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大清当然竭尽全力想要把握住北洋军,可是,操作方向不对,越努力越失控!
北洋原本可以控制
以过去的经验推断,北洋六镇其实是应该把握得住的。
比起依靠地方政府养的淮军来,北洋军长期是由朝廷拨款操练的。
即使袁世凯在操练的过程中,亲自选拔主要将官,但是,北洋军中依然有不少是对大清拥有极高忠诚度的。比如:大清灭亡后也一直留着辫子的张勋。
而袁世凯极力拉拢的冯国璋等人,在大清也拥有很高的地位。从大清官员体制的角度来说,他们只能算是与袁世凯有渊源的独立力量。
因此,要说袁世凯早就树立威望,只有他才能号令北洋,这是不客观的。
大清收回兵权,却只做了表面功夫
1905年和1906年的“彰德秋操”中,袁世凯的北洋军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大清朝廷对袁世凯的强大感到不安。
1906年11月,大清建立陆军部,由陆军部统一指挥全国军队。
袁世凯迫于无奈,交出了第1、3、5、6镇,交由陆军部直接管理,自己仅仅保留第2、4镇。
慈禧准许,并指出:第2、4镇也是暂由袁世凯管辖,随时可能收回!
谁来统领军队,一纸文件就能搞定了,可是谁能真正的掌握兵权,还要看军队权力体系!
打压北洋嫡系,却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大清开始在北洋军内部的权力结构上做文章。
北洋军是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近代化军队,只能由专业人才来训练、指挥,将官的选择面比较有限。
当时,可供选择将官主要有:北洋嫡系、淮军旧部、留洋归国生。
显然,北洋嫡系是大清极力削弱的对象,而淮军旧部是其中“吃老本”的力量,因此,大清选择了扶持留洋归国士官,来对抗北洋嫡系。
良弼曾说:“我们训练军队,需打破北洋武备势力,以士官为班底,才能敌得过他们!
因此,大清大力提拔了留洋士官班底,用以打压北洋嫡系。
可是,这一招,却把大清打成了“孤家寡人”。
留洋士官们大多在日本留学,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受到到“民主”思想的熏陶,对大清的忠诚很成问题。
另一方面,在打压下,许多原本尚有“忠君”思想的北洋军官,对大清的忠诚也开始削弱!
削弱上下级影响力,却加强了“校长”的影响力
大清掌管北洋军后,为了防止各将官尾大不掉,开始频繁调动中、基层军官(参考冯玉祥、吴佩孚当时的调动情况)。
大清看来,中、基层军官是一支军队的基础,他们频繁调动,可以使高级军官无法形成自己固定的军事力量。
这么做,加强了袁世凯的影响力!
由于军队变动过快,以上下级为基础的关系被削弱:谁知道什么时候又要调走了!
但是,以学校为基础的关系却得到了加强!
就“校长”这个职务来说,袁世凯可谓是当时“大清第一校长”。
在袁世凯被夺权前,他就通过兴办学校,结成了“速成武备派”的小集团,在他被夺权后,他担任的学校职务受到影响很小。
后来名震天下的北洋军官悉数在这个体系中诞生,除此之外,就连蒋介石也是由这个体系保去日本留学!
一来一去,袁世凯尽管不在军中,但他在军队中的实际影响力却在逐渐增强!
辛亥革命后,各派“亮剑”,袁世凯把控局势
辛亥革命后,各派纷纷亮出了自己的主张。
大清原本寄以厚望的留日士官们,跳了出来!
清军进攻汉口期间,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协统蓝天蔚联名发电“政纲十二条”,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移兵响应!
这三位,都是大清曾寄予厚望的留日士官!
大清下“罪己诏”,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后,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吴禄贞,夺了张绍曾的兵权!
袁世凯借力打力,不但削弱了留日士官的异己势力,更利用他们夺取了大权!
后面的事情就不赘述了,掌握大权的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大清亡了。
拉一派,打一派是权力制衡中常见的套路。满清贵族得以入主中原两百多年,靠的也是“以汉制汉”。
这种制衡之术,难的不在让谁做什么职位,其难处在于把握暗藏于表面立场下那股暗流。
满清贵族们的驾驭之术却只能盯着表面,却看不到暗流。其最终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怎么说呢?慈禧在世的时候还能够压的住袁世凯,可慈禧一死袁世凯压不住了,当时的清政府也确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呢,辛亥革命来得太快了。
我有过一句话,如果没有孙中山先生,袁世凯想当个大总统或者想保自己一条命,根本就不可能,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北洋军队被朝廷给吞掉,而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
北洋军确实是袁世凯列出来的,真是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可以说创造了当时中国训练军队的一个撞去,同时由他亲自训练并打造出来的北洋军的嫡系,成为了未来由清政府重金打造的北洋六镇的军队的骨干。
也正是这一批骨干未来在组建北洋军上面出工出力,而且占据着北洋军的高层,所以袁世凯在北洋军队内部的地位可想而知,你不用说其他的光这个师恩重于山这个东西就能够让很多北洋军的高级将领为袁世凯是从。
当然,清政府方面也确实明白,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握在别人的手里面也不太好,包括当时的慈禧,慈禧为什么要把袁世凯这个原先是淮军的人拉到自己的身边,就是为了削弱当时已经全清一方握有重兵的李鸿章,而现在李鸿章已经被打压下去了,崛起的袁世凯成为了第二个李鸿章,慈禧当然不愿意,所以他说北洋六镇中的其中四个镇全部划拨给朝廷,而袁世凯暂时性的拥有两个镇。
这一点都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为什么北洋军仍然还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袁世凯在北洋军队内部的影响力仍然比朝廷方面还要多强。
或许慈禧在的时候,北洋军还会顾及慈禧的影响力,不会直接明目张胆的为袁世凯侍从,可是慈禧已死这北洋军就管不住了,这是一只老虎啊,所以在慈禧刚死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人想要处理袁世凯,当然袁世凯也帅些,闻到了味道它直接就选择辞职回家不干了。
当时有人就对着溥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你不是康熙爷,(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你如果是康熙爷,你就能够拿出擒鳌拜的那个气势,把这袁世凯给杀了!
虽然有所遗憾,清政府还是有办法处理北洋军的事情。但是这东西需要时间,首先高层的军官这不能动,为什么这些军官都是大清政府的骨干,都是军队的骨干,这些人一旦撤了北洋军这个重金打造出来的军队就马上又成了一个烂摊子,谁会管这样的军队拿什么去打仗?万一人家又跑到天津的大沽口登陆,你拿什么去跟人家拼?
所以,并政府对于北洋六镇的处理仍然还是循序渐进,讲究一个时间吧,反正袁世凯只要在清政府还没有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之下,没有任何的反制手段,它只能够乖乖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军队的影响力一步又一步地被清政府派下来的那些人员给替换掉,没错,高层全部都是女性练出来的,他们讲师生情谊,可这些高层如果慢慢的被其他人给替换掉,那谁跟你讲什么师生情谊,你在北洋军队内部的影响力立刻就被削弱,甚至最后没有人认得你,这个北洋军曾经的长官。
但是,让清政府没有想到的便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来得如此之快。
有人说辛亥革命最大的功臣是袁世凯,可是世上没有孙中山这么一闹腾,袁世凯这辈子只能是个奴才,也正是因为孙中山的帮助,袁世凯才能跳出来成为辛亥革命的功臣,否则他就是一只闲云野鹤。
总之,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清政府想要镇压辛亥革命就需要依靠军队,军队这个时候就开始闹脾气了,你大名长官你看人安插在军队内部,你把老长官给赶走了,军队高层明白这个时候就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如果不讨价还价,军队高层就会被慢慢替换掉,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打上了袁世凯的标签,不可能洗干净了,此时,有一根救命稻草就摆在你的面前,你得想办法自救,那救命稻草是谁?就是袁世凯把他拉回来,北洋派系仍然还是北洋军队的绝对的主力,绝对话语权的拥有者。
袁世凯在北洋高层的帮助之下,又一次回到了北洋军,并且指挥北洋军和革命党。谈妥了条件,最后逼迫清帝退位。
所以说袁世凯能够一直掌控北洋军,其实跟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是当时的满清,实在是没有人可用了,包括连一个拖后腿的都没人,这个时候你拿什么去跟别人谈条件?不说其他的你当时朝廷里面要有一个像翁酥同那样的人,不停地在扯袁世凯的后腿,不停地在放北洋军的鸽子,粮草都赶不给他,那袁世凯拿什么去打仗,就只能跟李鸿章一样,成为一个李鸿章第二,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两方面原因。
一是大势已去,汉人军阀取代满清贵族执政已是定局。
二是当政者能力不行,才不配位,北洋军不愿意卖命。
太平天国时期,出于镇压太平军的需要,朝廷允许汉人官僚练兵,统兵。于是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清朝便出现了以湘军和淮军为代表的汉人军阀势力。
面对这些新兴的军阀势力,满清朝廷的态度非常纠结。
一方面,清政府无兵可用,要继续维系朝廷的统治,必须要倚重这些军阀。
另一方面,军阀得势,胃口很大,汉人对朝廷执政者的能力,以及朝廷对军阀团体的忠诚,均持怀疑态度。
基于以上两方面因素,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清统治者在僧格林沁战死后,就采取了政治平衡策略——即类似于现在开发商和包工头之间的雇佣关系。
朝廷是开发商,军阀们是包工头。清政府为军阀提供财政和法理上的支持,并给予一定的地方权力和部分中央权力,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效忠和卖命。
汉人军阀得到好处,便不再怀疑满洲朝廷的统治能力。在此后的三十年,即太平天国后的三十年,慈禧靠着这种政治平衡,为清朝又苟延残喘的续了三十年命。
但是,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慈禧精心布置的平衡局面,就被她自己毁掉了。
当时由于连连的失策,使得汉人军阀和汉人地方大员对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能力和治国水平产生了怀疑。同时军阀们本身的胃口随着权力欲望加大也膨胀了,不再满足于继续当包工头角色,也想当开发商。
于是,满汉究竟谁掌权的矛盾产生了。
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九省的督抚就没人参与勤王护驾,而是互保报团,坐视慈禧的生死不顾。
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明白,昔日大权独揽的统治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于是她就再次以退为进,一方面对参与东南互保,不进京勤王的督抚不予追究;另一方面同意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提议的“新政”的建议。
大有分权给汉人官僚,搞君主立宪之势。
也就是让出大部分权力,满清由皇权专制向君主立宪转变。待转变之后,汉人势力将取满洲人而代之,成为执政者,而满清皇帝则退居幕后,成为“虚君”。
当然了,我们知道慈禧这招以退为进之策并非是她的本意,她并不想搞立宪。她只是想拖延时间而已。但实事求是的说,慈禧此举还是有效果的。因为凭借立宪这个举措,慈禧和汉人地方大员又保持了八年微妙平衡关系,而慈禧也得以病死善终。
慈禧死后,立宪压力转移到了载沣身上。他当时要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继续的放权,搞真正意义上的立宪。
然而载沣上台后,却看不清时局,由于他的种种白痴操作,慈禧晚年精心打造的平衡体系再次被打破。
载沣上台后,推翻了慈禧的策略。他在最不应该“复辟”的时候,选择了“复辟”。
比如,他先是罢免了袁世凯,让他的亲兄弟载涛、载洵分别控制陆海军,剥夺汉人的军权;
还比如,载沣对立宪派要求开国会一事拖拖拉拉,狠狠的刺伤了对满清朝廷还有一丝希望之心的立宪派官僚。
再比如,载沣故意搞出一个皇族内阁,让皇族被满族大臣操控内阁所有的重要部门,汉人则靠边站。(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只有4人,而且除了徐世昌之外,均无实权)
总而言之,就是慈禧答应的放权,答应的君主立宪,载沣通通推翻不承认,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把全天下的汉人官僚,包括最保守的汉人官僚,全得罪了。
对此,张之洞病重时曾劝载沣:“以一人之见而反舆情,舆情不属,必激变。”(不可逆时势而为之)
可是,载沣却对张之洞说:“怕什么,老子手上有兵在!”
按载沣当时的理解,只要罢免了袁世凯等几个汉人军阀的头子,他就能收回兵权,大清也可以继续专制统治。
当时都是二十世纪初了,载沣对权力的游戏居然还是如此落后的理解,大清岂能不完?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张之洞所言,汉人对满人继续执政,投了不信任票。毕竟,北洋军上下可全部都是汉人。北洋军上下和袁世凯有共同利益诉求,而和清政府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举个例子说,段芝贵在原来的清军,只是个下级军官,得不到重用。加入北洋军后,袁世凯就把他提拔成了高级将领。在段芝贵看来,朝廷那帮人都是什么玩意?哪有袁大帅的慧眼识珠?这紫禁城的龙椅就应该让袁大帅来坐,满洲老贵族,通通滚一边去。
类似于段芝贵这种心态的人,还有段祺瑞这些人。他们也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满清朝廷阻碍了他们的才华施展。所以,对于袁世凯,他们都是支持的,而对清政府,他们都是面和心不和。
用一句话说就是——既然跟着袁大帅就有高官厚禄,何必要去巴结朝廷那帮人呢?满人朝廷能给自己这个汉人什么待遇?
当然了,袁世凯只是当时众多俊杰人物的其中之一而已。从他后来称帝被北洋军抛弃可以看出,他也并非是不可取代之人。
然而,由于北洋军发展的时间太短,当时北洋系将领级别都不高,根本够不到清政府的政治构架顶层,他们需要袁世凯这个游走于顶层和下层的关联式人物。所以,在这种大时势下,清政府便完全丧失了对北洋军的操控,而袁世凯也能以一个“盟主”的身份,在老家远程遥控北洋军。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南方革命势头极其猛烈,清政府唯一仰仗的就是北洋军,北洋军受此重用,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所以北洋军对清政府的军令阳奉阴违,集体逼宫,袁世凯不出山,他们就不打。企图通过袁世凯,实现北洋系的利益最大化。
而袁世凯也看透了清政府是大势已去,所以也趁机带领北洋系夺权。这是符合北洋系利益的决定。
总的来说,清政府无法指挥北洋军,关键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在北洋系看来,一个无视满汉人口差距,搞出皇族内阁,无视汉人利益的朝廷,它能给自己什么利益回报?既然如此,那倒不如支持袁世凯。起码跟着袁大帅,升官发财是指日可待。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我是扎心君,我来哔哔几点。
1清朝开始,是八旗制度。八旗非常彪悍,八旗不满万,满万无人敌。巅峰时刻,八旗也就20万。后来加上蒙古八旗,汉八旗,绿营。那都是伪军了。战斗力和八旗差几个档次。
2满清八旗,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只能当兵,吃皇粮。国家太平了200多年,慢慢的腐化堕落了。去提笼架鸟,斗蛐蛐了。
3太平军起义后,绿营(绿营兵经常要靠兼职,做小买卖,才混得下去)是一塌糊涂。八旗也是屡战屡败。唯一的蒙古亲王僧格林庆,也被捻军小兵干掉。
4清朝开始利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忠棠等汉人地主知识分子,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方法,用高额军饷来训练组建团练,镇压农民起义。(湘军每人六两银子,绿营兵才二两银子,立功另算)。湘军,楚军,淮军,北洋水师。后来,朝廷的荣禄,有样学样,建立武卫军。
5这帮人除了有洋枪洋炮,并不是现代军队。所以,对付农民起义还凑合,对付外国的正规军,那是不堪一击。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李鸿章的淮军,北洋海军被日本人打得是一败涂地。
6八国联军,荣禄的武卫军,五部,前后左中右。在北京地区,被打得,就剩下袁世凯的一部武卫右军,主要因为躲在山东,死活不过来。痛定思痛,慈禧太后花大价钱,以袁世凯部,重建北洋军。袁世凯会做人,送重礼,走奕匡的上层路线。
7袁世凯虽然后来,走错了路,想当皇帝,被人唾骂,但是,当时,作为李鸿章看重的接班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袁世凯也不是外人,他叔祖袁甲三,就是李鸿章淮军系的将领。打断骨头,连着筋。
8袁世凯建立了北洋武备学校(保定军校前身),相当于后来的黄埔军校。北洋军所有军官,都是从里面毕业的。袁世凯天天,亲自给士兵发饷。吃饭的时候,还要喊口号,吃袁宫保的饭。这样,军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9后来,慈禧死了,载沣做摄政王的时候,格局越来越小,布麻袋,草麻袋,一代不如一代。不放心汉人,把袁世凯赶回家钓鱼。还不放心满人,又把满族人铁良(地位相当于是北洋老二,袁世凯是会办练兵大臣,铁良是襄办,相当于副手,带领良弼,长期深耕北洋,一生忠于满清。)赶走,毁掉了老滑头慈禧精心布的好局。
低能儿,任人唯亲,摄政王载沣换上自己的亲弟弟载涛。爱新觉罗氏。但是,年纪太小,21岁,没有经验,完全指挥不动军队。毛主席讲,用人要搞五湖四海。眼界就是高,高不可攀!
这里,详细说一下。本来,旗人铁良和袁世凯之争,铁良担任陆军部尚书,实权在握,已占了上风。袁世凯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明升暗降,失去了军权。曾担任铁良幕僚的恽宝惠说过,“铁良敢于这样做,仍由于宫廷之主持。慈禧太后之为人,阴鸷而多智谋,对满汉大臣能恩威并用,权不旁落,绝非一般妇女所能及。”要是铁良还在北洋军,清朝局势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一切都凉凉了。
10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均听命于有知遇之恩的老首长,袁世凯。
11北洋六个师,有一个师,加上禁卫军一个师。全是满族人,装备最为精良。但是,清朝退位时,只要求有饷发,有饭吃,就行了。全是废物点心。
12个别强硬派,前禁卫军协统(师长),良弼被革命党彭家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同归于尽的方式,用炸药刺杀了。其他,胆小鬼,就不敢再翻泡了。
良弼遇刺,并未当场死亡,救治了两天,还请日本军医做了截肢手术,仍然伤重身亡,临死前,良弼感叹:“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时代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袁世凯“诛心”成功,人心向袁;
载沣“掺沙子”露骨,人心思袁;
以军权“图谋”政权,人心归袁。
一、载沣的“掺沙子计划”,太过露骨,导致北洋新军“人心思袁”。
(一)继续剪除袁世凯在北洋新军的“羽翼”。
载沣逼退袁世凯后,并没有就此收手。
段祺瑞,原是北洋新军第六镇的统制。
老袁一退,载沣就把他调到江南任江北提督,朝廷进不去,相反,成了一个地方保安团的头头,那老段怎么能跟着你载沣干呢?
老段巴不得老袁赶紧回来,带着小弟我,入将拜相,封妻荫子。
冯国璋一看势头不对,他赶紧主动提出辞职。
载沣立即就同意了他的辞呈。
但为了给他一个面子,载沣仍让他负责北洋新军的日常杂务,闲职一个而已。
所以,冯国璋一方面对朝廷唯唯诺诺,一方面,暗中与老袁保持联系,为老袁的复出,出谋划策,不遗余力。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老袁不出来带着他这个小弟,他早晚要被载沣清理门户。
(二)安插亲信,试图在北洋新军中“掺沙子”,但最终失败。
老袁的班底,是北洋武备学堂和原武定军的班底。
现在,老袁一走,载沣开始选调留日士官生,着力栽培,视为亲信,破格录用,充实到新军各个位置上,落实“掺沙子”计划,企图釜底抽薪,将北洋新军的军权彻底控制到自己手中。
但是,事情的发展是适得其反,令载沣顿足捶胸,大失所望。
一是,吴禄贞、蓝天蔚等人,受同盟会影响较大,有革命思想。
张绍曾本来就是一个立宪派。
换言之,这些“亲信沙子”,其本质上都是“异己沙子”,与满清并不一心!
二是,到了北洋,三人受到新军中下级官兵的集体抵制和排挤,阳奉阴违,难以施展拳脚,始终没有站稳脚跟。
最终,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吴禄贞被袁世凯刺杀,蓝天蔚和张绍曾在老袁的逼迫下,被清廷亲自下命令:交出军权。
至此,载沣的“掺沙子计划”欲速不达,彻底失败,北洋新军的大权,又回到了老袁手中。
吴禄贞
二、袁世凯的“诛心大法”大获成功,他大肆施与恩惠,对各级军官和士兵笼络倍至,致使人心向袁。
(一)对于上级军官,他长袖善舞,施展手段。
当时,提拔各镇的统制,老袁说得先通过笔试。
第一次考试,他偷偷把考题透漏给冯国璋,让他过关,提拔为统制。
第二次考试,他又偷偷把考题透漏给段祺瑞,让他过关,提拔为统制。
你说老袁精不精,你说冯国璋和段祺瑞,跟着老袁,备受宠信,私受恩惠,又有官当,怎能不死心塌地为老袁效力呢?
(二)对于中下级军官,他培养提拔,情如师生。
当时,跟着老袁到北洋新军的,都是淮军的老人。
他们原先在淮军,被边缘化,一直得不到重用。
到了新军,老袁把他们统统招进“北洋速成武备学堂”,老袁亲自任校长。
这样,“师生关系”就建立了。
然后,一毕业,立即破格提拔,被任命为中下级军官。
这样,“利益关系”就维系了,表现好了,还能够进一步被提拔。
换言之,跟着老袁,鸟枪换炮,前途一片大好,所以这批人唯老袁马首是瞻!
袁世凯:北洋大佬,灵魂人物!
(三)对于普通士兵,广树恩惠,恩从己出。
北洋新军中的士兵,老袁当初在招兵的时候,有两个硬条件:
一是必须是汉人。
二是必须是穷苦人出身。
为什么?
这样的人,缺吃少喝,一到了新军,立即有新衣服穿,吃饱喝足,搞好了,还能当官,一下子就变成“人上人”了,何乐不为呢?
更重要的是,新军的军饷是清廷的财政供应的,从来不会断供。
每到发军饷的日子,老袁亲自点名,亲自把响银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
这样做,老袁是不嫌累的!
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一级一级发放时,各级军官克扣军饷,从而保证士兵饷银月月足额发放,公平公正,军心稳定。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每一个士兵知道,你吃的是“俺老袁的饷”。
换言之,跟着俺“袁宫保”,保你有吃有喝,有钱花,咋样,够意思吧?
所以,不要以为老袁的控制力量只是触及到中级军官,错!连下级军官、普通士兵,都对“成功诛心”,对老袁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三、北洋新军,表面上是一个“军事集团”,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集团”。
他们抱团取暖,以军权“图谋”政权,各级官兵,放眼望去,有“大把的官帽”,“大堆的银子”,现实利益明显,长远利益巨大,是故:北洋新军,人心归袁!
换言之,袁世凯不仅仅只想当一个新军头领,他还想在清廷中枢,谋得一席之地。
而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也不是仅仅在北洋新军系统,练练兵,当个军官而已,他们也想出人头地,到陆军部或更高的朝廷部门任职,最起码,也弄个地方大员干干。
但慈禧死后,以载沣为首的清廷,搞了一个“花样复辟”:
他搞了一个13人的内阁,其中9个满人,占据实权职位;仅有4个汉人,给几个闲散职位。
这样,在朝廷中枢,载沣对汉人的猜忌和排挤,别说革命党人不满意了,北洋新军也不满意,就连立宪派也不满意了。
在这种局面下,“北洋新军”作为新崛起的一个强劲的政治势力,它唯一的出路就是:
认清唯一的敌人:载沣为首的清廷,他们对北洋新军中的汉族军官虎视眈眈,必欲除之而后快。
认准唯一的老大:紧跟袁世凯,抱团取暖,不然,树倒猢狲散,老袁这杆大旗一倒,新军就会四分五裂,终必被清延分而治之。
正是由于清廷始终不信任,被打压,所以北洋新军必须抱团取暖,支持袁世凯,紧跟袁世凯,才能够生存下去,并进而实现自己和集团的“政治利益诉求。
正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唯一能够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大佬,就是袁世凯。
六福雅士评曰:
满清的统治本质,是“部落统治”。
换言之,大清是满族的大清,不是华夏的大清。
所以,忌惮汉人,防范汉人,压制汉人,排挤汉人,一直是它统治的“重头戏”。
换言之,其自私、狭隘、阴暗的统治理念,愚民,弱民,贫民的贯用手段,已经被历史大潮所否定,屁股已经被世界列强打开花了。
这一点:
革命党人看到了,要驱除鞑虏;
北洋新军看到了,要趁火打劫;
甚至连部分满族人也看到了,要试图革新。
唯有载沣之流,倒行逆施,掩耳盗铃,在历史的大趋势下,不痛下决心,不推动革新,反而还要搞一个“花样复辟”,试图用“权谋和伎俩”来维护旧有的反动落后统治,那可能吗?
载沣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终究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而袁世凯,正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提着灰斗”等着呢!
武昌枪响,老袁借力打力,趁火打劫,发起了致命一击:载沣小儿,你就从了老纳吧……
关注我,六福雅士。风趣犀利,谈史论道。
------------------
推荐阅读:
当初不要彩礼的姑娘们,后悔了吗?在婆家因没要彩礼得到尊重了吗?
下一篇: 世界上最美的一句话,你觉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