懿“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
司马家夺得大权,但形势不稳,朝内仍有许多“拥曹派”。
因此,司马懿、司马师,及司马昭初期,司马家的主要精力用于铲除国内“拥曹派”的威胁,没有对蜀汉大举用兵。
大举伐蜀时机成熟的信号
直到司马昭后期,伐蜀的时机才成熟起来。
1、司马家在曹魏地位的巩固。
258年,司马昭彻底平定了“淮南三叛”。
260年,魏帝曹髦被司马昭的人杀于大庭广众之下。
曹髦,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当场杀害!这样的以臣弑君,是连陈泰等司马家死党都感觉羞愧的事情!
然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魏却没有起任何波澜。
这些说明,司马家在曹魏的地位已经彻底巩固,“未遑外事”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2、东吴的乏力。
淮南三叛期间,东吴两次出兵支援淮南叛军。
尤其是诸葛诞叛乱期间,东吴出动了8万大军,与诸葛诞军并肩作战。
然而,即便如此,司马家的军队还是毫无悬念地取胜了。
这些都表明,东吴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再实质性威胁曹魏了。
魏国,已经可以不必担忧东吴,专心部署对蜀征伐了!
262年,司马昭开始部署灭蜀战争。
263年,魏灭蜀。
总的来说,魏国对蜀“客气”,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战略考量:长期战略。
如上所说,魏国有一项战略被不同时间段的魏臣反复提起:暂时对吴蜀采取守势;先着手恢复、发展国力。
三足鼎立的形成绝非偶然,是实力均势的结果。
即:魏虽强于吴、蜀,但要突破秦岭,又要同时保持对东吴的压制,并没有足够的优势。
尽管魏国的版图、人口远大于吴、蜀,但是,由于汉末战乱的影响,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大量人口流离失所,甚至迁徙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区。
因此,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之前,版图、人口的优势,不能充分兑换成国力优势,更不足以兑换成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然而,时间对魏国有利。
三国恢复生产,吴、蜀所领地区在汉末中受到破坏略小,经济是正常增长,而北方受到破坏大,是恢复性增长。正常发展,魏国的增长速度必然远远快于吴、蜀的正常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国力优势会更为明显。
2、机遇。
魏国制定了“先文后武”的长期战略,不急于平吴灭蜀。
然而,在具体操作中,魏国也在时刻关注机遇。
曹丕时期,吴蜀闹翻,本是不错的机遇。
曹丕采取了避免对蜀施压的方针,试图推迟吴蜀复合,再寻找机遇。
然而,孙权、诸葛亮也是顶级战略家,吴蜀复合,曹丕计划失败。
曹睿时期,曹真试图利用诸葛亮调整汉中防御的时机发起试探性进攻,但蜀国防御严密,尝试失败。
曹爽时期,又试图利用蒋琬、费祎调整汉中防御的机会发起进攻,却再此失败。
这些都说明:魏国一直在寻找攻蜀机遇,只是早中期的蜀汉君臣一心,防御严密,无机可趁而已。
3、曹魏内部问题。
曹魏严重的内部问题,也是对攻蜀保持慎重态度的原因之一。
曹魏的中心在洛阳。
由洛阳组织伐吴,很快就能抵达长江一线,即便不能渡江,成本也比较低,进退自如。
相比之下,攻蜀,则要翻越秦岭,路途遥远、山险难行,组织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极大。
因此,一旦攻蜀不能成功,对全局的影响极为不利。
曹睿曾想在诸葛亮北伐前先下手为强,但担心耗费太大,“天下骚动”而作罢。
曹爽傻乎乎攻蜀,导致“时人讥之”,威望损失殆尽,更是血淋淋的事实。
司马家掌权后,极力呵护自己的威望,致力于解决内部问题,迟迟没有攻蜀。
因此,魏国对蜀一直采取“守势”。
直到魏国的实力足以轻松应对两线作战,司马家的统治稳固,蜀汉的政局紊乱,司马昭才敢于发起决定性的一击!
≟a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最核心的因素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在曹操失去汉中之后,就已经失去了经略川蜀的战略主动权,此后曹魏政权费了很大心思,也没有破得了蜀汉以汉中为前进基地,川蜀为后方腹地的铁桶阵。
公元215年3月,曹操集团的西部军区司令员征西将军夏侯渊接连打败马超、韩遂军,剿灭陇右的割据势力之后,西北情势大好。曹操欲借此良机,底定西北、西南,于是率领10万大军从陈仓故道出发,攻打汉中张鲁。先是消灭了河池的氐王窦茂,随后到了阳平关。曹操用刘晔计谋,拿下了阳平关。当年11月,张鲁向曹操投降,曹操得到了汉中地区以及巴东、巴西、巴郡。
(曹老板自述功绩)
在拿下汉中后,范晔、司马懿都力劝曹操顺势南下,攻打还未在益州站稳根基的刘备,不然刘备日后必将成为心腹大患。结果曹操悠悠的说:“人啊,要学会知足,不能得陇望蜀一样贪婪”。于是在公元215年12月,让夏侯渊、张郃、郭淮留守汉中,他自己率军撤回了邺城。
曹操难道不知道刘备打下了益州,如今不取,久必为祸吗?可是曹操心里是有一本账的。一是川蜀地区多雄关,关隘真不好打。二是八百里秦川运粮真的很难。
曹操攻打阳平关,打了很久,一直没打下来,曹军士气蹉跎,几乎就要放弃了。可是在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出了岔子,曹操的一支部队稀里糊涂地打进了阳平关,起到了神兵天降的效果,惊退了张鲁的守军,曹操这才有惊无险地拿下了阳平关。
虽然拿下汉中,但是当时是冬天,城中没有可供10万大军食用的粮草,而从关中筹措粮草以及运输粮草到汉中是需要时间的。当时,古汉水因为地震中断,不能像韩信那样通过水路运粮,只能通过陆运走崎岖山路,运输的效率奇低。
没有充分的粮草供应,便不具备持续作战的基础,如果曹操以汉中为前进基地,以关中为腹地,继续南征,势必要与刚刚夺下川蜀的刘备集团打长久战。刘备听说曹操打下了汉中,惊得刘备也顾不上跟孙权开撕,“湘水划界”,暂时修好,带领5万人马火速从公安返回益州。
刘备已经可以把集中力放在汉中上了,当时益州有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为将,法正、黄权为谋士,手上兵士不下5万,可谓兵多将广。如果蜀汉军队据关自守,曹操10万大军想打进来可以说太难了。
可是,曹操占据了汉中,如果让其正常屯田发展,积累个几年,把汉中变成了曹魏的军事基地,那么曹操就又具备了与刘备一较长短的钱粮储积。刘备肯定不会给曹操集团这样的时间和机会的,因此在略作休整之后,刘备就在公元217年以倾国之力发起了争夺汉中之战。
这次,刘备打的同样也很艰难,曹操为了支援夏侯渊,都已经亲自到长安压阵了。可是,在西线战场一直战绩彪炳的夏侯渊竟然在战斗中被黄忠给劈死了。曹操立刻带着15万大军进入汉中,与刘备军队对峙,要为夏侯渊报仇。
两军对垒,实力相当,可用于发挥的战术不多,拼的只是谁先犯错。这样耗下去,曹操先是抗不住了,原因跟4年前一样,汉中这点地方的物产,根本不能支撑大军长期作战。曹军从关中平原千里运粮,无法满足军需。虽然刘备军队的后勤补给同样艰难,但是从川蜀运往汉中的道路,毕竟还是要比从关中到汉中的道路好走的多。
曹操最后下了那道著名的“鸡肋”军令,杀了名士杨修,随后觉得在汉中继续待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把汉中的民众都迁走了,留了一个汉中的白地给刘备。
可见,以曹老板之优秀,精兵良将之多,而且是先手夺了汉中,却还是没有办法继续进攻川蜀,不得不退兵避战,曹魏后来的将军们,自然也就知道川蜀地区不好打了。
可是,要说曹魏政权对川蜀一带没有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在三国之中,只有蜀汉是正儿八经地要跟曹魏争夺汉室正统的,孙权那个皇帝是自立的,算是过家家,不入当时主流士族的法眼,倒是蜀汉政权频频北伐,还自命正统。不把蜀汉给灭了,曹魏的正统就一直存疑。
(刘备成功夺取益州、汉中)
所以,在刘备东征失败之后,曹丕曾经派人在汉中一带做了一系列试探性的进攻。但是刘备岂会不知道汉中的重要性?哪怕是举国东征,刘备都在汉中地区留下了名将魏延镇守,为了以防万一,还让熟识羌人的马超在陇右协防。不管刘备方向的军力损失多么惨重,他一直都没有调动驻守汉中的军队。所以,曹魏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魏延给阻击了。
后来,曹魏觉得蜀汉就那么点实力,境内还到处都是叛乱,折腾不出来什么花样,倒是东吴不显山漏水的,结果却越发实力强劲,不得不削之。所以,在曹丕时代,曹魏政权所有的军事行动,都集中在东南地区,连岁兴兵,征讨东吴。曹丕还是有一些本事的,把孙权唬的只能到处防守。虽然颇为狼狈,到底也没有让曹丕占多少便宜。
曹魏政权重点防范东南,战略上是没错,可是却有意无意疏忽了对诸葛亮的关注。诸葛亮治国真是一把好手,在5年的时间里,他竟然硬生生凭借一州之力,再次训练出10万军队,已经超过刘备时期的顶峰状态了。在曹魏政权无暇西顾的时候,诸葛亮接连发动了两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拿下凉州一带,可是也给曹魏政权吓的不轻。
(诸葛亮北伐,以汉中为基地)
曹休在石亭之战后又羞又恼,最后抑郁而终,曹真成了曹魏帝国的宗室大臣,军事顶梁柱。诸葛亮频繁袭扰西北边防,让这位暴躁的汉子难以忍受,他在公元230年7月给皇帝曹睿上了一道奏折,计划以攻为守。陈群说:“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
陈群的意思就是说,打仗费钱又费粮啊,要不然算了吧。
曹真不愿意啊,就说我从子午谷走,方便快捷,肯定不浪费物资。陈群也就没话说了,最后曹睿老板一锤定音,他也烦诸葛亮总是出其不意地偷鸡。所以,曹真发兵西讨,曹睿还亲自送他出征。这一次进攻不但调集了曹魏在雍凉的郭淮部,曹真还亲率关中主力兵团,甚至还抽调了原防备东吴的荆州司马懿军。
司马懿溯汉水,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来势汹汹,恨不能一口吞了蜀汉。但是,天不尽人意,诸葛亮闻讯立刻进驻汉中亲自指挥,并调李严从巴中带万兵支援汉中。恰逢夏季雨天连绵不断,栈道多被毁,在华歆和杨阜等人上书下,曹睿不得已令曹真退兵。
这是曹睿时期对蜀汉发动的大规模会战,结果却是徒劳一场。此后,曹睿就不再支持主动进攻蜀汉了,只要在关中、陇右地区做好屯田工作,时间是站在曹魏一边的。等到积累到足够的钱粮,再来一决高下。
(曹睿时期也发动过伐蜀之战)
曹睿身体不好,公元239年就撒手人寰了。
由于继承人曹芳年纪太小,司马懿和曹爽获得了辅政大臣的职位。司马懿是文武双全,曹爽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功绩,难以服众。于是,曹爽在公元244年,不顾大臣反对,贸然率军攻蜀。到了这年4月,魏军被阻于兴势,供给困难,牛、马、骡、驴多死,兵疲意懈。时任蜀汉大司马、益州刺史的蒋琬率领的涪军及时赶至汉中增援,大将军费祎随后又自成都督军赶到。
魏参军杨伟认为形势不利,劝曹爽急退。司马懿亦急致书夏侯玄,指出有全军覆没之险。到了5月,费祎知魏军将退,率军绕道占据三岭,断其归路。曹爽遭截击,督军争险苦战,死伤惨重,逃回关中。曹爽此一战,不仅没有能够树立威信,反而损兵折将。自此,正始年间,再也没有人再提主动伐蜀之事。
曹芳在公元254年被司马师废黜,改立曹髦为皇帝。通过废立皇帝,司马家已经掌控了朝政,还接连击败了几起心系曹魏的老臣的反叛,势力越发稳固下来。曹髦是一个热血青年,他看不惯司马昭道貌岸然的样子,愤慨地说了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公元260年,年轻气盛的皇帝很英勇地带着100多个亲兵侍卫去攻打大将军府,结果被司马昭杀死在大将军府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弑杀皇帝,天下悠悠众口,司马昭极力辩解,只显得苍白无力。司马昭想来想去,只有建立不世功勋,才能让这些趁机发难的政敌闭嘴。他分析了一下东南和西南的局势,最终蜀汉传来的将相失和的消息,让他下定了决心,攻打蜀汉。
原来,姜维第十一次北伐中原,试图从上游威胁关中,但在侯和(今甘肃临潭县东南)被邓艾击败。兵败之后的姜维没有敢回成都,到陇右去屯田了。司马昭通过细作得知,原来蜀汉集团内部黄皓和诸葛瞻等人不满姜维专权,意图制裁,而姜维此举是拥兵在外,以做保全之计。而且,此次汉中防御态势,与以往不同,姜维竟然撤去了沿途守卫,只坚守汉、乐二城,汉中盆地几乎成了不设防地带。
不管姜维是设计也好,使诈也罢,急于建立功勋的司马昭管不了那么多,他命令有“魏之子房”之称的钟会带领10多万人马分四路入汉中,又命令陇右一带防御姜维的邓艾,带领所部人马牵制姜维回援。在司马昭看来,只要姜维救援不及,轻取汉中是最起码的战果,足以建功立业了。
(有“魏之子房”之誉的钟会)
公元263年8月,钟会带领10余万大军分别从褒斜道、㑽骆道和子午道进逼汉中,同时,为牵制汉中军的防守,司马昭又命魏兴(即今安康市)太守刘钦率军1万由魏兴西进以控制子午道和㑽骆道南端出口。为诱敌深入,守汉中的蜀军按照之前的战略,放弃了外围据点的防守,大军集中向乐城,汉城和阳安关。由于蜀军的收缩,至9月间,魏军得以安全通过各处谷道顺利进入汉中平原,随后便对三座城池展开了围攻。
阳安关,前称阳平关,位于汉中平原西端出口,在今天勉县以西,扼守金牛道东口,是沟通巴蜀与汉中的咽喉之地,有“益州祸福之门”的称谓。驻守阳安关的蜀军大约20000余,由将军傅佥与蒋舒主持防务,而二人宿有旧怨。
钟会在留下部分军队围攻汉乐二城同时,亲率主力西进到阳安关展开攻击。阳安关在三城中最为险要难攻,傅佥是主张坚守待援的,蒋舒则坚持出关迎战,二将一番争执后,傅佥不得已让步,蒋舒在出城时便将阳安关献给了魏军。
城门一失便是激烈巷战,傅佥战死,阳安关瞬间失守。阳安关的易手使魏军在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钟会军不仅得到了关城内储藏大量粮草物资的补充,还控制了汉中与蜀国大后方的交通要道,汉乐二城也陷入了绝地,不管姜维是否前来支援,汉中都不可避免要失去了。
(姜维惊闻汉中已失)
被邓艾咬住的姜维主力军团在摆脱邓艾追兵之后,听闻了汉中战场的噩耗,不得已姜维只好带领军队继续南撤,到达剑阁守御。剑阁位于今天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东西有大小剑山遮护,山岭险绝,谷道难行,为川北重要门户,有诗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般无奈之下,姜维会同廖化与张翼三军合一,大约7万人退守剑阁,展开防御。
钟会攻占了阳安关之后,也摆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姿态,出汉中,入金牛道,直奔巴蜀腹心而来。可是,剑阁险峻,钟会尽管占据上风,主攻,也切实难下,且耗时日久,哪怕是汉中缴获的军粮也很快见底。如果战事这么一直胶着下去,钟会也会面临着曹爽一样的困局:粮尽而退。钟会在最困难的时候,确实给司马昭打过报告,建议整军撤退,司马昭有其他底牌,就命令钟会坚守待变。
被姜维成功甩掉的邓艾,这时,成了关键性力量。在公元263年10月,邓艾向司马昭建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邓艾筹划偷渡阴平)
在得到大将军司马昭的首肯后,亲率10000精锐前头开道,20000主力督粮于后,先沿白河河谷东行,随后翻越摩天岭,进入阴平古道,“行军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运粮将匮,频于危殆”。邓艾此时已是67岁高龄了,也同普通士卒一般披荆斩棘,攀山越崖。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行军,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邓艾军终于走出阴道古道,11月邓艾抵达蜀国的江由关。
邓艾军的奇袭对蜀国上下产生了巨大震动,后面的事情便很简单了,江由关守将马邈献关投降,经过简单补给,邓艾率军南下,途中击败诸葛瞻父子,刘后主献书投降,姜维走投无路无奈奉旨投降,蜀国灭亡。
(邓艾灭蜀路线图)
从曹操时代一直到司马昭时代,魏国在长达半个世纪中,虽然没有像蜀汉诸葛亮、姜维那样频繁征讨川蜀,可是不多的几次动作,规模都很大,一旦成功都将是灭国之战。从曹操攻张鲁汉中之战,到曹丕试探性进攻,再到曹真伐蜀、曹爽伐蜀,一直到司马昭伐蜀,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蜀汉则在攻势作战中,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到后期已经无法维持攻势作战,而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积极防御作战,结果被魏国找准机会,一击毙命。
------------------
推荐阅读:
2022年,农村60岁老人一次性补缴4.5万元,次月起可领1623元吗?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
上一篇:探险者和帕里斯帝选哪个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