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王小波骨灰粉又出来作乱了!
1952年,王小波出生,刚巧碰上他父亲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这场家庭风波,成了王小波名字的由来。王小波天生体弱,而且缺钙,所以显得傻傻的。
王朔复出的那一年,说“中国写小说的,也就红楼梦能及格。”后来有人告诉他,他沉寂的那些日子,出了一个北京作家,叫王小波,大家都说比王朔强。王朔脱口而出“小波是好样的”,又说“我也是好样的。”
小波的父亲脾气暴躁,不让家里的孩子学文科,因为在那个年代,学文科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家里的孩子都学了理科,只有王小波的哥哥学了哲学。10岁的时候,在哥哥的怂恿下,小波撬开了父亲锁着的书柜,在那个书柜里小波读到了奥维德的《变形计》、莎翁戏剧还有《十日谈》等。
王小波天生就具有文科气质,他阅读速度极快,父亲书柜里的那些书成了王小波幼年时代的精神食粮,这些经典书籍也在王小波心里埋下了文学创作的种子。他甚至会半夜爬起来,将诗写在镜子上,写了涂,涂了又写,最后把整个镜子都涂成了蓝色。
1968年,王小波16岁,响应国家号召,他去了离家千里的云南插队,在云南插队的那段时光,成了后来《黄金时代》的素材来源。整部小说在讨论文化革命背景下的性爱是怎样的,小波在后来的访谈视频中曾说到过这一点。
在云南插队的日子非常辛苦,但王小波天生的幽默气质使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不忘调侃“好在猪没有思想,不然他们看到人们不遗余力的把它们的粪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云南的日子虽然辛苦,却被王小波称作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农场劳动带给他的肉体上的磨难推动了小波精神的成长,他后来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过插队的那段时光。对于王小波这样的自由思想者来说,插队下乡虽然辛苦,但思想贫瘠更辛苦。
1972年,王小波20岁,他从云南回到了城里,在制造工厂当了五年的工人。王小波一直都在坚持看书,看得多了,经历多了,自然也想和这个世界说点什么,更何况小波天生就有优秀作家的气质,孤独,有思想,又有些忧郁。回城五年后,王小波将一篇名为《绿毛水怪》的小说投到了《光明日报》,编辑这篇小说的则是小波后来的妻子李银河的同事。
《绿毛水怪》读出了编辑的眼泪,李银河读了那篇小说,当时她就感觉到她和这个作者之间肯定会发生点什么。后来李银河以请教学术为由去王小波家里,这一去,可把她吓了一跳,“长得太丑了。”
在他们那个年代,互联网还没兴起,手机什么更不用说。书成了青年们最常见的消遣,而借书还书也成了恋爱青年常用的套路,一借一还,就是两次接触。王小波和李银河也是这样开始的,在一次还书过程中,小波问道“你有男朋友吗”,李银河说“没有”,小波说“那你看我怎么样”。率直而又真诚,可是李银河还是有些介意小波的容貌。之后小波开始给李银河写信,这些信件就是后来的《爱你就像爱生命》,那些文字就像一篇篇优美的乐章,一点点流进了李银河心里。
作为一名男性读者,每每读到“你好哇,李银河”这个开头,心里都会感觉到一丝丝温暖,仿佛一缕阳光照进心里。我想如今的李银河再次读那些信件时,或许会泪如雨下吧!因为就是这个她最初看来“相貌丑陋”的男人把他一生的爱都给了她。
王小波的作品在那时候虽然没有大范围流行,但在小圈子里,他却已经非常受欢迎了,听说王小波每有新小说出来,那些文学杂志社的编辑们都是相当推崇,但因为小波小说中含有大量当时认为的不良信息而不能发表。就连最初在香港发表的《黄金时代》,当时还被当做黄色小说,改名为《王二的二三情事》。但是小波依旧我行我素,不为了发表而写小说,他独立自由,他写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他的妻子李银河则是他最忠实的支持者,这或许是小波最大的写作动力吧,而也只有李银河这样的女性才能懂得王小波对中国文坛是多么的重要。
1997年,王小波突发心脏病去世,还在国外的李银河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五雷轰顶。后来李银河独自给丈夫挑选骨灰盒,不经意间会回头问道:“你觉得怎么样?”而清醒过来以后才发现,原来身后的那个人已经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了。
李银河为小波挑选了一块适合他的墓地,一块自然天成的独特石头,不平整,也不世俗,就像小波一样,一生特立独行,自由思考。
这个世界上,最懂小波的人除了小波自己,或许就是李银河了,所以她说的最准确,小波是一个“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
◆➳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没有读遍王小波地所有作品,但是很喜欢他,所以我只能算是个路人粉——虽然很想说自己是铁粉,实力不允许。那就站在一个对王小波没什么研究,单纯的盲目崇拜地路人粉地角度,说说我眼里的王小波。
小黄书写的如此清新脱俗
我说王小波写小黄书极其熟练,当然现在看来这是百分之百的玩笑话,可是回归到我的大学时代,这又是无可厚非的事实。
第一次读到王小波就是在大一的时候,我是读书很少的人,罕见的心血来潮去校图书馆看书,无意中看到的就是《王小波全集》,那本书都被翻烂了。第一个故事就是《黄金时代》,第一章就是关于陈清扬的大篇幅描写,乳房、姓器、处女、破鞋、姓能力……想当初,我还是个纯情少女,视《挪威森林》为小黄书的单纯学生啊,在看到这么赤裸的字眼时是多么震惊!怀着对人类起源的好奇,我偷偷摸摸把这本书借了回来。
我第一次带着书在教室里看的时候,被班上的男同学嘲笑了,说我看小黄书,搞得我很尴尬,后来就把小说得封面取了下来,偷着看,书里得内容太吸引我了。原来有的人真的可以把难以启齿冠以更深刻的意义,这个人就是王小波。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坦诚、真实的人,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身边的人,他们真实的存在着,努力的生活,不乏喜怒哀乐……这是一个怎么样认真活着的人,才写出这样的故事呢?
直到现在,我一直认为王小波是最真诚,最坦荡的人,没有之一。
以俗人沾沾自喜
在早些年的网络时代,企鹅独领风骚,QQ空间是真正的文青聚集地,很庆幸,我也是当时的傻逼青年之一。在网络上,我喜欢过、崇拜过很多人,这些人无一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真实”,是我自以为的真实,这种真实的表现很可能就是粗俗。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把这种粗俗修饰的让人欲罢不能,比如那个我关注了好久,QQ昵称叫做“王二”的人。
这个王二当然不是王小波的王二,可是这个王二又确实是小说里的那个俗人。显然,我认识的王二应该也是一位王小波的忠实粉丝,他的QQ空间有大量的模仿王小波的日记,每一篇我都看。这些日记里都是些日常琐碎,记载的大学生中最不起眼的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食堂的饭菜、喜欢的女生……青春年代,情感的表达委婉又青涩,这位王二同学却是直白到粗俗,即使对人生的思考也是王小波式的,看似毫无意义实际又寓意深刻。
王小波,小说里的王二,网络上的王二,让我猛然发现,在真实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个人,但是当拉上厚重的幕纱之后,这些人又活跃在各个角落……所以,这个王二定然是个俗人,敏感、羞涩、闷骚……我想,王小波一定也是这样的人,但是生而为人,大家都沾沾自喜。
你好哇,李银河
王小波着实不怎么不好看,这是周所周知的事情,且有照片为证。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在很久之后读到的,是王小波写给银河姑娘的书信。书信内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那几句有名的也被传到烂了。
王小波的情书一点都不煽情,但是却处处透着真诚和喜爱,字里行间中,我们都能感觉得出,当王小波拿起笔,写下“你好哇,李银河”这几个字时的那种喜悦和幸福。这就是爱情吧,真没想到,王小波这样的俗人,爱情也这样俗,俗到可爱,真诚。
印象里,王小波一点都不夸赞李银河,甚至直言说“你也不怎么好看”,我想真的没有追求女孩子还能这样坦诚不公的,看到我想笑,又觉得难得可贵。
被王小波喜欢一定很幸福,羡慕李银河。
所以王小波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这个路人粉的眼里,他是个真正的闷骚的、坦诚的、独立的、有思想的、懂生活的俗人。
▹≡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王小波生于1952年,正值“三反”运动期间,他的“波”字就预示着这个不寻常的时代将要对他的整个家庭和他一生的经历产生重要的影响。王小波的青年时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当时的那种状况对王小波的影响在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中处处可见,可以说,他的以后的写作经历和这场在中国历史上惨绝人寰的闹剧有直接的影响。那是一个荒谬绝伦的时代,所谓的正义与邪恶,真理与暴力,道德与权力,理想与狂热都是颠倒着的,处在那个时期的大部分的青年人,除了盲目的崇拜以外好像再也不具备什么了。对此,王小波有很好的论述:“有人说,当孩子的时候最幸福,其实远非如此。如果说人在童年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前途,那么就是当孩子的时候最幸福,其实有一种我们不能左右的力量参加进来决定我们的命运,也就是说我们被天真欺骗了。”“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东西只有一件,就是对平庸生活的狂怒,一种不敢没落的决心。小时候我简直狂妄,看到庸俗的一切,我把它默默的记下来,化成了沸腾的愤怒。不管是谁把肉麻当有趣,当时我都要气的要命,心说:这是多么渺小的行为!我将来要从你们头上飞腾过去!”
我可以确定的是,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是终身的。一个孩子对自己的童年的记忆是那么的反感,是因为当时的一切刺激了他的童真。自己的一生在那个时代已经被决定了,但决定命运的并不是自己,这是不是很可悲?他在那种形势下是不可能与整个时代抗争的。所以,在他以后的岁月中,留在他记忆中的永远是那个时代荒诞的影子。
王小波的杂文很“杂”,正像他的妻子李银河在前言中所说的,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如此庞杂的内容,我们很难在一个标准之下对其作出准确的分析。我觉得王小波的所有的杂文随笔都可以用这个前提来解释,对于我们将要解读的杂文随笔来说,这个前提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反抗被安置好的生活。王小波在他的经典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表达了这种思想。西方哲学谚语中有这样一种提问式的说法:是做一头快乐的猪,还是一位痛苦的哲学家?我毫不怀疑王小波在这篇文章中受到了这句哲学谚语的启发。当然,文章内容仍然和他独特的经历有关。发生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下乡的期间,和一头渴望自由的猪之间发生的惊天骇地的故事。通篇的沿用他一贯的笔锋,诙谐幽默,刻画猪的形象如在眼前。讲完这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到最后的时候,他才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安置好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种笔调,有些忧伤,有些伤感,有对逝去的岁月的怀念,甚至有些对将来的稍稍的绝望。在通篇幽默令人捧腹的文字之后,出现这样的句子,总是让人心怀感伤。笑容里含着泪,应该是最最合适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思想,在他的杂文中还有所体现,这就是在他的《关于贫穷》中引用了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里,一个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穷父亲的话:“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这是从侧面对反抗庸俗和无味的生活的另一种诠释。无论怎样说,他的大部分作品,都透露出这样的一种讯息,无论是讨论什么样的话题的,比如他的很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反对文革中人的那种愚昧和狂热的单调的生活的,这就是对“反抗被安置好的生活”在实际层面的延伸,置于其他的方面也是如此。
Σ╃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小波,那是最妥当不过。所以,要说王小波,就绕不开王小波的长相。
1.王小波的丑。
王小波的丑,是大家公认的。说他丑的人,分了好几个类型。
有人没见过他本人,对着照片评价他:
“硕大的头。一脸的褶子。弱柳扶风般的身子。永远也合不上的嘴。更要命的是,在他说话时的唇齿之间总要拉起一缕缕的唾液丝!!!因此一想到王小波就让我联想到一条吐丝的大头春蚕宝宝。”
瞧瞧,把他形容成吐丝的大头春蚕宝宝,仿佛看见了王小波躺在地上,一扭一扭的蠕动着的样子,这也太呵惨人了吧?
可这还是好点的形容,他的邻居直接把他说成是贼,偷东西的。那是有一次他从美国回来,蓬头垢面,站在自家门口。邻居赶紧跑去找到他妈说:“快回家去看看,你家门口站了一人,看起来不像好人。”可他妈回家一看,原来是自己儿子。这邻居,挺逗乐的。
作为王小波的朋友,刘心武对他的丑说的直接了当。称自己一开门,就“吓了一跳”,“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着一点凶样。”刘心武形容他是又丑又凶。
不过上面这些人怎么评论王小波那都没关系,影响不了他。可下面两个人的评价,就至关重要了。
当王小波与李银河确定了恋爱关系,去见岳母时,岳母却悄悄对自己女儿说:“小波太丑了,拿不出手的。”两人差点因此分手。长的丑,差点就失去了爱情。
可是这样的一张丑脸,却有一颗有趣的灵魂。就像刘心武说的:“一开始对话,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两杯茶过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优美的灵魂。”
那么,这样美的灵魂,是怎样炼出来的呢?
2.王小波有趣灵魂的生成。
王小波出生于1952年,他父亲那时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这场家庭风波,成了王小波名字的由来。王小波天生体弱,而且缺钙,所以显得傻傻的。
王小波的父亲,脾气暴躁,家里的孩子学什么全他说了算。因此王小波虽然喜欢文科,却最终学了理科。在10岁那年,他撬开了父亲锁着的书柜,读了奥维德的《变形计》、莎翁戏剧还有《十日谈》等。
王小波阅读速度极快,这些书成了他幼年时的精神食粮,在他心里埋下了文学创作的种子。他甚至会半夜爬起来,将诗写在镜子上,写了涂,涂了又写。
王小波16岁时,他去了离家千里的云南插队。积累了《黄金时代》的素材来源。整部小说,都在讨论文化革命背景下的性爱是怎样的。
云南插队的日子,非常辛苦,却被王小波称作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农场劳动,不仅带给他肉体上的磨难,还推动了他精神上的成长。
直到1972年王小波20岁时,他才从云南回到了城里,在制造工厂当工人。他一直都在坚持看书,孤独,有思想,又有些忧郁的王小波,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而他投给《光明日报》的第一篇小说,投到了他后来的妻子李银河的手里。
于是,爱情向他走来。
3.王小波的爱情
王小波投稿的小说叫《绿毛水怪》,读得编辑泪眼婆娑。李银河被他的才华所吸引,芳心初动。便以请教学术为由,去找了王小波。一见,就把她吓了一跳:“长得太丑了。”
可是,谁叫王小波这么有才呢?情书又写得那么好,那些情书全被收进《爱你就像爱生命》里。那些文字,就像一篇篇优美的乐章,一点点流进了李银河心里。
王小波的情书,其实一点都不煽情,但却处处透着真诚和喜爱。当王小波写下“你好哇,李银河”这几个字时,那种喜悦和幸福,就是爱情吧。
李银河与王小波,是真正的灵魂伴侣。人们提到王小波,必定会想起李银河;看到李银河,肯定会提起她跟王小波的爱情。这样的关系,已经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如果没有李银河给予他爱的滋养与支持,就不会有王小波日后轰动文坛的“时代三部曲”。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在与爱妻李银河相扶相依的日子里写下的。
4.王小波留下的成绩单。
王小波是现代学者,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王小波把小黄书写的如此清新脱俗。当初发表《黄金时代》时,还被当成黄色小说。但他依旧我行我素,不为了发表而写小说。他独立自由,他写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最真诚,最坦荡的人,没有之一。
王朔曾说“中国写小说的,也就红楼梦能及格。”后来有人告诉他,北京出了一个作家,叫王小波,大家都说比王朔强。王朔脱口而出“小波是好样的”,又说“我也是好样的。”真正是性情中人。
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王小波不仅写小说,也写杂文,写过《思维的乐趣》 《我的精神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等杂文集。 书信集 《爱你就像爱生命》,还有报告文学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王小波还写过一本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得过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
王小波的作品,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人们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其实,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5.王小波的英年早逝。
王小波小时候饮食不好,长大以后烟抽得很多。他总是深夜写作,生活极其不规律,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1997年,王小波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5岁。
当时还在国外的李银河,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五雷轰顶。李银河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说要陪她一辈子的男人就这样迅疾地走了。她不能接受,身后的爱人已经不在了。
忍着悲痛,李银河为小波挑选了一块适合他的墓地,一块自然天成的独特石头,不平整,也不世俗,就像小波一样,一生特立独行,自由思考。
这个世界上,最懂王小波的,除了他自己,就是李银河了。她评价小波是一个“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
王小波生前,名气并不大,写的书不很畅销。甚至有的书稿,因为他对性的一些直白描写触犯了当时的尺度而不能出版,他并不能靠写作养活自己。
但王小波死后,突然声名鹊起,作品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报道,世人无不惊叹于他的才华,他成为“70后”“80后”心中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旗帜。
而这一切,都是李银河努力的结果。她一边不遗余力地整理其遗稿,一边努力地宣传、推广其作品。王小波能在去世后轰动文坛,成为“中国的卡夫卡”,她的付出可谓功不可没。
王小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应该更清楚:
“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
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王小波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谢谢邀请。非常愿意回答这个文学色彩异常浓厚的问题。关于王小波,我是先从他的传记开始的,然后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才逐渐对他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看完《王小波传》,五味杂陈,说不清是该笑还是当哭,感觉心头有只虫子在蠕动,一直到心尖。
正如李银河在序中作说,传记读来倍感亲切,真情处处,似一幅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王小波的素描。
顺着传记作者的思路,我细细梳理王小波的人生之路——
童年时期的王小波是外骚型的,因为经常出格生事,所以经常被父亲家暴,“吊耳朵”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熊孩子”王小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
撒野挨揍、饥渴阅读成为王小波童年时代最明显的两大特征。
在云南时期,十七岁的王小波沉默寡言,在饥饿与孤独中爱上了写作。
这段时间,辽阔的田野成为王小波积蓄正能量的“内天地”,让他初尝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为他以后的创作之路奠定了异常坚实的基础。
回到北京后,没有户口的王小波迷茫而痛苦,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山东,也无论是自学、干农活还是当工人,王小波始终没有淡化对生活的热爱,在另类英语老师的影响下,让他收获了别人无法收到的成果。
繁重的农活让王小波学会了坚强和对农民的深深同情;当工人后,王小波更是真切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巨大落差,感悟到了红尘里的酸甜苦辣。
恋爱路上,王小波展示出丰富的内心世界,接连不断的情书与独特的表达爱意的方式,最终获得了李银河的芳心,成就了一段不老爱情佳话,谱写出高山流水般的甜蜜情歌。
大学期间,王小波彰显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执着的精神最终斩获了爱情,完成了与李银河爱情大厦的完美收宫。
这时候的王小波应该是自信的,也是幸福的,尽管事业道路坎坷曲折,但王小波尝尽了世情冷暖,也乐饮到了爱情的甘泉。
王小波无论是教书、打工,还是欧美旅程,他对人生的不懈追求都是一以贯之的,从来没有改变的,尤其是写作始终没有放弃过。
可以说,欧美旅程是上帝赐给王小波的最珍贵的礼物,让王小波赏尽了风花雪月般的浪漫。
此后,文坛内外、生活途中、创作生涯,乃至对性的感悟,都令王小波收获颇多,将王小波送上了文学殿堂的巅峰。
遗憾的是,天妒英才,刚过不惑之年的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离开了值得他无比留恋的世界,一代文坛巨星就此陨落。
王小波的经历让我无法平静。阅读《王小波传》期间,我曾无数次读不下去,我无法回避自己的过去。王小波的经历总会让我感慨万千。
王小波的作品自有评说,更有名家指点,我仅仅感悟一二罢了。尽管我已知天命,读书无数,阅人无数,阅事无数,但却无法比其肩,只能望其背。
他的表述方式,他的语言风格,他的借古讽今,是我无法达到的高度。在王小波去世16年后,我谨以此文与书友探讨,也算是对小波的最好的怀念。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