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苏联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苏联其实可以赢下冷战,只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搞好东方阵营各国的经济整合。所有人都知道,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军事、科技上几乎都匹敌美国,但是在经济上,苏联却和美国差距很大。毕竟,美国的盟友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什么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西德,都是手里资金多、制造业强的国家,美国只需要整合好整个西方的经济,就能实现“经济霸权”、“美元霸权”。
图为苏军阅兵。
事实上,美国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二战之后,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出钱、出力去完成欧洲、日本等国的战后重建,以此主导了欧洲和日本的战后经济发展进程,在输出自己的资本、产能、产品、基建的同时,掌控了整个西方的经济体系,几乎所有的先进制造业,背后都有美国资本的注入,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要依靠美国的技术、资本来完成经济重启。由此,美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帝国,这是美国一切霸权的根基。
图为华约集团联合军演。
而苏联恰恰差在这里。苏联搞了经互会,看上去要整合东方阵营各国的资源和经济,但是事实上,经互会变成了一个互相援助的组织,毕竟当时东方阵营各国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大家都是国家、国企之间的直接经济交流,只能是我援助你资源 ,你援助我产品,几乎成为了“互助盘”,这样看虽然也能互相支持,但是很难依靠市场竞争和生产扩张,实现经济的快速整合和崛起。如果苏联能搞好东风阵营的经济整合,恐怕后来也不会出现苏联经济失衡的场面了。
图为在阿富汗作战的苏军。
第二,扶持中国。这个很关键,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在苏联解体之后,我国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大有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赶超美国的趋势,即便是军事上,我国也通过厚积薄发,逐渐具备与超级大国一战的实力,真正把中国崛起从预期变成了现实。而在冷战时期,苏联并非看不到这一点,但是苏联却并不想将中国扶持得太过于强大,以免对自己的领导地位构成威胁。
图为68型巡洋舰。
纵观冷战时期苏联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我国也排不到前列。比如,苏联曾经把68bis型巡洋舰援助给印尼,没错是免费赠送。这是一款当时来看十分先进的巡洋舰,远比我国用黄金从苏联买来的4艘驱逐舰要强大得多。68bis型巡洋舰有4门3联装的155毫米舰炮,还有6门双联装的100毫米舰炮,以及一些其他的防空炮、鱼雷。
图为如今的俄军,没有当年苏军的力量了。
有人说,68bis型再先进,也是一艘炮舰,当时快要进入导弹时代,意义不大。说得没错,但是请看看当时的我国海军,用的还是小型的火炮快艇,驱逐舰只有4艘从苏联买来的鞍山级火炮驱逐舰,后来这4艘军舰改成导弹驱逐舰,也是我们自己改的。换言之,如果我们有68bis型巡洋舰,也可以将其改造为导弹巡洋舰。要知道,当时我国就连重庆号巡洋舰都想要修复继续使用,何况是崭新的68型巡洋舰了。
可以说,苏联援助印尼时,免费给了1艘1.68万吨的68型巡洋舰、3艘3000吨级的火炮驱逐舰,还有8艘常规动力潜艇。而对我国,苏联只是援助过导弹艇和潜艇,驱逐舰是我们用黄金买的,护卫舰是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建立工厂生产的。苏联甚至没有免费给我们巡洋舰、驱逐舰这样的大型战舰。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苏联没有给就是对不起我们,但是从事实的效果来说,苏联用心扶植的印尼,却并不是一个能对苏联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盟友;而苏联一直提防的我国,却在80年代被证明为苏联最靠得住的大国。
图为苏联海军基辅级载机巡洋舰在太平洋巡航。
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盟友都是一些大国强国,美英法、德意日,都是西方阵营,苏联显得独木难支。但是苏联完全可以扶植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加速我国崛起的步伐,让本来就有热情、有干劲、有信念的中国成为东亚方向可以独当一面的强国、大国,直接缓解苏联在东欧方向的军事和战略压力,缓解华约和北约在欧洲的对抗激烈程度,为苏联自己也缓口气、松松绑。
图为苏军1123型直升机航母。
否则,无论美国在欧洲和英法德联合挑事,还是在东亚联合日韩澳挑事,都需要苏联自己出兵出力出钱去应对,也总有应付不过来的时候。如果苏联当时有今天这种实力的中国作为伙伴,那么苏联打赢冷战的概率要大得多。总而言之,这些都是马后炮了,冷战已经结束,新的世界已经开启多年,我们还是要立足现实干好自己的事情,至于苏联,就让他走好吧。
▋↨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很简单。
放弃大国沙文主义就行了。
苏联最大的问题,总是想控制别国,把盟友变成敌人,最后弄得天怒人怨,导致联盟解体,自身四面楚歌,内忧外患,被围殴,最终垮掉。
中苏论战,让东方阵营决裂,失去东方阵营二把手;
南斯拉夫,想控制未得逞,决裂,失去了东方阵营三把手;
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十月事件、布拉格之春……苏联一次又一次入侵东欧盟友,让小弟们胆寒,离心离德;
最后,因扶持的阿富汗政权未倒向苏联,而发动入侵阿富汗战争,引发苏联解体。
……
试想,大家本来都是社H主Y大家庭的成员,有矛盾也很正常,但作为家长,不去消除分歧,维护团结,却四面出击,把家里人挨个揍了个遍,弄的家庭四分五裂,内耗严重,又怎么有精力去应对外部威胁?
假如反过来,美国与欧洲、日韩决裂、兵戎相见,东方阵营却团结一致,冷战肯定是另一种结果。
而苏联的继任者,似乎并未吸取教训。独联体,是俄罗斯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依托,可是俄罗斯先后与格鲁吉亚、乌克兰爆发战争,使独联体名存实亡,战略空间进一步压缩。
颇为讽刺的是,恰恰是当初与苏联决裂的盟友,如今成为俄罗斯外部支持的支柱——中俄关系自不必说,塞尔维亚(南斯拉夫)成为欧洲仅存的亲俄国家,匈牙利、捷克在俄乌战争中对俄罗斯给予巨大支持,出身东德的默克尔掌权期间也是德俄/欧俄关系最稳定的时期,可见,苏联与这些国家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但由于大国沙文主义,生生把这些原本可以团结的力量,变成了死敌,此消彼长,当然会落败。
至于什么轻重工业失衡、体制僵化、油价暴跌、军事竞赛……不过都是些小事儿,哪个国家发展不存在问题?人家为啥没垮?苏联家大业大,完全有能力应付。只可惜盟友倒戈,失去战略缓冲,内忧外患之下只能自己硬抗,最终拖垮。
♛︸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苏联体制及本性决定它不可能赢得冷战!
﹀❂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以当时的苏联根本赢不了冷战,这是由于他的国力决定的,再加上苏联制度僵化,苏联失败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
因为苏联没有经过充分的革命,结果就成功了,其实苏联的制度吃的是夹生饭。苏联以为很多事情一挥手就做成了,只懂集中失去了民主,这样就失去了民心,苏联能不失败吗?
关键是即使苏联冷战失败了,也不至于解体呀,当中肯定有推手,叫内外夹击。外部就是西方的和平演变,苏联内部拥有各种蛀虫和不满,内部矛盾重重,当然就解体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成员,却努力促成苏联解体,真是天下奇闻了。
苏联就是以俄罗斯为主体结成的苏维埃联盟,可以说苏联就是俄罗斯,俄罗斯就是苏联,而俄罗斯却竭力赞成苏联解体,看来叶利钦是有私心的。有些像不爱江山爱美人了,当然这里的美人是指比苏联小一些的俄罗斯。在那里他自己说了算,而在苏联再是俄罗斯总统也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他要的是主权形象。
那么苏联怎么样才能赢得冷战呢?当然是加紧自己的建设,好好补苏联的短板。苏联的短板是自己没有形成整个系统的苏联经济,轻工业就是短板。如果苏联能够做到齐头并进,苏联肯定会好的多。苏联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以为很多国家和民族会在刀下臣服。其实他不知道,《三国演义》中马谡就说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所以苏联要想战胜或者战平冷战,必须先建设好自己,做到平衡发展,自己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经济体。而武力是在完善的经济体上的武装力量,而不是穷兵黩武。苏联当年的冷战思维真的是无根的浮萍,短兵相接有可能战胜,如果是持久战是肯定不能赢的。其实当年苏联好好学习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后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有人说苏联输掉冷战,最终解体外部只是诱因,内部才是主因,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认同,我认为苏联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应该就是在其还不具备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就轻率的走上了美苏争霸这个擂台。苏联如果多学学我们的韬光养晦,做事不那么高调鲁莽,就不会在30多年前轰然倒塌,冷战将持续下去,最终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
我们中华民族的处事智慧,外国很难说学得来,这是跟一个民族个性相匹配的,我国隐忍的民族特性搞韬光养晦那是轻车熟路。俄罗斯人的性格带有相当一部分鲁莽激进的成分,属于不服就开干的那种。有些东西确实也学不来。这就相当于让一个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的人,让他抛头露面去做销售;让一个天生外向活泼,擅长交际这人去埋头苦干搞科研一样。
美苏冷战其实就相当于是两个重量级选手打擂台,必须有一个人倒下这场比赛才能够结束。很遗憾的是倒下的是苏联,苏联确实够得上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面积是美国的两个半,人口也要比美国多。这些是苏联的优势,但他的劣势也同样明显,经济方面差距最大,工业,科技,农业,教育,人文等等方面也有差距。
我觉得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硬件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在于软件,当年日本以相当于我国一个省的体量,却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客观来讲,我们的抗日战争还打的相当的艰难。苏联在科技经济方面一直都落后于美国,他最顶峰时的经济总量也只相当于美国的70%,实际上苏联近70年的历史,一直是以世界第二的身份站在国际舞台上,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取代美国的位置。
我们这个星球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多少区别,对老大地位构成威胁的一般都是老二,而老大重点要打击的目标往往也是老二。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公司,组织,团体还是国家,都不可避免的有老大,老二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大,老二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撕破脸。
苏联就犯了这个大忌,在自身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就公然跟美国展开了全面的竞争,终于体力不支而败下阵来。美国遏制苏联那是不可避免的,苏联向美国发起挑战那也是难以避免,但挑战的方式却是相当有学问的。
苏联当年为什么勒紧裤腰带的发展军事,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的军费开支超过美国,军队的总数和坦克,装甲车的数量也超过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总和。关键是苏联的经济总体实力不如美国,这就导致苏联的军费开支占比严重超标,军费开支的占比是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划分的,如果是一年,两年倒也无所谓,长期如此必然导致国力不支,无以为继。
苏联的综合国力不足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经费开支,勉为其难那是相当危险的,长期以往,苏联的结局其实已经注定。这让我想起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时说过的一句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度北伐均未成功,他自己也因劳累过度而病死于五丈原。
实际上苏联如果不跟美国明面上争这个霸权,而是暗地里积蓄自己的实力,完全能够行得通。苏联的核武器数量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不用担心西方国家的大举入侵,也就是说,苏联主动出击或许差点实力,但自保完全是没问题。苏联如果不跟美国展开全方位的争霸,而是选择低调隐忍,不在国际舞台上跟美国处处争锋相对,而是暗暗的发展自己的实力,表面上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缓和一下关系,如此这般,一时半会西方国家还真的拿他没办法。
现实是苏联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国际舞台上处处想要彰显超级大国风范,也积极插足一些国际事务,非要跟美国争个长短。阿富汗战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客观上讲,苏联也有出兵阿富汗的理由,当年阿明政府上台,一改往届政府亲苏的路线,这是苏联政府不能容忍的。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了,苏联高层最后决定出兵,意图推翻阿明政权,扶植起一个亲苏的政权。
于是一场历时10年的局部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这场战争并没有达到苏联的预期,相反,苏联是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此战严重削弱了苏联的国力,有人因此认为正是这场战争才导致了此后的苏联解体。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确实不是浪得虚名,此后的美国也是在阿富汗扎根了20年,结果一宣布撤军,阿富汗就一夜变天,历史上两个超级大国都在阿富汗折翼。
苏联犯的第二大错误就是在盟友内部过于强势,导致一些盟友先后跟他翻脸,应该说苏联最不应该把我们国家得罪。当年苏联可是我们的“老大哥”,对我国的援助力度是相当之大的。只是随着赫鲁晓夫的上台,中苏关系就极速恶化了,最后双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此后苏联更是密谋要对我国实施核打击。后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国跟西方还度过了一段蜜月期,苏联失去我国的支持应该是他在外交上的最大失策。
这点苏联就没美国做的好,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大哥,虽然也有一些家长作风,但好歹也懂得平等相处,也会照顾到兄弟们的情感,面子和利益诉求。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强大如美国也少不了盟友们的支持,好的盟友就相当于是自身实力的倍增器,这一点美国运用的比苏联要好。
苏联不珍惜自己的盟友也就罢了,还自信心爆棚的视整个西方世界为敌手,不懂得分化,离间敌方阵营,事实上,西方世界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亲疏有别。像美国跟英国就是铁哥们,这种铁板一块的关系就没什么好说的,其他的国家就不好说了,像法国就一直奉行较为独立的国策,算得上是一个跟美国步调不太一致的西方重要国家。
苏联视整个西方阵营为敌,此举可以说是正中美国下怀,结果就是苏联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科学技术,都受到了整个西方阵营的严密封锁。一个国家不可能关起门能搞得好经济发展,那只能是固步自封,世界主流将行渐远。很多东西都需要合作交流才能够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几十年来,我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与世界各国紧密的交流与合作才是正道。
偏偏苏联夜郎自大,认为自己有制度优势,有信仰优势,有政策优势,当年苏联走的是跟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那是一种计划经济模式,刚开始的时候,这套模式能迸发出巨大的潜能,但发展红利一过,就不可避免的进入衰退期,计划经济模式缺乏可持续性,这已经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
而苏联自始至终都抱着这一发展模式不松手,但很多问题都集中爆发的时候,上台的戈尔巴乔夫却又幻想着以激进的改革来解决这一系列的棘手问题。结果事与愿违,到最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也许正如某些人说的那样:步子迈得大了一点,一个没站稳就倒下了。
总而言之,我认为苏联如果不犯这几个重大失误,至少不会那么快就败下阵来,重中之重就是苏联在国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就跟美国展开了全方位的争霸,这里面的焦点就是军事方面的比拼。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苏联曾经有十来年的时间里军费开支超过了美国,1975年苏联的军费高达1400亿美元,看上去也不算多,毕竟现在美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8000亿美金。
但现在美国一年的GDP是24万亿美金,军费占比也就3%左右,而1975年苏联的GDP不足7000亿美元。军费开支占到了20%左右,这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一般而言,军费开支占比超过10%就已经算是超过警戒线了,现如今大部分国家的军费开支占比都在3%左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这个国家正在打仗,是很少有国家的军队开支占比达20%以上。
军费开支的占比过大,势必会影响到国家财政其他方面的支出,所以苏联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长期以往,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能够跟美国并驾齐驱了,但很遗憾的是:其他方面的差距却无法弥补。苏联就相当于是瘸着一条腿走路,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要想赢两条腿都健壮有力的美国,难度是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正是因为巨额的军费开支拖垮了苏联,这句话不无道理。一只庞大的军队需要强大经济来支撑,士兵要吃喝,坦克要加油,战机要维护,军事设施要花钱建造,这个都是基本常识。而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无力支撑起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势必会像人一样表现出体力不支,坚持不住的话就会垮掉。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不懂得维护盟友间的关系,如果他积极的跟东方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就不至于在战略上受到东西两面的夹击,多一个重要的盟友和树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差别是相当大的。
其三就是思想僵化,不懂得变通,苏联如果不一味的彻底执行计划经济,而是适当引入一些欧美国家的东西,也不排斥跟欧美国家做进一步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主动缓和一下跟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很可能现在苏联还屹立在我国的北方。
------------------
推荐阅读:
卧龙,凤雏两人得一人可得天下,刘备2个都得了,最后还是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上一篇:凤姐现在在美国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