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未来最后出路在哪里?
三大运营商未来最后出路在哪里?
网友解答: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三大运营商未来的出路,在于5G,在于行业应用。
现在来看,三大运营商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建设,在中国建设了覆盖型的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现在中国可以和美国比列为互联网最发达的两个国家之一,可以说是和三大运营商背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但是就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现状而言,基本是属于增产不增收,提速降费外加上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恶性价格战,使得三大运营商的通信业务收入处于整体下滑的区域。开始的4G时代,还有用户增速,可以达到薄利多销,但是就现在来看,三大运营商已经基本把中国可以发展的用户都发展成为了自己的用户,用户增长以及不能成为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增长的驱动力。
现在来看,三大运营商在通信网络上的投资巨大,但是基本上中国网络建设(包括固网和4G网络)的红利都被互联网企业收入囊中,而且从中国联通推出腾讯大王卡之后,运营商还有被互联网企业进一步裹挟的趋势。
运营商还是企业,还必须有利润,做为最大股东的国资委还对运营商提出了利润增长的需求,这种局面使得运营商必须进一步的降低相关的人力成本、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支出,而这些成本的压缩也传导到了通信业的中下游,使得整个通信业近些年也同样处于下滑趋势,除了华为可以说一枝独秀之外,整个通信业这几年其实都并不好过,大河没有水,小河就干枯了。这些年其他行业的工资都是在增长的,而通信业的工资不涨反而在下降,也导致了大量的通信业人才转投互联网行业淘金,就中国的传统三大运营商,也有大量的员工流失,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员工。
5G,是运营商唯一的机会。
5G这个制式,本身就是为了行业应用而诞生的一个新的移动通信制式,而之所以要面对行业应用,就是由于现在个人用户的增长红利已经消失殆尽,这种局面不仅仅是中国的运营商,而是全球的运营商都同样或多或少面对这个问题。
对于运营商来说,大力的发展行业应用,找到新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点,是运营商唯一的机会。
如果没有5G的行业应用,即使是运营商结束了之间的恶性价格战,也很难有收入和利润回升的可能,工信部的\"提速降费\" 就是运营商无法回避的难题。
现在4G网络已经是非常成熟了,虽然三大运营商的4G建设成本已经开始减少投入,但是越来越大的4G网络,依然会有非常高的维护成本,而就现在的维护成本而言,如果再比较大幅度的降低的过,现在中国的整个通信业的中下游也就崩溃了。就现在通信业里的庞大的乙方、第三方就处于一个\"不敢等死,干了找死\"的局面。
5G,也可以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
对于运营商而言,5G里的行业应用需要SA组网,而这样对于5G基站有比较高的覆盖要求。5G基站的价格即使是在成熟期,也会比现在的4G基站还要贵,而且耗电也会高于4G基站。运营商建设和维护5G网络的成本,都会非常高。
但是现在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运营商缺钱,缺钱就很难建设5G网络,而5G网络覆盖不足,就很难发展行业应用,这是运营商需要解决的难题。
就现在的行业应用而言,运营需要有很强的技术底蕴,而这块,由于运营商的工资收入下降,对于高端人才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就人才这块,运营商也有很大的空缺。而如果不能解决这个人才的问题,运营商的运营就会被设备商、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渗透进来,最终彻底的失去话语权,沦为底层通道。
总而言之,现在来看5G的行业应用是三大运营商唯一的出路,不过5G同样也是风险和机遇并存,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最终如何,现在还不是很明朗。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
网友解答:
像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那样是最好的结局,分区经营,互不干涉,只有这样整个产业才能良性发展。
现在中国三大运营商就是畸形发展,市场已经过度饱和,现在去发展业务都是互相挖墙角,互相伤害。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无益处,而且加惧三大运营商的内耗。
本来一个地方只需要一个基站,一套设备就可以完全进行网络覆盖,但是有三家运营商的存在,就必然要用三套系统,配套资源也得按照三套设备的来进行配置,明显就浪费了两套设备和配套资源。
如果三家能合并成一家,那么设备、配套都只用一套,网络设备也只维护一套,电费也只用原来的1\u002F3,各方面的成本都直接降为原来的1\u002F3。从整个网络的规划、建设、维护、退网生命周期来看将是一笔巨额的投入。
三大运营商和铁塔公司未来的出路就在四家归一,或者分区经营,这样才能有活路,要不然永远都是这种畸形竞争和发展状态,最苦的还是运营商的员工。
-----
网友解答:
感谢邀请,应邀回答本行业的问题。
三大运营商的唯一出路,就是依托基础通信管道发展自己优势的增值业务,也就是将运营商网络管道和业务紧密联系。在目前的实践中,电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传统的移动通信收费的商业模式,不再是未来运营商的出路
经常有运营商的朋友在问三大运营商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不是5G,而是基于包括5G在内的运营商网络,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5G只是一种技术,不能成为企业战略上实现长期稳定营收增长的方法。我们所说的“出路”一定是在战略上有哪些场景可以支撑未来运营商的发展。
长期来看,
5G业务如果依然是聚焦按照流量收费,这种商业模式不会给运营商带来更大的营收增长
。因为在即将到来的5G的大规模投资下,建设5G反而会给运营商带来非常巨大的经营成本压力。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G本身运营商还没有收回成本,而且国家在一直在要求运营商“提速降费”,建设5G之后,投资比4G更大,收回成本的时间比4G更长,很难说这个是出路。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从2011年就开始思考如何避免被互联网业务管道化。也就是说
运营商也在思考为何人们为腾讯阿里交钱交的心安理得,但是付钱给运营商买流量的支出意愿却越来越低
,如果没有解决方案,运营商的收益可能会持续降低。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9年H1,中国三大运营商在移动通信的收益均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随着5G的投资加大,和提速降费要求的执行,这个负增长的趋势一定会进一步扩大。因此,从战略上依然通过5G这种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来保证利益增长,对运营商来说是不可能的
电信、移动怎么做的?
虽然三大运营商的主营业务都是下滑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的增长却带动了电信整体的增长,这让中国电信成为三大运营商2019 H1半年报的一抹亮色。
中国电信是最早推动基于基础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增值业务的运营商
。中国电信首先推动了IPTV的部署和商用,并且不断在蚕食广电数字电视的份额,同时中国电信的天翼云也是中国五大公有云之一,电信的物联网也做的如火如荼。
中国电信2019 H1新兴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比达到55.4%,拉动服务收入增长5.7个百分点.中国电信基于自身网络的优势,让客户可以选择更多的电信网络可以提供的增值服务,从业务上赚取利润,开辟另一个战场。
而移动在做什么呢?移动最早在自研操作系统,然后自己研发手机,事实证明,这两个都是不是移动的强项,所以几乎全部失败了。而移动仿照电信推出的魔百盒视频业务,却几乎是成功的。
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
基础网络是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只有基于自身的优势来创新,才可能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运营商的出路:基于网络的创新
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传统业务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就必须要实现一种颠覆,要么高端要么低端。低端颠覆的意思是,运营商基于现有业务挖掘新的客户,
高端颠覆就意味着运营商必须为原有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去突破自己现有商业模式的局限。
在做颠覆式创新时,必须要依托自己现在和未来的最大优势
,受限于运营商体制问题,运营商如果涉及自身完全不擅长、而且又是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的产品,往往是和社会企业的竞争中不占任何优势。而对于运营商来说,网络管道是运营商最大的优势。
不管是4G还是5G,通信管道是运营商的基础
,是运营商可以依托并为自己的业务提供最大利益的地方,因为未来是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5G时代,除了基本的流量收费之外,5G还定义了两大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这将会是运营商很大的机会点。
例如,边缘计算以及基于边缘计算的云游戏、云主机,云服务,这个是运营商依托5G网络可以支持的最为有利的。运营商可以在网络中提供更多服务,在网络中优先保证自己的服务,让网络为运营商自身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优势,这样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更先进的增值业务
同时,运营商需要考虑依托5G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企业业务也是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利润重要增长点,未来的企业基于5G实现智能制造和生产,运营商可以联合企业提供更多端到端解决方案。既然C端无法确保增长,那么基于5G、AI的B端应该是突破的道路
-----
网友解答:
提高服务质量。三大运营商拥有大量资源,但是没有提供对等的服务。就以携号转网为例,推动很久才成功。所有服务商都应以提高用户体验,服务质量为首,这样才能赢得未来。
-----
网友解答:
其实关键是对运营商的定位,是作为盈利的企业,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服务的管道,这种矛盾体使得运营商迫于盈利压力去做本不擅长的基于管道的上层应用,和BATJ又不是一个层次,所以失败是必然的;同时也造成了下游的设备商的萎缩。
-----
网友解答:
目前运营商是被某设备厂绑架,被一个不成熟的技术绑架,中国移动在努力摆脱,最近1年来,移动在支持一款天线,在上海,广东,云南,福建,陕西,江西都进行了大规模测试,该天线是突破mimo天线的重器,最重要的是解决了耗能,众所周知mimo天线耗能是4g的10倍,而新天线是mimo天线耗能的1\u002F5,而且覆盖又是mimo天线的5\u002F10倍,虽然在局部上还有些瑕疵,但在高铁,公路已完全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并得到了工信部的认可,大面积推广指日可待,电信,联通在几个月前,也加入了测试,该天线是三大运营商的翻身利器!
-----
网友解答:
运营商经过粗暴方式发展到现在,市场从增量发展,改为存量发展,所以必须改,又不知道怎么情况下。才会出去现在这种降酬金,取消无效代理商的做法。
是后来如果全部依靠自建营业厅,会存在管理问题,用人问题。
当自建成本大于代销商佣金时,有部分有关关系的代销商就又有机会了。
但是没关系,没自己特点的运营商门店还是另谋它路吧。
-----
网友解答:
三合一,南北划分经营,杜绝重复建设,合理使用资源,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保质做优,至于价格可以由国资委通盘考虑定价,即不能国企亏损也考虑国人使用。
-----
网友解答:
创新不足是运营商的先天缺陷。
员工都在为指标工作。
要说结局,就目前来看,运营商估计只能做管道了,剩下的就要交给互联网企业了。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运营商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是领先于行业的,所以依然有增值空间。
-----
网友解答:
很高兴能够看到和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在推进5G方面取得了特别显著的进展,2017年宣布完成5G第二阶段测试;中频首次引入;网络架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中国在全球通信中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参与4G标准的制定,到将其纳入5G核心技术标准,并开始在5G技术标准中发挥主导作用,更不用说中国能力的不断积累。
三大运营商未来最后出路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通信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用户达到高峰,成本仍然比较高,即。
作为5G网络建设的主力军,移动、通信、电信三家运营商也公布了各自的建设计划,并确定了下一步的5G进程。
旁边的笔者感觉不到.众所周知,中国电信网主要考虑的是宽带或硬线,而移动网并不认为CDMA在3G时代给了一个很好的空子都说电信深似海,手机从此一机难求.
至于三大运营商,一方面有义务为西部偏远地区提供共同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供通信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他们还有另一个没有确定的”轴心”。”社商合一”意味着很多人和他们的未来所依赖的体制和机制的巨大差异。但是,无论是公营产品还是商业产品,我们必须关注公营企业和商业企业改革的核心,公营资本的有效性增强了公营企业的生命力。
流量经营合作沃最为丰院满足用户小同场景兴趣需求。
在OTT时代,运营商进一步深化流量经营成为一大趋势。基于满足用户不同兴避场累,运营荷联手互联网巨美,推出针对不同需求的定制流童卡,提供更丰富的流量服务吸引更多用户选择。
中国的上网速度很快.在同样的信号下,互联网几乎是一个骑师。然而,由于覆盖面不足,尽管这些年通信技术的提高,左铭是世界上最成熟的。生产链中最发达的网络系统。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的通信不会更差,但很可能会引起中国以外的流动。
不仅运营商在积极准备56建设,设备厂商也在实施5G,特别是在监管影响、产品研发、早期商用部署等方面,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2018年10月,我国完成了中国移动研究院的5G核心网测试技术试验,成绩斐然,为未来5G的商用规模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与意大利运营商 WindTre和OpenFiber 合作,建立了欧洲第一个3.7-3.9GHZ商用网络。
万物互联需要“塔”,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探索智慧站址下,互联、感知、共享、智能的站址+传感终端组合,在智慧城市中的智慧路灯、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安防、智慧水务等方面进行业务应用拓展。
在互联网经济主导的时代,5G的意义是不同的。随着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强大和快速运转,将发展。所以,谁先打败了尖端技术,谁就会取代它。此外,要想在5G时代获得绝对的话语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即使有障碍,运营商也要长期面对挑战!
虽然在56时代,运营商希望在56时代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事实上,即使没有外部竞争,基础电信服务也已经达到顶峰特别是全球卫星wifi 绕过电信牌照,与技术和成本直接相关.对于地面运营商来说,还没有实现。
在过去的几年里,地面运营商刚刚改变。到2019年,只有三大运营商和设备商有一定时间实现5G的商用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三大运营商未来最后出路在于迎合发展趋势,大力发展5G,大力发展物联网等先进的科技技术,只有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才能在世界科技之林有一席之地,才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每日精彩空间也希望我们国家的三大运营商发展越来越好,助力改善人民生活。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见解和回答,可能不能如您所愿,但我真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不清楚的地方您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日精彩科技”我将竭尽所知帮助您!
码字不易,感觉写的还行的话,还请点个赞哦!
-----
网友解答:
未来的出路就是创新,合并
因为未来需要的是更高的投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用户体验,5g元年,电信联通已经共建共享了,投入太高的5g基站已经让运营商不堪重负,成本在增加,收费在降低,最后还是合并然后再分开,验证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