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
可是据史料记载,和氏璧是环形,而且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可为什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
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11.2厘米,可以说是特别大的,但是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达10厘米,东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玺并不是和氏璧整个用,因为这样太浪费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为精华的部位,制成了古今驰名的“和氏之璧”。但是其他的部分,虽然质地没有达到极品和绝品,仍然是“和氏璧”的一部分,它们的价值和珍稀程度仍然不是普通玉石能够比肩的。这些余料应该就是秦始皇“传国玉玺”的用料,秦始皇的玉玺并没有采取整块和氏璧,毕竟和氏璧在春秋的时候就被人雕琢,虽说和氏璧是环状,不过只是取了一部分。
不过因为春秋战国离现在太久,关于和氏璧的秘密到现在还是个迷,而传国玉玺的下落到现在还是不为人所知。
ℤt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很多人都曾听说过有关和氏璧的传说和故事,对于和氏璧之后的下落也基本上是如数家珍,但也有很多人对于和氏璧最后的归宿很有疑惑,其中最大的疑惑自然就是针对和氏璧被雕琢成传国玉玺这种说法。为什么会针对这种说法疑惑最大呢,原来,按照对和氏璧的描述,和氏璧理所应当应该是玉环一类的器物,怎么能雕刻成为那么大、那么厚的传国玉玺呢?这很难并且也很不科学。
那么,到底这种看法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可以佐证呢?当然是有的,事实上,由于和氏璧在历史上太过于有名,以至于历史上有关的它的记载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完璧归赵的说法更是相当的出名,这就是一块玉璧,既然是玉璧,那就不可能会成为那么重那么厚那么大的传国玉玺。
这种怀疑建立在这种看上去天衣无缝的推理之上,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传国玉玺一定是影视剧里面描绘的那种又大又厚的玉玺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吗?从来就没人说过传国玉玺是个大玩意儿呀。
那么事情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了,既然传国玉玺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是个又大又厚的玩意儿,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传国玉玺又大又厚?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影视剧印象,其实在笔者看来,也许还和明清时期的现存玉玺有关,在明清时期的印章和玉玺,往往很大很厚,用料基本都很足,而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皇太极,常常自称自己手里的玉玺就是自打秦朝;流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但是实际上皇太极说的是一种谎言——乾隆亲自证伪。
之所以明清时期的印章又大又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明清时期矿场资源开发技术得到了进步以及明清时期雕刻工艺和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发展。这些都不应该在战国至秦朝时候产生,因为那个时候生产力不管从那个角度,都不应该比得上千年之后的明清。
秦始皇让那个李斯制作传国玉玺,还让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细节也让不少人认为,这个玉玺肯定要足够大,不然哪里容得下这么多的字呢?但很遗憾,这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具体来说其实这属于不了解秦汉时期的印章习惯,今天考古事业极为发达,出土了不少汉墓,在这些汉墓当中,不乏汉朝的许多诸侯王,这些诸侯手里的印章,不但形状较小,而且刻的字非常小且密,著名的汉初吴王,他的墓葬里面就出土了一枚娇小可人的八面印章,这个印章有八个面,每一个面都刻有许多字,汉初距离秦末其实并不非常远,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传国玉玺应该与汉墓出土的许多玉玺一样,属于较小的那种。
在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篡位,传国玉玺被狠狠丢掷在地,磕坏了一角,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传国玉玺自身极为大且重,怎么会轻易的被磕坏呢?然而,深究的话,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和氏璧造就的传国玉玺史料也曾经记载过:早在始皇帝时代就曾经被丢进过湖水里。那就是很有可能西汉的这个传国玉玺压根就不是当初始皇帝的那个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和氏璧说到底只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玉璧,能工巧匠再怎么巧夺天工,也不可能把一块玉璧当做玉石来雕琢,又厚又大的传国玉玺也许在以后的岁月中出现过,但是很有可能其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了,就拿始皇帝来说,按照史料记载始皇帝把传国玉玺丢进湖水里面后,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后,居然还有仙人把这块玉玺送回来了!随随便便用脚趾头想也会明白这里的水分有多大。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笔者猜测和氏璧造就的这个传国玉玺,大概率其实并不是很大,就和汉初那些诸侯的小印章区别不大,后世的传国玉玺早就被“替换”掉了。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宋代学者李心传就对和氏璧能否磨制成玉玺提出过疑问。
传国玺乃用和氏璧磨制的说法,最早出自北魏崔浩语:“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见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宋代学者李心传考虑到玉璧和玉玺的形制,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他认为按照玉璧的一般形制,和氏璧的大小无法改造成玉玺。我们这个题目中提出的问题恰好和李心传提出的问题相同。
史书记载,秦始皇刻了一枚表示秦得到了天命的玉玺,这枚玉玺在秦灭亡后被刘邦得到,从汉代开始这枚玉玺就被视作国家政权的象征,历代王朝将其宝藏,这就是传国玺。但是传国玺最迟在五代后唐时就失踪了,也有说在东汉董卓之乱时就失踪了。传国玺到底是什么样子,只能根据文献记载进行推测。
首先我们来推测下和氏璧的尺寸。史书记载,和氏璧的原料是一块外表像石头的玉料,楚文王时经过玉工的打磨雕琢制成了和氏璧。所谓的“璧”,是正中有孔的平圆形玉器。根据出土玉璧实物测量,战国时期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带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璧稍大,直径在15一25厘米之间;玉璧厚度在一般在1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5厘米的玉璧比较少见的。(宿晨:《中国历代玉璧形制举例》)春秋时代制成的和氏璧,形制可能与战国时期玉壁差异不太大,推测直径10-2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
上图为战国晚期玉璧,外径21.7、内径8、厚0.8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楚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我们再来推测下传国玺的大小。传国玺为方形,上面还雕刻有盘龙钮,具体尺寸史书记载不尽相同。《三国志》《北齐书》《宋史》等记载方四寸,玺纽为盘龙。(三国至于南北朝,1寸约为2.45厘米,宋代1寸为3.12厘米)《唐六典》记载:方六寸,髙四寸六分,厚一寸七分。( 唐代1寸为3-3.6厘米,1分为0.3-0.36厘米。)如果是方六寸,那么传国玺的边长为18-21厘米,厚5-6厘米,玉玺钮高14-17厘米;如果方四寸,边长约10-13厘米,按比例缩小厚度就大概为3-4厘米,高7-8厘米。
玉璧中间有孔,边与孔的比例为二比一。即使按方四寸计算,传国玺的一边大概为10厘米,需要玉璧直径在30厘米以上,厚度7厘米以上。这么大的玉璧是很罕见的。所以把和氏璧改制成传国玺还真是不大可能。
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年间江苏进献的仿制传国玺,高6.1厘米,印面6.7X6.8厘米,顶方3.6厘米。
传国玺可能是用陕西蓝田玉制造的。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这个说法最早见于东汉末卫宏所著《汉旧仪》;而和氏璧说最早见于北魏崔浩。抛开形制问题,仅从传国玺的流传历程来看,卫宏的说法也更为可靠些。古时就有不少学者认为,东汉董卓之乱时传国玺就失踪了,史书记载孙坚发现的所谓传国玺应该不是真的。南北朝时期曾出现了多个真假难辨的传国玺,大都是仿制的。东汉的卫宏肯定是见过真传国玺的,崔浩见到的可能是仿制品。而且蓝田离秦都城咸阳较近,在汉代就以产美玉而著称。《汉书·地理志》称蓝田这个地名的由来是因为产玉。《竹书纪年》说:“惠王命秦子向为蓝田君。”这说明说至少战国时期蓝田这一地名就存在,所以战国时秦人就应该知道这个地区产玉。秦始皇下令从首都附近采玉制作皇帝玺,可能性非常大。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以前也觉得很奇怪,环状的玉壁无论如何也造不出方形大块的玉壁,后来听一个专家分析过,才想明白,大块的玉壁是我们的误解!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的玉玺,是纸张普及以后才用的,秦朝时纸张还没有发明出来,那么大的玉壁作用是什么?盖章肯定不行!后来在博物馆看到西汉时的印章,很小,指甲盖那么大,秦始皇所做的玉玺是不是也很小???小块的玉玺盖在竹简上才是应用的方法。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和氏璧究竟是不是环形,这一直是个谜。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他命人将周代的“和氏璧”打造成传国玉玺,以此作为封建王朝传承的正朔之证,而传国玉玺上面,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方圆四寸”的玉玺,一下子成为了几乎整个中原文明最高规格的物品。
秦国击败赵国后,光明正大地拿走了和氏璧,在经历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之后,秦王一直把和氏璧视为自己的“禁脔”,多次都想要强行夺取,在秦始皇决定自封皇帝后,他把这一块斗争多年的玉石做成传国之物。
和氏璧,最早来自于春秋时代的楚国,发现者是楚国人卞和。
卞和是何许人也,不知,但他一生的主要故事,就是在荆楚之地寻找“宝玉”献给楚王,以获得荣华富贵。
也许卞和的确是个赏玉的人才,他在荆山的时候,寻到一块“原石”,这块原石,还没“解”的时候,就是块普通的石头,可卞和很自信,他认为这就是一块宝玉胚子,兴冲冲地献给楚王。
第一次献石,卞和见到了楚厉王。
他给楚厉王把这块石头说得天花乱坠,而当楚厉王看到这块石头的时候,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因为这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楚厉王让旁边的人互相观看,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卞和在骗人。
于是卞和就被砍去了一条腿,以示惩罚,卞和欲哭无泪。
腿被砍了,卞和也没有办法再走南闯北找石头了,这块“原石”,如果他这辈子都没有办法打开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这一辈子就是个废人了,所以在楚厉王被楚武王杀掉篡位后,卞和又开始了献石计划。
他把石头又拿到了楚武王面前,卞和再次大力推销这块石头,但邪门的是,仍旧没人愿意帮他打开这块石头,说他就是一个不知悔改的骗子,于是楚武王又下令让人把卞和的另一条腿给砍了,卞和欲哭无泪,人生即将崩溃。
以为卞和的人生就这样了吗?
非也,他已经“人玉合一”了,他还要继续献石。
终于又把楚武王熬死,楚武王之子楚文王继承王位,卞和又开始活动了。
他再次献玉,上一次还是瘸脚来到王宫,这一次就是完完全全的残疾人,走路都走不了了,这一次献玉,卞和不吹牛,不包装了,他就一个劲地哭,哭到楚文王都于心不忍了,索性让人满足卞和的愿望,打开了这块石头。
谁知道,真的开出了绝世美玉。
大家都震惊了,卞和这么多年,真的没有骗人,这块外表普通的原石,竟然真的是内有乾坤,楚文王很开心,也感念卞和的坚持,直接给卞和封了侯,是为陵阳侯,卞和很开心,这么多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因为这是卞和用鲜血作为代价打开的原石,于是人们便以“和氏”来命名这块玉石,而所谓“璧”,是古代“圆形带孔”玉石的称呼,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和氏璧,就是个圆形璧玉。
可问题也就在这里,和氏璧既然称之为“璧”,是不是就一定是圆形带孔的呢,如果真的是,那么秦始皇拿来制作传国玉玺的和氏璧,材料怎么足够,设计如何契合,岂不就是假货?
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的,无非两个可能:
一、和氏璧无比地大,传国玉玺也只是它的边角料。
二、传国玉玺的前身不是真的和氏璧,乃是被人换掉的假货。
和氏璧到底体积有多大,历史压根没有详细记载,不过在周代的时候,“璧”是有着明确规格的,因为“君子配玉”,而“玉必成璧”才算完美,既然璧是用来给君主佩戴的,那么体积就不会很大才对,与平常的玉佩是大致相同的。
可很多事情,常态的逻辑中,总有另类的变化。
经过汉代及以后朝代的文书记载,和氏璧极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圆形圆孔”的常规“璧”,之所以称之为璧,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璧”,并不完全代表着圆形圆孔的玉佩。
所以真实的和氏璧,理论上是很大的,可能在形状上,类似于“璧“,却不太可能是人为打磨而成,这种天然度高的玉石,又叫做璞玉,也是基于这种属性,后来才被李斯拿来制作了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尺寸,历史也没有记载,但体积是真的不大,可能比现在的一个魔方都还要小,因为同时期的虎符以及其他官玺,体积都大不到哪里去,传国玉玺虽然尊贵,却还是要按照礼法所制定的“规格”规律来订做,因此才说注定不会很大。
如此一来,拿和氏璧做成传国玉玺,这就有可行性了,也是历史推测下,逻辑性最强的一个可能性。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推测逻辑弱的,那就是秦始皇手上的和氏璧,其实早已经是“假”的和氏璧了,真的和氏璧,早就丢失了,甚至秦始皇自己都知道,可为了拿这块春秋战国的“名玉”的名声,他不得不继续用。
和氏璧当年在楚国,楚国人怎么玩这个和氏璧,历史没说,卞和被封了侯后做了什么,历史也没有明说,当记载中的和氏璧再度出现,已经是到了战国时期了,而且还不是在楚国的手上,而是赵国的手上。
而和氏璧是怎么去的赵国?除了和氏璧自己长了腿跑去赵国这个可能性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成立的。
常见的可能无非是两个。
一、赵国派人攻打楚国,拿强大的军事实力用来“打秋风”,逼楚国献出和氏璧。
二、赵国拿自己的城池和楚国换,而这件事,后来的秦国的确干过。
第一种可能性是高度存在的,因为战国时期的赵国很强,若是在胡服骑射发生后,的确没有什么国家能和赵国打,楚国被某一次不知名的“敲诈”勒索了保护费,这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保护费就是和氏璧。
第二种可能,其实是有相似的历史事件的。
战国赵惠文王,秦国仗着自己武力高,跑出来和赵国“谈生意”。
这桩生意,就是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赵王出于无奈,想答应了,可后来却得到了强大的外交官蔺相如,蔺相如作为“交易使”到达了秦王面前,又是威逼利诱,又是循循善诱,最后秦王被蔺相如哄得一愣一愣的,最后才听到蔺相如说,这和氏璧已经弄回邯郸了,秦王自便吧。
这便是“完璧归赵”,不过秦王不想背负骂名,才没有杀掉蔺相如。
而举出这两种可能性,与其匹配的和氏璧被调包的,就有一点逻辑了。
若是和氏璧当时每国君主都看一眼,那也就算了,真货假货,他们自然判断得出来,可是几乎没有人见过和氏璧,秦王到底手上拿的是什么,没人知道。
拿城池换不得行后,秦国一直等到灭掉了赵国,才正式拿到了这块和氏璧,但问题是,秦赵世仇,赵国人深知秦国人对这块和氏璧日思夜想,既然都要被灭国了,那么一气之下毁掉和氏璧也不是稀奇的。
因此,秦始皇那个和氏璧,极有可能是假的和氏璧,也有可能是一块“同名同姓”的玉石,只是此“和氏璧”非彼“和氏璧”。
可要说清楚的是,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和和氏璧本身的关联并不大的,不管是不是和氏璧,传国玉玺的重要性是来自于秦始皇,而在秦始皇眼中看来,他只是对这块百年命运情有独钟,后世人未必有如此共情。
只可惜传国玉玺在五代时已经被遗失了,所谓宋代传国玉玺再次出现,即便是在宋朝同时期,都已经被认为是“造假”的,仅是为了增强宋朝的法理性才说出来的。
所以真的传国玉玺,现如今是真的看不到了,若能再次找到,也还顺便可以一睹当年“和氏璧”究竟是如此精美,贯穿了两个时代。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周伯通说金轮法王在王重阳手下撑不过10招,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