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质疑诸葛先生的《隆中对》有重大失误,这个决策是否英明?
➬❇现代人质疑诸葛先生的《隆中对》有重大失误,这个决策是否英明?
《隆中对》应该改回《草庐对》
长久以来,东汉建安十二年诸葛亮与前来“三顾茅庐”的刘备面谈时的话语被后人赋予的名称有两个,一是《草庐对》,一是《隆中对》。
《草庐对》来源于诸葛亮的《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按古人为文,一般都不加标题,有些古文标题往往为后人所加。同在《三国志》中收录的曹操在酸枣所作的对策,鲁肃为孙权所作的对策,毛玠为曹操所作的对策,沮授为袁绍所作的对策,甘宁为孙权所作的对策都没有篇名。《蜀记》所收李兴为诸葛亮故宅所作之文,原先也没有篇名,后来出现的《诸葛亮故宅铭》、《祭诸葛丞相文》、《宅铭》等都是后人所加,故出现几种不同标题也就不足为怪了。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收入的这番对话同其他对策一样,本来也是无题目的。
直到清代,毛宗岗评刻《三国演义》,在整顿回目时,于第三十八回编入了草庐对话的内容,并且采用了“定三分隆中决策”的回目。尽管如此,毛评本《三国演义》仍未出现《隆中对》的篇名,并且在四次提及隆中的同时,先后九次提到诸葛亮和三顾茅庐在“南阳”,八次提到“卧龙冈”。《三国演义》之后的清代中后期,《隆中对》的名称从逐渐出现在各类书籍中。
而冠以《草庐对》则出现在张澍《诸葛亮文集》中。这样,在有清一代,就同时出现了一篇文章有《隆中对》、《草庐对》两个篇名的局面。这种情况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第一,当时全国没有一个国家认定的权威编辑机构,文人编书采用什么样的内容、名称均为个人的认知和兴趣,于他人无碍,与大局无碍,也与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的认定无碍。但是,张澍编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无疑是这几部文集中与诸葛亮关系最为密切的,最为权威的,他把“对策”用《草庐对》的题目收入诸葛亮的专集之中,说明张澍认为《草庐对》的篇名最为确切。我们今天看到的《诸葛亮集》将《草庐对》列为卷首第一篇,就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60年8月出版时,根据清人张澍的《诸葛忠武侯文集》并尊依陈寿原著《诸葛亮集》而整理点校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材时,曾以《隆中对》之名将其编入过教材。1980年编写的中学教材中,此对答的题目虽为《隆中对》,但为了避免误解,编者特意加了注解:“在有的课本上,使用的是《草庐对》”。那时人们普遍都很老实,没有上级的指示一般不会向位于北京的国家权威部门提意见的,而且1988年为减轻学生文言文负担,《隆中对》又被从教材中取消,这些事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可是到了1989年,邮电部决定发行《三国演义》特种邮票第二组,包括一枚小型张“隆中对”, 这无意中触动了襄樊和南阳的历史旧怨,于是两地开始激烈争夺该组邮票的首发地,“邮票事件”由此爆发。由于邮票发行的问题使“南阳说”与“襄阳说”剑拔弩张,两地的文物、宣传、邮电部门都卷入了这场论争。可能是出于无奈,邮电部最终取消了“隆中对”小型张,决定《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二组的发行日期为1990年12月10日,首发仪式南襄两地均可自办。至此,历史上南、襄两地第一次有关“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躬耕地”的公开争辩,以没有结论的平局收场。
对于《草庐对》及《隆中对》名称的争议问题,湖北学者贺亚先先生认为:“给这篇对策加上这样一个题目是不妥当的,正确的题目应是《草庐对》。隆中是一地名,指今湖北襄樊市西南20里,汉水南边的隆中山。当年诸葛亮是不是躬耕于此,史书记载并不一致,当今史学界争论更加激烈。一种意见认为在襄阳隆中,一说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而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又关系到两地旅游、产品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教材应当稳妥慎重,尽量避开有争议的问题,不然就会给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改名为《草庐对》就避免了上述麻烦,不会给任何一方造成不快。而更重要的是更加符合历史的实际……题为《草庐对》符合原著精神、又比较科学、不涉及学术意见分歧,建议审订教材的同志在重订再版时把题目《隆中对》,改正为《草庐对》。(原载《诸葛亮躬耕地新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既然如此,用《隆中对》的篇名就是“零和博弈”,必定会伤害南阳一千万人民的感情。而用《草庐对》的篇名,则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起码目前谁的心也不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赢”结局。用《草庐对》目前双方都说没错,多好,谁也不得罪。那用《隆中对》有错吗?答案是有可能有错,还让那么多的人骂,多不合算。当然,是否有错还需要历史来检验,并非一个人或人民教育出版社说了就算的。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命题,放在谁身上都会很明白的?
#┩现代人质疑诸葛先生的《隆中对》有重大失误,这个决策是否英明?
首先声明没有所谓的隆中对,实际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到南阳卧龙岗矛草屋做的天下分析,后人称为草庐对,后又被有些后人冠名隆重吋
ℐℍ现代人质疑诸葛先生的《隆中对》有重大失误,这个决策是否英明?
决策是英明了,诸葛亮在南阳隆中的草庐对策的对象是仁义著于四海的皇叔刘备。
由于皇叔刘备的三兄弟任性和自以为是,过早失去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上将和出于秦川的皇叔刘备。让诸葛亮一人独木难支汉室天下。
✗Ⓛ现代人质疑诸葛先生的《隆中对》有重大失误,这个决策是否英明?
陈寿根据鲁肃的历史记载将《隆中对》编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一篇为《隆中对》,而南阳人拿出的《草庐对》出自《诸葛武侯兵书集》,它出自后人清朝,张澍改版,清刻板印刷,此书己经多处被后人篡改,早己失去真正的历史价值。
毛主席对《隆中对》非常重视,并经常用《隆中对》教育全党,全军,及全国人民。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后,毛主席劝说同志们“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
1959年,毛主席所说的“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说明毛主席非常肯定《隆中对》。
《隆中对》已经被东亚,东南亚很多国家纳入本国教材,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以《隆中对》做为教材引入本国教学大纲。
在诸葛亮寄子[瞻]书。
①余百隆中。
②岂来先帝三顾之隆,诸葛亮早就写明了刘备三顾于隆中。
浙江省金华兰溪市、诸葛亮后人原名是“高隆村”,取“高卧隆中”之意,在该村"大公堂丞相祠"上方挂一匾额"隆中云礽”,意即:隆中诸葛亮的子孙表明浙江兰溪的诸葛亮后裔认同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并且,诸葛亮的后裔赠送襄阳隆中一个真人比例的诸葛亮铜像。
←☂现代人质疑诸葛先生的《隆中对》有重大失误,这个决策是否英明?
我觉得任何的战略规划都不能讲是完美,而且时势在不断地变化。无法实现有很因素所导,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曹操、孙权都有相应的战略规划,他们也没有实现最终目的,怎么没有人质疑其有重大失误?为何对诸葛亮独此要求?我个人认为诸葛亮《隆中对》,是三方战略规划的最完美。
公元207年诸葛亮为刘备做的战略规划,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首先讲自己复兴汉室多年还是一事无成,但我还未放弃。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隆中对》指出目前首先要建立(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因为你刘备只有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更好的匡扶汉室。没有实力,空谈是没有用。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
诸葛亮《隆中对》指出曹操跟袁绍相比,无论是名望还是实力都远不如袁绍。但曹操却能打败袁绍,转弱为强,这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还得力于人的谋略。现在你刘备的实力名望同样是不如曹操。但不是没有机会打败曹操。当年曹操能击败袁绍,将来你刘备也能击败曹操。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诸葛亮《隆中对》分析当时天下形势。现在曹操已拥兵百万,挟持天子借其名义而号令诸侯,对他决不能直接与之争强斗胜。孙权占据江东,经营达三代之久,地势险要,民心归附,贤能之士都愿为之效力,对他只能联络用作外援,不可打主意吞并。所以现在不能也打不了曹操和孙权的主意。荆州和益州,一个是用武之国,一个是天府之国。这两个地方能打主意,因为刘表、刘璋都是无能之主。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刘表)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隆中对》
将军您不仅是汉朝皇室的后裔,而且信义闻名天下,广纳天下英雄,如饥似渴地盼有贤能人才,如果占据荆、益二州,凭险据守,西部与戎族各部和好,南面对夷越各族实行安抚政策,对外与孙权和好结盟,对内革新政治修德施仁。这样子做我们的实力将大大增强。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在将来天下一旦发生变故,即派上将一员统率荆州士卒进军宛城、洛阳一带,将军您则亲自率领益州军马出兵秦川,百姓岂能不箪食壶浆来迎接将军呢?如果真能这么作,那么霸业成功有日,汉王朝复兴有望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诸葛亮《隆中对》首先明确暂时不能跟曹操争锋。对于孙权只能为援不能相图。我认为是很正确的路线。曹操已统一北方,我们打不了主意。孙权在江东已历三世也打不了主意。能打主意的就只有荆州和益州。因为刘表刘璋都守不住。难道在当时刘备还能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打北方曹操的主意?还是打江东孙权的主意?
东吴鲁肃的《榻上对》同样也是建议孙权暂不跟曹操相争。目前只能是稳固江东的统治,以观察天下形势变化。趁曹操还在北方征战的时机,先拿下江夏黄祖,进攻刘表,进而占据整个长江。然后称帝,进取天下,成就像高皇帝那样的功业。
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
很多人质疑诸葛亮《隆中对》联吴策略,因为东吴不可靠。但在当时的情况来看,联孙抗曹是最好的策略。赤壁之战的胜利,很大程度是联孙抗曹。不能因为后来东吴背盟偷袭荆州,就全怪在诸葛亮《隆中对》身上。正如鲁肃《榻上对》原本的计划是要夺下荆州。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当曹操大军南下时,鲁肃立马向孙权请求前往荆州。鲁肃讲如果刘琮跟刘备团结一心,就联合他们抗曹。如果他们离违,再另作打算。鲁肃去见了刘备,立马提议两家联合抗曹。
(鲁)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鲁)备会,宣腾(孙)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刘)备与(孙)权并力。—《三国志鲁肃传》
东吴的鲁肃也是一个智谋之士,人家都能改变策略,知道这时应该联合。诸葛亮的联吴策略也不过是因时制宜。在曹操南下时鲁肃立马改吞荆为联荆。战略规划是随着时势变化而变化的。赤壁之战后鲁肃继续实行联荆策略,孙权也表示赞同。难道孙权不想吞荆州?只不过是因时势变化而已。还有人鸡蛋挑骨头讲隆中对并没有提防东吴。这样的事情用得着诸葛亮讲吗?刘备征战多年,岂不知敌我变化异常。怎么能把东吴偷袭荆州怪罪在十二年前的隆中对身上。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那不得怪罪在郭嘉身上。因为郭嘉跟曹操讨论统一天下,郭嘉说首先要拿下荆州。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
东吴的心思诸葛亮是很清楚的。当刘备去见京口见孙权时,诸葛亮就力劝刘备不要去。诸葛亮认为周瑜等人会趁机扣留刘备。但刘备有不得不前往的理由。刘备考虑到孙权的大敌是曹操,需要我这个盟友。这才坚持去京口见孙权。
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於险涂,非万全之计也。”—《三国志裴松之注江表传》
很多人讲《隆中对》最大的失误就是什么千里之遥两分兵。难道把荆州的部队都拉到益州北伐?或者把益州的部队全拉到荆州北伐?历代战争分兵比比皆是。怎么蜀汉这里就是错的。何况荆州益州是相连的。汉中能顺汉水到荆州,巴蜀能顺长江而下直达荆州。如汉朝卫青霍去病分两路深入大漠两千里歼灭匈奴主力。如明朝北伐就是分为三路,一路主力向中原打击元朝主力、一路向南攻福建等地、一路攻西南广西等地、解放战争百万大军万里分东中西三路,渡过长江。如西晋灭吴,万里之遥兵分六路伐吴。
像刘邦韩信不也千里之遥兵分两路。韩信攻魏赵齐国,刘邦攻项羽。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隆中对的的天下有变两路进军只是一战略构思,并不是详细的战略计划。个人认为真到那时蜀汉会有详细的战略计划。蜀汉谋士法正就曾献策:拿下汉中后,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这难道不是对《隆中对》计划的进一步深化。
很多人又讲诸葛亮《隆中对》占据荆州是错误,因为庞统讲荆州是累赘。这不过是曲解庞统的意思。庞统讲的是荆州受战乱破坏,人口物资减少。北有曹操,东有孙权,鼎足的策略很难实现。这两个方向都难发展,因为曹操和孙权实力远远强于刘备,所以只能向西发展。益州资源丰富,如果得到就更能成就大事。庞统的话跟《隆中对》并没有冲突。按照《隆中对》下一步也是要拿下益州。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三国志裴松之九州春秋》
还有人讲要联吴,干脆把荆州给东吴。这样东吴就不会背盟,将来在益州北伐更好,因为荆州守不住。请问守不住的根据是什么?守多久才算是守得住?一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荆州如此重要,怎么能说给就给。蜀汉据荆州十余年,如果守不住早丢了。东吴打荆州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的。益州的粮草器械军队完全能顺江而下支援救援荆州,也能更好的支援荆州北伐。如果东吴不是趁关羽北伐而偷袭荆州,即使东吴有想法也难以实施。再者荆州这个用武之地岂能弃之。
诸葛亮隆中对给荆州的定位是用武之地,而给益州的定位是帝王之资。诸葛亮在隆中对的规划也是以益州为大本营。如果把荆州送给孙权,首先刘备集团核心的荆州集团就不会同意。再者把荆州送给东吴,蜀汉实力本来就最弱小,那只能会更弱。将来如何北上灭曹?而且孙权早就有夺蜀之心。至少蜀汉有荆益在手远比只有益州机会大的多。公元215年东吴就派兵三万打荆州,刘备从成都率军五万支援。后来因为曹操攻入汉中,刘备才不得跟孙权议和。孙权也明白此时不应继续打,转而攻合肥支援刘备。
还有的人讲关羽是因隆中对死的,早点丢了荆州。关羽的死跟隆中对没有半毛钱关系。隆中对讲天下有变两路进军。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北伐时,天下有变吗?两路进军了吗?吕蒙打算偷袭荆州,因为关羽留不少备兵。吕蒙于是装病回建业养病,孙权故意用不密封文书召回。关羽因为吕蒙装病,抽荆州军队北上前线。闫十月东吴偷袭荆州,曹操已把消息泄露出去。关羽已得到消息,但未回救。十一月荆州大部分城池已丢,关羽这才回援。荆州将士家属都在城中,都抛弃关羽投降了。
在关羽回去路上不断派使者去见吕蒙,反被吕蒙利用。吕蒙带着使者在城中到外逛,以示秋毫无犯,并让使者带回将士家属的家信。荆州将士本来就非常担心家人,使者一回到军中,将士纷纷前去询问。得知家人无事,吴人待他们比关羽在时还要好。于是荆州将士皆失战心。荆州将士都抛弃关羽投降。曹操这边所企望的关羽回去后跟孙权相争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关羽一误再误怎么能怪在隆中对身上呢。如果这样都成立,那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就是郭嘉造成。因为郭嘉力主打荆州。
诸葛亮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在《隆中对》提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诸葛亮一直也是这样子做,也做得很好。很多人拿南中叛乱一事来指责诸葛亮。看看东吴蛮夷叛乱小规模的数千人,中等规模的万人,大规模的数万人。平叛时间短则数月,中则一年,长则数年。明成祖朱棣评价诸葛亮征南中:昔云南僻在万里,山川险固,历代罕有能平,惟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谋,南征北伐,功盖一时,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驭。
北宋时曾遣使入南诏,南诏人对宋使讲:“当境有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意思是说当初诸葛亮武候告诫我们除非是进贡和征讨,不然不能渡过泸水,如果要过,一定要先祭祀,然后才能上船过江。诸葛亮都不在多久了,南人还在尊守这个约定。因此宋人评约: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我觉得今人对于诸葛亮过于吹毛求疵。北伐不成功是因为诸葛亮不懂军事。那曹操不能统一是因为不懂军事吗?拿破仑败于威灵顿,是因为军事才能不如威灵顿吗?蜀汉后期没有人才,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培养人才。廖化这样都做先锋,东吴丁奉当年不过是甘宁潘璋的小将都能做大将军,七十多岁了还率军北伐。怎么没人讲东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曹操连年征战,各地苦于徭役造反,也没有人讲曹操穷兵黩武。
------------------
推荐阅读:
在中国,个人存款有三百万,属于什么水平?可以一辈子不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