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官员的最高赏赐,抬旗到底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ℳ⊱皇帝对官员的最高赏赐,抬旗到底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我们聊一下清朝的八旗制度。早在明朝统治的末期,盘踞东北地区的后金政权开始于明朝对抗。当时,由于后金政权的人口太少,为了更好的整合自己的力量,努尔哈赤把自己的人口编成了八旗制度。起初,只有正白旗、正红旗。正黄旗和正蓝旗。后来,又增加了镶红旗、镶蓝旗、镶白旗和镶黄旗。在八旗中,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属于上三旗,地位很高。其他5个旗的地位比较低,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清朝的建立和势力的扩大,逐步出现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
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地位,肯定不如满洲八旗,但由于属于清朝建立的基础力量,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地位明显高于后来的汉人。由于自己的人口太少,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不得不重用那些汉人官员们。在很多重要的岗位上,基本上是一个满洲官员和一个汉人官员共同担任。满洲官员的地位高于其他同僚,其中,又以上三旗官员的地位最尊贵。如果几个官员有不同的意见,则以满洲官员的意见为主。在官员的选拔和升迁上,朝廷会优先考虑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出身的官员,这对很多人的诱惑力很大。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觐见乾隆皇帝时,和珅总是自称“奴才,”纪晓岚则一直称“臣。”不要感觉奴才不好听,奴才是皇帝的家奴,不是皇帝的外人。至于汉人官员则没有这样的权力,各方面都不如满洲官员。对于那些功劳卓著的汉人官员,清朝皇帝除了赏赐黄马褂和花翎以外,还会把汉人官员抬旗,就是把籍贯编入汉八旗。不要小看这一点,这直接改变了官员的出身。例如雍正皇帝的大将年羹尧,由于年羹尧战功赫赫,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雍正皇帝特意把年羹尧编入了汉军镶黄旗,已经属于很高的档次。
即使是那些满洲官员们,其实也分三六九等,不同旗的官员待遇都不一样。对于下五旗的官员们来说,如果立下了一系列的功劳,皇帝会把这些官员编入上三旗。慈禧太后原本是镶蓝旗出身,在慈禧太后掌握实权以后,慈禧太后把自己家族编入了镶黄旗。进入了上三旗以后,在各方面与其他官员都不一样。在清朝的末期,曾经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率领湘军的文武官员前往京师觐见两宫皇太后。湘军的大将鲍超是一个粗人,他看到那些王公大臣们自称“奴才,”自己也跟着自称“奴才。”
结果,满朝的官员们哄堂大笑,嘲笑鲍超不懂规矩。由于手下的无知,搞得曾国藩很没有面子。当时,曾国藩一直称“臣”,证明自己还是一个外人。起初,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曾经表示:谁平定了太平天国,就册封谁为王。但最终是汉人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清朝最高层这次失言了,仅仅册封曾国藩为侯爵,比起封王差得远。与曾国藩相比,蒙古八旗出身的僧格林沁,由于击败了太平天国的北伐,挽救了清朝的统治,咸丰皇帝加封僧格林沁为亲王。由此可见,不同出身的官员,待遇上确实不一样。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皇帝对官员的最高赏赐,抬旗到底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说起清朝的时候,经常就会说起一种人叫做“旗人”,所谓的旗人也就是八旗子弟,他们并非全都是满洲,也有汉人与蒙古人,以及其他族群。
所谓旗人,就是拥有旗籍的人,而清朝没有旗籍的称作是“民人”。
实际上清朝并没有什么满汉之间不能通婚的规矩,历代清朝皇帝的后宫里,一大堆的汉人后妃随处可见,清朝真正规定的是旗民不婚,也就是旗人与民人之间不能婚配。
在《甄嬛传》当中,甄远道就曾说浣碧的母亲是个汉人而且是罪臣之女,因此不能名正言顺成为甄远道的侧室,甄远道虽然是汉人,但同时也是旗人,出身汉军旗。
早期《金枝欲孽》之中所谓“凡秀女都出身满洲八旗”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清朝时期选秀,都是挑选八旗女子,除了满洲八旗之外,还有汉军旗、蒙古八旗等,并非全都是满洲秀女,通过选秀入宫的后妃清一色都是旗人家庭或者旗人包衣的女子。
清朝的八旗,也分成上三旗与下五旗,所谓的上三旗,指的是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这三旗都由皇帝直接掌握,三旗的旗主就是皇帝本人,所以地位格外尊贵。
除了上三旗之外,其他的就是下五旗,八旗每一旗都分成若干的佐领,而每个佐领管束着不同数量的旗人兵丁人口。
实际上清朝也没有设立“旗主”的职位,旗主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个习惯性称呼。
在八旗制度之下,各个佐领都由宗室王公大臣来管理,而在一旗当中,管理佐领数量最多的那位就是实际上的旗主,通常都是皇室之中的人,尤其是皇子。
清朝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除了皇帝本人,皇族之中就是太后、皇后,还有她们的娘家,以及没有封爵的皇子与没有出嫁的公主,另外就是受宠的妃嫔与重臣。
这里要格外注意,清朝并非皇室成员就都在上三旗,恰恰相反,皇子之类的人如果留在镶黄旗当中,那就意味着没有爵位,一直都还是皇子的身份。
通常情况下,皇子成年受封爵位以后,就会被安排去掌管下五旗的佐领,然后成为旗主。
换言之,清朝下五旗当中的旗主几乎都是皇室中人或者是宗亲贵族,至于上三旗,那都是皇帝亲自管着的群体,用不着其他人来插手。
在旗人的内部有严格的主奴制度,地位低下的旗人称地位高的旗人为主子,这也是为啥如今的清宫戏当中,动不动就主子来主子去的原因所在。
清朝时期,没有旗籍的民人身份最低,而在八旗之内,辛者库与包衣地位最低,旗人当中下五旗的地位又低于上三旗,汉军旗的地位低于蒙古八旗与满洲八旗。
对于清朝的人来说,旗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尤其是在中前期,民人想要变成旗人,包衣想要入旗,下五旗想要入上三旗。
这就要说起一种操作了,也就是所谓的“抬旗”,从无到有,从低到高。
《甄嬛传》当中皇帝为了让甄嬛顺利回宫,各种操作就有抬旗,将原本汉军旗下五旗出身的甄嬛假称是钮祜禄氏,入满洲上三旗,直接麻雀变凤凰。
雍正时期的重臣田文镜,原本是汉军正蓝旗,属于汉军旗而且还是下五旗,结果后来被雍正帝抬入了满洲上三旗之一的正黄旗,此后升迁速度大幅度上升。
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旗籍意味着身份,不同的旗籍意味着不同的身份,所谓抬旗就是给民人以旗籍,给下五旗的人抬入上三旗,从汉军旗抬入本旗满洲,这就意味着身份上升。
从康熙时期开始,为皇后、皇贵妃、贵妃之类的娘家人抬旗就成了惯例,一般都抬旗到满洲上三旗,大多是正黄旗,偶尔是镶黄旗,主要看被抬旗的是什么人。
在八旗当中,还有个群体叫做包衣,这些人不同于旗人,他们属于是旗人的奴仆。
清朝的宫女都出身上三旗的包衣,她们也可以抬旗,即奉旨出包衣,像是雍正时期的年羹尧就曾是包衣出身,而乾隆帝的淑嘉皇贵妃、慧贤皇贵妃也是奉旨出包衣,入了旗籍。
抬旗意味着荣耀,晚晴的慈禧太后甚至还自己给自己抬旗,把娘家人从下五旗之一的镶蓝旗直接抬入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当中。
清朝时期,抬旗通常就是两种作用,一是作为勉励,希望大臣们好好办事,再接再厉;二就是一种荣耀身份的象征,用来彰显抬高身份,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厚待尊荣。
因为清朝禁止旗民交产、通婚,所以很多时候,让民人拥有旗籍,也就让他拥有了与旗人通婚的权利,这在某些时候,还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来说,清朝的抬旗,都是在汉、满、蒙内部,比如汉军下五旗抬入汉军上三旗,满洲下五旗抬入满洲上三旗,很少会出现那种跨越式抬旗的,从汉军旗抬入满军旗。
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而这种就称作是“改旗”,如果是汉军旗入满军旗,有时候还会赐姓。
就好像甄嬛传当中,甄嬛被赐姓钮祜禄氏,从汉女直接变成了满洲女子,不过这种很少,往往清朝的赐姓就是在汉姓后面加个“佳”,嘉庆帝生母魏氏,后来也被追为魏佳氏。
除了抬旗之外,清朝也有出旗与逃旗,也就是脱离旗籍,尤其是在晚清时期,出旗与逃旗现象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说根本拦不住,大量旗人自己放弃旗籍。
清朝是允许汉军旗出旗的,放弃旗籍之后就成为民人,但是对于满洲八旗的旗人则不允许这样做法,所以满洲八旗的人脱离旗籍,算是逃旗。
因为清朝的旗人是国家养着的,能够领取固定的俸禄,但是与此同时,旗人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与约束,比方说不能从事耕种生产、不能做生意,就连参加科举的都很少。
如此一来,晚清时期很多的旗人生活无以为继,所以纷纷选择逃旗。
而且晚清时期,旗籍也已经不值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都是汉臣,他们全都不是旗人也没有抬旗,对此,他们也已经不在乎,甚至还不愿意被抬旗。
清朝中前期,抬旗意味着被当成是自己人,成为人上人,是地位的上升,然而时移世易,晚清时期抬旗已经没啥吸引力了,完全就是充面子而已,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也不在乎。
⇥¡皇帝对官员的最高赏赐,抬旗到底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清朝的政治、军事和社会体系,都与“旗”有着密切关系,甚至赏功罚过也会涉及到改旗、抬旗和出旗。可以说,学习清史,势必要理解清朝的八旗制度。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曾提到:“满洲各族内有旗分移易者”,所指便是“调整改换”了旗分,也就是改旗和抬旗。
八旗制度下的改旗与抬旗
我们常说的清朝八旗,实际上还可细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故有人特意强调此事时,会称清朝有“二十四旗”。不过,要解释“抬旗”的问题,则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划分八旗”。
八旗创立之初,并无高低,都是平等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的说法。清入关前,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由皇帝亲自掌握,故称“上三旗”,余下的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称为“下五旗”,旗主为王公、贝勒。及至清军入关后,又稍作调整,将镶黄、正黄、正白归为“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
八旗制度既是一种军事制度,又是一种社会组织。不过,“旗分”(指具体所属哪一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调动。这被称为“改旗”。顾名思义,改旗就是改变所属旗分。因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故这种旗分的调整,也有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凡调整旗分,皆可视为“改旗”,但由“下五旗”调整到“上三旗”,则又称为“抬旗”。
从用词上便可以看出,“抬”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调整,也是皇帝所施行的恩典。在抬旗中,还存在着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之间的变动。曾等级上看,三者间由低等旗分改为高等旗分,也是一种抬旗。
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于记载的也十分零散,比如清初有一个叫张宽的汉人,起初隶属汉军镶黄旗,后又因功被抬入满洲正黄旗。
至于说抬旗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雍正王朝》中,胤禛曾给年秋月一家抬旗,这令秋月感恩戴德,算是从侧面反应了抬旗一事的重要性。不过,即便这种恩典难得,倒也不至于是“最高赏赐”。
八旗制度中的改旗和抬旗,反映着八旗组织内部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个人的等级和荣辱变化。在古代皇帝的驭人之术中,以“恩典”“荣誉”来拉拢、赏赐大臣,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比如,唐朝时为了凸显徐世绩的功劳,特意赐其与皇室同姓,改为姓“李”。同样的道理,皇帝给大臣抬旗,也是如此。
另外,除了荣誉以外,这种从低到高的变化,也意味着可以在官场中占据一定的主动。毕竟,前文所述,八旗关系着清朝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组织,从这一角度来讲,抬旗也是抬高了当事人的地位。
✂▉皇帝对官员的最高赏赐,抬旗到底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抬旗,顾名思义,就是向上抬、向上升的意思,它是晋升官阶、提高地位的一个重要过程。到底有大影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清朝的八旗制度。
八旗也有三六九等。努尔哈赤为了方便管理女真各部,创建了八旗制度,分别设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此时,各旗地位大致相当。
到了顺治时期,为了加强对八旗的管理,顺治对八旗做出了重大调整。他将镶黄、正白、正黄三旗改为皇帝直接管理,而其余诸如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五旗由王爷们、贝勒们统领。以此,可以看出,镶黄、正白、正黄的地位要比其余五旗高贵的多,所以,镶黄、正白、正黄又称上三旗,其余五旗成为下五旗。
下五旗的人要成为上三旗的人,就需要抬旗,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往上晋升。
至于抬旗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例子中窥见一二。
年羹尧及其妹妹两人得道,年氏一族鸡犬升天。年羹尧我们很熟悉,他是大清朝的名将,官至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此人能征善战,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妹妹年氏,在雍正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只是一个侧妃,不过,她为雍正生下了三男一女,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年氏兄妹本是汉军镶白旗,地位并不算高,但是,兄妹二人为爱新觉罗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等雍正当上皇帝后,就为年氏兄妹改为了镶黄旗,年氏一族成员大约170余人,也跟着占了光,全部提为镶黄旗,成为了上三旗的人。年氏也从侧妃升为了雍正帝第一位贵妃和第一位皇贵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年氏兄妹二人经过抬旗,地位飙升,其家族成员,也跟着逐步上升。
除了年氏兄妹,大清历史上得到抬旗殊荣的还有河南巡抚兼兵部尚书田文镜,因政绩突出,由正蓝旗抬入了正黄旗。慈禧太后本是镶蓝旗,随着她不断的掌权,从镶蓝旗抬升为镶黄旗,从此,步入了上流社会。
因此,抬旗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下五旗子弟提升身份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皇帝为奖励做出突出成就的人使用的一种奖励手段,对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影响很深。
☇‡皇帝对官员的最高赏赐,抬旗到底对官员的影响,有多大?
抬旗,指清朝旗人为了提高出身而抬升旗籍的制度。
八旗制度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 [1] 清朝建立后,正黄旗、正白旗、镶黄旗为上三旗,直属皇帝,其余五旗为下五旗。康熙朝后,皇后(包括被追封皇后)至贵妃及其母家在下五旗者,皆编入上三旗以提高身份,即抬旗。
较有名的例子是清末咸丰帝的遗孀慈禧,她的家族本是下五旗之一的镶蓝旗,之后随着她的掌权而被抬入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
康熙帝之第四子胤禛即位后,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至雍正元年二月册封贵妃之前,将原隶下五旗之镶白旗的侧福晋年氏一支,以及分布于正白旗、镶白旗及正黄旗包衣下的其他年氏家族成员全体抬入上三旗镶黄旗。雍正三年年羹尧获罪,除其于雍正二年青海战场立功其子年兴获封的世管佐领被撤销,年氏全族仍隶镶黄旗。(署理广东巡抚·布政使年希尧雍正元年二月二十七日奏折)
雍正五年(1727年),正蓝旗军人河南巡抚加兵部尚书田文镜,以政绩突出,“命抬入正黄旗”(《清史稿》卷294,《田文镜传》)。所谓“抬”,即由低向高提升之意。抬旗乃是褒奖酬劳之举,是旗员改变身份地位的一种重要途经,是一种显赫的荣耀,获此殊荣多由皇帝特旨或部议。
愿意做普通百姓之旗人,可以脱离八旗组织,不再承担八旗的义务,但也不再享受八旗的福利,即出旗为民。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