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周世宗当初看错了赵匡胤?从来没有的事儿,他其实看错的是另外一个人,是这货生生打乱了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最终坏了柴荣的千秋大业。
但这位仁兄却最终还逃过了清算,因为即便是腆着脸上位的赵大,也不好意思惩治这个无意立了大功的“自己人”。
这人就是被后世誉为大忠臣、看似非常无辜的后周托孤重臣——范质。
“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好评如潮的范质竟会是罪臣?会和赵匡胤穿一条裤子吗?你不是胡咧咧的吧。
看官们,咱们先别举起砖头来拍,且听我挣扎几句,看合不合理,再选择是否猛烈拍砖。
首先,周世宗会是个粗心大意的主儿?
咱们都知道,周世宗年少之时,跟着后周太祖郭威(当时还是个大头兵)过的生活,生活质量那可以说是相当寒碜。
家里穷,靠谁挣钱?不是郭雀儿这个舞刀弄枪的,反而是柴荣,从小为家里精打细算,长大了还得做买卖贴补家用。
时太祖无子,家道沦落,然以帝谨厚,故以庶事委之。帝悉心经度,资用获济,太祖甚怜之,乃养为己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思缜密,做事情,很细心。
那么对于托孤这么大的事儿,柴荣可能大意吗?面对一病不起的局面,焦虑的柴荣必然会反复推演,最终设计出一套,他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托孤班子体系。
当时的情况,主少国疑,因此,柴荣留下的这个体系当中,核心灵魂不一定是绝对的忠诚,而是优先考虑绝对的制衡。
赵匡胤不可靠的可能性,肯定被柴荣考虑过,因此,他也一定会为此,设定有制约他的人。
老赵与柴荣的交情铁?
很多人说,人家老赵作为柴荣的心腹马仔,两人在战场上有过命的交情,因此柴荣对老赵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和信任,感情用事也是有可能的。
赵匡胤是周世宗留下的最大忠臣,这个人设成为了托孤系统中的一大漏洞,才让老赵后来钻了空。
然而,这个命题根本经不起推敲。
熟悉柴荣经历的小伙伴们,但凡看看周世宗当年,如何被他老爹的好哥们、权臣王峻虐来虐去的经历,你就会明白,像周世宗这种雄猜之主,他连姐夫张永德都信不过,会毫无保留地信任这个,一直跟随在自己手下打工的高级马仔?
赵匡胤再忠贞,柴荣也不可能把他当作定海神针,因此,偏信赵匡胤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那柴荣忙活了半天,到底是哪儿出错了呢?咱们还是先看看柴荣设定的托孤体系,虽然挺科学,但漏洞也是很明显的。
一个挺科学、有瑕疵的托孤体系
在这个托孤体系当中,其实赵匡胤所处的位置,确实很low。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甚至还一度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改为归德军节度使,镇守离着京师不远的地方。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对于柴荣设计的这个托孤班子成员,人员配置,其实挺科学、也非常缜密:
一、托孤班子外围成员:
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 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从后周版图上来看,最要害的地方无外乎就这三个:
天雄军驻河北,防范契丹;
昭义军驻河东南,防范北汉;
淮南节度使扼守淮泗,防范南唐。
注释:西面定难节度使那一块基本上靠着世袭,向来朝廷是一面拉一面打。在天下统一前,只要对方不闹腾,就成了,对他们一般要求不能太高。
仔细看这三个地方的话,可以看出它们位置对于汴梁来讲,基本是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个地方距离汴梁都差不多。
学过几何的同学们都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最高,而当时这三方军队大佬互相制衡,兵力上也恰恰达到了平稳的目的。
而且这三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忠义。
您千万不要以为柴荣身死前,赶走李重进是为了怕他夺权,恰恰相反,把李重进赶到淮南这个地方,才是真的说明,柴荣把他这个表兄弟,看做了自己人。
如果真是害怕李重进夺权,找个小地方安置,或者像张永德一样放在京师,不给兵权养着,养废了就行。敢将淮南这么要害的地方交给李重进,那就是想要让他这个表兄弟,日后万一朝廷里有奸臣,能够有清君侧的实力。
我们首先看看符彦卿:
这位本性忠义,当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因兵变被围击,旁边护卫都跑路了,唯独这位,跟在后唐庄宗身边,不离不弃,最终后唐庄宗挂了,才在皇帝身上痛哭一番之后,忍痛离去。
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
符彦卿作为后唐王朝超级大牛将领——符存审的儿子,在沙陀系里根深蒂固,不仅在晋出帝时期深得重用,跟辽军血战多年,在后汉时期更成为了国之柱石,到了后周时期,进封卫王、魏王。
可以说,河北之地,抵抗北面契丹的主要力量,就是由符彦卿掌控的,他的军事实力,在后周之内,首屈一指。
因此柴荣必然会将其牢牢跟自己绑在一起,第一个皇后娶符彦卿的女儿,皇后去世后,第二个还娶她女儿,老婆可以换,但岳父一定不能变。
绑定符彦卿确实是个很牢靠的办法,但凡谁要是觊觎皇位,符彦卿作为皇亲国戚,那可是休息与共的,动小皇帝,就等于动符彦卿的利益。
但这里面却有一个小漏洞,那就是符彦卿的女儿挺多,赵光义也娶了一个,即懿德皇后,这就使得符彦卿这个老丈人,在面对赵匡胤上位之时,反应温和很多,手心手背都是女婿,不好办呀。
在柴荣设计托孤体系当中,最初看来,符彦卿这个漏洞微乎其微,但到了关键时刻,却成了一个影响局面的重要因素。
符彦卿这个托孤角色,合理但有瑕疵。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昭义的李筠。
这位也是后唐时期崛起的将领,当初投奔后汉太祖刘知远的时候,跟郭威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关系匪浅。
后来郭威造反,先锋就是这位哥,而柴荣对这位前辈也一直是亲之信之,一直将其依为抗击北汉的国之柱石。
从后来赵匡胤想招揽李筠,最终李筠拒绝荣华,最终选择造反抵抗来看,这位对后周的感情,确实是很深厚的。
拚将一死效孤忠,臣力穷时恨不穷。厝火积薪甘烬骨,满城烟雾可怜红。
宁愿兵败自焚,也不降你赵宋,柴荣布置的这一步,确实没看错人。
咱们再看看李重进。
很多人都觉得李重进是柴荣的威胁,对柴荣后继之人威胁最大,其实自从郭威病重之时,定下君臣之份,你看看人家李重进,表现如何,比谁都低调。
重进年长于世宗,及太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
高平之战,跟着世宗玩命死战,后来打南唐,又成了主力战将,千万不要以为当年南唐就怕太祖长拳,李重进才是悬在南唐头上那尊最惹不起的杀神。
即便赵匡胤最后要收拾他,也是千方百计拖到把北面李筠搞定了,才最终跟他对决,对于赵匡胤来讲,李重进,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能让赵匡胤这么忌惮,那么也说明,当年柴荣布置的这个位置,确实也是合理的。
三大外围,最终因为符彦卿的这个小漏洞,坏了事。
但这还不算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范质,他对柴荣的托孤计划,简直是釜底抽薪,把内线的计划,搞得一团糟。
那么柴荣内线人选是谁呢?
他们分别是:
文臣:范质、魏仁浦、王溥
信任的臣子:赵匡胤、吴廷祚、韩通
不过这里面少了两个人,王著、曹翰,这就使得柴荣设计的内围托孤体系,制衡功能直接崩塌了。
按照柴荣原有的想法,文臣方面,范质、魏仁浦、王溥主要是白领打工的,而看家的是他藩邸亲信王著,王著这个人对柴荣的忠心,从他后来敢在宋太祖赵匡胤的酒席上,痛哭柴荣就能看出,这人死忠。
文臣方面,由他制衡范质等人,等于给范质几个人加上了一个思想的约束,工作要好好干,但别的当权臣的想法可就不能有。
那么对于赵匡胤来说,很多人认为当初柴荣留下韩通就是为了制衡赵匡胤,只是韩通最后抵挡兵变失败,被干掉了。
其实真正制衡赵匡胤的不是韩通,而是曹翰。
乾祐元年之时,赵匡胤刚刚投奔郭威,跟着郭威平叛李守贞一刀一枪拼成绩。
此时的曹翰已经被郭威以奇才,介绍给了养子柴荣,被当做嫡系培养起来。
柴荣镇守澶渊时,曹翰是牙校,柴荣入京任开封府尹时,曹翰留在澶渊节度府衙看守大本营。
当年郭威病重,与柴荣一起商量即位大事的,也是曹翰,这位简直是柴荣最贴心的心腹大将,他跟柴荣之间的关系,要甩赵匡胤、韩通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条街呢。
因此,当柴荣病重之时,想要重用王著为相,用曹翰为宣徽使,这一设计,合情合理,而且非常重要。
“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违,当命为相。”
但这一设计,很快就被范质给否决了,当时作为文臣第一人的范质,直接出了门就对大家说,王著、曹翰不行,原因是,习惯、人品不行。
世宗大渐,谕范质等以王著为相,翰为宣徽使。质以著嗜酒,翰饰诈而专,并寝之。
按说皇帝在驾崩前既然亲口说了,在场诸位也都听见了,这也算是遗旨吧。但偏偏有人就敢公然抗旨,一手遮天,这个人便是当时的宰相范质。
随后范质领着大家出了门,出了门,出了门后就向大家说:
那啥,王著整天好喝酒,容易误事,不能听皇帝的,曹翰智商太高,咱斗不过他,让他俩跻身领导班子里,咱们好不了,这事儿就这么着,全当没听到。
因此,柴荣最终的遗诏正式版上,少了最关键的王著、曹翰。
自此柴荣设计的内部托孤,已被贪权的范质改得面目全非了。
而范质后来为了揽权,想要拉拢、招揽赵匡胤等人,原本以为这位脾气不错的小哥,应该是自己的菜,但没想到赵匡胤自己也有想法。
原本北汉、契丹入寇,本来是符彦卿、李筠的职责,范质却偏偏让赵匡胤去北伐,为的就是让其掌军,与三位镇守藩镇的大佬们,朝廷依靠赵匡胤这样的将领,可以跟其他藩镇大佬们,进行军事实力的抗衡。
谁知赵匡胤竟然扮猪吃老虎,陈桥一个兵变,打工仔一夜间成了老板。
这让范质顿时傻眼了,玩鹰这么多年,最后竟然被鹰啄瞎了眼。
难怪当年范质得知赵匡胤兵变之后,反应那么激烈,把手都掐出血了。
能不后悔死?但谁让你当初篡改人家世宗的遗诏呢。
╄☆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周世宗柴荣的托孤本身问题不大,而且他已经考虑到了武将对朝廷的威胁,所以他的托孤重臣,清一色都是文臣。这几个人分别是:宰相魏仁浦和参知枢密院事范质、王溥。
有人表示不能理解了,难道托孤的重臣不是赵匡胤吗?不好意思,还真不是。赵匡胤当时取代了周世宗的姐夫张永德,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
等到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继位以后,在几个宰相的合计之下,才将赵匡胤改任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所以说此前赵匡胤并没有受到柴荣的委托作为托孤大臣。
殿前都点检,只是个掌握亲兵的官职,最多只是皇帝比较亲近的人,绝不是可以左右政局的人,那么哪一个环节出错了,让赵匡胤钻了空子呢?
一、拉拢赵匡胤,结果麻烦大了。
范质当时已经成为三位托孤文臣中的领袖人物,身为宰相的他,自然是想要牢牢掌控权力,毕竟小皇帝还有很多年才能长大。但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首先,外围的封疆大吏,不是很好控制。当时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 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等都是手握兵权的大人物,这些人未必就听范质的调遣。其次,内部的武将集团,其实也很难掌控。左骁卫上将军、枢密使吴廷祚,检校太尉、同平章事韩通,包括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傅赵匡胤,都是手握兵权的,也未必听范质的。所以说,在没有外患的情况下,范质等三人,必须要想办法先笼络住内部的武将集团,让他们成为后周王朝的保障,这样才能镇得住外围的封疆大吏。
天子手里如果没有兵权的话,根本就没办法镇得住手下的封疆大吏。参考周朝的天子,最早周天子有强大的兵权,诸侯们都不敢嘚瑟。可是伴随几代周天子把兵权玩没了以后,周天子的权威就一落千丈了。
范质当然不希望这种事情在后周王朝出现,所以他开始拉拢内部的武将集团。所以周恭帝柴宗训上台后,吴廷祚被加封为检校太尉,赵匡胤也被加封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当时不晓得哪个不靠谱的狗仔队,胡编乱造假消息,说契丹人和北汉联手南下了。这个时候范质他们慌了,所以派遣自认为靠谱的赵匡胤带兵到前线平叛。
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时质方就食阁中,太祖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浦等降阶受命。---《宋史》
结果出问题了,范质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率先拉拢的对象,居然成为了第一个背叛自己的人。此后也就不得不认可了这个事实。
二、外围的封疆大吏,和内部的武将集团,其实也是柴荣的托孤范围。
光靠文官集团,想要保住柴宗训的皇位,这基本上是痴心妄想。但是从后周开始,对武将们的打压,已经逐渐有了雏形。
所以柴荣在托孤的时候,便将朝廷的最高权力,交给了三个文臣。毕竟三个文臣,不足以将柴宗训给赶下台,又能够用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内外武将集团。
而在武将集团方面,其实柴荣也是有安排的,那就是内部和外部的互相制衡。当时柴荣是带领北伐军北伐燕云十六州的,所以在班师回朝的时候,内部武将集团手握重兵。
这些兵马的确足以推翻柴宗训,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内部武将集团手握的兵马外,其实柴荣还留了一个后手,那就是外部武将集团。也就是:
负责防备契丹的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负责防备北汉的昭义节度使李筠。以及负责防备南唐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这三股力量,是后周为数不多的封疆大吏。他们一直镇守在边疆,但同时也是威慑朝廷的重要力量。
这么一来,内部武将集团和外部武将集团之间的兵力就能够达到互相制衡的作用。文臣集团的权力略高于武将集团,便弥补了军事实力上的不足,所以文臣集团和武将集团也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柴宗训这个小皇帝不会一直做傀儡。
三、想不到赵匡胤能够一路开挂。
赵匡胤才走出去几十里地,就不肯继续往前走了。因此陈桥这个地方,他发动了起义,也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现在我们知道了,传递小道消息的狗仔队,肯定是赵匡胤的那帮人派来的。假消息成为了赵匡胤夺取内部武将集团所有兵权的重要前提。
当赵匡胤大军往回走的时候,内部武将成员之一的韩通正打算出去平叛,结果被赵匡胤的手下王彦升给宰了。这一下子内部武将集团就失衡了,一个吴廷祚根本就没办法跟赵匡胤抗衡。
太祖奉诏北征,至陈桥为诸军推戴。通在殿阁,闻有变,惶遽而归。军校王彦升遇通于路,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太祖闻通死,怒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宋史》
于是乎赵匡胤就这么夺取了内部武将集团的全部兵权,取代柴宗训称帝,自然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宰相范质看了,也只能干瞪眼,啥也做不成。
至于外部武将集团,其实赵匡胤是没有十足把握的,不过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他是有把握争取过来的,而李重进和李筠,赵匡胤完全没有把握。
结果也是如此,符彦卿带着天雄军主动归顺赵匡胤,被赵匡胤加封为太师。而李重进和李筠则全部宣布与赵匡胤对立。
筠有马三千匹,辟鞠场阅习,日夜谋画为寇。留其子守节守上党,引众南向。太祖遣石守信、高怀德将兵讨之。敕曰:"勿纵筠下太行,急进师扼其隘,破之必矣。"又遣慕容延钊、王全斌由东路会守信,与监军李崇矩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攻大会砦,下之。---《宋史》
可惜这两位的起兵时间有了误差,李重进听信谗言,没有跟李筠同时起兵。等到李重进打算起兵的时候,李筠已经被赵匡胤给灭了。所以赵匡胤再回过头来收拾李重进,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总结:周世宗的托孤,忽略了义社十兄弟的实力。
义社十兄弟,是赵匡胤和石守信、李继勋等人结拜组成的一个兄弟联盟。他们在后周中担任各种职务。
七月,改右羽林统军。六年春,世宗幸沧州,以继勋为战棹左厢都部署,前泽州刺史刘洪副之,俄权知邢州。恭帝即位,授安国军节度,加检校太傅。---《宋史》
虽然看似分散在各地,实际上在赵匡胤振臂一挥的情况下,全都成了赵匡胤的左膀右臂。尤其是石守信和李继勋,都是节度使级别的大人物。
所以说周世宗的托孤本身问题不大,只是实在考虑不到赵匡胤会有那么大的能量。至于范质这帮文臣,最大的错误,就是听了狗仔队的小道消息。
参考资料:《宋史》、《新五代史》
♥↳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周世宗柴荣在去世之前,是进行了托孤的。而且在他看来,他的这个托孤计划是万无一失的。可是最终却轻松地就被赵匡胤夺去了皇位。那么,本来周世宗柴荣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托孤计划,为什么最终没有成功呢?
(柴荣)
周世宗柴荣的计划,准确的说,就是抑制武将,把权力交给文官。
应该说,周世宗这一点还算是看得比较准确的。
整个五代时期,发生了多次权力更迭的现象。这种权力更迭,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武将夺权。由于天下不太平,必然要发动战争。既然要发动战争,兵权必然会交到武将的手里。然而,当兵权交到武将手里的时候,武将往往都会造反。
武将之所以总是要造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些武将是自己想当皇帝,觉得自己有强大的实力,就有当皇帝的本钱。有一些是因为武将的手下将士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出将入相,因此就要找一个人承头,也因此就拥戴武将当皇帝。有一些是君王猜忌武将,因此武将和君王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武将为了出一口气,所以不得不起来造反。而造反的结果,也就是武将取代了旧有的政权当上了皇帝。
不过武将造反当皇帝,都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当朝皇帝年纪比较小,无法服众。而皇帝之所以年纪比较小,主要是因为都处在战争年代,老皇帝去世的时候,他的继承人往往年纪比较小,或者能力比较弱。所以,这一代君王还能够威服天下,但是到了下一代,出现了年纪比较小的君王的时候,自然就把武将摆不平,所以武将就要造反了。
这一点,是整个五代时期,政治更迭的最根本性的原因。这也是造成后来赵匡胤之所以会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传给自己儿子们的根本原因。
(网络配图)
柴荣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在去世之前,就大力削夺武将的兵权。当时有两个重要的武将,一个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还有一个是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这个两个人,掌握着朝中最主要的兵权,因此,柴荣在去世之前,就把这两个人的兵权给夺了,然后对他们的兵权进行分解,交给了在军队中并没有多大威望的赵匡胤、韩通等人手里。
同时,朝中决策大权,他交给了宰相范质、王溥等人,大小事情,交给宰相来决策。
由于宰相不掌握兵权,而掌握兵权的武将,又没有决策的权力,因此,他觉得这样互相制衡,他的后周江山就可以保住了。
可惜的是,柴荣最终还是失算了。失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所选的文官范质、王溥等人要么不太可靠,要么没有很好的把控大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他没有选好接管兵权的武将。
范质还比较正直,但他是一个书呆子。一听说契丹犯边,立刻把兵权全部交给赵匡胤,而且没有节制赵匡胤的措施,造成赵匡胤坐大。而王溥则早就与赵匡胤眉来眼去,柴荣却没有看出来。
更要命的是,柴荣根本就不了解赵匡胤,他没有发现赵匡胤原来才是那个最大的阴谋家,早就在为夺权做准备了。
(赵匡胤)
事实上,柴荣只要稍微聪明一点,他就应该知道赵匡胤是有阴谋的。
在柴荣去世之前,他曾经得到过一个牌子,这个牌子暗示“点检做天子”。当时的都点检是张永德,意思就是说,张永德要做天子。出现这么一块牌子,明显是有人要害张永德,故意搞出这么一块牌子。因为谁都知道,如果张永德真的是要想当皇帝,他绝对不会这样宣扬,这就是自己整自己。柴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怎么从柴荣手里面把皇位夺过去呢?把这块牌子拿给柴荣看见了,他不就会倒霉吗?显然,这块牌子不可能是张永德自己搞出来的。
那么是谁搞出来的呢?道理很简单,张永德下课后,谁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是谁搞出来的。
当时担任殿前副都点检的,是赵匡胤。也就是说,只要张永德下课了,那么赵匡胤就会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最有可能,就是赵匡胤干的。既然是赵匡胤干的,那么也就说,赵匡胤是一个阴谋家,他早就有了想要夺取皇位的准备。既然如此,柴荣托孤的时候,把兵权交给赵匡胤,就是错误。
总之,柴荣虽然看明白了问题,但是他的托孤,全部搞砸了,因此他最终失去了江山。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宋史》等)
⇅❋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后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天纵英才,但因去世的过于突然,在身后事的安排方面略显仓促,出现了一连串的“看走眼”。
公元959年,柴荣北上亲征,仅用一个多月就兵不血刃收回了莫、瀛二州。5月,就在他振奋精神、计划一举收服幽州时,却因突然染病、身体难以支撑,不得不撤军。
6月,也许是自知时日不久,柴荣在短短一周内对朝廷内外的重要岗位进行了大规模重组。
文职方面,在原宰相范质之外,柴荣增加了魏仁浦、王溥参知枢密院事,共同组成了后周的最高文官集团。这仨人都是周太祖郭威留下的老臣,可以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此外,柴荣驾崩前夕,在召见范质等人托孤时曾刻意叮嘱:“如果朕熬不过这一关,记得征召当初的老部下王著入朝为相”。但三人退下后略一商量,决定不遵照这一指令,因为王著虽“少有俊才”、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为人喜好杯中之物,哪能与这种人为伍?!
不过,文官的安排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唐朝后期直至五代的上百年间,天下处于武人当政的时代,文官就像朝廷中的装饰品、无足轻重;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开国皇帝都是沙陀族,对于文治越发不上心。直到后周建立后,士大夫的地位才呈现出复苏迹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范质等人的宰相之位,可以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来形容。
因此,柴荣在军职方面的调整才是最关键的。
当初柴荣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后周强盛的最关键所在。高平之战后,有感于五代以来兵骄将怠、藩镇专横的顽疾,柴荣大力强化朝廷直接掌控的禁军,一方面汰弱留强,另一方面从全国各地征召最精锐的勇士加入。经过他的整顿,后周军队战斗力直线上升,往南攻取南唐淮南江北、往西拿下后蜀四州之地,令辽军也闻之生畏,可谓所向披靡;更为重要的是,以禁军为后周军力的骨干,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军事态势,有效扭转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
后周的禁军分为两部:殿前军、侍卫军。其中,殿前军数量相对更少,但质量更高,基本集中了当时最拔尖的兵员;侍卫军数量占优,但质量略处下风。
而禁军的统帅,都是在战争中凭借实际表现崭露头角、经柴荣精挑细选的人员。在调整之前,两军的统帅按照职务高低分别如下:
殿前军,都点检张永德,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都指挥使赵匡胤;
侍卫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副都指挥使人员不明),都虞侯韩通。
而在柴荣调整后,变成以下配置:
殿前军,都点检赵匡胤,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都指挥使石守信;
侍卫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副都指挥使韩通。
由此可见,侍卫军的领导班子几乎未变,殿前军则面目全非:最关键的一哥岗位易主,张永德被踢出局,赵匡胤连升两级。柴荣做出这种调整,初衷很简单——为了放心。
张永德是当时仅次于柴荣的实权人物。论出身,他是郭威的女婿,而柴荣是郭威的侄子兼养子;论能力,张永德智勇双全、能征善战、极有威望,身为殿前军的一把手,让人心悦诚服。考虑到五代以来的朝代更迭规律,柴荣不可能放心张永德,选择了解除其兵权。
而当时的赵匡胤,则是柴荣眼里的老实人。跟张永德相比,赵匡胤一来不是皇亲国戚,二来年纪更大、功劳更小,而且向来忠厚诚恳、沉默寡言,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团体,守城时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违规放进门。
因此,柴荣思来想去,没人比赵匡胤更可靠了。
后来的事情证明,真实的赵匡胤与柴荣的判断完全相反,人家只是个演技超神的影帝。公元960年的元旦,他就迫不及待地制造了北汉、契丹联合入寇的假消息,宰相范质自然选择派他带兵出征,随后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虽然侍卫军的统帅李重进、韩通忠于柴氏,但殿前军的慕容延钊、石守信都支持赵匡胤,结果韩通在开封城中被杀,李重进起兵反宋但独木难支、自焚而死。柴荣的精心安排,反而加速了王朝的更迭,世上最难捉摸的果然是人心。
↝︶周世宗的托孤计划是如何失败的?
周世宗柴荣的托孤,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五代十国时期,改朝换代频繁。军阀们一不高兴,就拿起刀枪杀向京城,演绎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皇帝犹如走马灯,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柴荣唱得那叫酣畅淋漓,以内侄的身份平白无故地捡了个“大漏”,继承了姑父——后周太祖郭威的万里江山,成为大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柴荣却没有笑到最后。英毅雄杰、神武确断的一代雄主——柴荣,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但天独未假以年,不获共谋统一,命耶数耶?壮志未酬的柴荣,不幸病亡,享年不及四十。柴荣的英年早逝,对帝国来说,无疑是重大损失。百姓们痛失英主,历史被无情地改写了。
究其原因,柴荣确实被一个叫赵匡胤的小子蒙蔽了双眼,所托非人。病危的柴荣临时抱佛脚,着急慌忙地回到京城开封,听信了“检点为天子”的传言,立马解除了表姐夫兼亲信——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务,命赵匡胤接任,封长子柴宗训为梁王,便于继承皇帝之位。
后来,历史告诉了我们,英明神武的柴荣,在托孤的这么重大事件上,在重要时刻,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也可能他太小觑了赵匡胤,也可能他高估了赵匡胤的忠心,也可能他觉得张永德的皇亲身份和突出的政治地位才是帝国最大的威胁。
历史证明:柴荣的的确确错了,张永德才是忠心无二的可托孤之人。柴荣不甘心啊,身没半岁,尸骨未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了,国随以亡。
让万千百姓们庆幸地是:
篡位的赵匡胤也算是一个明君。被后人称为“聪明齐圣,由揖逊而有天下,如尧与舜”的赵匡胤一举而平荆湖,再举而平蜀汉,三举而平刘鋹,四举而平李煜。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最终宣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篡位的赵匡胤奉行“稳定压倒一切”的国家策略,以安内为本,兴学校、褒忠良、度民田、开言路,将大宋帝国带向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北宋。
倘若柴荣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错还是对,已无关紧要了。必竟赵匡胤没斩尽杀绝,还保留了你们柴氏一脉,百姓们还能安享一段太平时光。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