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相比很多人也有这种疑惑:
既然两军已经交战,为什么却不能斩来使,我就斩了,对方能怎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交战双方的基本准则,一般来讲,使者的作用传递信息,商议谈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使者是可以全身而退的。不过,在实际战争中,斩杀使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假如这位使者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很容易成为对方的刀下亡魂。
其次,如果战事进行到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杀几个使者也就不算什么稀罕事了,我们就分析下,斩杀使者,有什么后果?
花剌子模杀蒙古使者,被灭国
在蒙古帝国建国的同时,中亚也崛起一个超级帝国,名为花剌子模。当时蒙古正在对金作战,对于花剌子模,蒙古采样怀柔政策,暂时不想与之为敌。
在公元1218年之前,蒙古和花剌子模曾经互通使者,双方基本上保持了互邻友好的关系,也达成了通商协议。
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商队,带着大量贵重物品,长途跋涉,到花剌子模开展贸易。这支商队足有四百五十余人,几百匹骆驼。商队达到讹答剌城,城池的守将亦纳勒赤黑,见蒙古人带来这么多好东西,便想据为己有,随即他下令,将商队扣留。
扣留东西总要有个理由,随后,亦纳勒赤黑上奏摩诃末国王,说蒙古商队里有奸细,摩诃末没有经过仔细调查,就杀了几乎所有人。成吉思汗以强悍著称,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死他们敌人,掠夺他们的土地,抢走敌人的财富和妻女。
只有蒙古人欺负旁人的份,成吉思汗还从没有被旁人如此亵渎过。就算如此,成吉思汗还是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他再次派出几位使者,到花剌子模,要求惩处肇事者,为死者报仇。
花剌子模的摩诃末国王表现得更为无礼,直接杀掉了使者巴合剌,这回成吉思汗彻底被激怒了。成吉思汗将对金的战事交给了木华黎,亲率十几万大军奔赴花剌子模,摩诃末将为他的愚蠢行为付出惨烈的代价。
貌似强大的花剌子模,在蒙古人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蒙古铁蹄所到之处几乎没有活口,公元1231年,花剌子模被攻灭。这就是触怒成吉思汗的后果,可见斩杀使者,也要仔细看清楚主人,否则大祸就在眼前。
耿恭杀匈奴使者,险象环生
公元74年,耿恭在西域担任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公元75年,北匈奴单于攻打车师国,耿恭派三百军兵前去救援,被匈奴全部杀光。
随后匈奴骑兵将枪口转向汉军,金蒲城被团团围住,考验汉军的时候到了。耿恭命士兵在箭上涂上毒药,被击伤的匈奴士兵流血不止,之后匈奴被击退。
金蒲城水源不足,耿恭命令士兵转移到了疏勒城,源于疏勒城水源比较充足,可以长期固守。匈奴人为了减少伤亡,下令决了城外的河流,疏勒城水源被断绝。人如果不喝水,几天就回去丧命,好在上天保佑,城中士兵打了深井,冒出汩汩清流。
汉匈的拉锯战开始了,耿恭据城防守,有一定优势,但士兵数量也在锐减,匈奴骑兵却是越打越多,直到城池内粮食吃完,汉军也只剩下几十人。
史料记载: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即便如此,匈奴仍攻不下疏勒城,匈奴单于改变对策,想劝降耿恭,旋即派出使者。耿恭假意谈判,让使者登上城头,还没等使者说话,就杀掉了匈奴使者,并放置到火堆中炙烤,烧焦的人肉味异常刺鼻。匈奴单于被激怒了,继续增兵攻城,势必要杀掉耿恭。
这场战役之所以如此艰难,源于汉明帝去世,朝廷没有及时派出援军。汉章帝即位,在司徒鲍昱的坚持下,汉廷才派出几千援军,也正是因为这几千汉军的救援,耿恭得以逃出生天。
最后耿恭和其部下只剩下了十三人,战争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耿恭坚贞不屈,打出了汉军血性,只不过他杀掉匈奴使者,也差点要了他的命。
耿恭能存活下来,基本全是靠着运气,假如援军再晚一点到,疏勒城必定也是一座死城。由此可见,斩杀使者也是要慎重考虑的,如果没有必死的决心,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匈奴不敢杀苏武
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即位,汉武帝已经将匈奴打了个七七八八,此时的匈奴也认怂了,释放了很多之前的汉朝俘虏。与此同时,在多年的征战下,汉朝的国力也大幅缩水,于是汉武帝也想和匈奴和解,派苏武将匈奴的俘虏送还。
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任务,但由于匈奴爆发叛变,牵连到了汉朝使团的副使张胜,苏武也被迫扣留在匈奴。
常规来讲,匈奴对于汉朝的高级俘虏,大多予以特殊照顾,并不会一杀了之,比如张骞、李陵都是如此。除此之外,如果投靠了匈奴,单于还会给其娶妻生子,赐予土地和牛羊,匈奴对于苏武,同样采用了威逼加利诱的方式。
只可惜匈奴看错人了,苏武并是不贪生怕死之辈,面对死亡威胁,苏武毫不在意,并还以颜色。苏武道: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南越、大宛、朝鲜都曾杀过汉朝使者,结果都被汉朝攻灭,苏武用赤裸裸的现实威逼匈奴单于,换言之,如果你杀了我,那么匈奴也将被汉军屠灭。
苏武并非危言耸听,面对这位不屈的汉朝使者,匈奴单于也不知该如何处理,最后只能将其流放到北海牧羊。哪怕苏武的境遇再艰苦,匈奴也不敢对苏武如之何,十九年后,苏武再次回到了汉朝的怀抱,其经历也成了不朽的传奇,为后世所敬仰。
苏武之所以没有被杀,他倚仗的就是汉朝的国力,匈奴杀苏武很容易,但如果得罪了汉朝,那么后果会很严重,匈奴单于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即便卫青、霍去病已经去世,汉朝的实力仍很强大,也正是因为其强悍的国力,使得匈奴不敢为所欲为。
常规条件下,两国交战,原则上还是不要杀掉使者为好,但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前提条件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但顾念周天子和礼法有很多的战争礼节,不光不能斩杀来往的使节,还要列队欢迎好酒好肉相待,开战的时候双方都是你来我往彬彬有礼。
而后礼崩乐坏诸侯独大,战争充满了诡谲和突然性,残酷程度也是大大的上升。为什么不能斩使者,斩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且听历史漫谈君细细道来。
第一,不斩杀来使的第一个事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第二,不轻易斩杀来使的原因。
礼崩乐坏过后,中国逐渐进入了真刀真枪抢地盘的时代,各国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已经逐渐不在需要道义的支撑,但依然不会轻易斩杀来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使者对他也有用是他的“手机”。
古代是没有手机邮件这样的通讯工具的,双方联系只能靠互通使者,使者有来有往,谁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受损,也不想把“使者”这个信鸽变成全国最高危的职业,在去别国送消息前需要交代完自己的生前身后事。
而且作战是要有军事头脑的,使者除了有传递消息的作用外还可以加以利用,利用使者传递一个假情报,或者描述一个假情形,收效比直接斩杀他大的多。国家进行任何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利益,你拿够足够的利益就走,或者我撑不下去了投降,或者两边不想打了坐下来谈谈怎么结束,这才是战争的正常状态。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随便杀使者,免得万一真打不下去了没得谈,留着使者也是给自己留一个后路,让自己不至于退无可退走向灭亡。
第三,斩杀了来者又会如何?
切断这条联系的通道,其实是要释放一种信息:“不谈判,不妥协,不投降,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这种要分强国和弱国来看,强国斩杀来使无非就是告诉这个弱国:“不用再挣扎了,我不要钱,不要地,不要和亲的媳妇,要的就是你整个的国家。
”弱国斩杀强国的来使就比较有勇气了,他杀使者,不只是杀给敌人看,也是杀给自己人看,后路已断,打输了全都得死。这也是所谓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究竟会怎么样,有什么后果,历史漫谈君不妨举几个例子。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了一个450人的庞大商队前往西域,希望用自己的金银珠宝换回来战马和粮食,但经过花剌子模国的讹答剌城时,遭到了当地的围追堵截将商队人全部消灭了。花剌子模人为自己的经济利益就动了强大蒙古国的任,蒙古国颜面受损,立马出兵花剌子模国。
花剌子模国过了一把手仞使者特别爽的瘾,但很快便有了屠城的危险。成吉思汗实行了恐怖主义政策,你杀我的商队动我的使者,我便不留你一个人。他下令屠城,杀了花剌子模国120多万的人,小孩老人孕妇都没有放过,只留下了几个样貌还不错的美女。
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耿恭被匈奴围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亲手杀了使者,并且在城头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尸体。
这就是《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出处。耿恭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匈奴自己永远不会妥协,而且也告诉着自己的将士已经无路可退,战还可能活不战就只能死。汉军的战斗力也确实大大的增强,用不足一千人的将士和两万多的匈奴死扛,最终坚持了两年等来了援军,也给世界上留下一个传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传承到了现在,《日内瓦条约》曾有过明确的规定:“世界各国不能虐待俘虏,不能射杀医务兵、老人以及孩子,同时也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
不斩来使在现代更加详细,人权概念也逐渐得到了各个国家各国人民的代表,如果行为有不做好之处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谢谢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历史漫谈君·半青)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交战双方一种心照不宣的惯例,只有保证了使者的人身安全,交战双方才能就交战的问题,如是战、是和、是降、是撤进行沟通和交流。“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说法在正史中是没有记载的,完全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对方的使者来了如果能跟对方好好谈,即便谈不拢也把对方的使者放回去,那么双方就还是有谈判的可能的。但是如果斩杀了来使,那就意味着双方是没得谈,只能打了。
历史上著名的使者有蔺相如,作为赵国的使者来到秦国的朝堂上献上和氏璧,见秦王没有按照约定用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意思,便忽悠秦王说和氏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一拿到和氏璧便做出了要砸和氏璧的动作,说道既然秦王不肯交出城池,那么这桩买卖是谈不成了,如果你逼我的话我就当场砸了这和氏璧。其实当时秦国与赵国实力相当,虽然迟早会打起来,但当时秦国也没做好跟赵国开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杀了蔺相如就等于提前跟赵国翻脸,对秦国来说也划不来,便放了蔺相如,于是史上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成就了蔺相如的美名。
再如三国时期的蒋干,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蒋干本来是替曹操当说客想说服周瑜投降才来到了周瑜的军中,不想被周瑜利用让蒋干在半夜偷看到了吴军的军事机密:蔡瑁和张允要刺杀曹操投降东吴,便连夜把这份机密带回了曹营,搞得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误杀了蔡瑁和张允。
按照历史事实来说,蒋干确实曾经作为曹操的说客去游说过周瑜,但并没有蒋干盗书中了周瑜反间计的事情。曹操之所以派蒋干去劝降周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蒋干是周瑜的同学,两人有些交情。蒋干在见了周瑜之后也试探过劝降周瑜,在劝降无果后便回到了曹操那里。周瑜之所以不杀蒋干,一方面是曹操实力太强大,吴军与曹操交手胜负难说,杀了蒋干以后跟曹操就没得谈了。另一方面蒋干是周瑜的同学,在感情上来说周瑜也不至于会拿同学开刀了。
其实就使者本身来说对交战双方的战局没有任何影响,杀不杀更多的只是释放信号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斩杀对方来使是一件很畅快的事情,比如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交战双方两阵对圆的时候,一方派出一名使者到对方阵营去劝降,对方的将领二话不说一刀斩了来使,随后双方就正式开打了起来。影视剧这样拍是为了营造氛围,为后面激战的场面做个铺垫。而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也不经常发生。
▲《投名状》中开战之前斩杀了对方来使,随后双方就激战了起来
历史上也有斩杀来使的事情,但这种事情经常会引发巨大的灾难。
比如在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后,考虑到战略重心还在中原的金朝和西北的西夏,因此对于中亚地区的强国花剌子模来说,外交上以保持友好关系为上策。为此他还派出了一支商队,希望能与花剌子模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但是商队在花拉子模的边关被扣下了。成吉思汗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就派了使者去花拉子模交涉。但是花拉子模国王竟然把成吉思汗派去的正使斩首,把两名副使的胡子烧了放了回去。
▲花拉子模斩杀使者,引来了恐怖的蒙古骑兵
两名副使回去后就向成吉思汗痛斥了花拉子模的无礼,这下就把成吉思汗给彻底惹怒了,成吉思汗便率领着蒙古主力杀到了花拉子模。在当时来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挡住蒙古的铁蹄,在成吉思汗来到花拉子模后,三年时间内就灭亡了花拉子模,整个花拉子模被蒙古人几乎屠了个干净。如果当时花拉子模的国王能善待蒙古使者,那至少国家也能多存活一些年,不至于会这么快就灭亡了。
▲二战期间美国驻日大使馆
到了近现代的时候,斩杀使者的事情就基本没有发生过了,即便双方宣战,也会保护好彼此的使馆人员。比如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全国掀起了反日狂潮,愤怒的美国人包围了日本使馆,甚至要冲入使馆,但还是被美国的军警给拦了下来。美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的反美浪潮也是此起彼伏,住在日本的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大使馆也变得非常危险了起来。但是即便如此,日本也履行了保护使馆人员安全的义务,最后将美国使馆人员全部安全地遣返回了美国。
总之在古代当使者的话,基本就等于是把脑袋别在了腰间上,一旦出使人身安全就没有任何保障,能不能活着回来也是听天由命的事情了。
ϟ◑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对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放在现在就相当于驱赶对方的外交人员。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国家赶走了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攻打该国。这是我们现代的规矩。放在当时也一样。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时期是最重视礼仪。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一直推崇实行周朝旧法。儒家讲究的修身养性跟知礼义廉耻和周朝的规矩如出一辙。还有各种有趣的规矩。而他们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时期打仗先要下战书。约定时间跟地点。然后战书里面的用词也要十分恭敬。
双方都会优待敌军的使节要举办宴会跟欢送会。宴会上是一定要有歌舞节目的,而使者会作为客人进行道谢。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不允许奴隶跟平民上场作战。他们只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喂喂马呀,扛扛行李这的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贵族男子。又称作为战士。作战地点必须为两国的交界处。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开始,战争作为一种争夺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随之诞生,漫长的战争史上,交战的双方相互之间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并且形成了一些规则,比如说最为简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战争当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伤害对方传达信息的人员。
公元前596年,楚国派遣使节申舟出使齐国,因为土地的摩擦问题,楚国和邻国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庄王在辞别申舟的仪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国。没想到这句话却被宫人泄露了出去,传到了宋国的执政官华元的耳朵里面,这下他不高兴了,楚国这是小肚鸡肠嘛!那就别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经过的交通要道设伏,杀死了楚国的使臣,有从人逃回了楚国,楚庄王听说了这个消息,气得浑身发抖,《左传》记载他“投决而起”,立刻派遣大军,包围了宋国国都9个月。为此宋国只好派遣华元来到楚国军营,向楚庄王低头认错,楚国军队因为连日的围城,粮草也快吃完了,决定趁好就收,两国随即约定保护双方使节,华元则作为和谈的人质来到楚国居住,这也是第一个有纸面协议的不斩来使约定了。
汉永平十八年,汉平帝去世,因此车师和匈奴趁机反叛,匈奴大军将耿恭和数百名士兵围困在孤城当中,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但是耿恭亲自激励士兵振作,和他们同起同睡,并且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兽筋,汉军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城里面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让汉军有些动摇,耿恭心生一计,当北匈奴单于派使者进城劝降,耿恭竟然派人杀了那个使者,还在城头烘烤北匈奴使者尸体,这让单于彻底大怒,加派部队继续围城,而士兵们得知了这个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场肯定是非常惨,因此更加只好更加卖力坚持。最终数天之后,耿恭等人总算等来了汉朝的援军,守住了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们拖延了匈奴的攻势,耿恭斩了来使,却借此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这也算战争史上罕见的一幕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古代战争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虽然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是双方即便杀红了眼,也没有人能够轻易的打破这一规则。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经常交战,孟子就说过春秋无义战,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还是讲规矩的,首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下战书,这叫师出有名。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都是贵族的运动,而且是以车站为主,双方都要通过使者来约定战争的时间,在作战的时候还要选进一个开阔地点,这个使者正式称呼被称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出使各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都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作为幌子进行攻伐。而对于前来沟通作战地点的使节是没有敌意的,而且更不会随便的斩杀,很多时候这些使者都会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战国之后,所谓的礼仪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战争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
斩杀使者反而会中断一些信息的来源。比如说司马懿就通过蜀国的来使判断出诸葛亮的饮食出了问题,已经活不长久了。战争期间互相派遣使者已经成为战争的一个部分,使者都是双方将帅的工具。一些将领也可以通过厚待使者来瓦解敌方的君心,比如说在关羽知道自己的后背被东吴人给偷袭了,于是他就不断的派遣使者去沟通,而吕蒙正好抓住这一点,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还允许他们回家去报平安。而关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东吴的厚待,于是他们就不在听从于关羽的命令,数万精锐瞬间走时一大半,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关羽吃了大亏教训非常的惨痛。
如果在战争期间斩杀对方的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斩杀对方的使节会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死战。但有时候斩杀使者也能瓦解敌方的军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蕴含着更多政治军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要斩杀敌方的使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其实斩杀使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毕竟使者的地位无足轻重,关键是如何的利用使者达到激励自己的士气或者瓦解敌方的军心的作用。这也是一种战争艺朮。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在看历史剧之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剧情,虽然周边尽是敌军的虎贲之士,环顾皆为森森的刀枪剑戟,却依然有人能够面不色改地站在敌军主帅帐内,跟对方一帮披甲持锐的将士们侃侃而谈,互喷互怼。
这人倒不是心大、胆儿肥,而是人家的职业比较特殊——使者。
在古代,即便对方主帅再痛恨眼前之人,大多人却不愿下令砍了对方。因为在军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这就等于是给交战中的使者,戴上了一块金灿灿的免死金牌。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给力的潜规则呢?历史里面,有没有不守规矩的伙计打破这个规则,不讲武德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看看,古时候,不怕死的使者是怎么练成的?
不斩来使的原因
人类的历史发展,伴随着无尽的战争和纠纷,而史官对于战争的记载,往往是不遗余力。
在历史记载当中,“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最初的版本,发生在楚、齐、宋这三个国家之间,当年,这三个国家搅入了一场斩杀来使的恶性事件当中。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那位)派使者申舟出使齐国,当时楚国正处于上升期,加上春秋时期的大国都喜欢讲究个霸气。
因此楚庄王在使者临行前交待,你去齐国的时候,不要向宋国借道。
楚子使申舟聘於齐,曰:‘无假道於宋。’亦使公子冯聘於晋,不假道於郑。
领导的这个交待,直接让申舟崩溃了,老大,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咱们跟宋国本来就不对付,去齐国还必须经过宋国,你让我悄无声息地溜过去,不打招呼 ,那人家发现了的话,不砍了我呀!
楚庄王倒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拍了拍胸脯,然后告诉申舟,你放心去,没事,真出事儿了,我带一票小弟,给你报仇,这不就成了。
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
申舟当年,绝对是怀着必死之心去的,在将儿子申犀托孤给楚庄王之后,申舟就踏上了去齐国的不归路。
跟他之前预想的一样,到了宋国地界之后,果然就出事了。
我的地盘我做主,宋国这边得知了申舟等人到来的消息,觉得楚国出使他国,这没什么,但路过自家门口进来不打招呼,这是对自己极大的羞辱。
你不给我面子,我就砍了你。就这样,在宋国大夫华元的极力鼓动之下,宋昭公派人灭了这支使团。
被打脸了的楚庄王得到申舟挂了的消息之后,愤怒至极,申舟是使者,杀申舟就等于对楚国宣战,于是,楚庄王立即发兵讨伐宋国。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左传·宣公十四年》
宋国被楚国围困了九个月,不久就扛不住了,于是便派人出城去向晋国求救,晋国呢也不敢得罪楚国,便派出了一位使者——解扬,去给宋国加油打气。
解扬在途经郑国之时,被抓到送到了楚庄王跟前,楚庄王告诉他,告诉宋国,晋国不会发兵,赶紧投降吧。
解扬答应了之后,却在城下忽悠宋国,同志们,再坚持下,晋国救兵马上就来了!
虽然楚庄王痛恨解扬不守信用,但最后还是放了这位使者回晋国去了,而打了针晋国鸡血的宋国,在激情退却之后,也不得不服软。
宋国派遣华元作为使臣前去楚军大营,这用意就很明显了,就是这个家伙让我杀你家使者的,我如今给你送过来,要杀要剐,你看着办吧。
但华元本人却没有申舟那样赴死的觉悟,他趁夜潜入楚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两人在子反的卧榻之上,最终达成了楚军退后30里地的停战协议。
最终,楚庄王同意停战后退30里,但代价是华元入楚国为质,作为两国的和平保障。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便是来源于此处,而形成这样一种规则的背后,主要还是春秋时期的“礼”制风行,不过背后更是利益的各取所需。
毕竟古时候,没有电话、电报、大喇叭,想要传递点儿意思,总得要人去传达吧。如果使者每次去了,都有被杀的可能,这职业变成了一次性用品,那谁还敢当使者,双方沟通也就很难再持续下去了。
因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潜规则,说到底,还是因为使者的实用性是大家历来公认的,因此,杀掉使者坏规矩的事儿,一般大将们都不愿干。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斩杀使者的例子也不少
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统领军队的将军,有几个是真怕事儿的。在历史上,杀使者,不讲武德的事件,自然也有不少,历史当中,要数蒙古的使者危险系数最高了。
花剌子模:
公元1217年,一支蒙古商队在去往花剌子模国的途中,被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的侄子给劫杀了,对方给出的理由是,这帮人是奸细。
当时的蒙古人,可不是辽、金时代那样,任人欺负的了,人家后面有位大哥——成吉思汗,他的脾气可不是一般的暴烈。
成吉思汗自认为自己闯下来的名号,足以够压垮对方的尊严,于是便很嚣张地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国兴师问罪。
这三名使者代表着成吉思汗的愤怒,因此在花剌子模王的朝堂之上大声斥责对方,要求花剌子模王为此事负责。
结果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给出的方案是,下令砍掉这三名使者的脑袋,将两位副使剃掉胡须,羞辱一番之后,放了回去。
花剌子模王这是在玩火呀,成吉思汗得知消息之后,很生气,后果自然也是很严重的。
公元1221年,蒙古人的铁骑踏破花剌子模国的首都——玉龙杰赤,随后对玉龙杰赤进行了残忍的屠城,这座有着两百万人左右的大城市,顿时灰飞烟灭,只留下了10万匠人、妇孺儿童,和5万青壮士兵被征调从军。
高丽:
公元1225年,跟蒙古关系一直不错的高丽国,两者的友谊小船突然翻了,高丽国趁着蒙古打西夏之时,悄悄地将蒙古使者悉数斩杀。
随后成吉思汗攻打高丽,高丽认栽,然而,等蒙古军撤退之后,又斩杀了蒙古留下监督的72名使者。
随后,两者便再次开始不死不休地纠缠,一直到后来高丽国搬到江华岛上,扛不住,最终投降服软。
日本:
从至元三年到至元十八年,元朝曾先后六次出访日本,当时的日本并没有觉得蒙古如何强大,而且刚开始,蒙古使者的态度还算低调,日本看对方大老远漂洋过海来看自己,也没为难蒙古使者。
然而,后来南宋被灭之后,忽必烈便有些飘了,因此派去日本方面的使团态度,也开始强硬并趾高气昂起来。
结果当时北条时宗就上火了,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一怒之下便把来送国书的元朝使团三十多个人全杀了,只留了四个高丽水手回去报信。
后来,元朝渡海征伐日本数次,最终失败而归,不了了之。
结语
总的来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两国交兵之时,杀不杀对面派来的使者,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和态度,以及在战争背后的需求,如果不想继续打下去,那肯定会彬彬有礼,大谈武德,不斩来使;
但如果双方的矛盾极大,属于你死我活之时,谁又会理会那么多规则呢?敌人都送到门口了,还不剁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