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有人认为实在不仗义,对此你怎么看?
❥≌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有人认为实在不仗义,对此你怎么看?
关羽杀庞德以全其节,应该是成全了庞德的名声,使得庞德在曹操处有了个完美的交待,也使得庞德临出征关羽立下的誓言得到了践约。毕竟汉末时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与当代,把儒家的纲常和忠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庞德的死也算是轰轰烈烈了,在曹营也算得上忠烈千秋了。如此看来,关羽等于帮了庞德的忙,庞德之子庞会也因此成为了烈士后代,顺理成章地被曹操所收养。再说了,关羽并没有因庞德狂妄辱骂自己而恼羞成怒时杀的他,而是劝其投降无果,才成全了庞德的忠义。假若关羽不杀庞德,令押解西川交给马超去处理,试想庞德是否能进忠曹操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马超是其故主,又都是西凉人,曾多年相随,论感情自然要比曹操深厚。当初庞德降曹也是迫不得已,故主西去,在张鲁处是寄人篱下,无奈出战给张鲁卖命情非得已,出战被执,曹操也是看庞德有利用价值,且又是一个武夫莽汉,略施恩惠自当会被收买。庞德不是那种纲常自持,忠奸善恶分明,理想和信念执著的人。他是那种士为知己者死,谁对他好,他就为谁卖命的粗鲁武夫。当马超以忠孝大义晓之以理,以其兄庞柔动之以情时,难免庞德也许会投降西蜀。若是这样,庞会的烈属就免了,人生也许会是非常凄惨。从以上分析来看庞会灭门关家实属不该。即使是说是报仇雪恨也有些牵强。要不是当时成都大乱,兵连禍结,无人主政,庞会也不致乘机报了私仇。当时蜀汉举国降魏,蜀之官员家眷皆应受到保护,杀降犯法,庞会不会不知道。再者,已成为历史的关羽斩庞德是属于国家之间的战争损伤。而庞会于公而言无权杀关氏满门,于私也应被几十年的时光把仇恨消磨得不再那么冲动。何况满门尽妇孺呢?因此,庞会于四十五年之后虽然得报大仇,却有些不齿。
◂✣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有人认为实在不仗义,对此你怎么看?
这是个容易产生争议的问题。
在我看来,讨论所谓的“义”与“不义”,必须先得厘清基本的事实,明确具体的衡量标准,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庞德是如何死的?
《三国志 魏书 庞德传》中,对庞德之死记述得非常简单。
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焉?”德骂羽曰:“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
《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庞德拒不肯降,主动求死,关羽劝降无果,最终以军人的礼仪,“怜而葬之”。两人是各为其主,谈不上有私怨。
关公又令押过庞德。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关公曰:“汝兄现在汉中;汝故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德引颈受刑。关公怜而葬之。
二、庞会有没有尽屠关羽满门?
晋朝陈寿的《三国志 蜀书 关羽传》,没有明确说。但是,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了东晋王隐的《蜀记》
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王隐说“庞德之子庞会尽灭关家”,但这个记载是否可靠?
我看未必。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 魏书 庞德传》作注时,还引述过王隐的另一个说法,魏军把庞德的尸首从蜀地迁到了邺,而且尸首栩栩如生。
会勇烈有父风,官至中尉将军,封列侯。【王隐蜀记曰:锺会平蜀,前后鼓吹,迎德尸丧还葬邺,冢中身首如生。】
这也太夸张了吧。
庞德抬榇战关羽,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杀死在樊城,”怜而葬之“,庞德的身首如何跑到了成都,还栩栩如生?连裴松之都认为“臣松之案德死於樊城,文帝即位,又遣使至德墓所,则其尸丧不应在蜀。此王隐之虚说也"。
您说,庞会尽屠关氏满门是否很可疑?反正,我以为王隐的话不是很靠谱。
三、蜀汉灭亡,关家遭受什么样的损失?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却说姜维、钟会、邓艾已死,张翼等亦死于乱军之中。太子刘瓘、汉寿亭侯关彝,皆被魏兵所杀。军民大乱,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旬日后,贾充先至,出榜安民。方始宁靖。
关羽子关兴卒,其子关统娶公主并继承爵位。关统卒,因关统无子,由关兴庶子关彝继承爵位。但是,蜀汉败亡,承续汉寿亭侯的关彝也被杀。
四、死因为何,凶手是谁?
其实,不仅是汉寿亭侯关彝被杀,就是刘禅的太子也被杀了。《三国演义》记载的太子名叫刘瓘,《三国志》也有太子罹难的记录,就是太子的名字有别:
《三国志 蜀书 后主传》: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张氏。大赦,改元。立子睿为太子,子瑶为安定王。
《三国志 蜀书四 妃子传》:后主太子璇,字文衡。母王贵人,本敬哀张皇后侍人也。......延景耀六年冬,蜀亡。咸熙元年正月,钟会作乱于成都,璇为乱兵所害。
不管是“瓘”、“睿”还是“璇”,刘禅的太子也被杀,这是个基本事实。
这些是庞会干的吗?究竟因何而起,是仇杀吗?
其实,这里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姜维假投降钟会,两人互相利用,共同清洗邓艾和异己势力,酿成魏军哗变,军队失控。“钟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
在哗变中,刘禅的太子以及汉寿亭侯关彝等都被杀戮。至于杀关彝,是不是庞会亲自动的手,是不是报私仇,各位可以自行判断,因为我也没看到直接证据。
五、“义”的标准
庞德和关羽之间没有“私义”,各为其主,谈不上谁对不起谁,我们这里也只能讨论“公义”。
庞会向关羽寻仇,基本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毕竟,曹操伐徐州,孙氏兄弟讨伐黄祖,也都有报杀父之仇的理由和借口。而且在《三国演义》里,关兴也诛杀了潘璋替关羽报仇。
是否持有双重标准,看官可以在自己的情感和理性之间做出选择。
虽然立场不同,关羽鄙视“贪生怕死”的于禁,而对“视死如归”的庞德“怜而葬之”,这是很有名将之风的。
如果关彝没有卷入姜维、钟会之乱,庞会若是寻私仇,屠戮放下武器的关统,甚至是关家满门妇婴,那就真的为人所不齿了。毕竟,在古代也有“杀降不吉”的说法。难以封侯的李广最后给自己找了个“杀降”的理由;而且宋太祖赵匡胤也据此把杀降的白起赶出了武庙。无辜杀降,受人谴责那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是关彝积极参与姜维、钟会的活动,在军队哗变、政局失控的情况下,不管是不是庞会亲自斩杀的关彝,总还得具体分析吧。
当然,如果按照现代观念,屠戮手无寸铁的平民,那就不是仗不仗“义”的问题,应该够得上反人类罪,就得上军事法庭了。
我说的有道理吗?
%↠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有人认为实在不仗义,对此你怎么看?
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后尽灭关氏一族。
王隐的《蜀记》记载,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灭蜀之后,庞会杀光了关氏一族。
古代打仗,打了胜仗的屠城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战争就是那么残酷,不知有多少无仇无怨的无辜百姓惨死屠刀之下。庞会因为父亲被关羽杀了,对关家充满仇恨,灭了关氏一族,也扯不上仗义不仗义。你要他跟谁讲仗义?朋友之间才讲仗义,他和关家并没有任何交情,只有仇恨。灭关氏一族也很正常。哪有那么多大度,不记仇的人,何况是杀父之仇。曹操不也是因为父亲被陶谦所害,打到哪屠到哪吗?这屠的可全是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所到之处,鸡犬不留。那个时代就是那样,胜利者可以为所欲为。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珍惜眼前好时光。
武圣关羽被灭族,很多人会愤愤不平。其实完全没必要,换个想法就行了。
关于关氏被灭,好像也只有《蜀记》有记载,其他文献并没提到。我们可以认为这个记载不靠谱,选择不相信这个记载就行了。历史上不是有很多姓关的自称是关氏后人吗?
关羽杀了庞德,没多久关羽也被杀了。杀父仇人已经死了,没必要迁怒于整个关氏一族。就算放不下仇恨,庞会最恨的就是关羽。那最起码得把关羽的坟给挖了毁坏吧。关羽的首级可是以诸侯的待遇埋在洛阳,近在眼前。何必要念念不忘想着去灭关氏后人,那得等到猴年马月。蜀国确实也是在四十多年后才被灭的。
邓艾灭蜀后,想着进一步灭吴,采取的是一些列安抚工作,非常优待蜀汉降臣,招揽人心,做个好榜样,让东吴群臣也看看,投降并没有什么坏处,来达到让东吴不战而降的目的。
虽然司马昭把邓艾给灭了,司马昭也是继续以安抚为主。关氏在蜀汉为重臣,如果庞会一意孤行,灭了关氏一族,那蜀汉其他的降官会怎么想?哪个官二代的仙人没杀过曹魏的将领啊,廖化这些老家伙手上也有不少人命,那还不人心惶惶的?狗急跳墙,很难保证他们复叛。同时东吴看见曹魏这么对待降臣,谁还敢投降。司马昭也别指望东吴会不战而降的。
庞会应该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灭关氏一族。庞会要是敢这样做,随时都会被司马昭灭掉来给蜀汉降臣们一个交代。司马昭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个庞会去放弃刚刚招揽住的民心。在国家大是面前,庞会未必有这个胆量敢报私仇。
℅►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有人认为实在不仗义,对此你怎么看?
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相当的不仗义!
庞德与关羽各为其主,战场相争必然有生死,正应了那句老话: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庞德之子庞会屠杀关羽后人,显然是属于私仇公报,以关家鲜血来祭奠庞德,这不是英雄君子所该有的出手,而是心胸狭隘之辈的报复。
为父报仇,屠杀对方后辈作为清算,按照这种逻辑,三国就没有英雄!
庞德原是马超部下,后来随马超投奔张鲁,因遭到张鲁部下陷害,马超转投刘备,而庞德选择留在了张鲁处。庞德在曹操攻打汉中张鲁时投降了曹操。
庞德替马超效力,对抗过袁尚,斩杀郭援;马超反曹,庞德杀的是曹军;庞德替张鲁出战时战的也是曹军,手上不可能没几条曹军冤魂。如果真要追究,曹操就该直接灭了庞德,替属下报仇,曹操可是当初杀马超家人三族可是眼都没眨一下的狠人,曹操不杀庞德只是因为惜才。
三国时期战场上的厮杀,并不会当成私仇,不然关羽早被曹操杀了,哪还有什么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后事,庞德更不会身死。
庞德曾一箭差点射死关羽,关羽杀庞德是报一箭之仇吗?真要这么简单,关羽就当不起名将的称号!
关羽水淹七军,靠的是天时地利。当时大雨倾盆十来天,汉水满堤,而庞德、于禁的七军营寨驻扎在低地,关羽顺势掘堤,江水汹涌而下水淹七军营寨,不识水性的曹军基本没有抵抗力,乖乖束手就擒。
逮住庞德后,关羽并不想杀这等猛将,劝其如堂兄庞柔一样转投刘备。
庞德这时没法投降,只因为马超!曹操当初杀了马超家人,庞德降了曹操已经背主,这时再投奔刘备,有何面目面对旧主马超?吕布勇猛无敌,却背上三姓家奴被人唾弃,庞德不可能忽视曹操与马超的血海深仇再投刘备,只能一死。
庞德“立而不跪”已经表明宁死不降,再大骂刘备庸才,以“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激怒关羽,含笑而死,保全了自己声名,做到了“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的臣子本分。
把前人的仇,发泄到后人之上,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相当的不仗义!
↰❁庞德后人追杀关羽后人,有人认为实在不仗义,对此你怎么看?
题主问了个短问题,但要答清楚却不简单,因为至少得理明白三件事。而且这三件事,都比较有争议。
第一,关羽杀庞德时,庞德已身陷囹吾,杀庞德是不是真有这个必要?是提振军威,还是要报一箭之仇?
第二,蜀国灭亡时,庞德的后人庞会,到底有没有屠杀关羽满门?
第三,如果关羽并非出于公事杀了庞德,庞会也真灭了关家满门,汉代推崇“血债血偿”,“父仇子报”,在这样的道德层面上,庞会这样做,是否应该遭受严厉谴责?
这三个事说起来都是长篇官司,在这里只是简单聊聊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
第一、关羽杀庞德,必要性很小。
庞德这人,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西北莽汉。而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他是不想降,但真不是因为啥义烈厚恩,不愿降,是他这人聪明且功利心很强。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之前他又不是没降过真没啥好装的,何况他降的曹操正是灭他主公满门的元凶。他和关羽又有什么深仇大恨,搞到要抬棺高调出征,不死无归?无非买个名而已,赢了大吉大利,输了曹操不至于亏待家里老小。一个降将心思动到这份儿上,也是给了力了。但庞德肯定是不想死,心眼儿多的武将,都怕死。历史上无数铁证如山。
不过另一面,架不住关羽却是真心想杀他。否则根本没必要拿你主马超的话来堵庞德,这一问问出口,等于就封死庞令明这条最合情理的活命道了。这么问庞德能怎么答?倘若关羽真的打算給马超面子,直接见都不用见,囚车送成都就完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哪。特别的虚拧。
第二,到底灭门没有,陈寿说没灭门,裴松之说灭门了。
信史《三国志》上,陈寿却对庞会关家恩怨只字未提,好像根本没灭门这回事。但后来的裴松之却言之凿凿,底气十足。
两本都是史,信谁的都有,这场隔空笔墨官司也打了非常非常长的时间了。个人觉得逻辑上看,裴松之在后,既然敢和信史明目张胆的不同,应该是有所见而云然吧。而陈寿不写这件事,在逻辑上也应可以理解。晋的天下,他只是一介降人,而庞家在军队的势力还在。他并不是司马迁,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来冒险记录这件事。
第三,如果屠灭是真,从庞德看到庞会,这家人真心不是什么好东西
庞会没有一丝一毫对的理由。关羽是杀俘,他是杀降。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一则关家已经放下了武器是事实上的降将,和庞德保持嘴硬完全不一样。庞会的行为,就是在赤果果地践踏战争原则。二则就算关羽有报复之嫌,也不能因一人性命换其妇孺满门,这是极度的残忍。三抛开个例,在普遍性意义上,以公报私仇还做到这么绝,事前无主将控制,事后遮掩隐瞒,这是魏军中无纪且无德的表现。真是活该这司马,活该这西晋飞速亡国。
------------------
推荐阅读:
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多少天使用一次效果好?磷酸二氢钾怎样使用最科学?
多大年龄是孩子进行书法启蒙的最佳时期?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哪种更适合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