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胁疼痛,中医如何辩证?
☨l胸胁疼痛,中医如何辩证?
胁痛是以胸胁部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肝胆疾病。因为中医认为肝胆经的循行部位分布于两胁部,所以认为胁痛主要是由于肝胆的功能失调所导致的。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与胆相表里,所以当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久病耗伤,劳倦过度,或者外感湿热等病因都可以累及肝胆,导致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肝胆疏泄不利,或者是肝阴不足,经络失于濡养,均可以引起胁痛的症状。
所以在中医具体治疗的时候,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阴虚等几个证型。
对于肝郁气滞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疏肝解郁为主,可以选用柴胡疏肝丸。
对于肝胆湿热的在治疗上主要是以清利肝胆湿热为主,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
对于瘀血阻滞经络的主要是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选用血府逐瘀汤来进行调理。
对于肝阴虚,肝络失养的治疗上主要是以养血柔肝为主,可以选用一贯煎来进行调理。
▴➢胸胁疼痛,中医如何辩证?
胸胁疼痛病位以肝胆为主,但可涉及脾、胃、肺等脏。以胁肋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即可单独为病,又是多种疾病伴见的症状。可见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胆道感柒、胆石症和肝脏病。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较带见者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湿热和体虚久病。【辨证论治】首先应辨清胁痛的虚实,然后区别不同病理表现,采取相应措施。胁痛初期,病多在气分,常由气机不畅,肝失疏泄所致,多属实证;若气郁不解,可以郁而化火,影响血行,络脉瘀阻,出现火郁血瘀等证候。若久病不愈或体虚未复,耗伤正气,多表为虚证,或虚中夹实。治疗:凡因气机郁结为主者,治当以疏肝理气为主;属于气滞络痹者,治当理气通络,辅以活血化瘀法;胆胆郁热者,当清肝利胆,辅以调气和络;肝阴不足者,法当滋阴养血,辅以柔肝和络。(一)肝气郁结〔症状〕胁肋胀痛,或左或右,或两侧均痛,部位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发病轻重与情志因素有关,伴胸闷不适,暖气频作,妇女可兼乳房胀痛,舌苔薄白,脉弦细。〔治法〕疏肝理气和络〔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药用柴胡枢转气机,疏解郁结;伍白芍益阴和营,枳壳升清降浊。并可配制香附、青皮、陈皮、郁金、玄胡、川楝子理气解郁止痛。若气郁较甚,胁痛经久不止,加绿萼梅、丝瓜络、佛手、白蒺藜、玫瑰花、合欢花理气解郁。亦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酌加丹皮、瓜蒌、山栀清肝润燥。(二)气滞络痹〔症状〕胁痛经久不已,其痛如刺,部位固定,入夜尤甚,或胁下可扪及癥积,苔薄白,舌质有紫气,脉细涩。女子月经量少而不畅。〔治法〕理气通络,活血化瘀。〔方药〕复元活血汤合旋覆花汤加减。药用旋覆花、柴胡疏肝理气止痛;桃仁、红花、大黄破瘀行滞;当归养血行瘀。若胁下有癥块,正气未衰,加三棱、莪术、地鳖虫破血消坚。兼有外伤者加路路通、王不留行、乳香、三七粉、没药等祛瘀通络之品。(三)肝胆湿热〔症状〕胁痛较著,如灼如刺,急燥易怒,胸闷口苦,泛恶欲吐,厌食油腻,或兼身热恶寒,身目黄疸,小便黄赤,胎黄腻,脉弦数。〔治法〕清肝利胆,调气和络。〔方药〕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药用茵陈、栀子、黄芩清利肝胆;柴胡、白芍、枳壳、木香疏肝理气。加连翘、蒲公英清热利胆;如神烦,胁痛如灼者,加生地、丹皮、龙胆草清肝凉血。伴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煎汤安蛔,继用使君子、大黄驱蛔。倘湿热煎熬,结成砂石,前方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鱼脑石等以利胆化石。(四)肝阴不足〔症状〕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尤甚,头晕目眩,心中烦热,精神倦怠,舌红少苔,脉细弦、数。〔治法〕滋阴养血,柔肝和络。〔方药〕一贯煎加减。药用当归、生地、枸杞养血和络;北沙参、麦冬养阴柔肝;川楝子理气和络止痛。若阴虚而夹气滞者,可选佛手、萼梅、白蒺藜等理气而不伤阴。虚火上炎,烦热口苦者,加石斛、黄芩、栀子养阴清火。若心烦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等养心安神。若伴气虚,胁痛坠胀,食后脘胀、神倦,大便溏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益气补脾。【预防与调护】平时应保持情绪乐观、愉快,并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在劳动中不要用力过猛,避免碰撞,伤及胁肋。在护理方面,应协助病人安排好舒适的体位;伴有咳者,适当配合镇咳剂;如发热较剧,右胁疼痛拒按,应注意有无黄疸出现。
------------------
推荐阅读:
如何看待俄罗斯军事博主称海马斯(HIMARS)高机动火箭炮系统正在改变战局?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