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捐官,那么怎么捐的呢?是花钱买吗?
♦▹清朝有捐官,那么怎么捐的呢?是花钱买吗?
自古以来卖官鬻爵都被视为一个政权腐败的象征,但自秦汉开始,捐纳官爵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捐纳已趋制度化,明码标价的捐官现象成了朝廷补贴财政的重要手段。但买官卖官又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清代捐纳制度还是很有特色的。
清代入仕的正途、异途之分
“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俊秀。”——《清史稿·选举》
说到入仕,最著名的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了,但科举又并非入仕的唯一途径。《清史稿》中有文官来源的记载,其中科甲就是科举这条路选拔出来的士子,也就是有做官资格的举人、贡士、进士,但举人又不一定能做官,朝廷有缺了先仅着贡士、进士候补,举人有可能一辈子都是举人。因为国子监还有一批贡生、监生,他们或是贵族高官子弟,或是地方选派的尖子生,他们入仕的机会更大。另有恩荫惠及的子弟,也是拥有更捷径的入仕门路。
议叙是指有特殊功劳的人,经督抚保奏,由部议授予官职。官学生和杂流往往是在官学伴读的人,以及其他非正途入仕者。俊秀是指平民捐监,获得国子监的文凭,并非直接入仕,是先解决身份问题,就像今天某部门要求晋升时得有研究生文凭,所以就会有人读个在职研究生,或者到党校进修取得一个同级别文凭。
“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清史稿》
咸丰年间,国家内忧外患,财政压力增加,朝廷为了收取更多捐银,广开入仕门路,因此造成“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淆杂矣” 的局面,为了区别各类官员之轻重,便有了正异途之分。大体上将经过考试、选拔或荫袭者视为正途,其余都视为异途。而在异途中“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也就是说正异之分是以入仕途径为依据,入仕后也有区别对待,正经八百科考出身的才是真正的人才,异途出身的不能进去科教、礼仪、组织部门工作。
所以清朝的官场里存在一个鄙视链,三甲鄙视非甲,科甲鄙视异途,左宗棠被鄙视就是因为这个,捐纳出身的就更不用说了。在实际待遇上正途也要比异途好,比如同样是侯补官员到各省,正途出身的,每月个有二两银子的生活费,捐官则没有。正途出身的代理或署理职能部门期间,是按照一半工龄计算的,而捐官代理期间是不算工龄的。大部分捐官等缺时间远远高于科甲出身,除非继续花钱捐资。
然而不管是正途还是异途,有三类人是无入仕资格的:首先是从事低贱职业者,常见为“下九流”工作经历的,如剃头匠、算命先生等;其次是家奴,即奴才出身,或者在大户人家做过长工的;最后是祖父一辈有重罪的,这个相当于政审了,无论科考还是捐官,当时的政审必须提供三代人履历。这三类人是科举无门,捐官无路,没有任何入仕的机会。
清代捐纳制度的特色
上述正途异途之分,由此可清晰认识到捐官是不走正道的途径,清代的捐纳却首开于康熙十三年(1674),万万没想到吧?康熙这样伟大的皇帝开创了清朝的卖官鬻爵。为何呢?因为在康熙十二年爆发了三藩之乱,清政府需要大量财政支撑,而且之后收台湾、平噶尔丹、抗击沙俄等重大事项一直没停过,所以卖官鬻爵就是财政增收迅速见效的手段。
当然卖官鬻爵象征政府昏聩,清政府当然不能明说国库没钱了,所以找了个借口,即“其始固以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即当时工部人才匮乏,很多具有工程才能的能工巧匠没法参与科考,他们想入仕只能走异途,卖官鬻爵是为了补充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储备。然而清政府也做过补充,说“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这个才点明了事实,捐官就是为了补充财政不足。如咸丰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军兴饷绌,捐例繁多,无复限制,仕途芜杂日益甚”。
由此可见,捐纳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要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所以清朝的捐纳制度具有明码标价的特色。但皇帝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的明白卖官鬻爵不是长久之计,甚至是弊政,所以他们不可能自毁长城,置社稷于不顾。针对卖官鬻爵的现象,皇帝也会做以调控,在无较大财政需求时,整肃朝风、停止捐纳。如道光停捐七年、乾隆停捐三年,这里也有另外一个因素,即捐官者众多,已经没有那么多空缺来安排先前已捐纳的候补人员了。所以这又是清代捐纳制度的一个特色,即捐官是购买“做官的资格”,而不是捐了就能上任,需要待吏部分发选班。
那怎么才能获得官职呢?首先要保证捐官者没有债务,有债务的必须还清了才能捐官;其次要是平民想捐个县令以上的职位,那就先得解决学历问题,即捐监在前,捐官在后;然后捐官的钱是交给户部的捐纳司,户部入库后发咨文给吏部,吏部再“部予以据,曰执照”,即颁发“上岗证”。最后,拿着上岗证到吏部铨叙司报到,由吏部进行政审,一切无误后方可听候分选,有的人一侯就是两三年。如果想提前被选,还要接着捐各类花样,这笔钱比捐官的还贵。
至于价钱,以乾隆时的《川运例》来讲,贡监生的身份得4620两;学官中正七品教授2020两、侯补教授2520两。非学官的如正七品京县县丞2220两、侯补京县县丞2800两;正八品县丞3160两、侯补县丞3640两。有人会问为啥八品官比七品官贵,原因是京官在俸禄上是没有外放官员高的,外放官员不仅自主权大,而且享受养廉银的补贴,所以外放官比京官贵。而捐官也是有封顶的,文至道员,武至总兵,若本来就是体制内的,为了晋升快一些,往往先捐至道员,待有缺后相当于直接晋升了,这都属于外放官了,京官最高只能捐至五品。清代捐官虽然制度完善,但等缺问题严重,因而就出现了冗官问题。
综上,捐官在清朝是独具特色的,一般来说新上任的皇帝都会进行停捐政策,目的是整顿吏治,但若财政紧缺,捐纳制度立即摆上台面。有人说捐官基本都是得虚衔,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只不过作为异途出身,它的身份要比正途出身低一格,所以在有实职官缺时,是先解决正途,然后再解决异途。而且在捐纳制度中还有平捐、升捐等方式,职执事官可以捐个升迁或者调动,他们都是实打实掌握权力的。
✪℘清朝有捐官,那么怎么捐的呢?是花钱买吗?
古代捐官行为由来以久,各朝代都开有捐官的口子,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朝廷各部院,各地方政府缺钱,于是允许各部门拿出一些官职,有虚衔,有实职的,让富人花钱买官做。清朝也不例外,清朝入仕主要有科举、荐举、荫封、捐纳等,科举,我们都知道,就是参加考试;荐举,由地方推荐、引荐的人才;荫封,官员的后代有直接入仕的特殊照顾;捐纳,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官。
岳钟琪,岳飞21世孙,清朝名将,官拜大将军,乾隆将他列为三朝五大功臣之一,清史稿评价“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唯一一人”,有点跌份的是岳钟琪入仕,是他官至四川提督的父亲岳升龙花钱捐的候补知府。
而且清朝捐官名目繁多,京官,从各司的正五品郎中、从五品员外郎,可以捐买,外官从正四品道台、从四品知府,都可以捐买,武官,从正三品参将开始,也可以捐买。以上可以看出,在清朝,只要钱到位,各衙门口子有空缺的,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武官三品以下,直到九品,未入流的品,都可以买到。
清朝徽墨四大名家之一的胡开文墨庄,创始人胡开文,当年就是捐得奉直大夫,这是个从五品的文阶散官,相当于享受从五品的待遇和荣誉。
如果碰到国家大事了,比如打仗、振灾、河工等有重大开销,也会号召各地踊跃捐款,这时的捐纳范围更大更广,户部专门设有捐纳房,根据钱数额多少,可以捐实官,可以捐大夫、郎、骑尉之类的虚衔,也可以捐贡生、监生,还可以为家族捐封典荣誉等,当然捐纳后,朝廷会派人查有无犯案、身家是否清白、有没蒙蔽捐纳等,考查合格后发证明。
清末,率光复会成员发动安庆起义的浙东三英烈,徐锡麟、马宗汉、陈伯平,他们都是通过捐官快速打入官府内部的,图为徐锡麟起义纪念馆。
除了普通人可以捐纳外,在职的官员也可以通过捐纳升任、改任、免降、复任等。因为捐官、荫封的一大堆,所以有很多候补、杂官、补任等,更多的是到了年限无法升职的,通过捐钱可以升官,通过捐钱换工作岗位,如果犯错,年度考核没过,通过捐钱可以豁免,甚至有些离任的、降革的,也可以捐钱官复原职,一句话,只要钱开道,一切都不是问题,当然,买官容易,坐不坐得住是另外一回事了。
❣⋆清朝有捐官,那么怎么捐的呢?是花钱买吗?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其实捐官不只是清朝的特色。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有捐官,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捐官的都是爵位,几乎没有实缺。
秦朝的爵位卖的很贵,“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汉朝就相对便宜了,汉武帝当年为了筹集讨伐匈奴的军费,不但重用桑弘羊官山海,而且把值钱的“国之重器”都拿出来卖了,这有个专业名称叫“赀选”,有600石就可以买一个“郎”的虚职,自备车马、制服,到京里听差。总感觉这官买得好像不怎么划算,但是好像挺有面子。
然而整个“捐官”最严重的朝代莫过清朝,不但白身(没功名的平头百姓)可以捐,有功名的想换个肥缺,也可以捐。
大名鼎鼎雍正朝的李卫,在康熙56年(公元1717年),李卫就以捐资员外郎入局,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实缺,但不久后,便补了个兵部员外郎的虚职;两年后转正,混到户部郎中这一实职。但李卫算是个例外,毕竟是有才干 ,其实也就是科举八股文不行,水平还是有的,所以到最后可以做到雍正心腹重臣、直隶总督。乾隆3年(公元1738年)李卫病逝时,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其实康熙朝、雍正朝以及乾隆朝晚期前,“捐科”不算太过分,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八股文不在行的仕子们一个救赎的手段。
但是到了乾隆晚期,就到了不花钱就别想捞到实缺的阶段了,而且一层一级明码标价,令人发指,就连最基层的七品芝麻官都不便宜。
教授(正七品):2020两;京县县丞(正七品):2220两;侯补教授(正七品):2520;七品笔帖式:2540;侯补七品笔帖式:2780;两侯补京县县丞(正七品):2800两;县丞(正八品):3160两;侯补县丞(正八品):3640两;贡监生:4620两。
花钱买到实缺的人,自然会铁了心地把权力当做变现的机器,偿还本金不说,还要赚足超额的利润。
❈❖清朝有捐官,那么怎么捐的呢?是花钱买吗?
古代捐官很早以前就有了,秦朝时就有捐粮米,赐爵位的。后来逐渐也可以获得官位。历朝历代都有,因为当朝廷没钱的时候,捐官可以快速获得资金,用来运转。因此,捐官也有了完整的体系,进行管理。
捐官的区分——实缺和虚衔
有些人捐官之后是想做官的,有的人是为了多赚些钱,也有些人就是想入仕,因为科举考不上只能通过捐官来入仕。这样的属于捐实缺。而捐虚衔就是为了抬高身价,整个顶戴,这样有面子。捐虚衔的人多是商人,因为古代商人地位低,他们通过捐个虚衔来提高地位。虚衔一般不实际任职。而捐实缺的人里也有很出名的,比如李卫。李卫自己考不上科举,但是他的能力和政绩都不错,所以捐官之后,就全凭良心了。
捐官的限制
如果捐京官,最高是五品郎中。如果捐地方官,最高是正四品。后期若是表现好,可以继续升官,但是第一次不能给太高的实缺。要是捐虚衔就无所谓了,一二品都可以,所以有红顶商人。捐官后很多也只是候补,要等着空缺,不是捐完立刻就能上任。获得官位的捐官者不能进吏部和礼部。吏部掌管人员升迁,他们本来就是捐来的官,更是不能让他们再进吏部。他们一般没啥学识,进礼部就是个笑话。因此他们也不能担任教职。
虽然捐官有一些限制,但是有没什么用,大部分捐了实缺之后的人都是要捞钱。而清朝又不得不让人捐官,因为朝廷没钱,还特别需要钱。清朝的衰落是整体的,不是某几个人的问题,而是制度的腐朽。
┇✉清朝有捐官,那么怎么捐的呢?是花钱买吗?
捐官这件事那可不是只有清朝才有,早在大秦王朝时期便有了。
其次,既然是捐官,那自然就是拿银子去买。特别是到了清朝,捐官已经成为了明码标价的现象,而这也成了朝廷补贴财政的重要手段。
秦朝最开始出现捐官之时,所要花费的代价那是相当高,“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而且那基本上都是爵位,虚职,没有什么实权,也就是说出去好听,有面儿。
后来,各个朝代也都有这一项政策。
到了清朝,捐官行为最为严重,除了三类人无法入仕之外,其他人只要你有银子,那就可以做官。
这三类人是:一、从事低贱职业者,如剃头匠、算命先生等;二、家奴,即奴才出身,或者在大户人家做过长工的;三、三代之内有重罪的,这个其实就是政审。
这三类人无论是科举,还是捐官,那都是行不通的。
除了捐官之外,有功名的人想要换个肥缺,或者往上进一步,只要你有钱,其他的都不是事。
其实,这事怎么说呢,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好事。
一方面给那些不擅长科举考试,但又有真本事的人一个入仕、进阶的机会,就像李卫,那可是大名鼎鼎、且有真本事的人,但他的入仕就是靠捐的。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解决财政问题,历史上很多次的战争经费、抗灾物资等都是通过这样的办法筹到的。
当然了,在这一制度上,许多人那都是失败的,他们拿这事来敛财,早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捐官,而是成了买官卖官的腐败行为。
特别到了乾隆晚期之后,你想要捞到实缺,不花够足够的银两那都不好使,各级官员那都是明码标价,就连最底层的七品县令那都是贵的要命。
你说,通过这一手段做官的人,他能不利用职权想方设法地去捞钱么?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就愈演愈烈!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红糖在农业中有用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