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寻合适的寓所,寻懂我的人,寻理想的寄托。
即使最后,沧海桑田,山河故人理想不再,我们依然回味无穷。
这便是源自《诗经·王风·黍离》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给我们的启示。它充满了为某一事物忧思而不被理解的意境,体现一种对认同感的执着渴求,展开回答前,莉莉分先带大家读读原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穗/实)。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如醉/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全诗共三章,清代文人方玉润评:“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
诗歌的字面意思比较浅白。
第一句是起兴,是诗人所见之物,突出萧瑟落败之感。“彼”是指示代词;“黍”和“稷”都是粮食作物;“离离”不用多解释,与白居易所写的“离离原上草”的青草繁盛一个意思。
第二句转为写人。我缓缓走在曾经熟悉的宫阙之地,像喝醉了似的,内心是崩溃的,一想起往日的繁华,便觉得是会呼吸的痛。
后面两句均是抒情。懂我的人,能理解我心中的忧愁;不懂我的人,搞不清我到底想要什么?苍天啊大地,谁能告诉我,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
诗人以隐隐之笔,蕴藉含蓄中,表达了沧桑世事一己之力的渺小,纠结于理想抱负之间的无力感。其实之于今天的我们,也依然很有思考的空间。
1.环境认同:今非昔比,但生活要继续
这首诗写于西周王朝的没落时期。
周平王之后,国力衰微。一位服役的大夫来到都城镐京,看到昔日宫阙繁华落败,只剩下青青黍苗遍野满地,物非人非,十分感慨。
这种感慨一直在延续,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非昔比,曾经的乌衣巷,王侯将相经常流连之地,如今却只见普通百姓。
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的序言中说: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二十四桥依旧在,桥边红药年年开,观赏的杜郎已不复来。
没有什么能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人们对身处环境的沧桑巨变有敏锐的感知,表现出一种清高与倔傲,但是生活要继续,只好在新的环境中默默寻找一种认同。
这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谓我何求”产生的原因。
2.身份认同:高山流水,不再让你孤单
泰戈尔说:“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人一辈子,不是怕没人爱,而是怕没人懂。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钟子期读懂了伯牙的弦音,所以伯牙欣慰地说道:
“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但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谢知音。
电影《水形无语》中,被困的人鱼和哑女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但不影响他们认同、相爱、解救与牺牲,看起来很荒诞,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鱼)。
人生海海,找到心灵契合、真正懂自己的人,是何等的幸事?又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在寻找这个灵魂伴侣?
人生大戏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谓我何求”的戏码时时在上演。
3.理想认同:会思想的芦苇,拒做咸鱼
有抱负的臣子为国家前途命运忧思深重,可高高在上的天子荒淫无度,以至于“道路以目”,《黍离》讲述的就是周朝臣子理想破灭的悲剧。
几乎同时期的孔子,一身才华,周游列国,思想为后世所称赞,但在当时,也是鲜有统治者所接纳的。
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人有主张,人人谈理想,谁甘心做一条咸鱼?
社会大变革和大动荡中,各种学说的思想家处于相对弱的位置。他们的理想必须要依附于一个组织来实现。他们做不到“懂我的人不必解释,不懂我的人何必解释”这般潇洒。于是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的感慨。
他们又能怎样,结果无非就是“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诚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总结
生活经历中、读过的书中、看过的电影中,莉莉分也是深有体会。“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塑造的这种对认同感的执着渴求。时间在走,时代在变,它能警醒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情、理想进行复盘,也相信我们可以吸取古人的智慧,变得更通透和释然。
我是诗经迷@莉莉分,用现代思维读《诗经》,不同见解评论区见!(图来自网络,侵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个人理解为,懂我心思的人知道我心里的忧愁,不懂我心思的人埋怨我到底还有什么所求!在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皇帝,他荣华富贵后宫佳丽什么都有,他诗词书画骑马射箭什么都会,唯有懂他的人知道他的艰辛,知道他心里的苦,不懂他的人就会说,你什么都有,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求什么?!比如一个姑娘长得天仙美貌,学习名列前茅,不懂她的人觉得,这么好的条件,到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到底有什么好忧愁的!?可是只有懂她的人知道她双耳失聪,要付出他人几倍的努力才能这么优秀……所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不懂别人的时候,不要随便下结论,不要只看别人表面的风光,要深入了解才能懂得别人的忧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无名氏《国风.王风.黍离》,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和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穆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诗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一句千古绝唱。在《黍离》中,虽然沒有明确的指出诗作背景,但在诗句中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因世事变迁而产生的忧愁,以及在旧地重游时涌现出的哀思,尤其其诗篇三章只换六字,重复三次岀现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一段颇为揭示作者内心的忧虑、悲观、哀思的情感,让后人广泛流传至今,更让人读到此处百感交集,不得不感叹:这是一首千古绝唱。
诗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其意告诉大家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堵的,还以为我呆在这有什么要求呢?
在现实生活中,难道不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吗?人生漫长的路上真正知我者又有多少呢?除了父母亲人,谁又知你心底里的伤或痛?当你风光时,你身边聚满三朋四友,围着你唱采,当你失意走向底谷时,却身边很难找一个帮你的人,知我者又在哪里?这就是生活中的真谛、现实。
所以,人生难得一知已,得一知已足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谢邀请,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知,懂、了解、亲朋好友,所以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心中有你,互相思念,不知道自己的不认识,既然不认识何谈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这是什么样的意境?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三十多年前,我住在前夫厂里(县木器
厂)。前夫几乎每天一小醉,三天一大醉。每次都是夜深人静才回厂,便在厂外高声大叫我的名字。为了不影响别人睡觉,我厚着脸皮找厂领导起床开厂大门。数次后领导不满道:用心管好你男人,多上班少醉酒…我沉默无语!
前夫表姐在县公安局任会计,厂领导安排我做零工,每天一元二角工资。职工家属几乎都来自农村。其中有五个家属不经领导同意,自行抢干零活。她们边做活边骂:凭啥要照顾我做活,是厂长的儿媳还是情人…我沉默无语!
再婚后,他看我儿子横竖不顺眼,总是背后说东道西,当面不言不语,儿子有时还误解亲妈不如继父好。为了家庭和睦不被邻里欺,我只能沉默无语!
他常常近中午从茶馆回家,着急忙慌(因没吃早饭)地整好饭莱,不顾我是否喂完猪,他独自饮酒吃饭,等我上桌他已吃过准备睡午觉。到了傍晚,他弟总是饭后来我家院坝坐着,他便陪弟一边抽着土烟一边聊张家长李家短,没考虑是否吃夜饭。我把猪完整饭吃已晚上八、九点了。看在眼里恨在心头,我依然沉默无语!
生活中无数的沉默无语,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切身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