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1840年6月,一支拥有16艘军舰、4艘武装轮船、28艘运输舰以及4000名陆军(包括第18皇家爱尔兰联队、第26苏格兰来福枪联队、第49孟加拉联队等部队)的英国武装出现在了广州海面。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起初,由于英军不了解清朝的虚实。英军统帅懿律见广州清军防备森严,看似不好对付,所以便只在广州海面留下四艘军舰和一艘武装轮船,执行封锁任务后,便率主力直接北上福建了。
这里强调一下。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对清朝的虚实并不了解。
虽然多年之前,马嘎尔尼来过中国,还写了见闻录。但他带回去的情报没有参考价值。
比如他说清朝专制,社会黑暗野蛮,农民不如狗,饿殍遍地走。这些情况,在同时期欧洲的俄国、普鲁士,以及英国的爱尔兰、苏格兰也存在。
应该说,这是当时世界的一种常态。英国不可能因为这些情报就断定清朝不堪一击。
诚然,开战之前,在广州的英国人,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也提供了很多清朝的情报。但这些的情报比较片面,顶多只是让英国人知道「清朝不是强无敌,不是遍地黄金,清朝也有大量穷人存在」而已。对中英战争的帮助很有限。
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对清朝的了解并不深。不知道清朝内陆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清朝有多少兵力,不知道清军的具体部署,训练水平如何,具体装备如何。不知道清朝的死穴是什么。
而这也正是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会与清朝打打停停,一会打,一会又谈判,谈崩了之后又接着打,前后打了两年之久的原因。
如果英军知道清朝的死穴,战争根本打不了两年。半年时间足矣。
说回鸦片战争。
1840年7月初,英军主力抵达福建厦门。
懿律的堂弟义律托人向厦门地方官送了一份国书,要求当地县令呈交给中国宰相。但遭到拒绝。
随后,双方交火,各有损伤。
英军使者见厦门守军不收国书,便直接把国书留在沙滩上。然后英军离开厦门,继续北上。
几天后,英军抵达浙江定海。
当地的知县姚怀祥登上英舰交涉,英军要求姚怀祥让出县城,给英军休整,遭到拒绝。
随后,双方开打,英军轻松攻占定海。
定海城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后,道光皇帝发布上谕,千里飞书,令闽浙总督邓廷桢率水师增援浙江。同时,还罢免了一批浙江官员。
但诏书还没下发到地方,英军就走了,目标是天津的大沽口。
在英军袭扰闽浙,北上天津期间。林则徐派人回京预警,说洋人有攻打天津的可能性。
道光皇帝接到奏报后,先是令直隶总督琦善封锁港湾,统率弁兵,相机剿办。但他接到琦善回报,说天津兵力不足,炮台的大炮陈旧,恐怕打不过洋鬼子的消息后。马上又改主意,让琦善不要擅作主张。有什么消息都要先回报朝廷,由朝廷定夺。
1840年8月11日,英军抵达大沽口。琦善派人与英军接触。英军随即就把一封国书(与丢在厦门沙滩上的那封内容一样)交给清朝使者。希望使者转交道光皇帝。(内容是抗议林则徐销毁鸦片,希望道光皇帝能严惩当事人,顺带还提出割地,赔款等要求)
四天后,这封英国的国书被送达北京。
随国书一起抵达的,还有琦善的奏折。
在这封奏折里,琦善说把英军说成是“天顶星人”,战斗力碾压清军。劝道光不要开战。
见到英吉利夷船式样,长圆共分三种,其至大者,照常使用篷桅,必待风潮而行,船身吃水二丈七八尺,其高出水处,亦计两丈有余。舱中分设三层,逐层有炮百余位,舟中所载皆系鸟枪,船之首尾,均各设有红衣大炮一尊,与鸟枪均自来火。其后梢两旁,内外俱有风轮,设火池,上有风斗,火乘风气,烟气上熏,轮盘即激水自转,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
道光帝看了奏折和国书后,认为既然洋鬼子来去无定,清军只能被动挨打。又判断洋鬼子针对的只是林则徐,不是大清。便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撤换林则徐,英军就会罢休。
于是,他就把林则徐撤了。然后,派琦善接替林则徐,到广东与英军谈判。
英军见清朝有意谈判,便离开大沽口,南下到了广东。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以钦差身份撤掉林则徐。然后,与英军展开谈判。
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琦善把广州外海的炮台守军都裁撤了。
按他的设想,只要把林则徐当替罪羊推出去,然后“赏”点钱给洋鬼子,这事就了了,他就可以回去复命了。
然而他没想到,指责林则徐销烟,只是英国人的借口。洋鬼子谈判的真正目的,是赔款加割地(赔款五百万,割让香港),外加不准清廷再干涉英国商人向中国贩卖鸦片(也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权利)。
这个条件太苛刻了,琦善不仅做不了主。道光也未必会同意。于是,谈判陷入僵局。
1841年1月7日,英军失去耐心,再加上又看到琦善傻不愣登的把广州外海的炮台守军都裁撤了。于是,英军顺势发动突袭,攻占了虎门炮台外围的大角、沙角等炮台。
这一战,清军死伤700余人,11艘战船被英军击沉,完全是被吊打。
琦善被打蒙了,不敢再战。然后,他在没有上书道光皇帝的情况下,擅作主张的与英军签订条约,即《穿鼻草约》。(由于清朝没有在条约上盖章,所以条约不合法,不被认为是清朝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签订条约后,英军撤回驻守在浙江定海等地的驻军,全部集中于广州。
浙江方面的清朝官员见英军撤走,随即调集大军进驻定海,重建防务。
1841年1月27日,琦善擅做主张与英军签订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蒙了。再加上他又听说英军攻打虎门炮台,颇为气愤。
于是,他当即下旨,撤掉琦善,改派御前大臣奕山为钦差,调集一千胡南绿营兵,两千四川绿营兵,一千贵州绿营兵,分赴广东增援。正式对英军开战。
后来道光又陆陆续续调兵增援广东,总计兵力近两万人。
一个月后,英军见琦善被撤职,知道清朝皇帝不同意,不会陪款、割地。又见新的钦差大臣没来,广东无人做主。于是便先下手为强,向虎门炮台发起进攻。
这一战,清军败得更惨。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都战死了。而英军的损失忽略不计,死伤仅仅只是个位数。
英军本来还想顺势占领广州的。只是因为兵力不足,才没有攻城。
1841年4月,在路上磨蹭了三个月的钦差大臣奕山以及各地援军抵达广东。
这时候,广东的清军总数约2.5万人。
道光皇帝认为大军云集,兵力充足,便令奕山立即反攻,驱逐洋夷,收复失地。
奕山不敢怠慢,随即就发动夜袭。
然而,战争结果让奕山瞠目结舌。
两千多英军,仅以9人战死,68人受伤的代价,就击败了2万清军。
清军输得是一溃千里,广州城外的多个炮台被英军攻占。
后来,英军架炮,准备轰城。广州城眼瞅着就保不住了。
而此时的广州城内,更是一团糟。奕山推卸责任,说“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
有这样的上司,自然上行下效,最后导致湖南绿营和广东乡勇在广州城里发生火并。
仗还没打,自己人就先干起来了。
眼瞅着打不过,奕山派人举白旗,把广州拱手相让。然后派人谈判,希望花钱再把广州城赎回来。这等于是变相的贿赂英军。
后来,为了不被道光惩罚,奕山一面向上虚报战功,把惨败说成是大胜。一面派人疯狂搜刮民财,贿赂英军,并与英军签订卖国协定,希望尽快把洋鬼子送走。
只要洋鬼子走,一切好说。洋鬼子走了,他才能继续编谎话骗皇帝。
然而,又让他没想到的是,英军在收了他的贿赂后,不仅没走,反而还增兵了。
1941年8月10日,从印度增援而来的第二波英军抵达澳门。十天后,这支英军(大约五千多人)到了福建。
1841年8月26日,英军攻打厦门。当天,厦门便被攻陷。
此战,英军战死1名,伤十余名。清军伤亡数百人,总兵江继芸战死。
英军第一次到厦门,不清楚虚实。所以直接撤走。但通过打广州了解了清朝虚实,知道清军不堪一击,所以“二进宫”时,便轻松拿下。
在厦门休整几天后,英军继续北上,目标是浙江定海。
1841年9月25日,英军攻打定海。并于六天激战后,第二次拿下定海。
此战,清军约七千兵力。而且由于有前番失守的教训,清军还重点加固了定海防线。实事求是的说,清军已经尽力了。
但即便如此,清军仍打不过英军。战后统计双方伤亡,清军死伤一千多,英军仅伤亡30人。
不过,由于英军军纪不好,定海当地老百姓到处偷袭英军。因而英军只占了定海城,对城外没有控制力。
也就是说,英军不敢出城。
总窝在定海城里也不是个事,为了扩大战线,逼清朝谈判,1841年10月10日,英军向定海周围的镇海和宁波发动进攻。
两江总督裕谦,浙江提督余步云,率四千清军在镇海与两千英军发生战斗。
此战,英军炮火猛烈。余步云贪生怕死,逃往宁波。裕谦死战不退,自尽身亡。
英军拿下镇海后,继续攻宁波。刚逃到宁波的余步云又弃城而逃,宁波失陷。
镇海、宁波相继失陷后,英军忘了在定海的教训,大肆掳掠、奸淫。结果被愤怒乡民打了埋伏,约40余名英国兵被俘虏。(英军整体军纪其实还凑合,但英军中有很多印度士兵,纪律崩坏,经常骚扰民众)
不过,清军的纪律也不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在老百姓眼里,清军也是一群混世魔王。
所以自始至终,老百姓与清军,都是单独对付洋鬼子。没有任何合作。英军如果不扰民,单地老百姓根本不会掺和官府的抗英斗争。
不久后,宁波等地失守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皇帝的心情跌倒了谷底。他很想谈判,但碍于面子,还是调从各省抽调了一万人增援浙江。
数月后,浙江本地绿营、乡勇与增援的外省部队会和,总计约三万人,对驻定海、镇海的英军发动反击。
此次反击,结果和广州反击战类似。清军反攻失利,几乎全军覆没,英军趁势反攻,清军被迫退守绍兴、杭州。
只不过,由于陆上兵力不足,英军无法再继续向杭州发动进攻。因而英军和清军,便一个在外海搞海上封锁,一个在陆上封锁,双方就类似于静坐战一样,在绍兴与宁波之间对峙了起来。
在对峙期间。英军通过当地人的指点,终于知道清朝的死穴。
清朝的赋税,一半来自江南。其中的大部分都走运河到北方。只要切断运河,清朝会主动请和。
这就是清朝的死穴。
于是,英军调整部署,调集主力向长江下游发动进攻,而清军对此毫无戒备。
结果,驻守长江下游的清军又被英军打了措手不及。(这已经是第N次措手不及了)
在进攻长江下游期间,英军第三波增援,二十五艘军舰,十四艘汽轮,九艘给养船和载有一万名陆军的运兵船抵达战场。
1842年5月7日,驻宁波的英军撤离,北上与进攻长江下游的英军汇合。
此时,英军兵力已经高达一万九。
前番作战,清军两三万人拿两三千英军都没办法。现在英军增至近两万人,江苏的清军哪里还打得过哦?
故而,英军在长江下游的青浦、镇江等地的战役,都是毫无悬念。
1942年8月9日,英军主力抵达南京江面。
两天后,英军登陆,在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上安设大炮,准备攻城。
清朝此时无力再战,又加上运河被切断,朝廷征不到税收了。于是,道光皇帝便只好派人与英军代表谈判。
至于谈判的结果,就是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过程大致就是如此。
清朝为什么会败得如此彻底呢?
具体原因说起来就太多了。科技落后,思想落后,体制落后,战术落后,等等等等,要想论述清楚,写本书都可以,甚至可以写好多本书。
这里只说个经常被人忽视的因素:清军在中原各省的军事体制,是用来防民的,监视地方官员,防备老百姓造反,而非御外。
这种军事体制,维持地方治安还行,碰到稍微有点规模的起义,都压不住。又怎么能可能与打遍世界无敌手的英国人对抗呢?
从这套军事体制我们也可以看出,清朝的统治者和老百姓,是完全脱节的。双方对对方都没有信任感。
英军在攻击镇江时,亲眼见到当地老百姓一边冒着危险,观看英军与清军战斗,一边像看热闹一样,非常镇静的端着碗吃饭。
英军在占领镇江后,亲眼看到城内的老百姓像没事人一样,主动向入城的英军兜售新鲜水果和蔬菜,完全不把英军当侵略者。
英军在路过上海时,当地乡绅筹钱组织了一支武装。当地人自愿参加自卫队,并非担心洋人上岸作恶,而是怕八旗军趁机抢劫。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众生相。老百姓和满清统治者相互不信任。
老百姓不是没有战斗力,只是统治者不愿意动员而已。而老百姓对统治者也缺乏动力为其报效,火不烧身,与己无关。
这样一种状况,导致道光空有四亿臣民,可实际能调动的力量,也就几十万人。而真正能用于东南战场的,更少,不过十来万人而已,还要分散在几个省。
看起来,清军人多。可实际上,清军的人数并没有绝对优势。
科技、体制、战术、思想,没有一方面比人家强。甚至连可用兵员都没有明显优势。这哪里还打得赢呢?
¡#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鸦片战争会败,绝非是因清军的武器落后于英军。彼时,因起爆药、火帽、圆锥弹丸、击发枪机等近代步枪武器技术才刚刚被发明出来,英军并未来得及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枪支上,而早前就被制造出的带有膛线、射程远、准确率高的来复枪,也因造价高未能成为英军士兵的制式武器。所以此时的英军所使用的轻武器还是较为落后的前装燧发滑膛枪,这种枪支并没有比清军所使用的鸟枪先进多少。
英军所使用的前装燧发滑膛枪,它的最大射程不超过270米,且一旦超过180米,它的准确率基本为零,正如时英国陆军上校汉格在评价前装燧发滑膛枪所说:“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可以打中80码外的人形靶、甚至是100码;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可以说它的准确率是很低的。
同时,前装燧发滑膛枪还有一个致命性的缺点,那就是装填十分麻烦,射速极低,即使是一个老兵,每分钟最多也就发射三发,若是新兵,甚至只能做到一发。此外在战争过程中,因装填过程繁琐,英军往往会出现各种“忍俊不禁”的错误,如装填后,忘了将通洗枪管、炮膛的铁条抽出枪管,射击后铁条不翼而飞,因其需要依靠铁条来将弹药、弹头推入枪管,没有了铁条,就导致无法再装填;在装填时,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塞入枪口,致使不发弹,而此时若想再次装填,英军士兵只能是从战列中退到后面,然后慢慢地将弹头挖出来。
简单的说,英军所使用的前装燧发滑膛枪是一款射程短、射速低、准确率低、装填麻烦的落后滑膛枪。与鸟枪相比,它并没有多少的优势。首先,在射程上,前装燧发滑膛枪虽最大距离能到270米,但是其有效杀伤率却只有75米,因此并未比鸟枪先进多少。其次,前装燧发滑膛枪每分钟最大的射速不过三发,而鸟枪亦有二发,差距也不是很大,清军完全就可以用人数来弥补这个差距。最后,在准确率上,在相同的距离,前装燧发滑膛枪大约可达90%,鸟枪则大概只有70%,对于这个差距,清军亦可用人数来弥补。
总得说,相对于清军所使用的鸟枪,英军所使用的前装燧发滑膛枪虽要强于它,但是这差距却并不大,清军完全可以用人数来弥补这差距。
说实在的,英军所使用的这种制式枪,不但比清军所使用的鸟枪先进不了多少,与清军所使用的弩弓,也是没有多大的优势。清代前,中国弩弓的最大射程就达300米,宋代的神臂弓最大射程更是达500多米,至清代,其弩弓技术已是十分高超,射程更是大幅度提高。再加上清军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射箭是他们最擅长的能力,因此靠着这先进的弩弓,一个训练有素的弩手,最远可准确命中180米外一个人形大小的靶子。
别看弩弓落后,但是跟当时那落后,且效率极其低下的前装燧发滑膛枪相比,操作简单、射程远、准确率高的弩弓反而更具优势,弩弓每分钟最高可有四发的射速,弓箭的穿透力也要比火枪的子弹更强,由神臂弓所发射的箭甚至可以穿透两层铁甲,而这绝非是普通的火枪子弹能做到的。可以这么说,在鸦片战争时,清军所使用的那看似落后的弩弓,其实比英国所使用的那糟糕的滑膛枪还更具有优势。
因此,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中,清军会输绝非是因为武器装备的问题。这时,英军的武器并没有比清军先进多少,那点差距清军完全可以用人数来弥补。事实上,清军会输,而且输的那么的彻底,绝非是武器上的问题,而是与上层统治者的素质,及清朝落后的制度有关。
首先,自古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若想赢得战争,其统帅的意志尤为重要,若统帅的意志坚定,弱势的一方也有可能战胜强势身为一方。比如,1885年发生在镇南关的清法战争,清军身为弱势的一方,之所以能赢过强势的法国,主要原因就是因这时的清军,上至统治者,下至将士,都有与法军决战的决心,为此在战争中是死战不退,由此镇南关一战,清军才能大胜法军。
反之,若统帅的意志不够坚定,在与敌军的作战中,或犹豫不决,或索性怯战,那就算与对方的差距不明显,最后失败的也只会是自己,鸦片战争就能很好的佐证这一点。鸦片战争发生时,清军的最高统帅道光帝在与英军的战争中,就反复的在“剿”与“抚”之间来回徘徊着,不知如何选择,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鸦片战争发生之初,一些想向自己的祖先康熙、雍正、乾隆那般,做到外能折冲尊俎,内能戈马平家的道光,在强烈的虚荣心的“蛊惑”下,加之又不熟悉英军真实的情况,所以是坚决主战,势要“剿”灭逆夷,维护清朝作为天朝上国的荣耀。按理说,如若道光帝能够将“剿”的意志贯彻到底,并坚定到不惜与英军打一场倾国之战,那在鸦片战争中,清军胜利的机会将远胜于英军,毕竟此时英军不过千人,若清军举国而战,数千英军无论如何是胜不了清国的。
但是,谁料道光的主战决心并不坚定,在接连接到英军攻陷大角、沙角炮台的战报后,道光开始退缩了,他开始惧怕英军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软弱的他,又开始改变对英的政策,由“剿”转“抚”。此时道光为了让英军放弃进攻,他先是让清军停止一切的战争行为,闭关自守,而后为了向英军表达自己求和的态度,道光先是将林则徐撤职,之后又下令恢复中英之间的贸易,并撤销禁烟命令。
此后,道光又要求琦善向英国转上谕旨:“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朦,措置失当,兹所录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闻,必当逐经查明,重治其罪。现已派钦差大臣,驰至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申冤抑”,向英军表达自己的求和之心。
只能说,道光太过单纯,英国早就对清朝的土地和资源垂涎三尺,此时见清军居然如此羸弱,道光又如此软弱,他们岂会因为道光的一道治林则徐的罪,恢复中英之前的贸易就能善罢甘休的呢?此时的他们还有着领土和特权的要求,且还要求北上进京。这时,道光眼见英国居然如此的狼子野心,本来就不太想拉下天朝上国“荣耀”的道光,是大发雷霆,“夷情益形桀骜,且所愿其奢,其势不得不大加征剿”,再一次主“剿”。
可惜,之前道光不明智的“剿”变“抚”的转变,早已让清军丧失了战争的先机。在道光主动停战的间隙,英军早已休整完毕,集合了一支实力不俗的舰队,是粮草充足、弹药充沛。而反观清军,因道光停战诏令的下达,原本前往沿海地区增援的清军,是纷纷停止了进军,或驻扎原地,不知所措;或退回原驻地。由此,在道光突然又宣布主战后,各地清军顿时是无所适从,再加之因信息传送的缓慢,很多清军还误认为处于停战的状态。就这样,道光突然再次主战的行为,不但让英军有了再次动手的借口,还同时让茫然无措的清军是损失惨重。
要知道,道光时期,清军可没有电话、电报这些东西,当时通讯条件极差,各省的奏折、题本和咨文,及皇帝下发的诏令,都需要通过兵部遍设全国的驿站系统来进行传递,由驿卒骑驿马,一站站地接力,送往公文的目的地。而在当时,从广州到北京,或从北京到广东,若以普通速度,需用时约30至35天;若以“四百里加急”,需用时约20多天,即使以最快的“五百里加急”,也需用时约16至19天。也就是说,当道光下达继续对英军动武的命令时,前方的清军最快也要半个月才能受到。试想,战场的变化可是瞬息万变的,时机也是稍纵即逝的,半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战场的任何局势。
由此,当英军在谈判桌上得知道光要继续开战,并迅速作出反应时,清军却是毫无准备,多数阵线的清军根本就不知道要继续开战的情况。可以说,因道光再次无脑的宣战,再加上清廷消息传送的缓慢,致使毫无准备的清军是损失惨重,虎门、广州、厦门、定海、镇海、宁波等地相继失陷,清廷损失惨重。
当然,即使到这个时候,清军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如若在这时,皇帝是行事果断、坚毅的,恐怕这时,他们所想的就是坚决反击,调动全国各地的兵力,与英军决战。但是,可惜的是,道光终究是一个软弱的皇帝,太过优柔寡断,也太过胆小,当与英军的战争再次接连失利时,道光想的不是血战,而是退缩,是赶紧的求和。
只能说,大敌当前,道光“剿”“抚”回旋、战和不定,给整个战事带来了一个很坏的影响,他的优柔寡断,是清军失利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然,鸦片战争会败,虽然道光要占很大的原因,但是这与清朝腐败的官僚集团也分不开关系,当时若不是这些与英军直接作战的官员的欺君罔上,或许道光不会因为错误的认知,作出错误的决策,最终致使清军惨败。晚清时期,整个清廷上下是早已烂成一片,大部分官僚从上到下都被腐蚀的干干净净,是练就了一身欺君罔上,搜刮民财的好功夫,其程度简直让人是目瞪口呆。
比如虎门战败后,道光曾派参赞大臣杨芳赴赶广州主持与英的战局。可就在杨芳到广州的第二天,英军就完全占领广州内河地区,按理说此时杨芳应该如实的向道光上报广州的战局,好让道光作出正确的应对。可是,此时的杨芳在给道光的奏折中却是丝毫不提战败的消息,反而是欺君罔上:“莫若先设一计,以退其船。查从前该逆夷求偿烟价、求给地方,皆无可许之理。今俱不敢妄图,而唯希冀照常贸易”,将自己被打的不敢出头的战绩,夸大成自己打的英夷求饶的战绩,是丝毫不提广州内河各据点失守的情况,反而是谎称英军因清军严密的防守而退出,可谓是胆大包天。
再比如1841年1月30日,道光授奕山为靖逆将军,命其从湘、鄂、桂、赣、滇、黔、蜀七省调集大军,南下抗英。但是,这次南下其结果却是以失败而告终,因奕山的莽撞进攻,致使清军被英军海陆夹攻,近乎全军覆没。可是,就在广州清军升起白旗投降的时候,道光所收到的奏报仍是英军战败,清军大胜的捷报。
可以说,道光之所以会接二连三的改变对英政策,除了他自身的原因,还有的就是诸多前线大臣的欺瞒。鸦片战争时,在前线大臣有意的欺瞒下,道光完全就是一个聋子,一个瞎子,更是形同一个傻子皇帝。比如道光在厦门失陷之前,在大臣的欺瞒下,他曾一度认为英军不会陆战,只要一上岸就会摔倒的可笑的笑话,为此他曾特意颁下谕旨:“夷人此次到闽,已有陆路提督伪官名目,恐其招集闽、广汉奸为登陆交战之际。君臣昏庸至此,此战如何取胜?”,认为清军应该注意,不能让英军招募到替其进行陆战的海盗。直到鸦片战争都进行了一年多时,道光才知道原来英军是会陆战的,直到这时,道光才下令各地要注重陆路防守。
想想看,这时何等的可笑,一个皇帝居然都被底下的大臣欺瞒到,都认为英军是一个不会陆战的军队,由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一个如此无知的最高统帅,他所下的命令是有多愚蠢。此外,再加上道光在最初所接到的消息又都是捷报,让他误以为清军天下无敌,英军是弱小不堪,如此我们也就不难想象,清军所接到的命令是有多么的不符合实际。试想,就是在这么一个不知战场真实情况的最高统帅的指挥下,清军焉能胜呢?
其次,鸦片战争清军会败,除了跟上层统治者的素质有关,还有的就是跟其本身那腐朽而又落后的制度有关。
首先,清廷所实施的国防方针,就是落后的“安内重于防外”的思想,就是对于整个国家的军事布置,以“安内”为主、为先、为重,“防外”为次、为后、为轻,将国家所有的精兵布置到王朝的腹地,即京畿地区,然后将战斗力较弱的军队布置到其他地区,如沿海地区。由此,基于这种理念,当时清廷虽拥有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但是其武器的分配却是根据距离京畿地区的远近来决定的,离中枢、京畿越近,武器就越精良,离中枢、京畿越远,武器就越窳劣。
此外,因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所以对于武器的分配,其朝廷还有着严重的区分民族的现象,即由满族组成的八旗军,不管他们战斗力如何(事实上道光朝的八旗军早已经烂透,战斗力堪称渣),他们都能分配到最先进的武器,反之由汉族组成的绿营,无论他战斗力如何,他们所能分配到的武器,就只能是最为低劣的。
而在当时,驻扎在沿海地区的清朝军队,就恰恰是绿营占了绝大多数(当时道光朝的八旗军大约有20万人,其中约10万人驻扎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称为京营;约10万人驻于关外、蒙古、西北等一些要冲地带,同时有少量的八旗驻守和监视内地各行省,称为驻防八旗)。试想,清朝最先进的武器本就比英军要弱,此时在与英军作战中充当主力的绿营,他们手握的还不是清朝最先进的武器,反而是最低劣的武器,你说这战还怎么打呢?
当然,如若此时跟英军作战的绿营人数众多,且也较为精锐,那倒也不是不能打。可是,事实上,当时驻扎在沿海地区的绿营,其数量和战斗力,跟英军比起来,都占不到任何的优势。首先,因清廷长期奉行“安内重于防外”方针,沿海要地是兵微将寡,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武装力量,以广州为例,1856年,广东全省约有清军7.36万人,而驻守于虎门、广州至佛山珠江沿岸等要地的清军仅有2万人,平均下来每地仅有数千人驻守,由此可知清朝在沿海地区兵力之薄弱。
其次,沿海地区的清军不但兵力薄弱,战斗力更是不行。自乾隆以来,清朝就甚少发生战争,且就算发生也是在北方,内地尤其是沿海地区,自雍正以来,百余年间都未发生太大的战事。因此,此时驻扎在沿海地区的清军,他们的日常任务就是维持社会治安,对于一些强盗、海盗之类。由此,一个百年都没经历过战事的军队,他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注定是好不到哪里去的。
因此,试问,一个军队数量、武器、战斗力等皆不占优势的清军,他如何能战胜一个武器、战斗力皆优于自己的英军呢?
当然,有人说,京营的军队不是很精锐吗?清朝天下的军队不是有近百万吗?难道就不能从其他地方调兵,然后去对抗英军吗?是的,的确可以,但是这个想法在道光这里是行不通的,刚才我们也说了,他太优柔寡断了,对于他而言,他是不可能冒着动摇清朝统治根基的危险,去大规模调动全国,尤其是京城地区的兵力,去驰援沿海地区的。他所能会做的就是从内地各省零星地抽调部队,然后临时拼凑成军,千里赴援。但是这些临时拼凑的军队,无论其数量有多少,它的作用都是极其有限的,这些部队,士兵和将领之间互不熟悉,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仓促投入战斗,缺乏锐气,又缺少协同的他们,往往只会一触即溃,丝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最高统帅对战场情况一无所知,与英军直接作战的将领又欺君罔上,君臣昏庸,致使在前方作战的清军时刻都得要接受朝廷各种朝令夕改的命令。而后,因清廷实施““安内重于防外”的方针,与英军面对面作战的主力绿营,其在人数、武器、战斗力等方面,较之英军都没有任何的优势,相反还多处于劣势。如此,在实力不如人 ,又要接受上层统治者胡乱的指挥,清军焉能不败?
✁▽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英国只派了7000人上门挑衅,结果治下有4亿子民的大清帝国竟然很快跪服讨饶,现在看来确实是咄咄怪事一桩。
从双方表面情势看,大一统的中国以4亿VS7千人,根本不可能输嘛,又怎会输得这么快速这么惨淡这么丢人?那时的大清,还是铁桶江山,不比民国时分一盘散沙,竟然撑不了多久,最终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告终,难道不奇怪吗?
1,主动开启战争,毕竟是强盗行为,英国内部一直有强大的反对声音,上头也有掣肘力量。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可知,仅1840的2-6月间,也即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之际,短短4个月间英国下院收到的抗议请愿书就达150多份。从一些资料看,此时英国根本没有胜算,甚至都没什么长久规划,只要清军稍微能挫败一下英军,他们也是准备鸣金收兵打道回府的。
1898年,莫理循及其中国仆人,“结下生死友谊”
2,从国家军备来看,那时的大清,绿营兵约60万,八旗兵约20万,总兵力达80万,拥有彼时全球最庞大的常备军。而英国兵力呢,正规军仅14万,即便把负责内卫任务的6万国民军加上,总兵力也只不过约20万,差不多是1:4;(《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3,战争是在中国本土展开的。那时远道而来侵略的英军,海陆军合并计算约7000人,最后结束时才增加到2万人,清军那是以逸待劳以众击寡,以40人对付一人,咋还被打的落花流水呢?中国的兵器,确实处在劣势,投入战场的火枪火炮就型制样式而言,比英军要落后个200余年,但也只是“型制样式”上来说的,更何况兵力等方面绝对优势啊!(吕小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武器和作战效能》)
4,按《枪炮细菌与钢铁》的成例,当初百来个欧洲洋人就能远征打趴澳大利亚南边那些大岛,但那是“现代人”VS“野蛮人”的对决,那是征服大清帝国能比的?《大分流》等研究名著都表明,至少在18世纪末期以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仍不低于西方诸国,生产总量甚至远远超过;
5,彼时的大清,优越感还极其强,仍是东亚地区霸主,“天朝”对外体制下越南朝鲜等地还得纳贡受册封,一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英国人开始想平等接触都没机会。结果,英国佬稍微派出几千人,就能让老大帝国俯首称臣、割地赔款,个中微妙在哪里?
最表面的原因,当然是大清的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乃至官员指挥上都太糟糕,差劲到不堪一击。我们知道,所谓战争,最基本的实质确实是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30年后的1875年,左宗棠在陕西凤翔发现明末所遗“开花炮弹”,就认为是兵器不行,才导致“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的。
从军事实力上看,大清着实没有对抗的资本。按名学者茅海建的说法,一句话概括双方水准,英军已是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在冷热兵器混用的层级。比如,大明嘉靖时期留下来的“洋枪洋炮”委实不大顶用——这一点参观过广东虎门炮台或江苏镇江焦山炮台的朋友,当有所感同身受,分明就是摆摆pose啊!
而当时英军什么装备?人手一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种军用枪:1,伯克式(Barker)前装滑膛燧发枪;2,布伦士威克式(Brunswick)前装滑膛击发枪。这两种手枪,射程在两三百米,射速为2至3发/分钟,大抵一支能顶清军兵丁鸟枪5支。
双方所用火炮,则基本是同一款(此前,西方传教士南怀仁等帮大清制作了很多火炮,与英国基本同步),样式与机制原理是差不多的。双方的差异,主要在于制造工艺引起的质量问题。比如英国早采用铁模等工艺了,大清还停留在泥模工艺,导致弹道紊乱,射击精度不靠谱;比如大清长期军备懈怠,炮架、炮车、瞄准器具都不完善,甚至丢三落四,士兵们有时纯靠自己眼睛瞄准。
更要命的,当然是火药差异。那时的英国,火药都已是工厂批量生产,乃世界NO.1级,而大清火药还是明朝配方,是手工作坊糊弄来的,打个飞鸟都费劲。鸦片战争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采用的火药,配方还是留下的,硝含量竟然高达80%,吸潮、不便久贮,爆破效力低,都是必然的了。1841年2月6日那场战役,民族英雄关天培死的壮烈,但也死得很冤。
另外,还有船舰等,大清也完全弱势。清朝水师,兵力并不弱,但驻守很分散;船舰数量也不少,有几百艘,单福建水师就有战船242艘,但船体很小、航速太弱、指挥军官甚至都没航海经验。所以,战争虽然沿海展开,但清军不敢出海交锋,一直力求陆战解决。可狡猾的英军,是敲准大清命门,凭借着强大的海军优势,横行于中国海面。
整场鸦片战争,清军都是在防守,一靠城墙,二靠炮台。投入的军备也少,譬如江苏宝山(今上海)的吴淞营,小小一地就驻扎1000营兵、各款大炮241尊、常备火药8940斤。但他的致命要害,就是作战能力很差、防务内部组织不堪一击——大清的士兵简直过家家似的,挑选的军官也重考察蛮力而非指挥能力,时人心中的军官不过一介鲁莽武夫,“不学无术”倒成标配。真动真格了,如何不滑天下之大稽?
早在鸦片战争爆发的10年前,东印度公司派商船阿美士德号侦察中国沿海状况时,随船的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巡视了吴淞炮台后,就在日记中写道,“假若我们是以敌人身份来到这里,整个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他没有过分吹牛。
当时中国平民
结果,整场战争,断断续续抗衡了两年,清军没能击落英军任何一艘战舰或轮船,而自家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从来,中国近代史拉开了百年苦难史的序幕。
但是,说来说去,这毕竟是一场仅仅7000人“蛮夷”在遥远国界挑衅的事件,规模程度还不如倭寇闹事,双方也只是互相炮击了几回。两年下来,清军阵亡总数3100人,如何就拱手认输了呢?如此说来,讲说“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最终败无可败”,也是说不过去的。
最根本的原因,当是道光帝及其统治上层,根本没当多大一回事。1938年,英国东印度舰队总司令马他仑致书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水师船只随时来粤”相要挟,两广总督邓廷桢奏报,道光帝几乎看都不看一眼,仅朱批“知道了”三字便了事。实际上,现在从大量材料也可知,当时的京城高层,还没一人知道“英国”在哪里、国力如何,只是鄙夷称之为“红毛夷”,也把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视为“边衅”而已。
这是一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中方甚至都没什么准备的对抗,一败涂地是必然的。彼时情势,现在研究全球史的都是常识了:19世纪,少数国家已开始强权主导全球化,在这一个席卷天下的链条中,中国实际处在最不利最脆弱的那个环节,列强虎视眈眈。
比如,那时西方诸如兴起所谓“消费革命”,茶叶取代酒类成为洋人最欢迎的饮料,而这东西只有中国才有,无论多贵英国人都得购买。希望中国打开市场,双方展开贸易谈判,是英国人首先要求的,结果清政府置之不理。于是,野蛮地用武力强迫,成为野心勃勃又仗势欺人的英国政府的唯一选项。
而中国上上下下对此一无所知。龚自珍、林则徐号称中国最开明、最愿意了解外务的官员、知识分子,事前也对战争估量严重不足,认为用兵规模“大抵相当于今天反走私的警察行动,只不过当时没有警察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道光帝根本不想打仗。现在能知道的一点证据是,林则徐在京期间,道光帝八次召见,每次密谈超过4个小时,核心议题就是道光帝下了死命令:边衅决不可开。
道光帝很害怕“边衅”爆发问题,甚至形成恐惧心理。茅海建先生分析,这与道光帝的经历息息相关:他登基不久,南疆就爆出了张格尔叛乱,整整应付了7年、动用4万军队、耗帑1000多万两银子,方才得以平息,道光帝为此身心俱疲,心有余悸。他再也不想搞大事情了。
那时的清政府,实际也没钱打仗了。日后的英国驻上海领事哲美森曾评论过,“清政府从没有编制过预算之类的东西”,“完全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在财富但却永远缺钱的国家”,财政可说极度疲敝。那时的道光帝,年龄将近60岁,施政宗旨是无为而治,整天节省吃鸡蛋,是心知肚明政府财政困顿,也实在不想折腾了。
更为核心的,这是“皇权”的性质决定的:内部如果有骚乱有起义,威胁到其统治,皇权将不惜一切代价调集资源镇压,以维护自身“私天下”统治,此前平三藩死亡人数超1亿、随后的镇压太平天国死亡人数竟超二战,都是明显例子。但是,外部的挑衅,只要是钱、是割地能解决,又不影响皇权地位的,能打则打,打不过认输赔付都是无所谓了。
所以,这就是结论:清政府武器、人事都落后于人,阶段性战争确实无法与英军抗衡。但是若真举国之力投入,并不见得真会输,道光帝自己也不认为不认为大清不能打胜下一次战争。但是,他不想打了,绝不愿意再出现大的战乱与动荡了,很快就选择妥协。“任我生前江山稳固,哪管死后洪水滔天”,这就是皇权统治者的心理,也是清政府会输会认输的根源。
这个结局,就是《南京条约》签订后,一位英国学者所评论的:中国人是在“安危之间而不是在是非之间选择了一条道路”;而这场战争唯二能证明的,除了英国佬的野蛮,也是在向世界宣告并证实,大清是绝对的无能和不称职,如果中国还想要取得一点点进步,非得推倒他不可了。
(注:本文数据参考茅海建先生著作甚多,特此说明)
┟≜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不请自来!
关于提主之提问,换句话说鸦片战争清朝为什么会失败,就此问题,本人做一下回答!
鸦片战争清朝为什么会失败,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军事方面讲,清朝的武装力量分为八旗与绿营,其中八旗二十万,绿营大约六十万,共八十万。
首先这二十万八旗半数驻扎在北京城内外,半数驻扎在全国各地,实际清朝军队的主力还是绿营。
大家知道,现在一个国家有军队有警察,其中警察对内,军队对外,当时清朝没有警察只有军队,可以说当时清朝的军队即对内又对外,实际主要还是对内,所以就此,当时清朝在各地驻防的兵力并不多,在鸦片战争中,在当时的战场上,清军与外军所出动的兵力几乎是相等的,甚至清朝的兵力还要少于外军的兵力,再加上当时战场投充能力的不足,这也是造成清朝失败的原因。
再有,说到鸦片战争,在此不得不说一下枪刺,也就是刺刀。
首先在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武器虽然落后于英军,但这个落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时清朝军队的火器已经达到百万之七十,但是清军却败在了刺刀上,这是因为当时外军的枪上有刺刀,而清军的枪上没有刺刀,这也就造成了清军不敢与外军打近战,更造成了清军失败的原因!
另外,还有,鸦片战争清朝的失败,有很大原因是败在了汉奸身上!
这只是从军事方面来讲,总之,鸦片战争清朝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鸦片战争清朝是失败了,但是清朝军队与八旗将士的勇敢精神是不容否定的!
↚➪为什么鸦片战争里,道光下了血本调兵遣将,清军却还是一败再败?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道光皇帝清朝皇帝中最抠门的一位,《清史稿》这样评价他:“宣宗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说明他的皇帝生活非常节俭,他使用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菜,除龙袍外,剩下的衣服破了,打上补丁再穿。他对皇后非常敬重,一次皇后过生日,满朝的亲贵都来祝贺,献了寿礼,自然要招待权臣们,开宴后,众人都是每人面前只有一碗打卤面。为了办寿宴,道光皇帝狠心杀了四头猪,原来是杀十头的。可是这么节俭的皇帝,为了打赢中英鸦片战争,可以说下了血本,为什么败呢。
鸦片战争的由来。
如果详细的说,估计写明天早上去,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鸦片战争的由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1661年在印度成功建立殖民地,从17世纪开始和清朝建立的贸易关系,到19世纪东印度公司每年从清朝进口的茶叶已经占到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额的90%之上。因为欧洲的皇室对来自东方的茶叶,犹如现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奢侈品一样。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仅棉花、洋布、钟表等少量物品。
他们运来机器加工的毛纺呢,根本卖不动,只好亏本大甩卖。英国只能用白银交换茶叶、瓷器、丝绸等中国产的物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人在印度发现鸦片,印度使用鸦片很普遍,主要代替酒精。英国通过走私鸦片,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每年从2000箱增加到40000万箱,中国大量的白银流了出去,英国再用这些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当时的清朝朝廷已经意识到鸦片的危害了,决定派林则徐去广州禁烟,这才有虎门销烟。英国人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故意挑起了鸦片战争。这就是鸦片战争的由来。
英国人为什么敢打鸦片战争。
英国离中国远离万里之外,对于发动鸦片战争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英国为什么敢打鸦片战争,以4000人的远征舰队,敢同大清帝国打仗,这也太冒险了吧。他们为什么敢冒险,敢孤军深入。早在1793年,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使团出访大清,在他们认知里大清帝是富饶而强大的,当马嘎尔尼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看到是封建帝国的腐朽、民众的无知、科技的落后、体制的僵化这一切都颠覆了他对清朝的认知。
当他见到84岁的乾隆皇帝时,拿出自己的蒸汽机、战列舰、火枪、望远镜时,提出想与清朝贸易,可是昏朽的乾隆说道:“夷族奇技淫巧,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马嘎尔尼回国后在议会说道:“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这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的官员们支撑着,而她胜过邻居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的庞大。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有纪律和安全。”英国人对中国的形象就此破灭。随着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站稳脚跟,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就提到日程,他们在对中国贸易中,不断的试探清廷的反应,发现清政府的腐朽,比他们想像还要厉害,所以就敢发动鸦片战争。
清朝在兵多将广的情况下怎么就一败再败呢。
一,对英国发动战争认识不足。
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取得巨大成功后。可是当时的英国的鸦片贩子发出战争的叫嚣的时候,道光皇帝却认为禁烟之事,已经过去了,他们不可能到中国来打仗。道光皇帝甚至认为,鸦片贩子的调兵遣将不过恫吓而已。根本没有做任何的战略部署。道光皇帝根本不知道大英帝国在哪,不了解此时的大英帝国,更不知英国的工业革命,所有人东印度公司不过是近邻崛起的小部落。在1842年,道光皇帝才发出上谕,提出几个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英吉利至回疆各有无旱路可通?来素有无往来。”没有人回答,此时中英鸦片战争已经开始了。皇帝都是如此,大臣们可想而知。
二,对英国军队的不了解。
从1840年6月下旬,英国的远征舰队开始集结,他们是老的帆船战列舰队还有新式的蒸汽机式的铁壳炮舰。其实这不是英国最强的舰队,只能属于二流的水平。但其吨位超800吨护卫舰足以压垮清军在珠江布置的木排、铁链等间隔的防务。当清兵面对这海上巨物时,根本不知道打,自己陈旧炮台发出的火炮打不着军舰,而英国军舰一炮就有四、五里地,超出守岸火炮的一倍以上,1841年1月,英国的蒸汽炮舰在一个小时内就瘫痪了清兵的沙角炮台,英国的登陆部队,使用的是短身燧发枪,属于最新击发式武器,有效射程为270米,射速为3-4每分钟。而中国的清兵使用是鸟枪,古老的热兵器,有的还有大刀、标枪等原始冷兵器。这样武器,清兵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这是战争前,清朝在鸦片战争中,从上到下弥漫轻敌的心理,不了解敌人的行为,这样的战争胜率怎么可能有呢。
我们来看看,清朝道光皇帝怎么下血本的。
一,1841年1月底,道光皇帝发布对英宣战书,随后任命宗室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这杨芳《清史稿》这样记载:“少有干略,读书通大义。”战功频频,在16年前曾经平叛张格尔之乱。71岁临高龄临危受命,奔赴广州。而奕山更是道光器重的族侄,我们看到《雍正王朝》里面的十四阿哥,曾任征西大将军,奕山就是他的玄孙,打仗那可是老辈传。道光皇帝给他们七省的兵马,还一次性给了300万两银子,这是抠门皇帝最大方的一回。
二,浙江三败之后,道光皇帝又派自己的股肱之臣奕经前去救援。这奕经可是雍正的四世孙,血统纯正,给了奕经扬威将军的名号,并从江西、湖北、安徽、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省调集军队支持,岁钱尽花,只要能把英军给赶出浙江,不要考虑成本。道光皇帝可以下赌注越来越大。
而这些清朝将军们制定的战术,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失败了。
一,老将杨芳的以邪制邪。
满腹韬略的杨芳到达广州后,才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敌人,以前在边境平叛,以兵力优势、还有勇敢轻松把敌人擒于马下。而现在英国军舰在海上就可以发射炮弹,射击炮台,清兵的炮弹都打海里了,够不上。这样的仗怎么打,必须用奇术才能胜利。杨芳认为,英国军舰肯定有邪术作崇,于是他决定以邪治邪。于是大量在广州收集女人使用的马桶还有狗血等秽物,放到炮台周围,同时让道士现场做法,这样英国军舰发射的炮弹可以绕着飞。没有想到还是节节败退。
二,奕山到了前线替代杨芳老将。用火攻。
奕山这个人读书特别多,对于杨芳的以邪治邪战术嗤之以鼻,都什么年月还信那一套,看我的,从书中一定能找到破敌的方法。他熟读《三国演义》对里的赤壁之战太了解了,为什么不能用火攻呢,对驶入广州内河的英国军舰进行火攻,便征用上百只民船,里面放着易燃物,对着英国军舰发动攻击。没有想到,英国军舰都是铁甲船,不是曹操木船的穿越,这样火攻对于英国军舰来说,如同隔靴搔痒。
三,扬威将军奕经的“五虎擒羊”战术。
1842年2月,奕经移师杭州,对于前来侵犯的英国军队,他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是打还是和,每天都在焦虑着,只能这样拖着。这天,他到西湖的关帝庙求关公保佑,顺便求了一签,希望关二爷能给破敌良方,签文是“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保汝平安”。奕经百思不得其解。几天后,四川的援军到了,奕经一看,原来每个四川兵都戴着虎头帽,这不是虎头人吗。于是制定了在寅年寅月寅日寅刻,由四川兵戴着虎头帽出击,这就是他的“五虎擒羊”战术。
这三位将军制定的战术面对英国现代化的军舰,可想而知,但是这些将军有着共同的特点,敢于说谎,用文字想像着战争的胜利。因为鸦片战争刚开始,首战琦善出战不力,已经被道光皇帝给下狱,那么他们当然明白,如实的上报,只能是琦善的下场,于是一起编故事给道光皇帝听。比如奕山给道光皇帝汇报自己的火攻,敌亡众,逆夷号呼之声远闻数里。奕经编的更离谱,写了有4000余字的小说,向皇帝粉饰战功。反正皇帝也不亲临前线,道光皇帝每天看着各种胜利的奏折,对于英国人提出的通商条件,怎么可能答应,继续打把他们赶出中国,这就是道光皇帝对鸦片战争下血本的原因。
大清朝在英国船坚利炮下终于打开了国门,道光皇帝无论下了多少血本都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他或许永远想不明白,堂堂的大清国竟然败在几千军人之手, 是武器不行还是军队不行,其实都不是,是体制与思想,一个旧的思维方式怎么能抗衡新的思维方式,一个皇权至上怎么能对抗君主立宪制,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怎么对抗崭新的西方工业革命。道光皇帝无论怎么打都是失败,这就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
推荐阅读:
现在股市跌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在不断卖出去亏损的股票?
有个门面,第一种转让费8万,房租4千一个月,第二种是直接6500一个月,哪种划算?
上一篇:券商股满仓了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