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古代的读书人和现在的读书人有何区别?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古代的读书人和现在的读书人有何区别?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曾经成了无数文人学士发愤读书的根本原因。参加科举考试,仕途上便可以飞黄腾达,谁都想要。然而,在中国古代农村,不读书,等着他的就是无休无止的辛劳。因此,发奋读书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眼前的艰难处境。也因此,《孙子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适用于古代农村的读书人。
战国时一个叫宁越的人,他在地里劳作,实在太辛苦了。有一次,在地边歇息的时候,他问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辛苦的命运呢?朋友说,只有读书,读30年就可以飞黄腾达。宁越说,我只要15年,别人休息,我不敢休息,别人睡,我不敢睡。果然,从此之后他就发奋读书,读了15年,成了周威王之师。
宁越的发奋读书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普通人没有出路的古代,起义造反毕竟是要在普遍活不下去的时候才有。做工经商,同样没有地位,摆在他们面前就只有一条路,那就只有发奋读书,以求得出人头地。孔子“学也禄在其中”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就在于他说了实话。
古代农村的年轻人与城市的年轻人相比,见识必然要少得多,尤其在心潮产品和科技成果面前,他们能够接触的机会有限得很。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智慧就一定不如人。五彩缤纷的世界对于享受者肯定是好事,但对于贫穷者和需要用功者来说,未必一定就好了。世界亮堂时可做的事情很多,一灯如豆时唯有读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的这番议论真的道出了其中奥妙。农村青年正如荀子所说的蚯蚓,严酷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唯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如果他们想有所突破,也就不得不用心读书。苏秦、张仪两个纵横家,遇到好文章,就写在手上腿上,回家之后“折竹抄之”。为了改变处境发奋读书真的是古代农村人的真实写照。
“举案齐眉”典故的主角梁鸿小时候为人放猪,因读书读忘了丢了猪,主人要他赔偿他赔不起,就为人做佣工抵债。西汉有名的法律家路温舒,就是个放羊出身。“凿壁偷光”的匡衡,打从会走路起就得下地劳动。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三岁死了父亲,孤儿寡母在地里劳作。还有南北朝时期那个有名的道士顾欢,六岁时他的父亲让他去谷田里驱麻雀,他却在地里做了一篇《黄鹊赋》,致使粮食毁了近半,差点儿被老爹狠揍一顿。宋朝的名臣范仲淹,寄身在庙里读书,一碗稀饭划四块……这样的事例一抓一大把,每一个人都是一本长篇巨著,即使弄不清确切出身的诸葛亮,战乱中也是“躬耕南阳”,发奋读书。
最典型的就是东汉末年代郡人赵至,他12岁的时候还没上学,因为家里太困难。有一天,新县官上任,大街上许多人围着观看着。看见县官一路的威风,找至的母亲问:“汝后能如此不?”赵至回答:“能。”他的母亲欢喜,当天就拜了老师,在学校,赵至比别人用功,有一天早起读书,忽然嚎啕大哭。老师再三追问,他才说明原委。原来他爹给人打短工,正给人家耕田,喝斥牛的声音被他听见了。他恨自己不能早些显贵以解除父母的劳累之苦。“自伤不能致荣华,而使老父不免勤苦。”这位赵至是个孝子,在那个时代那种情况之下,能够改变父亲的处境的,唯有他手里的书了。我们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一眼扫过,或者鄙视他的读书做官论,可是只要认真想一想他当时的苦痛,谁能够不黯然神伤?
我写本文的原因,是看到农村人四处赌博,他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赌小的,也有赌麻将赌大的,回家之后便是灰心丧气,十分疲乏。我想,何必呢?生活再苦再累,也无须依靠赌博碰碰运气。而我,利用休闲时间,拜读古代名著,却被他们嘲笑。或许,在他们心中,像我这样已近中年的人还和小学生一样读书,简直很不入流。
而我,仔细分析古代农村读书人为了改变艰苦的命运,读书之后便有了才气,不做官的也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诸葛亮、韩愈、苏秦、张仪,等等。表面上看,穷乡僻壤的农村跟文学艺术不沾边,尤其在当今社会,文人学士和大量的书籍都集中在大都市。其实不然。打个例子,在电灯大亮的夜晚,面对满架的书籍,心却老是悬在电视机那里。忽然停电,心里反倒一阵安适,点一根蜡烛,在极其有限的光亮之下,最先想到的便是读点书,而且读一句就有一句的收获。
无数的文人学士都有这样的共识,读历史,可以清醒,读哲学,可以明智,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古代农村读书人就是在命运十分艰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置之死地而后生地发奋读书,读出了才华,读出了智慧,也改变了命运,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
推荐阅读:
对比好莱坞电影,你认为中国有哪几部电影可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