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大概是三国时期被丑化最严重的一个人物,其误读之深,相信大部分一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很难相信,其实魏延并不是一个反面人物。
正史上的蜀汉名将魏延到底有多厉害?
很明显,魏延被罗贯中写残了,在真正的历史上,魏延并不是依靠背叛主公打开城门投降给刘备的,赤壁之战后,蜀地的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去抵御张鲁,这个时候魏延以部曲追随刘备,为刘备所看重。
为什么刘备在遇到魏延的时候就被看重呢?这就要说说部曲是什么意思了,部曲说白了就是私军,魏延能够拥有部曲,很可能是蜀地的一个小军阀,本身就有一定的实力,又是带着私兵来投靠的,相当于入股了。
当时孟达以四千部曲叛蜀投魏,曹丕直接就给封侯了,封侯在汉朝是一个相当。
刘备取代刘璋之后,开始攻打汉中,由于关羽要镇守荆州,马超不敢用,能够用的将领并不多,在这个过程中,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在刘备打下汉中的时候,竟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当时很多人都不服,因为刘备起兵很早,辗转的地方很多,魏延算是最后投靠他的,资历太浅,年纪也不大,但是刘备还是力排众议,让魏延担任汉中太守。
刘备为了给魏延立威,故意在任命仪式上问魏延如何防守汉中,魏延表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他驻守汉中的话,来犯之敌十万人之内,我都能干掉,要是十万以上,那我只能防守了,这句话还是挺霸气的,事实上,魏延镇守期间,汉中也的确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作为蜀国最后一位良将,魏延的死充满了很大的悲伤,也导致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有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笑谈。
魏延的死,离不开诸葛亮,在下文中,将着重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为何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刘备死后,诸葛亮在稳定蜀汉局面后,决定挥师北伐,当时魏延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这个建议,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子午谷奇谋,千百年来,这个计谋已经成为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案例,引起很大的影响。
假如真如魏延所说,不过五千兵马,就可以冒险一试,诸葛亮为何拒绝呢?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计划,太危险,“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如果展开来分析诸葛亮的这条计谋,也算是充满了很多奇谋的地方,能够使得出其不意,在北伐初期取得巨大优势,然而以当时蜀国与魏国的国力差距,想要以这种方式赢得战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每一次都因为粮食供给不上而不得不无功而返,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大多都是一场远足,没有激烈的画面,只有长途的跋涉。
假如诸葛亮真的能够放手一搏,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诸葛亮还是拒绝了魏延。
陈寿曾评价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所谓奇谋为短,自然是拒绝子午谷奇谋的重要原因。
过于谨慎,是其拒绝奇谋的重要因素,实际上,针对性格上的缺点,诸葛亮是自知的,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曾说:“ 先帝知臣谨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关于诸葛亮的谨慎,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都知道了“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这个仗还怎么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被人知己知彼,那还有胜利的可能嘛!
刘备死后,蜀汉没有任何建树,这个锅应该诸葛亮来背
诸葛亮北伐失败,其实是情有可原的,以当时蜀汉与曹魏政权的国力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个问题吗?为什么刘备即使是光杆司令,也能屡屡创造奇迹,当时依然能够从曹操手上取得汉中之地。
而诸葛亮带领一个偌大的蜀汉政权,结果是多年北伐,无功而返,我看不止是军事上的奇谋为短,即使是在治理内政上,也不见得如何。
假如诸葛亮真的是能人,为何在诸葛亮死后,出现人才荒的局面?造成“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可以说,诸葛亮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导致的。
刘备入蜀的时候,诸葛亮与马谡关系很好,深受诸葛亮的器重,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跟赵括差不多,不是动手能力不强,而是嘴上功夫远远大于手上的功夫。
刘备在临终的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意思就是说,马谡这个人吹牛有一套,吃喝还行,不能大用,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本来应该让魏延为前锋,但是诸葛亮却让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为前锋,于是有了街亭失守,整个北伐局势岌岌可危。
我不相信马谡一点本事都没有,只不过人才都是逐渐成长的,你一下子就把他摆到那么高的位置,他能经受住吗?假如诸葛亮能够悉心栽培,马谡以后未必不会成材。
诸葛亮曾经苦苦劝告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实际上诸葛亮自己都没能分辨出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魏延的惨遭杀害的悲剧,其实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的!
在挥泪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能够重用的人已经不多,除杨仪和费祎之外,就是姜维,诸葛亮本来是打算让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姜维是策反过来的,资历也比较浅,因此,诸葛亮计划由姜维担任军事上的接班人,其他人当政治上的接班人。
这个安排,其实是有点尴尬的,因为他忽略了魏延的存在,魏延战功赫赫,在当时的蜀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并不看好魏延。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病情加重,于是打算安排后事,在最后一次秘密会议上,诸葛亮召集了除魏延之外所有将领,并且确定退军策略,即大部队撤走,魏延由前锋变成断后,并且还决议,假如魏延不从命,可以不再管他。
问题就出在这里,诸葛亮作为一号人物,在临时的时候,没有和二号人物魏延商量,当时魏延认为即使是诸葛亮死了,北伐也可以继续,尤其不能让魏延容忍的事情是,诸葛亮竟然把军队交给杨仪来指挥,让三号或者是四号人物来指挥二号,敢问哪个二号能够容忍?这就是诸葛亮的临终安排。
结果为了争夺军事主导权,魏延与杨仪大打出手,最终打败了魏延。魏延溃逃后,被马岱所斩首,随后,夷灭了魏延三族。
杨仪在斩杀魏延后,却发现诸葛亮的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杨仪甚至抱怨,当初我要是投靠曹魏,待遇一定比现在好。
结果费祎就上报朝廷,杨仪因此被迫自杀。
马岱斩魏延这个典故,被广为流传,堪比锦囊妙计,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高级黑啊,你看看你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班子。
实际上,魏延并没有谋反之心,而诸葛亮用人不当,导致军队出现内讧,差点没能退回蜀地就报废了,带兵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一种失败了。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之死,纯粹是死于“作”。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的军事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且,他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不久之后,他便被杨仪擒杀,顺带还被夷了三族。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诸葛亮,或者诸葛亮早早离世,那么魏延的坟头草都一米多高了。
换而言之,是诸葛亮替魏延在挡风遮雨,因此,诸葛亮一死,失去庇护的魏延,自然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所以,魏延最终被杀,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因为魏延不仅在政治上是个白痴,更要命的是,他狂妄且不自知,这样的人要是不死,那才是稀罕事。
先说魏延在政治上的白痴表现。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曾召集众将商议出兵策略,在此期间,魏延主动提出,由自己亲率5000精兵,由子午谷直取长安。
这便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但最终,诸葛亮并未同意,认为魏延这个计划过于冒险,一旦有失,后果惨重,因此拒绝了魏延的提议,采取更稳妥的方式进军。
亮以为此计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魏略》
对于诸葛亮拒绝魏延提议,不采用“子午谷奇谋”这件事,后世的说法很大,有不少人十分偏激的认为,诸葛亮这是目光短浅,甚至说他是胆小怕事,如果按照魏延的计谋行事,说不定就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但依个人愚见,这种说法,分明就是赵括再世,纯属纸上谈兵。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如果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想要获得成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就知道为何诸葛亮会不同意魏延这个提议了。
首先,魏延提出,他可以带着五千人急行军,在十日之内,从子午谷走到长安。
按照地理上的记载,子午谷全段大约三百三十公里左右,加上出子午谷再抵达长安,我们就按400公里来算,如果单从理论上来讲,五千兵卒放开速度,轻装上阵,一天奔袭三四十公里,完全是小意思。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还创造了一天一夜急行军120公里的奇迹呢。
但问题是,魏延带的部队不是红军,也达不到红军的素质(真要有红军战士的素质,那就没曹魏和东吴什么事儿了)。
并且,子午谷内可不是坦荡大路,而全都是崎岖的山路,极其难走。
具体有多难走呢?曹魏大将曹真对此最有发言权,他在西征时,就率大军走了子午谷这条路,但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
由此就可以想象,子午谷是真的难走,而魏延说带着五千精兵十日之内就能通过,着实不太现实。
其次,假设魏延真的能在十日内通过子午谷,但下一步就又是个问题。
在魏延的计划里,他只要通过子午谷抵达长安,那么镇守长安的曹魏守将夏侯楙,肯定会“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问题是,人家夏侯楙真的会望风而逃吗?就算他再草包,自认为打不过你魏延,紧闭城门坚守总会吧?
凭什么你来了人家就得吓得屁滚尿流的逃跑?
退一步讲,假如夏侯楙能力确实一般,因此开始坚守城池,你魏延想拿下长安总得去打吧,但是由于你是急行军,自然就没办法带大型的攻城器械。
这个时候怎么攻下长安,凭王霸之气吗?
所以,这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第二个致命漏洞,而这还不算完,后面至少还有三个同样致命的问题。
咱们继续假设一下,假如魏延带着五千精兵在十日内顺利通过了子午谷,并且一声怒吼吓跑了夏侯楙,成功占据了长安城,那么接下来呢?
曹魏方面丢失一座城池,会坐视不理吗?
如果曹魏率大军来攻,你魏延这五千人如何顶的住?当然,你可以坚守城池,但是坚守城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城池内得有吃的。
人家夏侯楙就算是被吓跑了,临走前他难道不会把粮草带走,就算带不走,烧掉毁掉总是可以的吧。
而如果城内没有粮草的话,魏延要想守住长安不丢,就得保证后续部队以及粮草能在短时间内顺顺利利的送达。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魏延在带着五千精兵穿越子午谷的同时,做到消息丝毫不泄露,不被曹魏得知。
不然的话,他好不容易走出子午谷,那边曹魏大军正在谷口等着,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典型的给曹魏“上菜”。
上述几个条件,几乎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子午谷奇谋”的最终成功。
还有,就算成功了,拿下并守住了长安,但又能如何呢?这对于蜀汉当时的整体作战方略,似乎并没有太大作用,难不成魏延以为他是当年“威震华夏”的关羽,可以一战之后,让许都与洛阳附近的各路势力纷纷反曹吗?
所以归根结底,魏延的这个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并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极低,而诸葛亮当时的战略是不断消耗弱化对手,而不是这么盲目的与对方短兵相接。
毕竟,当时的蜀汉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因此,诸葛亮不采取魏延的策略也并没有错,而不是像部分人说的诸葛丞相目光短浅之类的混话。
当然,既然是召开军事会议,将领们各抒己见也没有错,提出建议被否决也实属正常,但魏延接下来的表现,就看出来他真的是个蠢货。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三国志》
要知道,诸葛亮当时是最高统帅,拒绝了魏延的提议,自然有他的道理,但魏延却在事后又是嘲讽诸葛亮胆怯,又是叹息自己“才不能尽用”。
既然魏延这种嘲讽诸葛亮的态度,以及他所说的话,史书上都留下了记载,那么相信当时的诸葛亮也肯定清楚。
但是,没有见诸葛亮对魏延做出什么惩罚,更没有公报私仇。
别的不说,如果魏延这种因主帅不听自己建议而出言嘲讽的做派,放到曹魏阵营中,曹孟德绝对会让他活不过一集。
由此可见,诸葛丞相真的是有容人之量,同时也侧面说明了魏延是个政治上的白痴。
其次再说他狂妄且不自知。
对于魏延的性格,诸葛亮也十分清楚,也知道在他死后魏延必定要作死,因此在感到自己油尽灯枯之际,特意做出了如下安排: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
也就是说,诸葛亮内心还是希望魏延能听从安排,按照他的计划行事,但奈何,魏延偏偏不听,就是要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
魏延当时的十分表现呢?第一,他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
啥意思呢?就是诸葛亮死了,还有他魏延呢,没必要就这么打道回府,自己带着大军,就可以击溃曹军。
魏延始终以为,自己的水平不比诸葛丞相差,甚至估摸着在他心中或许还要比诸葛亮高一点,这不是狂妄是什么?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完美到谁也无法超越的人,但单凭魏延,还差他不少。
别的不说,在不久之后,一件事就狠狠的打了魏延的脸,当时魏延率军赶到杨仪前面,沿途烧毁栈道,试图阻击杨仪,但结果呢?
结果是负责攻打魏延的蜀将王平,一句义正辞严的呵斥,就让魏延的部下纷纷做鸟兽散。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三国志》
连自己的部下都掌控不了,还谈什么诸葛亮死了还有他,这可真是典型的不要面皮,真要有本事,怎么没能让那些将士为其死战呢?
除此之外,魏延当时还说,“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魏延看不起杨仪,自认为自己了不起,因此,他不愿意也不肯为杨仪断后。
杨仪与魏延不和,这是在当时都知道的事情,当然杨仪此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抛开他先不说,咱们先说魏延此举的不妥之处。
诸葛丞相突然病逝,并且临终前已经交代了大军回撤,也部署了谁负责做什么的具体安排,这个时候,作为军人来讲,服从命令是第一要务。
即便是你魏延再看不惯杨仪,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先服从安排,一切等回去之后再说。
但是魏延不愿意,非要在这个时候与杨仪争出个高下,弄得己方内部开始大打出手,这不管怎么说,都是极其不应该出现的情况。
另外,凭什么你魏延就不能干断后的活?
难道你比张飞、比赵云都要厉害吗?他们二人,都曾经干过断后的工作,为什么到了你这里就不能干?
其实说白了,当时魏延闹这么一出,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抢班夺权。
诸葛亮临终前,把军事主导权暂时交给了杨仪,这一点就让魏延十分不爽,加上他与杨仪素来不和,因此就准备武力夺取最高军事权力。
狂妄且不自知,还试图染指最高军事权力,这样的人,得亏他没有成功,如果成功了,那必然会给没有诸葛亮的蜀汉,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况且,此公人缘极差,当时杨仪和魏延分别上书,互告对方谋反,而后主刘禅拿不定主意,就征求大家伙意见,而大多数人,均认定是魏延谋反而不是杨仪。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三国志》
混到连朝中愿意出面保他的人一个都没有,可想而知,魏延在平时,是如何的不招人待见,就这样的人还想抢班夺权,真的是可笑至极。
所以,最终魏延被杀,也是必然的结果,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只是可惜了他的家人,被这么一个蠢人连累,导致夷了三族。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所以,魏延之死,一点都不奇怪,纵然他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却在政治上纯属白痴,尤其是在诸葛亮死后,公然不服从命令,为了抢班夺权居然和自己人大打出手,毫不夸张的说,这种举动已经属于是“乱臣贼子”了,因此,最终被擒杀也是必然的结果。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正史中魏延也是被马岱杀掉,不过不是因为谋反,而是内讧。
魏延之死,像极了如今社会中的一种现象:有的人才华出众、业务能力强,但却性格孤傲、不懂“人际关系学”;在失去了能够用其所长、容其之短的领导后,不幸沦为了一个被排挤、废掉的异类。当然,环境是一方面的原因,其自身也有责任。
在伯乐刘备安排的岗位上,魏延只展现出优点、没暴露出缺点
正史中的魏延,早年经历并没有那么曲折。他一出场,就是作为嫡系参与了刘备人生中的最关键行动:夺取益州,“以部曲随先主入蜀”,随后因屡立战功被封为牙门将军。
“牙门将军”一职由刘备创建,虽属于杂号将军,但其要求并不简单:常伴主公左右保护其安全,必须绝对忠诚;外出打仗时,带领亲兵跟随主公,不能要能打,还得头脑清醒、能够出谋划策。简而言之,必须文武双全。因此,翻遍整本《三国志》,只有赵云和魏延担任过这一职务。
看一位员工是不是领导的亲信,得看他被安排的岗位有多重要(比如说大多数公司的财务都是领导的自己人)。汉中对于巴蜀,就像人的嘴唇对于牙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跟荆州相提并论。因此,当刘备物色汉中主将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将会是最早陪着刘备创业、忠诚\能力都合格的张飞,毕竟黄忠年事已高、马超是半道而来的降将、堪称完人的赵云必须留在刘备身边。
但最终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的,却是魏延,以至于“一军尽惊”。为了让这位爱将出出风头,顺便打压下那些心里不服的部下,在一次全体大会上,刘备刻意让魏延讲讲他的为政方案。“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个表态,不仅让刘备非常满意(也许俩人早已商量过),众人也为之振奋。
随后魏延在汉中的表现,证明了他绝不是吹牛。他镇守汉川15年,没有放过一个曹兵进入自己的辖区;诸葛亮主政前期,魏延曾帅前锋深入羌地,击破魏军大将费瑶、郭淮,一时间威名远播。毕竟在那个时候的所有蜀汉统帅中,能够在进攻战中独当一面战胜曹军的,真的极为稀有。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刘备手下,魏延并没有暴露出自身的缺点,反而把自己的忠诚、勇猛、军事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大展拳脚,更获得了成长的机会。
这就是优秀领导的作用:不仅能用人所长、限人所短,而且能够镇住形色各异的手下、消除内耗,把大家团结在自己的目标之下,安安心心做个打工人。
在诸葛亮时期,魏延的缺点被无限放大,最终成了蜀汉职场的牺牲品
刘备死后,原有老将逐渐凋零,蜀汉军事领域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前两号人物,其一是诸葛亮,其二就是魏延,但两人间的理念相差实在太悬殊。
魏延长期拼杀在第一线,军事才华经历过实战的淬炼,对自己勇猛而又兼具谋略的指挥风格颇为自信;而诸葛亮则是“一生唯谨慎”,凡事谋定而后动,布局稳健、作风保守,何况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本性上就不喜欢魏延的风格。
因此,两人的理念冲突日渐凸显,“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但即使如此,对于德高望重、朝野钦佩的诸葛亮,魏延还不至于有太出格的言行;而诸葛亮虽然不喜欢魏延的作风,但他为人公正、对事不对人,仍能容忍这样的“个性同僚”跟自己共事。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是诸葛亮。
随着元老逐渐逝去,魏延成了蜀汉阵营中资格最老、战功最显赫的军事人才;加上他性格孤傲、自视甚高,平日里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信心与优越感,估计没少怼其他人。但一来他比较强势,二来确实有水平,大家都尽量对其忍让,只有杨仪从来都跟他针锋相对,两人关系越来越僵,逐渐势同水火。
杨仪是襄阳人,是标准的荆州派,曾经担任关羽的功曹,其后奉命进入蜀地跟随刘备;刘备自立汉中王后,杨仪被提拔为尚书,其资格、地位不言而喻。
杨义确实很有才干,他作为长史跟随诸葛亮出征期间,处理后勤、制度等事务得心应手、完美无瑕,因此诸葛亮非常欣赏他的才干。
但跟魏延一样,有才华的人往往脾气挺大,当初杨仪在尚书的岗位上就跟尚书令刘巴关系闹得很僵,被刘备及时调整。
但在用人方面,诸葛亮不具备刘备那样的能力,更可况他的身份也不足以镇抚魏延这种元老。所以就出现了“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这种尴尬而又无奈的局面。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还能大致维持局面;在他死后,这一内耗的恶果就瞬间爆发出来。
首先,诸葛亮临终前的会议,竟然故意把魏延排除在外:“密与长史杨仪......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
随后,诸葛亮死后,早已不埋怨有军事风格的魏延执意北伐,但费祎、杨仪、姜维等人都拥护诸葛亮安排的方案,一意孤行的魏延把自己逼成了少数派;
得知自己的计划不被接受,恼羞成怒的魏延竟然做出了抢先南下、沿路烧毁栈道的不理智举动。他以为这样能让杨仪陷入麻烦,却不知得罪的是全体蜀汉将士。
因此,当魏延、杨仪纷纷上书朝廷、控诉对方谋反时,蒋琬、董允等人都站在杨仪这边。相比他的父亲,刘禅显然不具备协调双方关系的能力,只好牺牲了大部分人排斥的魏延。
眼见成为孤家寡人的魏延,随后做出了更加过激的举动:试图袭杀杨仪。这种毫无意义、纯粹为了发泄的举动,成功坐实了自己“谋反”的罪名,成为孤家寡人后逃往汉中,惨被马岱追上诛杀。
纵观魏延整个职业生涯的表现,他称得上一名文武双全的顶级军事人才,在前期的艰苦创业期,他战功赫赫、威震汉中,其综合素质甚至在关羽之上。但这种杰出表现有个前提:得存在刘备这样的明主,能用其所长,淡化、压制其火爆的性格,协调他与其他同僚的关系。
而在刘备死后,蜀汉第一代的名将们也逐渐凋零,魏延原本应该被视为蜀汉的军事顶梁柱,朝廷应该容忍他的缺点、充分发挥其军事才华。但可惜的是,一方面,魏延太过于跋扈、自视甚高;另一方面,刘禅、诸葛亮都不具备刘备那样的御人能力。最终,存在性格缺陷的魏延,逐渐被蜀汉朝廷视为异类,在同僚们的共同排挤下走向了绝路。
性格决定命运,职场如战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既叹息魏延的不幸,也应当汲取他的教训。
✲ℜ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邓小平同志曾为魏延发出长叹,他在1963年来到武侯祠时说到: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该有,但却没有塑像······
想挽救魏延的名声忒难,估计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摆脱《三国演义》的“阴影”O(∩_∩)O以至于魏延含冤几百年,从民国起,几十位史家为其正名无果,哪怕司马光的《资治通鉴》900多年前就为他“平反”也没用。
诸葛亮对他的描述是“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也就是脑生反骨,我知道这词就是因为含冤的魏延同学,现在又变成了反骨仔总之都和叛变有关。
其实魏延的作用要比关羽、张飞大得多,甚至有人将其军事才能形容为“堪比汉初三杰之韩信”,嗯······你高兴就好。
汉中郡的夺取标志着真正的三国鼎立态势确立,但刘备终究还是要返回成都,谁来镇守汉中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无汉中则无蜀矣~”,家门被人家踹开则“蜀中一日数十惊”,对此,姜维明确表示不服,调整部署,为蜀汉灭亡埋下粗粗的一条祸根,就在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如此重任会交予张飞,连张飞都以为铁定是自己担起这副重担的时候,刘备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魏延,所以说魏延是刘备最器重的武将并不为过,魏延也对得起刘备的信重,坚守15年,没有一个敌人能突破自己的防区。
魏延不是龟壳选手,他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多方面人才,也有人说曹魏方面除司马懿以外,无出其右者。
诸葛亮临终主持的“军事会议”说了什么
参与人有杨仪、费祎、姜维等,丞相告诉他们,命令魏延断后,姜维为双保险,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自行撤退。
也有人说丞相这是为了让魏延和杨仪二人带着一嘴毛双双成为路障状态被清除,为蒋琬、费祎、姜维铺路,丞相活着的时候,加上费祎规劝过无数次,都无法改善魏延和杨仪的关系,死后就更不要提了,这也是对费祎的一种保护,但凡对二人有些了解的都知道要兵戎相见,从魏延大帐出来,就费祎那速度就能明白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太危险了,内讧是避免不了的。
杨仪不敢去找魏延是因为怕死在当场,费祎拼命逃是因为自身危险另外要回去报信,他们事前都知道这种危险,丞相能不知道么?再看上段,这符合诸葛亮一贯的行事作风么,丞相啥意思呢,我死了你们就开始窝里斗吧,搞死魏延。如果他厉害呢?就把你们都搞死?丞相沉稳性子和极其小心谨慎的行事方法,做不出这种事来,因为后果未知,兵变的后果是不可控的,你怎么就知道魏延必死呢,用蜀汉的国运去赌么。
退一万步说,即便丞相要杀魏延也绝对会给出具体实施步骤的,他不是“我拿国运赌明天”的那种不负责任的人。
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竟然不找魏延?军师遗命不是当面说才会更有效果么,摸头杀的效果远比用仇人以遗命为由劝令退军要好。
(预判丞相死前为昏迷状态的前提下)谁是军中主帅?大军听谁的?这都还没个嘱托,先奔魏延下手,丞相会这样?本来魏延就有“不唯上”的毛病,“部下”的话他就能听得进去?尤其是死对头杨仪的话,魏延能听?诸葛亮没有那么傻,所谓的军事会议,就是一群退军派狐假虎威要挟魏延的诈骗之词。
对于遗言大概有三种推测:
①杀掉魏延
②抛弃魏延
③没有的事(杨仪等人因自身劣势假传遗命,丞相是先昏迷才去世的。)
作为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和黎东方先生都完全不信有过什么所谓的“军事会议”或类似临终嘱托。这里面有很深层面的政治势力角逐。丞相去了,这是一个洗牌过程,平时好不是真的好,派系之争开始,分蛋糕的时候下刀都不会客气,如果蛋糕不够分,那刀就会照人招呼,而无论哪一方势力的首要清理目标都是魏延,魏延已经无人可以压制,于公于私,魏延都要死。
所谓的临终军事会议,是用后果写原因达到补缺目的。
按当时的情势来看,军中主要是分为两派:退军派,几乎全是。进军派,魏延一个。
退军派们的主意是“秘不发丧”,一旦影响军心再有追兵后果不堪设想。杨仪指使费祎到魏延部探听他的意思,魏延知道军师死讯便说,丞相虽然去世了,可我还在,继续北伐才对,并要求费祎与他一起下军令,费祎欺骗魏延,说是要先跟杨仪打声招呼,但是一出门就策马疾驰而去,这引发了魏延的疑心,打听之下,果然杨仪等人在商量退军,杨仪自然想退军,如果以魏延为主帅,自己离死就不远了。
魏延大怒,先一步撤军,并烧掉了沿途的栈道,更是修书一封弹劾杨仪有反叛之心,加上杨仪的举报,两封举报信先后到了刘禅手中,刘禅征求意见,他俩到底谁要造反?大臣们都说魏延的概率大,依魏延平时的作派和性子,太不受待见,魏延心胸不广,而杨仪心眼更小,这也算是报应吧,性格决定命运。
两方军队终于相遇,王平斥责魏延前军,军师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么干?魏延部一哄而散,魏延失去军队依托,朝汉中方向逃命,杨仪又命令马岱追杀,魏延死,尸体被部下埋在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的石马乡。
谁才是潜在的投降分子呢?杨仪。
杨仪并没有分到蛋糕,更可怜的是他手里还没有刀,所以恨毒了所有人,竟然说后悔当初没投降,于是费祎告密,这个瓜娃子被废为庶民,后下狱自杀。
魏延人才难得,但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这是他致命的缺点,必须要有个能制得住、忍得了他的好领导,否则遇到杨仪这类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上司,魏延活不过两秒,所以就魏延的死亡来说,也冤也不冤,几乎可以说他的下场是必然的,本来有个大好的前程等着他,他却从未自省过自己的毛病,生生的放弃掉了,以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接手军中一把手位置,可结果却是连命都保不住。
以退军为例,魏延所做就非常欠考虑,自己的部队你可以保证稳定性没问题,但丞相所掌军士的军心必定会大受打击,这不是短时间能安抚的,你拉着部队就走,到了地儿就打,战力还不受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魏延要先考虑团结问题,不使军心在受到打击以后,再次受到将将不和的影响。而他在关键时候,头脑里想的都是私仇,缺乏大局观,看来丞相没有把军权委托给他也是正确的。在自己几千部众的情况下,竟然想与杨仪对垒,这是自不量力,他把自己一个人推到了整个部队的对立面,包括他手下的军士,他们为何最终一哄而散,当然明白已经属于谋反性质,蜀汉的部队又不是你魏延的私军,不是想干什么别人都能陪着你的。这种情况,这种行为,这种偏激的应对方式,即便不是叛国,依军法也该处死。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一、演义中的魏延之死。
襄阳城,魏延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却被文聘、蔡瑁等人阻断。刘备携民渡江而走,魏延兵卒尽折,只身一人投靠长沙去了。
长沙城,魏延斩杀韩玄,引百姓出城向关羽投诚。诸葛亮直接喝斩魏延,还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此人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刘备说魏延有功无罪,最终苦苦告免。
自此,刘备对魏延非常看重,逐渐引为心腹之人。
黄魏争功,魏延不守约定,想要截胡黄忠的功劳,却险些丢了性命,幸亏被黄忠所救,还在乱战中生擒了泠苞。黄忠弹劾魏延,但刘备有心包庇,说了句“延虽有罪,有功可赎”。
汉中之战,张飞、赵云各显其能,黄忠大发神威,而魏延也能酣战庞德、射翻曹操。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除了加封诸葛亮、五虎将之后,还把魏延官升三级,直接提拔成了汉中太守,简直是羡煞众人!
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后,蜀国岌岌可危,幸亏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得以强行续命。
在刘备时代,魏延可谓顺风顺水;到了诸葛亮时代,魏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南征北战期间,魏延已经是蜀汉第一大将,却总是被诸葛亮猜忌和打压。以魏延的高强武艺和高傲性格,却总被派去执行诈败的任务,而功劳却往往被别人捡走。
南征七擒孟获,魏延诈败擒鄂焕、擒祝融、再擒孟获、火烧兀突骨;北伐六出祁山,魏延诈败收姜维、斩王双、诱杀张郃、火烧上方谷;魏延虽然颜面丢了一地,但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实为立功第一人。
我们看一下诸葛亮对待魏延的态度。
首次北伐,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计,这个战术能否成功不做深入讨论(成功率极低),但诸葛亮的反应也有点过激了,直接厉声斥退,根本不给讨论的余地。
陈仓之战,我们以阴谋论来看。
魏延请缨去迎敌王双,诸葛亮却说“汝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这句话在逻辑上就有问题,遇到强敌不应该让先锋出击吗?合理的解释是,诸葛亮不让魏延出击,应该是还不知道王双的厉害,是怕魏延夺了头功,想把机会留给别人,结果反被王双连拿两颗人头。等到了退兵时,诸葛亮让魏延率领数十骑兵断后,而魏延面临的窘境就是“急不能脱身”,诸葛亮难道是把魏延当成一颗可活可弃的棋子了吗?不好评价。不过魏延超强发挥,以飘逸的走位轻取王双的人头!
武都之战,张郃勇救戴陵,令蜀汉为之震惊。诸葛亮帐前点兵,说想要迎敌张郃,“非智勇之将,难当此任”,然后目视魏延。但是魏延低头不语,这事搁谁心里都不痛快,你不知道王双的厉害,就怕我抢功,你见识了张郃的勇猛,就让我堵枪口?诸葛亮派出王平、张翼之后,不忘挖苦道“怎奈军中再无舍死当先之人!”
箕谷口之战,魏延、陈式违拗诸葛亮的军令,擅自追杀魏军,中伏而败,这件事是魏延的主张。但是诸葛亮把陈式斩首问罪,却放了魏延一马;魏延心中感恩戴德,诸葛亮却对邓芝说“魏延素有反相,吾怜其勇而用之”。
五丈原,诸葛亮临终之前,把用兵密法传给了姜维,把军机大事交给了杨仪,然后把生平最后一道锦囊秘计交给了马岱,而马岱玩了一招无间道,直接把魏延砍头了!
笔者不是在黑诸葛丞相,而是就演义的内容进行浅显的解读,只是想说一句公道话:在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确实有点过分,着实为魏延感到惋惜。
魏延者,魏之延续也,可能是犯了罗贯中的忌讳吧,因此从一出场就背负着“反骨仔”的烙印标签,不仅稀里糊涂地当了刀下之鬼,还要落个千古骂名。
二、历史上的魏延之死。
魏延出身于草根,能吃苦、肯奋斗,但是这样一位有志青年,却明珠暗投,直接被刘表无视。魏延认为刘备集团是个朝阳企业,而刘备有干大事的野心,又能够任用贤能,于是跳槽到刘备麾下。
魏延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他积极进取、努力表现,在入川之战中数战有功,升级为牙门将军。当年赵云舍生忘死地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也是得到了一个牙门将军,而魏延入职不久就快赶上赵云了!
汉中之战,魏延再次努力拼搏,备受刘备的青睐和赏识。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将魏延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张飞、马超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在很多人眼中,坐镇荆州的是关羽,那么镇守汉中的必是张飞,但魏延却成了超级黑马!
刘备称帝之后,又将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刘禅上位后,又封魏延为都亭侯。刘备父子,对魏延真的是青眼有加;而魏延对于刘备,也是忠心耿耿。
诸葛亮平定南部叛乱、休养生息数年之后,就紧锣密鼓地启动北伐,并且将大军进驻到汉中,然后将魏延升职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阳溪之战,魏延率领偏师攻击凉州地区时,与曹魏的雍州剌史郭淮、后将军费瑶遭遇,双方会战,魏延取得大捷,也因此达到了人生巅峰,被诸葛亮表奏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假节,进封南郑侯。
卤城之战,司马懿令张郃攻击南围的王平(不克),而自己终于决定与诸葛亮正面决战。诸葛亮派魏延率领高翔、吴班等人逆击司马懿,“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
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猜忌和打压魏延的剧情,只能出现在演义中,而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
诸葛亮对于魏延,除了安抚,还有器重,更有仰仗,这两人一文一武,虽然在战略层面上各持不同主见,但也称得上相得益彰!
附带多说一句,诸葛丞相堪称千古之相,其胸襟之宽广,根本不会因为政见不同就心生嫌隙甚至打击报复,那些诋毁谩骂诸葛丞相的键盘侠,多读几年书再来喷吧。
五丈原,诸葛亮临终之际安排后事,把军政要务交给了长史杨仪和费祎、姜维等人,对魏延的安排是让他断后,“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如果魏延不从,杨仪等人率军撤退就可以了。
诸葛亮死后,杨仪立即派费祎去打探魏延的口风,魏延听说让他为杨仪断后,立即怒不可遏地大骂,我魏延是丞相之下的军中第一人,凭什么为你这个穷酸腐儒断后?魏延还表达了对北伐的看法,“丞相虽亡,吾自见在,自当率诸军击贼,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得知杨仪已经撤军,魏延就倍道兼程地赶到前面,并且沿途烧毁了栈道。这个冲动的决定,为他人落下了口实。其实魏延的行军路线与杨仪相同,他并不是谋反投敌,很明显只是被杨仪惹恼,想要收拾他而已!
杨仪、魏延互相表奏朝廷,指责对方谋反。刘禅难以分辨实情和原委,就询问董允和蒋琬(这两人均为后来的蜀相),这二人都为杨仪担保,“琬、允咸保仪疑延”。
魏延率众攻击杨仪,王平站了出来,大骂魏延的先头部曲,“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跟着魏延大逆不道地造反吗?”兵卒都知道魏延理屈,于是纷纷离开。魏延很快变成了光杆司令,只好带着儿子和几名亲信偷偷溜走,拍马往汉中赶去。杨仪派马岱带队赶上前去,直接将魏延一行全部斩杀了,并且将魏延的头颅带到了杨仪面前。
杨仪将魏延的头颅摔在地上,然后恶狠狠地用脚猛踹,并且大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杨仪还不解恨,又把魏延灭了三族!
三、魏延之死,我们要吸取什么教训?
我们还原了魏延的人生历程和被杀过程,现在分析一下魏延之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浅显地说几点吧。
1.为人不能锋芒毕露。
魏延升任汉中太守,刘备在庆功宴上问他如何镇守拒敌,魏延当即朗声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欣慰不已,“称善”,而其他诸将的表现呢,“众咸壮其言”。
魏延的这句话,确实够豪迈,但也锋芒毕露,张飞、马超、黄忠都未必敢说这种大话!刘备肯定是非常满意的,毕竟领导都喜欢听好话,但是其他将领呢,虽然口头上纷纷点赞,但心里面就不一定怎么想了,他们肯定是不信,心里就会不爽,本来对于魏延的火箭升迁就留有意见,这又听到魏延口若悬河,估计就扭头撇嘴了!
客观地讲,魏延这话太狂了,在座的都是职场前辈,他却丝毫不低调,这种人走不远!刘华强说过,不狂还叫年轻人吗?但那是在道上混的,而魏延是在军政界混的,岂可混为一谈?
都说关羽傲,其实魏延比关羽还要高傲三分!
刘备时代,魏延还能低调做人,到了诸葛亮时代,关张马黄赵等人全部作古,魏延的尾巴就翘起来了!“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也就是说,大家伙都敬而远之,但凡见到魏延,都尽量绕着走!魏延对于诸葛亮,甚至也颇有怨言,因为看不惯诸葛亮一贯保守的作战策略,“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估计是颇有微词,甚至在一些场合公开发表不满言论。
魏延这种禀性,只适合上场杀敌,让他混政坛真的不行,如果没有高官显位,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横折竖拦,魏延恐怕早就废了!
2.为人不能四面树敌。
魏延本来就人红是非多,又偏偏处事过于张狂,因此难免树立政敌。
刘琰,车骑将军,资历比魏延老多了,在朝中的位置大概仅次于李严,反正地位比魏延高。刘琰看不惯魏延那种飞扬跋扈的样子,没有在言语上刻意逢迎,魏延就大为光火,跟刘琰干到不可开交。诸葛亮为了平息矛盾,竟然严词批评了刘琰,而刘琰只好违心地向魏延道歉,还专门请了一场酒。
杨仪,魏延的死对头。杨仪作为丞相长史,肯定不用看魏延的脸色过日子,但魏延看他不服,就非要办他,甚至都把刀伸到杨仪面前架着了!魏延你这么干,想让丞相怎么想?
按照魏延的脑回路,我就是丞相之下第一人,你们都得捧着我,顺我者爽,逆我者怼,他就是藐视一切,结果闹得天怒人怨,满朝皆敌。
再看军中,“平日与诸将素不同”!看到了吧,不管是政界,还是军界,都被魏延得罪光了,简直就是四面树敌!
魏延这种人,动不动就怒发冲冠,动不动就与同事大闹冲突,甚至敢跟上司闹急眼,谁给你的自信,谁给你的资本?
后来诸葛亮亲近才能不如魏延的其他人,譬如杨仪;当刘禅咨询意见时,风评一边倒,几乎没人帮魏延说话;不得不说,这都是魏延咎由自取。
3.千万不要得罪小人!
杨仪这个人,就是个小人!孙权就曾经给诸葛亮写信,说杨仪这个人内心阴险,是个深藏不漏的宵小之辈,但诸葛亮却不置可否。
诸葛亮死后,杨仪暂时主持工作,魏延就应该暂时收敛了,杨仪还没有秋后算账,魏延却主动选择了火并,天时地利人和一下子全丢了!杨仪对魏延下了死手,不禁以“违背命令”斩杀了魏延父子,还以“诛杀叛贼亲属”为名,把魏延夷灭三族。
锋芒太露,四面树敌,最后因招惹小人而身死名败,魏延之死,虽然可惜,但也不值得可怜。
大家都在为魏延深感惋惜,但有句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魏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诸葛亮在世,还能为魏延遮风挡雨;诸葛亮不在了,狂风骤雨迎面而至,魏延即便不死在杨仪手中,恐怕日子也长不了。
魏延之死,是蜀汉的重大损失。
但是,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诸葛亮为什么没有让魏延接班呢?假设魏延真的上位了,就凭他那个德行和野心,会不会成为蜀汉版的曹操甚至董卓呢?谁还能控制得了他呢?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刘志强和邓刚谁的钓技更厉害?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