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伐郑之战为何会大败?
♟﹋周桓王伐郑之战为何会大败?
周桓王与郑庄公的繻葛之战,历来人们更强调他在当时的政治意义。
事实上,郑庄公在此战中的战术创新,对历史的影响同样深远。
颇有作为的周桓王,来者不善
周桓王是一位颇思振作的天子。
在繻葛之战前,周桓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部分恢复了周天子的影响力。
晋国曲沃之变,他先是派兵支持曲沃,后是派兵支持晋国,立了晋哀侯为君;
周桓王还曾联合秦攻打芮国,把不听话的芮君抓了起来。
同时,周桓王还积极与鲁国保持友好关系,并利用郑国收拾了更不听话的宋国。
接下来,到郑国了!
于私而言,周桓王的父亲王子孤死于在郑国做人质时期。而郑国一贯的嚣张跋扈,也早就让周桓王看不惯了!
于公而言,击败郑国,周天子在中原的威信将得到极大恢复!
周桓王联合卫、陈、蔡一起来了。
郑庄公的战术创新1:两翼突击
面对来势汹汹的周天子,郑国君臣紧急展开了讨论。
公子元认为:周左军的陈军,他们国内正在发生动乱,斗志不强。蔡、卫,他们是郑国的老对手了,战斗力也不咋地。
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左右两翼,然后,再合击周中军!
这个今天已经人尽皆知的套路,在那个“礼未崩完乐未坏透”时代,这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后来,城濮之战时,晋军也是通过先击楚右翼的陈、蔡军(这两个诸侯苦呀,老是变成软柿子),削弱楚军。
郑庄公的战术创新2:鱼丽阵
另一项创新,则使中国的步车协同作战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鱼丽阵,登场!
1、“先偏后伍”、“伍承弥隙”,战车靠前,步卒疏散地部署在战车的两侧和后面。
在过去的战争中,步兵与车兵分散布置。因为步兵的训练水准参差不齐,一旦步兵被击败,训练有素的战车就不能出击了。
战车不单独出击,是中国古代车战的常识。高加米拉之战中,亚历山大击败缺乏掩护的波斯镰刀战车,有的朋友就认为中国古代战车遇到亚历山大也是同样结局,这是片面的看法。
通过这种编组方法,步兵、车兵相互掩护,当对方不是混合编组时,接战中,无论是敌人步卒还是战车,郑军都能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
2、倒“品”字。中军部署相对靠后,两翼先展开,中军后接战的局面,给两翼取胜争取足够的破敌时间
控制自如
接下来的战事,更是完全按照郑方的战役企图进行的。
左翼的陈军,右翼的卫、蔡军,先后崩盘,郑军三路夹击,周中军大乱,周天子中箭,被迫退兵。
郑庄公果断停止追击,并派人去慰问天子,主动示好。
当时,尽管郑国十分强势,但毕竟此战是以下犯上,容易遭到诸侯的不满。郑国及时示好,正是为了既立威,又不背锅。
对周天子来说,征郑失败,与其硬刚,继续让郑来打击自己,不如暂且接受郑的示好,再图将来了。
很多人开局很好,过程很好,唯在收尾时考虑不周,但郑庄公颇有分寸,确实厉害!
时代的浪潮
客观的说,周桓王并不是一个不合格的君主。
他灵活用外交手段,恢复、提高周天子的影响力;在交战中,也能亲自披挂上阵。
可是,时代不同了。
在与夷狄的漫长战争中,在诸侯间你死我活的相互吞并中,贵族游戏一般的战争形式,已经完全不再适用了。更灵活的作战方式,将是此后战争的主流。
以效率(而非礼)为主要方向的战争时代,开启了!
周桓王,只是败给了时代。
♕♙周桓王伐郑之战为何会大败?
公元707年,在今天河北长葛市以北的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
之所以说是特殊,是因为交战双方的身份。参与这场战争的双方,一方是当时非常强大的郑国,另一方则是周王室统领的军队。
照理来说,当一个诸侯向王室发起挑战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个政权即将要覆灭的时候了。但有趣的是,这场战争,从头到尾打得都很诡异。作为诸侯的郑国,虽然打败了王室,但却没能取而代之,反倒是开启了一个群雄混战的时代。
那么,这场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周王室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当时作为诸侯国的郑国,要和周天子打仗呢?为什么战后明明是郑国取得了胜利,郑国却依然还要自称臣子,而无法取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天下共主呢?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当时的周王室,已经持续衰落,整体实力已经连一个大型的诸侯国,都比不上了,所以才打不过郑国,继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有关这场战争的历史,我们还得从西周灭亡的时候说起。
话说在西周最后一位天子周幽王在位时期,西周逐渐衰落。这种衰落,倒并不完全是因为周幽王的错误。历史上真实的周幽王,虽然确实不算什么明君,但也绝对不像民间传说当中那样,为了搏美人一笑,便点燃烽火戏弄诸侯。
历史的真相是,周朝和其他朝代没多大不同,都是前几位皇帝不断努力,国家逐渐达到了巅峰期。但是接下来,受制于分封制的约束,其他诸侯国越来越强大,而这些诸侯国逐渐强大起来,就势必要威胁到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如此一来,周王室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就只能不断对外征战,以武力来震慑那些诸侯国。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周王室后期不得不常年作战。光是对外战争这一块,就已经对周王室形成了巨大的负担。
所以,经过连续数代的发展之后,到了周幽王这一代,周王室已经被拖累得非常虚弱。最重要的是,之前几代周天子主持的战争,基本上除了震慑作用之外,并没有给周王室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好处,这就导致周幽王接手的周朝,基本上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突发事件,彻底引爆了所有问题。
这个突发事件,其实不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而是周幽王想要换王后和太子。
周幽王原本有一位王后,太子也是王后的儿子。但后来,因为一系列原因,周幽王打算废掉太子,同时废掉王后。在民间传说当中,周幽王这么做,是因为宠爱那位美人褒姒。但在正史上,这件事其实非常复杂,再加上年代太过久远,史料匮乏,直到今天大家也没完全搞清楚。
总之,到了最后,周幽王确实把那位可怜的王后给废了。而这位王后被废之后,自然就要回自己的娘家,偏偏往后的娘家又非常强大。王后的父亲,是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申国的国君。这位申国国君,一听说自己女儿被废,外孙也不再是周朝太子,立马就不干了。
所以,在这之后,申国联合一些小国,又拉上了西边的犬戎,直接攻破了西周的都城,干掉了周幽王。而西周都城被攻破之后,犬戎更是狠狠洗劫了一番,并且点燃了一把大火,彻底焚毁了西周的都城。
申国的这个行为,如果从西周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以下犯上。但问题是,当时申国打出来的旗帜也没毛病。人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支持西周的太子,也就是申国国君的外孙做天子,并不是想要由申国取而代之。虽然事情就是这样的事情,但经过这样一番包装之后,申国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忠臣。
不过,不管怎么说,经过这场变故之后,西周算是彻底毁了。在这之后,那位申国国君的外孙,在申国和其他诸侯国的支持下,顺利登基,这就是周平王,只是因为旧的都城已经被焚毁,再回去重建成本反倒更高。所以在这之后,这位周平王干脆把都城迁到了洛邑,这就是平王东迁。
从这时候开始,往后的周朝,就叫做东周了。
对于周王室来说,所谓的平王东迁,只不过是把国家首都换了个地方而已。那为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会成为两个时代的交错点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大家其实可以想一下:周幽王时代,周王室虽然逐渐衰弱,但好歹还算是天下共主,而且军事实力也是整个中原地区最强的,没有之一。但是,到了周平王时代,连周平王本身,都是人家申国和其他几个诸侯国拥立上去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些诸侯国会不会顺手捞点油水?迁都之后的周平王,想要重新恢复西周鼎盛时期的军队规模,当真那么容易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到了周平王时代以后,周王室所掌握的力量,已经无法再压制整个天下了。而当王室无法压制天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诸侯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距离天下大乱自然也就不远了。
更要命的是,在平王东迁的同时,很多原本支持周幽王的诸侯国和势力,开始支持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在西周首都附近再立新国,同样自称天子。因为这地方当时称之为‘携地’,所以这位王就被称之为周携王。
相比周平王,周携王这边的支持力量没那么多,但却同样有一部分力量支持。如此一来,周王室就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连周王室内部都无法统一声音,无法一致对外。那周王室的影响力,自然也就变得更低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平王和周携王这哥儿俩,谁也奈何不了谁,毕竟从血脉关系上来说,双方是真正的亲兄弟。而且双方背后,都有很强大的军事力量,没办法很快消灭对方。所以,直到周平王登基二十年之后,因为晋国支持周平王,帮周平王出兵,周平王才算真正灭掉了周携王,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但是,长达二十年的两王对立,对于周王室的损害,无疑是极为恐怖的。在这二十年当中,很多我们熟悉的诸侯国彻底做大,比如秦国、燕国、齐国等国家,就是趁着这个混乱的节点,兼并了周围其他几个诸侯国,迅速强大了起来,彻底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这二十年,无疑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时间段。
如果说,二十年之前,西周刚刚覆灭的时候,周王室所掌握的力量,还仅仅只是无法压制天下,导致天下开始逐渐混乱。那么经过这二十年之后,其他几个诸侯国,已经逐渐后来居上。
到了这个时候,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周王室。所以,此时的周王室,别说是想着弹压天下,就算保证自己天下第一强的宝座,都有些困难了。
就是在这种困境当中,周平王灭了周携王之后,又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里,周平王虽然做了很多努力,却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大势。等到这三十年结束后,已经有不止一个诸侯国,实力远超周王室了。
这就麻烦了。
要知道,以往周天子能够坐稳天下,最重要的就是靠着王室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如今,王室本身的力量,已经极为弱小,那这个天下共主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吗?
答案是,坐不稳,但依然可以做。
因为当时的局面是,周王室虽然衰弱,但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那些诸侯国虽然逐渐强大了起来,但在名义上还是臣子。最重要的是,这些诸侯国当中,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能够真正做到力压群雄,能够直接横推所有支持周王室的诸侯国。
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国家,军事实力能够胜过周王室和所有支持周王室的诸侯国,马上就可以改朝换代。但遗憾的是,此后数百年里,直到秦昭襄王打赢长平之战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这点。就算是秦国,只要敢对周王室下手,马上就会给其他诸侯国联手进攻的理由,一样会觉得很麻烦。
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此后很多年里,周王室逐渐成了一个类似吉祥物性质的存在。
周平王一生在位五十多年,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周王室衰落,也算是死不瞑目了。而周平王去世之后,因为其嫡长子去世比较早,所以就只能由他的孙子即位,这就是周桓王。
而周桓王上位之后,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自然也是心有不甘。周桓王也不愿意看到,周王室就此衰落下去,还想带领周王室再度复兴,做一位中兴之主。但问题是,想要带领周王室再度崛起,首先需要摆脱其他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控制,恢复强大的军力。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事情。
要知道,周王室原本是天下共主,本应该是控制其他诸侯国的存在。但因为之前平王东迁以及灭掉携王的时候,周王室都是由其他诸侯国支持才得以成功。所以,此时的周王室,被诸侯国渗透得极为严重。
在这其中,对周王室影响最大的,就是郑国。
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说起来还真是不远。简单来说,郑国初代国君,是周平王爷爷的弟弟。而到了周平王后期以及周恒王时代,当时在位的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国君的孙子。
简单来说,郑庄公的爷爷,是周桓王太爷爷的弟弟。如果从辈分上来说,周桓王还得叫郑庄公一声堂叔。
就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关系,在整个周平王时代,郑国一直鼎力支持周王室。因为对于郑国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周王室的一个分支,而且还不算太偏。如果王室主脉衰落了,那对于郑国来说,也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当年郑国初代国君郑桓公,就和周幽王一起死在了那场大火当中;第二代国君郑武公,便曾经率军帮周平王迁都洛阳。
而到了第三代的郑庄公时代,郑庄公本人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再加上郑国确实也很有实力,所以干脆就被周平王拜为卿士。类比后世的话,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是周朝的丞相,大权在握。
周平王重用郑庄公,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郑国的强大。打算借助郑国的国力,完成对周王室的复兴。但谁也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掌权之后,非但没有帮助周王室复兴,反倒是开始以权谋私,借助周王室的力量,反过来帮郑国变得更加强大。
最开始的时候,周平王倒也没太多怨言,只是想着大家都是姬家子孙,郑国的强大,对于周王室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但时间长了之后,周平王却发现,郑庄公似乎完全没把周王室放在心上,一心一意只是在帮自己谋福利。
既然这样,那周王室为什么还要用郑庄公,来挖自家的墙角呢?难道是嫌周王室没落得还不够快?
不过,要说直接把郑庄公免职,好像也不太行。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就等于是彻底撕破脸了。当时在姬家的这些诸侯国里面,就数郑国血脉最近,而且国力也强。要是连郑国都不支持王室,那王室只会没落得更快。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当时的周平王,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干脆再请一位卿士,分享郑庄公手里的权力。这样一来,王室不用和郑庄公撕破脸,同时也能逐渐收回郑庄公手里的权力。而且,有了竞争者之后,郑庄公说不定还得支持王室,贡献更多的力量。
但没想到的是,郑庄公比想象的做得更绝。得知此事之后,直接翻脸,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于郑庄公的翻脸,周平王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周平王虽然讨厌郑庄公挖王室墙角,但也不得不依仗郑国的力量,生怕郑庄公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就此回国,周王室也就此失去了郑国的支持。
所以,在这之后,周平王只能稍微低头,表示没有这样的事情。为了重新赢得郑庄公的信任,周平王还不得不把太子派去郑国做人质,再让郑国太子也来周王室做人质,通过双方交换人质的方式,以此来巩固双方关系。
不得不说,堂堂天子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窝囊的了。
再之后,因为郑庄公的手腕确实比较高,所以周平王也没能再找到机会,除掉郑庄公的权柄。反倒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最终周平王先被郑庄公给熬没了。
而周平王去世之后,那位之前一直在郑国做人质的太子,也得以回到洛阳准备即位。但大概是因为太过悲伤,这位太子给自己老爹办葬礼的时候,顺便把自己也给送走了。而这位尚未即位的太子去世后,自然就只能由他的儿子即位了,这也就是周桓王。
以上这些,就是周桓王即位之初,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周王室忌惮郑庄公的强大,但同时也不得不依靠郑国的力量,这就成了一个两难的悖论。不管是用还是不用,对周王室来说,都会产生很大的坏处。
如果是周平王在位的时候,肯定会尽可能地用更温和的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年轻气盛的周桓王来说,可就不一样了。此时的周桓王,刚刚即位,正想大展宏图,施展自己的抱负。再加上之前他爹的死,其实也和在郑国做人质有点关系。所以从私人角度来说,周桓王对郑庄公也有一些怨恨。
既然如此,那周桓王的削权手段,就注定不可能太过温和了。
所以,周桓王即位之后,直接下令,让虢国的国君来洛阳,和郑庄公一样担任卿士。虢国和郑国差不多,都是姬家人的封国。只不过相比之下,虢国的血脉要远一点。虢国的初代国君,是当年那位周文王的弟弟。所以到了周桓王这一代,双方的血缘关系其实已经很远了。
而郑庄公这边,得知此事之后,反应更是非常激烈。郑庄公当即下令,派军队进入周王室的封地境内,割了周王室封地里的麦子。
郑庄公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在试探周王室的底线。要知道,周桓王那个时代,和今天可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换做今天,割了人家的麦子,最多算偷盗。如果数量少的话,说不定连刑事案件都不算。
但在当时那个时代,粮食比什么都贵重。郑庄公的这个举动,等于是在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果周王室再次低头,郑庄公就可以掌握更多的大权。而如果周王室反应过于激烈,郑国也可以见招拆招,不会落于下风。
经过这次割麦事件之后,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越发紧张起来。周桓王也没有低头,直接下令,让虢国的国君担任了卿士,分了郑庄公的权力。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周桓王不断削除郑庄公的权力,到了八年之后,干脆直接免除了郑庄公的卿士官职。
这下,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要知道,之前双方关系虽然紧张,但只要郑庄公还有卿士这个头衔,双方就还有缓和的余地。可如今,既然连这个头衔都拿走了,周桓王等于是彻底扫了郑庄公的面子。如此一来,郑庄公自然也不得不给予反击了。
所以,在这之后,郑庄公直接宣称,就此拒绝朝觐周桓王。
在当时那个时代,郑庄公的这个举动,几乎和彻底独立差不多,就差宣称不承认周桓王的天子之位了。以往的很多年里,好像只有楚国这样位于偏远地区的国家,仗着距离比较远,周王室的军队过不去,才敢这么搞。但如今,郑国这么搞了之后,整个中原的目光,瞬间就投向了这里。
如果周桓王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拒绝来朝觐周天子。要是那样的话,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就彻底没了。而且,整个还是王室近支,要是郑国都反了,以后还有谁会听周天子的话呢?
于是,在郑庄公宣布拒绝朝觐之后,周桓王也不示弱,直接下令,出动王室精锐,并且下令让陈国、蔡国和卫国同时出兵,前来助阵,帮助周王室一起征讨郑国。
这三国出兵的诸侯国,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国家,好像只是小国而已。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三个国家,绝对是真正的大国。
陈国的初代国君,是周文王心腹大臣的儿子;蔡国的初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卫国的初代国君,也是周武王的弟弟。可以说,这三个国家,已经是当时周王室所有铁杆支持者当中,最强的三个诸侯国了。
简单来说,周桓王这次出兵,几乎已经是出动的全部的家底,而且还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小弟。但如此一来,周桓王也就彻底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一旦这场仗打输了,那周王室以后就彻底完了。
随着周桓王出兵,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彻底爆发了。
而郑国这边,得知周王室正式出兵之后,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拿出全部家底,打算和周王室来一场主力决战。而双方交战的地点,就在今天的河南省长葛市地区。这地方在当时叫做繻葛,所以后世才将这场战争称之为繻葛之战。
至于接下来双方交战的过程,其实反倒没多少值得说的了。
郑国这边,虽然只是一个诸侯国,但实力却很强大。而且,因为指挥权都在郑庄公手里,所以可以团结一致对敌。反观周朝那边,虽然带来了三个小弟,但蔡国和卫国军队,战斗力偏弱,唯一一个强一些的陈国,当时国内还在内乱。
所以,郑庄公当即决定,先在战场上解决三个诸侯国的军队,给周王室的军队造成混乱。然后借着混乱,直接正面击溃周王室的主力。
开战之后,就如同郑庄公预料的一样,三个诸侯国的军队,面对郑国军队的进攻时,首先溃败。然后,这种混乱导致周王室的精锐自乱阵脚。郑国军队则是趁着这个机会,突袭周王室主力军队,先是以战车为主,冲破周王室军队的阵型,然后步兵压上,对混乱的周王室军队进行屠杀。
乱战之中,郑国军队的箭矢,还射中了周桓王。虽然没能直接杀了周桓王,但却导致周王室的军队军心大乱,然后彻底崩溃了。
照理来说,仗打到这个份上,郑庄公其实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直接灭了周桓王,将其取而代之。但实际上,在得知周桓王中箭之后,郑庄公反倒比谁都害怕。
因为一旦周桓王身死,郑庄公就要背上‘杀死天子’的恶名。到那个时候,其他诸侯国绝对会组成联军,一起讨伐郑国。他们未必真的是想帮周天子报仇,但却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击败郑国,瓜分郑国的领土。
所以,在此之后,郑庄公连忙下令,停止进攻,还派人去慰问了一下周桓王。得知周桓王只是轻伤之后,郑庄公这才松了一口气,并且表示愿意和周王室修复关系。而周桓王也借这个台阶,借坡下驴,表示这都是一场误会,就此撤兵了。
就这样,随着周桓王撤兵,繻葛之战也就结束了。
其实如果单从战争角度来看,繻葛之战的规模其实并不算大。参战双方所有的军队加起来,也就不到五万人。和后来战国时期动辄上百万人的大混战相比,规模实在小的可怜。
但问题是,这场战争,对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影响可就太大了,远比后世那些几十万人参与的大混战,影响更大。
因为这一战之后,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就算是周王室内部,也不太团结。而且,郑国本身其实也不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周王室已经带上了自己所有的小弟,却仍是连一个郑国都打不过。那其他更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还要听周王室的话呢?
所以,此战之后,周王室颜面扫地。而且其他强大的诸侯国,也陆续开始拒绝前来朝觐周天子。在这之后,周王室就彻底成了一个吉祥物性质的东西。大家虽然因为他的名头,不会去进攻他。但周王室本身,想要再影响和控制其他诸侯国,那就不可能了。
所以,这场规模并不算特别大的繻葛之战,本质上其实是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这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历史意义。
↺♓周桓王伐郑之战为何会大败?
公元前707年的周郑之战,对于周王室来说是一次刻骨铭心而又影响深远的大战。在这场大战前五十二年,即公元前759年,周平王才刚刚东迁至洛邑。
周郑矛盾的根源对于东迁的周平王政权而言,公元前750年战胜携王政权,成为天下唯一的王,是第一次政治上的大胜利。可大胜之后,由于周平王政权的弑父嫌疑,并未得到天下诸侯的一致认可。周王室的政治势力范围,局限于嵩山以西以及晋西南一带;渭河平原虽然有秦,但大部分处于戎狄控制之下。传统中原诸侯国,宋、齐、鲁、卫、曹、蔡、陈、邢、北燕等等,此时都还没有承认周平王政权的合法性。因此,周平王政权东迁后,能依赖的就只有两个强国:郑国和晋国。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姬仇去世,随后晋国陷入曲沃与晋侯之争,长达六十七年。这使得周王室所依赖的“一条腿”折了。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姬掘突也去世了,十三岁的郑庄公姬寤生成为国君。少年国君郑庄公,显然无法在如此微妙的政治环境中替周王室扩大政治版图。因此,周王室所依赖的“另一条腿”也不行了。从公元前744年直到公元前722年间,周王室的政治势力范围一直保持在洛阳盆地周边一带,无法再向东扩张。
造成这种局面,都不是晋国和郑国主观不努力,而是国内确实存在客观困难:晋国是内乱不断,郑国则是少年国君执政。可对周王室来说,周平王却耗不起了。自从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以来,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周平王也从当年的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位老人,可周王室却还没得到天下诸侯的普遍认可,周王室如何能在洛阳盆地长久地生存下去?为了能加快周王室在中原政治势力范围的扩张,周平王便想扶持另一位能干之士,来填补晋、郑两国的空白。考虑了数年,周平王终于决心提拔西虢公为执政卿。但周平王失误之处在于,他考虑的时间太长了,此时郑庄公已长大成人。见周王室想分郑国之政,郑庄公立刻向周王室发出了抗议声。郑国一发声,周平王立刻认怂,发誓没有这回事,并主动提出交换质子,以换取郑国的信任。
这就是郑国与周王室产生矛盾的根源:郑国的现实与周王室一统天下的目标之间,出现了重大背离。公元前722年之后,这个矛盾不但没能弥合,反而是越来越突出。由于郑庄公与弟弟姬段之间的权力斗争,不幸引发了郑国与周边鲁、宋、卫、蔡、陈等等诸侯国的大混战,持续长达十一年之久!对于郑国,为了生存,必须要打败周边国家建立起的强大“反郑联盟”;可对周王室而言,为了尽快得到天下诸侯的认可,这些与郑国敌对的诸侯国,却都是不可或缺的“统战”对象。郑国与周边诸侯国的矛盾闹得越大,就与周王室政治目标越来越背离,当然与周王室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
因此,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后,继位的周桓王立刻就要任命西虢公为新执政卿,为将来全面取代郑庄公作准备。郑庄公一听,怒不可遏:在这年4月,他派出大夫祭仲,收割周王畿温邑(今河南温县)的麦子;同年秋,又抢收了洛邑周边的稻谷!在郑国强大武力威胁下,周桓王不得不收回了成命。从此,周王室与郑国之间的矛盾,已经由最初政治目标的不一致,发展成了周桓王与郑庄公之间的私人恩怨。所以,在公元前717年,郑庄公首次来朝见周桓王时,居然“王不礼焉!”
2. 周桓王对郑国的反制
虽然周桓王对郑庄公恨之入骨,但周桓王深知王室实力不如人,也不敢公开与郑国闹翻脸。可是,周桓王也不会就此放过郑国。公元前717年之后,郑庄公借用王室名义,频繁党同伐异,取得了许多战果。这某种程度上也启发了周桓王:既然郑庄公都能借用王室名义做这么多事情,那周王室岂不是能做得更多?
因此,周桓王一边派出使者四处出访各诸侯国,加强与诸侯的联系,另一边则开始频繁给郑国穿小鞋:公元前715年夏,周桓王把西虢公任命为副执政卿,分郑庄公之权;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宣布从郑国收回刘(河南偃师南)、邬(刘邑西南)、蒍(河南孟津东北)、邘(河南沁阳西北)四块土地,然后空口许给郑国苏国的十块土地,让郑国白白损失了四块土地。周桓王搞出这些小动作,都是为了激怒郑庄公。
然而,枭雄郑庄公也非等闲之辈。虽然周桓王一再给郑国穿小鞋,但此时郑国正借重于王室之处甚多,所以郑庄公将这一切都强忍了下来,没有对王室发起报复。
公元前707年,眼见郑庄公始终不反抗,一切准备停当的周桓王就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撤销了郑庄公执政卿之职,只任西虢公一人。王室既然已经彻底放弃了郑国,郑庄公也就不再愿意与周王室维持面子上的和谐了——从此,郑庄公不再去王室朝觐。
郑庄公此举,正好落入了周桓王圈套。
准备了这么多年,周桓王一直在等待郑庄公的反抗。周桓王立刻联合起蔡、卫、陈三国,高调宣布讨伐郑国的“不王”!公元前707年秋,王室大军与郑国大军在郑地长葛遭遇。可是,战前信心满满的周桓王,却大败而归!
周王室长葛大败于郑国后,其政治影响极其深远: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就开始进犯随国,要求尊封遭拒后,立刻自行称王;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开始肆无忌惮地向晋侯发起攻击,又杀死了一位晋君;公元前699年,在明知纪女嫁入王室成为王后的前提下,齐国依然开启了吞并纪国的步伐……。
3. 长葛周王为什么会战败?
长葛之战,周桓王为什么会大败?
其实,周桓王的大败,恰恰反衬出郑庄公在东周经营十多年的成功。在公元前707年之前,郑庄公已成功地击败了由宋、卫、陈、蔡为核心的“反郑大联盟”。与郑国敌对的宋殇公被宋人所杀,取而代之的是郑庄公竭力扶持的宋庄公;在鲁隐公后期,鲁国就已经与郑国化敌为友,成为郑国坚定的盟友;齐国与郑国关系更是得到了加强,两国之间相距虽远,关系却最为密切。
郑国在东周的强大影响力,迫使周桓王在寻找攻打郑国的盟友时,只能找到卫、蔡、陈三个诸侯国。卫国虽然实力强大,但在老色鬼卫宣公乱政之下,国力羸弱,早就不是郑国对手;陈国刚刚经历了弑君内乱,人心涣散;蔡国虽然是姬姓国,但长期都是“打酱油”的存在,实力并不突出。卫、陈、蔡三国,长久以来都是郑国的手下败将。而且陈国早年与郑国联姻,郑人对其军队的虚实了解得更加透彻。
所以,长葛之战正式爆发时,在公子姬突的建议下,郑国军队首先找准的突破口正是陈国军队:“陈国刚刚经历内乱,军队都没有斗志。如果先派右军来突破王室的左军(陈军所在位置),陈国军队必然溃散。王室联军见陈军溃败,人心也就乱了。蔡、卫军队战斗力不强,一定会先行溃逃。最后,我们再集中三路兵力攻打王室中军,必可大获全胜!”
因为战前缺乏实力派诸侯支持,战争过程中盟友又先行溃败,造成了周桓王长葛之战的大败。周桓王还被郑人射中肩膀,差点连命都丢了!
周桓王的大败,就是过于高估了自身实力所导致。周桓王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盟友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大决战。长葛大败后,周王室东迁以后积蓄了四十多年的实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毁于一旦,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实现王室的中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