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这恐怕是马谡选择上山扎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平地驻守同样难以阻挡张郃。综合《三国志》和现代地图来看,诸葛亮设计的预伏地点极有可能是陇山而非街亭,但由于张郃率领的先头部队行军速度太快,双方在街亭遭遇,马谡在无法按计划进行设伏,且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为了给诸葛亮争取时间,无奈选择了驻扎南山。虽然马谡最终战败,但却一定程度避免了蜀军伤到元气,很难说马谡是功是过。
街亭之战背景,第一次北伐的关键之战
魏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太子曹叡即位,任命夏侯楙驻守长安,关中空虚。
△魏明帝曹叡
魏太和元年(227年),孟达在和诸葛亮多次通信后,秘密答应归蜀,但由于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不合,于是秘密上表告发孟达。孟达听说后诚惶诚恐,企图立即举兵反叛,司马懿写信劝慰于他,孟达因而由于不决。司马懿则秘密发兵讨伐新城,诸葛亮见有机可乘,随即决定大举北伐,第一次北伐爆发。
魏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出兵伐魏,在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后,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出兵箕谷充当疑兵,果真吸引了曹真主力;诸葛亮则亲率大军进攻祁山。
△第一次北伐示意图
由于刘备去世,曹魏方面对于蜀汉防备松懈,在得知诸葛亮北伐后大惊,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等郡先后背叛曹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地区岌岌可危。魏明帝曹叡则当机立断,令张郃率领骑兵五万支援陇右,自己则亲率步骑大军随后动身,同时移驾长安亲自督战。
魏蜀双方战略意图,街亭极可能是遭遇战
在得知曹魏出兵之后,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而是将马谡提拔为先锋,使其率军阻挡张郃大军。当时从关中到陇右一共有五条,分别是瓦亭道、鸡头道、番须道、关陇古道和陈仓古栈道,但由于瓦亭道和鸡头道距离较远,而陈仓古道和关陇道又年久失修,无法容许大军通过,因此诸葛亮断定魏军必然会走番须道,而张郃也的确选择了番须道。(注意下图)
结合上图,我们来分析一下蜀魏双方在街亭之战中的战略意图:
1、蜀汉战略意图:前文说过,诸葛亮北伐后,曹魏方面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有归属之意,而诸葛亮原本的北伐意图便是先占据陇西,然后在徐徐图之,而陇西五郡如今已有三郡意图归附,这使得诸葛亮占据陇西成为了可能。因此,诸葛亮派遣马谡率军出征的意图就恨明显了,就是想要马谡阻挡住曹魏大军,给自己平定陇西地区争取时间。而结合地图来看,诸葛亮预计的设伏地点极有可能是陇山,而并非街亭,因为街亭地势较为平缓,很难阻挡曹魏大军。
△诸葛亮
2、曹魏战略意图:曹魏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是没有预计到的,应对有些慌乱,而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的叛乱则使得陇右岌岌可危,一旦陇右丢失,那么关中地区也就朝不保夕了,而以陇西的兵马想要抵挡诸葛亮显然不可能,因此曹魏方面必须赶在诸葛亮平定陇西之前支援。因此,张郃率领五万骑兵疾驰,为的就是尽快赶往陇西,不给诸葛亮平定陇西的时间。张郃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因此率领的先锋部队日夜兼程,拼尽全力的疾行。
△张郃
诸葛亮可能也没有料到曹魏行军如此迅速,在马谡还未赶到陇山设伏之前,张郃的五万大军便已经穿过了陇山,双方在街亭遭遇。由此推断,街亭之战极有可能是一场遭遇战,而并非诸葛亮原本的设伏地点,从这一点来讲,从马谡和张郃相遇之刻起,诸葛亮的计划就已经落空了。
驻守南山乃是无奈选择,马谡的战略失误难以避免
马谡在担任先锋之前,长期担任参军一职,经常与诸葛亮探讨军事,因此对于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马谡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如今与张郃在街亭遭遇,在原本计划已经落空的情况下,马谡该如何选择呢?
△王平、马谡
1、与张郃野战。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选择。马谡手中不过一万兵马,要与曹魏五万骑兵野战,无异于自杀,这点完全可以排除。
2、且战且退,缠住张郃。这点也不可能,张郃兵力本就占优,加之全是骑兵,完全可以发挥机动优势,分出一部分兵力来和马谡纠缠,其余军队完全可以越过马谡支援陇西。而且后方就是曹军主力,一旦自己的兵力被缠住,那么曹魏大军便可源源不断通过番须道。
△王平
3、据城而守。这正是副将王平的建议,奈何街亭此地虽有城池,却都是小城,且不说守不守得住,一旦被围困,不仅脱身困难,而且等于完全丢失了阻挡曹魏大军的战略目的,曹魏大军仍然可以源源不断的开进陇西。
4、据险而守迟滞魏军。占据街亭附近高山,不仅可以从上而下威胁张郃大军,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蜀军的山地作战优势,同时由王平率军驻守山下城邑,互为犄角,封锁番须道,共同牵制张郃大军。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在已失先手的情况下,第四种选择几乎是马谡可以做出的最优选择了。如果张郃想要彻底围困住王平和马谡军队,那么便无法分兵进入陇西,这等于是给诸葛亮争取了趁机平定陇西或收拢军队退回祁山的时间。
或许马谡没有考虑到水源问题,或许他此招乃是弃卒保车的无奈之举,水源问题的确成为了马谡最终战败的导火索。张郃毕竟也是驰骋沙场的老将,五子良将的名头毕竟不是白来的,他果断分兵分别围住王平和马谡,切断了双方联络,并断绝了马谡水源,最终使得马谡战败。
然而,马谡迟滞魏军的目的却也实现了,虽然第一次北伐最终失败,蜀军也损失了不少兵马,但毕竟没有伤到元气,这或许是马谡唯一的功劳了。
至于马谡为何最终被杀,一方面是其的确战败,且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而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源自于门户之争,益州当地士族在马谡被杀中的作用恐怕并不小,或许正因如此,诸葛亮才会在杀了马谡之后表现的那么痛苦,想必他也知道马谡是被冤杀的。
↭⊿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枉费孔明器重幼常,纸上谈兵终失街亭。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蜀汉兵强马壮,又用马谡之谋反间曹魏君臣,冢虎司马懿被贬。值此天赐良机,诸葛亮乃上书后主刘禅《出师表》,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北伐曹魏,恢复汉室江山。自北伐以来进展颇为顺利,只因马谡在山上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大忌丢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唱空城计,徐徐退回成都。那么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当道安营扎寨能挡住曹魏大军的进攻吗?能守住街亭吗?下面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蜀汉能否守得住街亭,保证粮道不失,关键在于两军主将,而这一点蜀军就不占优势。
蜀汉街亭主将:马谡、王平
马谡,字幼常,与诸葛亮同为荆州派系,深得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纸上谈兵,言过其实,委以重任应慎重。诸葛亮不以为然,任用其为参军,于七擒孟获和反间曹魏君臣谋略颇多,常常与他的见解不谋而合。因此,他将粮道命脉街亭交给马谡,委以重任。
诸葛亮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马谡是参军,擅长参谋军机出谋划策,一直没独立带兵打战,缺乏实践。马谡和指挥长平之战损失45万赵国精锐的赵括没啥区别,都是兵书上的专家,战场上的雏鸟。马谡还自负甚高,不听从久经战阵的王平良策,在山上安营扎寨,分五千兵马给王平,让其下山安营扎寨。
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
曹魏攻取街亭主将:司马懿、司马昭、张郃
司马懿以“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为先锋,率军20万气势汹汹地杀向街亭。司马懿行军必先远远哨探,确认无伏兵才前行。 张郃乃久经战阵的当世良将,是和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一个级别的大将。就连司马昭也是虎父无犬子,虽未经征战,见蜀汉舍弃当道要塞,于山上安营扎寨乃兵家之大忌。司马懿笑话诸葛亮重用徒有虚名的庸才,焉能不败。
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从蜀汉和曹魏在街亭的主将对比,可知蜀汉在街亭的主将比曹魏差的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马谡乃第一次独自领兵作战,而司马懿却是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慎重应对的对手,张郃乃“五子良将”之一。可笑的是,马谡自告奋勇守卫街亭之时,面对丞相的疑虑,说出了别说司马懿、张郃,即使是曹叡御驾亲征,我也不怕的狂言。
“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至于蜀汉和曹魏两国在街亭军队数量对比,对战局胜败比主将的影响小多了。
蜀汉街亭军队构成:马谡和王平率2.5万精兵守街亭,高翔率领1万军队守街亭东北的柳城,魏延率本部人马守街亭右边。
曹魏攻取街亭大军:司马懿为主帅,张郃为先锋的20万大军。
通过两军主将和军队数量对比,可知像马谡这样的战争雏鸟即使没有犯了兵家大忌,于街亭平地筑城,也挡不住司马懿和张郃的进攻,或许多坚持几天,迟早会丢掉街亭。除了上面分析的两军主帅和军队数量差距的原因之外,还有下列原因。
蜀汉军营主副将之间不和,而曹魏主将和先锋之间同仇敌忾。马谡仗着自己从小熟读兵书,深得诸葛亮的信任,瞧不起目不识丁的降将王平。在街亭怎么安营扎寨时,两人意见相左,互不退让,马谡又意气用事,给了王平五千兵马,将其赶走。主副将之间,如此不和,此战焉能不败,街亭怎能不失。
再根据《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分析马谡于平地安营扎寨能否守住街亭。
正史中,此战没有司马懿,魏明帝曹叡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大军攻取马谡防守的街亭。这比《三国演义》中守街亭容易多了,由于马谡未采纳先锋王平的建议,犯了兵家大忌,放弃水源,南山上安营扎寨。张郃将马谡大军包围,断绝马谡取水之路,马谡军队因缺水无心恋战而败,四散逃亡。马谡因此丢失街亭。
《三国志》: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
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叙述,马谡即使在街亭当道安营扎寨,不论是主帅素质,还是兵力差距,也是很难守住街亭的。而《三国志》中相关描述,没有冢虎司马懿,仅有“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马谡的胜算又多了那么一丁点,起码不会那么快失街亭。只要马谡坚持到诸葛亮派出得力干将来街亭替换他,就是胜利。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这个问题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第一,不是马谡主动往下冲,是张郃主动向上攻。此时蜀汉士兵粮水两缺,哪里力气和士气?居高临下的优势早失去作用。第二,兵力问题,马谡面对的应该没有数十倍的魏国骑兵那么夸张,甚至兵力对比上差不多,关键是曹魏确实有骑兵的优势。
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关中三郡响应,根据《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记载,群臣一下没了主意,但是曹叡认为诸葛亮必败,乃部马步骑五万拒亮,还特进张郃,都督诸军。但是,根据街亭的地形,街亭口就像一条道,三郡反叛再加上兵贵神速,张郃到达街亭应该是曹魏军前部,以骑兵为主。因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反思这一战原文:“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于兵少也,在于一人耳”。这个记载已经很明确了。那么,再顺着诸葛亮的话说,战争并非在于军队的数量多少,主要还是带兵之人。
所以,无论张郃带领的军队有多少,马谡如果能好好利用街亭的地形,要抵御张郃问题其实不大。街亭入口就是一条道,四周都是山,从抵御曹魏精锐骑兵的角度来说,把部队放上山也没有错。毕竟骑兵适合在平原冲击。所以,马谡放弃街亭相对平坦的市镇,这是避开对方之所长,还可以利用蜀汉军队善于山岭作战的优势,只是,马谡作为主帅经验毕竟是有限的(当然现代人,包括笔者也是“上帝视角”了)。因此,经验丰富的王平提醒了马谡,可惜王平目前只是裨将军,职务更高的黄袭等人都没有说话,马谡自然也听不进去。所以,张郃一来,就占领了街亭的街市,而且一看马谡军都在山上,楞是把正规军整得犹如山贼之众,与其上山攻打,不如断了他们食水,这招对付山贼叛逆屡见不鲜了。
(右边红圈内就是街亭口,街亭四周有很多险要的山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夫莫开,马谡也忽视了街亭口的作用。如果他在街亭口部署兵力,修建堡垒工事,由于道口的狭窄,那么张郃兵力再多,也会失去作用,骑兵的机动性也失去优势,结果就是张郃军长驱直入,没有遭受多大的抵抗。那么再退一步说,万一街亭口在张郃猛烈的攻击下,守不住了,这时候居高临下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因为,张郃军一旦在街口击溃马谡军,必定追击并进入街亭,这个时候提前在山上的埋伏的蜀汉军,再从上往下出击,先前被击溃的士兵再反击,那么马谡的胜算还是要比张郃大很多。依照张郃的“尿性”,一旦受到夹击,可能会立马会安排撤军,这样街亭还是一样守住了。
所以,马谡如果充分利用街亭的地形,修建工事,全力守住街亭的道口,问题应该不大。而且马谡属于防守的一方,在兵力调整上有很好的主动权,哪怕只是派王平的千馀人埋伏山上,如有万一,擂鼓而下,那更是上了双保险。
►☜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首先要说一下,张郃所部魏军兵力有限,并没有什么优势。而且马谡并不需要击败魏军,而是守住就是胜利,因此原本获胜并不难。但是他擅自带兵上山,被魏军切断水道,这就被逼得和魏军要对攻,自然不是对手。
街亭之战时,张郃的兵力不会太多,马谡在兵力上并不吃亏。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命赵云、邓芝率部分蜀军出斜谷,声称要攻打郿县,将曹真统帅的魏军主力吸引过去。自己则带着蜀军主力乘虚攻打陇右,夺取了天水、南安、安定等郡,一时形势大好。
不过诸葛亮出祁山以后,魏明帝曹叡已经发现中计,于是命曹真继续和赵云对峙,张郃率军经街亭增援陇右,自己则坐镇长安以便接应各处。
此时在关中的魏军包括原来留守关中的军队和曹叡所率的五万援兵两部分,相比之下,蜀汉实力有限,诸葛亮北伐的总兵力大约也就四五万的样子。就总兵力来说,肯定要多于蜀军北伐兵力。
然而郿县靠近长安,长安又是曹魏在关中的统治中心,这会又是曹叡驻跸所在,因此魏军显然在彻底解除赵云这一路蜀军前,不可能把主力派往陇右。这一点也可以从曹叡把地位更高的曹真留下,只派张郃前往街亭得到证明。
所以张郃所率应该只是魏军的偏师,兵力并不会太多。
而尽管此时陇右尚未完全平定,还有一些忠于曹魏的军队据守城池抵抗。比如说陇西郡、广魏郡就拒绝投降,还有雍州刺史郭淮率军据守上邽。加上凉州的魏军也正在南下,蜀军也只能以部分兵力扼守街亭,主力还是要用来扫清陇右残余魏军。
但是毕竟陇右魏军实力有限,除了郭淮外,只能困守各地,凉州南下的魏军兵力也不会太多,诸葛亮能调拨给马谡的兵力不会太少,至少也应该和张郃兵力相当。
当然,张郃长途奔袭,他统帅的部队可能以骑兵居多。而蜀军骑兵本来就没有魏军多,马谡手下的骑兵数量就更少了,因此如果两军野战的话,马谡会吃亏。但是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马谡并不需要和张郃野战。
而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目的只是为了迟滞魏军增援陇右的速度,并不是击败魏军,难度不大。
在街亭之战前,对于诸葛亮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必须在魏军增援部队赶来前,平定陇右。这样他就可以利用陇右的资源和魏军打消耗战。而广魏郡是陇右东边的门户,连接关中和陇右,所以诸葛亮的第一要务是夺取广魏。
因此诸葛亮一面命马谡去街亭,阻挡关中赶来的魏军,自己则进驻靠近上邽的西县,其目的应该是攻击驻守上邽的郭淮,消灭魏军在陇右最后一支机动力量,然后再各个击破陇右其他魏军。
在这种情况下,马谡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击败张郃,而是尽可能挡住张郃,为诸葛亮夺取陇右争取时间。
在三国时期,因为攻城手段有限,守城方有着很大的优势。很多名将像曹操、周瑜、诸葛亮等等,在面对坚守城池、营寨的对手时往往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攻克。所以如果马谡在路口下寨坚守的话,骑兵又不利于攻坚,那么张郃也很难得手。
实际上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卤城之战时,张郃攻击王平驻守的营寨时,就以失败告终。因此马谡的任务难度其实不大。
然而马谡上山据守的话,就改变了攻守之势。
马谡上山据守以后,张郃并没有冒险攻击,而是切断了蜀军的水道。这么一来马谡就无法在山上坚守,只能和魏军决战。
然而蜀军的精华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殆尽,虽然诸葛亮接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精心训练蜀军,但是此时的蜀军和魏军精锐部队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魏军在骑兵方面又有优势,马谡野战打不过张郃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是马谡自己把一个比较容易的任务难度变高了,《三国志》里才会说他“违亮节度 ,举动失宜”,才招致失败。如果他老老实实守在路口,那么应该还是不难挡住张郃的。
▦✲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几天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吗?
马谡还真能挡住魏兵。
街亭之战,实在是马谡判断错误了。
马谡步兵一万,张郃骑兵五万,怎么阻拦?
马谡步兵,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刀盾兵,有很大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对付曹魏骑兵的车兵,这个车兵和战车并不一样,而是大车和连弩兵。
也就是遇到北魏骑兵的时候,大车自己围上三圈,圈里面是不断发射的连弩兵,这时候的大车,堪比拒马,阻拦骑兵冲击,而自由的连弩兵在阵里面发射。简直就是一个长刺的乌龟阵,单凭骑兵是很难啃下来的,必须要大量刀盾兵配合才能攻击。
纯骑兵骑兵遇到这种阵型阵法倒也可以不怕,扬尘而去就是,这乌龟阵,追敌还真的不好使,一追,阵型就破裂了。
而这一次,来的恰好是纯骑兵,没有跟随的刀盾步兵,而且张郃的骑兵也不能扬尘而去,留下这一支不小的敌军放在自己的补给线路之后,(纯骑兵带的补给不多),只能强行啃下来。以张郃的能力来说,会不会强行进攻还两说。
那么,张郃会不会用五万骑兵包围一万车兵?很难,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倍的人数,包围未免薄弱了点。因为这车兵可以随时来开几个大车,出来突击几下子。而且这不是城墙,围城是围堵四个城门(大多数),而这随时可以开的无数个门,会让包围变成儿戏的。
那么马谡做了什么,他带兵上山了,车兵啊,连弩兵啊,他又没有炮火,抢制高点干嘛,就是为了从上往下冲击,势不可挡,悲剧啊。
不管是什么山,都是只有几条山路的,这就把自己的四处出击的自由封死了,于是乎,张郃派出少量兵兵,堵死下山的几条路,就算是把一万连弩兵包围了,包围以后,想怎么玩都行了......于是缺粮断水,把蜀军搞定了。
诸葛亮只是想要马谡堵住一下张郃,可是马谡还想进一步打败,击溃张郃,贪功了,所以悲剧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