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ℭℝ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司马懿虽然手上只有三千人马,但他这三千人马,并不是用来对付曹魏的几十万大军,而是只针对曹爽及其党羽。
再加上当时司马懿手里还有几张很厉害的牌,曹爽最关键的时候又掉了链子,所以才能政变成功。
要说司马家发动政变这件事,其实还得从很多年以前说起。
很多年以前,当曹操还在的时候,司马懿其实只是一个小官,而且是一个很纯粹的文官,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司马懿眼光比较好,一眼就看中了曹丕。在曹丕和其他几个兄弟为了世子位争得火热的时候,司马懿就加入了曹丕的阵营,并且帮助曹丕夺嫡。
后来,曹操挂了以后,曹丕成功上位。司马懿因为辅佐之功,自然就开始被越发的重用,进入了曹魏的高层决策圈。而且因为曹丕的信任,司马懿开始逐渐接触军队。
不过,此时的司马懿,前面还有一大堆人。不说那些姓曹的和姓夏侯的,就是那些当年曾一起跟着曹操打天下的人,很多都还在世。所以司马懿那时在曹魏的高层决策圈里,只能算是个弟弟。
但是,曹丕在位期间,司马懿做了两件事,让自己渐渐脱颖而出。
一件是跟随一个叫陈群的人,一起建立了一套叫‘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体制。这个体制的出现,对后来好几百年的历史,都有很大影响。而这套体制出现以后,对士族的好处是很大的。所以,司马懿作为建立这套体制的人之一,自然就慢慢成为了曹魏的士族领袖。
另一件事,就是好好锻炼身体,努力让自己活得更长一些。
历史证明,谁活得更长,谁就更有话语权;谁活到最后,谁就是艺术家。
司马懿完美地实践了这个道理。
过了几年之后,曹丕要挂了。曹丕临走之前,觉得自己儿子之前没怎么管过朝政,所以决定帮他找几个助手,帮忙治理国家。最后,曹丕选了四个人,分别是: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在这四人当中,司马懿排在最后。
曹丕挂了之后,他的儿子曹叡上位,司马懿就这样熬到了曹家的第三代人。
曹叡在位期间,当年和曹操一起打天下的那群人,开始渐渐死绝。就连比曹操年轻一代的那些人,比如曹休、曹真等,都开始渐渐凋零。而当时南边的吴国和蜀国又不大安分,尤其是蜀国,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就发生在这期间。
所以没办法,曹叡这时候只能在羊群里找骆驼,找到了勉强还有点带兵经验的司马懿,让司马懿去和诸葛亮交战。虽然在《三国演义》当中,司马懿屡次败在诸葛亮手下,好像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其实正史上的司马懿,其实军事才能真的很厉害。
至少,能够挡住诸葛亮,让诸葛亮几次北伐无功而返,这就很厉害了。
在和诸葛亮的交战过程中,司马懿的声名,也越来越盛,渐渐成为魏国真正举足轻重的大佬。
就这样,又是十年时光,匆匆而过。在这十年里,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且,司马懿还跑赢了比他小一辈的曹叡。此时的曹叡,也继承了自己老爹不长寿的基因,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这时的曹叡,对司马懿可以说是既依仗,又忌惮。
估计当时的曹叡,心里只有一个问题:这老家伙怎么还不死?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快60岁了,这在三国那会儿已经算是很长寿了。最关键的是,曹叡看到司马懿以后,发现司马懿的身体居然比自己还好。
为了耗死司马懿,曹叡还曾让司马懿率军,远征辽东的公孙渊。所谓辽东,就是今天的东北地区。三国那会儿,可没有什么飞机、火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想要去远道去一趟辽东的话,就算年轻人都得丢半条命,何况司马懿这个已经快六十的人了?曹叡希望,最好的结果,就是司马懿能扫平辽东,然后自己也死在那边,这样自己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但可惜的是,一年之后,司马懿确实是彻底扫平了辽东,同时司马懿自己也安然无恙地回来了。反倒是曹叡,已经命不久矣。
最要命的是,曹叡本身没儿子,后来只能从曹家其他兄弟那边,过继两个来做自己的孩子。但这两个孩子,当时年纪都还很小。如果留下一个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曹叡实在很担心,未来他们压制不住司马懿。
此时的曹叡,很想把司马懿一起带走。可是司马懿此时已经是魏国士族的最高领袖,没有合适的理由,就算是曹叡也不能杀他。所以最终,曹叡想了另外一个办法。
既然带不走你,我不用你,把你边缘化总行了吧?
所以曹叡临死之前,首先制定出一份托孤名单,上面一共五人,全都是曹家的亲戚。曹叡觉得,我留下的辅政之人,全都是曹家自己人,未来总会安全一点了吧?但可惜的是,这时候曹叡身边有两个宠臣,因为和这个名单上面的几个人,都有仇。出于自己的安全考虑,这两个宠臣开始玩了命地诋毁这几个人。曹叡也是命不久矣,思维有点混乱,所以就动摇了。
既然这几个人不行,那还能找谁托孤辅政啊?
此时的曹叡,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只能从先前那个名单里面,挑了唯一一个没有被诋毁的曹爽,然后再加一个身为士族领袖的司马懿。在曹叡看来,这两个人一个代表宗室,一个代表士族,相互制衡的话,倒也能形成一个平衡,保证魏国朝堂不出乱子。
做完这些之后,曹叡撒手人寰,先前过继来的养子曹芳即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魏国由此进入了二元制时代,司马懿终于熬到了曹家的第四代人。
曹芳登基的时候,才只有八岁而已,自然不可能处理好朝政。所以当时魏国的大权,就全都落入了曹爽和司马懿的手里。古语有云:一山不容二虎。当朝堂上只有两大巨头的时候,这两大巨头是绝对不可能和平相处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肯定要分个你死我活。
就这样,司马懿和曹爽的斗争开始了。
在这场斗争当中,首先出招的是曹爽。曹爽主动上奏,请求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废掉司马懿的军权。然后对那些追随司马懿的人,也大多选择了明升暗降的法子。渐渐地,司马懿就被逐渐架空,成了一尊泥菩萨。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并没有出招,只是冷眼旁观。
客观来说,此时的司马懿,如果想要和曹爽斗的话,其实有很大的优势。毕竟司马懿是四朝老臣,声望极大,谋略更不是曹爽这种后辈能比得了的。但是司马懿还是选择了隐忍,选择什么都不做。
司马懿之所以会这样选择,主要原因其实有三个。
首先,两人分别代表了魏国的宗室集团和士族集团。如果司马懿和曹爽争斗的话,就不单单是两人的争斗,而是两大集团的争斗,魏国必然内乱,这是司马懿绝对不想看到的。
其次,曹爽是宗室成员。就算斗倒了曹爽,宗室肯定还会有其他人站出来,而且说不定比曹爽更难对付。毕竟,此时的司马懿,还没有力量去斗倒整个士族集团。而且,只要司马懿斗倒了曹爽,势必会引来整个宗室集团的反感。未来曹芳长大以后,出于自身稳固地位的考虑,一定会彻底除掉司马家。
第三,司马懿是真正的老谋深算,知道‘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的道理。虽说曹爽看起来很凶猛,但在司马懿看来,弱点其实很多。比如人性方面,曹爽好大喜功,这是他无法避免的缺点。
与其与之相争,不如让其自取灭亡。
于是,司马懿开始主动退让,甚至开始在家装病,等待那个一击致命的机会。
果不其然,后来的事情发展,果然如同司马懿预料的一样。
曹爽大权独揽后,开始在朝野上下肆意安插亲信。他的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威胁到了皇帝曹芳的地位,犯了大忌。
除此之外,曹爽还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
首先,曹爽刚刚大权独揽的时候,为了树立威信,决定发动对外的战争。客观来说,曹爽这个方向确实没错,如果能够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曹爽确实可以涨一波声名,对自己掌握权力很有帮助。
但问题就在于,曹爽忘了自己有多大本事。
吴国和蜀国,真的是那么好打的?
果不其然,曹爽对蜀国发动战争,结果大败而回。对吴国发动战争,一样损兵折将。这两次战事,非但没有对他起到什么帮助,反倒是让大家看清了他的实力,觉得他的能力未必能够胜任辅臣的位置。
如果说,这个错误,还只是因为曹爽能力不足的话。那第二个错误,就纯粹是因为曹爽的人性缺点了。
在司马懿托病回家之后,曹爽大权独揽,性情开始逐渐变得骄纵跋扈。排除异己、索贿敛财、生活奢靡,在生活上开始渐渐逾越礼制,和皇帝等同。甚至直接进入皇帝的私库,去取皇帝私人的宝贝。
这些事情,如果只是单独一件的话,以曹爽的地位来说,倒也不算什么。但这些小事加在一起的话,问题可就大了。
曹爽你想干嘛?
篡位吗?
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曹爽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失去了很多人的支持。就连原本应该最支持他的曹家宗室,都开始渐渐动摇。至于普通士族,更是早已对其离心离德。
这样的曹爽,虽然仍是大权在握,但已经是一个空架子,再没什么可怕的了。
司马懿深知这一点。
自从居家托病以来,司马懿其实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等曹家宗室允许他除掉曹爽,但是又不会因此报复他的机会。斗倒曹爽,但是日后司马家又被清算,这样的结局,不是司马懿想要的。司马懿想要的,是斗倒了曹爽之后,那些宗室依然可以允许他掌权。所以长久以来,司马懿面对曹爽的责难,只是被动挨打,明面上从未出招。
但同时,暗地里司马懿则蓄养了三千名死士,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机会做准备。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司马懿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
这一日,曹爽及麾下心腹,带着曹芳去城外的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司马懿趁着曹爽及其党羽离开洛阳之际,在城内暴起发难,迅速控制了洛阳城内的城门、武器库、皇宫等几个要害地方。
此时的洛阳,虽然是魏国的国都,但因为曹爽带着皇帝去祭陵的缘故,城内精锐被带走了大半,正是空虚的时候。再加上曹爽出城的时候,将几个核心人物都带出了城。所以当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城内根本没有人能够站出来,指挥城中军队进行抵抗。
司马懿几乎是兵不血刃,以极小的代价,就控制了整个洛阳城。
当然,就算成功占领了洛阳城,司马懿此时胜算依然极小。因为此时魏国的军权,都掌握在曹爽手里。曹爽一声令下,完全可以调来几十万大军,围攻洛阳。以司马懿手上这三千死士,自然守不住洛阳城。更要命的是,曹爽此时可是和皇帝曹芳呆在一起的。只要曹爽逼曹芳下令,将司马懿的身份变成叛贼,司马懿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翻盘的。
但是,司马懿接下来先后打出了几张牌,彻底扭转了局面。
首先,司马懿进宫去见太后,告诉太后自己并无反意,只是想要罢黜曹爽。经过一番解释后,司马懿终于赢得了太后的信任,得到了太后的懿旨。如此一来,司马懿在大义上就可以和曹爽分庭抗礼,不会因为曹爽挟持皇帝,就被一句话打成了反贼。
然后,司马懿开始玩起了心理战。一方面,司马懿挟持曹爽在洛阳城内的家眷,已经曹爽麾下重要党羽的家眷。曹爽是外出祭祖,自然不可能带家眷一同出行,这就给了司马懿机会。另一方面,司马懿态度诚恳,告诉曹爽,只要他放弃权力,将权力归还于皇帝。回到洛阳以后,既往不咎,还能过富家翁的生活。
面对司马懿开出的条件,曹爽动摇了。
曹爽本就是一个顶尖的官二代,没有像他的父辈那样,追随曹操在战火当中建国。这样的曹爽,心不够狠,很难放弃家眷,专心追求所谓的权力。而且最重要的是,直到这时,司马懿的所作所为,都像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完全是一心为国,而非为了一己私利。如此一来,绝大多数的士族和宗室,都会选择站到司马懿那边。
这个时候,如果曹爽选择挟持皇帝,直接将司马懿当做叛臣,然后调动兵马直接围攻洛阳,说不定还有一丝胜算。但曹爽的性格,注定他无法完全忽视自己的家眷,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最终,曹爽选择了投降。
曹爽投降之后,司马懿瞬间变脸,以谋反罪将曹爽党羽全部杀尽,自己独掌曹魏大权。
此时的曹魏宗室,虽然反感司马懿对曹爽的赶尽杀绝。但因为曹爽之前太过跋扈,加之司马懿此时占据了大义,所以也就没人起来反抗司马懿。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司马懿大权独揽,开始逐渐清洗掉那些效忠曹家的人,逐渐换上了司马家的人手。
就这样,当年曹操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魏国,终于改换门庭,变成了司马家的囊中之物。
纵观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司马懿能够仅靠三千死士,便成功政变,原因其实十分复杂。司马懿当时取得了绝大多数士族的支持,而曹爽则因为自大,失去了宗族势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司马懿当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妥妥的大忠臣形象,没谁想过他是真的想要自己造反。再加上曹爽性情不够刚强,这才给了司马懿可趁之机,一举掌握了大权。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尽管曹爽兄弟与天子一起外出,但司马懿毕竟只有三千死士,他们在洛阳城内的力量依然远远不及曹爽。
司马懿最终能成功政变,在于他精准的手法!
群龙无首的禁军
自从曹爽掌权后,以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控制了禁军!
这三兄弟,哪怕一个人在洛阳,都能轻松摆平司马懿那丁点人马的。
可惜,曹爽十分关心兄弟的身心健康,也一并带着出去休闲了。
桓范曾经劝阻道:你们兄弟都出去了,禁军无人统领,一旦有人封锁城门,你们回得来马?
曹爽不听。不过,桓范道出了这个致命伤:禁军无人统领。
既然无人统领,那么,曹爽兵虽多,就只能“各扫门前雪”了!
这,就是司马懿一直苦苦等待的机会!
洛阳的穴位
双方实力实在太悬殊了!要想控制局势,司马懿必须“点穴”!
司马懿找到了两个穴位。
第一个穴位:武库。
一旦控制武库,曹爽未执勤的禁军,就得不到武器,他们干预政变的能力将大大减弱!
司马懿点住这个穴位,就点住了大多数曹爽军的定身穴:动弹不得。
第二个穴位:司马门。
司马懿控制了司马门,就能短暂地控制宫城。而只要短暂地控制司马门,他们就能找到他们最有实力的盟友:郭太后!虽然郭太后被曹爽压制,已经迁到永宁宫,但毕竟是太后。在天子不在的情况下,她的话,具有最高效力!
这就够了!有了太后的话,司马懿就可以迅速控制禁军!
曹爽府的应对说明:司马懿或已提前安插内应
想法是好的,要执行到位,还需要极强的微操!
政变一开始,司马懿就遇到了危险。
去武库,必须经过曹爽府邸!
几千人浩浩荡荡路过,曹爽府的人当然知道,他们不是去买菜的!于是,“人逼车住”,曹爽府的人堵住了司马懿。曹爽的妻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召集府中守卫,“主公不在家,出现了兵变,怎么办?”
曹爽的守督答:“夫人不要担忧”,走上门楼,张弓搭箭,瞄准司马懿!
孙谦拉住了守督:“天下事,未可知也”!
就在曹爽军犹豫的当口,司马懿迅速摆脱纠缠,进入了武库!
曹爽府邸中的情况,很说明问题:
1、曹爽夫人在内,曹爽府邸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司马懿政变,但因曹爽等不在,曹爽那庞大的禁军力量,只有府邸之兵可以仰仗;
2、曹爽帐下督从容应对,可见,即使是府邸卫士,也有一战之力,对司马懿的行动,甚至个人安全构成了威胁;
3、孙谦居然在这个当口说“天下事未可知也”,这是对曹爽的公然背叛!如果不是他在曹爽府中已有一定实力和相应准备,他怎么敢说出这样的话呢?
显然,面对司马懿隐秘、突然的行动,曹爽集团群龙无首,不知所措!而司马懿,很可能已经提前把“统战工作”做到了曹爽府邸!
司马门
连曹爽府邸中人对于“坚决抵抗”都如此犹豫,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司马门,控制宫城内外联系,有众多兵力,司马懿要想控制,也不容易。
司马懿令长子司马师与弟弟司马孚前往夺门。
微妙处:1、司马懿与曹爽一样,被先帝赋予“都督中外军事”之权。尽管实权被剥夺,但名义上他依然有这个权限。当他突然来夺时,群龙无首的守门将士对于抵抗与否,是不可能不犹豫的;
2、司马师是中护军,主管武官选举。曹羲不在,这些部队的行动,主要取决各武官了!司马师在其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3、蒋济,曾经在禁军中十余年,做过中护军、领军将军等职,此时虽已迁太尉闲职,但他在禁军中的影响力是可以想见的。
群龙无首之时,“天下事未可知”之时,影响力,这个微妙的东西往往能起到主导作用!
司马师镇静内外,置阵深整,顺利地夺取了司马门的控制权。
获取郭太后的支持
掌握了司马门和武库,司马懿获得了短暂的“控制窗口”。
如果这个窗口不把握好,依然可能被外面的曹爽军碾成粉磨!
司马懿,找到了郭太后。
郭太后,此时,也遭到了曹爽的压制,被迁徙到了永宁宫,对曹爽十分不满!
天子若在,太后就是个深居幽宫的“过气者”,天子不在,太后就是最高权威!
司马懿获得郭太后支持后,尚书令司马孚、太尉蒋济,以其名义发布命令,控制局势!
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占据曹羲营。
形势逆转!
曹爽之降
如果只看表面,此时的曹爽,依然是比司马懿强的。
曹爽手里的天子,毕竟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话,比太后靠谱!
关中军区的夏侯玄,是自己人;镇南将军毋丘俭、镇东将军诸葛诞,也都是拥曹派。
曹爽自己不降,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可是,司马懿看穿了曹爽:外强中干,性格懦弱。在许诺只夺兵权,保其富贵后,曹爽投降了。
当初,曹睿也是看出曹爽懦弱,犹豫再三,可惜曹爽依然被孙资、刘放说服,选出曹爽来为曹家代表人。
一念之差,魏国权柄尽归司马家了!
精准
司马懿之所以能以微弱力量,一句翻盘,在于他致命的精准。
洛阳城虽大,但紧要处就只有武库和司马门。
司马懿精准地选择了目标,集中力量夺取两处紧要,获取政变的合法性。
随后,面对与曹爽的对峙,又精准地把目标选在了曹爽本人身上,利用曹爽性格的懦弱,彻底解决战斗!
高手,往往能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关键点。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击必杀!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对于司马懿成功发起高平陵政变,我觉得其成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司马懿善于谋略攻心。在政变之前,他假装称病使曹爽放松了警惕。在政变过程中也不断攻心,拉拢战队。其二是,司马懿在政变之前做的缜密部署,这里就有司马师培养的三千死士。其三,就是曹爽用人失察,同时缺乏果断,让司马懿得以政变成功。接下来,我将具体阐释一下这三个方面:
司马懿称病迷惑曹爽,攻心为上
在正始八年也就是公元247年,曹爽开始专政,这个时候司马懿就以患病为由,不参与朝政了。曹爽对司马懿的称病心存怀疑,于是派河南尹李胜以辞行为由,去司马府一探虚实。司马懿看出来李胜的来意,于是在他面前上演了一处好戏:喝粥的时候,哩哩啦啦,表现出一副生活不能自理的样子。还故意弄错荆州和并州,他语义错乱,指南为北的样子,让李胜对司马懿患病深信不疑,于是回去像曹爽汇报了司马懿重病的情况。这下曹爽也就彻底对司马懿放松了警惕。
这样司马懿才可以暗中为自己的政变计划做部署。就在正始十年正月初六,少帝曹芳出城拜渴高平陵,也就是明帝曹睿墓的时候。司马懿发动了政变,打了曹爽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谁也没想到,之前那个瘫在床上半身不遂、语义模糊的司马懿居然是装病的。
而就在发起政变的同时,司马懿还继续攻心。他派去了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劝说曹爽放弃兵权。司马懿深知曹爽的性格,知道他其实贪生怕死,但是又贪图富贵享乐。于是在派人带去的信中告诉曹爽,自己并不想上海曹爽兄弟,言辞非常的亲切。这样的攻心计直中曹爽的软肋。
司马懿周密筹划,给予致命一击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时,不可忽视他的三千死士。我们都知道,在司马懿佯装称病之前,一直带兵打仗,培植了不少忠心于他的人。在司马懿称病的过程中,他的长子司马师就在秘密地培养和锻炼这三千死士。在平时的训练中,这三千人化整为零,但在关键时刻又可以拧成一股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军师联盟》在第二部的最后,就有司马懿带领三千死士勇闯武库的镜头。在他们发动政变之前,司马懿身着红色寿衣,在这一群人中,没有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全部忠心于司马懿的调遣,甘心为其献身。此外,为了确保政变的顺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郭太后。在政变发动时,太后下诏废黜曹氏兄弟对司马懿的政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曹爽性格软肋,无勇无谋
其实,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也没有万全的把握。虽然有三千死士,但是毕竟人数非常悬殊。另外,虽然有郭太后的诏书,但是早在曹丕的时候就已经确立太后不得干政的制度,至于太后的诏书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也是个未知数。虽然司马懿周密筹划,但是不得不说,曹爽是一个最大的变数。也正是他的性格软肋、无勇无谋顺利地成全了司马懿。
在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许多曹爽身边的亲信都不敢贸然行动,还有的人已经被司马懿吓到方寸大乱。但是唯有一个人却非常冷静地应对司马懿的政变。他就是大司农桓范,他赶紧出城,快马加鞭地赶去给曹爽报信。见到曹爽后,桓范劝他赶紧护送这皇帝去许昌,同时以皇帝的名义讨伐逆贼司马懿。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决策,但是曹爽却犹豫不决,迟迟不肯行动。而在曹爽犹豫的同时,司马懿的攻心计却来了。这成为了击溃曹爽的重要一击,于是任凭桓范怎么劝谏,最终曹爽还是选择了放弃兵权,向司马懿投降。这也使得司马懿最终得以政变成功。
︶☸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我们看历史记载,当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身边有着三千死士。这三千死士是司马师豢养的,是司马懿发动政变的资本。可是我们对此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司马懿真的靠那三千死士,就能够和掌握天下兵权的大将军曹爽相抗,并取得政变的成功吗?
一、三千死士的真面目。
过于这“三千死士”的传说由来已久,在多个历史记载中都提到了这件事。《晋书》中记载,“(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其他所有的记载也和这个记载差不多。都说这三千死士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豢养的。这些死士平日里散在民间,只是在政变的那天才集中起来,跟随司马懿进行了政变。这些死士平日里隐藏得很好,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更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
我们看到这则记载,都会对司马师感到钦佩。能够做到豢养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还能够在政变当天就按时集合起来,有条不紊地投入战斗,这是需要何等的组织能力才能做到的。况且司马懿当时的家族势力衰弱,被曹爽等人忌惮监视,要保有这样规模的死士队伍,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我们仔细一想,这根本是在当时做不到的事,这个记载完全是不真实的。之所以要这样记载这三千死士,只不过是不想让大家知道他们的来历,也不想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去向。这是司马氏家族刻意安排的,因此历史记载也只能含糊其辞,故作玄虚了。
我们刻意想象一下,这三千死士的组织结构,完全是一种秘密军队的结构。他们要暗中进行军事训练,并且要有明确的指挥系统。这样,在政变的时候,他们才能令行禁止,迅速投入战斗。那么这么多人,又要求按时按点的行动,是不可能过于分散的。他们必须尽量集中在一起,并且能够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时候不被其他人怀疑。
这些人安排在司马懿的庄园、领地是不可能的。曹爽一伙就算是再志大才疏,也不会放松对司马懿家族的监视。如果在司马懿家族的私人领地发现大规模的武装,司马氏将随之灭亡。因此,这三千死士就只有一个藏身之所,那就是京师的军队之中。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是司马师豢养的原因。司马师当时担任的是中护军的职务,这是司马懿在退隐时刻意安排的。中护军的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它掌握着京师军队中军官的选举任用的大权。司马师就是依靠这种权力,将司马氏的影响渗透进了曹魏京师的军队。那些所谓的死士,不过是京城军队中的将士罢了。
这就是司马师豢养的死士的真正面目,也是这些死士没有被曹爽一伙发现的原因。当政变的时候,这些原本就是军人的死士,自然可以迅速组织起来,投入战斗。在政变结束后,这些死士也自然回到他们过去的岗位,不为人所知。司马师在军队中要借重这些秘密力量,也不会把他们公之于众。这也是历史无法记载他们的由来与归宿的原因。
二、三千死士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这三千死士的真面目,就会知道为什么司马懿能够依靠他们政变成功了。在政变前夜,司马懿和司马师才把早就谋划好的政变计划告诉司马昭。结果当天晚上,司马师照常睡觉,而司马昭却无法入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师胜券在握的信心,他的信心就来自这三千死士。
不过,司马师的信心并不是来自这些死士的战斗力。我们从政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死士的战斗力实在低下。他们保护司马懿前往武库的时候,路过曹爽的府前。这三千死士保护着司马懿,竟然被曹爽府中的守门将以数十弓弩手阻拦。连续数次,司马懿一行都无法突破阻拦,直到守门将士不再射箭才得以通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千死士的战斗力堪忧。那么司马师到底要依仗他们什么呢?其实,这三千死士主要有两个作用。正是这两个作用,才保证了司马懿政变的成功。
第一个作用,就是在政变开始的时候,保证司马懿父子的安全。曹爽兄弟之所以敢于全部出城,保护少帝去高平陵拜谒,主要原因是对司马懿的行动感到放心。有人以为,当年司马懿装病骗过了曹爽,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完全是一种错觉。
曹爽和他的部下并不是都是笨伯。即便是司马懿诈病,让曹爽一伙认为自己病入膏肓,也不会躲过曹爽一伙的监视。只要司马懿府中有大的举动,一定会被曹爽的耳目知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司马懿和司马师在政变的最后时刻,才将消息告诉司马昭。由此可知,司马懿为了不引起曹爽的注意,他的府中武装力量是薄弱的。
那么,仅仅靠着司马懿府中的这点武装,司马懿要发动政变,估计一出门就会被曹爽安排的监视兵力给抓获。按照曹操当年对何进的话来说,就是这仅仅是几个狱卒就能够做到的事。因此,为了保证司马懿父子的安全,就必须需要一支较大的武装。这就是这三千死士在政变之初的作用。
由于有了这三千死士的保护,使得司马懿能够迅速实施自己的计划。他迅速封闭城门,进入皇宫,释放郭太后。在得到太后的旨意后,他拥有了大义的名分,得以动用洛阳的京师武力来对抗曹爽。
第二个作用,就是瓦解曹爽在京师武装中的势力,夺取这支重要武装的指挥权。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整个京师武装都没有反应。有人说,这是因为曹爽疏忽大意,把他担任指挥的兄弟都带走,使得营中群龙无首造成的。
其实,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作为军人出身的曹爽兄弟,对军权的重视不会比其他人差。在曹睿去世前,专门封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就是郑重其事地把军权交给了曹爽,曹爽怎么可能把军权当作儿戏。
即便是曹爽兄弟都陪同少帝外出,他们也会在军中留下代言人,来替他们指挥军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代言人几乎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这是因为这三千死士是京师禁军的骨干,他们擅离职守,使得整个禁军失去了指挥。就算是曹爽的同伙想要动用禁军来响应曹爽,都是办不到的事了。
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后,马上派司徒高柔去夺取了曹爽军营的指挥权,派太仆王观去夺取了曹羲军营的指挥权。在这三千死士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占据了曹爽兄弟的军营,并夺取了京城禁军这支全国最精锐强大军队的指挥权。正是此举的成功,奠定了司马懿政变胜利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三千死士的作用居功至伟。
三、曹爽失败的真正原因。
在很多记载中,都对曹爽的失败大加诟病。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挟持少帝前往许都,打开武库武装军队,并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天下事还未可知。其实,在司马懿控制了京城禁军之后,曹爽一伙已经败局已定了。
当时曹爽一伙的狼狈相,已经让人感到可怜。他们陪同少帝去高平陵拜谒,本身就不会率领太多的兵马,而且也不会携带整齐的装备。在得知司马懿政变的消息后,曹爽才赶快征发附近屯田的兵士数千人来自卫。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兵士与禁军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差得如同天壤之别。
如果曹爽按照桓范的建议,挟持少帝去许都,那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司马懿控制了天下最精锐强大的禁军,曹魏国内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如果动用武力,曹爽一伙根本不堪一击。以司马懿的作战风格,估计曹爽等人来到许都,还没有来得及下一步行动,就会遭到司马懿的围攻而失败。
至于说那些地方上的军队,且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如何,是否能够及时赶到,能否远水解得了近渴。他们是否接受曹爽的号令就是一个未知数。由于曹爽兄弟倒行逆施,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司马懿又摆出一副为曹魏拨乱反正的嘴脸,自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桓范的建议看似有些道理,其实是根本无法行得通的。
因此,曹爽兄弟经过考虑后,还是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的这条路。他们知道武力抵抗是一条死路,幻想一旦投降,司马懿能够留下自己的性命。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懿拥有了京城禁军的指挥权,而这与那三千死士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结语:
史书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师征召了他长期豢养的三千死士来参加政变。而这三千死士平日里散在人间,政变时不知道从何而来。其实这只是司马氏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些人的来历罢了。其实这些人是作为中护军的司马师在禁军中培植的力量,他们都是禁军的骨干,大部分都是中下级军官。
正是有了这些死士的参加,使得司马懿在政变开始时得到了他们的保护,得以发动政变。而正是他们擅离职守,使得京师禁军失去了指挥,曹爽兄弟留下的代言人无法动员禁军阻止政变。更是由于他们的帮助,使得司马懿能够派人迅速接管曹爽兄弟的军营,掌握了曹魏最精锐强大军队的指挥权。
当政变达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曹爽兄弟的失败已经无可避免了。他们即便是按照桓范的建议行事,征召天下勤王之师。他们无论是在道义上、作战指挥上、军队的数量质量上,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如果双方交战,曹爽一伙必败无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曹爽兄弟才选择了投降,企图以此换取自己一条生路。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Ü司马懿发生政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能成功?
司马懿发动兵变,之所以会能成功,不在3000兵马,没有后面二条,就算司马懿有3万人马,也不会成事。
第一条,这是最主要的一条,曹爽的无能。曹爽乃纨绔之弟,凭借父亲的关系,执掌大将军的兵符,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政治和军事的历练过程,除了享受荣华富贵之外,什么朝廷,权谋,用兵都图有虚名。
第二条,司马懿的奸诈。司马懿通过装病,把国事和自已一家都托付给曹爽,让曹爽从根本上解除了对司马懿的戒心。然后,乘机发难控制都城,把曹爽一家拿在手上,置于刀下。司马懿很了解曹爽,知道他除了享受,不懂得如何应变局面。知道他关键时刻,他只知道保全自已和家人的性命,其他都可以不要。
司马懿对曹爽拿揑得很准,就是曹爽兵符在手,皇帝在旁边,也不会,也不肯去调全国兵马来勤王。宁肯相信司马懿不会害自已,不会要自已的命。
曹爽的无能成就了司马懿的野心,如果曹操在世,能知道司马懿的虎狼之心,那必杀之,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高平陵之变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美军的所有舰队中,哪支实力最强?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