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因为清朝吃不掉缅甸。清缅战争时,清军在战略上采取攻势,一度也有战术优势,但是清军实在解决不了疾病和后勤问题,就连乾隆的小舅子傅恒都因为适应不了缅甸的复杂气候病倒不起,回到北京就死掉了。这说明清朝在没解决疾病和后勤的前提下,不可能靠国力硬吞下缅甸。
明朝中前期,缅北地区曾经就是中原王朝的直属地,缅甸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也是明朝册封的宣慰司,名义上是明朝的属地。
不过到了十六世纪,由于缅甸东吁王朝的雄主莽瑞体和莽应龙的横空出世,缅甸中南部地区完成了统一。
当时是大航海时代,缅甸东吁王朝通过跟葡萄牙人做生意、买军火、招揽雇佣军,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实力提升后,缅甸开始对明朝控制的缅北地区进行蚕食。明军和缅军打了两次,结果都太理想。到了明朝灭亡时,缅北地区基本上被缅甸土著蚕食的没有了。
不过由于东吁王朝穷兵黩武,盛极而衰,莽应龙之子莽应里死后,缅甸也没有能力再对缅北进行蚕食。
当时的清朝由于要对付沙俄、蒙古人,整个国家的重心在北面,因此清朝也没有太多的精力管东南亚方向的事情。因此清朝也就跟缅甸达成了默契。中国和缅甸的分界线,大致上就跟今天差不多。(清朝的云南省比现在云南省稍微大一点点)
1752年,随着缅甸贡榜王朝的建立,清朝与缅甸的和平局面被打破。贡榜王朝凭借其雄厚的军力,开始在中缅边境找茬。
当时乾隆皇帝正忙于平定准噶尔,无暇顾及南面,不愿与周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他给云南官员授意,让他们自行妥善解决。因此云南地方官府便对此事奉行绥靖政策,对缅甸的找茬不管不问。
贡榜王朝看到清廷方面不管不问,便加大了找茬的力度,开始在中缅边境进行蚕食,降服了很多中缅边境上的土司。(这些土司是清朝实际控制区域外的土司,当时向清廷称臣纳贡)
在对这些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贡榜王朝开始派出小股部队,强迫这些掸族土司向清朝实际控制区域内的内地土司强制勒索贡赋钱粮。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兵威,极不情愿的缴纳了保护费;有些不屈服,就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中缅边境上的各掸族土司在历史上为了自保,通常都会找靠山,向强大的那一方缴纳贡赋)
但前面说了,由于乾隆当时要打准噶尔,所以云南官员当时也就不管这事。
一直到十年后,乾隆从平定准噶尔这一事情脱身后,清朝才开始对缅甸蚕食领土一事采取强硬态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当缅甸贡榜王朝再次向云南内地的土司征收贡赋时,乾隆皇帝便下旨,对缅甸开战。
清军的第一战打的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当时缅甸入侵的军队只有一支专门劫掠的小股部队。但清军却让这支缅军小部队在洗劫完云南内地后,偷偷的溜了。
当时的云贵总督刘藻下令追击,结果除擒获五人外,别无战果。(就这五个人还不知道是不是“杀良冒功”)
过了几个月,缅军小分队再次来袭扰,清军这次又是一毛一样,一个人没抓到。
缅甸人算是看穿了清军的虚弱,于是又在几个月后,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大军,直接杀到了云南的思茅县(今天的普洱市)。并且缅军统帅还发布通告,宣布被缅军占领的西双版纳地区脱离清朝,并入缅甸贡榜王朝的领土。
云贵总督刘藻一看,这事闹大了,丢城失地是要掉脑袋的。于是他急忙命令三千绿营兵进行围剿,企图消灭入侵的缅军。但是缅兵采取游动作战,清兵虽然陆续收复了很多失地,却始终无法消灭缅军的主力,使得这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变成了猫捉老鼠。清军这只猫在被缅军这只老鼠耍的团团转后,不仅没有抓到缅军,反倒被缅军在云南内地歼灭了一百多人。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帝闻奏大怒,立即将刘藻革职。随即派遣陕甘总督杨应琚到云南负责追击缅军一事。(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后来因自责而自杀)
杨应琚到任后,缅军主动撤退,清军陆续收复失地。云南诸多地方官员被表面的军事顺利所蒙蔽,主战热情高涨,鼓动杨应琚继续对缅作战。虽然当时清朝内部也有不少官员反对继续追击,认为缅甸声势浩大,不宜擅开边衅。但杨应琚刚来云南,搞不清楚缅军的情况,认为缅甸不过是莽匪和木匪两部分组成,内部分裂涣散,不足为惧。于是在杨应琚的支持下,清军发布檄文,号称“发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对缅甸大举进军。(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
连对手的实力如何都不清楚,清军上下天真的以为只凭借云南地方的万余绿营兵即可征服缅甸贡榜王朝,这一战的结果如何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最终,缅军几千人打的清军一万多人想死的心都有。后来还是因为缅甸的主力在南面跟泰国开战,无法长期与清朝抗衡,于是缅军便在屡战屡胜的情况下,以战逼和,卖了清军一个面子,主动向清军求议和。
然而人家给面子,清廷上下却不要,坚决要求缅甸递交降表称臣,否则免谈。这么盛气凌人的口气,导致谈判最终破裂。
谈判破裂后,缅军再次发动袭击,绕到了清军主力的背后。清军发现后路被抄,急忙往回撤退。于是缅军又杀进了云南腹地……
清军见缅军又来了,上下集体蒙圈。为了尽快赶走缅军,清军以优势兵力将四千入侵缅军包围。然而缅军硬的跟石头一样,清军想吃掉缅军,结果把牙给磕崩了。(一万多清军全线崩溃,兵员虽然丧失不多,但军械枪炮丢弃了很多)
战后,云贵总督杨应琚害怕担责任,就谎报前线大捷。然而敌人是不会说谎的,杨应琚害怕缅军再来,就主动与缅军议和。这次不要求人家称臣纳贡了,只喜欢缅军赶紧离开云南就好了。缅军一开始就想议和,清军主动议和,缅军自然是全盘答应。
根据议和的结果,双方回到原有国境线。缅军撤出云南。
然而缅军在撤退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由于清军急于收复失地,便一直紧跟在回撤的缅军后面。缅军以为清军毁约,就前军改后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死清军一名游击、一名都司、一名守备,以及几十名清兵。杨应琚以为缅军毁约,便调兵万余,进到木邦土司地区与缅军对峙。然后他再次上报,说自己取得大捷。
这三番四次的大捷传到北京,累计杀敌已有万余人,乾隆皇帝不是傻子,查看地图,发现清缅交战地方几乎都在云南内地,如果是清兵屡屡获胜,怎么缅兵反倒越打越进来了?于是乾隆派人去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前方的捷报全都是假的。于是乾隆震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又改派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负责杀出国境,追剿缅军。
然而杨宁也是外来和尚,他也搞清楚云南的具体情况。他负责追剿,情况自然跟杨应琚是一样的了。
清军在杨宁的指挥下,粮道被缅军截断。一万多清军在断粮的情况下,战力崩溃,如溃兵一般的撤回了内地。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是真的怒了。他狠下决心,派满人明瑞接任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战事。而这时,缅甸大军已经打败泰国,缅军的主力也来了。
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到任后,他认为云南绿营兵打不赢缅军,是绿营太垃圾了,绿营打不赢不等于缅兵战力强大。于是,明瑞奏请乾隆调八旗兵参战。他认为只要战无不胜的八旗勇士来了,缅军一定会败。
乾隆收到奏报后,在云南五千绿营兵的基础之上,调满洲兵三千,四川绿营兵八千,贵州绿营兵一万(其中一千驻守普洱县,并未参加远征),合计25000人,兵分两路。直扑缅北地区。
看到了,敌人是什么情况,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情况,也不清楚;一连三任清军统帅都是这副狂妄自大的心态,清军和缅军的第三次大决战,结果能好到哪去?
后来战况的发展果然就是如此,云贵总督明瑞亲率17000兵(内有满洲兵2000),每兵带足两个月的粮食,征马、驴、牛总计八万头,直扑缅北重镇阿瓦。
起初,由于缅军都是步兵,而且缅军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清军一路畅通无阻,并且还逮住了一股缅军一通围殴,杀敌二千余,俘三十四名,缴获枪炮粮食牛马甚多。取得了清缅战争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
但是,由于清军统帅明瑞本来就轻敌,打赢了之后更加轻敌。于是清军也就不出意外的被缅军包围了。最终,清军后勤被断的情况下。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战死,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加上清军本来也擅长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没被歼灭,大部分逃回了云南。
乾隆听闻明瑞大败、力战而死的讯息后,简直要晕了。在一连处死多名责任人后,乾隆非常的自责。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于是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心腹鄂宁为云贵总督。从这套阵容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套全满洲人的班子,乾隆一个汉人大臣都没有派。
同时,乾隆还增派了满洲被兵1500人,贵州绿营兵3000人,以加强清军的战力。后来乾隆心里不踏实,又加派了3000满洲兵和2000福建水师。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万多人。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率兵出征。临行时,乾隆帝还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傅恒也表示自己不胜不归,绝不辜负圣恩。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从头到尾都是攻,压得兵力有优势的缅军只能守。
但是清军能克服自己自大的问题,却克服不了缅甸的瘟疫。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在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最终也因此病死。
傅恒病倒后,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决定与缅军议和停战。(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
至此,这场延续多年、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清朝认识到了自己无法打败缅甸,把缅甸纳入大清的版图内,注定只是一场梦。
清军在撤退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当时清军为了表示真撤军的诚意,主动把带去的战船烧了。缅军大概觉得船烧得太可惜,就跟清兵要,说你烧了还不如给我。然后清军觉得缅甸人不要脸,就加快焚烧的速度,留了一堆木渣子给缅甸人。
通观整个清缅战争不难发现,清朝时期的缅甸土著王朝,实力并不弱!清军屡次与缅军硬碰硬,实际上没占到什么便宜。如果清军碰上了瘟疫,这仗简直没法打。
虽然说吞并缅甸也不是不可能,但吞并的前提必须是缅甸没有统一的王朝(清朝可以利用缅甸人的内部矛盾逐个击破),如果缅甸一旦形成了统一王朝,并且还是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王朝,那么吞并缅甸,将会毫无胜算可言。
Ⓞ⇝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唯一统一缅甸的机会就是,解放战争末期,当初就应该组织准备起义的十几万国军假装败逃进入缅甸(实控在我军),此时的缅军不堪一击,可轻松控制缅甸全境,发展个几十年,大量移民稀释当地的民族比例,缅甸全境将实现汉化,届时宣布加入中华大家庭,我们将多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土地,并获得印度洋出海口,建立西海舰队,彻底摆脱美国对我国的围追堵截。
﹠➭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乾隆在位时,也曾想过并尝试过把缅甸纳入版图,只不过始终未能成功。
明朝中晚期之后,对西南边境的管控一直在减弱,这就导致该地区混乱频频,期间缅甸军趁势而入,不断蚕食明朝边境,给该地区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这种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
到了清朝建立之后,缅甸内部发生了分裂,各大割据势力互相攻伐,而在这期间,清朝的统治者忙于稳定统治,比如平三藩和平准噶尔,另外,还要对付沙俄、收台湾等。
因此,双方都没去互相打扰,仅就边境线问题达成了共识后,便闷头各自发展。
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了缅甸新的王朝,也就是贡榜王朝的建立之后,而此时,中原已经来到了清乾隆时期。
缅甸的贡榜王朝建立后,实力日渐强大,因此就开始不安分,其触角不断向云南边界伸展,甚至开始干涉云南土司的内部事务。
具体的表现,为占据边境领土,强迫云南部分土司向其纳贡等等。
当然,贡榜王朝的小动作,乾隆皇帝不是不知道,早有官员向他汇报了这一情况,只不过,当时的乾隆实在没心思打理这些犯边的缅甸人。
他在忙什么呢?当时的乾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准噶尔身上。
正是因为急于平定准噶尔,因此乾隆就不准备多线作战,更不愿边境冲突扩大化,所以,他就授意云南的相关官员,允许他们有一定的自由权,让他们妥善解决清缅边境冲突问题。
既然有了皇帝的授意,当地官员也明白乾隆的意思,因此,当时的云南地方官,就采取了绥靖政策。
所谓绥靖政策,说白了就是对缅甸袭扰、蚕食边境的行动,采用不管不问的态度,尽可能地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而这种政策,主要是因为当时乾隆急于平定准噶尔,不愿意再生事端,并非是怕了缅甸。
但在缅甸的贡榜王朝看来,清朝不管不问、不作为的做法,分明就是胆小怕事,这就让他们觉得清朝软弱可欺,因此,不仅不息兵罢战,反而加大了挑衅的力度。
这样一来,就让云南当地的土司苦不堪言,而在缅甸的压迫之下,有部分土司就转身投向了缅甸,希望能用投诚换来平安。
不过,还有一部分土司表示不愿意投向缅甸,因此他们就找上了清朝云南的地方官府,希望官府出兵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但前文也提到,乾隆皇帝此时的重心在准噶尔身上,因此不愿意在云南边境大动干戈,而云南的官员也知道乾隆帝的想法,所以,对于云南土司的求援,依旧是能拖就拖,能不管就不管。
就这样,缅甸的嚣张气焰越来越高,甚至到了后来,由于在云南收取赋税不成功,居然派出军队大军入侵,仿佛视云南为自家领地一般毫不客气。
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那么云南大部分地区,说不定都得落入缅甸之手,幸好,就在缅甸的嚣张气焰到达极点的时候,乾隆皇帝终于忙完了。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8年),清军与准噶尔之间的战役进入尾声,最终,以清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紧接着在次年,大小和卓之乱也宣告结束,清军获得最终胜利,由此天山南路的所有叛乱,尽皆被乾隆平定。
这两件大事圆满收场,让乾隆十分高兴,同时也能腾出手来,开始收拾清缅边境问题,不过在最开始,乾隆皇帝在对待清缅边境问题上,犯了一个大错误。
什么错误呢?这和当时云南地方上的土司瞒报有关。
乾隆一直都知道在云南边境上,有缅甸人不时袭扰,但在他心里,却始终认为这些袭扰的缅甸人,只不过是一些地方势力组成的贼匪而已。
换句话说,乾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是缅甸新王朝的军队在袭扰大清的边境。
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责任在于云南当时土司,他们在受到袭扰时,按惯例需要上报,但他们在上报时,仅上报自己受到袭扰,却隐瞒了缅军要求自己称臣纳贡的事情。
如此一来,远在京城的乾隆所得到的的信息,就是变得并不准确,所以他一直以为清缅边境发生的战事,只是劫掠物资的贼匪而已。
但随着事态的逐渐升级,以及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到京城,乾隆皇帝终于意识到,这不是贼匪抢掠,而是两国交战。
因此,在从准噶尔问题中腾出手来的乾隆皇帝,对待清缅边境问题,态度就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绥靖,开始转变得强硬起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清缅战争随即爆发,而按照时间顺序,清朝对缅甸一共进行了四次用兵,但这四次用兵,最终的结果却十分差强人意。
清缅之战的第一次战事
这次战事的起因,还是缅甸一方主动挑起的。
乾隆二十七年,缅甸木邦的土司连同贡榜王朝,组织了约两千人的军队,入侵了云南的孟定和耿马地区,并且,还劫持了孟定的土司,耿马土司侥幸逃走。
按常理来说,缅甸大股部队入侵边境,耿马土司在逃走后,自己又带兵反攻了入侵的缅甸军队。
那么,耿马土司怎么会有兵呢?其实这并不稀奇,当时在云南地区,主要的军事力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清朝派驻地方的绿营兵,第二种则是云南各大矿场自己拥有的“场练”,而第三种,则是各个土司所控制的“土练”。
而耿马土司反攻缅军的,正是他自己的“土练”。
靠着这些“土练”,耿马土司在前期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史料记载,当时缅军被杀的就要三百多人。
由于缅军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同时加上耿马土司为了息事宁人,就“孝敬”缅甸了一番,因此,缅甸暂时退了兵。
但不久后,缅军卷土重来,并且加大投放兵力和袭扰的次数,甚至公然进入云南多地勒索钱粮和掳掠民众。
特别是在乾隆三十年,由于缅甸的贡榜王朝正与其死敌暹罗交战,因此对于物资的需求增大,所以,袭扰云南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乾隆皇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因此他随即下令,命令云南地方官府,进行军事动员,准备和缅军开战。
当时,负责战事的是云贵总督刘藻,他在得知缅军入侵后,迅速组织了兵力前去围剿,但收效甚微,仅斩获五人便草草结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刘藻根本就不是一个“知兵”之人,因此就造成了无法找到缅军主力,任由缅军在云南境内劫掠。
到了当年七月,缅军由于已经劫掠的大量物资,因此就退兵返境,而刘藻在得知消息后,居然上报乾隆皇帝,说这是“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用这么一个糊涂官来打仗,要是能打赢才真的是怪事。
不久之后,缅军再度派了一支小股部队进入云南境内,而这次,刘藻依旧是在派兵追击后一无所获。
经过这两次的对阵,缅军算是知道了清军是什么水平,于是信心暴增,经过一番组织,在当年十月,缅军拉起了数千人的部队,再度进入云南,甚至深入至思茅等地。
并且,在缅军占领了车里(西双版纳)之后,还发檄文给清朝,声称今后车里便是缅甸的领土范围。
这下,刘藻急了,他知道再闹下去,乾隆皇帝非要了他的命不可,因此,他把三千绿营兵全部派了出去,试图击退缅军,收复被其占领的失地。
但缅军这次也学的十分精明,他们知道硬刚不是清军的对手,因此就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仗着熟悉地势,把清军耍的团团转,以至于到最后缅军的主力都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而清军却死伤连连,甚至还有一支六百人的清军队伍,被缅军包围后全歼。
这种糟糕的局势被乾隆皇帝得知后,让他极为震怒,当场就直接下令将刘藻降职,而在次年,刘藻就自刎而死。
刘藻死了不假,但清缅边境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于是,乾隆就组织了清缅之战的第二次战事。
清缅之战的第二次战事
主持第二次对缅战事的,是边疆大吏杨应琚。
乾隆三十一年,杨应琚被委任为云贵总督,同年二月赶赴云南前线,而在他到任之初,形势曾一片大好。
当时缅军由于需要处理内部纷争,因此开始了大面积撤军,这就让杨应琚没怎么费力气就收复了大量失地。
这种情况,不仅让杨应琚极为乐观,同时也让云南当地的不少官员主战热情高涨,他们认为缅军不堪一击,因此就纷纷要求继续对缅作战。
实际上,这些暂时的胜利都是假象,缅军当时是主动撤退的。
但杨应琚由于刚到云南,对缅军的情况并不熟悉,加上确确实实收复了不少失地,因此他也认为,可以对缅军继续作战。
就这样,在杨应琚的支持下,立功心切的云南地方官员纷纷开始了动员,最终组织了一支号称“五十万”兵力的队伍,宣布对缅开战。
实际上据部分史料记载,当时清军兵力,只不过几万人而已。
就这样,清军主动出击,准备要与缅军进行决战,但接下来的战斗过程,却狠狠地打了杨应琚的脸。
首先,在重镇新街(今缅甸八莫)之战中,杨应琚自认为清军强悍,因此只安排了数百人镇守在此,而缅军则有数千人。
人数的巨大悬殊,战斗的结果不言而喻,最终,清军坚持两天一夜后宣告不支,且突围也未成功,导致清军将领战死。
其次,在铁壁关楞木之战中,由于缅军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燧发枪,这就导致清军伤亡极大,打到最后,清军干脆来了个坚壁不出,靠着地势苦苦坚守。
除此之外的其他战役,清军几乎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甚至还死伤惨重,总体就是,清军在对缅军的作战中,连连失利。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的部分将领为了冒功,居然大言不惭地上报称自己获得大捷,而作为主官的杨应琚也不加分辨,仍然将大捷的消息报给了乾隆皇帝。
杨应琚第一次上报大捷的时候,乾隆皇帝并未怀疑,但等到第二次上报时,乾隆皇帝就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对杨应琚的话,开始了些许怀疑。
恰好在此时,缅军由于正和泰国交战,因此他们也想快些结束战争,于是就主动找到清军,请求与清朝议和。
这下正中杨应琚下怀,赶紧派人与缅军议和,只要双方签订和议条约,同时缅军撤出云南,那么杨应琚之前撒的谎就圆上了。
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当时和议的条约确实签订得很顺利,缅军也按照协议开始撤出云南,但由于清军急于收复失地,因此就紧紧地跟在缅军后面,这意思仿佛就是催着缅军赶快走。
如此一来,缅军就觉得很没面子,本身他们并不是因为战败而撤兵,因此就认为清军此举是违反协议,又调转头来,对清军发动进攻。
而杨应琚看到缅军进攻也很生气,于是又调集数万大军,与缅军交战,双方互有损伤,但在战后,杨应琚再次谎报了军情,依然称自己是大捷。
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已经开始怀疑杨应琚在谎报军情了,因此就派人前去了解情况,结果了解到了杨应琚一直在骗自己,这就让他第二次因为清缅战事而雷霆大怒。
最终,杨应琚被抓回京城赐死,同时广东将军杨宁成了新一任的云贵总督。
杨宁要比杨应琚好一点,他至少没有谎报军情,但由于他是外来户,所以同样对缅甸的情况、作战方式等信息一无所知,所以,刚一上任后的第一战,就被缅军来了个包抄,最终导致损失惨重。
杨宁的惨败,让乾隆意识到,必须对缅甸动真格的,同时也得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主持清缅战事。
所以,在调回杨宁后,乾隆又安排了名将明瑞赶赴云南,启动第三次清缅战事。
清缅之战的第三次战事
第三次战事,乾隆曾颇有信心会打赢。
乾隆的信心,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第一,此次他派去的主将,是有名将之称的明瑞,并且明瑞也是乾隆的内侄。
既有带兵能力,又是自己人,这就是乾隆信心来源之一。
其次,明瑞在到任后,认为之前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绿营兵太过拉胯,因此他奏请乾隆,调来了三千八旗精锐满洲兵作为了主力,准备让缅甸人尝尝八旗精锐的厉害。
除此之外,明瑞还征调了四川、贵州以及云南共计两万余名的绿营兵,加上三千满洲兵,合计两万五千余人。
兵力充沛,且有满洲兵作为主力,这则是乾隆颇有信心的另一个的原因。
而作为主帅的明瑞,同样也是信心爆棚,他甚至向乾隆皇帝表态,此去征战,必然会一举击败缅甸。
正因为如此,当时乾隆甚至已经在筹划击败缅甸后如何统治,并且他当时还修书给暹罗(即泰国),要求暹罗国王如果缅王战败逃往暹罗,务必尽力追擒。
其实乾隆不知道的是,当时暹罗已经被缅甸灭亡了,只不过消息有延迟,没有传到乾隆那里而已。
总之就是,此次出战,包括乾隆以及主帅明瑞,均是信心满满,甚至用盲目乐观来形容都不为过。
但问题是,当时缅甸已经击败了暹罗,而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缅甸有精力把更多的主力放到对付清朝上面。
所以,尽管清朝一方组织起了精锐部队,但由于盲目乐观,导致对缅甸的情况一知半解,而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并且,在双方交战之初,清军仗着在平地作战的优势,用骑兵突击从而获得了部分胜利,这就更让明瑞对接下来的战斗有所轻视。
但最终,轻敌冒进的明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其本人也落了个力战而死的结局。
明瑞惨败并身死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令乾隆皇帝大为震惊,尤其是明瑞的战死,更让他愤恨无比,为了褒奖明瑞,乾隆还亲自前去祭奠,赐明瑞谥号为“果烈”。
可以说,清缅战争的第三次战事,清军的失败完全是咎由自取,从乾隆到明瑞,均是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盲目轻敌,因此失败也是必然的结果。
不过,此次作战也并不是没有一点收获,清朝满洲兵的战力也确实强悍,给缅甸造成了不少的损伤,而缅甸也在此战中暴露出不擅长在平地作战的弱点,这就为最终双方言和埋下了伏笔。
清缅之战的第四次战事
明瑞之死,让乾隆皇帝对缅甸的综合实力重新有了一个认知,不再像之前那样对其轻视,但重视归重视,报仇雪恨还是必须要进行的。
不然,大清的脸面往哪儿放?况且乾隆也是一个极其好面子的人。
所以,在料理完明瑞的丧事后,乾隆皇帝马不停蹄地又开始征兵调将,准备再一次大举进攻缅甸,誓要夺回之前丢掉的面子。
而为了确保胜利,乾隆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主帅安排的是他的小舅子傅恒,副将则是阿桂、阿里衮等人,几乎每一个都是当时能征善战的重臣。
此外,在兵力上,除了继续增派满洲兵之外,又征调了数千福建水师兵,另外,绿营兵的投入,也要比之前更多。
最重要的是,乾隆在态度上,也开始对缅甸重视,他当时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放下天朝面子,要和暹罗联手出击,只不过在确定暹罗灭亡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并且,当时有大臣上书说不应该再继续对缅甸开战时,乾隆二话没说,直接将上书的大臣降职调任。
总体来讲,此次乾隆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在将领安排、兵力布置上,都花费了一番心血,而这么做就为了一个目的,击败缅甸。
而此次由傅恒率领的清军,确实也没有给乾隆丢脸,从开战就一直占据上风,一直压着缅军打,不仅赢得了多场胜利,同时还一度深入缅甸境内,占据了不少军事要点。
像前文提到的军事重镇新街,这一次就被清军彻底拿下。
总之就是,在清军不断发起的攻势之下,缅军被压的抬不起头来,一直是以守势为主,所以,此次清军出战,确实是打出了一定水平。
不过,在清军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也暴露出几个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双方最终陷入了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僵局。
第一个问题,是粮草供应的问题。
众所周知,两军交战,最为重要的就是粮草,只有粮草得以保障,才能让战争持续下去,也才有取得胜利的基础条件。
但粮草没有长腿,不会自己走到前线士兵面前,所以,就需要靠人力、畜力进行运输。
而清军是远道而来,因此无疑就增加了粮草运输的成本和难度,但缅甸却身处主场,基本上不存在这种问题。
并且,缅甸境内水路发达,水系网络能延伸四方,这就更让缅军在运输粮草时较为容易。
比如在清军与缅军争夺老官屯一战中,缅军就仗着水路畅通,因此物资补给源源不断,故而能一直和清军抗衡。
所以,受粮草运输供应的局限,让清军始终无法彻底攻克缅军。
而这个问题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让清军头疼的和恐惧的,就是缅甸当地的瘴疠,正是当地的瘴疠,让不少清军都因此命丧。
我们都知道,缅甸地处热带,加上这里雨水极多,所以瘴疠极多,而作为从北方来的清军,根本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由此就造成了大量将士染上疾病死亡。
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军因染上瘴疠而死亡的士兵,甚至比战死的还要多。
包括主帅傅恒,都是在此战中染上了疾病,并且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因此,在打到最后阶段,清军已经是精疲力尽,无心再战。
当然,清军这边无心再战,缅军也不好过,严格来讲,他们在作战实力上不如清军,尤其是平地作战能力更次,能在前期取得胜利,主要是得益于清军的大意轻敌,同时又借助了地形优势。
但此次清军认真打起来后,就让缅军颇有些招架不住,只能靠着地势和游击战术苦苦支撑。
因此,到了最后阶段,包括清军和缅军都有着严重的厌战情绪,也都不愿意继续再打下去,除了零星对轰几炮之外,大部分时间,双方阵地上都十分安静。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副将阿桂等人的劝导,傅恒最终同意停战,并向乾隆皇帝上奏,称当地“瘴疠过甚”,同时稍微夸大了战损人数。
而缅军这边,其统帅诺尔塔也知道这么耗下去不是个办法,大清的体量要远远超过缅甸,因此缅甸是无法长时间支撑与清朝的战争的,所以,他也迫切希望停战。
最终,在乾隆皇帝以及缅甸国王均没有回复的情况下,清军统帅傅恒,以及缅军统帅诺尔塔直接自行决定议和停战。
至此,清朝对缅甸的第四次战事落下帷幕,史料记载,前后四次的对缅作战,清廷一共耗费了900多万两白银,而最终却得到了议和停战的这么一个结果。
而在停战之后,清朝和缅甸还就称臣纳贡等外交问题,打了近二十年的口水仗,刚开始清朝态度强硬,要求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但缅甸却不买账,因此双方没少互喷口水。
期间,乾隆曾数次有心给缅甸一点颜色看看,但考虑到之前的战争均没有取得胜利,加上将士水土不服的问题,另外,傅恒回京后病死,以及小金川再度叛乱,这些事情都让乾隆顾虑重重,因此最终他还是伸伸脖子强行咽下了这口气。
因此,缅甸始终没能被清朝纳入版图之内。
小结:
清朝征服缅甸,将其纳入版图的想法并不是没有过,乾隆皇帝发动的四征缅甸的战事就是最好证明,但这四次战事,却均以失利而告终,其中的原因,有第一次的盲目冒进,也有第二次的轻敌和虚报战功,另外还有第三次的大意,让清军均以失败收场,而第四次战事,虽说清军全力以赴,但奈何克服不了粮草供应和水土气候不服等问题,导致清军与缅军陷入僵持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则是以议和收兵结束,如此一来,清朝想把缅甸纳入版图的梦想自然就无法实现了。
▫↦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清朝对缅甸的情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在乾隆时期,也曾想过,把缅甸纳入到版图中,因此爆发了清缅战争。当然,清缅战争是缅甸的贡榜王朝发起的。缅甸方面,凭着强大的实力,让西南许多土司臣服。贡榜王朝以为这样可以挑衅清朝,开始入侵云南地区。清朝不可能让缅甸得逞的。
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和贡榜王朝,派出两千人入侵清朝的孟定和耿马等地。1765年,清朝再次以数千人反击缅甸,由于指挥官刘藻不懂军事,连吃败仗,这是第一次清缅战争,以清朝失败告终。1766年,乾隆派出边疆大吏杨应琚,带兵攻入缅甸,经过多次战斗,清军失败。之后的两次清缅战争,清军都无法消灭缅甸,战果并没有多大,还损失巨大。在缅甸和泰国交战时,缅甸刚打赢泰国,又遇到清朝的进攻。虽然清朝无法赢得战争,但缅甸也不想再和清朝打仗,国库已经耗尽。
与清朝的战争,也拖垮了缅甸的实力。在南边的泰国,不断给缅甸施加压力,1788年,为了缓解南部的危机,缅甸对清朝采取臣服的政策,自愿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就这样,缅甸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也没有成为清朝的版图的可能。四次清缅战争,都难打下缅甸,可见热带雨林地区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
根据朝贡体系的理论,只要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中原王朝就不会把藩属国纳入到版图内,这是王道治理的影响。只要愿意臣服,中原王朝进行册封,双方都会得到想要的结果。藩属国得到与中原王朝的通商贸易,和受到中原王朝的庇护。中原王朝得到受尊崇,也满足了虚荣心,这就是朝贡体系双方得到的好处。这种体系避免四处扩张带来的危害。它比殖民体系更加高级。
既然有了这样的体系,清朝的版图扩张,基本就是达到藩属国的边界。东部有琉球国,东北有朝鲜,西部有哈萨克等国,西南有尼泊尔,南部有越南、缅甸等国。他们都是清朝的藩属国,是朝贡体系中的一员。缅甸成为清朝的藩属国,自然也没有把缅甸纳入到版图中。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外交上,清朝也很难把缅甸纳入到版图中。
☂l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以清朝的国力,吞下小小的缅甸自然不在话下,但自大的乾隆帝太过小看缅甸,又采取了错误的战略,结果只能是草草收场。
再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看一下缅甸的历史。
1044年,缅甸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就是蒲甘王朝,蒲甘王朝一度十分强大,征服了周边一些小国家,因此觉得天下舍我其谁了,不把别的国家放在眼里。
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为了对南宋形成夹击,他派遣使者让蒲甘王朝投靠自己,遭到了蒲甘王朝的拒绝,这让他十分恼火。
1279年,忽必烈灭掉了南宋,他决定收拾蒲甘王朝,最终于1283年派遣大军进攻缅甸,花了三年时间将蒲甘王朝灭掉了。
起初,忽必烈将缅甸划归元朝的一个行省,但后来他发现缅甸太过遥远,不容易控制,于是撤销行省,任命了一个缅甸人担任酋长,每三年向元朝上贡一次。
就这样,缅甸成为元朝的附属国,元朝灭亡之后,缅甸发生内乱,许多政权相继建立,其中绝大多数政权附于明朝,成为明朝的附庸。
不过,在明万历年间,东吁王朝逐渐统一了缅甸大部,并开始不断对外扩张,几次出兵攻打云南边境,但都被明军击败。
那时候,明朝在西南边陲的经营不太好,这就给了缅甸极大的机会,万历之后缅甸又多次出兵攻打云南,占领了一些土地。
顺治年间,南明永历帝逃到缅甸,吴三桂举大军进逼,东吁王朝迫于压力,交出了永历帝,而吴三桂则撤军而还。
可以说,从清朝建立开始,缅甸就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但其内部一直不稳定,除了东吁王朝之外,还存在一些小政权,这是导致东吁王朝一直无法真正实现对外扩张。
康熙、雍正时期,清朝和缅甸都很忙,清朝在平定三藩、准噶尔,收复台湾,等等;而缅甸则在处理内部动乱,所以两国相安无事。
随着清朝的逐渐发展壮大,周边国家纷纷来朝,比如老挝、安南、暹罗(泰国)先后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对于缅甸,清朝也想将其纳入附属国范畴,但并不想大动干戈,而是希望其主动来朝,因此雍正帝在处理缅甸事务的时候十分谨慎,比如雍正七年缅甸北部的土司木邦请求入贡清朝,就被雍正帝拒绝了,这是为了维护清朝与缅甸的关系。
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之所以不愿意武力征服缅甸,是因为缅甸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十分复杂,并不容易攻占,比如当初元军攻打缅甸,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惨重的,这是清朝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乾隆十五年,清朝和缅甸的关系出现了转机,有个内地人吴尚贤在缅甸经商,他与缅甸国王的关系很好,在他的牵线搭桥之下,缅甸国王上表向清朝称臣,自此缅甸纳入清朝的附属国行列。
不过,就在这件事之后不久,缅甸国内发生了剧烈动荡,贡榜王朝消灭了东吁王朝,并逐渐统一了整个缅甸。
1755年,也就是东吁王朝灭亡三年之后,色允瑞东王子率领八十余人来到清朝,请求乾隆帝的出兵帮助其复国,但那时候清朝正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帝无暇顾及缅甸,因此没有出兵。
乾隆帝的这一举措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贡榜王朝在没有任何干涉的情况下野蛮生长,逐渐变得十分强大,而且积极对外扩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横扫东南亚,不但占领了印度北部的阿霍姆王国和曼尼普尔王国,还灭掉了老挝,甚至出兵攻打暹罗和云南普洱。
缅甸的崛起,让乾隆帝感受到了一些威胁,也深深为自己没有保护好附属国而感到自责,于是从1765年开始,乾隆帝发起了反击。
但是,从战争的一开始,乾隆帝就没有真正将缅甸放在眼里,因此吃了大亏。
01,清缅战争的第一阶段,乾隆帝将这场战争定义为剿匪。
自乾隆帝拒绝帮助缅甸王子复国之后,云南边境的官员就对缅甸采取绥靖策略,也就是对缅甸的入侵不管不顾,尽力避免与缅甸发起大规模冲突,不然清朝就要面临多线作战的局面了。
缅甸见清军这么软弱,便认为清朝并不那么强大,就产生了进一步入侵的想法,于是派遣大军进攻云南,乾隆帝得知消息后,觉得缅甸军队不过是一帮土匪,于是任命刘藻为云贵总督,让他出兵剿匪。
刘藻不过是一介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兵,他第一次出兵,只带了三千绿营兵,结果中了敌人的埋伏,被打得大败而归,最后只有三百余人逃了回来。
事后,乾隆帝责怪刘藻剿匪不力,将其革职查办,而他在悔恨交加中自杀而亡。
刘藻死后,乾隆帝依然没有重视缅甸,让陕甘总督杨应琚改任云贵总督,继续出兵剿匪。
那时候,缅甸在抢掠云南一番之后,早就撤军回国了,杨应琚抵达云南之后,快速出兵缅甸,一路上就没遇到缅甸军队的影子,最终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缅甸整欠和孟艮两个土司。
胜利的奏报传到北京,乾隆帝高兴得不得了, 认为杨应琚彻底剿灭了缅甸土匪,于是下令大军班师回朝,留下八百人镇守即可。
在取得胜之后,无论是云南地方官员也好,还是朝廷大员也好,都认为缅甸弱小,正是出兵将其彻底征服的好时机,于是纷纷上书主战,但也有不少人反对。
这个时候,作为云贵总督的杨应琚,其态度就十分重要了,最终他上书乾隆帝,说缅甸军队不过是莽匪和木匪两部分组成,根本不足为惧。
乾隆帝十分高兴,于是连忙制定策略,但还没等他下令进攻,以杨应琚为首的云南地方文武官员为了尽早取得战功,就擅自带着一万余绿营兵出征了。
乾隆帝得知这件事之后,也没有怪罪,认为一万多绿营兵足以战胜缅甸,清朝与缅甸的第二次战争就此爆发。
缅甸听说清军有一万余人,自己却只有几千人(主力大军在攻打暹罗),于是赶紧退出占领的云南土地,回到缅甸境内的新街防守。
在新街之战中,双方互有伤亡,但清军的伤亡更大,也就是打了败仗,云南提督李时升却上奏朝廷说,他率军击杀了六千缅甸士兵。
胜利的消息让乾隆帝十分振奋,于是下令清军继续追击,结果胜利的战报不断传来,杨应琚在自己的奏报中说,清军一共斩杀了近万人。
实际情况是,云南的绿营兵战斗力很差,杨应琚也不是个合格的主帅,再加上缅甸在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获得了大量先进的装备,因此清军人数虽然多,却都是打了败仗,损失了包括数名游击将军在内的三千余人,而缅甸则只损失了几百人。
但乾隆帝不知道真实情况,还认为杨应琚打仗有一套,于是派遣心腹侍卫福灵安去前线观摩学习,结果发现清军屡战屡败,原来杨应琚一直在谎报军功。
这让乾隆帝很没面子,于是下令将杨应琚、李时升等人处死,并重新任命其他人接替,但缅甸军借着清军没有主帅的当口,趁机抢夺了清军的粮食,致使清军一退再退,最后退回云南境内。
就这样,清朝连续两次攻打缅甸,都以失败而告终。
02,清缅战争的第二阶段,乾隆帝继续轻视缅甸。
按道理来说,清军打了败仗,乾隆帝本应该引起重视才对,但那时候无论是乾隆帝也好,还是朝中八旗官员也罢,都认为战争失败的关键在于绿营兵能力不行,如果派遣两三万八旗兵,肯定能一举击败缅甸。
事实上,那时候缅甸军队虽然人数少,但装备水平却比清军好,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有人劝说乾隆帝,让他从西方引进先进武器,但乾隆帝认为清朝是天朝上国,怎么可能比西方落后,就否决了这一提议。
1767年四月,缅甸消灭了暹罗,大军返回缅甸,恰在此时,乾隆帝任命的新任云贵总督明瑞也来到了云南,准备对缅甸展开进攻。
明瑞是皇亲国戚,早年担任过伊犁将军,军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乾隆帝很信任他,不过他跟乾隆帝一样,对缅甸十分轻视。
那时候,乾隆帝压根就没有觉得,清军会打不过缅甸,他甚至开始谋划攻占缅甸之后,该如何治理才是最好的。
因为这一自大心理,当有大臣向乾隆帝提出,不如联络暹罗国内的反抗势力,配合清军攻打缅甸的时候,就遭到了他的严厉拒绝,理由竟然是天朝上国怎么可能需要附属国的帮助呢,这岂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乾隆帝给了明瑞三千八旗兵,二万两千绿营兵,让其率军进攻缅甸,在第一场战争中,八旗兵的表现确实不错,击败了缅甸军队,斩杀了三百余人。
这场小胜利让明瑞觉得缅甸军队不过如此,于是产生了轻敌心理,开始贸然大举进攻,结果在蛮结遭遇了缅甸的严防死守,一时无法攻克,还损失了数百人。
这个时候,清军的补给线已经拉得很长了,缅甸军队利用自身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出兵断了清军的粮道,然后在清军弹尽粮绝的时候发起反击,一举将清军击溃,斩杀道府、总兵级别的官员数名,清军士卒则损失上千人。
好在清军人数多,这才突围而出,但就在逃跑的半路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缅甸军队,这支缅甸军队正是从暹罗返回了缅甸主力军队,他们将清军团团包围。
经过一番交战,缅甸武器的优势显现出来,再次将清军打得大败,清军开始快速回撤,明瑞主动提出率军殿后,最终他掩护一万余清军返回云南,而他则与数百名八旗兵一起被围困,战斗到最后只剩下数人的时候,他找了一棵树上吊自杀了。
就这样,清军再次败给了缅甸,这场战争之所以会失败,还在于明瑞太过轻敌冒进,而缅甸则采取了正确的策略,规避自身不擅长平原野战的短板,选择在自身熟悉的地形环境下打反击战。
03,第三阶段,乾隆帝开始正视缅甸,但依然遭遇战败。
经历了明瑞的惨败之后,乾隆帝及群臣对缅甸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缅甸军队是一支装备先进、战斗力彪悍的军队,因此不再轻视。
当然了,乾隆帝也意识到缅甸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很多大臣就劝他采取和平措施解决问题,但他认为必须雪丧师辱国之耻,不然不足以让天下人诚服。
实际上,这个时候乾隆帝有些好大喜功了,他自认为在军事方面,没有他完不成的事情,比如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不都是以胜利而告终吗,怎么就灭不了一个小小的缅甸呢?
因此,越是清军打了败仗,乾隆帝就越想将缅甸纳入清朝版图,为此他很愤怒地撕毁了缅甸方面发来的求和文书,准备发大军进攻缅甸。
1768年,正当乾隆帝热火朝天地谋划进攻缅甸之时,有人开始犯嘀咕了,云南参赞大臣舒赫德和云贵总督鄂宁上书,提出了征讨缅甸的五个难处:
一是办马难;二是办粮难;三是行军难;四是转运难;五是气候难。
两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采取武力措施征服缅甸的胜算不大,不然采取和平策略让缅甸投诚。
事实上,舒赫德及鄂宁的奏疏,总结得很全面,说得也很有道理,但乾隆帝根本听不进去,再加上他已经任命小舅子傅恒担任经略了,怎么可能出尔反尔呢?
说到底,乾隆帝已经铁了心要征服缅甸了,谁劝都没没有用。
1769年二月,傅恒率军出征了,此时他手中有八旗兵,以及各地调来的精锐绿营兵,共计三万一千余人,同时还有十万民夫及马驴牛八万余保障后勤供给,另有战马两万余匹,骡子六千余匹。
这一次,傅恒汲取了之间清军战败的教训,采取了水陆并进的策略,但调集大军的时间很长,一直到九月二十九日,各路大军才准备就绪。
这个时候,清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已经在缅甸传了快一年了,而且打听到了清军进攻的路线,并为此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此后,双方在新街、老官屯等地展开了交战,具体过程我就不介绍了,大家只需要知道缅甸在陆战中有优势,但在水战中没有优势就行。
于是,缅甸尽力避免与清军水战,而是利用境内丛林茂密的特点,一方面组织积极防御,另一方面不断骚扰清军,虽然自身有损失,但清军一直无法取得突破。
双方打了两个多月,硬是不分胜负,这个时候舒赫德及鄂宁提出的征讨缅甸的五难,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清军自副将阿桂以下,都出现了严重的厌战心理,这对清军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尤其是在气候方面,由于清军严重水土不服,致使大量将士病死,当时傅恒上报给乾隆帝的数字是,一共有一万三千多人病死,包括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在内,另有数千人病倒。
可以说,清军病死的人数,远远大于战争中的损失,虽然傅恒率军压迫缅甸军队,占领了不少土地,但将士的厌战情绪,已经让战争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更要命的是,作为主帅的傅恒,竟然也在视察军队的时候染病,躺在床上无法下床了。
不过,缅甸的情况也不太好,军队主帅诺尔塔知道,以缅甸的国力,根本无法长时间与清军展开拉锯战,于是写信给傅恒,提出了和解的意愿。
在双方统治者都未同意的情况下,傅恒与诺尔塔达成了和平协议,之后傅恒上奏朝廷,乾隆帝为了安抚傅恒,并让傅恒早点回京治病,于是授予他自行决定是战是和的权力。
十一月十六日,傅恒派遣将领与缅甸方面达成了议和,双方达成协议,缅甸向清朝称臣,永不再犯清朝,并释放所有俘虏;而清朝则答应将云南土司划归缅甸,重开边境贸易,每隔十年互换使节并互送礼物。
就这样,清缅战争告一段落,这场花费了清朝近千万两白银的战争,以议和的方式草草收场,乾隆帝心中虽然感到很不舒服,但深知缅甸是清朝无法战胜的对手,自那之后不再对缅甸用兵了。
第二年七月,傅恒因病不治身亡,清朝在战争中的损失就更大了,乾隆帝晚年虽然将征服缅甸写入自己的十全武功,但他本人也表示,清缅战争其实不成功的。
并且,清朝在缅甸战争中的失利,还引发了东南亚局势的大变,由于缅甸将陷落境内的主力军对撤回,用以对抗清军,只留下三千人驻守,这就给了郑信以机会,他领导的军队最终将缅甸军队赶走,由此建立了吞武里王朝,为之后的曼谷王朝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