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说实话,朱元璋是真的带不动凤阳的百姓。朱元璋是土生土长的凤阳人,他做了皇帝以后,自然是要回馈凤阳百姓的。
可是凤阳为啥没有像南京、北京那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呢?甚至连个大型城市都算不上?明朝给了凤阳那么多好政策,最后还是带不动凤阳,这就没办法了。
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为啥会变成这样呢?难道朱元璋没给他们什么好处吗?
一、凤阳被朱元璋定为中都,还差点成为明朝首都。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自然非常牵挂,毕竟他的父母兄弟,都是在这里被饿死的,也都葬在这里。
因此朱元璋最早本打算将凤阳设立为大明朝的都城,首都效应那是相当惊人的,自然可以吸引不少有钱人过来做生意,久而久之凤阳必然发达。
可是刘伯温却表示反对,他认为凤阳地盘太小,不具备成为都城的实力。反倒是南京依山傍水,是历朝古都,所以刘伯温建立在南京建都。
最终从大局考虑,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不过凤阳也没有被朱元璋给放弃,他被朱元璋定为中都。中都的规模还是相当大的,占地382.3公顷,比北京故宫还要大。
一方面南京太靠南方,不利于统治北方,设立凤阳为中都,可以有效对北方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凤阳也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也可以借此回馈家乡。
二、回馈家乡凤阳,朱元璋至少给了三条特殊政策照顾。
1、免除凤阳本地百姓的赋税和徭役。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免除了凤阳当地百姓们的赋税徭役。最初在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宣布免除凤阳、临淮两个县,所有土著居民10年的徭役赋税。
这可是大手笔啊,凤阳的百姓不知道要多高兴了。但是也有人觉得朱元璋小气,才免除了10年,为啥不永久免除呢?
等到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元璋发现,刘邦回家的时候,永久免除了老家人的所有徭役和赋税,相比之下,自己的确太小气了。因此朱元璋再次下了一道旨意,永久免除凤阳、临淮二县土著居民的赋税和徭役。
这对凤阳来说,那是千古未有的利好。不过这里也说明了,朱元璋免除的,只是土著居民的赋税徭役,对于外来户,那可就没有这样的特权了。
2、迁徙大量富商到凤阳来发展当地经济。光免除赋税,如果没有商业活动,那老百姓还是富裕不起来,至少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完全没有中都的样子嘛!
为此朱元璋想到了当年秦始皇把天下所有富人和他们的财富都弄到咸阳来的事情,所以他也想效法秦始皇,打算迁徙一部分富人去凤阳。
当时整个凤阳县只有1.6万人左右,整个凤阳府也才13万人。战乱和灾年,都是导致这里人口锐减的重要原因。因此大移民政策就这么开始了。
在洪武七年,朱元璋从江南运了14万人前往凤阳府,此后又相继多次移民。从全国各地移民到凤阳府的百姓,有20多万人。
但是老百姓们是真的不愿意前往凤阳府,那地方又不是北上广深,移民到凤阳有什么好政策吗?并没有,纯粹就是为了帮朱元璋建设他的家乡。
因此大量人员不愿意听从皇帝的调遣,不过不去的话,那就是犯罪,需要坐牢。因此不少百姓是被强迫搬迁到凤阳的。
这其中有大量江南的富商,这帮人手握财富,是发展凤阳的重要力量。但是人家也不傻啊,凭什么要发展凤阳呢?所以这些人就算来凤阳,也没有带多少钱财。
而且每年都化妆成乞丐返乡,没办法,正常途径离开凤阳,那是要被朱皇帝治罪的,只能以逃荒的方式开溜了。因此迁徙政策对凤阳的帮助基本宣告无效。
3、大兴土木。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拉近凤阳和南京的距离,朱元璋特地开通了这一路20个驿站,沿途全部重新修路,跟现在的高铁建设有的一比。在水利上,朱元璋也做出了重要的改进。
此外朱元璋在凤阳,还修建了大量的建筑。除了庞大的中都宫殿群以外,还有他们老朱家的皇陵、龙兴寺等等。
因为工程比较多,一段时间里,的确让凤阳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而且大量开国功臣的府邸,也都建设在这里。
他们退休以后来到凤阳居住,手里有钱有人,在凤阳吃喝玩乐,自然是可以带动凤阳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对凤阳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因此就算凤阳的土著百姓被免除了赋税,可朱元璋在凤阳之地所收取的土地税和商业税也是相当可观的,一度超过了昔日的农业税收。
总结:这些利好政策,往往却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上面这3条看似都是非常利好的政策,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却造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人口激增之下,凤阳本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上等土地是明朝新贵们的,中等土地是凤阳土著们的,移民过来以后,只有下等劣质土地,这对移民来说非常不公平。因此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激发。
没有好的土地可以耕种,那移民们自然要想办法活下去,因此他们开始到山上毁林开荒,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此后凤阳常常发大水,而且周围的山林全都成了光秃秃的荒山,砂石从山上冲击而下,导致了凤阳湖泊淤堵,使得淮水泛滥,灾年不断。
因此朱元璋的这种过度扶持,反倒是直接害了凤阳当地的百姓。本来可以少部分人富裕起来的,但是结果竹篮打水,大家都一场空。为啥凤阳在历史上有那么多乞丐呢?其实真不是那些移民的富人为了化妆回家,而是后来凤阳真的穷了。
参考资料:《明史》
○♢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如今的凤阳只不过是安徽辖内一个很普通的小地方,各方面发展可以说都比较滞后,然而这里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在历史上颇有地位。
明朝时期的凤阳,因为朱元璋的发迹而得以翻身,尤其朱元璋在称帝之后,几次三番想要迁都到凤阳,将其升格为中都,虽未成功,却也让凤阳盛极一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朝,不过随着徐达率军北伐驱逐元廷,明王朝的整体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朱元璋对于金陵应天府并不满意,他一直想要将都城迁走。
南京这个地方虽说虎踞龙盘,但毕竟偏安江南,无法对中原等地形成有效制衡,而汴梁之地又历经战火破坏,十分凋敝,长安洛阳也差不多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另外新建都城,而选定的地点就是自己的故乡凤阳。
朱元璋毕竟是贫困农家出身,有深刻的小农想法,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不仅是朱元璋,像是李善长与胡惟庸等出身淮西的功臣都很赞成定都凤阳。
就在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在临濠也就是凤阳建立中都城,所有的城池与宫殿规格,完全按照当时应天府的规格建造。
工程由李善长主持,并且在洪武三年正式破土动工,到洪武六年,宫城基本完工。
定都凤阳实在是个不明智的想法,当时很多的朝廷重臣都表示了反对,尤其刘伯温等,明言凤阳之地土地贫瘠人丁稀少,周围都是平原,不适合作为都城。
对于这些,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打算因此放弃。
既然凤阳比较落后,那就想办法将其发展起来!因此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下令将山西等地的多余人口与江浙一带的富户,大规模迁往凤阳府。
为解决家乡凤阳的劳动力不足与田地缺少的问题,朱元璋动迁超过五百个县的移民,总数超过四十万之众,迁往凤阳进行开垦。
对这么多的移民,朝廷给予路费以及耕牛、农具还有种子,并免除三年税赋。
原本从南北朝开始,江淮地区就成为十分富裕的新兴农耕地区,但在靖康之变以后的数百年之中,当地因为频繁的战乱与天灾,变得极其贫困。
朱元璋年少时期,就亲眼目睹了家乡凤阳的惨淡。
作为凤阳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想要彻底改变故乡的模样,将其建设成为中都城,不仅是对于自己丰功伟绩的炫耀,更是对凤阳做出的巨大贡献。
明朝时期的凤阳,要比如今大得多,当时的凤阳乃是一个府的名称,隶属于明朝中心之地南直隶的北部,包括了如今安徽北部与江苏西部。
洪武七年,朱元璋一次性从江南各地迁移十四万民众前往凤阳。
作为明王朝的中都城,朱元璋也在当地施行卫所制度,每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军士一律别立户籍,称作军户。
此外,前往凤阳参加建设的还有大批流放者、罪人、战俘等等。
可以说,为了将凤阳营造成一个合格的预备都城,朱元璋几乎是不惜成本进行推进,当时的凤阳被建设得极其宏伟壮丽,丝毫不逊于应天府。
明中都占地五十多平方公里,分成内、中、外三道城,其中的皇城比当时的南京故宫稍小,而比如今的北京故宫还要大出约十二万平方米。
可令人意外的是,洪武八年朱元璋巡幸中都之后,当即暂停中都城的建设。
朱元璋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太耗钱了,他要求正在建设的工程全部停止,而没有开始的工程一律不再进行,中都城的营造并没有完全按计划完成。
虽然称作中都,但凤阳并未担负过作为京师的职责。
作为明朝皇室的发源地,凤阳在洪武、建文时期,仍旧作为练兵之地,也有不少皇亲国戚居住在此,直到朱棣登基北迁,凤阳中都才逐渐荒废。
毫无疑问,朱元璋对待自己的家乡是非常充满期待的,并且很希望让家乡成为足以媲美汴梁等城市的名城,这种不忘本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
成为中都之后,凤阳建立了皇宫、中书省、大都督府与皇家祭祀的地方。
洪武五年,中都建设了百万石规模的粮仓,建设了钦天监与观星台,并且朱元璋下诏在凤阳建设大量公爵与侯爵的府邸宅院。
从各方面的建设过程来看,朱元璋完全是按照京城的标准去建设家乡的。
朱元璋希望家乡好,希望凤阳成为明朝的都城,只可惜凤阳先天不足,注定永远也无法担此重则大任,最后一场折腾之后的朱元璋看清情况,放弃了中都建设计划。
▢▬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独特的感情,更何况是朱元璋,一个从放牛娃成长起来的皇帝。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对待自己的家乡凤阳那是相当的不错,毕竟是自己的老家,算是龙兴之地,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都有那份衣锦还乡的心思。
朱元璋祖祖辈辈都在凤阳当农民,别说地位了,连口饱饭都没有吃过,自己的爹妈都是饿死的,凤阳在元时期不但穷,那是非常的穷,大部分人的出路基本上就是要饭,朱元璋也不例外,小时候给刘地主放过牛,爹妈饿死后,连埋葬地都没有,还是村里的刘继祖给了块地,才把老朱家的祖坟才算定下了。
朱元璋从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最后参加义军,当上了皇帝,那他肯定会回乡炫耀一番的,并且制定了对凤阳非常优厚的政策。
政治上,凤阳被尊为中都,朱元璋甚至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的,不过,这地方实在太破了,而且在历代朝代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朱元璋甚至在凤阳都把都城建得差不多了,最后在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下,只要作罢。
凤阳的乡里乡亲肯定会得到朱元璋的照顾,首先在经济上得到了江浙一代的支持,甚至在政府行政管辖下,有意的划分出一块富庶区域来包括凤阳,称为南直隶。免除凤阳地区很多的赋税,并且在农户上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和补助。
凤阳人口不多,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口就更少了,这与朱元璋的老家地位不符了,毕竟老朱家的龙脉就在这里,朱元璋于是从江浙富庶地区迁居十多万人填充凤阳,但真正的凤阳本地人(土人)才享受朱元璋的优厚照顾。但是真正最为让朱元璋照顾,其实是他原来那些穷邻居,大概有二十户人家,包括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的刘继祖,他还被封了侯爵。
中都凤阳在朱元璋一朝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经济和政策都有很大的倾斜和照顾,可是这照顾归照顾,毕竟底子薄,基础差,人口又少,光有几座老朱家的祖坟也没有用啊,当时又不允许圈起来卖门票。
凤阳在明朝后期其实也落败起来,虽然城墙高大,城门气派,但是依然有大批的人逃荒而去,朱元璋时代的破落景象再一次重演。
♪≉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凤阳的命运随着朱元璋的称帝,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直接变成一个人口庞大的大都市,不过这个大都市并没有维持多久,不到百年就已经落寞。
强行成为大都市的凤阳
元朝时期的凤阳,连一个县都不是,只是临濠府钟离县的一个地方,但随着朱元璋的崛起,凤阳这个地方直接变成大都市。
由于凤阳隶属于临濠府,所以朱元璋将临濠府的临濠两字改为凤阳两字。与此同时,将毫州、颍州、太和、怀远、天长等九州十八县,全部划为凤阳府管辖。
这时的凤阳府已经成为一个跨越淮河两岸的大都市,但这还不够,还要有人口。
由于凤阳府原本就不富裕,再加上经过元末群雄争霸,生灵涂炭,当时凤阳府的总人口不过十三万人。朱元璋为了快速增加凤阳府的总人口数量,从河南、江西等地六次移民,总共移了大概三十万人到凤阳府。
凤阳也变大了,人也变多了,按道理来说朱元璋该停手了,可是朱元璋依旧没有停手。在他看来凤阳变大,人变多,还是体现不出凤阳的排面,为此他还在凤阳府各地驻军六万四千九百六十人。
为了凤阳府的百姓能够舒适的活着,配套设施肯定是少不了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水利工程,如果一个地方的水利工程得不到完善,那么百姓的土地灌溉将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况且当时的凤阳府突然间多了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当中,富民占极少数,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而普通百姓到凤阳府肯定要开垦土地。
要让这三十万人长期在凤阳府呆下去,就必须要让他们的田地都有水,都能够长出稻苗,所以朱元璋亲自派遣两位拥有侯爵的开国将领到凤阳府当地负责水利工程。
南京作为当时的都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朱元璋想将南京的经济红利分一点给凤阳府,特地在南京与凤阳府之间修了二十个驿站加强了南京与凤阳府的联系。
凤阳在朱元璋的折腾下,顺利成为大都市。
朱元璋统治期间,原本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出众的凤阳府田地数量竟然高达四十万顷,税粮更是高达二十万石,成为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的大都市。
但这种强行成为大都市的大都市,仅仅只能够维持一段时间而已。
朱元璋在规划凤阳未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会给当地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
由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凤阳人士,而自古以来衣锦还乡就是我国的传统,大多数人挣到了钱都想回老家显摆显摆,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也不例外。
功臣一个个都跑回老家凤阳府到处圈地,上好的土地基本上都在功臣的手中,而中等的土地则在凤阳府本地人的手中,毕竟先到先得,而最次的土地则是外来移民的。
外来移民是本地人的将近三倍,这将近三倍的外来移民为了活下去,只能到处开垦土地,无论是山林,还是湖泊附近,都遭到了外来移民的开垦。
以至于到了明朝中期,凤阳府境内山林光秃秃,河道混乱不堪,灾难成了家常便饭,百姓苦不聊生。被迫无奈的百姓只能选择外出生存,原本高达四十万顷的土地,到明朝中期只剩下了六万一千二百六十三顷。
“凤阳十年九荒,非旱则雨”——《凤阳新书》
朱元璋怎么想都没有想到,他的好心结果办成了坏事。
得利最多的一批人
要说到凤阳府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肯定大多数人会想到原住民,其实真正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并不是原住民,原住民得到的福利也就是暂时减免徭役赋税而已。
真正得利最多的那一批人是当年朱元璋的邻居。
朱元璋居住在太平乡时的邻居总共有一百多户,但等到朱元璋称帝时,已经只剩下了二十户,这二十户人每一个都成了朱元璋父母陵墓的陵户,不但有田地租给别人耕种,而且还能够享受国家的各种优待政策。
陵户虽然平日里闲来无事,但是依旧能够领取一定的俸禄。当时规定只有当官的人建造房屋才能够使用红色,而这仅剩的这二十户人无论是哪一个建造房屋,都能够使用红色。
以上的福利虽然已经足够满足当时的那二十户人,但是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这二十户人的陵户是能够传承的。就是说,只要明朝不灭亡,他们家的人不死绝,就能够享受初代的待遇。
朱元璋的邻居当中有两个人得到了最大的福利,这两个人分别是当年施舍一块土地给朱元璋埋葬父母的刘继祖的儿子刘英,以及当年倾尽家财送朱元璋进皇觉寺讨一口饭吃的汪大娘的儿子曹秀。
这两个人早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就已经投奔朱元璋。天下平定,他们两个人自知能力平庸,甘愿回到凤阳,对于这两个人,朱元璋肯定不能够亏待。
别人是陵户,他们则是皇陵祠祭署署令以及暑丞,负责陵墓的一切事物,官职与其他的陵户一样,世袭传承。
朱元璋为报刘继祖的施地之恩,还将刘继祖封为“义惠侯”,世代传承,外加田地数百亩。
就这样,在朱元璋打天下期间只能够充当龙套的刘英,在担任署丞的同时,还得到了明朝为数不多的侯爵。最幸运的是,他能够善终。要知道,当时明朝的侯爵十个里面有九个得不到善终。
差点成为都城
朱元璋的思乡之情不是一般的高,早在他当吴王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来,凤阳刚一收复,他就急不可耐的,只经过了一个月就到凤阳视察。
当他统一全国,当即提出凤阳建造计划。动用百万民工,历经六年,在凤阳的里里外外共修建起三道城墙,这三道城墙每一道都宏伟壮观,从表面上看来,与当时的都城南京城无异。
三道城墙之内的工程,每一块石料的用工都追求极致。现如今考古学家考古当年所残留下来的石料发现,无论是数量、品种、质量都超过元朝的都城元大都。
就连后来北京紫禁城所用的基石,都比不上凤阳城的基石。
凤阳城修建完毕,朱元璋本人亲自到凤阳视查收尾工作。
原本在建造凤阳城的过程中,朱元璋就有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凤阳的想法,这种想法得到了群臣的全力劝阻,其中就包括刘伯温,但是朱元璋不以为然,依旧想要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凤阳。
朱元璋在凤阳视察收尾工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重大消息,那就是服徭役的工匠在修建凤阳宫殿的时候动了手脚。
工匠明明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却拿不到一分钱的工钱,只能白打工,因此在凤阳宫殿的一些地方埋下纸人、木人、剪刀等一些“下镇物”。
在当时的人看来,如果说有人在里面居住,将会给居住的人带来不断的厄运。
满心欢喜的朱元璋被泼了一盆冷水,打算将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掉,后来经过工部尚书的进言,只杀掉了木匠一千多人。之所以只杀掉木匠,不杀掉铁匠、石匠,是因为只有木匠才能够接触到宫殿的一些关键部位。
自此之后,朱元璋再未动过迁都凤阳的念头,也从未到过凤阳。
有的人或许会说,难道朱元璋不能够将埋在宫殿关键部位的下镇物去除掉吗?如果朱元璋想,那是绝对能的,毕竟他是一国之君。
但是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得将宫殿一点一点的拆掉,又得白白浪费数以万计的民力,倒不如干脆不拆,反正实际上凤阳无论哪一点都比不上南京,看开一点也就行了。
结语
朱元璋当年的邻居不但接受到朱元璋的福利,而且有的时候还会被朱元璋接到宫里款待。最主要的是朱元璋一点都不把他们当成外人,就比如刘继祖的儿子刘英。
当年刘英入京见朱元璋,朱元璋由于政事繁忙,让他过几天再见,结果他认为朱元璋摆谱,直接回了老家,这让朱元璋哭笑不得。
要是换一般人,朱元璋直接就将他宰了,但这个人是刘英不但是他恩人的儿子,还是老乡,他放低姿态,请刘英再来一次,但是刘英回去之后就一病不起,去世了,得澄清一点,绝对不是朱元璋杀的。
↘✠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的家乡凤阳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朱元璋称帝对于凤阳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样,整个明朝对于凤阳也是很照顾的。这种照顾使得凤阳在明朝成为“大城市”之一,无论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是最好的时期。但是,我们又经常听到“凤阳花鼓戏”,凤阳这个地方的经济和民生又与他的知名度、政治地位极度不相称。所以,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朱元璋对于凤阳的宽松政策。
1.朱元璋建都考虑,促进了凤阳的基础建设、富民迁移促进了当地经济、永远免税使得凤阳原住民有了最大的经济好处。
朱元璋曾想把都城建在开封(汴梁,时称北京)、凤阳(时称中都),最终无奈正式定都应天(时称南京),但他对南京一直不满意,其后又有了定都洛阳、西安的想法,最终,西安的最大支持者太子朱标死去后,朱元璋也就无心去考虑了。
凤阳经过六年多(洪武二年到八年)的建设,在中都工程验工时,却听说建造工人因为对工作太苦、太义务便下了各种符咒,朱元璋只好放弃。凤阳为此丢失了一次最重大的发展机会。要知道,立都之后凤阳的发展必然完全不同。
凤阳鼓楼
但作为凤阳人,朱元璋对家乡十分怀念,为此在洪武十六年下旨:凤阳府永远免赋役(洪武初年免十年)。更为主要的是,永远免赋役的对象只是凤阳土著,并不包括移民。
为了定都凤阳,必须要改变经济条件,所以,朱元璋对凤阳进行了大规模地经济倾斜,力图改变凤阳的经济结构,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移民。而这反而导致朱元璋名声的进一步被破坏。
二、朱元璋与“十年倒有九年荒”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从清代康熙朝就开始的凤阳歌,特别是后半句,笔者小时候还曾听到唱过(1980年代初)。其实,“十年倒有九年荒”与朱元璋关系不大。
淮河流域自从黄河夺淮入海后,凤阳就成了灾害频仍地区。朱元璋死后,到了明朝中后期为了保护漕运运粮,非常重视黄河,有意识地引黄入淮,所以,凤阳地区灾害更加频仍。因此,“十年倒有九年荒”是历史原因和明朝中后期的政策导致。
“凤阳花鼓戏”的传唱,其实是凤阳人的一种自嘲,同时也在提醒听者凤阳人的无奈与自豪。当然,你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朱元璋控诉。
因为“凤阳花鼓戏”的传唱者许多都不是凤阳本地人,而是江浙、山西的移民。朱元璋强令江南富民14万充实凤阳,实行“以富带贫”的政策。所以,江浙移民的后代对朱元璋其实不满的。
当然,在明朝这种歌儿是没人敢唱的,出现这种歌只能出现在明末农民大起义时代。移民之间对朱明的愤怒有了爆发点。其后,清兵入关以其作为武器对朱明进行了攻击,康熙年间随着清军的进入,就有千名“花鼓戏”演唱者。《榕城纪闻》
当然,这很正常,不过是战争中的舆论战而已。
------------------
推荐阅读:
科学家说,煤是几亿年前的树木演变而成的,石油是几亿年前动物尸体演变成的,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