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ℒ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且喜且怜之"说明刘邦第一是心头大快,终于除了心头之患。第二免不了还念一点旧情,动了一点侧隐之心。他并不后悔。对待他二人的关系和结局,一般人都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结论来评价,责任全在刘邦一边。其实,刘邦固然有对功臣薄幸的一面,而韩信确实也不断犯忌,惹下了取死之道。千不该,万不该私通陈豨谋反,证据确凿,无法抵赖。韩信大概在政治上是个文盲,不知道如何与君主相处。也不知如何明哲保身去避嫌,反而整天夸耀自己的功绩,并口出怨言。即使对自己过去的老部下,还是颐指气使,俨然还是当年的大将军。即使对刘邦不恭维,也不能言语相讥,毕竟人家是皇帝啊!所以韩信犯了皇家大忌,能善终吗?
╣♀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前言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趁汉高祖刘邦在赵地平叛,不在京城之机,密谋反叛。结果被手下门客的弟弟告发。随后,吕后和萧何商量,诱骗韩信入宫,最后在长乐宫的钟室中将韩信杀害。
刘邦平叛之后,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悯。刘邦的这种态度似乎很奇怪。为什么会是既高兴,又怜悯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刘邦高兴的原因:最大的威胁被除掉了
刘邦高兴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威胁刘氏江山的最大障碍终于被除掉了。
刘邦所封的七个异姓诸侯王个个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没有本事也不会被封王了)。但是同时刘邦对这些诸侯王也是区别对待的,其中被他视为对手的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因为这三个人能力太大了,兵力太强、战功太大、威胁也太大了。而韩信又是这三人中的代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韩信被封为楚王不到一年,有人密报刘邦说韩信谋反,刘邦手下的将军纷纷提议出兵讨伐韩信,但是陈平却问了刘邦两个问题,
一:你觉得你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强吗?
二:你觉得你手下的将军比韩信强吗?
刘邦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从陈平和刘邦的对话中可以看得出来,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韩信就把一个地方部队训练的比中央军还强。由此可见韩信有多厉害。那么这样的人刘邦敢留着他吗?而且此时的刘邦已经时日无多了,而韩信正值壮年。假如刘邦真的撒手人寰,那么就凭他那个软弱的儿子刘盈,他能镇得住韩信吗?肯定不能。所以,当刘邦听到韩信被杀的消息后,是非常高兴的。
刘邦
刘邦怜悯的原因:
对于韩信的死,刘邦之所以怜悯,大概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怜悯韩信之才
韩信的才能,尤其是军事才能是人们所公认的。从兵出汉中开始,韩信所率领的汉军可以说的上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无论是还定三秦、还是北灭五国、乃至于最终的垓下灭项,无一不体现着韩信的军事才能。所以,刘邦对于韩信的才能是有怜悯之心的。
第二:怜悯韩信所立之功
刘邦之所以能消灭各个诸侯,直到最后登基称帝,建立西汉王朝。韩信的功劳是无可否定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韩信,刘邦顶多能够当一个诸侯王,至于皇帝,可能性是真的不大。所以,对于韩信为西汉王朝所立的功劳,刘邦也是怜悯的。
韩信
刘邦后悔过吗?
对于韩信的死,刘邦后悔过吗?绝对没有,甚至是一丝一毫都没有。为什么我说得这么肯定呢?有一个细节可以表现出刘邦从来就没有后悔过。那就是在韩信死了之后,刘邦曾经多次询问韩信是不是真的死了?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得出来,韩信的死是时刻牵动着刘邦的心的。韩信一天不死,刘邦一天也不会安心的。所以,对于韩信的死,刘邦从来就没有后悔过。
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且喜且怜之”的原因,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刘邦高兴的原因:最大的威胁被除掉了。
第二:刘邦怜悯的原因:
(1)怜悯韩信之才。
(3)怜悯韩信所立之功。
第三:刘邦从来没有后悔过杀韩信。
≄ℒ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韩信剧照)
韩信是吕后与萧何联手害死的,当时刘邦正在征剿陈豨的前线。
刘邦闻说韩信死了,“且喜且怜之”,表露了刘邦的矛盾心态!
为什么这样说呢?
山野老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杀了可惜,留着害怕。
刘邦消灭项羽,登基称帝后,就对诸侯王如芒在背。
特别是韩信,被称之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被赞誉为“兵仙”、“战神”。
对于这样一位开国元勋,刘邦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刘邦对韩信有过多次动作。
刘邦曾经采纳陈平的建议,借巡视天下的名义,将韩信抓捕审讯,然后也只是将韩信由楚王贬为淮阴侯。
对于韩信,刘邦一直处于杀与不杀的矛盾之中。
留着韩信,可以帮助刘邦训练军队,抵御外侮。
特别是在刘邦的当下,内部并未安宁;边境线上,匈奴猖獗。
留着韩信,可以维稳,也可以御敌。
由此,刘邦认为杀了韩信,有些可惜。
留着韩信,又因为韩信的杰出才能,除此之外,韩信还有很多部属。
韩信一旦谋反,刘邦防不胜防,由此感到害怕。
当刘邦听说吕后与萧何联手害死了韩信,自然就有了“且喜且怜之”的矛盾心情。
二,杀了韩信,可怕;不杀韩信,更可怕!
杀不杀韩信,对于刘邦来说,是二难选择。
杀了韩信,让刘邦害怕。
刘邦登基不久,政权不牢固,各类反叛不断。
在杀韩信之前,就有燕王臧荼、韩信王等起兵反叛。
杀了韩信,刘邦担心激起功臣派的不满,联手反叛他的朝廷,这会让刘邦难以应付。
除此之外,还要担当诛杀功臣的罪名。
不杀韩信,刘邦更加感到可怕。
刘邦担心韩信起兵造反。
一旦韩信起兵造反,全天下躁动,刘邦更加无法应对。
所以,刘邦对杀不杀韩信,就一直处于摇摆之中。
当刘邦听说吕后联手萧何害死了韩信,自然是“且喜且怜之”的矛盾心理。
三,清除了隐患,值得庆贺;没有了韩信,有些忧伤。
吕后联手萧何处死了韩信,清除了隐患,刘邦自己又不担当杀功臣的罪责,自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让刘邦十分喜欢。
然而韩信死了,让刘邦 多少有些忧伤!
刘邦能登基做皇帝,韩信功不可没,是大功臣。
现在这样一位为自己打江山立下大功的功臣被处死了,多少有些忧伤!
尽管有些忧伤,毕竟为刘邦的江山长治久安清除了隐患,刘邦也不会有什么后悔!
尽管刘邦对于吕后与萧何联手处死了韩信,并不后悔,但是也有些不安。
刘邦的不安就是担心今后的日子里,吕后胁迫萧何,联手对付他刘邦。
所以韩信死后,刘邦时不时找些茬子,让萧何受些委屈,让萧何更加谨慎,不敢有半点马虎!
☀∯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对于韩信之死,刘邦既后悔又无奈。
韩信去世之后,刘邦又去打了英布,之后顺路回了一趟家乡沛县,时间是公元前196年年底。昔日的泗水亭长,如今成了大汉皇帝,乡亲倍感荣光,所以热情接待,好不热闹。刘邦生性豁达,忍着箭伤同众乡亲畅饮月余。期间有一日,他感伤怀忧,随口高歌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歌叫《大风歌》,历史上非常有名,气势磅礴间带着伤感,是刘邦复杂心情的直接真照。几个月后,刘邦就去世了,可见这首歌也算是他的临终绝唱了。
为什么要提这首歌呢?因为第三句里影射出了对韩信之死的无奈。“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是说,面对着辽阔的疆域,我刘邦去那里找守护它的猛将呢?韩信死了,彭越死了,英布差不多也死了,那还有什么猛将,看来只能给匈奴送“公主”了。刘邦的忧愁源自于此。
可是这些人活着,又都靠不住,没有一个是跟刘邦一条心的,刘邦也不会相信他们。比如“偷懒”的彭越、起兵的英布,就连韩信最后还偷偷酝酿着造他的反。所以,这就是刘邦的矛盾之处,想用韩信,但对方不愿意被用,或者他不知道该怎么用,杀了又有些可惜,于是在得知他死之后,只能是“且喜且怜之”的表情了。
那么韩信死了,刘邦后悔过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样的后悔只在某个转瞬之间,没有现实意义,比如在临唱《大风歌》的时候,他的内心里肯定闪现过韩信的片断。
韩信是刘邦的“苦海明灯”。刘邦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就是遇到了韩信。
前207年,项羽到关中主持分封,将刘邦封为汉王,并将他的10余万兵马裁减掉一大半。所裁者全是精锐,留下的非老即弱。之后,刘邦怀着失落与愤懑的心情带着这支“弱军”到南郑建都。
刘邦本来第一个入关,按“约王之约”就是关中王,坐拥原秦国故地,这下却被驱赶到了一个闭塞的角落,咋能高兴起来!这还不算,遭受项羽的第一轮打击之后,在向南郑开进的路上,关东出身的将士们陆续开溜。因此,到达南郑之后,刘邦手下的那支“弱军”就成了“稀军”,寥寥可数。
面对此情此景,刘邦迷茫了,找不到人生的出口,所以当听说萧何也跑了的时候(实际上是去追韩信),彻底崩溃,感觉天塌了一般。萧何回来后,向刘邦力荐韩信,并用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主公想老死南郑,那就不要用韩信,如果主公不重用韩信,韩信还会跑。
刘邦做梦都想返回关中,但他不知道怎么返,能不能回去,因为项羽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困在西南一隅。但是韩信给了他肯定的答案:不仅能回,而且还能打败项羽,夺取天下。
结果证明韩信没有说大话,先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败“三秦王”,成功杀回关中,之后一路向东开进西楚国都彭城。再后来,经历三年多的反复对峙、纠缠、拼杀,终于打败项羽。
如果没有韩信的出现,很难说刘邦能从南郑走出来,即便走出来,也不一定能打败项羽,所以史学家给韩信的定位是“四百年大汉江山的开创者”。但是,就刘邦而言,韩信更像是一座灯塔,引着漫无着落的他爬上岸。
可是,刘邦称帝之后,韩信对于他来说就像一颗烫手山芋,因为韩信太厉害了,如果任其在楚国扎根下去,必然会形成一个尾大不掉局面,到时候想颠覆大汉江山,不过分分钟的事情。所以,韩信的楚王只做了不到一年,刘邦就设计把他擒获,然后贬为淮阴侯。
韩信的人生抱负是裂土分茅的诸侯王,不是享用食邑的万户侯,所以他对刘邦的这个操作非常不满。但是,刘邦不可能给他任何做诸侯王的机会,就算他用自己的血写“效忠书”都不行,因为刘邦只相信拔掉老虎的牙齿、斩断雄鹰的翅膀才最安全。此刻的韩信自然也领悟到刘邦的用心,但他除了用闹情绪来抗议,再没有别办法。
然而,对于刘邦来说,韩信并不是没有了利用价值,相反处处用的着韩信,比如击韩王信、征匈奴、平陈豨、甚至灭英布等等。如果韩信能出手相助,刘邦就轻松了许多,可能也挨不了英布那一箭,还能多活几年。
但是,韩信自从被像猴子一样从楚国边境擒到洛阳,就对刘邦彻底心寒了。在韩信看来,楚汉相争关键时刻,他都没有背叛刘邦,所以刘邦不能这样对待他,他的忠诚不能一文不值。可见,韩信的逻辑与刘邦的逻辑根本融不到一块儿。
这样一来,韩信对于刘邦来说就很“鸡肋”了。所以韩信的死,对于刘邦不能说一点儿都不后悔,只是这样的“后悔”很复杂,其中虽夹杂着一丝感性,但这些东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成熟的政治家来说,是不应该有的。因此,刘邦没错,韩信也没有错,错的或许只是两个人的相遇。
↫╈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韩信死了,去了刘邦的一块心病,按道理刘邦应该十分高兴才对,但是在《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刘邦得知韩信的死讯后,他的反应很耐人寻味,他先是高兴而后又有点怜惜韩信。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稳固自己的统治,为此对于那些曾经和自己一起围剿项羽的盟友们,必须痛下杀手才行。这里面最有实力的人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刘邦最先对付的也是韩信,先是把他从齐王迁为楚王,把齐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肥。而后又找了个借口,让陈平派人诬告韩信谋反,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并且留在了京城,就在自己的身边,严加管束起来,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经成为了刘邦的阶下囚,无兵无权之人,就好像拔掉了獠牙的猛虎,基本上失去了威胁。
至此刘邦终于放下心来,因为韩信对自己已经不构成任何直接威胁了,但韩信非凡的军事才能始终是潜在的威胁,因为他可能为他人所用,关于这一点刘邦不得不防。因此在离开京城去讨伐陈豨叛乱的时候,留下萧何和吕雉在京城来主持大局。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史记·淮阴侯列传》
结果这个时候,韩信串通陈豨谋反的实证被吕雉挖了出来,这下子韩信百口莫辩了,当然吕雉就没有给韩信替自己辩驳的机会。通过韩信舍人的供词,坐实了韩信谋反的实据,但是韩信平时一直称自己有病在身,不听从吕雉的召唤,为此吕雉找到了丞相萧何,让他出面请韩信入宫。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对于萧何并不是信任,而是在他看来,萧何和自己处境类似,都遭到刘邦的猜疑,这个时候的萧何,似乎没理由和吕雉串通,一起对付他。但是韩信对于萧何而言,不过是一枚棋子,舍弃了并不会满盘皆输,但如果不舍弃却随时有性命之忧。萧何代表了整个功臣集团的态度,如果他不对付韩信,就表示功臣集团和异姓诸侯是一丘之貉,恐怕刘邦的屠刀就会落在他的头上。
对于韩信的死,你说刘邦完全不知情,我是不相信的。在离开京城去讨伐陈豨的时候,对于京城的安排,就是给了吕雉和萧何临机处置之权,至于用不用那就是吕雉和萧何的事了。对于韩信,刘邦相杀又怕背负骂名,这下可以安心了,理由吕雉替自己找到了,韩信串通陈豨谋反,人证物证具在,因此刘邦高兴是发自内心的,吕雉做了他想做而没做之事。
至于怜悯,刘邦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韩信死了以后,刘邦终于可以用朋友的角度来看待韩信了,可惜,天妒英才!
因此刘邦的高兴和怜悯,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只是因为角色和角度不同而已,刘邦和韩信之间既是君臣,也是朋友,因此才有了刘邦复杂的情绪和矛盾的表现。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推荐阅读:
140平米一楼带前后花园(前50后40),花园应该怎么利用最好?
一年一度的查体报告中,出现肺上有磨玻璃结节的人怎么这么多啊?
上一篇:有深度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