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张良和吕后是属皇后与臣民的关系,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史称汉初三杰之一。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吕雉,史称吕后。
张良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张良的爷爷张开地丶张良的爸爸张平父子两代为韩国宰相,辅保五代韩王。秦国灭韩后,张良散尽家财而求得一大力士相助,恰遇秦始皇东游,张良便与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中,等待秦始皇经过时准备伏击行刺,等到秦始皇到来时,大力士用铁锥击杀,可惜只击中副车而未获成功。秦王搜索刺客,张良为避祸便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苏睢宁丿,
后来,张良在圯桥上散步,意外得到黄石公给张良授书,即所谓的一桥三敬履和孺子可教的故事。黄石老人将姜子牙所著的《太公兵法》传授于他,并告诫张良:读此书可为王者之师。张良悉心钻研,学有所成丶习有所用,后归从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刘邦在谈及张良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以出色的智慧谋略协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夺得天下,待大功告成之后,张良及时选择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避免了韩信等将领鸟尽弓藏的下场,自选贫瘠之地留城做为赏赐,封为留侯。
吕后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也是史上第一位女性把持朝政者,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先例,为外戚乱政埋下伏笔。吕后出生乡绅士家,吕雉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一次宴席上,吕公认识了游手好闲自吹自擂的泗水亭长刘邦,吕父慧眼识英雄,将爱女嫁与刘邦。刘邦称帝后,吕氏被封为皇后。生皇子刘盈(汉惠帝)、女鲁元公主。
吕雉位居皇后以后,积极帮助刘邦铲除异己,杀掉韩信等朝中重臣。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刘邦生前宠爱戚夫人,爱屋及乌自然喜欢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因此刘邦曾打算废掉吕后所生太子刘盈,而另立笼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和传统文化必须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及财产,刘邦这样做就是废嫡立庶丶废长立幼,反其道而行之自然引起大臣们的反对和劝阻,吕后更是大为不满竭力反对,这不只是涉及到传统继承地位问题,更涉及到吕后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于是吕后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吕后召见张良让其献计,张良告知刘邦非常看重隐居在商山上的四位高人,刘邦曾想请他们来辅助朝事,无奈老者们嫌刘邦处事傲慢,都不应召。吕后听从张良建议,就让其兄吕泽带着太子亲笔信,并奉上厚礼,邀请四位老人出山,商山四皓居然全答应出来辅佐太子刘盈,刘邦知道后非常吃惊,也知道吕后确实厉害,太子羽翼已丰,废立太子之事未成。
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开始把持朝政执掌大权,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
不过,吕后在其称制的八年期间,依然是按照刘邦的政治策略和用人制度,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重视生产,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
☄┩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港台电视剧里,张良和吕后有一腿,你信吗?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是大汉的一国之母。而留侯张良,古代智者的代表,刘邦最亲近也是最信任的大臣。按理说大汉建国之后应该“兔死狗烹”。但吕后偏偏对张良非常敬重。
吕后我们都知道,是“最毒莫过妇人心”的代表。兵仙韩信有刘邦的免死承诺,但还是被吕后勒死在钟楼;彭越被刘邦贬到边疆,找吕后就是抱怨一下,吕后就把他剁成肉泥,并送给每个异姓王。戚夫人一代芳华,倾城倾国的大美女,被吕后砍断四肢,做成人彘扔到猪圈里。吓死了自己的儿子刘盈。
张良虽然没有直接带兵上前线,但每一次在关键时刻帮助刘邦,让刘邦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在消沉中又重新振作,在绝望中又充满希望。说张良是刘邦的再生父母都不为过。也就是说,如果项羽身边有张良,绝不会落过乌江自刎的下场。项羽抱怨的“天”,就是刘邦身边的张良。
刘邦后来宠爱戚夫人,喜欢年仅九岁的赵王如意,就想废掉太子刘盈。关键时刻吕后请张良帮忙,张良出主意请来“商山四皓”,这才打消了刘邦废太子的想法,无奈和戚夫人歌舞一曲,无可奈何的默认了现状。
对比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和一代贤后卫夫人,如果身边也有一个像张良一样的人,是不是就不会出现满门被杀的悲剧了。
但问题是,吕后这么狠毒的女人是什么时候搭上张良的,张良又为什么肯为吕后出主意,以他的聪明,看不出来吕后是什么样的人,他不怕吕后的狠毒吗?
1)智者张良,从刺客到谋士,韩国后裔一生的波澜。
张良的出身远远超过刘邦和吕后,是真正的名门贵族出身。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都是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宰相。后来由于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张良家的富贵也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因此张良对秦始皇非常不满。公元前218年,张良精心策划了一次对秦始皇的谋杀。张良预先知道秦始皇的车队会经过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的东半部),因此在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准备了一次刺杀。
张良事先找了一个大力士,打造了一个120斤的大铁锤。等秦始皇的车队经过的时候,一锤砸在秦始皇的马车上,秦始皇就是插翅也难飞。
但可惜的是秦始皇一生遇到了很多刺杀。所以就是坐车,也是准备了好几辆豪华轿车。但没有一个人知道秦始皇住在哪一辆车里。所以当秦始皇经过的时候,张良和大力士就有点懵,但这个时候不能退缩啊,因此,就随便挑了一辆,用大铁锤砸了过去,把车子砸的粉碎,车上的秦始皇替身也被砸的死死的。
张良就靠着这一次刺杀一战成名,为他在江湖上赢得了很大的声誉。因此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也迅速拉一支队伍,加入到时代的大潮中。
张良后来遇到刘邦后,被刘邦的无赖风格所折服,就跟随了刘邦。刘邦对张良的学识和谋略十分钦佩,因此对张良是言听计从。刘邦得到张良后,在很多关键时刻,张良对刘邦做出了正确选择:
第一,西入关中,帮刘邦首先进入咸阳。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诸侯约定:谁先入咸阳,谁就是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但在打宛城(也就是今天南阳)的时候,遇到了阻力,刘邦想绕过去。张良却说:“如果你在进攻前面的关口,宛城的兵趁机从后面偷袭怎么办?”刘邦恍然大悟,就偷偷半路折回,夜袭宛城,一举拿下。
第二,入咸阳,刘邦贪财好色的本性露出。
刘邦这人本来就是贪财好色的社会无业游民。现在进入咸阳的花花世界,一下子就迷失了。整天过着左拥右抱,花天酒地的日子。刘邦手下的人劝刘邦,刘邦也不听。张良对刘邦说:“项羽马上就要来了,你打得过项羽吗?”刘邦很诚实的说:“打不过!”张良说:“对呀,你现在拿项羽的东西,他会放过你吗!“刘邦大笑而去。这才有鸿门宴上刘邦能逃出生天的可能。
第三,刘邦入蜀,帮刘邦定鼎关东。
由于范增的一再提醒,项羽对刘邦始终是盯的很紧。张良就劝说刘邦,去四川后一把火把半山腰上用木头建的栈道烧掉,用实际行动向项羽表明,从此不再出四川,这样项羽就会盯别人。刘邦听了就一把火烧掉了栈道,赢得了项羽的信任。
后来韩信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一举拿下关中平原,项羽十分愤怒,准备攻打刘邦,又是张良给项羽赌咒发誓:刘邦是汉王,有了关中才名副其实,绝不会再往东边进尺寸。为刘邦赢得了时间。
第四,彭城兵败后,刘邦心灰意冷,是张良给刘邦谋划了“下邑之谋”,只有联合英布,彭越,韩信才能击败项羽。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谋略,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后来果然在垓下逼项羽自杀。
因此张良可以说对刘邦非常重要。
2)吕后的精明,是对张良和韩信区别对待。
看吕后对待韩信和张良的区别对待,就知道吕后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吕后的所有目的就是为了大汉帝国的稳定。韩信的用兵能力是大汉帝国不稳定的源泉。主要因为韩信本身自视甚高,在军方又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吕后杀死韩信,震慑诸位异姓王。
张良不同,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为了老刘家操碎了心。屡出奇谋帮刘邦定鼎天下。最让吕后对张良放心的是,张良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自从天下初定以后,张良就借口自己体弱多病,就足不出户在家养病,不参与任何事物。
这让刘邦和吕后相信:张良没有二心。所以吕后一直对张良非常尊敬。但与此同时,吕后的对手戚夫人是一个没有见识的漂亮花瓶。只知道一门心思的讨好刘邦,完全不会照顾刘邦这些核心下属。特别是张良。
戚夫人靠美丽和艺术修养说服刘邦!
就这样张良就悄悄的站在吕后这边。夺嫡这样的大事没有谋士怎么会行。但戚夫人就是这样单纯。说明还是不读历史。就像晋献公的夫人骊姬就是把儿子推上国君的位置,还不是一样被杀了。
因此要想夺嫡,身边必须要有谋士,最好是有一个像张良这样的顶级谋士,这样才会洞察先机,实现最后的目标。
张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张良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但知道刘邦的弱点,更知道吕后的弱点,然后才可以从中从容周旋。
要知道张良是刘邦的心腹大臣,当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心腹大臣跟太子搅在一起,这样如果造反起来,真还没有皇帝什么事了。因此张良明白,如果他亲自向刘邦建议,反而引起刘邦的猜疑,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因此张良为吕后出力是真心的,不但要出力,还要把事情办成,还要让刘邦不知道是张良出的力。因为当时刘邦要废太子的心已经定了,那么多群臣反对,这些人越反对刘邦越坚决。这时候必须让刘邦看的这个“坚决废太子”的代价。
此时的张良已经远离朝政,闭门不出在家养病。但真的是在家养病吗?真的是未必,虽然张良足不出户,但对朝局的非常关心。刘邦要废掉太子这么大的事,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动了,但张良却按兵不动,也不去找什么人,没有任何行动。
这时候没有办法的吕后找上门来。吕后这时候真是没有任何办法,能动用的力量已经完全动用完了。但刘邦丝毫不在意,这时候如果张良也没有办法,吕后真的就绝望了。
但张良有办法,对刘邦非常了解的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请出“商山四皓”。这个商山四皓是什么来头,能让刘邦对他们产生忌惮。
商山四皓就是四个老头,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都八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所以说是四皓,也就是四个老头。这四个人曾经做过官,甚至还是秦朝的博士,但由于和当时的政见不合,就隐居山林教育弟子著书立说。这四个人可以说是当时德高望重,有威望的隐士。
也就是说收服了他们,就收服了天下读书人。刘邦几次派人去请他们,但这四个人对刘邦为人不齿,因此避而不见。这样不爱富贵有气节的人,刘邦尤其喜欢。求而不得更是让人心里更挂念。
太子刘盈礼贤下士,亲自去请商山四皓。这四个倔老头就很欣然的同意了。刘邦一看太子深得人心,就无奈的放弃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良出的主意好,好就好在他是站在客观角度看问题。就是刘盈这个太子确实非常不错。深受天下人爱戴。因此张良让刘邦认识到太子的优点,知难而退!
从这里可以看出,吕后和张良的关系还是不一般。
3)张良的儿子张辟强替吕后解围。
张良和吕后关系肯定不一般还体现在他去世后。张良是公元前189年去世。他去世一年后,公元前188年,汉孝惠帝刘盈去世。年仅28岁。
刘盈去世后,吕后没有儿子了。刘盈的儿子又小。吕后感觉到了危机。因此在刘盈的棺材前干哭没有泪。这时候张良年仅15岁的儿子张辟强出来说话了。张辟强此时的职位非常特殊——侍中。可以直接进皇宫和皇帝和太后沟通的人。也就是后来的宰相。张辟强当年做这个职务的时候才15岁。
张辟强找到陈平和周勃,告诉他们为什么太后只哭不下泪。是因为惧怕他们这些功臣。因为吕后没有儿子了,眼看就要失去权力了,感觉到人生已经失控了。因此,陈平和周勃要主动把兵权交到吕后的娘家人吕台、吕产、吕禄手里,太后才放心,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过好日子。
陈平和周勃就按照张辟强的计策去做,吕后果然高兴起来,哭起来也显得哀痛。吕氏的权势便从此开始。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良的家族和吕后有非常深的联系。吕后是一个女人,做事情不好只说出来,面对遭到群臣的反对,下不来台。因此喜欢找中间人沟通。而这个中间人就必须是吕后信任的人。
在刘盈登机的时候,吕后派的是审食其和功臣集团沟通的。这个审食其是吕后的情人。而这次找张辟强,才15岁的小孩。说明吕后对张良的信任。
综上所述:张良是刘邦的忠实谋士,也是大汉初年最有智商和情商的人。身为皇后的吕雉也是一个政治高手,因此对张良非常照顾,赢得了张良的好感。因此在很多场合,吕后有决定不了的事情就找张良帮忙。
因此在刘邦受到戚夫人蛊惑,想废太子刘盈的时候,吕后找张良帮忙。张良出了一个主意,让太子请出“商山四皓”,让刘邦以为太子羽翼丰满,废太子会给大汉带来剧烈的动荡。因此保住了太子的位置。
吕后更是一个懂得感恩回馈的人,张良帮助了吕后,吕后不但给张良加封号,还把张良不到15岁的儿子提拔成侍中,而15岁的张辟强在汉孝惠帝去世后,又充当了吕后和功臣集团沟通人。保证了权力的和平延续。
吕后对张良的尊敬和信任,也换来张良的真心相助。
≞◗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刘邦宠爱戚夫人,自然特别喜欢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所以,就想废掉吕后生的儿子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为太子。
这是废嫡立庶,在当时封建思想传统来说是大事,会引起朝廷内乱,故多位大臣竭力劝谏,刘邦不听。吕后听从大臣的建议,向张良求助。张良献策,让太子重礼招揽商山四皓: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来辅佐太子。
不久,刘邦召见太子,看到太子身后站着这四位贤良之士,便知道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太子地位已经不可动摇,无奈,只得打消废太子念头。
吕后之所以求助张良,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张良是太子少傅,有责任帮助太子。现在太子处于即将被废的局面,吕后也觉得张良会帮助太子渡过难关。古代太子被废,一般往往也或多或少会连累太子太傅和少傅,被迁怒为没有教导、辅佐好太子。这个罪名张良也不愿意背黑锅。
二、张良基本上还是维护封建传统思想的,不赞成废嫡立庶。这从后来他向刘邦直接劝谏不应该废太子来看,就证明了这一点。况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天下初定,百业待兴,北疆匈奴虎视眈眈,假如拥立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当皇帝,群臣也不服。根据历史经验,废嫡立庶往往会引起政变、动乱,甚至导致几代帝王的地位不稳定。对这种长远利害,张良是有清醒头脑的。
三、张良正直无私,足智多谋,深得刘邦信任。吕后认为只要张良向刘邦进谏,刘邦就会采纳张良 的意见。但张良认为,打天下危机时,刘邦听他的,坐天下,这是帝王家事,光凭嘴讲,刘邦是不会听他的。应该造成既成事实,才会打消刘邦的废太子念头。
四、张良谦逊自处,本性性格温和,吕后认为只要强求于他,他肯定会帮忙。
张良有深谋远虑,看到天下已定,也就萌生了退隐的念头,平时深居简出。况且张良性格很温和,史记记载,张良相貌如同美丽的女子,可以想见其温文尔雅的样子。这样的人是最容易与人相处的。所以,吕后派建成候吕泽到张良家中胁迫张良一定要给出主意。
☓ッ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这里是芒果论史!
张良和吕后之间并没有太深的利益纠葛,吕后之所以在刘盈被废立的紧要关头求助于张良完全是因为她听说张良给刘邦出过非常多的计谋,是一个十足的智囊而已。
刘盈之废立
西汉建立到刘邦去世的这一段时间内,最让吕后揪心的事情无非是刘盈的废立问题。吕后一辈子没怎么享过福,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是落魄的亭长,她还得整天带着娃下地劳动,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农妇。刘邦丰西泽纵徒之后就逃进了芒砀山,官府抓不到刘邦就把独守空房的吕雉抓进了牢房。等到刘邦起兵反秦,一路打进关中的时候,吕雉还待在沛县,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吕雉与他更是相隔一方。吕雉等了又等,终于等到刘邦带兵打回江苏,可是刘邦没有去见吕雉,他在彭城大摆筵席,直到楚军袭来,汉军溃败,吕雉也没有等到刘邦。
在被项羽俘虏的日子里,刘邦虽然过的艰难,但身边却不缺女人,闲来无事的夜晚,左边搂着管夫人右边搂着赵子儿,好不惬意,而吕后却带着项羽的军营之中,时刻期盼刘邦来救。等到西汉建立,吕雉已经在楚军大营中磨光了自己的青春,和肤白貌美还多才多艺的戚夫人相比,吕雉不过是个年老色衰的乡村农妇,哪里还能得到刘邦的宠爱?
她唯一期盼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可以继承大统,母子二人可以安享晚年,过一过好日子,可谁想得到戚夫人不仅仅夺走了刘邦的爱,还要夺走刘盈的太子之位,吕雉不得不害怕,不得不惊慌。
刘邦并不喜欢刘盈,或许是彭城之败的时候他曾经把刘盈甩下马车,或许是刘盈看到了他卑躬屈膝的恳求丁公放他一条生路的卑微模样,反正刘邦和刘盈这对父子无法交心,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的过往在这对父子间布下了阻碍,每次看到刘盈懦弱的模样,刘邦就会觉得“刘盈不类他”,所以他想换掉刘盈。张良的主意
西汉建国以后,张良就开始有意的隐退了,但他过往的光辉形象实在是太高大,在吕后一筹莫展的时候想起了这个“智囊”。张良是否自愿帮助刘盈,我们不得而知,在《汉书》的记录中,吕泽请求张良出谋划策时有一个小动作,叫做“强”!就是说,张良这主意,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
在张良的建议下,吕后为刘盈请来了“商山四皓”,这是四个连刘邦也请不动的人才。刘邦看到“商山四皓”默默的站在刘盈的身后,于是彻底绝了废刘盈,立刘如意的心思。但实际上,我认为“商山四皓”并没有如此大的能量来改变迫使刘邦为一件一直犹豫不决的事做出决断。
应该说,是张良帮助刘盈的举动使得刘邦认为张良已经站队了刘盈,而“商山四皓”的到来更像是压垮刘邦的最后一根稻草。刘邦征战半生,多次中箭而不死,身上早已经留下了大量的暗伤,在吕后的身边有樊哙、吕泽等手握兵权之人,如今张良也站队刘盈,“商山四皓”这类民众代表更是以行动支持刘盈,此时不是刘邦不想动刘盈,而是不敢动刘盈了。
在刘邦身体日渐衰弱,心力交瘁之际,冒着巨大的风险重新分配政治这块巨大的蛋糕,很可能造成内外交困的西汉根基不稳,说不得天下就要改姓了。所以说,刘邦最终是畏惧了,是害怕了,以至于绝了换掉刘盈的心思。与其说张良的计谋有效,倒不如说张良的站队有效。吕后与张良
刘邦死后,实际掌握大权的是吕后,由于张良曾经出面力挺刘盈,吕后一直对张良心怀感激。张良随“赤松子游”之后开始辟谷,饿得身体虚弱,吕后实在看不下去,强迫张良吃东西,并苦口婆心的劝告张良人生一世,何至于此,倒不如好好享受。
可以说,在刘盈废立风波之前,吕后与张良并无太深的关系,反而恰恰是这次废立风波为张良和吕后的友谊搭上了一座桥梁,使得刘邦死后,张良仍然可以得到吕后的关照,安稳的结束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张良和吕后有什么关系,为何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她向张良求助?
从史书来看,张良与吕后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
张良是刘邦的谋臣,吕后是刘邦的皇后,因为刘邦这个媒介,张良与吕后才有机缘相识。
那么,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时候,吕后为什么要向张良求助呢?
当时反对刘邦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大有人在。
如御史大夫周昌、太傅叔孙通等就公开反对刘邦废除太子刘盈。
从谋略上讲,陈平也是一个如张良一样的谋士。
为什么吕后不求助陈平、周昌、叔孙通等人,而一定要求助张良呢?
山野老人以为,吕后向张良求助是因为张良是最合适的人选!
为什么说张良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山野老人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有能力。
御史大夫周昌、太傅叔孙通、陈平等都是有能力的人,吕后为什么不求助御史大夫周昌、太傅叔孙通、陈平等,而一定要求助张良呢?
山野老人所说的能力是指谋略。
要阻止刘邦废除太子刘盈,不是面对面地抵抗就能解决问题的。
如果是面对面地抵抗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
当刘邦第一次提出要废除太子刘盈的时候,御史大夫周昌、太傅叔孙通就公开反对。
叔孙通甚至说:“皇上一定要废除太子刘盈,我就死在皇上面前。”
这一次,刘邦表面答应了叔孙通的请求,不打算废除太子刘盈,但心理一直在琢磨如何废除太子刘盈。
从智谋上看,张良有这个能力,陈平也有这个能力。
陈平和张良一样长期跟在刘邦身边,既了解刘邦的心思,也了解刘邦的做派,吕后为什么不找陈平,而一定要找张良求助呢?
这是因为陈平也是智谋之士,有能力从智谋方面帮助吕后,但是不具备张良具备的其它条件。
二,有意愿。
张良除了有能力帮助吕后外,张良还有意愿帮助张良。
刘邦提出废除太子刘盈的时候,张良曾经表示过反对。
只是刘邦态度坚决,没有接受张良的反对意见。
陈平是个滑头,刘邦要废除太子刘盈,陈平绝不会冒着风险与刘邦对着干。
除此之外,陈平与张良相比,吕后求助张良还有一个更合适的条件。
三,有义务。
刘邦御驾亲征英布的时候,临出发之前,刘邦任命张良为少傅。
张良既然是太子少傅,就有辅佐太子的义务。
现在刘邦要废除太子刘盈,作为刘盈的少傅就有义务维护太子的地位。
陈平相对张良来说,并不是太子少傅,也不是太子太傅,所以从职责上讲,陈平没有这个义务。
叔孙通是太傅,从职责上讲,叔孙通有义务辅佐刘盈。
叔孙通不但有义务辅佐刘盈,维护刘盈的太子地位,而且有强烈的意愿维护刘盈的太子地位,吕后为什么不求助太傅叔孙通呢?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回答了!
因为太傅叔孙通不具备从智谋上化解刘邦废除太子刘盈的危机。
吕后之所以一定要求助张良,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四,有底牌。
张良尽管因为刘邦不采纳自己的建议,就不想涉及关于废除太子的事情,但是吕后却不依不饶,逼迫张良为自己出主意。
张良很无奈,只好告诉吕后说:“派人去商山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也许有帮助。”
最后,吕后派人请来商山四皓,让刘邦终于放弃了废除太子刘盈的想法。
吕后为什么不逼迫陈平出主意,而要逼迫张良为自己出主意呢?
这是因为张良有底牌握在吕后手里,不得不顺从吕后的主张。
张良此时已经离开了官场,还有什么底牌握在吕后手里呢?
这张底牌就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
张良离开了官场,张良十五岁的儿子张辟疆还留在官场做官。
只要张良的儿子还留在官场做官,张良为了儿子就不得不顺从吕后。
陈平虽然有这个能力帮助吕后出主意,阻止刘邦废除太子刘盈,但是陈平没有底牌握在吕后手里。
陈平没有底牌在吕后手里,只要刘邦还在,吕后就一时奈何不了陈平。
综上所述,吕后之所以求助张良,除了张良有这个能力外,主要是张良的儿子还在朝廷做官,由此吕后吃定了张良。吕后逼迫张良替自己出主意,尽管张良不情愿,但是张良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得不顺从吕后!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喜欢单身的独处,一个人适合去旅游去哪些地方比较有情调?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