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这个不能说是张振武的个人决定,而是组织武装起义的反清组织共同做出来的决定。一是因为起义属于仓促举义,成功的偶然性成份很大,并没形成一个领导核心。而是组织起义的人人微言轻,没有影响力,主持大局压不住阵脚。三是黎元洪在新军中素有威望,虽然没参加革命党,但属于新派人物,而且同情革命党。首义成功,临时抱佛脚,推举黎元洪是最佳选择。最后证明,选择黎元洪任都督,对江南其它省举义的确起到了带动作用。
▍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强龙不压地头蛇
▍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黎元洪这哥们其实是一个不主动革命的革命党,不大愿意效忠大清的大清高级官员,所以以他的地位当革命军的领袖很尴尬,但是他的境遇将他推到了革命的前列,甚至一路起飞,做到名义上的至高领袖——大总统。黎元洪成为武昌义军的领导,只能说是一个历史的滑稽桥段,这也说明了一件事,一个人的命运不仅要靠个人的奋斗,更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1)黎元洪是谁?
要说民国,那必须要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就离不开武汉这块地方,黎元洪就是武汉新军的领袖,当然这个领袖有点被动。黎元洪原本是湖北新军中的高官,做了“自强军”混成协的统领,是新军里的二号人物,根本没有理由推翻大清。
但是随着辛亥革命爆发了,革命新军将大清朝廷的武汉分舵给摧毁了,黎元洪这个大清高官就做不成了,非但大清的官员没得做,更是直接被新军推上了革命军首领的位置,有点像乾隆当上了天地会总舵主。以“都督黎元洪”之名签署的《安民布告》就贴满了武昌的大街小巷,“黎都督”立时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了大清的高官变成了头号反贼。
对此黎元洪是非常无奈的,但是这个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大清是不可能再信任他了,黎元洪骑虎难下,于是就得假戏真做,但是他也很难受,于是再面对劝他“登基”的手下们时说了一句名言,“汝辈事太闹大了,莫害我!莫害我!”这句话是真的嘛?其实是真的,因为黎元洪真的没动力去推翻大清,他已经是大清的高官了,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事起来造反,图啥?要知道造大清反的人多了,好下场的没几个,根本就是充满风险,正常都不可能做。
(2)黎元洪有啥魅力能让新军以他为首?
革命新军空有一腔热血,但是只有热血是做不成事情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见过世面的人来把控局势,于是他们就想到了黎元洪。黎元洪有啥魅力能让新军以他为首?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黎元洪是朝廷中倾向革命的将领,当然他不想革命,毕竟他在朝廷中已经是大官了,并且黎元洪较为关心士卒,是个忠厚长者,类似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形象,深受新军们爱戴,并且传播许多新思想,所以新军非但不想杀他,甚至还想让他做大哥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点原因是黎元洪这哥们是天下名将,有很长的军旅生涯,有日本留学的经历,又跟袁世凯等人对弈平分秋色的战绩。他原来受过萨镇冰(就是那个写出“举国沦亡缘汉城”的海军将领)的赏识,在甲午海战中打过仗,是个海军,在“广甲号”触礁自沉中侥幸跳出升天。
后来黎元洪又回到老家湖北,于是被张之洞器重,但是不当海军了,老张送他去日本深造,后来就当上了“自强军”混成协的统领,是新军里的二号人物。后来在大清自己搞的军演中,黎元洪跟北洋新军打得有来有回,一时名震天下。而在革命之后,新军发现自己面对清军包围,所以需要一个良将来当自己的带头人,毕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要好好打一场的。
第三点是黎元洪有很深的影响力,他先在军中有领导威望,再是在湖北军政高层很有人脉,最后是他是湖北人,能够代表湖北。而辛亥革命的起义军的领袖都 是基层军官,没啥影响力,不好开展工作,所以一个旗帜型的人物出来主持大局非常关键。
(3)结语
不过黎元洪的上位也成功稳住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甚至是黎元洪后来的操作左右了政局的变化,可以说这哥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跟大家原来想得滑稽形象出入很大。
▍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这个不是张决定的,是根据需要由其来当。需要,需要。
▍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1877年出生 ,湖北罗田人,寄住竹山县茅塔镇。自幼思维敏捷,忌受拘束,性情暴躁,爱打抱不平。
1900年,游学武汉考入湖北师范学校,受名师时象晋熏陶,进步思想开始萌发。
甲午战争后,变卖家产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政治,并入体育会,习战阵攻守诸法。
折叠投身反清
1905年助徐锡麟举义受牵累而避走日本长崎。继又返回湖北,任教于武昌黄鹤楼道小学。因鼓吹反清革命,几遭逮捕。后创办体育会及公立学堂联络同志。
1909年加入湖北共进会,办理会中理财事务。
折叠武昌起义
1911年9月,出席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会议,预选为起义后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副部长,回乡变卖祖产,以充革命经费。
1911年10月9日,汉口机关被破获后,清吏大肆缉捕党人,张振武与朱次璋、李华模等磋商,联络各方代表约于10月10日晚7时发难。次日清晨,方兴邀约甘绩熙、李华模、李南星和朱次璋等测绘学校革命党人一起商议,请李华模、朱次璋与张振武联系,李、朱二人返回后向方兴报告:张振武说,今夜必动。能白昼动更佳。蔡鹏来、朱次璋、李华模等以张振武胆识过人,推其为武汉总代表,张振武推辞不就。
折叠反对独裁
武昌起义后,参与组建湖北军政府,任军务部副部长,代行部长职,主持军务十余日部署有序,颇具胆识。阳夏战争期间,凡民军赴前线,必亲往激励,以振士气,并多次印发白话文告,阐明革命大义及作战要领。汉口失陷,派人往各州县办理民团,又亲赴青山、张公祠、梅子山、扁担山一带布置防御,并派员在前线招降北兵。汉阳危急,亲率部属驰援,激战中负伤落水,几至溺死。后退守武昌,鼎力襄助总监察刘公守城。黎元洪出走葛店,主张去黎另举贤能,为黎所深恶。
1912年1月,张携巨款赴沪购械。在沪广事交游,谋另组北伐军,倡言二次革命。返鄂后,加强将校团力量,联络援鄂赣军冯嗣鸿部,创办《震旦民报》,设立男、女中学,独树一帜。
1912年4月12日,袁世凯电商黎元洪,请黎元洪与孙武、蒋翊武、刘公、方兴等16人赴京。
折叠被捕被杀
1912年8月14日,在北京德昌饭店请客,大宴同盟会和共和党的要角,在酒筵中还发表演说,调和党见。
1912年8月15日,张振武偕湖北将校做主人,宴请北洋重要将领于六国饭店,姜桂题、段芝贵等均在座。10点左右,宴席结束,张振武返回住处途中被步军统领逮捕,后押解到西单牌楼玉皇阁军政执法处。步军统领衙门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京师卫戎部队。掌京城守卫、稽查、门禁、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发信号炮等要职。
8月15日晚,张振武再次做东,宴请北洋重要将领于六国饭店,姜桂题、段芝贵等均在座。没有人观察到段芝贵的表情不太自然,此时,段芝贵已奉大总统袁世凯处决张振武的密令。
当晚10点左右,宴席结束,张振武返回住处途中被步军统领逮捕,与张振武一起来北京的方维(时任湖北军将校团团长)也被逮捕。原来同为湖北军界的风云人物、辛亥革命的功臣,两人再度见面,已沦为阶下囚,生死未卜。这一晚的巨变,象征着民国共和之路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武昌起义后,清军反扑。张振武率军死守武昌,与清军激战。清军的炮弹击中军务部,卫队死伤三十多人,一枚炮弹落在军政部的办公桌上,当时所有人都惊骇万状,面无人色,唯张振武淡然,笑说:“把炮弹移到楼下,照常办公。”张振武面临枪林弹雨,如此从容淡定,在面对突入袭来的被捕事件时是怎样应对的呢?
到底怎么回事?张振武心中非常纳闷。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因善于执行袁世凯的命令,逮捕处决国民党人以及政敌,被称为“屠夫”。他向张振武宣布:“大总统接副总统密电,谓张振武率党徒方维在京谋不轨,破坏统一,即行正法。”陆建章向张振武出示了副总统黎元洪发的电文,张振武痛骂。陆随即出示袁世凯的命令。
张振武至此方知,武昌之战没有战死,却以这种方式告别新生的民国。他写了一封信给黎元洪,然后,又写了一封家书,书毕,掷笔于地,仰天长叹:“死耳,夫复何言!”
这时已子夜1时,陆挥手示意,执刑的人乃上前,张不许捆绑,乃常服受枪。张振武中两枪,一枪中腹肚,一枪中肩。拔枪打响武昌起义的一代英豪,就这样在民国的曙光中,不明不白地死了。方维与张振武为同党,一同被枪决。
1912年8月16日凌晨1时,在北京遇害。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坚持舆论造势,积极宣扬民主革命的思想,积极运动新军,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黎元洪在其死后送挽联:"为国家缔造艰难,功首罪魁,后世自有定论,幸天地鉴临上下,私情公谊,此心不负故人。"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折叠张振武墓
1912年8月,张振武被暗杀于北京后,黎元洪为安抚国人,将张振武灵柩从北京运回竹山举行国葬,墓址在潘口乡三台村木鱼山。
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县政府拨款重修墓地,用砖石水泥砌墓台,墓前立碑一座,高1.7米,宽1米,上书"辛亥革命首义先烈张振武先生之墓,辛亥首义老人喻育之时年94岁敬题。1983年12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张振武故居
张振武故居座落于双台乡田沟村,清光绪三年(1877年)农历正月初七,张振武先生诞生于此,并一直生活到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前。2002年11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章太炎挽联
英雄正自粗疏,亦当宥之十世
权首能无酿祸,如可赎兮百身
------------------
推荐阅读: