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是昏君吗?
Ⓘ□纣王是昏君吗?
真实的纣王也许并非真如后世史书写的那样,是个残暴不仁的暴君,而是被周朝刻意抹黑和丑化的。
事实上,纣王即帝辛,他在位之初,商朝所面临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困难局面。但帝辛即位后,对内一方面打压宗亲贵族势力,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又重用能臣费仲,鼓励农桑,大力推广牛耕与灌溉排水,使商朝的社会生产得以提升,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在巩固统治后,帝辛在开疆拓土上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面对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纣王先是把王女嫁给姬昌,并对身后的周采取怀柔之策,进而维持了商朝后方的稳定。之后,帝辛就把精力全部集中到东线。
在帝辛的努力下,商朝大军接连打败盂方、夷方、人方等强大东夷部族,让商朝的疆域一度拓展到达雇(今山东鄄城)、齐(今山东淄博)等地,让华夏文明的势力得以进一步东扩。
因此,不论是内政还是军事外交上,帝辛都对商朝,乃至整个华夏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惜的是,就在纣王全力东进之际,身后的周却伺机而动,接连消灭周边诸侯扩充势力。然后,又趁商朝后方空虚之机,联合归顺自己的诸侯势力从背后偷袭商朝,并最终攻下朝歌,是纣王帝辛因此身死国灭。
但是,周朝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不得不靠着占卜玄学,将自己包装成天子,使得占卜玄学在华夏盛行。同时,周朝又只能依靠大量的分封来维系统治。
事实上,与商朝相比,周朝不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统治上,都算是上古华夏的一次倒退。
☁↲纣王是昏君吗?
纣王只是残暴,但却并不昏庸,反而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
为了从后世史家过分的加工中剥离出可靠的信息,还原一个真实的商纣王帝辛,我们需要一一进行分析。
《牧誓》中记载,周武王伐商的理由是“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史记》记载说“帝纣好酒淫乐,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即史书认为纣王是个骄奢淫逸,听信妇人之言,不敬上天的昏君。
不过,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自贡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显然,连周朝的明白人都知道,后世的人是因为厌恶纣王,以至于把天下所有的坏事都归咎于纣王所为。
就连《史记》在描述纣王的形象时,也是相互矛盾,上面说他好色昏庸残暴,接下来又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1、关于不敬上天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商朝是以崇拜祖先为中心的,商王们从来都不相信“上天”,纣王的曾祖父武乙还曾做了个木偶,谓之“天神”,然后还用箭射之,谓之“射天”。而周朝恰恰相反,周族的祭祀对象主要就是“上天”,所以在灭商之后,周人以自己的祭祀标准去衡量纣王,自然认为其是个不敬上天的昏庸君主。
2、关于听信妇人之言
妇女地位的下降,那是儒家思想统治之后的事了,而在商朝,妇女有自己的财产,可以参与政事,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如武丁的妻子妇好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统帅,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3、关于酒池肉林
这个明显是后世编排给纣王的,因为西周的所有文献中都没有提到“酒池肉林”,直到战国晚期才在《吕氏春秋》中出现“酒池”,西汉时期的《史记》才出现“肉林”一说,如果纣王如此骄奢淫逸,灭亡商朝的周人应该大书特书才对,怎么会到了西汉才有“酒池肉林”一说?
既然上面提到的几个贴给纣王的标签是假的,那么真实的纣王是什么形象呢?
1、残暴
这个确实是真的,但并不是纣王的“专利”,因为商朝正处于奴隶制发展顶峰,作为奴隶主之主的商王,对于奴隶和反对势力往往都是最残忍的方式对待,大规模人殉那都是司空见惯的,这一点从甲骨文人祭的卜辞和后世考古都能验证,河南安阳的妇好墓中就有大量的人殉。
2、改革者
纣王继位时,商朝正在走下坡路,奴隶不仅要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而且还要随时被贵族人殉,因此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努力反抗不断。但当时的旧贵族守旧派依然抱着旧典刑礼乐不放,而纣王则大胆进行改革,《尚书》记载,纣王“卿卿师师非度”(卿士众长等官员的任用都没有按老制度执行),而是大量启用了下等阶层的人。但这一行为也遭到了旧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3、性格刚愎自用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造就了纣王刚愎自用的性格,这一点可以从他处理九侯、鄂侯、西伯侯、比干、微子等势力的方式可以看出,不仅没有拉拢,反而采取了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结果迫使诸侯倒向了周人。
4、开疆拓土者
纣王继位后,将主要军事力量都用来对黎人和东夷的征服上,而从未将西边的周人视为威胁,所以,当周武王带着诸侯联军伐商时,商军主力依然远在东夷,无法回援,但纣王还是选择亲率军队抵抗,但可惜战败亡国。
以上,便是纣王应有的真实形象。
➪Ⓛ纣王是昏君吗?
如果做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暴君排行榜,殷纣王要是排第二的话,那估计第一把交椅是没人镇得住了——虽然夏桀常常是与殷纣并称的难兄难弟,但关于他的丑恶传说可远不如纣王多。
至于后来的暴君如三国的孙皓和隋末的杨广之流,他们还都得顶着纣王的“光环”留名在历史的简策上。
初次读到《史记·殷本纪》中所描述的殷纣王,再冷静、再睿智的人都很难不对这位暴君产生憎恶感: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髙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竒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史记·殷本纪》
如果我们将上述文字当做一段小说家的形容,那么纣王非但够不上一个冠冕堂皇的政治领袖,即便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足够荒淫龌龊的了:
纣王个性中最大的缺点是不听劝,所以没人能对他的胡作非为耳提面命,以至于后来做出了杀比干、囚箕子的蠢事。
除此之外,他的私生活也很不检点,喝花酒,玩儿女人,组织群体性淫乱,似乎有些纵欲过度。
不过,这些个人素质的缺陷所招来的批评尚在其次,执政理念的错误才是纣王留下千古恶名的关键原因。
天子以四海为家,以万民为子。纣王却跟个暴发户似的疯狂敛财。
因为赋税征得太重,导致王畿百姓和各方诸侯的抵触情绪日益滋长。对于这样的民意反馈,纣王非但没有冷静反省,反而为了压制民意,采取严刑峻法,迫使百姓就范。炮烙之刑几乎成为了纣王虐政的代名词。
如果这就是真实的殷纣,那么他的荒淫无道确实够得上一排板儿砖来拍他。
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作为殷商的末代君王,纣王的这些黑历史有多少是他作下的罪孽,又有多少是周朝人对他的歪曲呢?
在我看来,纣王这个“千古第一暴君”的恶名得来是有些冤枉的。
首先,俭以养德对一个政治领袖来说的确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但是历史上因此留下好口碑的君王:比如汉高祖、唐太宗和明太祖,这些皇帝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在马背上打天下的他们深知创业艰难。辟路褴褛、风餐露宿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亲手创立的江山社稷格外珍惜。
当然了,官二代也不是没人能做到这一点,比如那位吝惜十家之财而罢建露台的汉文帝刘恒。
可是汉文帝的低调和节俭是事出有因的:他的母亲薄太后早年只不过是一名织布工坊的女工,因为被高祖刘邦偶然的一次临幸而诞下皇子。
在高祖众多的姬妾和儿子当中,刘恒母子属于最不被看重的那一类,所以当高祖死后,吕后这个醋坛子整治刘邦的一众小老婆和儿子们,居然大方地让薄姬跟随儿子去往封国——因为根本就没把她们娘俩儿放在眼里。
这样压抑的成长经历,却恰恰成全了刘恒。
长于绮罗的富家子弟有些骄奢习气其实无伤大雅。
比如西汉大将军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史记》说当他出征的时候,汉武帝专门让太仆寺派几十辆车子给他一个人拉给养。等到凯旋回来,士卒面有菜色,而霍去病的梁肉还没吃完呢。这是标准的少爷做派,但却无碍“冠军侯”的威名响彻今古。
纣王的生活奢侈之所以被放大,多半是出于西周的政治宣传。
毕竟武王伐纣是以臣犯君,不放大纣王的污点,如何向天下人解释以武犯上的合法性呢?
但真实的纣王可能是个天才:天资聪颖,领悟力强,并且生就一副强健的体魄。作为帝乙的嫡子,出身高贵,更兼文武双全,自然免得不了眼高于顶,有几分骄傲。听不进人劝的原因多半在这里。
事实上,司马迁对纣王的描写让我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西楚霸王项羽。
当纣王未登基以前,殷商王朝的国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衰退当中,对天下诸侯的号召力持续下滑。
殷纣之前的六代商朝君王都没有能力扭转这个颓势。
我相信,在纣王最初当国执政的时候,他的心中该是有一个中兴商朝的美好愿景的。
正是因为怀揣着中兴之梦,纣王才会选择从整理财政入手,加重赋税的征收。因为只有富裕的财政才能支撑起一个强国的雄心。
就像今天的美国,如果特朗普兜儿里掏不出七千亿美刀的军费,英国、日本这班小兄弟还能惟美国老大的马首是瞻吗?
但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讲究藏富于民。
为政府开源,增加财税收入的理财专家多半会被丑化为与民争利、饕餮放横的蠹虫。
前有桑弘羊,后有王安石,都曾经遭遇过类似的指责。
至于说到严刑峻法,这本来就是殷商王朝的治国传统。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
——《礼记·表记》
商朝的法律是相当周密、繁细的。《韩非子》说,根据商法的规定,在公共道路上倒灰土的事儿都会被处以断手的重刑。
商法虽重,但并不代表它的制定缺乏科学精神。
圣德如周公,对商法也是青睐有加的。《尚书·康诰》中记载,当周公把自己的弟弟康叔封到卫国——也就是殷商的旧都去做诸侯的时候,曾经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多向殷商的遗老们请教,认真学习殷商法律。
因此康叔学成之后,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司寇——周王朝的最高司法官员。
殷人的法制影响不囿于肈建的西周,它在康叔的封国卫国长期流传,并最终由入秦变法的卫国人公孙鞅(商鞅)将它发扬光大。
所以荀子才有“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荀子·正名》)的论断。
纣王为了扭转殷商的颓势,重新树立王朝的威信,而拾起了老祖宗尚刑的家法,这个执政的宏观思路并没有大问题。
毕竟“治乱世,用重典”是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们的共识。
纣王真正的问题是他不清楚运用刑法的权力边界在哪里。
《殷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殷商的开国君王成汤有一次在郊外看见一个张网捕猎的人正在祝祷:“自天下四方,皆入我网中。”
成汤听完之后说:“唉,赶尽杀绝是行不通的!”
于是命他撤掉三面之网,重新祝祷说:“愿意往左的可以往左,愿意往右的可以往右。先都跟你声明了此路不通还非要撞进来的,法网之内,必不容情!”
放开三面,收紧一面,这叫严刑;张网四面,赶尽杀绝,这叫淫刑。
纣王学成汤,严刑成了淫刑,颇有点儿画虎类狗的味道。这说明他虽有政治理想,但是缺乏执政经验。
像这样年轻气盛又缺乏经验的政治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要求别人的绝对服从,无论是臣僚还是女人。
《殷本纪》中说九侯将自己貌美如花的女儿进献给殷纣为妃。
大概是这个姑娘对殷纣提出的过分的性需求表示了拒绝,纣王一怒之下将她杀死,捎带手还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对殷纣的暴虐看不过眼,愤而与他争辩,恼羞成怒的纣王又把鄂侯制成了肉干。
纣王的淫威如洪水般肆虐,但在两次得逞之后,他很快就碰了壁,因为这一回他碰到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姬昌。
≜≉纣王是昏君吗?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了!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
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
图1 《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
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
妲己与妺(mò)喜、褒姒并称为历史三大著名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堪称这部《封神演义》中的反面大boss!纣王贪淫好色,宠信老婆妲己(狐狸精转世),作酒池肉林以纵淫乐;同时残忍暴虐,又听信了老婆的谗言,兴炮烙(把人烤死),制虿盆(挖坑里边放满毒蛇),把自己亲叔叔捥心,剖开孕妇的肚子。。可谓无恶不作,罄竹难书!
那么,历史上的原型究竟如何呢?纣王真的那么昏庸么?妲己那么魅惑么?
纣王,原名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儿子。商代最高统治者称“帝”,往往以出生之日的天干命名——帝辛的父亲是“乙”日出生的,所以叫帝乙,那么帝辛是由于在“辛”日出生,所以叫帝辛。
帝辛是父亲庶出的小儿子,但是由于父亲的王后没有儿子,而自己同母哥哥出生时母亲还是妾,而自己出生时父亲的王后去世了,帝辛的母亲就成了王后,自己就是嫡出——优于哥哥微子启。按照“立嫡”规则,所以被立为太子!
图2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即商纣王
纣王年轻的时候,天资聪颖,口才出众,聪慧好学,特别是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那么,这位天分极高的人做了国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据《淮南子》记载:“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五岭以南的一帶地方〉,后幽都。”又曰:“纣王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
这段的大意是:纣上台后,十分重视农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得国力强盛。继而,纣王发动战争开疆拓土持续发起对东夷的军事行动,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自然,当商的领土被帝辛扩大到东南以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必然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照这么说,纣王岂不是天大的贤君?!那么为什么是史书上说他是暴君?
有很大原因是商朝被周取代,周朝自然要塑造自己的合法性,所以就把所以责任扔给了纣王。
图3 妲己画像,选自葛饰北斋《北斋漫画》
另外,周朝建立后骂纣王不事祭祀,也可以理解为纣王蔑视商朝先王陈规陋俗——商朝喜欢人殉祭鬼神,纣王不再祭祀鬼神,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妲己——妲己,又名苏妲己,是有苏氏部落族人,生于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己姓,字妲。父不详——《封神演义》中说被九尾狐害死之前是冀州侯苏护之女,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注意,苏妲己的父亲不知姓名,这说明她出身不高贵。上古的时候讲求贵族部落联姻,商是当时的天下之主,纣王是天下之王,却娶了一个出身不高贵的女孩为妻,这说明纣王革除陋规,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
屈指可数的有关于妲己的罪恶是四件事:第一,寒冬时候,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以便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第二,妲己因为好奇而剖开孕妇肚子;第三,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 说法。
但是,这全是传说,没有任何根据。
图4 比干(gàn),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卫辉)人
特别说说这第三件事——剖心杀比干,因为这件事最著名!
真相是什么?
局历史学家考证:纣王末期,没有继承权的微子启、箕子(纣王另一个哥哥)和比干联盟,决定推翻纣王的统治!在帝辛攻打一个徐夷的时候,由于战况持久,人心思变,三人趁机联络周,请周在商最弱的时候攻打商——这是叛国,结果被纣王知道,结果被处置了——没有证据说明是被剖心!
图5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即周文王
最后说说商朝为什么会灭亡?与隋炀帝一样,连年征战,穷兵黩武!由于纣王四处征伐,所以国力下降,结果被国内反抗势力(反纣王三人组)联合周灭掉了!
文:牛奕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纣王是昏君吗?
千百年来,人们讲到商朝覆灭,往往归咎于古书上所载的纣王荒淫无道,宠幸妖妃妲己。小说《封神榜》更是把商纣携程有史以来头号暴虐魔王,“红颜祸水亡国论”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这里存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如果抛开周朝为显示伐纣争议性而做的歪曲宣传和后世文学想象,以科学研究和考古成果为准绳,其实纣王还是有相当的功绩的。
纣王继位时殷商王朝已经是个烂摊子,朝廷内部因纣王以次子身份为王而产生了派系争斗,外部又有劲敌东夷的频频侵扰。面对内忧外患,纣王励精图治,决心重整帝国。
为了评定东夷,征服八方,建立统一霸业,纣王一遍训练军队一边打造兵器,造就了一支攻无不克的威武之师。他率兵东出淇水关,与各路诸侯会师后转战安徽和山东征讨东夷盟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纣王平定东夷,迫使八方诸侯纷纷臣服,让商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扩展。
在征战当中,殷王朝获得了大量的财务和俘虏,国力大大增强。纣王为了巩固和善,在朝歌城外围扩建了三道逞强,城池规模庞大,坚不可摧,展现出大国风貌。他又在先王王宫的基础上扩建纣王宫,有宫殿区和御园区两部分,将王城向南扩展一倍以上,称为“二道城”。这些都显示出朝歌城的繁荣和坚固。因此,民间历来有“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的说法。
纣王在位52年间,叱咤风云征战八方,开创了华夏统一的基业。在治国方面,纣王励精图治,推行改革,兴利除弊。他即位后废除了杀戮奴隶和俘虏的旧制,让他们发展生产,为国家创造财富。纣王统治时期,中国在多方面都有所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高徒子贡就认为,纣王不像夏桀那么坏,讨伐纣王的人极力宣扬自己而诋毁纣王,是一种舆论策略。孟子也认为纣王“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郭沫若也认为,纣王平定东夷,保卫了国家安全,创立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基业,是统一中国的最早奠基人。纣王死后却背上骂名,应该有人为他说说公道话,郭沫若并曾因此赋诗。
公平地说,纣王的一生是功过参半。但史书上记载纣王的种种劣迹完全能让今天的人们忘记他的功劳。人们想起纣王,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他的暴行或者“助纣为虐”这个成语,这也是成王败寇的历史必然吧。
------------------
推荐阅读:
河南又将迎来一所“科技学院”?当地官方很重视,能否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