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ø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这里首先是一个误区,诸葛亮出山时,天下还都是东汉一个王朝的。三兄弟求职时,是没有三国概念的。都是日后形成的。
刘备称帝一年后,欲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东吴诸葛谨曾书信劝阻。刘备夷陵之战大败,险些丢命。不久,病重白帝城托孤。孙权仍未称帝。
因此,诸葛三兄弟分事魏、蜀、吴,纯系事后诸葛亮,并不是刻意安排的。
诸葛亮是自小立志匡扶汉室,必然会选择刘备或刘氏天下。其兄和堂弟,最初是谋个差事而已,一个北漂,一个南下,恰巧是后来的魏国和吴国,三兄弟各事其主。这样,依三兄弟的各自官职和成就,被上了"龙虎犬"榜!盖是诸葛亮日后成了十大武宗之一,一部《三国演义》日夜深入人心,而让诸葛龙虎犬三兄弟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津津乐道的三国话题。
其实兄弟姐妹在各地求职、打工,本属小菜一碟,熟视无睹。就是夫妻分居二地,远隔千里,都习以为常。但倘如一个兄弟天下扬名,彪炳史册,就会恵及兄弟姐妹长脸踱金。才会让人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不平凡的兄弟姐妹吧!
比如三国的建安三子,比如东吴的大小乔姐妹,等。三兄弟、三姐妹的名人榜,世上不少,但诸葛亮般忠义贤相和武侯祠在古代毕竟是风毛鳞角,才会那么让人仰慕和赞叹!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诸葛亮是徐州琅邪郡阳都人,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沂南人,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人,诸葛瑾是老大,在东吴任职,诸葛亮是老二,在蜀汉任职,诸葛均是老三,也跟随诸葛亮在蜀汉任职,诸葛三兄弟是分散在蜀汉与东吴两家,并没有在魏、蜀、吴三国都有任职。
之所以会有人这么说,是因为有人把诸葛诞当成了诸葛亮的兄弟,诸葛诞也是徐州琅邪郡阳都人,与诸葛亮同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诸葛丰,诸葛丰是西汉元帝时期的司隶校尉,离三国有200多年了,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诸葛诞与诸葛亮200年前是一家人。
诸葛三兄弟其实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
但是,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至少也传了十代人吧,诸葛家族也是琅邪郡的名门望族,就算200年前是一家人,但是200年后,就算身为一个家族,是不是彼此认识都很难说了,按照辈份来说,诸葛诞与诸葛亮同属一辈,但诸葛诞比诸葛亮年龄小得多,因此诸葛诞算是诸葛亮的族弟,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很淡了,都十代人了。
诸葛瑾在东吴任职,诸葛亮与诸葛均在蜀汉任职,而诸葛诞则在曹魏任职,这四人算是诸葛家族中比较出色的人才,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国家任职,总有人说是诸葛家族把不同的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中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这样,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命运的不同。
诸葛瑾
诸葛亮家族虽然在徐州琅邪郡是名门望族,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家道开始衰弱,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人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诸葛珪,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相当于郡守的副官,但诸葛亮三兄弟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们的母亲章氏在184年病逝,父亲诸葛珪在189年病逝,诸葛亮在8岁时,就已经父母双亡了。
诸葛亮父母双亡后,他的叔叔诸葛玄就承担起照顾诸葛三兄弟的重任,诸葛玄原本是刘表手下的属吏,刘表也是山东人,与诸葛玄也算老乡,诸葛玄从荆州出发到琅邪郡先处理了兄长诸葛珪的后事,然后就开始照顾诸葛三兄弟。
诸葛瑾是老大,父亲去世的时候,当时已经16岁,诸葛玄在办完兄长诸葛珪的后事后,便留在琅邪郡照顾诸葛亮三兄弟,这个时候正好遇到曹操攻打徐州,当时曹操为了报父亲被杀之仇,攻打徐州,而且每打下一座城池就开始屠城,这让徐州百姓非常惊恐,大量百姓逃走避难,于是诸葛玄带着诸葛亮三兄弟也准备南逃避难,在途中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和诸葛亮的两位姐姐与诸葛瑾分散了。
诸葛亮
当时又没有电话,又没有联系方式,又是战乱,一分散就根本联系不上了,当时诸葛瑾来到了江东避难,而诸葛玄则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庐江避难,后来诸葛玄受到袁术推荐让其当豫章太守,与此同时,朝廷也任命了朱皓为豫章太守,汉末时期就是这样,一个官职几个人抢的情况时常发生,当然是朝廷任命的官职更正宗,所以诸葛玄的豫章太守就这样没了。
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如果诸葛玄真的当上了豫章太守,那么后来的诸葛亮很可能就不会跟从刘备,而是跟随孙权了,因为豫章郡在江东,是孙权的地盘,但历史偏偏阴差阳错,诸葛玄没当成豫章太守后,就面临下一步如何发展的事,于是诸葛玄想到投靠刘表,因为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吏,投靠故主明正言顺。
于是,公元195年,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起来到了襄阳投靠刘表,刘表当时是荆州牧,他的治所设在襄阳,所以诸葛亮、诸葛均和两个姐姐就来到了襄阳,两年后,诸葛玄也去世了,于是17岁的诸葛亮便成为一家之长,带着弟弟,姐姐一起在襄阳生活,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诸葛亮族谱
诸葛亮和诸葛均后来之所以投靠刘备而没有投靠刘表,这是因为诸葛亮认为刘表并非明主,诸葛亮虽然是山东人,虽然是没落的官宦之家,但是依然在荆州编织了一张强大的人际关系网,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襄阳豪族蒯褀,蒯褀与蒯越和蒯良是同族兄弟,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山民是庞统的堂兄,诸葛亮自己也娶了襄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而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关系,他俩的夫人是亲姐妹。
所以,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再加上诸葛亮也愿意跟随刘备,隆中对战略规划完全就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这说明诸葛亮早就在为刘备制定战略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也是诸葛亮在蜀汉任职的原因,但前提是诸葛亮来到了荆州,如果诸葛亮不在荆州地盘上,他也许就不会为蜀汉效忠,这就是命运。
诸葛均作为诸葛亮的亲弟弟,自然也跟随诸葛亮一起为蜀汉效忠了,但诸葛均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因为他的才能不如诸葛亮,在蜀汉地位也不高,仅仅是个长水校尉,蜀汉灭亡时,与蜀汉大臣一起被迁往洛阳的路上病逝。
三国鼎立图
而诸葛瑾的人生历程与诸葛亮完全不同,自从当年与诸葛亮走散后,他来到江东避难,诸葛瑾认识了孙权的姊婿曲阿人弘咨,被弘咨推荐给孙权,然后被孙权重用,孙权是江东之主,诸葛瑾在江东避难,唯一能投靠的只有孙权,再加上诸葛瑾是有些能力的,孙权当时又在大力招揽人才,所以诸葛瑾逐渐开始成为孙权的手下重要官吏,孙权称帝的时候,诸葛瑾被任命为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瑾来到江东任职的原因也是命运,徐州当时因为受到曹操屠城的威胁,所以很多人南逃,南边是不荆州就是扬州,要不投靠刘表,要不投靠孙权,当时诸葛瑾与诸葛玄本来是到庐江的,庐江也属于江东,但后来诸葛玄离开了,诸葛瑾就开始江东发展,这就是命运。
诸葛亮与刘备
至于诸葛诞,为什么在曹魏任职,原因也很简单,同样是命运的安排,曹操攻打徐州时,并不是所有诸葛家族的人都逃走了,也有没逃的,留在当地,因为曹操后来被吕布和陈宫偷袭了兖州,就无法攻打徐州了,陶谦去世后,刘备主政徐州,之后,曹操在兖州击败吕布、陈宫,吕布就逃到徐州投靠刘备,然后吕布偷袭了刘备的徐州,刘备又联合曹操杀死了吕布,徐州又重新归属曹操,这个时候的曹操也不像早年那样屠城了,开始重视百姓,治理徐州,之后,刘备在官渡之战短暂占领徐州,还是被曹操击败了,徐州之后就一直归曹操所有。
而诸葛诞就是一直留在家乡的,等到曹操稳定了徐州之后,因此其家族和才能,诸葛诞才能继续出来做官,一步一步成为曹魏的征东大将军,最后因为起兵叛乱而被灭族,诸葛诞之所以为曹魏效忠,不是因为他很早就看到局势会分成三国,而是因为命运的安排,他留在家乡,而他的家乡徐州琅邪郡是曹魏的地盘,他只能选择在曹魏任职。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诸葛亮任职于蜀国、诸葛瑾任职于吴国、诸葛诞任职于魏国,历史的选择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诸葛家并不是有个大阴谋,分别把人安排在三个不同势力里,只是顺应历史发展罢了。
诸葛亮和大哥诸葛瑾在徐州,遇到曹操攻打徐州,于是他们便开始逃亡,在逃亡途中他们走散了,诸葛谨去了江东,诸葛亮跑到了豫章投奔诸葛玄。
至于诸葛诞,他是诸葛玄儿子,在诸葛玄任职的时候,就被朝廷征为御史中丞尚书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
这个题目其实稍微有点问题,诸葛亮兄弟三人分别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这三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诸葛亮和诸葛瑾在三国演义中,着墨很多,大家都很熟悉,诸葛瑾比诸葛亮出仕早,几经辗转在东吴集团有了立足之地。诸葛亮就自不必说了,已经是家喻户晓,是刘备的股肱之臣,万世楷模,古今完人。很多人可能对诸葛均印象不深,在三国演义中,诸葛均镜头很少,刘备在隆中曾把诸葛均误认为是诸葛亮,在我印象里可能就这一次出场的机会,诸葛亮跟随刘备后,诸葛均仍然在南阳耕种,并没有投奔魏蜀吴任何一方势力,蜀汉建立后,在诸葛亮的力荐之下,于公元216年担任了长水校尉一职,蜀汉灭亡后,诸葛均被强行迁往洛阳,中途病故。
诸葛亮倒是有一个堂兄弟诸葛诞长年在曹魏任职,这个题目很显然是把诸葛诞当做了诸葛亮的亲兄弟,故而有了三兄弟分别在魏国、蜀汉、吴国任职的疑问。那么,我们就姑且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这三位堂兄弟要分别在三个朝廷任职。
历史的选择
公元200元左右,诸葛三兄弟的出生地战乱频繁,诸葛亮、诸葛瑾的父母又早亡,由于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兄弟三人跟随诸葛玄前往豫章郡躲避战乱,只是豫章太守一职没有得到朝廷认可,朝廷另选派朱皓担任豫章太守,没办法,东汉朝廷的任命才是硬通货,诸葛玄只好另投他处,这时想起了自己的好哥们——荆州的刘表。
19岁的诸葛亮和自己的两个姐姐毫不犹豫的跟随诸葛玄到了荆州,在南阳的隆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很可惜,第二年诸葛玄就过世了,好在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的都不错,一个嫁给了襄阳望族蒯祺,一个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安民,诸葛亮凭借这层关系跻身于荆州的上流社会,生活应该过得去。
而这个时候的诸葛瑾已经26岁了,自认为才华出众,可以独当一面了,于是没有跟随叔父诸葛玄前往荆州,而是顺江而下,去了东吴。起初,诸葛瑾并不受孙吴重用,后在孙权姐夫弘咨的推荐下,才逐渐进入孙权的视野,走向了政治舞台,开始大展拳脚,在东吴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00元左右的天下形势,很显然刘备没有成气候,因为衣带诏事件事发,被曹操大败,暂时栖身于袁绍,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而此时东吴的孙策收复了豫章郡,气势正盛,远在江北的曹操虽然气势汹汹,在官渡之战中占据了主动权,但是诸葛瑾就近选择东吴集团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对于诸葛瑾来说,结束流亡的生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是最为紧要的事。
那么后期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来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去投靠已经在江东混的风生水起的兄长诸葛瑾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诸葛亮没有选择东吴孙权,就如同诸葛亮没有选择曹操或者刘表,诸葛亮有着自己的打算。
诸葛亮与当时的荀彧等士族子弟一样,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匡扶汉室的愿望。这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官渡大胜,雄兵百万,已经是“诚不可与争锋”,似乎统一天下已经志在必得,东汉政权已是岌岌可危。而江东已历三世,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家族利益关系,让他们抛弃既得利益,匡扶汉室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唯一的希望和可能,就像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中说的一样,只能寻求第三方势力,占据荆州和巴蜀之地,以待时变,兴复汉室。很显然诸葛亮在等待,在等待一个能够实现他远大抱负之人,而这个人只能是刘备,所以说,刘备形容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是鱼水关系是多么的贴切,他们真的是相互成全。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这个来历不太明朗的诸葛诞
我查遍了史书,这个诸葛诞到底是谁的儿子,一直闹不明白,只知道他是诸葛丰的后人,而这个诸葛丰是诸葛亮的祖父,诸葛诞和诸葛亮肯定是堂兄弟关系,而且诸葛诞比诸葛亮要小得多,诸葛诞公元251元官拜镇东将军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去世17年了。
诸葛诞入仕之路很突兀,前因后果都没有交代,只说诸葛诞在曹魏集团先后担任尚书郎、御史中丞、尚书等,后因讨伐东吴和平定毌丘俭与文钦反叛司马氏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迁为征东将军。公元257年,诸葛诞因为好友夏侯玄被杀,同时也不满司马氏的专横跋扈,在寿春起兵征讨司马昭,兵败被杀。正是因为诸葛诞讨司马的行为,毛宗岗认为“有毌丘俭之讨司马师于前,又有诸葛诞之讨司马昭于后,两人皆魏之忠臣也。”
世说新语: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评价的正是诸葛三兄弟,毛宗岗也引用了世说新语的这句话,认为诸葛亮的成就最高,可为人中龙凤,诸葛瑾次之,诸葛诞为功狗,当然了,这里的狗并不是否定诸葛诞的意思,而是充分肯定了诸葛诞是有功的战将,但是在成就方面,是不如诸葛亮和诸葛瑾的。
------------------
推荐阅读:
违章停车城管贴了条发了短信,2天后交警短信说监控拍到违停,同时间同地点该怎么处理?
上一篇:宋江和朱元璋相比如何?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