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国产品牌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谢谢邀请,首先说明提问的措辞是非常不严谨的,一个车系包括诸多品牌,国际范围内包括数百个汽车品牌;然而并没有一个机构或一组数据,能将全球所有汽车品牌的技术研发水平一一造册在列,没有数据支持怎么定出一个车系在国际上技术排名?
答案似乎只能非常主观,而且是掺杂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各车系影响力的品牌偏好,甚至有越级对比用彼品牌的旗舰汽车对比国产的低端入门级车;这种不对等的对比实则为不健康的心态,那么以同样主观的方式判断一下这几个品牌像哪些车系吧。
1、吉利-德系车,德系以大众汽车为首其定义为“高级的廉价车”,通过收购以及逆向研发的方式获得了诸多先进技术,但是产品等级划分非常明确;低端车品质极低但可以依靠品牌影响力获得市场认可,中端产品在各阶段的转型中能快速适应并创造最新技术,高端汽车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但又耳熟能详(比如莲花)。
吉利汽车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常大,大众汽车在本土也是支柱品牌,但走向海外只能面对发展中国家,比如吉利在大马的宝腾销量名列前茅,大众在国内汽车市场一家独大,然而去到汽车工业发达的北美市场都没有存在感,所以吉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类似于大众,只是针对的区域不同而已。
2、长城汽车-日韩系车,岛国车在世界范围的市场占有率不能否认是很高的,即使是在汽车工业非常发达的北美市场,然而有一点必须说明:这类车在北美市场的定位均为廉价低端车,面对的是负资产阶层,选择这类车是绝对的退而求次;这些品牌的汽车不需要谈品质和技术,在很多人严重的全球品牌日系车也是全球造假问题最多的品牌,基本能代表国际汽车行业的最低道德水平和品质。
不过长城汽车与日韩系车的产品定位相同,但是品质和造车的标准完全不同;长城皮卡出口中东、南美、东南亚、欧洲以及澳洲等地区,这些皮卡车的定位确实属于廉价车,但打开海外市场的方式在初期也只能如此,这是积累品牌影响力的过程。
在完成一定储备后乘用车SUV出口俄罗斯等欧亚地区,其产品定位与指导价已经不低于日韩系以及美系SUV,与在国内市场的15~25万级合资车相当,而且市场占有率也在快速上涨,所以长城汽车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与吉利在伯仲之间。
剩下的奇瑞汽车不做评价,这个企业需要的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品牌收购;长安汽车目前需要做的是如何稳定国内汽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如何将混杂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模糊产品线滤清,否则在国内也与吉利长城无法相提并论,奇瑞当然并不在同一等级。
国产三强品牌应为:比亚迪、吉利、长城。
比亚迪汽车的电动大巴车出口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英美法德日等所谓发达地区;轨道交通在出口欧亚等国家,乘用车目前因产能不足还未打开海外市场,但也有一些知名德系及日系品牌以国内市场份额以及采购案为代价,以交换比亚迪新能源乘用汽车不打开海外市场的条件。
可想而知比亚迪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经超越了很多所谓的“国际大牌”,因为Dm系列一旦在海外投产,很多品牌的混动技术垄断会被瞬间打破,神秘的东方国度并不是停留在代工厂的水平,除汽车领域在工业制造领域还有很多国货扬眉吐气的案例,比如万吨大吊又有谁了解?
当然这是很多见不得国货自强的人不愿意接受的,这种心态还需要时间来在汽车领域之外进行优胜劣汰了。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我开了吉利星瑞,又开了哈弗H6,再开大众帕萨特时五味杂陈,终于明白国际上还没有华系车的原因了,奉劝想买国产车的人要三思!
不可否认,随着近几年国产车在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相比10年前不论技术,工艺都有着大幅提升,很多国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用实际支持自己的品牌,吉利、长城、奇瑞或长安,在销量上都取得不错成绩。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国产车销售占比越来越大,2022年6月份,自主品牌占七大车系的42.4%,抛开法系车现象级增量61%,自主品牌成为唯一实现连月增加的车系,同比增长11%,曾市场热销的德系、日系跌出10%以上,韩系和法系市场份额不足1.7%。
至此,不少人认为,国产车已经超越合资车了,前段时间JEEP退出国内了,韩系车和法系车也快被挤的没市场份额了,而引以为傲的德系车和日系车也在降价保量,但依然抵挡不住销量下滑,国人不认可的风险。
可放眼望去,国产车主销车型普遍集中在15万以内,而这部分车型通常注重一个卖点“性价比”,对于注重价值高于价格的国人来说,恰好迎合消费需求,而15万以上车型考虑合资车型的消费者普遍居多,其实价格即价值才是技术与工艺的很好展现。
对于国产造车技术,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销量高往往是符合消费口味的表现,但并不代表技术好,汽车工业讲究的是脚踏实地,任何技术都不存在弯道超车,当我们从软装到内核分析,国产车与合资车有超越,但是在缩小差距,并不意味着能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开过星瑞、哈弗H6、瑞虎8、CS75PLUS,也开过丰田凯美瑞、卡罗拉、帕萨特、途胜,深刻的明白国产车目前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到底是什么水准,与合资车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接下来,我将根据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给想买车的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依靠性价比取胜的国产车,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谈起早期的国产车可能给人刻板印象,小毛病多、不耐用,还没有核心技术,就连外观也整体模仿挪用,既不符合国人审美,又没有品牌特色,几乎每款车型从合资车型上都能找出原型。
为了能够与合资车缩短差距,三大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时,高薪聘请国际大牌设计师,首先从国人爱好“面子”的印象中独立出来,从外观、配置、性价比上博得年轻人认可,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国产车在有限的价格基础上,还能给足越级的高级感。
吉利汽车不仅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沃尔沃大部份额,还邀请了曾负责福特、阿斯顿马丁、沃尔沃等知名企业的设计师,围绕中西文化为其操刀整形。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即便8万以下车型帝豪的外观,也摆脱了依赖许久的日系车影子,星瑞、博越等畅销车型也越来越有自己独有的设计语言,虽然从侧面看上去不妨有沃尔沃的身影,但从消费印象中吉利的外观设计已经走在国产前列。
长城汽车依旧如此,在哈弗H6上市之初,外观内饰包括整体架构都与本田CR-V异曲同工,随着越来越注重高端化的国人需求,长城也邀请了曾宝马、福特的首席设计师。
自来到长城汽车后,哈弗H6的外观内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观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挑不出太多毛病来,VV7、VV6的设计在国产行列中至今难以忘怀,犀利的外观下还搭载运动套件,就连俄罗斯消费者也给予了很好评价。
长安汽车早期便掌握了铃木、马自达、福特等合资品牌建设功底,虽然早期的外观让人提不起兴趣来,从任何角度看上去都有面包车的既视感,但随着前马自达设计总监的加入,长安也迎来了里程碑上的腾飞。
虽然依然摆脱不了日系车的影子,不少人认为像雷克萨斯,但与长安早期一车一换的固有印象相比,结合长安“V”型车标,现今各车型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流线型的外观即运动又家用。
而奇瑞虽然从上市之初,相比其它车系给人印象就不那么惊艳,但也随着全新设计师的到来,奇瑞模仿借鉴的影子也从零开始突破,瑞虎8的外观也越来越犀利,而星途更是没有了奇瑞中庸刻板的外观。
在普通人眼中外观只是一个车壳子,但能设计出一眼便锁定车型的印象却很难,虽然国产车邀请的国际主流设计师不是国人,但只要能够迎合国人审美,迎来销量增长,对国产车来说确实一大步。
仅从外观上来看,在10万左右车型中,不论长安逸动、吉利星瑞、还是哈弗H6,它的设计比起同级合资车可惊艳不少,也就是说,国产车与合资车放在一起,抛开品牌,国产车的外观至少是越级表现,不少老一辈人都说“国产几万块的车都很漂亮”。
除了颜值诱人,配置也出奇
当然外观是仁者见仁的地方,有的人就喜欢中庸刻板的大众类,认为稳重自带高级感,而用料及配置却唬不到绝大多数消费者,用料足、配置高一直是国产车主打卖点。
在10万左右车型中,国产车就已经有着“超一流”的表现,大面积软质材料包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厚道的钢材用料,而配置上星瑞,全景天窗、540全景影像、侧安全气帘、前后驻车雷达、L2级自动驾驶辅助、BOSE音响等一应俱全,恨不得把能够配备的功能一次性配齐。
而合资即便是帕萨特这样越级B级车也是稍有逊色,低配接近20万的价格,并线辅助、道路交通标志识别、自动泊车、远程启动、遥控移动车辆等配置几乎没有,并在部分实用性功能上区别对待。
早在10年前,合资车就连多个自动空调也要作为宣传对象,而如今对配置普遍不提,可以说,在10-20万级别车型上,国产车几乎是降维打击。
从技术角度看差距——发动机技术接近世界水平
可能不少人产生疑问,国产车外观、配置、性价比有超越,发动机核心技术又发展到哪一步了呢?
有人认为如今的国产车企都能自主研发发动机,解决了从无到有的局面,不在抱有老掉牙的三菱发动机凑窝整,奇瑞发动机自主研发,路虎都在考虑用不用,长安蓝鲸动力热效率堪比丰田,传言福特都在考虑长安发动机,吉利抱有沃尔沃大腿,长城研发能力覆盖面最广。
单从纯制造的角度出发,其实不管是长城、奇瑞、长安还是吉利,在发动机领域都处于普遍水平,不管是好与差都能和国际一线车企扳手腕,要知道,在趋于新能源的当下,发动机已经处于边缘化水平,想要造发动机并不难。
譬如国产车的外观,稍有资本邀请,引进、外购几台拆开研究都可以,通过合作开发、共同开发,加上仅20年的造车功底,几乎每家车企都能拿出引以为傲的发动机来,且技术含量还不低。
比如奇瑞和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开发的ACTEC1.6T发动机,虽然已经过去5年之久,但制造工艺和动力参数依然是先进水平,比起大众最具代表性新1.5Tevo发动机,在扭矩、马力,热效率上都要唬人,包括长安蓝鲸动力,虽有“虚鲸”之嫌,但它的热效率即便打折也至少在38%以上,吉利发动机结合沃尔沃,甚至直接套用,长城也在38%左右。
包括合资早期经常宣传的,阿特金森循环、米勒循环,大众的TFSI、丰田的VVT-I、高压缩比,350Bar高压喷射系统等先进技术,国产发动机也并不缺少,从底层架构上做到尽善尽美,对于制造和技术上来讲,国产车实力不在合资之下,是能够处于国际水平。
可在机械结构的匹配上,国产车与合资车相比却是在缩短差距,要知道,评判发动机的指标并不意味着仅是功率扭矩,热效率的提升,油耗、排放、NVH、可靠性是不可分割的,要想做到与合资齐平,国产车还需鼎力前行。
譬如大众的发动机账面参数从来都不是最好,但技术标准并不低,即便1.4T发动机也能带来不错的驾驶感受,且油耗能够在可控范围内,而国产车虽然1.5T参数唬人,比如哈弗H6百公里油耗普遍高出2L,但动力却显得有些乏力。
造成这种差距,一方面国产在技术优化上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例如涡轮增压器,高精度的零配件等,在整合匹配上不如合资更老道,毕竟大众等合资车企研究发动机比国产更早,有更多试错的时间检验。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技术性人才聚集,在可靠性方面国产车发动机比起欧美车型要好,早在2019年中国汽车质量网就针对国内汽车发动机投诉进行解析,发现欧美车发动机发生故障率的风险指数相对较高,日韩系较为可靠,而国产车居中。
也就是说,国产车制造与技术并不低,且在可靠性上还要略胜一筹,只是针对产品能效及匹配精度上还略有不足,意味着后期可不必担心稳定性,但用车成本会略高,驾驶起来不如合资那么直接了当。
从技术角度看差距——变速箱
变速箱和发动机比起来是国产车企的缺口,一方面起初对变速箱的重视程度不如发动机,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封锁,想要自主很难,即便如今各家车企都有能力生产,但也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
比如奇瑞拥有万里扬CVT变速箱,吉利抱有DSI,长城自主,长安有青山,可翻翻装配史,奇瑞的CVT速箱钢带由博世进口,长城进口博格华纳离合器模块,由德国大陆提供控制单元,吉利倚靠沃尔沃,长安在高端车型上自己也不舍得用自家变速箱。
根据某数据统计,在这个拥有2500万乘用车市场的国内,国产变速箱的配套率还不到10%,而在这其中还有大部分零部件纯依靠进口。
当然如今作为全球性整合时代,拼凑并不意味着制造水平有差距,大众、本田也依赖这些核心供应商,且匹配出来的效果也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大众的双离合顿挫、异响成片,CVT变速箱钢带依然是3万公里一道坎,无法承受较大扭矩。
可他们调校出来的效果却有明显差距,本田的CVT和奇瑞的CVT驾驶起来,无论平顺性还是动力响应会更加直接,而大众和长城的双离合比起来,发动机经过变速箱传递给车轮的响应速度也更快,且还能在一定效率上节省油耗。
简而言之,就是同样的零部件,合资装配起来就能很好的与发动机匹配,而国产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像个体,发动机功率是足够高了,但在传递过程中,变速箱却没能顺应发动机的效率,要么动力发挥不出,要么油耗控制不住。
不过,从消费者角度来说,这种差异化的调校比起可靠性还有些吹毛求疵,拼凑整合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正对用户需求的可靠性,甚至还有些越级装配的意思,譬如长安CS75PLUS采用的就是爱信6AT、8AT,作为质量为王的丰田乃至雷克萨斯都在用,不管质量还是口碑不会差。
所以说,国产车造车标准并不低,在国际上站不起来,主导因素并不是制造,而在于工艺与匹配的完善性,对于15万以内以满足有车可用的消费述求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同等更高的价位这种差距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技术角度看差距——底盘有进步
别看几根棍子支棱起来的底盘,其中的学问要比发动机和变速箱更难,底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体,需要行驶系、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等多系统结合,往往一个简单的橡胶套,可能对整车的行驶品质都产生影响,抛开制造工艺,累积的经验才是考验车企的能力。
国产车由于起步晚,作为研发投入高、风险大,过程还复杂的底盘,早期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逆向研发,要么拿来主义,哈弗H6早期就与CR-V异曲同工,吉利博越和RAV4如出一辙,包括至今仍有部分车企还是修修改改又一年。
但随着近几年累积了一定经验,以邀请专家的方式结合国际水平开发调校,奇瑞的T1X平台就有我们熟知的瑞虎8,长安的P1/P4平台就有CS75PLUS、逸动等,长城的柠檬平台,第三代哈弗H6出自于此,吉利与沃尔沃衍生CMA平台,有星瑞、星越等。
综合四款车型来说,在底盘设计方面已经有很大改善,甚至相比日系车还略高,但在行驶质感上其实除了星瑞平台化程度较高外,其它车型调校的整体性还有待提升,在处理余震、颠簸上还有些不恰当,驾驶起来还有些推头现象。
除此之外,不管是长安还是奇瑞,普遍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底盘不耐用,换句话来说是由精度不够,调校不好导致受力不均,比如球头、摆臂,随着时间流逝,会产生一定旷量,开起来给人感觉就是松散,意味着后期维护成本略高。
写在最后
从客观角度分析,国产车不论外观还是配置,有超越甚至值得外资学习,三大件的可靠性也值得肯定,合资也有出现故障、糟心的时候,所以说,放在国际上国产车造车标准还能处于平均值。
但从工艺和调校上出发,国产车近几年虽有进步,但就目前来看还在爬升阶段,而合资车已经在不断巩固完善不足,在国际上没有华系车身影,一方面产品力还不够强势,高端车型呈饱和状态,另一方面整合能力及工艺水平还有待提升。
当然了,从消费者用车角度上,没有人会拒绝又便宜、又有颜值还有料,三大件稳定性也还不错的车型,合适的产品应对合适的需求,国外也有羡慕国产的地方,只要我们正视差距,把技术能力在提升一些,让品牌走的更远一些,不管是哈弗、吉利、奇瑞还是长安都处于国际一线。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还处于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上。全国可以说没有哪个品牌的车辆是完全自主设计制造出来的,基本上底盘都是照搬或者逆向设计搞出来的,发动机变速箱更是如此,基本都是在模仿。合资品牌的车国产化程度越高质量水平越低,让人很无奈呀。以前我公司里七辆进口的货车,两辆五十铃五吨,一辆五十铃双排,四辆日野六吨都跑到一百多万公里,发动机没有任何问题,看发动机外观一点油渍也没有,根本就没有漏油漏气的事。后来又买了辆江铃双排,是进口发动机的,勉强跑了六十万,两年后小毛病一直不断。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谢谢邀请。客观来讲吉利、长城、奇瑞、长安这几个企业造车的水准放到国际上做比较,还处于较差的水平。虽然这几年自主汽车品牌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一些主要核心技术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在发动机技术上,这几个企业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研发的产品,有一些产品表现也很优秀,这也只是相较于我们以前的产品,与国际上先进的发动机技术相比,我们也许在某些方面有突破,但存在的不足也依然明显。油耗经济性,噪音控制,产品的稳定性等都需要继续努力。
变速箱更是国产品牌的短板,虽然我们已经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各种变速箱,但在性能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无论是平顺性,可靠性都还有待提高。
在底盘这一方面差距更大。大多数企业都是仿制,借用、购买的国外的底盘技术,虽然个别企业自己研发了自主的产品,但舒适性,稳定性都还不是很成熟。
在整车的制造上,国产品牌还显得粗糙,机械的匹配也不是很好,整车的动力匹配,油耗控制,底盘调校,噪音控制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品牌在低价位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国际品牌的减配,降低成本,而国产品牌却丰富配置,以强大的科技配置掩盖了技术上还存在的不足。国产品牌想要超过国际品牌还任重道远,还需要在基本技术上不断的完善,我们只有正视差距,努力进取,才会在世界上与国际品牌同台争辉。
♨♖国产品牌车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近几年,自主汽车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很多人对于国产车依然存在偏见,那么自主汽车品牌吉利、长城、奇瑞、长安的造车水平放到国际上是什么水平?一位长安车主,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我们需要承认,在燃油车领域,自主汽车品牌距离合资车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已经几乎没有差距,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造车新势力甚至要比合资品牌更好。
首先我们先说说燃油车,从燃油车传统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就能看出,自主汽车品牌和国外汽车品牌几乎没有可比性。
发动机方面,可能是三大件方面国产车距离合资车最小的方面,在参数方面,长安的蓝鲸系列发动机2.0T,奇瑞最新推出的2.0T发动机,参数都非常亮眼,比如奇瑞2.0T最大马力254匹,峰值扭矩390牛米,参数已经要强于大众的EA888高功率、宝马B48的高功率,最高热效率的数据也不错。但是实际装机表现、实际的油耗表现方面还有待考验。
变速箱方面,是自主汽车品牌距离国外汽车品牌差距最大的地方,目前自主汽车品牌还没有一台可以媲美爱信6AT的变速箱,AT变速箱的技术难度和技术壁垒,是自主品牌短时间内难以突破的,因此自主汽车品牌只能转向研发双离合和CVT变速箱。
底盘方面,底盘的技术很难用参数去衡量,但是却是最考验厂商经验积累的汽车部件,底盘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仅仅是底部的一些车架和悬架组成,其实底盘是由行驶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这四大系统组成,构造非常复杂。那么怎么去判断一副底盘是好的底盘呢?简单来说就是安稳驾驶的时候柔韧舒适,稍微激烈一点驾驶又能撑住车身。相比福特、标致、奥迪、宝马、奔驰等等品牌,自主汽车品牌的底盘表现明显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电动汽车,没有变速箱和发动机,电动汽车的三大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者都可以通过供应商解决,这也是为什么造车新势力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积累,就可以生产汽车的原因。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新能源车的表现。就在2021年1月9日,蔚来刚刚发布了新能源轿车ET7,搭载150KWH固态电池的版本,NEDC续航超过1000km,而我们熟悉的大众、本田、丰田、日产、通用等汽车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往往都是油改电车型,续航里程、驾驶感受都一般,也就是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车和国产车开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这才是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目的所在。
也许在比亚迪、小鹏、理想、蔚来、广汽、吉利等等自主汽车品牌的努力下,我们的国产汽车终有一天能够走向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