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高句丽这个国家超级厉害,从东汉一直到隋唐,在公元前37年正式建国,到了公元668年才被唐高宗给灭了。长达700多年的历史,这样的王朝在历史上的确少见。
高句丽的地盘在我国的东北和朝鲜、韩国等地。其实他们对隋唐的威胁,相当于是后来后金对明朝的威胁,基本一模一样。
不过这个高句丽和后来的高丽王朝是完全两个概念。高句丽被灭国以后,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以后,高丽王朝才再次出现,两者虽然都处于那个地区,可是性质完全不同,后者也不是前者的继承。
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消耗巨大。
隋炀帝是个随心所欲的皇帝,他登基以后,看东北那地方好像还不能自由出入,心里就不太舒服了。当年汉武帝为什么能拿下那块地方?凭什么我不能去鸭绿江钓鱼?
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三月乙亥,以柱国杜彦为朔州总管。夏四月癸卯,以蒋州刺史郭衍为洪州总管。五月辛亥,诏畜猫鬼、蛊毒、厌魅、野道之家,投于四裔。六月丙寅,下诏黜高丽王高元官爵。秋七月壬申,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丙子,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九月己丑,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隋书》
隋炀帝不爽了,后果也就严重了。他带领着百万大军朝着高句丽进发。高句丽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原王朝乱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大一统了。
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由于找来运粮的百姓太多,导致了民变。而且高句丽严防死守,根本就突破不了,结果这场征讨无疾而终,百万大军只好回家。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本来也是聚集了一百多万人马,结果国内再次发生叛乱,这次叛乱的居然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事情有点严重,为此隋炀帝只好回去平叛。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这个时候隋朝内部的叛乱已经不少了,而高句丽实在是被打得没脾气了,索性就请降了。这是一次诈降,但是隋炀帝为了面子,也只好承认了这一点,因为他得快马加鞭回去平叛了。可以说在隋炀帝手里,高句丽是完全可以平定的,但是平定高句丽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每次出征都要出动上百万人,这对隋朝的影响太大了。
为此平定高句丽的三次战争,活活把隋朝给拖垮了。等到隋炀帝回去打算平叛的时候,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唐太宗打服了高句丽,却没能灭了他们。
李世民也是个好战分子,高句丽万万没想到,隋炀帝刚走没多久,李世民这样的人才又冒出来了。
李世民灭了东突厥、吐谷浑等国以后,又打败了薛延陀汗国,可以说周围的小国家对唐朝都表示了臣服。
唯独恢复元气的高句丽表示不服气,新罗派来的使臣表示,咱们想来进贡,可是半路上被高句丽给拦住了。高句丽不给李世民面子,那事情可就大了。
李世民在贞观18年,带着张亮、李世绩、李道宗等人,带领6万大军朝着辽东进发。李道宗先发制人,斩杀数千高句丽兵,李世绩又攻占了高句丽的盖牟城,俘虏了两万多人。张亮大军又攻占了卑沙城,俘虏了8000多人。
李世绩是个猛人,他一路打到了辽东城外时,高句丽的四万多援兵也赶了过来,结果被李世绩和李道宗合伙击败。此后他们攻入辽东城,斩杀一万多高句丽兵,俘虏了五六万人,将辽东改名为辽州。
此后唐军又占领了白岩城,改名为岩州。在安市遭遇了15万高句丽援兵,结果唐太宗在这里再次击溃高句丽,并且斩杀了两万多人。
六月丙辰,师至安市城。丁巳,高丽别将高延寿、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以拒王师。李勣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刻石纪功焉。赐天下大酺二日。秋七月,李勣进军攻安市城,至九月不克,乃班师。---《旧唐书》
可惜这次征讨,并没有打下安市城,而当地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大东北有多冷我们是知道的,唐太宗只好选择班师回朝。
此后唐太宗不断派小规模的人马去袭扰高句丽,让他们疲于应付。只要是粮食生产的时候,就去打扰他们让他们粮食歉收,这位后来唐高宗灭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原王朝,那么高句丽很可能会变成后金。
我们都知道,明朝到了后期,一直都被后金打压欺负,他们疲于应付的同时,自己的国力也是一蹶不振。
其实高句丽和当时的后金是一模一样的,要不是隋炀帝、唐太宗这两位皇帝在位期间,中原王朝无比强大的话,那高句丽说不定就会选择南下。
从隋炀帝和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来看,高句丽的实力其实也很强的。只不过他们不是当时的中原王朝的对手。
据历史记载,高句丽的总兵力怎么也有60万人之多,可见这不是一个小部落,而是一个强大的集团。
后金建立的时候,其实才五六万兵马,他们以这样的实力,也能够横扫天下,夺取大明朝的江山,可见高句丽的潜力也不小。
不过高句丽运气也不好,没出什么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建国了,在三国时期打不过曹操也就算了,到了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南下分一杯羹呢?是嫌南方太热了吗?还是说在留恋东北的雪?
总结:多亏了隋唐的努力,才使得东北得以平息。
隋炀帝虽然名声不是很好,但是他对高句丽的消耗,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太宗就更别说,他把高句丽的有生力量基本都给打残了。
唐高宗虽说是坐享其成,但是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终于将高句丽彻底平定。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东北地区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参考资料:《隋书》、《旧唐书》
↼﹩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答案很残酷,高句丽不管是国力还是地位来说都远远强于高于后金,只不过高句丽碰上了鼎盛时期的唐朝。
从民族构成上来说,高句丽是半渔猎半农耕民族跟后金一样,战斗力也大体一样;从人口上来说,高句丽有八十万户人口(一户四-五人),而且从南北朝时期已经建国,后金满蒙汉八旗加在一起才百万人口。
♛✡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完全可能,高句丽会成为东北最大劲敌。
《旧唐书-房玄龄传》:彼高丽者,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古来以鱼鳖畜之,宜从阔略。若必欲绝其种类,恐兽穷则搏。 向使高丽违失臣节,陛下诛之可也;侵扰百姓,而陛下灭之可也;久长能为中国患,而陛下除之可也。有一于此,虽日杀万夫,不足为愧。
在唐朝统治阶层看来,只要能除高句丽,日杀万夫都没问题。
太宗自己也说过,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高句丽,一个扶余人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国民包含扶余人、汉人、靺鞨人、新罗(三韩)人、契丹人等,领土从辽西绵延到今天的半岛盖马高原南沿,汉江流域的百济是它的属国。
高句丽从东汉末年开始逐渐扩张,属于中原分裂割据势力的一支,一开始参与中原混战时实力不济,被北燕打得几乎亡国,首都平壤被打下了屠城,历代国王陵墓被燕军破坏,国王逃亡,此后还被百济背刺,国王战死。
经过百余年卧薪尝胆,从战乱的中原吸收大批汉人加入,已经能在朝鲜半岛横行无忌,还能击败慕容鲜卑。到隋唐之际已经是一个四五百万人口的大国,高句丽领土西起辽河,东到大海,南到汉江,北接靺鞨,以辽河上游、汉江流域两大农业区输血,以辽西山地和半岛北部的绵延群山为地理屏障,以辽东山地为统治核心区,构筑绵延山城要塞,囤积重兵,居高临下,军事形势非常有利。
高句丽灭亡前,是176城69万户,最强盛时期据统计有五百万人口,五十万军队。这在当时已经是东北亚最强的国家了。
还好,隋唐时期兴起了骑兵夹枪冲锋等新的军事技术革命,唐初步兵的阵战制度、李靖兵法代表的规范化营垒制度等中古军事技术巅峰,使得高句丽在野战层面只能被唐朝碾压,被按在地上打(同时期其他被唐朝技术碾压的蛮族更惨,唐军已经可以自称“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高句丽已经算能打的了)。
高句丽山城遗址,野战打不过只好以山城堡垒来抵御
以隋唐政权的大一统理念,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那是故汉朝地,必须拿回来的。(比如隋朝在最南方攻灭了汉朝末期独立出来的林邑--占城国,那就是恢复汉朝故地)高句丽占据那里,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且这块地地势太好了,高句丽一旦稳定发展,必然能强大到窥伺中原的地步,事实上高句丽在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都是北方各族大混战的参与者。在隋朝,当杨广大军南下攻陈的时候,高句丽二十万大军就开始骚扰辽西,与陈南北呼应。
吕海平老师:《我国东北高句丽山城大遗址群研究》高句丽密密麻麻建了一堆山城企图抵御隋唐大军
因此,对于隋唐最高统治者来说,其本身就脱胎鲜卑时代军事集团,对于鲜卑发家史再熟悉不过,当然不会东北在出现一个强大的势力,也就是说隋唐绝不会允许高句丽成为下一个慕容鲜卑、拓跋鲜卑。你说他们反应过敏也好,有先见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绝对要把这个潜在的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的。高句丽就是一统天下的最后一个障碍,无论如何必须除去。
后世的辽金蒙古女真路数都是一样的,统一东北,灭掉草原诸部,成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统天下。而凡是解决了漠北问题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统;凡是漠北解决的不干净的,比如拓跋鲜卑、辽、金,在其进入中原之后,漠北很快会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辽、金就得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一统天下自然就无从谈起。
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身旁虎视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灭掉高句丽,留着过年么?
但隋唐虽然灭掉了高句丽,却没有在东北建立有效的统治,当其衰落以后,还是吃了当地部族的亏。比如崛起于唐后期的契丹。
•◎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一样!高句丽不灭,隋唐有亡国之虞,正因为此,从杨坚开始,不断北伐高句丽,直到唐高宗时期才将其消灭。
高句丽地跨长城内外,可谓是腹心之患,对中原地区具有极大的威胁。
隋朝曾四次进攻高句丽,皆功败垂成。
唐朝采用疲敌战略,并联合新罗,从南北两面夹攻高句丽,致使高句丽灭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隋唐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相比之下,更显明朝的短视。
♁ℑ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这个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隋唐时期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而不是位于辽东的高句丽。因为高句丽的辐射纵深一直都仅仅止于辽东一带,并没有广泛地深入内地。而突厥的势力甚至已经进入了如今的山西附近,在隋唐交替天下大乱的时代,突厥还拥立了自己的代言人,也就是定杨可汗刘武周,希望依靠他在河东、晋阳等地制造割据政权。而高句丽则是不定期的侵袭边境,危害程度远没有突厥大。而明朝时期的后金则是明朝的心腹大患,一方面是因为明朝自中期之后就开始收缩疆域,东北和西南的部分领土失去了实际的控制。当时明朝最大的敌人除了内部的农民起义之外,就数女真后金政权的威胁最大,甚至要超过明中期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
其次,后金在努尔哈赤时期称汗国,在皇太极时期称皇帝,这是对于明朝法统的极大挑战。因为在古代社会,名正才能够言顺,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一旦出现了两位皇帝同时存在,那么双方只能是至死方休,誓要将对方消灭为止。所以后金是要取明朝而代之,彻底颠覆明帝国。可是高句丽一直没有这样的野心,早期的高句丽一直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是地方对中央的关系。并且只有王位,属于中央册封的地方诸侯藩国。只不过是后来越发的不安分才招致了隋唐两朝长达数十年的征讨攻伐。高句丽之所以能够顽强的存在,主要就是气候地理的优势致使隋炀帝和唐太宗都铩羽而归。直到唐高宗时期才被征服,唐朝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进行管理。所以,还是明代时期的后金对于明朝的威胁更大一些。
最后,高句丽在隋文帝时期曾经被中央击溃,当时的婴阳王高元曾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这样的谦卑姿态也是明朝时期的后金所没有的。当后金正式建立政权后,对于明朝的进攻姿态非常明显,也正是因为大量的明军主力都被后金所牵制,李自成才能顺利攻入北京。明王朝也可以说是间接亡在了后金的手上,所以二者还是不同的。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