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年“餐”字没被简化?
╁﹠为何当年“餐”字没被简化?
【麓风轩】赏书法,解汉字,说故事——
这个问题说来还有点话长。“餐”字曾经列入“全国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当中,以“歺”字试用,称为“二简字”。
01
“餐”字曾经被简化成“歺”字
“二简字”方案是由文改委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酝酿,1960年向全国征集意见,1966年中断制订,1972年恢复制订,1975年报请国务院审阅,1977年正式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
02
国务院于1986年宣布废除二简字,但废而不止,影响深远
早一向有网友发布过一幅书法作品,应该是一位老书家写的岳飞《满江红》,我看过以后觉得笔迹老辣,气象浑厚,唯一遗憾的就是“壮志饥餐胡虏肉”一句的“餐”字写成“歺”字。既然已经废止二简字,那么现在来看就是错字了,况且书法中其他通篇都是繁体,用二简字也不伦不类了。
03
从“餐”字本身的造字法来看,这个字真不适合再简化了
形声字,上面部分表读音( cán)声,下半部分“食”字表意。本义:吃,吞。《说文解字》中解释:餐,吞也。《广雅》认为:餐,食也。所以这么一个音、形、义俱全的汉字,体现了古人造字的智慧。
04
“二简字”方案中的“歺”字,其实是古代另外一个字,很容易混淆
可以说,二简方案中的“歺”字简化得有点离谱,连“食”都去掉了,上半部分右边的“手”也没有了,说句玩笑话,是不是人人都等着饭来张口啊!?
更为可笑的是,“歺”本身就是一个古汉字中,读音为è,同“歹”,是为非作歹的“歹”。比如说,某一天,你盛情邀请某位贵宾吃晚餐,对方打开大红请柬一看:“尊敬的XX女士,兹邀请您吃‘晚歹’,请赏光......”,那是不是很尴尬啊?!你请别人“吃晚歹”,别人还不知道是不是鸿门宴呢!
05
1986年国务院废止“二简字”时指出:“今后对汉字的改革要持谨慎态度,使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社会应用。”
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再不要以改革简化的方式,来破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了!!认同的朋友请记得点赞,关注一下哦~~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ℐ︾为何当年“餐”字没被简化?
“餐”字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非常的常用,我们都少不了一日三餐,中国的餐饮行业和很发到,我们随处可以用到这个字。
“餐”字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是“吞也”,就是吃饭的意思。它的写法其实还是很复杂的,由三个部分组成。
这位网友问这个字当年为什么没有简化?
其实早在1934年,为了推广汉子,而这个字比较复杂,就已经简化过了,到了1977年,全国第二字汉字简化运动的时候,这个字的简化字又一次被确立下来。
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歺”字,这个字其实在1934年就已经有了。我小时候是经常看到这个字的,马路边上的很多汽车餐馆都用的这个歺字。
虽然现在见的比较少了,但是还是能够偶尔看到,直到上大学,餐厅门口用红纸写的通知还用这个“歺”字。
到1986年的时候,“二简字”被废除使用,又重新开始使用现在的“餐”字。
现在的这个餐字虽然写法复杂了一点,但是这个字更有意味,也更好识别,因为下面是一个“食”字,吃饭当然是少不了食物的,后来的选择其实还是很明智的。
这个字其实也不好简化,历史上这个字的写法无论是行书还是草书,写法都不是很简单。
另外,这个字和歹徒的歹字太相近了,一不小心写成了歹,吃饭也吃不出好歹来。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为何当年“餐”字没被简化?
答:的确,现在有些地方会把“餐厅”写成“歺厅”,“餐饮业”写成“歺饮业”。
这么写,肯定是错误的。
出现这样的错误,是有历史原因的。
不了解汉字简化历史的人,会误以为写“餐”为“歺”的人单纯是图省事,只写了“餐”字左上角的一部分,以零充整,属于懒人作风,对之强加指责。
其实,把“餐”写成“歺”,那是“餐”字曾经一度被简化为“歺”!
——即“餐”字被简化过,但是不成功。
为什么不成功?
有些对汉字简化史一知半解的人通过查词典,发现“歺”字古代就有,其在隶书变正书过程中,被写成了“歹”,读音dai。《说文•歺部》:也注为“歹,刻骨之残也。”
这些人,于是恍然大悟,放声欢呼:“餐”字没能成功简化为“歺”字,是因为“歺”字本来就有了!
这么想,似乎很有道理。
但这只是自作聪明式的理解,并非“餐”简化“歺”失败的原因。
在汉字简化过程中,将含义不同、甚至读音不同的字合并成了一个字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
比如:“吃”原来只有口吃和吃吃笑之意,与“喫”合并简化为了“吃”;还有藥(yào)与药(yuè)都简成了药;葉yè)与叶(xié)都简成了叶;沖、衝都简成了冲;丑、醜都简成了丑;斗(dǒu)和鬥(dòu)都简成了斗;干、乾、幹、榦都简成了干;后与後都简成了后,幾和几都简成了几;姜、薑都简成了姜;臘(là)和腊(xi)都简成了腊;僕(pú)和仆(pū)都简成了仆;壞(huai)和坏(pei)都简成了坏等等。
所以,“餐”没能简化成“歺”,绝非因为“歺”字本来就有。
话说,“五•四”之后,很多文化界的学者认为中国汉字难写难认,力主改革。
以钱玄同为例,此人先是主张用世界语替代汉字,后来又主张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字,人称 “废除汉字的急先锋”。
这位“废除汉字的急先锋”公开宣称:“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汉字的罪恶,如难认、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这是有新思想的人们都知道的。”
言论虽然极端,但“汉字难写难认”的残酷事实就摆在眼前: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共有5.5亿人,其中超过4亿人不识字,文盲率超过80%,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
所以,要提高国民文化,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化繁为简,就成了一项不容忽视的大工程。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被称为“第一批简化字”,也是今天简化用字标准。
“第一批简化字”的推行,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热烈欢迎。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中国的文盲率已经下降到20%左右,大多数人已经学会了汉字。
所以,汉字简化,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造福当代,福泽后世!
今天我们能享用这些易记易写的简化字,应该感谢这一伟大工程。
特别要说明,“第一批简化字”从筹备到最终公布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最终发布的简化字,并非凭空捏造。绝大部分可在宋元以来民间使用的俗字谱中找到,生造字比例很小。
举个例子:“學”字简化成“学”字,是草书书法中的“學”字形就是“学”。
根据这个逻辑,草书书法中,偏旁“言”被写成“讠”,那么,有“言”偏旁的汉字一下子就简化了14个!
同理,“見”简化成“见”,也多了29个“简化字”。
则“第一批简化字”方案中,通过简化偏旁类推的“简化字”达153个。
象这种简化方案,是伴随着汉字的书写发展而来,可以说有上千年历史,所以说,“第一批简化字”的推行是非常成功的。
在成功喜悦的激励下,中央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中说:“为了加速扫盲和减轻儿童学习 负担,现有的汉字还必须再简化一批”,“使难写难认难记、容写错认错记错的字逐渐淘汰。”
这样,1977年就出台和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不得不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是失败的。
参与简化工作的傅永和回忆,第一批简化字已经是“经过反复挑选的群众已经在用的字,再增加就只能生造了,文改会反复斟酌,始终认为不能再增加新字”,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是增加偏旁内推,如“面”简化成“靣”,所有“靣”字边的字,也都同时简化。
另外,就是将一部分汉字的偏旁和笔画结构变成了常用字。如“私”字简化为“厶”;“雄”简化为“厷”;“病”简化为“疒”——注意,本文着重要说的“餐”字,也在这时候简化成了“歺”。
这显然破坏了汉字原有的构字规律。
当时学者普遍认为,这一方案的字被简化得过于简单,没有道理。
于是,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给出的理由是:“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
可见,“歺”字和“厶”、“厷”、“疒”等等是同一批简化失败的例子,不应该再用了,但因为一段时间的推行,还是留下了一点尾巴,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歺厅”上。
┸➟为何当年“餐”字没被简化?
感谢邀请。
“餐”字当年为何没简化?楼上高人都说过了——不是没简化,简化过,但是不成功,又退回来了——“二简表”里被简化的“餐”,干了件鸠占鹊巢的尴尬事儿。
再往前为何没简化呢?大概和“餐”属于“生僻字”有关——错过了被简化的机会。
“房子是用来住的”,字是用来写的,所以,在书写过程中,为了方便,汉字的简化,属于大概率事件。
甲骨文以来的汉字,只是在金文阶段,出现过繁化的情况——大约是为了表示威严和庄重——铭刻在鼎上有王家和贵族气派。大篆籀书还有此方面痕迹。从小篆开始,到后来的隶楷行草,简化一直没停止过。
在汉字简化过程中,大学者,特别是当大官的文人墨客,起的作用明显。
比如王羲之,一代文豪,官至右将军。他就敢在《兰亭序》里,写上“會于會稽山隂之蘭亭”。“于”用的是“於”的异体字;“稽”和“蘭”他也简写了。 “愛”字,据说也是王右军大人最早把“心”去掉的——现在有人吐槽说“亲不见,爱无心”云云,按理说,是该去质问王羲之等人的——“親”,那个年代也已被写作“亲”了,尽管不多。
有人统计过,苏轼简化过的汉字有三百多个。
有什么办法呢?这些人,官又大,字又好,简就简了,人们不仅不以为过,还奉之为宝,悬之挂之,临之仿之——“食”字旁写为“饣;“水”字旁写为“氵”;“犬”字旁写为“犭”;“玉”字旁写为“王”;“艸”字头写为“艹”,等等,大约都是这么简化的。
应该承认,这些当大官的大文人,在书写中简化的字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违背汉字造字的基本规律,同时又确实写起来便利了,何乐而不为?
在这个简化过程中,使用笔画少的异体字,也是常见现象。比如前面说到的“于”。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收录了这个字,当时写作“亏”,原意是“呜呼者也”的感叹词,其实到了唐代柳公权的《玄秘塔》里,“於”也仍然发wū的音。不过,在《诗经》和《尚书》里,就已经用“于(亏)”这个异体字了。 还有“無”的异体字“无”,至少在许慎生活的东汉,也已经有不少人愿意使用这个容易书写的字。
使用容易书写的异体字,本字有时候反而被“边缘化”。比如“射箭”,原为“䠶箭”,“射”是古字、异体字,因为好书写,本字“䠶”反而越来越少被提及。
前面绕了一个大弯儿,现在才说到“餐”字。
“餐”也是有异体字的。《说文》里,许慎就举出了“湌”。还被写为“飡”,《广韵》收录了这个字,称其为俗体。《战国策.中山》里用的就是后面这个字:“以一壶飡得士二人”——食品、食物。《庄子.逍遥游》里用的是前一个字:“三湌而反,腹犹果然”——三顿饭。 那么,“餐”为何长期没被简化呢?大约是与这个字在古代属于“生僻字”有关。
“餐”有“吃”的含义。许慎说,“吞也”,即所谓现在说的“吃像很难看”;还有饮食、食物的含义;再就是量词,表示几顿饭,一日三餐如是。其他含义就不说了。
古时,人们常说“食”,也说“噄(后来才用吃)”,或者说“㗖(或啖)”,却很少用餐来表示“吃饭”。
“餐”,在古代,大概更多被使用于书面语,表示前面说到的第二第三种含义——《战国策》和《庄子》就是。
这就边缘化了,更没有机会被当大官的大文人写入某某“记”、“序”、“赋”、“铭”等等之中,错失了在书写中被简化的良机。结果是,原本有的容易书写的异体字“湌”、“飡”,也被人们逐渐淡忘了。
纵贯汉字简化的过程,越常用的字简化的几率就越大;越生僻越边缘化的字简化的可能就越小,甚至逐渐“死掉了”。
即使在现代,“餐”字用的其实也不多。改革开放之前,名牌大饭店,就挂“全聚德”、“便宜坊”、“东兴楼”、“同和居”等等的招牌。比较小的叫“小吃店”。中不溜儿的,一般叫某某饭馆。自称餐厅的不多。如果有,是在宾馆里,挂个牌子写着“中餐厅”或“西餐厅”。现在,叫“餐厅”的饭馆仍然不多,店家宁可叫“酒店”或“饭店”。
坚决同意汉字简化要慎重的主张。 别再干把“餐”简化了,不合适又退回来的事情。
至于“餐”字的命运,很可能或者将来被异体字“湌”或“飡”所取代,或者就一直像现在这样边缘化下去。
Ⓙ♙为何当年“餐”字没被简化?
‘餐与歺”字到现在为止歺字都还在应用,因餐字当初沒有简化,很多人作为繁体概念!而把歺当作了简化字的正统!其实餐字的结构组成难以简化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餐”字当中离不开”食”字也许是最主要原因!
过去有一部分简化字现在的书写中沒有出现了!如;雪与⺕、病与疒、雄与厷、面与靣、食与饣、等的简化字都在书写中逐步消失了。
当初学校把繁体字当作错别字来处理,但也有”自造腔”简化字出现!所以过度的简化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轻视!
当初的简化字主要是为了扫除文盲和便于书写改造的!其实合理的简化字确实也是文化领域的一大进步!!!
------------------
推荐阅读:
施恩不念快活林之恩,只给武松两只熟鹅就罢了,为何还要大哭而去?
罗永浩这样的创业者们屡败屡战,罗太太们能承受这样折腾不止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