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の➭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这个题问的很好。中国古代有出现过“朝”、“国”、“代”的说法,但“国”除了中华民国和“金国、辽国”等外,秦到清这段时间没出现过。
我解释下这三个之间的关系:
朝,为“面对、面向”的意思。引申为“君臣朝见”和“朝会”,即君臣相见处理国家政事。所以,“朝”是“政权”、“政府”的意思。在史学语言下,特指中原王朝继承了法统的中央政权。
国,乃“疆域”的解释,先秦时期有特指“都城”。以后又慢慢的转变成“有土地、人口、政权的政治实体”的意思。接近类似国际政治的国家概念,即“领土、人民、主权的政治实体”。
代,拆开解释为“人”与“戈”的意思。本意是“人际的迁移”,有特指传承过程中的某个节点,后面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改革(取代、代替),并特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代、年代、世代。
从秦至清朝为何不用“国”?
严格的来说,中国从古至今只是一个国家,因为至三代以来中国的法统、道统就没有断绝过。从夏商周到民国,只是中国四千年的不同国号、不同政权。四千年的历史中,只有在五代十国期间短暂的断代过一次和南北朝分裂过一次。只有继承了法统和道统的君主才有资格被承认为“天子”,也才有资格称为“朝”,不是随便一个国号或政权都可以称作“朝”。自古以来中原大地能够称“朝”的只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二朝。
曹魏有法统,但没有完全控制九州(缺:杨荆益雍),不算中央政权,所以不能称“朝”。更多被认为是汉晋的过度政权,与秦汉之间的“楚差”不多。
(辽、金)未继承中原法统,更不被中原道统承认,以中国古代视角的历史的叙事形式,只能称他们为“辽国”、“金国”。
3.以汉朝为例,“汉”指的是“汉朝封建中央政权”,性质类似“人民共和国”一样。中国古人喜欢言简意赅,不会称为“中华大汉帝国”什么的。“汉”,国号。跟“德意志第三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一样,主要用于跟独立政治实体进行外交时使用。
“汉代”,汉朝统治时期的意思。只有“汉代”才包含了“时代”的意思,而“汉朝”不包含“时代”的意思。
这里介绍下“朝”和“代”的区别
王莽有“新朝”,武则天有“周朝”,但都是篡位的性质。即夺了前天子的位置,控制朝政,进而改了“国号”。虽然手段是非法的,但因具备法统,因此可以称“朝”。
但他们的“朝”仍然是“前朝”的法统,且无法改变这个性质,到最后还是要归还于最终合法继承人(刘氏、李氏),因此算是“改朝”没“换代”。
所以“王、周”能称“朝”,但不能称“代”。因为王莽的“新朝”仍属于“汉代”,武则天的“周朝”也仍属于“唐代”,他们只是在“代”延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转折点而已,并没有发展到了下一代。
此外,还有“换代”而没“改朝”的情况,比如秦汉之间的“楚”。项羽虽然灭了秦,但“西楚”未继承法统,建立新的中央政权,所以“西楚”不能称“朝”。
而太史公则把“秦朝”灭亡后的时点作为“汉元年”,刘邦称帝已是秦亡五年后,这时的“秦代”已经彻底结束,时间已经步入了“汉代”了。
♞╍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朝者,天下一家也。国者,一族之领地也。统一王朝的疆域内,只有一国一朝,没有其它割据政权,因此被称为朝。战国七雄都是周朝下面的诸侯,是割据政权,只能是国,不能是朝,秦统一诸侯国后,由国升为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天下只能有一朝,但是可以有多个国家。统一王朝都是朝,尽管域外还有其他国家,但是王朝都认为华夏是天下中心,四夷都是蛮夷,他们就算是一个国家,也是天朝的蕃属国,并不能称之朝。
魏蜀吴称为三国,因为华夏大地没有统一,晋称为朝,因为华夏已经统一了。五代十国都是国,因为他们都是华夏的割据政权;宋被称为朝,因为他统一了华夏大部分地区。至于华夏之外的国家,他们不论是否臣服于统一王朝,他们都是蕃属国,断不可能成为朝代!
↔⚘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朝”和“国”都是政权国家的代名词,在现代的定义中,“朝”比“国”要高级,但这只是后世史学家的定义,在最初的时候,反而是“国”用的比较频繁。
“国”的意义很清楚,就是指的国家,最初跟它搭队子的是“邦”,《周礼》载:“大曰邦,小曰国。”所以在夏商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诸侯领地皆称国。
而“朝”的称呼,可能来自于朝廷,天子所在为朝廷,一家之天下曰“朝”,从这一点出发,才赋予了夏商周“朝”的后缀,秦灭六国,也从秦国变成了秦朝。
“朝”既然是指朝廷,地位自然等同中央,“国”则往往是王朝内部的藩国或者外部的属国,如汉朝时期的齐国、吴国和明朝时期的朝鲜等,被赋予低于中央的地位。
在多重势力并存的时候,史学家往往要确立正统,并按实力地位分予朝与国的称号,如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是朝,十六国是国;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朝,十国是国;但南北朝时期分的比较麻烦,于是就分南朝和北朝。
ℐ□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大家都知道,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期间一共经历了2100多年,各个朝代不断更替。那么为什么从秦朝到清朝都称“朝”,而不称“国”呢?今天我就和小伙伴们聊聊这个话题。
在古代,“朝”和“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古代“朝”就类似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但是“国”在古代有时指“诸侯国”,或者“周边小国”;“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一个“朝”(国家),而是由三国、晋朝、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国家)为划分标准。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还有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等,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叠,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翻开历史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没有称“朝”的,秦始皇在没有统一中国之前也只是称秦国,刘邦在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称汉王。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朝”的国祚相重叠,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上面说过的魏晋南北朝与春秋战国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的“朝”或小国的时代,为了方便而全部纳为一个朝代而已,“朝代”是后人作的历史划分,“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国家。
解密历史,分享历史,尽在历史发源地。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加关注点赞或者评论!我会每天随机抽取5位加关注的小伙伴送出25元红包!
➥▎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除了留下灿烂的文明,还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各种各样有意思有深度的问题来思考。从秦王朝大一统之后,后面各朝更替一直延续到清朝,为什么都称为“朝”而不是“国”呢?
历史追溯到华夏五千年前,尧舜时期人类的文明刚开始起步,人类属于群居动物,渐渐的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小部落,大部落。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群居的地方变成了城邑,而争夺领土自古就是人类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城邑变得越来越大,发展为城邦,实行了邦国制。到了西周时期,为了更好的管理那些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自古以来,出身决定你以后的社会地位,真命天子只有一位,而这一位大多数是嫡长子。但是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自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子女。那些其他的庶子就被封为诸侯,并赏赐分封一些土地自行管理,这些土地有子民,有军队,有君主,国与国之间还有边界,于是诸侯国就出现了。这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国出现的原因。
“国”在中国古代只是一个地方领域的称呼,正如诸侯国的上面是周天子,“朝”是统治和管理各个诸侯国的,而这个统治中心就是中原地区,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这样的道理。
秦朝在统一之前,我们后人都是称之为秦国,与秦国并列的诸侯国有赵国、燕国、魏国等。而这样零散的诸侯国,尽管他们的经济十分发达,军事力量雄厚,我们后人都不能称之为“朝”。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六个诸侯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国号为“秦”,此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秦朝”。所以说“朝”是对各个国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国”是要服从于“朝”的。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国时期涌现了很多的能人异士,使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但,就是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三国时期,也不能称之为“三朝”。
当时魏蜀吴三地各被领主占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尽管汉王朝已衰败不堪,曹操的势力锐不可当,但是他当时统领的北方地区也只能被后世称之为魏国。而西晋的统治虽然只有短短的37年时间,我们在历史上却是将这段时期标注为晋朝的一部分。因为它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华夏地区。
晋朝之后,中国的领土被一分为二,分为南朝和北朝,也是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两方各自有朝代更迭,形成对峙局面,而且历时很长,故以南北朝来称呼。直到隋文帝来了一次南北的大一统建立隋朝,分裂的局面结束。唐朝末年又开始出现动乱和分裂,于是“五代十国”的历史粉墨登场。
古代中国在历史上一度非常强大,出现了很多的附属国,一些周边的小国为求和平和大国庇佑,会向各个朝称臣,和亲,贡献贡品等。如朝鲜在清朝时就是被称为朝鲜国,是大清的附属国,还有一些其他的蛮夷小国等。而这些国和诸侯国的性质又是不同的,诸侯国和三国,五代十国本来就是属于华夏领土范围内的,只不过是内部分封或者闹分裂所致。
周边的那些小国是我们作为一个经济文明发达的大佬对落后地区,经济军事实力不如我们的地区做的称号,而他们也敢愿臣服。
------------------
推荐阅读:
当初不要彩礼的姑娘们,后悔了吗?在婆家因没要彩礼得到尊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