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言说清末时期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是什么型号的步枪呢?
╇✞有传言说清末时期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是什么型号的步枪呢?
十三响快枪的出处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奏章:
“前督臣左宗棠、抚臣刘锦棠出关,携运后膛来福马枪,哈乞开斯、马蹄泥、标针快、利名登、七响、八响、十三响枪共二万余杆。”
哈乞开斯、马蹄泥、利名登其实都是当时欧洲新式后膛线膛枪的名字。
比如哈乞开斯其实就是
美国的温彻斯特-哈乞开斯Winchester Hotchkiss
马蹄泥(马梯尼)则是英国的起落式枪机步枪Martini-Henry
利名登其实就是著名的林明敦或雷明顿,清代则是Remington Model 1871雷明顿枪机下转式步枪。
至于十三响快枪,应该是指能装填十三发子弹的后装枪。
晚清历史上装备过两种能装填13发子弹的后装线膛枪。
第一种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利-温彻斯特杠杆式连发枪,大家在美国西部片里经常能看到这种枪。
这种枪在中国被称为十三音云者士得,广东、江南制造局、金陵枪炮局都生产过该枪,以金陵厂产者质量最佳。该枪使用范围也极广,使用时间长达70年,中法之战中冯子材在镇南关曾经集中一批该枪,予以法军痛击。此后,甲午、庚子均大量使用,甚至到滇西反攻时还有民团使用此枪。
另一种则是瑞士的Vetterli维特利步枪,由SIG的设计师弗雷德里希.维特利Friedrich Vetterli在1866年设计,后来的1867式采用12发管式弹仓,加上弹仓中的1发就是13发。
这种枪在中国被称为威利兹步枪。
根据年代判断,左宗棠收复新疆所使用的应该是后者,威利兹步枪。
↥★有传言说清末时期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是什么型号的步枪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清军的武器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落后!
清军武器真正落后的时代,主要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就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主要落后在轻武器上,火炮同英军的火炮并没有代差,是同一类火炮,只是质量上有差距。
但轻武器上,清军还在大量使用弓箭和火绳枪,英军已经普遍使用燧发枪,还使用了部分击发枪。
即便如此,英军的火枪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英军燧发枪相对弓箭有着射程的优势,但弓箭却有射速优势,而且可以全天候作战,燧发枪到了大风大雨的时候就完了。
清军之所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惨败,主要是常年轻视海军,导致水师极其垃圾,根本不足以和英国军舰对抗。
英军依靠海上优势,肆无忌惮的攻击满清沿海地区。而这么长的海岸线,没有国家可以通过陆地防御彻底挡住,所以顾此失彼,接连惨败。
而清军陆军也很垃圾,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拼命,经常数千上万人一触即溃。
但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军武器装备就有很大改善。
其实在剿灭太平军的时候,无论太平军还是清军(尤其是李鸿章的淮军),都大量装备了洋人的先进武器。淮军麾下还有一支常胜军,最初叫做洋枪队,是按照西洋陆军模式建立的雇佣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蓬勃开展,满清购买和自造了大量先进武器。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清军陆军虽然装备五花八门,但枪械和火炮都不落后日军,甚至部分武器更为先进。
这个所谓的十三响快枪,通常指的是温彻斯特十三连发后膛卡宾枪。
这种枪是西部电影中的常见昂贵武器。
该枪的特点是装弹较多,而且可以连续单发射击。而那个时代,步枪不但是单发步枪,还需要一发子弹一发子弹的装填,射速很慢。
而温彻斯特十三连发后膛卡宾枪(温彻斯特1866型),采用独特的弹仓装弹,结构比较复杂,却可以连续手拉单发射击13枪。
优秀的枪手,可以在1分钟内连续射掉13发子弹,三四秒就可以瞄准发射一枪,射速非常惊人。
当年清军装备不少这种步枪,常见的是九响的斯宾塞步枪,十三响的就是温彻斯特。后者在清军中,被称为“十三太保”。
这些快抢实际上起到的是后来的轻机枪的作用,进行一线快速火力掩护。
该枪的价格复杂,价格也非常贵,即便欧洲大国也没有大量购买。
法国于普法战争期间订购了6,000支1866型步枪,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也在1871年订购了45,000支步枪和5000支卡宾枪。
土耳其的这批枪被用于1877年俄土战争,期间大展神威,重创使用单发步枪的俄军。
根据统计,俄军每消灭一个使用这种步枪的土军,要付出4倍以上的伤亡。
甲午战争中,日军认为清军的轻武器火力很强,尤其是在远距离都是乱枪射击,子弹密集度强于日军。
清廷内部也对清军寄予厚望,认为:“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可惜,清军远距离射击精度不够,造成的伤亡很少。一旦日军冲入200米甚至400米内,清军就抱头鼠窜,不敢拼命。
虽然每次战役,清军耗费大量弹药,自己伤亡却很少,击毙日军更是屈指可数。
在甲午战争朝鲜的一系列作战中,最激烈的就是平壤战役。平壤战役中,日军缴获了清军大量武器。当时清军只顾逃走,连步枪都丢弃了:“凡有大小炮四十尊,快炮并毛瑟枪万数十杆,将弁私财,军士粮饷,军资、器具、公文、密电,尽委之而去。”
可见,武器再好也要适当的人来用,人怂用什么也不行。
有意思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曾经雇佣了一个中国苦力团,负责搬运后勤补给和在前线搬运伤兵。英国人发现,这些中国苦力比英国士兵还能吃苦耐劳,而且非常服从命令。本来英国人看惯了清军怕死的德性,认为中国苦力也是如此。没想到,中国苦力却敢于在最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搬运受伤的英国兵。
英国军官感叹道:中国人本来应该是最优秀的士兵,在腐败的官员手中却成为一群乌合之众!
≚△有传言说清末时期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是什么型号的步枪呢?
这也不是传言啊,温切斯特1873杠杆步枪的管式弹仓就有13发的容量,如果膛内再塞一发的话还能13+1
话说管式弹仓可以做的和枪管那么长,所以天生能装,再加上当年那票.44-40弹本身装药也不算大,壳厂33mm,全长也就40mm出头一点,而杠杆步枪枪管760mm,装个13发轻松
还有更能装的,比如当年的埃文斯步枪采用的是枪托内的螺旋弹仓,34发弹容
所以说,这类枪在19世纪末常见,清朝也有采购也很正常,但这也不算是什么天顶星科技,毕竟杠杆步枪在结构强度、上弹方式、重装方式方面有劣势,所以后来才被5发竖仓式的栓动步枪取代,并不是说弹容量高它就一定有多牛X
Ⓓ┧有传言说清末时期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是什么型号的步枪呢?
在晚清时节,清军曾经进口和仿制了种类繁多的西式步枪。下面我们就根据现有资料看一下,这十三响到底指的是什么步枪。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虽然清朝上下不少人还是不愿意正视已经全面落后这个事实,但是至少也意识到了西式枪炮的威力。此时恰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为了镇压太平军,清政府逐步开始从国外进口西式枪炮武装清军,已加强清军的战斗力。
然而由于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已经糜烂不堪,清政府又财政紧张,因此不得不允许各地督抚和地方士绅自己筹饷编练练勇,和太平军作战。这些练勇中比较有名的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等。
因为都是自己筹饷自己练军,因此这武器装备也都是各军自行购买。最早向西方大规模购买枪炮的是淮军,之后湘军、楚军和其他清军各部也都开始装备西式枪炮。由于此时各路督抚大帅们对于西方枪炮的了解还很有限,大多是根据自己熟悉的洋人推荐购买。所以当时清军各军甚至是一军之内,装备的枪炮也各不相同,直接造成几乎当时世界上有名的步枪都在中国出现过。
比如像左宗棠西征时,其所属部队装备有各类步枪不过两万多支,种类就有哈乞开斯、马蹄泥、标针快,利名登、七响、八响、十三响枪等多种。
这里面哈乞开斯是指美国的温彻斯特-哈齐开斯M1879步枪,马蹄泥是英国的亨利-马梯尼步枪,利名登是美国的林明敦步枪。七响、八响、十三响则是指步枪的弹仓里的子弹能打几下,所以十三响就是弹仓能装十三发子弹的步枪。
在晚清时节各国都积极研制各类弹仓步枪,按照弹仓位置不同,又分后托弹仓、前托弹仓和机巢弹仓三种。后托弹仓就是弹仓设于枪的后托,前托弹仓的弹仓在前托,机巢弹仓则位于机巢下方。
前后托弹仓是管状式,优点是能装的子弹较多,缺点是因为要一发发装填子弹,速度较慢(后来有了更换整个弹仓的设计),而且因为距离机巢太远,容易出故障,所以后来被机巢弹仓逐步取代。
不过在早期因为前后托弹仓装弹较多,还是颇为流行。当时比较有名的两款十三响步枪中,斯宾塞是后托弹仓,温彻斯特是前托弹仓,这两种枪清军都有装备。不过清军装备的斯宾塞步枪以九响为多,十三响还是温彻斯特为主。像参加平壤之战的淮军所属盛军,其骑兵就装备了温彻斯特十三连发后膛卡宾枪。
因此一般提到十三响,又不说明是哪种型号的话,大多可以认为是温彻斯特十三连发后膛卡宾枪。
█⇌有传言说清末时期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是什么型号的步枪呢?
答
一提起这个,我就想起中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些装备都是他亲手置办,他是中国近代历史最有眼光的人,可惜遇到了李鸿章手下的盛宣怀,使诈导致他一败涂地。
十三响快枪的出处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奏章:
“前督臣左宗棠、抚臣刘锦棠出关,携运后膛来福马枪,哈乞开斯、马蹄泥、标针快、利名登、七响、八响、十三响枪共二万余杆。”
哈乞开斯、马蹄泥、利名登其实都是当时欧洲新式后膛线膛枪的名字。清允许左中棠可以借洋人贷款,而左中棠的钱袋子就是胡雪岩。胡雪岩根据实际情况,给左中棠统管钱,粮。
左宗棠所要求的二千万两白银最后得到的也只是清廷所给予的二百万两而已,为了筹备军费,左宗棠自借了五百万两,并且在后继的时间里连继向洋商借了一千三百七十万两的白银,就连华商也没有放过被借走了八百四十六万两的白银。
武器方面,建立了兰州制造局,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武器制造厂,在后世也是相当的出名,聘请能工巧匠,并且还从国外请来了相当多的专家,为得就是打造出超一流的武器,因为这次的战斗一定要打胜,毕竟关系到当时的外国人是不是轻视自己,尤其是英国与沙俄。
当时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德国的螺丝炮与美国的后膛七响枪,尤其是后膛七响枪这可是美国在南北战争中最常用的武器,这种枪属于后膛加弹,而且可以一次连发七枪,威力相当不凡,再后来左宗棠还让制造局研究出了自己的独特枪炮,比如劈刀炮与广东无壳抬枪,这几乎就是我们自己的发明,但是这还不算完,毕竟战事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所以到后期还是出现了武器不够用的情况,于是左宗棠又开始购买外国的武器装备,也就是欧洲哪边经常用的毛瑟步枪,这种步枪就是在二战时期都属于先进的武器行列。可以说左中棠收复新疆,是在武器上面绝对优良的基础上,有实力才能有魅力。
我喜欢的中国近代商人,就是胡雪岩他曾经想过把中国的蚕丝都收集起来,与西洋做买卖时,赚取更多的利益,他也是在搞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与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利益冲突,被李鸿章给逼迫破产的人。我觉得要不是盛宣怀,中国的洋务运动也不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到一个篮子里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了,大清就亡了,我想这与慈禧太后岁数大了,不能平衡发展的利益关系了。
------------------
推荐阅读:
想买一辆再也不换的车了,请问哪些车十年内基本没有什么小毛病?
有人说湖广填四川,那四川话是从湖广地区方言转化来的吗?有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