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所谓“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这是啥意思呢?通俗来讲,就是说古代战争分为讨,伐,征,攻四种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统的战争;伐是战争的大小之战,说白了是以大欺小;讨看言字旁,是正义的讨伐,一般在讨之前都有一番正义言辞滔滔不绝;攻就不必说了,就是主动发动战争的意思。
秦朝征百越
那么中国古代进行征讨时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而“北”却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一种原因就是中国一般单兵作战都是南弱北强。我们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骑兵优势,常在边境掠劫骚扰,由于其骑兵的强悍,对民众的威胁非常大。所以秦汉两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筑长城,北拒胡虏与墙外,除了偶尔出了几个名将打出去几年外,大部分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由于边境威胁大、只能短暂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种先声讨后出击的模式,也就是讨伐。以至于后面就习惯地称之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开发,或者开发程度过低,多毒瘴之地,导致那里单兵作战能力不强。所以南部边界的攻战往往是以高对低、上对下的姿态进行征服。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权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结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满的地方臣子对其声讨而征伐,比如唐初讨伐武则天。由于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讨伐你。
北伐战争
历史上有过很多北伐,不过由于是北强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罢了,不过也能够出现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国时期北伐战争的成功。(来源于网络)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中国古代的东征、西征、南征,意思是东西南方的反叛用“征"字,属于将和监军同时出征,因为征字属于双人,正大光明之举;北方的战事,为北伐,“伐"是单人为将,暗中派监军监督,来化去北方的干戈。假如用北征,听音犯兵家大忌,北征(白征);北伐就不同了,意思是你白发,你想在北方闹事,你是竹蓝打水一场空。这就是古代用唯心论而论名。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有人说到了“用兵之名有四,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讨,天子自往曰征。”
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如果以大加小曰伐的话,那为何南伐和东伐西伐之类的都很少呢?
其实,这还涉及到了中国一个特有的文化,那就是所谓的天子坐北朝南之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隐藏的含义就是中国的北方才是正统和归宿。如果占据了北方或者以北方为中心,首先政权的合法性有了,那往其他三个方向都是代表天子出去征讨,是代表正统的。
但如果你大本营是在南方,那往北一是为了收复故土,二则就是解决政权合法性。所以我们看到诸葛亮北伐,朱元璋北伐,常凯申北伐,都是这个隐含的意思在背后。
≘≇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其实征,讨,攻,伐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打你没商量。
但为什么打东西南三方都叫征,唯独打北叫伐呢。
那还不是为了顺口吗!叫北伐当然比叫北征好听顺口一些的。
同样东西南征,叫成东西南伐就有点不顺口。
有一句京剧唱词就写成"东西征,南北战"唱起来也好听。如同样把它写成“东西征,南北征",那不但语法混乱,唱的不但不好听,难度也大啊!
还有是打北方谈判的难度大,所以称讨伐更痛快点。
反正不要多少理由,习惯就好!
$ℝ中国古代进行征讨,一般都说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北却是用北伐?
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你没听过么?古时候用的书简,一卷书很重,为了可以详细又简洁的记录更多内容,连攻击的方向都用“征、讨、攻、伐”代替。所以就有了:“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之说。
实际上征讨和攻伐都是一个意思。纸张发明以后,书清了许多,书写不在向过去那么严谨,慢慢的后来人阅读古书越发困难,于是“东征西征”这种词相继出现。往往一个词的推广是对第一个使用他的人的尊重。
就像翻译外文也是,名字地名等通常沿第一个翻译它的人的叫法。况且提到“北伐”就会想起国民革命,这就是通用词变专用词的例子。所以其他方向用征讨,唯独北边用“北伐”没毛病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