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长津湖战役,是一场令双方都印象深刻的惨烈对决。
此战中,双方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英雄气概。
奇迹进军与未雨绸缪
1950年11月,麦克阿瑟发动“圣诞节”攻势,联合国军全线推进,从东西两线发起钳形攻势,准备在圣诞节前歼灭中朝军队,攻取朝鲜全境。
为粉碎敌人企图,我志愿军以6个军在西线反击,又计划以9兵团3个军在东线反击。
当时,敌人在东线有南朝鲜首都师、南朝鲜第3师、美第3师、美第7师、美陆战1师,总计9万余人,而我军9兵团3个军15万余人,考虑到装备、补给差距,我军没有优势。
但是,长津湖一带独特的地形,使敌军兵力分散,我军遂决心集中主力,先吃掉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几个团(当时判断为2万人)。
很快,9兵团就以一次堪称奇迹的行军,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当时,他们完全掌握了空中优势,侦察机密集飞行,严格监视地面。
可是,9兵团20、27两个军,近10万人,居然就这么隐蔽地”飞“了过来!
志愿军的隐蔽行军,是在没有补给、异常寒冷、崎岖山路,且保持日行30公里的条件下完成的。
因此,直到开战前,美军一直未察觉到危险。
不过,陆战1师的史密斯确实是个训练有素的对手。
尽管联合国军未察觉任何异常,但史密斯却未雨绸缪。
他特意在补给线上加强了兵力,同时,在真兴里、下碣隅里等处修建道路、简易机场,又开设了大量补给分战,储备了8日份的粮食、燃料和1.3个基数的弹药)。
当第10军司令阿尔蒙德听说史密斯还要修建机场以运送伤员时,大为不解:怎么会有伤员?
如果我们的对手是阿尔蒙德,那么,长津湖之战,可能就好打得多了!
战役开始前,我军隐蔽行军,为我军分割包围敌军创造了条件,使我军掌握了主动。
但是,史密斯的未雨绸缪,也使美军虽然意外,但并不至于手忙脚乱。
战斗,就这样展开了。
进展缓慢的分割歼灭战
出色的行军,使得我军迅速将长津湖之敌割为4块:柳潭里、古土里、下碣隅里、新兴里。
可是,陆战1师、美7师都是精锐。他们迅速收拢部队,利用坦克、装甲车、汽车构成环形防御阵地,凭借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拼死抵抗。
我军的技战术能力一如既往的强,只是,这一次,效果一般。
我军又不是没打过硬仗,你火力强,我就打近战、夜战。
我军夜战的素质不是盖的,曾有好几次冲入敌军阵地。
如果对手是国军,部队从突破口快速突入,这仗八成就赢了。
可是···美军不是国军,此时,我军却总是无法有效利用突破口。
因为:我军只有团级单位才配备了电台,下级部队突破后,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美军的通讯电台,装备到了排级单位,一旦阵地出现松动,可以迅速进行调整。
所以,我军即使突破,也难以迅速投入后继力量,发展攻势。
而到了白天,火力不足的我军,就只有退出晚上占领的阵地了。
白天属于美军,夜晚属于志愿军,战局胶着。
调整:代价惨重的进展
此时,双方都发现自己都误判了对手。
美军自不必说。原先他们判断志愿军入朝最多6、7万人,而此时,东西两线志愿军已超过30万。
11月29日,麦克阿瑟意识到取胜希望渺茫,遂下令全线后撤。
另一方面,志愿军也摸清了美军情况。包围圈内的美军达4万,比之前预计的多了一倍。
因此,宋时轮也做出调整:集中27军80、81师主力,全力进攻新兴里之敌,其余各部对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进行阻击、牵制。
这次调整,使战局加速。
12月1日,志愿军歼英军41特遣队,2日,志愿军歼31团级战斗群。
31团级战斗群3288人,退到下碣隅里的1600人(包括从其他地方撤回的13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损失兵力过半,严格的说,离被歼尚有不小差距。
不过,从新兴里退到下碣隅里的部队,只有385人没有受伤,其他1150伤患由飞机后送。
因此,新兴里之敌有近9成官兵伤亡,说是歼灭战也没毛病。
从伤亡统计的惯例的角度考察,新兴里之敌大部分战斗力严重受损,可以看成歼灭战。
当然,由于美国健全的伤员运输、医疗系统,大部分伤员在疗养后仍有战斗力。
不过,此战,我军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
27军80、81师,伤亡及非战斗减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
学精的美军,使我军困难加剧
我军急切地要打一场歼灭战,有着比作战本身更急切的理由:物资紧缺。
当时,我军粮食、御寒衣服急缺。
长津湖地区人口稀少,要就地改善,只有靠缴获。
在此前的较量中,我军通过缴获,收获颇丰。
云山战役、三所里战斗,我军均缴获大量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发了不小的财。
但是,此次,美军学精了。
美军撤退时,毁掉了所有带不走的物资。(这是历来作战的惯例,但在前期美军未遵守这一操作)
因此,我军在此战中,缴获的物资不多,缺衣少粮的状况始终无法改善。
大开眼界:现代化
在我军猛攻新兴里之敌时,对柳潭里等地之敌压力稍减。
柳潭里之敌趁机突破我20军阻截,抵达下碣隅里。
美军利用下碣隅里的简易机场后送伤员后,开始向古土里撤退。
尽管我军阻击得非常坚决,使美军撤退缓慢,但我军毕竟减员较大,弹药匮乏,美军以装甲车、坦克开路,空中火力掩护,撤到了古土里地区。
此时,美军的现代化,再次让我军大开眼界。
古土里的水门桥,是撤往咸兴的必经之路。
20军曾两次炸掉大桥,但每次都很快就被美军工兵修好了。
我军干脆把桥基炸毁了!
美军居然从日本调8套重达1.1吨的组件空投到阵地,美军在悬崖上不到2天就架设起载重50吨的桥梁!
最终,美军成功退到了咸兴。
12月24日,平安夜,美军从兴南港撤离。
长津湖战役结束。
结果
长津湖战役,非常惨烈。
我军战斗死亡7304,战伤14062,冻伤30732,总减员52098人。
由于减员过多,曾考虑让其暂回东北休养整顿。
宋时轮仍让部队在咸兴休整,后来,26军在第四次战役中参加铁原阻击战;而20军、27军也在第五次战役前恢复战斗力,重新投入作战。
美军陆战1师战斗伤亡44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从元山登陆算起,不只是指长津湖战役);7师31团战斗伤亡1300多人;共损失13000人左右。
陆战1师此后仍然留在朝鲜战场,但主要在三八线以南对付渗透部队,未再参与主力作战。
尽管美军遭受了较大损失,但美方对他们的表现仍然高度肯定。
14名陆战队员,2名陆军士兵,1名海军飞行员被授予勋章,所有参与长津湖战役的联合国军军人均被授予“长津精英”的荣誉。
此战,我军将大无畏的作风和夜战、穿插的战术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10万大军,躲过敌人空中侦察,无声无息完成对敌人分割包围,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缺乏衣物、弹药的情况下,冒着猛烈炮火、零下30度的低温艰苦奋战,更是令人钦佩。
但是,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限制了我军的发挥。
9兵团原本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紧急入朝,衣服、弹药均缺乏。
在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下,志愿军许多战士冻死、冻伤,非战斗减员远超过战斗减员,这是令人心酸的教训。
而火力的匮乏、通讯的落后,我军即使能突破敌军防线,也难以巩固、发展,面对敌人的装甲突围,我军虽奋力阻击,也难以抵挡。
美国强大的国力,美军过硬的素质,也出乎我们的预料。
尽管战役初期轻敌,被我军包围,但无论是未雨绸缪的补给系统,超强的陆空火力系统,反应迅速的通讯系统,2天建好一座大桥的超强工兵能力,无不彰显出对手的强大。
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如此强大的对手,我们的祖辈顶上去了,把敌人顶回了三八线。
今天,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竞争,我们的条件都比祖辈们好得多!
我们这一代人,也一定要顶得住!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长津湖战役是中美当时两个最精锐的军队在拼杀,打得异常惨烈,可以说是冰血长津湖;
长津湖位于朝鲜盖马高原东北部地区,这里常年高寒,当地平均海拔约1300米,道路狭窄,人烟稀少,几乎可以说是无人区了。这个时候,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甚至下降到零下30C°。在这样严寒气候下再加上复杂的山高路窄的地形,使得战场环境异常恶劣,就连基本生存都很难,更别说打仗了。
而敢于冒着风雪交加的严寒天气,在山高路窄的复杂地形上,与装备精良的作战对手交战的志愿军部队之一,就是志愿军第9兵团下的第27军。他们以特有的“争任务,争第一,争头功”的传统作风,而成为支敢打硬仗恶仗、不怕流血牺性战功显赫、声名远扬的王牌劲旅。该军先后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固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家喻户晓的战争影片《渡江侦察记》和《战上海》的英雄原型都出自这支英雄的队伍。
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中,最先登上长江南岸的“渡江第一连”就出自该军。1950年10月1日,正在浙江杭州湾进行渡海登陆作战准备的第27军,奉命北调山东泰安执行新任务。原计划在泰安整训3个月,半年以后再入朝作战。但由于我第一次战役兵力不足急需新锐力量参战,中央军委急令第9兵团第27军立即入朝作战。由于思想和物质准备不足,许多人没有棉鞋棉帽,只好以毛巾包头、毛毯裹身。全体指战员凭借高昂的斗志和惊人的毅力,冒着零下30C°的严寒隐蔽进入朝鲜东部山高、林密、路狭的盖马高原。
1950年11月25日,志愿军9兵团的20军隐蔽进入柳潭里以西和以南地区,而第27军隐蔽进入柳潭里、新兴里以北地区。让麦克阿瑟没有想到的是志愿军能长驱近200公里,隐蔽进入长津湖地区,并迅速展开,竟然没有被当时拥有现代化的美军先头侦察部队发现。
针对东线敌军长驱直入、兵力分散、又未发现我大军集结的有利态势,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等第9兵团首长决心:于11月27日黄昏,向长津湖地区之敌发起攻击。第20军首先割裂柳潭里、古土里与下碣隅里之敌的联系,阻敌南逃北援,得手后围歼下碣隅里之敌。第27军首先歼灭柳潭里、新兴里之敌,得手后协同第20军歼灭下碣隅里之敌。两军各以1个师保障主力側翼安全。
第26军主力在长津江畔集结,为兵团预备队。具体部署是:第27军军长彭德清指挥第79师从北面进攻柳潭里;第80师和第81师242团进攻新兴里;第81师(欠242团)保障第80师侧翼安全,配属第27军的第94师为军预备队。第20军军长张翼翔指挥第58师围攻下碣隅里之敌,第59师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敌的联系,协同第79师围歼柳潭里之敌;第60师切断下碣隅里与古土里之敌的联系,相机攻占古土里;第89师保障第20军侧翼安全。
作为志愿军第27军的作战对手,就是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该团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干涉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因为功勋卓著被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由威尔逊总统亲自授予绣有北极熊图案的团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一系列战役。
因此,该团堪称美国陆军中的一支“王牌”部队。两支异国他乡的军队在异国他乡的长津湖地区展开,一场以攻对攻的生死博杀即将开始。更为残酷的是,正值严冬时节的长津湖地区,天降大雪,气温急剧下降,战神并没有给衣衫单薄的志愿军战士以丝毫垂青。
新兴里是位于长津湖以东的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北山势平缓且有窄轨铁路(但已废弃)和公路,便于机械化部队运动;村西滨湖,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村南山岭突兀,有3座高峰呈三足鼎立之势,瞰制通往后浦、下碣隅里的公路。丰流里江从村南汇入长津湖。在新兴里的美军,正是第7步兵师第31团和第32团的1个营。
美军第31团由3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连组成,装备大量轻重武器,包括坦克,还有后方航空兵的支援,而志愿军当时无坦克,无飞机,更没有大口径的火炮,仅有少量的小口径炮和一些老旧的火箭筒,真的是“三无”了。可以说,敌我武器装备极为悬殊。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严寒,降下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30C°。而就在当天,志愿军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攻击位置。志愿军第27军奉命以第80师和第81师第242团共4个团的兵力,在第27军副军长兼第80师师长詹大南的统一指挥下,向新兴里地区地区聚集的敌人首先发起进攻。鉴于“北极熊团”拥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后方又有空军支援,第27军决定采取志愿军传统战法,近战夜战,出敌不意,攻其不备,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27日午夜12时,随着一声嘹亮军号声响起,志愿军全线发起了进攻。第238团和第240团第2营沿着北面的山沟直插新兴里公路桥和新兴里二沟。之前第238团的先头第1营走错路,所以238团团长临时觉得以第3营先投入进攻。于是第3营以班排为单位,同时对二沟地区美军驻扎进去的50多座房屋发起攻击。在第1营赶来后,穿过战斗正酣的地区,扑向新兴里北侧地区的11 00高地和12 00高地,然后冲入新兴里村里面。而第240团第2营则迅速直入新兴里美军阵地纵深,趁势夺取了新兴里公路桥,协同第3营肃清在二沟的美军残部,直接切断了新兴里与内洞峙之间美军的联系。
与此同时,志愿军第239团也开始展开攻击,先后攻占14 55和12 50高地后,从南部和东南两方向冲入新兴里地区。第239团第4连的1个排在12 00高地西山腰,看到几座美军帐篷。掀开帐篷冲进去一看,里面100多号美国大兵正龟缩在睡袋里睡着香。看到敌人还如此悠闲,行,干脆让你们永远睡下去吧。于是,战士们马上用冲锋枪进行一阵猛烈的扫射,把这些睡着正香的“王牌部队”全部送上了西天。在一个被当作库房的帐篷里面,堆积着整捆整捆的鸭睡袋,在睡袋系着的墨绿色缎带上,还印着英文字母“ MADE IN U.S.A”字样。
看来,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国货!它们全都成了志愿军指战员们的军需品。而前面担负穿插任务的第239团第4连,在肃清11 00高地附近美军警戒哨后,留下2个班坚守11 00高地,其余部队一路突入新兴里村里。然后用轻重机枪一阵猛扫,把村里面美军扫倒了一片。此时,如梦方醒的“北极熊团”才开始组织反击,使得志愿军指战员开始遭受到伤亡,战士们一个个倒了下去。而冲在最前面的指导员庄元东和跟着10多名指战员就倒在美军猛烈火力之下。
见此情景,4连连长李长言马上改变战术,只留少数战士在正面牵制敌人,分开主力从两侧迂回包抄过去。而第5班和第6班在行进过程中连续消灭了几座房屋里的美军,打死了一名美军上校军官,令指战员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人就是就该团团长麦克莱恩。敢情第5班和第6班打掉的竟然是美军第31团的团部!
接下来,第5班和第6班的指战员们继续西进,拂晓前夕突袭了美军第57炮兵营的阵地,干净利索地解决了还在睡梦中的美军炮兵,还缴获了美军的12门105毫米榴弹炮。这一系列行动对于以后的战斗意义非常深远:捣第31团团部对于美军指挥体系的打击自不待言;袭击第57炮兵营阵地,使得美军在以后的战斗中再没有发挥出该营105毫米榴弹炮的作用,不仅大大减少了志愿军攻击部队的伤亡,而且极大缩短了战斗进程。
就在志愿军第5班和第6班的指战员们连续取得战果的时候,第7班和第9班的指战员们也夺取了公路桥边的家屋,控制住了桥头阵地。至此,第4连出色完成了穿插敌纵深的任务。战后,第27军授予该连“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
但是第4连伤亡不小,而且班排的建制也出现了一些混乱。天亮后,美军整顿好从三面疯狂展开反扑,这使得第4连处境非常的危险。在请示上级之后,命令第4连撤出新兴里。可惜离开时兵力不足,缴获的大量美军军用物资没有带走,都被美军后方赶来的飞机炸毁。第240团第3营的任务是攻占内洞时,这是新兴里西北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新兴里,是美军新兴里环形防御圈的重要一环。战斗打响后,第3营连续夺取了4个高地,但在1318和1216高地前被美军火力压制,难以发展进攻。
于是,团长立即将第1营也投入战场。随着战斗的继续,第1营第3连的伤亡也大量增加。在仅剩下2个排的情况下,仍然要求担当攻打敌人占据的房屋的任务。于是3连继续攻打,可是在攻下第一座房屋后,由于后续部队未及时跟上来,加上此地地形平坦不便隐藏,结果受到敌火力的三面围攻。在如此恶劣条件下,第3连的指战员们毫不畏惧,与敌展开激战。伴随着战士们一个一个倒地,终于拿下了第二座房屋和两个地堡。
这时3连只剩下16人了,还有一座房屋没有被攻克,但是他们没有气馁,在副排长马日真的率领下,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向这座房屋冲去。房屋里面的敌人非常顽强,战士们打得很辛苦,子弹打没了,就甩手榴弹;手榴弹扔光了就刺刀拼;刺刀拼弯了,就地取材拿起石块木棍、还用上手脚,甚至用牙齿去咬,最终拿下了第三座房屋也。当营长带领后续部队赶过来时,守在第三座房屋的战士王德激动地说:“营长,俺连的任务完成了!”接着他哭了:“可…俺连只剩下俺一个人了!”战至凌晨,第240团已占领新兴里东北、正北、西北三个方向的多个高地。
第242团是一支奇兵。该团绕过新兴里,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新兴里南面公路上。该团第1营和第3营先后攻占公路两侧的高峰和1221高地,牢牢控制了新兴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彻底截断了新兴里美军的退路。经一夜激战,第238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带高地;同时,第239团攻占了14 55和11 00高地,曾经一度打入新兴里村里面;而第240团则攻下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的高地;而第242团则攻占新兴里以南的1221高地高峰和新岱里,自此,经过几天的激战,志愿军完成了对新兴里和内洞峙地区美军部队的合围。到28日天亮,,几乎全被志愿军几乎占据了新兴里周围的高地地区,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2千米的狭小地域,形势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28日白天时间,美军发现自己被包围,开始发动反击,当时志愿军主要应付美军的反击,再加上后勤补给不方便,未对被围美军发动进攻。到了傍晚18时刚过,志愿军第80师就全力开始了攻击。在攻击开始前,第80师开始使用炮火覆盖,但是虽然80师集中了全部的火力,向着美军疯狂倾泻,由于补给一直跟不上去,导致炮弹匮乏,炮火覆盖只持续了短短5分钟!即便如此,炮火一停,第238团和第239团马上就向新兴里发起进攻。
尽管参与战斗的两个团之前已经连续战斗了一天一夜,已由三分之一的伤亡,但是战士们士气高昂,冒着美军猛烈火力勇猛冲击。其中,第238团从东南方向进攻,第239团从西南方向进攻。战至午夜前后,已有多路部队相继突入新兴里村内,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但是志愿军战士之间缺乏有效的通信工具,师、团级之间联系靠电话,团以下靠人力通信,就是靠信件和吼。在炮火连天、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本无法获得一手的战况,上级无法掌握部队的进展,也无法及时投入预备队去扩大战果,真的可惜。
这就形成了前线的志愿军战士们各自为战、毫无协同的不利局面,使战斗力进一步被分散削弱。而美军则利用工事充分发扬其坦克炮、无后坐力炮、高射机枪等火器的火力优势,阻滞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攻击。
在志愿军的猛烈得打击下,驻守内洞峙美军不得不放弃,纷纷夺路而逃。但是由于第3营之前估计不足,只有1个排的兵力在公路上部署,因而力量单薄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使得300余美军士兵逃入新兴里地区。
为给新兴里被包围的部队结尾,美军在十几辆坦克和多架航空兵的配合下,沿着新兴里村南公路向志愿军第242团阵地发动猛烈攻击。最令志愿者指战员头痛的是美军坦克。由于志愿军赶来匆忙,没有什么重武器,火箭筒也非常稀少,武器稀少就算了, 打坦克的经验更是缺乏。坦克的威胁最大了,于是,战土们急中生智,创造发明出了一些打美军坦克的“秒招”。就是匍匐前进,接近坦克时突然袭击,炸断履带或者设计观察员然后从盖子里扔手榴弹…。
29日拂晓,27军军长詹大南见部队攻击效果不大,而且伤亡太大,在天亮前解决战斗是不可能了。于是下令各部队从新兴里村撤出来,整顿之后再战。第80师连日苦战,被冻死加上战斗伤亡减员严重,为了能继续保持战斗力,于是缩编建制。
其他团也开始缩编。这时,詹大南通过一个俘虏了解到新兴里地区的敌人具体情况,此时志愿军才真正了解战场上的态势,于是针对部署,志愿军于是决定增派第27军的第81师加入新兴里地区作战,第81师第241团直接参加对新兴里的攻击,第243团则在大、小汉岱里一线展开防御,阻敌增援,并掩护攻击部队侧翼。
就这样,第27军总共集中了5个团的兵力,由詹大南统一指挥,坚决消灭聚集在新兴里地区的敌人。而此时,被围困在新兴里的美军,眼看着外围阵地越来越多阵地被志愿军攻占,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于是孤注一掷向南拼命突围。第一天,敌人在飞机掩护下仍未能突破志愿军239团阵地。
而从赶来解围的美军因为无法打入包围圈,直接跑了,从而使新兴里之敌更为孤立。当晚,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志愿军非战斗减员大量增加,但仍于当日23时以4个团的兵力发动猛攻。同时,第238团从东南、第239团从南、第240团从东北、第241团从西北同时北始冲击,战至拂晓各部均突入新业里村内,与村里的美军展开了逐屋争夺战。
在新兴里村的战斗中,第241团2营3营在公路沟附近以密集队形冲锋,结果遭到美军大火力拦阻,伤亡较大再加上通信不便,使得战场出现混乱,而新兴里村里的美军经连日混战,外援断绝,士气低落,在志愿军几个方向的猛攻下,已经出现疲态。詹大南见战场上形势有利,果断下令:天亮后继续攻击,务必求全歼敌人!于是,天亮后,尽管空中一直不断有美军飞机盘旋,但是由于双方战斗队形交错胶着犬牙交错,美军无法识别敌我,怕误伤一直盘旋着,无法对包围圈内的敌人进行有效的空中支援。
眼见空中威胁没了,志愿军士气更旺,连续组织进攻,使得整个包围圈越来越小。到12月1日中午11时许,包围圈内的美军开始向新兴里以西开始最后的突围,在所有炮弹倾泻之后,美军残部在十多辆坦克掩护下拼尽全力向第241团阵地发起冲击。第241 团第3营第8连所在阵地首当其冲。在打退美军几次疯狂冲击后,第8连官兵伤亡殆尽,最后只剩下阎洪全一人,阎洪全毫不畏惧,孤身奋战终于坚持到援军赶到。第241团虽然奋力阻截突围的美军,由于武器弹药不精,还是有很多美军突出重围。
鉴于战场形式变化,第27军首长决定:各攻击部队立即转入尾追和堵截敌人的战斗。
于是,第238团、第239团和第240团肃清当面之敌后,纷纷转入向突围美军突围追击,于是,公路上到处是混战。在追击逃敌战斗中,广大志愿军的指战员们发挥了“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的精神。
例如第240团7连5班长隋春暖在入朝时就冻伤烂掉了两只脚趾。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悄悄地用布裹好脚,继续参加战斗。在这次追击战中,他首先指挥第5班迂回攻占制高点,保障了正面攻击连队主力的安全;当第2排遭到敌交叉火力拦截,便主动请缨,率领第5班坚守阵地掩护全排转移,并击退美军多次反击;最后,在邻近的第8连阵地被突破的危急关头,又主动率领全班从敌侧翼发起攻击,夺回了阵地。
此后,他又带伤指挥全班继续追击逃敌,一口气追出近10公里。在公路上,他们截住了一股美军。隋春暖勇敢地与敌展开近战肉搏,接连毙敌多人,生俘5人。战后隋春暖获得“特等功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战土”荣誉级勋章,第5班也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班”荣誉称号。
美军在突破第241团阵地后继续沿公路南逃,在1221高地附近遭到第242团第3营以全营火力的猛烈射击,队形被打乱,见情况混乱,美军代理团长费斯中校只好下令自行突围,各自逃命去了。于是美军分成数股,四散而逃,其中一路美军见沿公路南逃无望,竟然异想天开地想从冰封的长津湖面上突围,结果湖上的冰层无法承受汽车和坦克的重量,冰层塌陷,车上的美军尽数落入湖中。
而另一路约400多名美军突破第242团第3营的阵地之后继续南逃,在后浦以北地区被第242团第1营迎头拦住,经过一夜的激战,至12月2日凌晨被全部消灭。最后只有200多美军沿长津湖边缘隐蔽南逃,摆脱了志愿军的追击,最终逃入了柳潭里。至此,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的美军大部分兵力,被第27军基本歼灭。
有意思的是,第80师第239团第3营通信员张积庆,在打扫战场时捡到了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蓝布,很像一面旗子,张积庆不知道这布是干什么的,手把它当作包袱皮用了,后被拿去蒸馒头了。营长毕庶阳听说这件事情至后,立即前去查看缘由,一看赚大了,这蒸馒头的布竟然是是敌“北极熊团”的团旗。
毕庶阳把它作为战利品上缴,志愿军司令部也非常重视,现在这“馒头布”也就是“北极熊团”的团旗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此战,志愿军全歼有“北极熊团”称号的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1个团的光辉战例。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长津湖战役的惨烈程度让后来交战的双方老兵在回忆时都心有余悸,感叹自己大难不死。
这场战斗是志愿军在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的东部部分,在17天的战斗中,成功将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赶出了长津湖地区,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让志愿军第九兵团在以后关键的几周里需要休整而无法参战,让美军在釜山站稳了脚跟,让多国部队可以再次卷土重来。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在长津湖水库附近地区突袭了由爱德华·阿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国陆战一师。当时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水库西岸附近试图翻过群山峻岭,与美军第8集团军会合。当11月26日下午,美军进入柳谭里时,发现当地除了有几个饥寒交迫的朝鲜平民外,该地并没有任何军事战略价值。柳谭里位于宽阔山谷的中央,四周由五座山岭环抱。美陆战队需要翻过这些山岭,向西部约88公里的武坪里出击。而且此时当地的气温达到了了零下27.5摄氏度,冰雪长津的称号由此而来。
(红色箭号线中国人民志愿军进攻路线图,蓝色线联合国军防守图,蓝色箭号线联合国军撤退图)
而在此前,美军就得知,志愿军在美军抵达柳谭里时,就已经在柳谭里南部和西南部进军,并切断了美军的主要补给线。但是美军陆战师和第10军并不认为此情报的真实性,美军认为这是志愿军会继续向西行军,并且预判激烈的战斗会发生在柳谭里周围的山岭,并据此拟定作战方案。
志愿军第九兵团指挥官宋时轮主要承担东路的主攻角色,他要从美军第八集团军和第10军之间的空隙中南进,然后挥师东海岸,把第10军的10万多美军和韩军分割包围,并消灭长津水库东岸的美第7步兵师,然后再收拾被分割的陆战1师。任务的艰难程度让宋时轮在此后感叹不亚于长征。时间紧,任务重也预示着美陆战1师从长津湖突围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志愿军即使是天兵下凡,也不可能在寒冷严酷作战环境下,在面对装备精锐的美韩军队时可以全歼敌人。
(宋时轮)
志愿军在面对装备劣势时,善于伪装和夜袭。美军对长津水库北部地区的空中侦察时,并没有发现志愿军大部队的集结。但是此前领教过志愿军厉害的美军将领并不敢大意,美军将其主力部队部署在柳谭里南山和西南山以及两山之间的山谷中,并把一辆潘兴式重型坦克据守此处。因为那里有通往下碣隅里的逃生通道,而且这是的下碣隅里主要补给线,一旦被志愿军切断,美军就插翅难逃。
美军将陆战5团2营首相向西发起攻击,该营的直接攻击目标是西北山和西南山的山峰,以及两山之间通往西面的道路。同时美陆战7团在柳谭里进行环形防御,并随时为陆战5团提供火力支援。这样,美军侧翼有了掩护后,就能集中兵力向山谷腹地挺进。
但是美军的作战计划目的是为了实施对志愿军的包围,但是作为美军阻滞志愿军的主力第8集团军在11月27日早上开始进攻时已经后撤,在无法拖延志愿军进军速度时,美军很可能会被反包围。但是军令如山,即使战情有所变化,但是箭在弦上的美陆战队除了执行军令也别无他法。
据后来的美军士兵回忆,冻僵了的陆战队员爬出他们的睡袋和掩体作战时,为了恢复血液循环,他们只能不停地跺脚和戴着手套摩擦双手。他们把野战食品放在火上烤化。而且在严寒中,武器必须要加热才能使其零部件灵活转动。美军士兵还通过在卡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上撒尿使枪械可以运转。
而志愿军的补给却没有美军的好,根据志愿军第27军的战后总结,志愿军部队没有足够的食物补给,没有足够的房屋和御寒衣物取暖。大约有1万多名非战斗性减员是遭遇严寒而牺牲,而且武器在严寒的环境下无法正常有效使用。严寒迫使该部队的迫击炮炮管收缩,70%的炮弹成为了哑弹,志愿军战士手上的皮也被炮弹和炮管粘掉。这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受限于客观条件和主观补给受限的影响,志愿军战士能取得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已经是极限操作。
(长津湖战役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誓师出战,当时气温零下30摄氏度,但官兵仅穿单衣)
起初美军负责最北部的第3营H连推进顺利,并没有遭到严重的狙击。但是被派往进攻两山山谷之间的5团2营却遭遇了志愿军的猛烈炮击,该部队在一天的时间里仅推进了1500码,而距离推进的目标为55英里。
而在南面的美第2营E连在西南山的南坡安营扎寨,该连的任务是负责美军的后方警戒。那里的地形后方是灌木丛林,而前方则是开阔地。这也意味着,如果美军能死守此地,防止志愿军从后面突袭,就可以在战局不利时快速脱身。人手的不足,以及没有将防御部队沿着阵地后撤几公里,将美军顶到灌木丛林的后方,让其在撤退时必须穿越灌木丛林,从而增加撤退的难度,这使得后来志愿军失去了先机,在柳谭里无法乘胜追击,将美军陆战队的两个团全歼,为美军的逃脱埋下了伏笔。
长津湖战役打响后,每场战斗都异常激烈。在美军E连的防区里,美军士兵被命令要在志愿军接近时才能射击。因为志愿军尤其擅长夜袭战,美军在发射照明迫击炮后才能看清志愿军的具体位置。但是当照明弹发射时,漫山遍野已经是志愿军的身影,美军只能在斑驳的光影中进行射击,很大程度上处于盲打状态。美军曾经把柳谭里的防御阵地称为“轻松小径”,但是和麦克阿瑟宣传的圣诞节前美军回家过节的说法一样,柳谭里的每场战斗都不轻松。
在美军阵地的左侧,志愿军在E连与F连之间的空隙中大举杀入,直扑营长罗伊斯的指挥所,美军据守的公路也有被切断的风险。就是在春季干燥的平地上作战,重负的士兵也会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在严寒的高地。而在激烈的战斗中,当士兵出汗时,汗水就会在衣服里结成冰,作战的士兵毫无例外地要忍受这冰火两重天的煎熬。
在山谷北面,志愿军进攻了美第三营的H连,该连由于山脉的阻隔,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志愿军在作战中击毙了该连连长罗伊·库克,而且该连除了1人外都被击伤,H连在几次阵地攻防战中最终撤退,志愿军占领了1403高地。这使得我方可以在柳谭里山谷北部居高临下,美陆战队处于一个不断收紧的钳形攻势中。
美陆战7团E连也是损失惨重。他们在志愿军的袭扰下心力交瘁,在长途跋涉中只睡了几个小时。在交战中,E连排长约翰的鼻子被手榴弹弹片打掉,双眼也被打瞎。连长菲利普斯上尉的肩部和腿部重伤,最后被击毙,顶替他指挥的雷蒙德·鲍尔中尉也在随后的战斗种中弹而死去。美陆战队付出惨烈的代价后也没能坚守1282高地,志愿军又控制了通向柳谭里的又一个要道,美两个陆战团的包围圈越来越收紧。
在东面的1240高地上的美陆战队D连也失守,D连连长赫尔上尉负伤,该连有战斗力的人最后只剩下16个。美陆战队此时面对居高临下的志愿军,两翼被包围,通往山下的后路也被切断,美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他们目前的阵地,等待命令。
此时的麦克阿瑟和他的参谋人员得知陆战1师被包围后也是束手无策,直到被包围的两天后才接到命令要撤至下碣隅里,并向沿海地区寻求其他部队的火力支援。此时美军还将撤退一词在西方媒体上辩解为向另一个方向进攻,以掩饰战局的不利影响。
美军陆战7团2营的F连负责防守柳谭里至下碣隅里的主要补给线上位于德洞岭关的阵地,以保障美军撤退的路线通畅。如果志愿军攻占德洞岭关居高临下,美两个陆战团基本可以判定在劫难逃。因此美军此时已经退无可退,美军的命令是坚守德洞岭关的福克斯高地(为了纪念F连而改名,F连即福克斯连)直至一兵一卒也不能后退。
负责指挥F连的巴伯上尉处于该地防守区域很大,兵力只有240人,要固守该地美军估计至少需要一个营的兵力,因此他除了尽力收缩防线别无他法,唯一能给带来好处的只有月光。当晚凌晨2点30分,志愿军的夜袭如期而至,为了让武器保持有效性,志愿军曾经一度把手榴弹装在袜子里保暖,这样也可以向美军一次扔两枚手榴弹。交战双方进入了短兵相接的地步,甚至连美军的工兵都抓起了挖工事的工具进行防守。双方士兵在雪地中已经杀红了眼,互掐脖子,互抠眼珠已经成为了常态。F连在志愿军进攻的第一个夜晚勉强收到了天亮,破晓到来时没有了夜色掩护的志愿军暂时撤退。
F连除20人阵亡外,还有54人负伤,弹药也所剩无几。于此同时柳谭里和下碣隅里也遭遇志愿军的进攻。巴伯向其下属坦露美军在以上两个地区已经危在旦夕,美陆战5团和7团的退路只有福克斯高地,F连已经来到了背水一战的处境。在面对志愿军在11月29日凌晨发起的第二次突击时,美军的求生意志被激发出来,在拂晓带来之际,F连又顶住了进攻。此时F连又有5人阵亡,29人受伤。尽管F连有战斗力的人数已经不足半数,但是美军通过空投使得F连得到了充足的弹药补给供应,让他们又有了抵御志愿军第三次坚守高地的信心。
而此时尽管已经处于强弩之末的F连已经被志愿军包围,但是陆战1师却在他们的坚守下陆续通过了福克斯高地,并转向安全地带。而狡黠的美军利用志愿军有优待俘虏的习惯,用投降谈判来拖延时间。此时脱险的美军传达了前线的消息,并打算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营救被围困的F连,然后坚守主要补给线,以解救两个陆战团。
参与营救美军的第一营从柳谭里进入山区,负责此次营救任务的美军营长戴维斯后来回忆,当地气温之低,海拔之高,使得生火化雪饮水都不可能。在准备到达F连所在地时,戴维斯停止了前进,他不希望他的部队在夜里被F连误认为是志愿军而被打死。而在寒冷的山区作战,必须不能睡着,一旦睡觉可能会因为大脑缺氧而永远醒不来了。
(在休息的美军)
戴维斯想在志愿军手里救人并不容易,在他刚来到驻地时,就被志愿军的狙击手来了个下马威,差点被狙击手命中,躲过一劫的戴维斯只是被子弹擦伤了头皮。在F连坚守了6天之后,他们终于和第1营会合。此时F连在五个昼夜的战斗中,共有26人阵亡,89人受伤,包括7名军官中的6名,还有3人失踪。另有2名美军士兵因紧张过度而精神崩溃,必须用临时制作的拘束衣加以控制,这两名士兵后来在撤退前都死了,可见战场的残酷把美军的逼疯了。
于此同时,美军其他部队也准备撤离柳谭里,向南撤退。经过两日的激战,志愿军的补给也明显跟不上,当时志愿军无法通过空投获得补给,山路崎岖加上严寒必须需要2天的休整才可以再次战斗,这给美军提供了暂时的喘息机会。
11月30日下午,陆战1师接到了撤离柳谭里的命令,同时志愿军也在这一天加强了对美军包围圈的压力。为此美军必须夺取并坚守由柳谭里向南的主要补给线两侧的制高点,保障其主力由此南下。美军精心安排了列阵排军序列,以在柳谭里唯一一辆潘兴式重型坦克负责开路,一个炮兵连紧随其后,该连每前进数千码就停下来搭建临时发射阵地,发射炮弹向后方行军的美军提供炮火掩护。这些美军炮兵在继续前进前,必须要打完大部分155毫米炮弹,并通过空投的方式在第二个扎营地补充炮弹,若有没有炮弹的炮兵暂时改为步兵填补步兵的战斗力,能走的伤员也编入美军各排,只有重伤员用卡车运输。1200多辆车辆则在美军行军序列的中间,以让前后有战斗力的美军负责其防御。而阵亡的美军士兵就地掩埋,因为卡车空间数量和空间有限,这些车辆腾出空间后运载了1500名美军伤员。直到1953年停战协议后,这些美军士兵的遗骸才被陆续运回美国安葬。
于此同时,志愿军的指挥官宋时轮也意识到了美军正在脱离包围圈,为此他充分利用了三三制的三角形进攻的优点,以班为单位加大攻击范围的同时,进攻美军阵地的中断和侧翼,让志愿军能够推进到手榴弹的有效杀伤投掷范围之内。
美军能够脱离险境,除了他们行军序列安排得当和求生意志被点燃外,还离不开其依靠由100多架陆基战斗机和舰载机战斗机组成的集群掌握了制空权。美军飞行员在夜间通过照明弹的指引,把凝固汽油弹和炸弹倾泻在志愿军的阵地上。美军依靠强大的火力压制,将志愿军只能在战壕或者坑道里避其锋芒。仅在一次保护一个殿后的陆战营的火力掩护中,美军的海盗式飞机就用汽油弹和500磅炸弹对一次山脊轰炸了25分钟。美军通过其强大的空军优势进行车轮战,即使这些炸弹打不到志愿军,也可以将志愿军困在阵地里无法追击美军,为美军的逃脱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美空军向志愿军阵地投掷凝固汽油弹)
而当美陆战队从柳谭里突围后,并不代表他们已经脱险,而只是逃难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要继续跋涉,先到下碣隅里,再辗转至古土里,然后通过军舰运输转移到海上。这种分阶段的长途跋涉,不仅考验美军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考验美军的补给线必须及时跟上美军的行进速度。而美军沿途需要的军需物资和弹药都经过空投实现。据统计美空军的C-119运输机在陆战1师撤退途中,共空投了的弹药,炮弹,汽油,和柴油,以及野战食品327吨,而且截止12月5日,4321名伤员通过空运撤出了下碣隅里。而在古土里,美军在当地没建有机场,唯一的临时机场无法容纳R-4D型运输机,只能依靠陆战队飞行员使用过时的TBM鱼雷轰炸机运输伤员。这种飞机能够在狭小的小机场起降,每个架次可以运出6至9名伤员。这种降维打击,让美军永远处于满血复活的状态,并且可以减少伤员对美军行进速度的拖延。
(TBM鱼雷轰炸机)
为了不让美军逃脱,志愿军炸毁了一座美军撤离古土里的一座桥梁,美军除了过桥撤离无法绕道而行。志愿军在第一次炸桥后,陆战队的工兵用一座木桥替代,第二次炸桥后,美工兵又架上一座钢制的车撤侨。车撤侨是两根长钢条,按履带车辆的轮距安放,它可承重50吨,而且由于使用了金属跨桥和胶合板,坦克和车辆也可以在上面通过,但现在志愿军又第三次将其炸毁。
后来美军的工兵部队军官约翰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化整为零,把车撤侨的零件先空投到古土里,然后用卡车运到断桥处。但这些部件重达2500磅,无法用降落伞进行空投。此前他曾在韩国的一个空军基地实验过,但是桥的部件在降落后出现扭曲而无法再使用。另一名美空军军官赫塞尔建议用两个或者多个降落伞进行部件的空投。后来这个建议被美军将领史密斯采纳。
(美陆战队第一师司令史密斯)
在修复断桥时,志愿军又炸掉了10英尺长的桥面,还有连接桥南公路的拱座。因此断裂面的总厂增加到了29英尺,而美军现有的车撤侨只能跨越24英尺。美军工兵发现桥下有一堆旧铁路枕木,他们把枕木拖上陆基,并且罐装沙袋才最终完成了断桥的修复。事后史密斯夸赞了美军工兵的功劳,认为他们让美军陆战1师成功渡过了汉江。
在古土里负责殿后的美陆战1团1营为了迟滞志愿军的行军,沿着美军沿途主要补给线向北佯攻,并建立前沿阵地。美1团1营在1081高地,他们在大雪的掩护下突袭了掩体里的志愿军,并攻占了1081高地,这是最后一个美军过桥的阻碍。
美军在途中烧毁沿途所有的草房和炸毁房屋,绝不留下任何给志愿军取暖的地方。而不能带走的弹药和燃油,美军也一并将其烧毁破坏,实行焦土政策。当美军抵达兴南港,并准备从其撤离到釜山时。美军2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3艘火箭发射舰在从海上撤离之际,向这座弃城倾泻了猛烈的炮火,近3.4万发炮弹和1.28万发火箭弹将兴南港变成了废墟,其炮火的威力甚至超过了进攻仁川的炮火。最后美军还引爆了城里400吨凝固甘油炸药和500枚1000磅的炸弹。这种得不到就将其毁灭的最后一击,让志愿军彻底失去了追击美军陆战1师的物资基础,再加上我方羸弱的海军,几乎没有任何军舰可以在海上与美军正面交战,让美军最后逃出胜天。
此后大难不死的美陆战1师在釜山重新部署,成为了志愿军日后的劲敌。长津湖战役的参战双方都声称自己是赢家。但是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正如双方在回顾长津湖战役时描述的场面,那是血液凝固的画面。双方从10月26日到12月15日,美军承认的陆战1师的战斗伤亡人数为4418人,其中604人在战斗中阵亡,114人因在战后重伤而死,192人在战斗中失踪,3508人在作战中负伤。另外还有7313名美军士兵在非战斗中减员,大部分是由于冻伤和消化不良造成。此外陆战队还有8名飞行员被击毙,4人失踪,3人负伤。
而志愿军在此役伤亡人数为3.75万人,其中地面作战中牺牲1.5万人,受伤7500人,在遭遇空袭中有1万人牺牲,5000人受伤。志愿军在此役还涌现出了许多战斗英雄,其中杨根思是朝鲜战争中两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另一名是黄继光)。志愿军歼灭了美陆军第31团,还缴获了其团旗,这在美军战史上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的一页。
(杨根思)
志愿军第26军曾经将美军逃脱的原因归结于运输补给没能及时跟上,而第20军则认为是志愿军在临阵战术僵硬,没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允许小部队战机出现时果断出击,让陆战队获得了逃离的机会,这种情况在志愿军进攻下碣隅里的战斗中尤为明显。而第27军将寒冷的天气下,志愿军缺乏御寒物资和掩蔽所让美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总之志愿军没能成功围堵美陆军1师并将其歼灭,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军有运气的成分,但大多其实也是当时双方国力的体现,这也是志愿军没能跨越的鸿沟。但这已经足以让世人对这群最可爱的人脱帽致敬,英雄无需完美。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每当人们一提起发生在1950年-1953年间的抗美援朝战争,许多军事爱好者都用“中国以一己之力打败了联合国17国联军的进攻”“这是中国的立国之战”来形容。诚然,经此一战,让我国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发展红利期,但我们仍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战争中我们的志愿军打的并不轻松。
在中美两军交火之后,对方的强悍战斗力都给自己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志愿军认为美军不就是美械装备部队吗?解放战争的时候我们又不是没打过!而美国人想:这不就是中国军队吗?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又不是没见过中国军队!然而1959年末在战场上刺刀见了红,中美双方都觉得:不一样啊,这不科学呀!
在1950年9月15日,五星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领美军第10军在仁川登陆,整个半岛的战局迅速逆转,人民军受到重创,大部分被打散,少部分丢弃了一切装备赶紧撤回北方。
到了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现在在东部战线上,我志愿军42军在著名的“瘸子”军长吴瑞林的带领下首先与南韩第3师发生了第一次战斗,击退了第3师后,42军迎面扑过来美军的头号精锐陆战一师,在黄草岭上激战13天,42军在装备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仍歼敌2000余人。随后志愿军主动地撤出了黄草岭阵地,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诱美陆战一师继续北上,而陆战一师果然没让志愿军失望,美军孤军深入进了长津湖一带。
盖马高原被称为“半岛的屋顶”,气候非常寒冷,年平均气温只有2℃。而长津湖就位于盖马高原赴战岭山脉和狼林山脉之间,总占地面积大约55平方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气候极为寒冷,在10月下旬这里就开始入冬,到了11月气温更是降低到平均零下27摄氏度,堪称极寒天气。
在1950年11月26日,美军第七步兵师的主力和美军陆战一师都进入了长津湖地区,距离其它联合国军的部队甚远。志愿军方面,经历过一定战斗损失的42军和志愿军第九兵团迅速换防,志愿军第九兵团是出了名的善于啃硬骨头,而对面的联合国军却对此浑然不知。第九兵团接到的命令是:要将美军突入的这两个师一口吃掉!
在1950年11月,在半岛最寒冷的盖马高原上,我志愿军第九兵团经过6天的潜伏,堵住了美军陆战第一师,在长达70公里战线上发起了攻击。随着冲锋号吹响,在零下40摄氏度严寒下被冻得神志不清的志愿军战士们,视死如归地猛攻公路上的美军纵队。即便是自认为作战意志顽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也承认在战场上最可怕的,是志愿军那撕心裂肺的冲锋号和喇叭声。
在11月27日,志愿军以20和27军两个军兵力向美军陆战一师发动了突然打击,一度狂傲不堪的陆战一师当即当头一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长津湖一带的美军已经被志愿军第59、60、79、80、89师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古土里等几个孤立地带。随后双方在这些地区展开了长达三天三夜的激战。在这里,志愿军终于领教到了美国人武器装备优势带来的战斗力,在美军猛烈而精确的野战炮火支援下,以及铺天盖地轰炸的空中支援下,志愿军以绝对优势的庞大兵力,硬是出现了一个师啃不动美军一个团的,甚至一个师无法围歼美军一个营的局面。
此时的长津湖地区,遭遇了历史上5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气温骤降到了零下40度以下!伤亡惨重且精神接近崩溃的美军,面对志愿军的誓死无畏的进攻只能疲于招架。这时,美军第10军军长竟然还荒唐地让两个师继续抓紧北进。必须撤退了,忍无可忍的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将军在30日下达了一道著名的命令:陆战队,向南进攻(向南进攻实际上就是撤退的方向)!
长津湖东侧战线的较量最为惨烈。美军第七步兵师第31团(也就是著名的“北极熊团”)主力在11月27日进驻长津湖,结果第二天就被我志愿军迅速地分割包围,随后在下碣隅里和新兴里附近的战斗中,“北极熊团”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和继任的费斯中校全部被击毙,团旗被缴获。但是进攻的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烈的伤亡代价!
直到2013年,美军在战后60年后才终于承认了北极熊团的指挥官死于长津湖之战。美国国防部经过DNA和牙齿鉴定,最终确认了唐.费斯中校的遗骸,他是长津湖之战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全歼的美军北极熊团的继任指挥官。在中国的战史里称他被击毙,但美方一直只承认他失踪。到现在,美军还有参加战争的7900人处于宣告失踪状态,他们的家属至今也无法享受战死者遗属的待遇。
美军在疯狂的撤退南逃过程中以装甲部队开道,志愿军则在一路上布下了天罗地网。然而,由于气候、补给和后勤等客观条件实在太恶劣,爬冰卧雪的第九兵团出现了大量的冻伤,到了12月9日,我志愿军第58师和第60师甚至出现了只有200人还能动弹的情况!
然而英勇绝伦的志愿军还是在美军撤退逃跑的路上不间断地向其发起主动打击,并给予美军重大杀伤。在通向海边的必经之路上,志愿军曾将咽喉要道水门桥炸断三次,但美军凭借技术优势,甚至从日本空运空投架桥器材,全部在短时间内修复,这种装备上的巨大优势在美军逃命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到了12月12日,美陆战一师费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到了五老里地区,而穷追猛打的第九兵团也实在是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随后美军登船撤往了釜山,长津湖战役正式结束。
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打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东部战线全线动摇崩溃。志愿军第九兵团以伤亡加冻伤减员五万人的代价,歼灭美军一万五千人,打的美国最精锐的陆战一师近乎残废。
除了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之外,长津湖地区突降的严寒,是志愿军付出重大牺牲的最主要原因,在零下40多度的极寒天气里,志愿军身着单薄军服,忍饥受寒与全套保暖装备的美军刺刀见红,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死鹰岭,甚至出现了志愿军一个连全员冻死的悲壮场景,这些战士牺牲前还保持着伏击待战的姿势!
志愿军是活生生用两条腿去追击美军的坦克履带和汽车轮子,想要全歼陆战一师,实在是非人力可为,但凡有好一点的武器和保障,志愿军也能将美军陆战一师完整地歼灭。志愿军在如此恶劣条件之下取得这样的战果已经是一个奇迹,他们并非无能力歼灭美军,阻碍他们的只有严寒。如今70年过去了,长津湖依然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9兵团这一仗伤亡至少10万以上。刘帅曾经很不甘心地在南京军事学院评论过:付出十倍的代价还是让陆战1师跑了。
所谓的火力恐惧症,究其根源就来自于这一仗。由于自身火力不足无法攻克敌方坚固工事引发的恐惧,称之为“火力恐惧症”。
1950年时以东野为例,每个军有一个炮兵团,配75毫米以上各型山野炮大约30门,每个师有一个炮兵营,另有四个配105毫米的重炮团,归东野总部直接指挥。这就是炮兵最厉害的东野。9兵团在山东集训时,将师属炮兵营扩建成了炮兵团,加强了火炮。即便如此,与美军陆战一师和美国空军的火力输出相比,那是小巫遇见了大魔王。
整个长津湖战役中,9兵团下属的3个炮兵团只打出了区区大约2000发炮弹,给予步兵的火力支援少得可怜,其中的1500发还全部用在了27军围歼美7师“北极態团”的战役中。
金城战役中,杨勇司令员可以在半小时内打出4000吨炮弹!标志着我军的炮兵已经把流氓鹰酱的“火炮犁地步兵捡漏”战术完完全全学到家了。
以27军为例,在新兴里方向为了围歼美7师“北极熊团”,由副军长亲自指挥,集结了两个半师的兵力,动用了27军当时能用上的所有火炮,打了5天6夜,歼敌九成。27军打赢这一仗后失去了继续大规模战斗的能力。
以20军为例,该军四个师被分散在各处,张翼翔军长成了光杆司令。20军的王牌师58师领到的任务是进攻下堨禺里美军师部指挥中心,这里是一个加强团。58师全师拼光也未能达成战役目标,打到最后只剩两个连。
柳潭里方向,20军,27军各有一个师在这里血战,对面是陆战一师的两个陆战团。我军两个师竭尽全力也吃不掉,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就牺牲在这儿。最后陆战一师的两个陆战团成功突围逃回师部,我军一片狼藉。
至此,在最重要的三个主战场:柳潭里,新兴里,下堨禺里的战役中,除了新兴里取得了歼敌1个团的战果,另两个战场均以我军付出惨重代价攻击失败而结束。
9兵团最强的两个王牌军27军(许世友军),20军(粟裕军)均已无力发起大规模战役,只有26军还能打。然而此时的26军距离主战扬还有100公里。
实际上仗打到这个时候,既便26军赶来参战,我军也已无力吃掉陆战一师。很简单,27军和20军两个王牌军加在一起都干不下来的大工程,26军一个军还能创造奇迹?!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宋时轮是以我军1个师打美军1个团为出发点来设计整个战役打法的,依据就错了,国内的功课都白做了。
如果开始即以攻击力最强的27军以4个师的兵力全军出击,以雷霆万均之势打掉美军师指的那一个团,干脆利落地吃掉史密斯师长的指挥中心,那我敢断言陆战一师凶多吉少,师旗都要留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又何必要一个团旗呢?
至于新兴里和柳潭里方向,交给20军和26军去实施分隔包围,任务就是阻其增援,待27军吃掉师指的那个加强团以后,最后再来慢慢收拾他们。
只要先打掉美陆战1师的师指,当时的美军完全弄不清战场情况,肯定要大乱。满山遍野的美军找不到师指,得不到补给,那就是一群待宰的猪。打下师指还有一个更宝贵的好处,这里还有当时志愿军最急需的粮食,炮弹,毛毯!是我们自己犯了致命的军事错误才让陆战一师跑了,别以为美国的军事工业太强大我们就真的吃不了你。
这是主席和宋时轮在国内预谋制定的一次伏击行动,相当于林总打的“平型关战役”,刘帅打的“神头岭伏击战”。只是不能去实地勘查现场,只能对着军事地图制定战役计划。其实那个地形特简单就一个“Y”字型。左边是柳潭里,右边是新兴里,下边是下堨禺里师部指挥中心。
主席让华野9兵团上的目标就是东线的美军,陆战一师就是挨打对象。按照主席的设想,只要打掉美军一两个师即可扭转朝鲜不利的局势。我们有情报优势,兵力优势,有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优势。美军在明,我军在暗。15万华野精锐之师打个伏击全歼或重创美军一个要(1万多人)极有可能。杀鸡就是要用牛刀嘛!朝鲜战场以后再没有这种机会了,全成明牌了。
实操中完全没能体现出这种兵力优势,局部战场上反而是我军处处告急。宋时轮急得在司令部破口大骂也不管用了。主席在9兵团入朝第二天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大兵团行动已经展开,各部无线电静默向长津湖秘密开进,想要在最高层面上调整战役计划已无可能,司令员只能根据战场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如果这一仗由粟裕“战神”,韩先楚“战将”来指挥,以这两位的军事才华,既便华野的105榴弹炮运不上盖马高原,既便我们由于种种情况在国内耽误了换装,既便我们战士们只能带着10天的干粮作战,既便这是有史以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我们华野的志愿军也能打好这个歼灭战!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